对单身人士来说,今年这个情人节可能是对我们最友好的一个了。
因为疫情的影响,情侣们要么相互隔离,分隔两地;在一起的也没法儿出门过节,只能呆在家里。
在这个受疫情影响的情人节里,很多人都提到了《霍乱时期的爱情》。
这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57岁那年创作的传世巨著,当时正是他的创作巅峰,语言行云流水,故事荡气回肠。
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送信的报员爱上了富家女,碍于身份悬殊,富家女最后嫁给了一个体面的医生,邮报员也有了自己的人生。
彼此就这么相安无事地过了五十年,邮报员积累了大量财富,偶然得知了医生的死讯,拖着衰老的身躯赶去跟富家女表白,希望能再续前缘。
这样痴心不改、默默等待的桥段在小说市场上并不少见,但马尔克斯高超的写作技巧和精心的布局让整个故事绽放了不一样的色彩。
尤其是,当这份爱置于瘟疫爆发的大背景下,更增添了一丝悲剧的色彩。
200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被改编成电影,导演是刚刚执导了《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迈克·内威尔。
《霍乱时期的爱情》讲述的是一个普世的爱情故事,它的人物是有弧光的,有光辉面,也有阴暗面。
因此,影片里的人物选角也就成了一大看点。
男主角佛罗伦蒂的扮演者是哈维尔·巴登。
在接到《霍乱时期的爱情》时,他刚刚凭借在《老无所依》里的表演获得第80届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和第65届金球奖最佳男配角,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
但当初这个选角一出来,还是让很多人不满意,哈维尔·巴登的形象跟男主角佛罗伦蒂似乎相差甚远。
有很多人觉得哈维尔·巴登过于寻常和老实了,没有浪荡公子的痞帅。
他身上没有流连风月场所的痕迹,要知道这可是一个和622个女人有过肌肤之亲的男人。
但我恰恰觉得,哈维尔·巴登的这种分寸是恰当的,因为他不仅有风流花心的一面,影片的重点放在了他对费尔米纳的痴情上。
这样一个痴情的角色就算花心算计,也难免透露出一点呆,这和影片工整的叙事是相得益彰的。
虽然这样的处理失去了马尔克斯在文字上的灵巧和浑厚,但它依旧很好地保留了南美大陆的风貌。
影片里有浓浓的、化不开的南美风情。
运河、渡口、轮船、带大檐帽的女人、顶着水果叫卖的小贩,还有油画质感的调色......这些东西无一不在强调故事发生在故事的发生地——南美,光是看画面,已经是一重享受了。
尽管如此,书迷们对这次改编的评价并不高,人们对这样一部传世之作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情愫:因为它在文字层面的表达已经接近满分,大家在心里已经对书中的人物、情节有了完美的预设,所以对影视改编的期待值很高。
如果除掉过高的期待值的话,《霍乱时期的爱情》本身是很值得一看的。
影片的开头就非常抓人眼球:医生在自家花园里抓鹦鹉,突然倒地而亡。
丧钟声响起,昔日的邮报员佛罗伦蒂已经变成了七十多岁的老人。
他一把推开上一秒还在缱绻的女伴,冲到医生葬礼上跟富家女费尔米纳告白:“费尔米纳,我等了你51年9个月04天。
在这段时间里,我一直爱着你。
从我们第一次相遇,直到现在,我第一次向你表达我的誓言,我永远爱你,坚贞不渝。
”等来的是女主角的一句:“佛洛伦蒂,给我滚出去,滚。
”
顺着女主的思绪,她拿出当年通信时保留的男主的照片,镜头自然而然地切换到了五十年前的男主身上。
这桩陈年的感情在当时看起来也没有特别动人的地方:男主角和女主角最初是通过书信交往定情的,因为女主父亲的反对,两人反而爱得更深了。
后来,女主举家移居到了另一个城市,女主在思念中过分美化了这段感情。
直到霍乱时期,费尔米纳重新见到佛罗伦蒂,她才突然领悟到,之前的感情只是海市蜃楼而已。
她果断地放弃了男主,在家人的安排下嫁给了医生。
乍一看,这似乎是一个单相思的故事:佛罗伦蒂始终痴心不改,费尔米纳倒是有点儿「渣女」潜质。
镜头接着一切换,故事又滑向了另一个走向:佛罗伦蒂在漫长的五十年里,并非守身如玉,而是一直周旋在不同的女人身边,影片开头的那个女伴是他生命里经历过的第622个女人。
所以当五十多年后,男女主拖着并不年轻的身体躺在床上,佛罗伦蒂望着费尔米纳那干瘪的乳房对她说:“我一直为你保持着忠贞”时,成了整个故事最扣人心弦的地方。
这是一句明显的谎话,因为佛罗伦蒂已经有过622个女伴了,但它又是一句确凿的实话。
因为他尽管有过622个女伴,但只对费尔米纳付出过真心。
“我对别人犯的错,都是为你写的诗”,这句话虽然渣,却是佛罗伦蒂和费尔米纳的真实写照。
《霍乱时期的爱情》不是两个互相忠贞、道德上毫无指摘的人相爱,那样的故事我们看得多了。
国产偶像剧里每一天都是这样的桥段:霸道总裁爱上你,只钟情你一个。
这样的爱情理想,理想到失真。
佛罗伦蒂和费尔米纳并不是忠贞的信男信女,他们是会计较利益得失的普通人。
正是因为他们的普通,所以《霍乱时期的爱情》才动人。
两个并不纯粹的普通人,越过千山万水,看过世间泥垢之后,还肯捧出真心去爱的那瞬间是最极致的浪漫。
我们普通人在经历的人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跟一个人分开,会在漫长的一生中不停地爱上别人,要经过很多人才能明白究竟哪个才是真爱。
在爱情面前,霍乱、瘟疫、天灾、人祸......或许只是检验它的手段之一罢了。
最后,这个情人节,不管你是不是单身,都希望你能好好过。
疫情结束,每一天都是适合恋爱的好日子。
一部电影看到尽头,竟然觉得无比豁然。
就像片中结尾那艘华丽的船转过弯曲的河道,缓缓开进广阔的水面。
往前看或往后看,都是平静如流,接连着远远的地平线;就像时间可以静止,人物终将不朽,一切都是如此自然。
从看完这片子到现在,已快两个月。
初看完时曾向朋友转述这片子的主要情节,被吐槽说这故事听起来怎么也不象足够打动人的。
她问我看中了这俗套的故事那一点,是赞叹男主角五十多年心意不变情比金坚?
还是感慨有情人半个世纪以后终成眷属?
我只能一一否认,然后试图用尽量通顺的简单句子向一个没看过这电影的人阐述我的感想:我从这片子里,看到的是从容。
若用放大镜细看他们生涯里的每一个时间点,则我们只看见人们都在竭尽全力去追求他们渴望的东西,并为此狂喜或沮丧,微笑和哭泣;但把镜头拉远,五十多年时光尽收眼底时,便显而易见,原来每个人都只是自然而然地活出了自己的宿命。
就是这种轻快而魔幻的宿命感,让我觉得如此宽慰,如此安心。
她是暴发户家的独生女,父亲的终极愿望就是让她嫁个有身份的好人家,才不辱没她天生美貌,不枉费他多年辛苦经营。
她情窦初开时遇上个俊朗少年,鸿雁往来海誓山盟。
她被父亲带走一去数年,时光流转浓情变淡,再见他时已不再心动。
她后来病中遇上风度翩翩的精英医生,父亲极力撮合下郎情妾意皆大欢喜,嫁了这人,成了少妇,过了优渥的生活,生了一堆孩子,遇上了让人伤心的丈夫出轨事件又很快解决了,然后,和很爱她的丈夫一起变老了。
这是一段属于女人的中规中矩的近乎标准的幸福生活,温暖而不乏平淡,舒适却充满琐碎,华美的袍上爬满虱子,却不会有人想要把它脱掉。
他是出身清贫的私生子,父亲眠花宿柳加之死得早,家里只有母亲相依为命。
做一份电报工的小差事,阴差阳错对一位富家女子一见钟情,奈何身世悬殊不被接受,从此因深爱而不可得,经年辗转,日夜反侧。
即使对方结婚生子,仍情深一往;只是心灵虽然被锁上,身体却被解放,他虽对他人无意,却因那礼数备至的风度和不可捉摸的神秘频频让女人们着迷,他既不得在朝思暮想的地方停留,便正好在千万他方游走。
他经历各种女人,记下她们的名字,掩卷沉思时,却只在心头向他一生痛爱的人倾诉深情。
他被称为情圣,他床伴的数目已到六百有余,他仍只爱她。
这是一种畸形到神妙的男人的生活方式,分裂到极致,反倒已经自成圆满。
他铐牢自己于虚妄的爱,由此得以在最玄灭的灵魂与最真实的肉体间自我放逐与狂欢。
这种偏执如此自得其乐,全然令人忘记回头是岸。
这样的两个人,我想他们只适合在人生的路途上分开旅行。
她就该做一个优雅的好妻子,而他天生是个情圣。
正是因为与对方分离,才得以成全这个宿命的自己——我在想当他们白发相看时,大概心中也总有一些对自己这人生的得意。
而此刻聚首,是用这人生的最迟暮,补了那人生最青涩时落下的遗憾;用这生命的最后一点点时间和力气,了了最后一个心愿。
我觉得这样蛮好。
那些忧郁的表情哀怨的脸,痛苦的心跳和纠结的梦魇,都统统得以被赦免;这一生终于得以被连成一个圈,算是完整的句点。
爱大抵是很难讲的东西。
但是宿命拖着人生在前行。
所以看到最后,我只觉得会心:在殊途同归之前,不必着急,我们正活着各自的宿命,朝某个共同的结局从容前进。
1、霍乱是种可怕的传染病,但此剧中看不出霍乱是啥,更看不出爱情和霍乱的关系。
(参考电影:面纱)2、爱情是生理(荷尔蒙)导致的心理反应,尊重科学; 除非是偏执狂,否则死盯着一个人不放也是简直了。
所有的所谓天长地久的爱情都是作秀。
3、拉丁美洲的风情,是认真的。
但选角是认真的么。
演员都很优秀,可是爱情电影这么选角怎么这么气氛诡异呢?
4、女主刻薄的脸、男主那啥的中年扮相必须差评。
即便我不是颜控。
5、女主的老年扮相,就像是国内小品中的老人扮相。
呆气十足,一眼假。
6、男主70古稀还能沾花惹草,这X功能不是一般的强。
7、电影其实不需在结尾处表达男女主老迈身躯的床底关系。
狗尾续貂吧。
并无美感可言,甚至让人不忍直视。
8、电影中涉及的暴露镜头看起来并不美,难道这是拉丁风情的一种表现。
有点看不懂。
生生把此片搞成少儿不宜。
电影我是认真看的。
因为我读不进原著,就索性看看改编的电影。
至少,电影还算是一种艺术。
文字的力量一直都在,但人却选择了避开。
短视频泛滥的今天,我们的思想还在么?
所谓的文艺电影以节奏慢,叙事拖沓,剧情平淡为准,能看下去的人也都是“异类”(非贬义)。
我看这种类型的电影的时候,也不免怀疑万分的问自己,为啥要看,为啥要看。
就好像身陷囹圄,但不忘光明和希望;即便混迹市井,心仍存对美好的向往。
“Yeah,Then enjoy your pain,take advantage of it now while you are young.Adn suffer,my son,suffer all you can,because these things don't last your whole life.”我多么需要妈妈对Florentino说的那些安慰呀,可惜,不会的,不会有人说给我。
我还没有准备好对任何人说起我的痛苦,除了曾经的你。
况且,就算说了又能怎样?
妈妈也一定想不到,有些事会持续很久很久,乃至一生。
我不想成为兽欲的仆从,当然,你并不在乎;我也不愿保留我的处子之身,因为你也不在乎。
可是我又能够做到什么呢?
经过50多年的等待去获取的你的爱情之吻,去获取你的身体,去获取你的信任,我一定等不到那个时候。
你快乐的时候,我躲在暗处;你幸福的时候,我躲在暗处;你一定会忘记我的容貌,忘记你曾经说起的那些味道,对于幸福的你来说,我只是一个影子,是个怪物。
只有那么一个时刻,当你被痛苦侵袭的时刻,你才会记得我,才会记得我给予的那些温暖。
但实际上,你是不爱我的,短暂而旺盛的激情之后你就不再爱了。
你受制于家庭,受制于富庶,唯独不会受制于曾经所谓的爱情。
我充满了对你的爱,我想这已经无法改变,无论多么深的伤,我都只能如此爱你。
但是我无法爱到让你懂得爱。
我愿意吻你,但我不愿意等到快要结束时吻你;我愿意爱你饱经风霜的脸庞,但我无法爱自己的衰老。
我只希望能够迅速的老去,在你的幸福结束之前离开,如此而已。
一生中,我从未如此恨过女人,但这也无法改变我爱你。
爱情是一种优雅,不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爱就是全部,起于爱情,终于爱情。
这是电影《霍乱时期的爱情》里,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句台词。
当已年过七旬的费尔米娜和阿里萨在邮轮上金色的阳光中拥吻时,时间仿佛都是静止的。
一生漫长的等待与求索,在那一刻凝固。
我相信那就是生命的永恒。
阿里萨的一生都在等待这一天,从情窦初开到耄耋之年。
他们之间错失的那些时光丝毫不能冲淡他对她执着的爱。
每一次与她邂逅,或者擦肩而过,他都带着幸福的表情。
哪怕是失落的眼泪,也带着爱的宽容。
无论他流连于谁的怀抱,他爱着的,始终是费尔米娜。
起初是不喜欢阿里萨的,那么多年间,他竟与622名女子有染。
如此,我无法相信他对费尔米娜还保留着最初纯真的爱情。
直到费尔米娜的丈夫去世,他郑重地对新欢说,我要结婚了,然后再次投入到如五十多年前那样痴狂的情感狂流中去。
即使他遭到她愤然的拒绝,他仍然坚持继续给她写信,哪怕她从来也不回复,他仍然一封又一封,直到她允许他来探望。
53年,终于成就一部壮丽的爱情小说。
如果是你,是否有勇气用一生来守护这样一份感情。
还是会象费尔米娜一样抛弃幻想,面对现实,继续生活。
费尔米娜选择的是富足而稳定的婚姻。
在漫长的五十几年里却仍觉得“困难多于快乐,太多无谓的争吵,太多愤怒。
”我相信费尔米娜的丈夫是爱她的,可是费尔米娜爱他吗?
从一开始她对他就是冷淡的,嫁给他也完全是因为遵从父愿,投奔他高贵的职业和殷实的家业而去。
这大概是时下许多理智人群的聪明之选,很多人都这样做了,并且过得很好。
可是,她们的灵魂是否真的快乐?
但对于这种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
皆有所失,亦皆有所得。
每个人衡量的标准不同。
以你的方式,过好你的生活才最重要。
于我,某种精神的享有,虽有不堪言的体味,但却可以在内心一直幸福。
是的,早已习惯,与你之间隔上一层薄雾的颜色。
触不到你,却又隐约可见。
和阿里萨那样,坚持写信,日复一日。
即使永无回复之日,仍然年复一年。
某时甚至会觉得自己的厚颜无耻。
但只是希望你看到,我一直在这里。
生活,未来,太多的不确定,而我,只想遇见你。
走过很多地方,然而你,却无疑是我此生最美的风景。
想起恩德那篇《犟龟》的故事。
会的,只要一步一步坚持走,一定会到的。
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虽然有些疲劳,但感到非常幸福。
她说:“我一直说,我会准时赶到的。
”特立独行,有时候确是很艰难,但它也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好体验。
没有完美的故事,更没有完美的爱情,完美的人生。
这不是源于现实的残酷,只是所谓完美,并非世间万物的状态。
它是你的心态。
一切,由心而得。
爱是旅程。
无论出自何种选择。
彼此好好对待。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爱,是永无止息。
她的父亲说,it's illusion,那是幻象。
而她还不以为幻。
一年之后,她再见他,她说,it's illusion, love is an illusion。
而他说,那不是幻象,那是几何,那是代数。
故事就是这样似真似幻。
之后,在她的生活中,他变成了影子、鬼魂,he is not a person, he is a shadow...he is a ghost.别人的影子与她有何干系?
可若要是自己的影子,心里的影子,那可有些糟,谁能割掉影子呢?
如果是魂,那就更可怕,不成了孽缘了?
他的叙述中所有那些女人的故事集中到一起,狂乱而不真实,却是许多女人存在的本相。
这样真真幻幻,极致的悲喜中其实有喜剧热闹狂欢的色彩,存在的真实、情感的样态串联不悖。
结尾说不好算是真实推演,还是终于达到了纯粹的理想幻境——死亡之前的无际完满。
霍乱时期的爱情 她站在那里,远远地看着他, 不能再向前一步, 她躲在树后,逃开他寻找的眼: 这是她的爱情吗?
这个瘦小忧郁的男子, 那些爱的字和他有什么关系?
她转身离去。
她看到了他,却没看见爱情, 在那最美的年华转过身。
月的薄雾笼罩园中的玉兰, 她的美如同花瓣的锋刃, 斩断了梦,她关上阳台的纱窗。
她是一个幸运的女人, 平稳到了老年,熬过了 日常的充盈和卫生间吸烟的时间。
他在无数的女人中, 在不同的城镇、河流, 继续书写给一个人的情书。
当他们再次相逢, 他看到一生里的她, 她看到了走向他们初会前 他和她的爱,遗忘了多年。
要用一生才能让爱显现。
他们驾船启航,挂起黄色的旗子, 霍乱的标志。
漫长的河流, 幽深的森林,流向死亡的最后岁月, 他们漂流而去。
2007
《霍乱时期的爱情》(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与《香水:一个谋杀者的故事》(Perfume:The Story Of A Murderer)简直异曲同工,Florentino Ariza其实就是另一个Grenouille。
Florentino,Grenouille,两个收集女人而又醉翁之意不在此的男人,但同样可怕,要么可悲的执念。
一个花了50多年时间等待上了600多号女人后终偿所愿,赢得芳心;另一个则是不折不扣的女人杀手,见一个杀一个,终得芳香。
本来以为这个故事的结局一定是非常尴尬的那种,就像the Kiter Runner里的那个将军女儿,本来是和一个阿富汉人私奔后来才遇上的男主角,Florentino就是那个最初一起私奔的家伙,当然那个家伙比较不幸,连名字都没有——想不到最后居然那么明朗,出忽意料,如果Florentino成为一个大反派的话,整个故事是不是会变得更加富有戏剧性。
不过,这个故事也许只是为了说明,是人,TMD就是中庸的。
大家追求的不过都是那么一点点的小幸福。
也许一见钟情,first love这种东西确实是存在的,但处理不当,这种爱情就变得幽灵般僵尸般的阴魂不散。
看上去好像最后仍然是美好的,其实早就变味了。
整个周末都弥漫在凄风冷雨中,阴冷,潮湿,冷得够呛,是我最不喜欢的天气。
没有回家,困在寝室,嚼点干粮也就是一天,五天只正儿八经地吃了两餐饭。
每天就是上网上网上网。。。
即使是卡得要命的校园网,我还是用PPS看了三部电影《闻香识女人》、《似是故人来》和《霍乱时期的爱情》。
随手在PPS中点击的片子,却难得地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坚持你所信奉的,将你的人生坚持成一种传奇。。。。。。。
到了《霍乱时期的爱情》,坚持终于升华成传奇。
加西亚.马尔克思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小说没读过,初初看了下PPS上的评论,恶评如潮,我却很喜欢。
浓郁的南美风情,喧嚣,嘈杂,濡湿,艳丽,如影随形的瘟疫,如影随形的爱情。
从青涩的少年到白发苍苍,终于有人说:我等了你51年零九个月又四天。
那个少年不钟情?
能够把这种迷恋坚持一辈子靠的是什么?
——是信仰,对爱的信仰!
对于阿里萨而言,爱就像空气、水和食物一样,不可或缺,与其说阿里萨迷恋的是费尔米纳,不如说他迷恋的是爱的感觉,他说,爱情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种状态。
爱情就像霍乱,使人大汗淋漓,软弱无力,浑身颤抖,阿里萨的妈妈(认出来了,妈妈就是某一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中央车站》里的那个女教师,喜欢她虽然皱纹深重,可是眼眸依旧清澈!
)抱着苍白的阿里萨说:可怜的孩子,你得了霍乱。
阿里萨说:不,妈妈,这是爱情!
——这种战栗他保持了一辈子!
这种人的确天赋异禀,时间,贫困,疾病,孤单 ,失望,甚至富贵,所有的所有都不能销蚀他的爱,即使他经历了无数的女人,享受了无数的床第之欢,他依然能够对费尔米纳说:我为你保持了处子之身。
不,不,我不是在反讽,因为他已经将灵与肉分离,他的确保有处子之灵,再没有女人能闯入他的世界一马平川。
即使是死亡,也只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他说:“我对死亡感到的唯一痛苦是没能为爱而死。
”坚持吧,坚持让荒诞成为传奇,使平凡人成为天使。
是什么销蚀了我们的爱?
——爱情不仅有霍乱一样的症状,它还与霍乱一样,一旦患过此症就会产生抗体,直至终身免疫。
对于疾病,这是福音,然而,对于人生,这却是遗憾。
再也不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地爱了,我们终于学会斤斤计较,等价交换。
所以我们不是传奇,不是天使,玫瑰总是被面包打败。
最喜欢影片结尾,老态龙钟的两个人为了有不被打搅的共处时光,在泊岸的船上挂出了“此船已染霍乱”的标志,一场始于霍乱的爱又终于霍乱,或者,爱情本身就是一场霍乱?!
看电影《霍乱时期的爱情》之前,我是抱着这是一枚文艺片的念头的。
于是,调整室内灯光,关灯,关窗,手机静音,甚至关掉各种聊天软件。
毕竟,我这个伪文学青年还是听说过马尔克斯加西亚这个名字的。
而且,电影的中文译名也让我联想,进而期待。
现在细想,为什么会联想,大概是因为看了王二的《革命时期的爱情》,其中的陈清扬,其中破鞋,其中挣扎的大腿什么的,都让我联想。
当然,更多的是,连王二都像是向马尔克斯加西亚致敬,我又怎能造次?
如果是要看女人的大腿,我想,这一枚披着文艺片的外衣的电影,对我来说已经足够。
因为你不能要求一枚正经说着爱情的电影,让你像看AV一样的看尽大腿吧。
对,正经点,我们说的是爱情,不是AV。
故事采取倒叙的方式展开。
一开始是死亡,然后是男主角Ariza老牛吃嫩草,白发斑斑的跟一姑娘躺在一起。
这样的倒叙据说一直在马尔克斯加西亚的小说中应用着。
然后就是漫长的故事,Ariza对Fermina一见钟情,然后开始写信。
一来二去,就好上了。
那可是,父母之命成为一道宿命一样,横亘在这对男女之间。
之后便是变心,Fermina女士嫁给了医生。
然后,英俊的Arza男士,始终抱着痴心不变,一直到老去。
下面请看大屏幕:如果你要对着你心爱的女人跟别的男人进进出出、痴恋缠绵,你会如何?
找那个男人决斗?
还是找个女人睡觉?
Arza选择了写日记:第一个女人是谁,与她睡觉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他一直活在Fermina附近,从不曾远离。
你说,这是痴心吧,他真的自始至终都在关注着Fermina,不离不弃(即使Fermina觉得不需要),可是如果你说他是个坚贞的爱人(这里的意思是:爱着别人的人)吧,他在54年7个月11天里,他跟622(好像比这个还多)个女人上过床。
你说,这不是淫荡么?
可是,如果你爱过,你大概懂得,一个男人面对着自己的所爱的女人与别的男人在一起而又无可奈何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滋味?
大多数人是悲伤,然后再找一个女人,然后再对这个女人说爱,于此,就算一生了吧。
可是我们的Ariza不,他始终记得他对她所说的:I Love you, my crowned goddess.(我爱你,我戴王冠的仙女)。
他好像学会了灵魂与肉体分离,在感到无比的悲伤的时候,用与其他的女人上床的方式得到短暂的欢乐,以驱走长年累月中等待的寂寞。
通过电影,我有理由相信,当Ariza与别的女人做爱时,他的肉体和灵魂分置,他用肉体的欢愉,去取代灵魂的苦痛。
可是,我对此感到奇怪,为什么Ariza在与600个女人上床之后,依然能保持赤子之心,可以对Fermina说爱。
他为什么不会精神分裂么?
我是说,在长期的肉体与灵魂(精神)的分置之后,他竟然还完好如初,金枪不倒。
这是不是传说中的爱情?
在Fermina的丈夫死后,Ariza先生给她的信中写道:Think of love as a state of grace, not the means to anything.But the alpha and omega.An end in itself.(请把爱情想成一种优美的状态,而不是一种手段,它如同万事万物一样,有始有终)。
有人说,爱情是一种宿命。
我信。
我也相信,爱一个人有时候充满了悲伤,因为:得不到。
哦,还有,里尔克说,爱是一件艰难的事情(《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http://faydao.com/weblog/75.html)。
我也明白,当感到悲伤来袭,我也会想,去找点乐子,让自己折腾一下吧。
可是,我一直想不明白,一个人的悲伤会有如何的巨大?
要在自己的一生中与600多个女人上床,才能抑制住自己的悲伤?
而另一个对称的意思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要有多少的爱,才会有如此巨大的悲伤?
我不知道。
听一首歌:真爱又如何(崔健作曲,地址内含歌词)http://www.xiami.com/song/play?ids=/song/playlist?id=153586&object_name=default&object_id=0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这段《大话西游》的经典台词,这番的惊艳足以让荧幕中的紫霞剑刃脱手;就是之于屏幕之外的我们,也是如此动人入耳,以至传颂不衰。
情之一字,是为何物?
叫世间的痴男怨女牵肠挂肚、辗转难眠,生死相许而铭刻入心。
爱恋能有多深,爱情能被守候多久?
费洛伦蒂纳的那句告白,为这个问题交出的答案,在他人生迟暮的彼时说出,来得比孙悟空的“一万年”更触人心:“原来爱你是我一生的宿命。
”和所有的著名爱情故事一样,这段刻骨的爱情同样从那刻一见钟情的相会开始铺张开来。
从确认爱上了费尔米纳那刻起,这个在荧幕上的脸容一直没有给人摆脱癫狂的感觉的男人,一直为了这个女人,这段爱情疯狂。
或许这是由于他的家族所遗传的癫狂;或许为了弥补他父亲的那个没有爱过的一生最大遗憾;或许他那作诗的爱好,那诗人的情怀是更好的解释——无论如何,他用他的整个生命在塑造这段略显畸形的爱情。
荧屏中的费洛伦蒂纳或许不是英挺帅气,但在这对年轻人相遇的那刻,他不失青春的躁动与柔情;他可以写出满纸诗情的情信,在阳台下的庭院里拉奏小提琴,然后用那双饱含情欲的双眼注视他的女神。
一个青春少年的爱情痴态都被他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在于他在面对费尔米纳的火热,而是他在家中的辗转悱恻。
这大概已经足以打动一个同样正直青春的少女。
所以少女开始在课堂中偷写回信,在弥撒时偷偷收起压在某处的信纸,在私底下差着侍女把信送到另外一个人的手上——他们的感情似在一封封情意绵绵的书信中俱增。
直至最后,这个少女在阳台上对着费洛伦蒂纳许诺,她会嫁给他。
如果这一切就这么如流水般顺势而往,这就不是一部被放上荧屏的爱情故事,更不是出自马尔克斯这个“文坛斗牛士”的大家之手。
故事有着转折,费尔米纳父亲的反对,举家的迁移,只是一个引子。
在被两人相隔的书信互通所粉饰的时光,暗自酝酿着故事的转折风暴。
在费尔米纳重新返回那座城市之后,这对分离多久的年轻人在街上相遇,然而此时的费尔米纳似乎已然不是那段让他沉醉的情信时光中的女孩,她只对他留下一句话,足以击碎他怀抱良久的美——“以前的一切只不过是一个幻觉”。
她如此莫可名状地否定了她以前的种种情愫,然后开始躲避他,甚至给他标上“无法摆脱的影子”的标签。
这其中的整个巨变,似乎一丝都没有交代费尔米纳为什么会突然舍弃了她在表亲家的日子中还依旧期盼的爱情——这不可能只是因为和费洛伦蒂纳的一个偶然的照面,在眼神定格在一副不再熟悉的面容之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或者说,决定。
如果费尔米纳的那句话不足以打碎费洛伦蒂纳的爱情愿景,那么乌尔比诺的出现开始把他后续的希望也揉碎。
这是一个完美的男人,最少是个完美的丈夫——有着英俊的外表,崇高的地位,良好的情操,还有当时所有婆家都看中的殷实的家底。
所以他们结婚,生子,一同变老……这一切原本是费洛伦蒂纳想要做的事情,都叫这个叫做乌尔比诺的男人取代了他的位置。
更痛苦的是,这个他深爱的女人,沐浴在那个男人的光芒与爱意之中看似是如此幸福,她的婚姻是如此美满……这让他连寻找一个用来讥笑她对于男人的选择的错误的机会都没有,让他无法找寻那份看到情人的不幸的婚姻所带来的畸形的安慰的可能。
他能做的只能是注视着这个男人的光芒,还有沐浴其中的那个他爱的女人的幸福容颜。
他们的婚姻,就如乌尔比诺的婚姻理念,“婚姻最重要的不在于快乐,而在于稳定”,平稳而看不到一丝缝隙。
这让费洛伦蒂纳在心中只是留落这么一个打算,等到这个比他完美的男人的死去,将会带给他与费尔米纳的新的机会。
这是个消极的抗争,在发现无法与他只能承认比自己优秀那么多的男人做正面的争斗之后,无法舍弃这份感情的心,只能化作这份畸形的等待——让上天为他消除这个阻碍他的爱情的男人。
但是他的等待,他对这份爱情的守候却并不如他的誓言般神圣——为了费尔米纳保持他的处子之身。
在他的一次外行的海航之中,被一个没有留下姓名的妇女夺走了他原本为之守护的东西。
很突如其来,而且很轻易,只在于一阵的喘息过后。
对于费尔米纳这份无法得到相应的爱情等待,回馈给他的只能是不断深蚀内心的空虚。
和他那副羸弱的面容相匹配的是同样的这颗并不坚韧的心,这让他为这份空虚而手足无措,痛苦绝望。
痛楚总会让人倾向于堕落,尤其在他尝到了那份肉欲的甜意之后,他无疑沉溺于此。
在费洛伦蒂纳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寻到那份堕落的人们的一个共同因由——对于心灵的苦楚如此无力消弭,只能用肉体的快感来盖过这份痛感。
所以他们堕落,坠入那份由肉欲的满足带来的低层的肉体满足之中,沉溺于这份看似可以替代精神满足的快乐。
这样的生活持续到哪个时刻?
当他对着他唯一的好友报出他所有过的女人的数目,那个三位数的数字让他朋友瞠目,在旁观者看来,却也理所当然。
这个内心早被他一直无法抛开的那份初恋所扭曲的男人,附上那份诗人的癫痫,这份其中的空虚是如此深邃——在他选择用肉体来填充这份空洞时,可想而知这个数目是多么庞然。
然而在这段消匿于肉欲的岁月里,这份爱情的期盼一直不见一丝消弭——在那阵片头,同时也是片末重现的钟声的响起(这种前后的呼应,记忆的回溯过后到达的故事现今,犹如一种如梦般初醒的惊觉),一阵寻思,那个男人死了!
那份冲上面额的激动与喜悦,扭曲着他已被苍老所扭曲的容颜,让他这样拖着这具年老的身躯匆匆出门。
他总算得到他等待了五十一年九个月零三天的回应,这个他认为可以开启他揣怀至今的爱情之门的机会。
这要归咎于他这癫痫的心理,还是那份赤诚的爱情之心?
“起于爱情,而终于爱情。
”他最终对着他的爱人静躺在她的身侧,他说,这一刻将会永恒——正如最后的这一幕大河的黄昏远景,安宁而平静,美感恒久。
费洛伦蒂纳,用他的几近一生,在回答一个问题:爱情,能被守候多久?
显然,不需要夸张的“一万年”,但是是刻骨的一辈子。
~还好~
音乐倒是不错
痴情一生,乱搞一辈子。
万花丛中过,真心留一人。等待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历经生命中六百二十三个女人的洗礼,终于能够同恋人互诉情衷携手相伴同榻而眠。“爱情犹如恩泽的圣土,没有特殊意义,只是开始结局,兜兜转转,又无果而终”。“真正无限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
爱情是具有瘟疫特质的幻想症,经历一次就有了抗体
老子又哭了,马尔克斯你个老混蛋!
电影之前请勿阅读
It doesn't do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justice. What a shame.
女人睡了你不代表她爱你,女人嫁给你也不代表她爱你,只有女人思念你的时候她是爱你的,但思念又不是简单的两个字“想你”能表达出来的。马尔克斯有爱情嘛,他把爱情想的那么极致,我觉得他根本就不会爱上任何一个女人。毛姆说:“她对自己的丈夫的感情实际上只是男人的爱抚和生活的安适在女人身上引起的自然反应。大多数女人都把这种反应当做爱情了。”电影《一代宗师》里也有解读“都说人生无悔,那是赌气的话,如果真无悔,该有多无趣啊。在我最美的时候遇见你,是我的幸运,但是我却没有时间了。”
巴登完全被女主角盖住了,配乐很棒。
。。。。没太看懂。。。看来还是应先把书看完才是。。。。非常喜欢配乐。
文学男青年以爱情为名的淫乱的一生。歌曲很好听,开头和结尾可以一看,中间都睡着了。还是看原著吧。
古典不是装出来的,很喜欢女主,可男主脸上的粉是不是刷太多了
表演太滥。。演员太丑。。。
电影很好 但我不喜欢 不好意思啦
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
这就是一个……一个文艺(心理)处男(精神上)为初恋守身如玉XX年终如偿所愿的知音体故事啊…………扶额
无法理解的感情 --
傻逼的女猪脚,其实很专情的男猪脚!这个电影其实要告诉人们的是,男人生命中再多的女人,也不过只是过客,能爱的,愿意去爱的,其实也就是那个唯一!
我不懂啊,我不明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