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开年,郑晓龙就带着他的新剧《侦察英雄》打响了第一枪。
《侦察英雄》开播至今,卫视收视率持续领跑。
在获得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媒体的强力推荐的同时,也收到了来自观众的好评:“侦察英雄们的团队精神和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兄弟的信念,好想让人哭啊”“演员们处理的细节好绝!
”看来大家对高质量的战争剧期待已久。
不同于以往传统战争题材电视剧,《侦察英雄》首次聚焦抗美援朝战场上侦察兵这一特殊兵种,在视角、叙事以及创作方法上均实现了创新突破。
2近期播出的剧情中,314一战令人印象深刻,梁辰带着带领下的侦察小队和南朝鲜军的领头羊白昌镐斗智斗勇,整个过程反转又反转,悬念十足,看点拉满。
首先,梁辰带着侦察班同志,乔装成李伪军,越过边界线,探查314阵地的布防情况。
精通朝鲜语的金哲,假扮南朝鲜军官,成功套取口令,凭借精湛的演技,带着侦察兵们顺利通过防区。
但是一切太顺利了,反而引起了梁辰的怀疑。
果不其然,巡逻的战士发现了李伪军白昌镐潜藏在我方时掉落的纱布,梁辰意识到白昌镐一直在树上监视着他们的一切,于是将计就计,故意让他们回来传递布防情况。
梁辰意识到侦察连的行动可能已经暴露。
为确保新情报准确,梁辰再次返回敌营侦察情况,不料与敌军正面相逢。
314战役中,梁辰的预判能力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他先是预判李伪军故意放他们回来传递错误消息,然后预判乌云山换防时,军力薄弱,正好趁机攻打,最后他预判大鱼岭是重要阵地,一定要抢先占领。
丰富的经验和大脑迅速的判断是赢得胜利的关键。
梁辰机智的头脑和敏锐的观察力胜过装备精良的李伪军部队,这才有了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314一战并非梁辰拥有主角光环或是开了“金手指”。
虽然它看起来充满了戏剧性,但确是根据真实发生过的经典战役进行改编的。
比如战斗英雄杨育才奇袭“王牌“军“白虎团”的事迹。
杨育才率领10名侦察员及两名做翻译的朝鲜人民军联络员,组成了13人的奇袭小分队。
杨育才穿上美军军服,戴上美式钢盔,摇身一变成了美军顾问。
他们深入敌人腹地后,从一个小兵口中套出的口令通过两道岗哨,来到白虎团附近两公里处。
杨育才把队伍分成四个战斗小组,井然有序,把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后来,他们又炸毁了附近的油库、弹药库,白虎团团部迅速崩溃。
这一仗,志愿军歼敌97人,俘虏19人,而我方无一人伤亡;从奇袭开始,仅仅13分钟就结束了战斗,实在令人惊叹。
不同于传统战争题材剧着重于展现宏大的战争场面,《侦察英雄》创新地聚焦于鲜为人知的战争侧面。
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侦察兵们的审时度势、团结一心和智勇兼备;侦察兵扮演“眼睛”和“耳朵”的角色,为我军作战持续提供宝贵情报,对决胜战场作出了重要贡献。
梁辰的机智英勇,金哲的舍身取义,莫日根的弹无虚发,齐禄丰富的战场经验......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环,环环相扣,才组成了这个的经验丰富的作战团队。
3《侦察英雄》还通过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角色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以此打动人心,让观众产生共情。
战争之外,他们都是平凡的、有感情牵挂的普通人。
金哲,人称小秀才,精通英语和朝鲜语,侦察队靠着他一路过关斩将。
金哲是孤儿,随身珍藏着一张照片,是从画报上剪下来的,一群孤儿的照片。
那是他的寄托,陪着他度过战争的残酷岁月,胜利之后的最大愿望,就是去看看这群孩子。
自己的艰苦奋斗能换来孩子们在和平年代健康成长是他的信仰。
可惜没等到那时候,314一战,金哲为保护队友,与引燃手榴弹的南朝鲜军少校一同翻出车外,壮烈牺牲。
战争是惨烈的,战士们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歌颂的。
为了阻碍美军坦克通过隘口,李成功同志带着备用电线下到悬崖尝试接线,完成接线成功引爆炸药,却遭到敌人射击重伤,虽然被救活了,但是他却永远失去了双腿、失去了求生的意志。
自己拔了输液管,还给未婚妻留下了绝笔信。
无法面对自己残缺的身体,不愿意拖累未婚妻。
心灵的创伤是比肉体的死亡更痛苦的事情。
同在病房治伤的文婕同志,赶来安慰李成功,告诉他,他是未婚妻的精神支柱,他要是离开了,她同样活不下去。
他要做的,是养好伤,活下去,好好跟她过一辈子。
文婕的话唤起了李成功对未婚妻对爱和不舍,唤回了他对生存意志。
无论是死亡还是经历死亡活下来的人,都同样伟大。
半途加入侦察连的齐禄,军事技术过硬,识图认路。
但是出于自保,遇到危险总想着撤退。
其实齐禄不是贪生怕死,他也曾与日本人厮杀,他的家人更是全都死在日本飞机的炮火中。
但是没有人是不怕死的。
特别是经历了战场上的绝望和死亡之后。
得知齐禄产生了逃避心里,梁辰鼓励他说:“为了活命打仗,为了口粮打仗,为了报仇打仗,也只是小勇小谋。
但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中朝人民最终的和平而战,那才会有大智大勇。
”齐禄被梁辰激励,心悦诚服加入侦察连,为了大义而战。
4、《侦察英雄》从不同人物的故事切入,对战争当中的普通战士们予以了平等的观照。
他们不仅仅是一个个侦察兵,而是数百万志愿军的缩影。
抗美援朝战争是激烈且残酷的,我志愿军面对美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等现代化武器装备,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英勇奋战。
他们为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而战,为保卫人民而战,他们英勇奋战,才换来了今天的岁月静好、山河无恙。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让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吃水不忘挖井人,一个个英雄们所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永续传承。
1,侦察英雄的剧情大部分都是根据抗美援朝真实事件改编,只不过汇集到了主要演员身上。
2,文捷的戏份应该是这部剧唯一的槽点,但是我理解导演的安排,毕竟志愿军战士也是活生生的人,感情是不可缺少的。
其实,只要我们脑补文捷和梁辰没有感情交集,就可以了。
毕竟文捷的原型夜莺也是志愿军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3,我最开始的底线是陈述民活着,因为梁辰说“你留下来对建设新中国更重要”,可是导演突破了,因为有导演父亲的情结,可以理解。
之后的底线是白昌镐必须死!
还有一集,希望圆梦!
4,说这剧不好的,自己回家看书,就像网友流行的一句话,如果按真实历史拍,会被以为是科幻剧!
别拿剧情不好,战争效果不好,戏剧冲突不好当幌子!
这部剧拍的是抗美援潮精神,拍的是立国之战,拍的是为啥你现在能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看电视还能品头论足的原因。
没有抗美援朝,现在的新中国很可能已经进历史书了!
胆敢质疑狂吠的人,都是因为无知。
送个名词解释自己查:达克效应!
5,另外,具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潜伏在我国境内的敌特势力可能在11万人以上,它们主要来自于日本(7万人),美国还有欧洲,主要潜伏在沈阳,成都,西安等军工重镇。
去年敌特势力在我国进行的非法拍照测绘高达2300多起!
所以,帝国主义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不是一句玩笑!
中华民族正在复兴,也必将复兴!
在这种时刻不把好思想关,人云亦云,被敌特渗透,轻了是家破人亡,重了那就是我们民族将万劫不复,再也没有复兴的可能!
这一点,希望中华儿女警醒,共勉!
最后,向人民英雄致敬!
两炸玉江桥抗美援朝二次战役中,志愿军38军军长梁兴初为了打好这一仗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派出了一支323人的侦察支队,由军部侦察科长张魁印担任队长兼政委,113师侦察科长周文礼担任副队长。
侦察支队在战役开始前秘密插入敌后,炸毁了南韩七师唯一的退路武陵桥,为二次战役的最终胜利立下了大功。
由于这个战例非常经典,1958年先是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成了军事教育电影《奇袭武陵桥》,两年后又改编成了电影《奇袭》,男主角方勇的原型人物就是张魁印。
《侦察英雄》剧中的侦察科长梁辰也是还原的张奎印。
两炸玉江桥和三炸水门桥有些雷同,但任务的艰难程度却不尽相同,为此,又专门重刷了一遍《水门桥》,第七穿插连的难度要大了许多,一是冬天的寒风暴雪,二是连续作战的艰苦,三是装备上的较大差异,四是任务牺牲人数对比,都彰显了志愿军为完成任务不惜牺牲一切的战斗意志。
白虎团团旗
没想到,罗晋的演技能这么炸裂,我真的觉得罗晋能够算得上是青年演员的代表了,他演的侦察英雄,我是一点都没有看出什么痕迹出来,不过,这不是重点,我们今天要聊的重点是大伙有没有发现个事情,就是作为志愿军的他们,部队里面却拥有大量的美式武器,这就让很多人奇了怪,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美式装备?
其实,这一点,跟一个人脱不了关系,这里,并不是美国人的装备有多好,而是美国人给得太多了,怎么说呢?
故事还得往回说,回到解放战争时期,很多人不知道,在二战结束的那段时间里面,解放军和国军爆发的解放战争还有个细节,那便是当时的美国援助,当时,美国援助了大量的美式武器给了我们的运输大队长。
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当时的美国人援助的武器非常多,足够武装好几个军的武器,这么多天量的武器,后来都怎么样了?
很简单,全部都被运输大队长送给了我们的解放军,没错,电视剧里面志愿军手里出现那么多的美式武器,原因就在这里了,有意思的是当时的很多武器都是美国人从仓库里面拉出来的,很多都是未拆封的情况下,原封不动到了解放军手里。
但遗憾的是运输大队长简直是拿着稳赢牌打了个稀巴烂,微操高手的他,谁都没想到,他变相支援了一波抗美援朝,当然,回到剧中,作为志愿军某师侦查一班的设定是一支从解放战争中走过来的部队,因此,我们看到他们的队伍拿着一些美式武器就一点都不稀奇了,比方说,第二集时,科长梁辰会熟练操作火箭筒也就不稀奇了。
讽刺的是当时的美国军方还闹出了一个大乌龙,眼瞅着对方手里的家伙事那么多,还都是美国人自己生产的武器,有的武器的型号比他们的还要新,以至于他们都怀疑到了高层内部有叛徒,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最终,他们也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原来这些武器都是他们自己给的,估计看到这份调查报告的军方高层鼻子都快气歪了吧。
当然,这也从片面看得出来这部剧的考究还是很细节的,不然,也不可能做得那么到位了,遗憾的是这部剧也同样犯了国产剧的老毛病,那便是恋爱剧情少不了,我就不明白了,国产编剧是不是离开了谈恋爱之后,就完全不懂什么剧情了,那个文工团跑在侦察队的前边,这样的剧情实在是有点扯了。
01聚焦细分题材,填补侦察兵作品空白在电视剧领域,郑晓龙导演的经典作品家喻户晓,《甄嬛传》《金婚》《红高粱》《芈月传》《功勋》《幸福到万家》等等,各种类型,题材,郑导都涉猎了,最关键的是,几乎每一部作品水平都很稳,不仅故事性强,而且传达的主题也很好,是真正做到故事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导演,可以称之为经典制造机。
冲着郑晓龙导演的名头,他的新作《侦察英雄》一上线,我就找时间看了。
跟郑导以往的作品一样,《侦察英雄》情节曲折,毫不啰嗦,开头三十分钟就能迅速抓住观众的眼球,一点开就停不下来。
这部依据志愿军侦察兵在朝鲜战场上的英雄事迹改编而成的《侦察英雄》,讲述了志愿军某师侦察部队在侦察科长梁辰的带领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多次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侦察、营救、奇袭等艰巨任务。
歌颂了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不畏生死的英雄气概,致敬先烈不畏强敌、守护和平的崇高精神。
《侦察英雄》虽然是主旋律历史战争题材,但并不同于传统战争题材剧大多着重于展现宏大的战争场面,《侦察英雄》是首次聚焦抗美援朝战场上侦察兵这一特殊兵种。
其实讲述细分兵种的影视作品有很多,像张艺谋导演的《狙击手》,就是聚焦“狙击手”这个兵种,还有国外凯瑟琳.毕格罗导演的《拆弹部队》,就是聚焦“拆弹兵”的,到目前为止,《侦察英雄》这部作品就很好的填补了聚焦“侦察兵”作品这一空白。
02谋略至上的剧情,创新题材耳目一新郑晓龙导演在采访中说:“我们还是想讲战争中人的故事,我们志愿军战士的故事。
”虽然这部剧大类上是历史军事,但其实剧里有很多展现谋略智慧的地方,让人看了感觉很过瘾。
抗美援朝战役时期,志愿军某师侦察科科长梁辰带领师侦察连在乌云山炸毁隘口,成功阻挡了美军进攻步伐,掩护全师撤离的归途中,还营救了被敌人抓走的文工队员。
梁辰带领着侦察连的战士们,不仅提供了重要的情报,还成功穿插敌后,袭击了敌军的指挥部,炸断了敌人唯一作为退路的桥梁。
整个过程中,作为男主角色梁辰始终面对一个强有力的敌人,南朝鲜军特战队长白昌镐。
这部剧的谋略就在两人多次斗智斗勇中展开,最终在朝鲜人民军游击队的支援下,梁辰还是战胜了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战场之上,谱写了志愿军以少胜多,谋略为上气的英雄史诗。
最终在战争迎来胜利曙光后,梁辰也收获了与文工队歌唱演员文婕的爱情。
除了各种谋略,《侦察英雄》还融入谍战元素,增加了叙事的悬疑感和紧张感,令情节不断反转。
感人至深的战地情缘,在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同时,更加深了故事的情感共鸣。
《侦察英雄》在战斗场面的刻画上紧张、激烈、扣人心弦,实现了微观切口和叙事风格的高度契合,完美呈现了侦察兵用奇谋、巧思和智慧打仗的特性、价值、魅力。
对观众而言,时刻为敌我双方侦察与反侦察的较量而揪心是一种新鲜的观看体验。
03细节真实用心,实力派演员深度还原故事好的故事,配上好的制作和演员,那就是一场艺术化学反应般的升华。
郑晓龙导演很擅长刻画人物和细腻的感情,这次在《侦察英雄》在制作上也很超出预期,实景拍摄,对战场的刻画非常逼真,属于那个年代,那个地方的各种细节都很真实,各种场景画面让人有种沉浸式的体验感。
整个剧情中穿插的爆炸,空袭,突击的画面,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演员方面,这部剧的男女主角是罗晋和马思纯。
两位都是得到大众认可的实力派演员。
男主角梁辰的扮演者罗晋之前就在《鹤唳华亭》《美人心计》《安家》中展现过精湛的演技,在电视剧领域有很多代表作,他饰演的很多角色也都深入人心。
这次罗晋在《侦察英雄》中的表现也非常好,表演细腻真实,很接地气,整个状态都很有军人的风范,一点都不会出戏。
女主角文婕的扮演者马思纯也是演技派,她在过往作品中的角色都能征服观众,也能得到业界一致好评。
除了男女主角,还有齐禄的扮演者黄澄澄,于小山的扮演者曹璐,陈述民的扮演者上白,几位主演虽然年轻,但演技都很好,对角色的刻画入木三分,演活了那个时代的侦察兵战士。
“生命的长度与生命的意义,我毫不犹豫选择生命的意义……我们爱好和平,所以只能以战争停止战争……并不奢望后人能记我们,但我们只是希望后面的人能过得好一点。
”当看到他们组成的侦察小分队出生入死,和朝鲜人民军游击队队长郑玉淑巧妙配合,与狠辣狡猾的南朝鲜军的白昌镐及以美军为代表的“联合国军”斗智斗勇,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能让人热血沸腾,这就是好的艺术作品带给观众的精神力量。
《侦察英雄》在各方面的创新,不仅增强了作品的可看性,还丰富了战争类型剧的表现张力,拓宽了主旋律叙事形态的广度与深度,是同类型作品的一次突破,让人看到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的另一种表现。
先避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光辉永存!
但是,如同抗日战争的可歌可泣不等于所有抗战题材的神剧也值得歌颂一样,历史是历史,文艺作品是文艺作品。
大胆猜一下,一个温暖的午后,一间宽大明亮的咖啡厅,阳光透过落地玻璃,懒懒地洒在编剧身上……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臆想出炮火纷飞的战场上会有这样的场景:乔装改扮穿插敌后,刚刚还跟一群南朝鲜伤兵宪兵擦肩而过,互相斗智斗勇,并且从伪宪兵口中骗得伪团部的位置,够紧张够惊险吧?
但,一转眼,这群兵大爷们却个个拖刀卸枪泄了咣当地呈“逛大街队形”出现,中国话谈笑风生,高谈阔论,纷纷八卦梁参谋长与文干事什么时候结婚……天,这敌后穿插不要太轻松写意了,看这表情,听这台词,堪比今天的外企员工周末郊游啊。
不过聊举一例而已,类似的bug几乎充斥于全剧的每个环节。
全剧一开始,角色们就慢条斯理不着急不紧张磨磨叽叽唠唠叨叨,对白交流完全是碎逼唠叨的伦理剧。
战争题材的《侦察英雄》却完全没有战争的质感,这个毛病一直贯穿全剧:无论是梁辰还是下面的班排长,谁下达战斗命令时对方总要多多少少来一两句“让我去吧”“你需要指挥全局”,然后下命令的人再婆婆妈妈絮絮叨叨解释说服……我滴个天,这是战争?
师长师政委更是闲的蛋疼,一天到晚好像没有比促成梁文婚姻更重要的事了,甚至搞得全师上下都为真事操碎了心,后半截更是彻底沦为了恋爱剧。
但是,就算恋爱剧也很扯,两人感情戏又啰嗦又老套,看得人昏昏欲睡。
更要命的是,男女主角压根没有cp感,马思纯大姐身材一发福,更显得脑袋大了,加上有气无力的台词,这老气横秋的说是师长夫人可能更让人容易接受。
不过,好在罗晋也不像28岁,不然这违和感更强,一个回国养伤,一个押送俘虏回碧潼,两人被安排同行,相见时相视一笑,那种油腻虚假的笑容出现在这两张脸上,我滴乖乖,那种尴尬,简直了。
抗美援朝题材的红利显而易见,是个人就来分一杯羹,有敢说不字的,一顶侮辱抗美援朝亵渎志愿军的帽子伺候着。
省省吧。
侦查英雄收官了,最后一集留下了眼泪。
一开始侦查英雄就抓住了我的心,一集一集的追 ,直到文工团出现,担心的事来了,一想到剧里会有爱情戏,就怕喧宾夺主,毁了整部剧。
但是,剧情展开后,才明白,这里的爱情用了最少的笔墨描绘出了爱情最美的样子。
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关于两个人恋爱细节的描写,但是在战场上的互相关心、那种刻骨铭心的爱溢满屏幕,特别是最后执行任务时面临生离死别抉择的时候,至美的爱情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不得不做出牺牲的选择,那种感动、那种不舍表现出了爱情最美的样子。
侦查英雄是我看过最好的战争片之一,也是我看过罗晋演的最好的剧。
以前对于罗晋没有特别的印象,但是这里,罗晋演出了英雄该有的样子,即温文尔雅又机智勇敢,对战友、对所爱的人那种至真至诚的情诠释的十分到位。
无论哭还是笑都十分感人,因为这部剧,罗晋成为我最喜欢的男演员……
罗晋和马思纯主演的电视剧《侦察英雄》,大家都看得怎么样了?
不得不说,这一次的罗晋居然没有崩,演技一如既往的扎实,当然,抛开他们演技不谈了,这部剧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还得益于这部剧的质量,可以说,这部剧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军事细节方面的考究,很多地方,观众如果没有仔细查阅相关资料,可能一时半会都弄不明白是为什么?
第一个:通话讲方言,剧情里面的科长梁辰和后面指挥部的队长通话时,让很多人感到十分费解的地方,他们是直接明码通话,说的是方言,因此,导致很多观众完全看不懂这里的意思,而之所以会这样,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是明码通话,就是美军那边也能听得到,对方的情报人员如果没有方言基础,根本不可能听明白,连美军自己都搞过,详情可以去看好莱坞大片《风语者》。
第二个:军服上的标记物,大伙肯定也发现了,就是他们不管是谁,战士们的军服上没有任何标记物,像帽徽上面的八一和胸口的个人资料都没有,对此,很多人就不理解了,其实,这个原因是因为他们是志愿军,啥意思?
抗美援朝时,解放军是以“志愿军”的名义进入朝鲜的,我们的军队全称叫做中国人民志愿军,因此,不能出现任何军队的标记物。
第三个:美式装备泛滥成灾,很多观众都会疑惑剧中为什么那么多美式装备?
这个原因也比较好理解的,就是因为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缴获了大量的美国援助给老蒋的武器,但老蒋那叫一个“菜”,导致这些武器全部都被解放军所缴获,最终,我们看到这部剧里面出现了大量的美式武器,一度让美国人自己都怀疑是不是有人暗中通敌了。
第四个:美军是不是太强了,很多观众看了这部剧之后,觉得美军是不是被过度强化了,剧中志愿军屡次遭到美军的攻击,甚至连文工团都被俘虏了,事实上,这还真的不是剧情乱讲的,美军跟志愿军差不多,志愿军经过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美军也是一样的,他们也经过了二战和太平洋战争的洗礼,作战水平一点都不比志愿军差多少。
当然,这些都能看出来这部剧的诚意,但同时,这部剧也存在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这部剧的文工团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编剧故意犯浑,还是导演刻意为之,强行衬托了这样的角色出来,这一段完全没有必要拍,可编剧却不管不顾,大大延缓了节奏,以至于我们看了之后,总感觉这一段完全就是用加塞剧情的。
在《侦察英雄》的前半段剧情里面,剧情围绕着志愿军某师侦察科和韩军黑豹师情报队展开的,而且这里面的韩军并没有以往神剧剧情里面的敌军那么犯傻,他们也会化装侦查,也会派遣部队搞偷袭,一度让志愿军十分被动,甚至梁辰等人差点被他们灭掉,也因为这个原因,不少人就会好奇了,这背后的黑豹师的原型到底是哪支部队呢?
要说黑豹师的原型,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故事缓缓展开,剧情里面,是他们化妆渗透进志愿军的腹地,并且还派遣部队一路攻打志愿军,设定上他们战斗力十分强悍,并且还乱杀无辜朝鲜民众,这一切的剧情叠加到一起,我们就能猜出来个大概了,黑豹师身上有三个点,杀害平民的黑历史,和志愿军交战过,这一切的证据都指向了一支部队。
没错,那便是大名鼎鼎又臭名昭著的“首都师”,这支部队作为李承晚的主力师之一,可谓是王牌中的王牌,在当时的韩军里面,当然,那会称之为是“南朝鲜军队”,成立于1949年的6月,是韩军将首都警备司令部改组称为步兵师的,后来,被命名为首都师,可能很多观众并不熟悉这个韩军,这也能理解的,换成说法,或许就熟悉了,那便是“白虎团”。
我们找一找他们的战绩就知道了,1950年率先越过三八线,还夺去了清津港,并且这个师团死守襄阳阵地,还在大关岭战斗中以一己之力挡住了韩国第一军团的合围,后面,还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战功卓著,后来,还得到了李承晚的亲自授旗的“虎头旗”,当然,现在这个旗帜在上海,一个叫做“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的地方放着。
前边也说了,他们的旗帜在志愿军的博物馆里面,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不得不说金城战役了,师长崔昌颜将“白虎团”部署在金城东南防线的右翼,被志愿军一顿猛锤,首都师的主力团“白虎团”全团覆灭,另两个团所剩无几,他们的一名团长和两名营长领了盒饭,首都师的副师长被志愿军俘虏,自从这件事去后,首都师再也没有当年的威望了。
当然,这里还发生过一段有意思的故事,当时,缴获了白虎团的团旗,被志愿军炊事班的班长看上了,觉得这个东西拿来蒸馒头不错,就拿去蒸馒头去了,要不是上边的人来检查,这才让大家得知了他们攻击的师团是白虎团,这是他们的团旗,不得不说,这才是这部剧最有意思的地方了。
1,2024开年,郑晓龙就带着他的新剧《侦察英雄》打响了第一枪。
《侦察英雄》开播至今,卫视收视率持续领跑。
在获得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媒体的强力推荐的同时,也收到了来自观众的好评:“侦察英雄们的团队精神和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兄弟的信念,好想让人哭啊”“演员们处理的细节好绝!
”看来大家对高质量的战争剧期待已久。
不同于以往传统战争题材电视剧,《侦察英雄》首次聚焦抗美援朝战场上侦察兵这一特殊兵种,在视角、叙事以及创作方法上均实现了创新突破。
2,
近期播出的剧情中,314一战令人印象深刻,梁辰带着带领下的侦察小队和南朝鲜军的领头羊白昌镐斗智斗勇,整个过程反转又反转,悬念十足,看点拉满。
首先,梁辰带着侦察班同志,乔装成李伪军,越过边界线,探查314阵地的布防情况。
精通朝鲜语的金哲,假扮南朝鲜军官,成功套取口令,凭借精湛的演技,带着侦察兵们顺利通过防区。
但是一切太顺利了,反而引起了梁辰的怀疑。
果不其然,巡逻的战士发现了李伪军白昌镐潜藏在我方时掉落的纱布,梁辰意识到白昌镐一直在树上监视着他们的一切,于是将计就计,故意让他们回来传递布防情况。
梁辰意识到侦察连的行动可能已经暴露。
为确保新情报准确,梁辰再次返回敌营侦察情况,不料与敌军正面相逢。
314战役中,梁辰的预判能力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他先是预判李伪军故意放他们回来传递错误消息,然后预判乌云山换防时,军力薄弱,正好趁机攻打,最后他预判大鱼岭是重要阵地,一定要抢先占领。
丰富的经验和大脑迅速的判断是赢得胜利的关键。
梁辰机智的头脑和敏锐的观察力胜过装备精良的李伪军部队,这才有了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314一战并非梁辰拥有主角光环或是开了“金手指”。
虽然它看起来充满了戏剧性,但确是根据真实发生过的经典战役进行改编的。
比如战斗英雄杨育才奇袭“王牌“军“白虎团”的事迹。
杨育才率领10名侦察员及两名做翻译的朝鲜人民军联络员,组成了13人的奇袭小分队。
杨育才穿上美军军服,戴上美式钢盔,摇身一变成了美军顾问。
他们深入敌人腹地后,从一个小兵口中套出的口令通过两道岗哨,来到白虎团附近两公里处。
杨育才把队伍分成四个战斗小组,井然有序,把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后来,他们又炸毁了附近的油库、弹药库,白虎团团部迅速崩溃。
这一仗,志愿军歼敌97人,俘虏19人,而我方无一人伤亡;从奇袭开始,仅仅13分钟就结束了战斗,实在令人惊叹。
不同于传统战争题材剧着重于展现宏大的战争场面,《侦察英雄》创新地聚焦于鲜为人知的战争侧面。
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侦察兵们的审时度势、团结一心和智勇兼备;侦察兵扮演“眼睛”和“耳朵”的角色,为我军作战持续提供宝贵情报,对决胜战场作出了重要贡献。
梁辰的机智英勇,金哲的舍身取义,莫日根的弹无虚发,齐禄丰富的战场经验......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环,环环相扣,才组成了这个的经验丰富的作战团队。
3、《侦察英雄》还通过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角色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以此打动人心,让观众产生共情。
战争之外,他们都是平凡的、有感情牵挂的普通人。
金哲,人称小秀才,精通英语和朝鲜语,侦察队靠着他一路过关斩将。
金哲是孤儿,随身珍藏着一张照片,是从画报上剪下来的,一群孤儿的照片。
那是他的寄托,陪着他度过战争的残酷岁月,胜利之后的最大愿望,就是去看看这群孩子。
自己的艰苦奋斗能换来孩子们在和平年代健康成长是他的信仰。
可惜没等到那时候,314一战,金哲为保护队友,与引燃手榴弹的南朝鲜军少校一同翻出车外,壮烈牺牲。
战争是惨烈的,战士们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歌颂的。
为了阻碍美军坦克通过隘口,李成功同志带着备用电线下到悬崖尝试接线,完成接线成功引爆炸药,却遭到敌人射击重伤,虽然被救活了,但是他却永远失去了双腿、失去了求生的意志。
自己拔了输液管,还给未婚妻留下了绝笔信。
无法面对自己残缺的身体,不愿意拖累未婚妻。
心灵的创伤是比肉体的死亡更痛苦的事情。
同在病房治伤的文婕同志,赶来安慰李成功,告诉他,他是未婚妻的精神支柱,他要是离开了,她同样活不下去。
他要做的,是养好伤,活下去,好好跟她过一辈子。
文婕的话唤起了李成功对未婚妻对爱和不舍,唤回了他对生存意志。
无论是死亡还是经历死亡活下来的人,都同样伟大。
半途加入侦察连的齐禄,军事技术过硬,识图认路。
但是出于自保,遇到危险总想着撤退。
其实齐禄不是贪生怕死,他也曾与日本人厮杀,他的家人更是全都死在日本飞机的炮火中。
但是没有人是不怕死的。
特别是经历了战场上的绝望和死亡之后。
得知齐禄产生了逃避心里,梁辰鼓励他说:“为了活命打仗,为了口粮打仗,为了报仇打仗,也只是小勇小谋。
但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中朝人民最终的和平而战,那才会有大智大勇。
”齐禄被梁辰激励,心悦诚服加入侦察连,为了大义而战。
4、《侦察英雄》从不同人物的故事切入,对战争当中的普通战士们予以了平等的观照。
他们不仅仅是一个个侦察兵,而是数百万志愿军的缩影。
抗美援朝战争是激烈且残酷的,我志愿军面对美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等现代化武器装备,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英勇奋战。
他们为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而战,为保卫人民而战,他们英勇奋战,才换来了今天的岁月静好、山河无恙。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让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吃水不忘挖井人,一个个英雄们所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永续传承。
-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