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倒霉性爱,发狂黄片

Babardeală cu bucluc sau porno balamuc,Sleepwalkers,Bad Luck Banging or Loony Porn,倒楣性爱和疯狂A片(台),春宫 野史 大批斗(港),行衰运色情电影

主演:克劳迪娅·耶利米亚,奥林匹娅·马莱,尼科丁·恩古里亚努,亚历山德鲁·波托切安,安迪·瓦斯卢亚努

类型:电影地区:罗马尼亚,卢森堡,捷克,克罗地亚语言:罗马尼亚语,英语,法语,俄语,捷克语年份:2021

《倒霉性爱,发狂黄片》剧照

倒霉性爱,发狂黄片 剧照 NO.1倒霉性爱,发狂黄片 剧照 NO.2倒霉性爱,发狂黄片 剧照 NO.3倒霉性爱,发狂黄片 剧照 NO.4倒霉性爱,发狂黄片 剧照 NO.5倒霉性爱,发狂黄片 剧照 NO.6倒霉性爱,发狂黄片 剧照 NO.13倒霉性爱,发狂黄片 剧照 NO.14倒霉性爱,发狂黄片 剧照 NO.15倒霉性爱,发狂黄片 剧照 NO.16倒霉性爱,发狂黄片 剧照 NO.17倒霉性爱,发狂黄片 剧照 NO.18倒霉性爱,发狂黄片 剧照 NO.19倒霉性爱,发狂黄片 剧照 NO.20

《倒霉性爱,发狂黄片》剧情介绍

倒霉性爱,发狂黄片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段视频被病毒式传播,视频中,一男一女戴着面具做爱。不过,这名女子还是被认出来了。更糟的是,她是一名教师,本应当是一个榜样。而且这是在一个后社会主义社会,即将迷失在一个社会网络话语中,其中有治愈洁癖的态度,有伪政治万事通,有神圣沙文主义,有怪诞阴谋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辩论变成了一个法庭,关于双方同意的性、色情等等。拉杜·裘德(Radu Jude)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创新的电影实验,在这个作品中精心制作了一个聪明的、讽刺性的三部曲:第一部分以不紧不慢的精准镜头对准布加勒斯特街头日常熙攘生活中的疯狂幽默,向我们展示纪录-虚构界面的当代电影的样子。第二部分是一系列平淡无奇的静态影像,旨在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符号的百科全书。影片的大结局(虽然是开放式的)是在学校举行的讨论,对女主角的存在的理由作出裁决。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午夜开放同班同学目标战山田君与7个魔女OAD强力侦察队双刃斧梦幻舞马-卡瓦利亚终极一班3可爱的中国如果有荆棘爱的学校。爱情初学者如懿传杜巴利伯爵夫人春画恋爱谈醉拳甜蜜声优伊兹的礼物中国青年:我和我的青春金刚川警长:廉政缉毒贱民没人愿意照顾她?魔游纪4:白骨之姬湘西诡事现实中学丑小鸭的天鹅湖黑磨坊轮椅惊魂波鲁鲁冰雪大冒险

《倒霉性爱,发狂黄片》长篇影评

 1 ) 美杜莎的隐喻,或者一次抗议

首发于深焦:图文版罗马尼亚导演拉杜·裘德第二次入围柏林主竞赛的作品《倒霉性爱,或发狂的毛片》,可能是近年来柏林电影节尺度最大的作品。

开篇4分多钟的真实性爱录像完全是P站作品的水准,中段论文电影部分也有不少无码高清的性器官特写,在线看已经足够冲击眼球,至于大银幕是个什么效果,反正国内是看不到了,只能想象一下……这部影片由一个引子(性爱录像)、三个段落以及三个“结尾”组成,中间以粉红色字幕卡(加上音乐)分隔。

第一个段落的小标题是“单行道”,主要内容是性爱录像流到网上,女主角(一所精英学校的历史老师)陷入危机之后的一天的生活,在布加勒斯特的办事和漫游,她去找了校长,买抗焦虑的药,以及和把车停在人行道上的粗鲁男子吵架,喝咖啡等等。

这个段落的镜头调度就非常有趣,大量采用全景-远景景别的环摇及上下摇,镜头经常从女主角身上摇走,去拍摄广告牌、商店招牌和一些意义不明的细节;比起女主角,摄影机更加关心环境以及过载的广告图像。

这是一种表现人物心理尤其是焦虑情绪的方法,同时声音上噪音被放大。

这种手法可以追溯到戈达尔60年代的作品,比如《我略知她一二》等。

第二个段落是一个由75个词组成的“魔鬼小词典”,小标题是“关于奇闻轶事、符号和奇迹的小词典”,是一段拼贴文电影,涉及的词语既有“电影”,也有大量与罗马尼亚相关的,比如“罗马尼亚革命”“齐奥塞斯库”“军队”等。

主要手法包括既得影像、拼贴、等等,影像及字幕文字往往有巨大反差,形成了复杂的蒙太奇意义。

这种手法倒是让我想起哈伦·法罗基的论文电影手法,以及拉杜·裘德职业生涯早年跟随的罗马尼亚新浪潮旗手克里斯提·普优,尤其是他的短片《新年夜》,以及《雪山之家》《马尔姆克罗格庄园》等。

而且这段典型的数据库用法中的很多元素,成为了第三段批斗大会的关键词,并反过来跟第一段故事产生了关系。

第三个段落则是女主角到学校开老师-家长联席会议,算是一个挺诡异的批判大会。

这个段落非常舞台剧化,同时也可以看做是导演对罗马尼亚的社会阶级分析,所谓的“精英学校”的家长们,包括神甫、机长、军官、知识分子、商人,以及民族主义者、阴谋论者、右翼、白左,甚至还有一个黑人、一个捷克人,以及一个跨性女子(很奇怪中间谈到LGBT Propaganda的时候这个人为什么没有跳起来……?

)最后还给出了三个结尾,都涉及到由家长投票决定女主角去留。

第一个结尾(号称“玩笑”)中,女主角成功留下,但和其中一名女家长大打出手;第二个结尾中,女主角被投票开除;第三个号称“真正的结尾”,女主角化身神奇女侠,并用假阳具惩罚了那些批斗她的家长们,场面非常劲爆。

影片的核心虽然黄暴,但是文本结构非常复杂,甚至过载。

最吸引眼球的性爱录像泄露以及围绕它的有关私人-职业形象的辩论,甚至都不是影片真正的重点。

影片的核心概念当属第二个段落中对“电影(Cinema)”词条的解释。

导演在此提出了一个美杜莎的隐喻(很可能来自某位电影理论家的表述,但是一时间想不起来),雅典娜指导珀尔修斯杀死美杜莎时,让他从盾牌中观看美杜莎的倒影。

导演认为这个神话恰是电影的一个隐喻:我们无法直视真正的恐惧,只能通过“复制它们的外观”的“影像”来观看,而雅典娜的这面盾牌就是好比是银幕。

这个隐喻不仅直指性爱录像甚至色情影片产业——作为隐私的、真实的性行为,是不可见的,而关于性的影像则是泛滥的(影片第一段中不少广告都有一定的性暗示,第二段论文电影中也有提到);在批斗会上的辩论中,关于性行为的方式、以及隐私-公共形象的辩论也占据很大的篇幅;而且更涉及到导演真正的意图,对于政治、历史以及一些复杂议题,我们如何去“观看”,比如当下的新冠疫情?

这不仅是影片中无处不在的口罩(呼应了性爱录像中女主角的面具和假发)所提示的,而且是人们的街谈巷议,日常生活中的阴谋论与戾气在直接讲述的。

新冠疫情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ing)”,魔鬼小字典中则以典型的罗马尼亚黑色幽默方式回应:这个词条的解释是一段竖屏影像,几个罗马尼亚农民在罗马尼亚民族音乐的伴奏下,握着1.5米的木棍跳舞(拍摄者还在提醒他们保持社交距离),第一段的超市、药店;第二段的一些词条,以及第三段的批斗大会,这个“表征”都成为了最直观的“影像”。

但这部电影的重点是新冠疫情吗?

当然不是。

导演只是借性爱录像这一议题,以及新冠疫情的时代表征,在讨论历史与政治的观点。

女主角在批斗会上被家长质疑“这么一个荡妇怎么能教我们的孩子们埃米内斯库(罗马尼亚最著名的诗人)”,女主角回怼“埃米内斯库自己就写过色情诗歌”并当场背诵(大概跟一休禅师那首著名的、拿水仙花做比喻的诗尺度相当吧,可能还大一点)。

埃米内斯库这个元素不仅出现在词典的词条里,也是学校中庭的雕塑,在一个圣像的位置俯瞰下面批斗会的闹剧。

而这只是复杂文本中的一个方面,其中还涉及到了齐奥塞斯库、罗马尼亚军队、罗马尼亚革命等等。

对导演论文电影涉及的内容,一个完全的透彻分析大概需要万字长文,在此就不展开了。

只是要强调一点是导演明确地放进了大量的关于罗马尼亚屠犹的历史。

一方面与导演近几年的创作直接呼应,包括《喝彩》《野名留史又如何》《死去的国度》《火车的出口》等,另一方面又反过来呼应着影片的核心概念,关于电影的“美杜莎隐喻”。

屠犹影像的伦理上,雷奈-朗兹曼的方法,或曰道德,与《索尔之子》,以及以《辛德勒的名单》为代表的的大量再现式的电影形成了强烈对比,而拉杜·裘德显然是雷奈-朗兹曼这一脉络上的延续。

《野名留史又如何》是导演真正显露大师气象的作品,这部影片最后一个小时对“历史搬演”活动的现场实录,在方法和结构上与《倒霉性爱,或发狂的毛片》完全一致——尤其是《野》中“观众/看客”民族主义式的反应,与新作中现场家长们的反应,如出一辙。

对我而言,导演在本片中真正要讨论的则是如今罗马尼亚的社会现实:贫富分化加剧、戾气横行、疫情加剧社会危机、消费社会、反智、阴谋论、民族主义盛行、右翼势力崛起,当然还有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网络暴力和道德审判。

大概是导演拍的几部屠犹题材电影让他在罗马尼亚遭受了右翼、民族主义、阴谋论者甚至新纳粹的围攻(可能很多是在网上的),这部影片基本是导演对他们的直接回应。

如批斗大会上就有家长说“你为什么在学校里做犹太人的政治宣传”“你TMD是犹太人吧”“你肯定拿了以色列的钱”(是不是耳熟能详……)。

我倒是想起来鲁本·奥斯特伦德拍了《Play》之后被围攻,因此拍《方形》时候就在电影中有大段的回应。

另外可以展开再写一万字的是影片里女性主义的部分,台下不仅有色眯眯的直男癌家长(以机长和军官为代表),也有其实完全被父权结构同化的女家长(不完全都是反角,还有一个维护女主角的知识分子)。

女主角回怼得有礼有力有节,并且在女性主义相当正确之余,还带有了鲜明的知识分子立场和批判性思维,可以看做是一个回怼杠精和网络暴民的指南。

当然,有礼有力有节并怼到杠精们恼羞成怒也不足以解决问题(因为这些杠精家长们“我要我觉得”),还是要动手。

总而言之,导演在拍这部影片的时候既调动了智识层面的理性分析,也极度放大了(火气十足的)情绪,甚至拍成了个爽文(装逼-打脸,最后主角暴走开金手指哈哈哈)。

同时我也觉得,文本中的屠犹段落尚可以接受,不过其中关于SHZY历史和齐奥塞斯库的段落就显得有点多余,甚至有些“剥削”,毕竟跟主题以及导演真正要吐槽的对象没有特别大的关系(只有一丢丢微弱的相关,如今的社会风气和人民心态是SHZY历史的结果,但是太微弱了),而且这些内容只会显得啰嗦且分散焦点,现在早就不是影片带上“罗马尼亚风味”就能火的时代了。

 2 ) 用现代而戏谑的手法,拍出了一部实际非常严肃的作品,我只能脱帽致敬。

《倒霉性爱,发狂黄片》,罗马尼亚,今年的柏林金熊最佳影片。

拉杜·裘德,牛逼。

开场,3分钟全A片,牛逼。

第一幕,全城走路不收音,嘈杂的马路体现了女主的心理,又带出了布加勒斯特城景,从视觉上展现罗马尼亚生存环境。

牛逼。

第二幕,26分钟,上百个短视频名词解释。

为最后高潮进行知识储备,展现了罗马尼亚的人文历史和文化背景。

牛逼。

第三幕,40分钟的大辩论。

法律和道德,宗教和科学,保守和激进,极左和极右,隐私和冒犯,公权和私权,民族主义和种族歧视,荡妇羞辱和女权,性享受和假正经…导演的文本,如此精彩地表达了如此多的宏大命题,却丰富而不突兀。

牛逼。

三个结局,牛逼。

用现代而戏谑的手法,拍出了一部实际非常严肃的作品,我只能脱帽致敬。

 3 ) 《倒霉性爱,发狂黄片》赤裸性爱的罪证辩驳,偏执矛盾的百家争鸣,无奈发狂的丧钟之鸣

疫情时代,一场有关性爱引发的道德争锋,值得深思,第二章节中频繁可见的社会矛盾与导演自主的哲学思考在第三章节当中悉数展开,人们好像总是习惯为一己私利无厘头也不罢休的偷换概念、希望站在自认为客观的道德制高点灌输他人偏执的主观价值,要求别人稍息立正的同时自己却傲慢无礼,用最荒谬的方式解释荒谬,这种自以为是的理事态度实在让人唾弃,也实在是讽刺,只能说社会上的正常的人还是太少,能够理性不孩子气的人还是太少,不可否认,偏见在生活中的各处都是普遍且客观存在的,人的行为也都是由零散的偏见组成,每个人时时刻刻都与偏见共存,因此我们无法对待每件事情都保持所谓的客观,但我们有时需要的似乎只是一种包容的态度,一种换位思考的理解的方式,最终是是否能够和解也并不重要,至少保持冷静做到基本的尊重。

影片最后的三个结局也真的颇有意思:(一)如果没有出局,偏执的人依旧不会善罢甘休,他们的无知自我只会吞噬自己的理性,到最后只能剩下无限度的“打破常规”以及空有偏执的躯壳,而这些令人生厌的躯壳也会将原本克制理性的人点燃,当言语无法解决问题时只能靠残存但旺盛的原始本能,对待原始人就该用最原始的方法那就是“来一场注定痛苦、不欢而散的痛苦搏击”。

(二)如果出局了,但至少得到了一定的理解尊重,那么一走了之也没什么大不了,虽然这个世界糟透了但至少还是有人带着脑子,恐怖的大肆宣扬真理世界的还有几处谦虚谨慎的有人性的净土,这样一看,世界虽然很很糟但还不至于发狂。

(三)如果出局了,被践踏着尊严叫嚣出局,那么走之前一定要给这个愚蠢的世界一点友情的回馈,让每个偏执还嘴硬的人都尝尝被捅到失声的滋味,让他们也尝尝被大众监视、被父权凝视、被种族歧视的滋味,是这残破的世界令我发狂,这点回击也只是在以牙还牙。

试问谁不想在被无端执政、无脑控诉后以同样的方式报复回去,但这终究只能是罗曼蒂克的电影情节,现实中也只能两败俱伤或者一走了之。

很喜欢第二章节中的一段话,大概是说美杜莎的脸不能正视只能透过盾牌的反光窥探,电影屏幕似乎也像是雅典娜的盾牌,虽说不是正视事实但至少能够反映客观的存在,导演也是想表达一些客观存在,第一章节是克制也是呈现,第二章节是颠覆也是例证,第三章节是发狂也是分析。

我是第一次看着这种三段式的影片,不得不说很新奇,再加之导演很有想法,综上是一次娱乐与深度兼有的非常美妙的观影体验。

 4 ) 观后感

好久没看到这种批判社会的电影了,这部电影用喜剧,性欲,教育,历史等诸方面因素进行反思当下疫情社会的暴躁与病态。

三个部分,仿佛第二部分是割裂的,但第二部分又往往是不能删除的,第二部分是对第三部分讨论的教育,哲学,历史等等的补充,也是对于讨论的话题所做的社会词典调查。

家长与老师的对话是另一种对孩子成长问题的思考。

影片中一些家长对于一些哲学,诗人等长篇大论的言论,他们并不能有效的聆听,讲述者一直受到干扰,而那些简短的,粗鄙的语言却异口同声地附和。

在联想到第二部分的词典拼接,可见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文化,那些高素质,温文尔雅的表象已经消失不见。

那个送花的绅士家长,仍然受到了其他家长的唏嘘。

此外,在影片结局分了三个结论,而第三个结论变身真的是最大的亮点!

这也充分展现了电影本体的魅力。

最后,第二部分讲珀尔修斯用盾牌上的镜子反射击杀美杜莎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能通过观察重现他们所在而这个也与电影本体所相契合。

此外,这也是电影能够批判社会的另一种思考方面吧。

 5 ) 当私人领域被搬上公共领域之时…说教开始了

part1刚开始的色情视频为整部影片奠定了道德基础。

porn的基本设定是女主有头有脸,男主的作用好像就是展示他的dick。

这个视频也是如此,所以大众和社交媒体才会揪住女主不放,因为对于观看者来说,她是视频中唯一在场的人,有脸=我可以骂你。

神逻辑!

这部分女主一直在大马路上走来走去,镜头带着我们领略了罗马尼亚的市井生活、建筑风格、风土人情,其中司机停车停在大马路沿子和斑马线上的画面出现了两次,足以体现这帮男人对社会norms的无视。

part2完全是各种历史社会和当下社会的剪影,用拼凑小视频加字幕的方式拼凑出了一段默片,有好几段我还专门暂停思考了一阵,内容按理说都很常见了,但是不仔细思考,一般人还真注意不到这些社会细节。

part3是对女主的道德审判,并让各位家长和老师投票,看这位色情老师能否继续执教。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女性拿着平板站在女主旁播放女主的色情视频,底下的观众用粗俗的语言肆意谩骂女主,但是他们一个个看的比谁都认真,他们面部表现出来的的那种饥渴难耐根本无法掩盖,仔细看的话,能发现一个男人捂着自己的dick的片段一闪而过。

还有一个老年女性在批判女主的时候,说她年轻的时候比女主的性行为更为开放狂野,但是此时此刻的她却在这里道德审判女主,这不就等同于年老的自己审判年轻的自己吗?

这部分还讨论到了性和教育、学校教育的本质、应试教育和学会思考等俗气但意义重大话题。

电影给出了这位女主老师的三种可能结果,最后一种真的没想到啊!

把男权社会中有男权思想的男男女女狠狠把玩了一番!

这部电影不算是很出色的那种,甚至不了解的人会觉得它恶俗,但是我认为,它属于对人的影响持续深远的影片,它需要观众自动把各个片段联系起来思考,结合罗马尼亚的社会现状(全人类的社会现状)去思考影片外的现实社会。

影片里讽刺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性、疫情、口罩、社会不平等、男权社会、教育、社交媒体、porn、职业道德、宗教等话题。

最后一幕拍的实在是妙!

低俗但解气!

 6 ) 倒楣性愛,瘋狂A片(Babardeală cu bucluc sau porno balamuc,2021)

1、芭比的盛宴(Babettes gæstebud,1987)中資本主義以美味食物的形式傳到清教徒原始教義信仰的社會主義保守村落,愛情合眾國(Zjednoczone Stany Miłosci,2016)中資本主義從牛仔褲、巧克力等奢侈品的走私方式進入社會主義與天主教的保守社區,再見列寧(Good Bye Lenin! ,2003)中柏林圍牆倒塌,資本主義以色情片與可口可樂大型企業為代表傳入東德,在這一部電影倒楣性愛,瘋狂A片(Babardeală cu bucluc sau porno balamuc,2021)中,象徵自由西風東漸的資本企業和商店在羅馬尼亞的小鎮中如雨後春筍林立(咖啡店、速食店、販量店)——可是自由之風以性的解放為代表,雖然帶來了解放,但也帶來了對文化、傳統、信仰和價值觀的挑戰。

倒楣性愛,瘋狂A片(Babardeală cu bucluc sau porno balamuc,2021)原片名的是「Gossip with mess or slut porn」, 意即由一段亂交或淫穢的色情片所引起的輿論(美其名是輿論,實則八卦小道言論)。

2、電影是四段結構,這四段結構的筆法很像莊子——故事、理論、故事、故事,也像是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1984)與不朽(L'Immortalité,1990)的筆法——故事、詞條、理論、故事。

3、電影四段結構:[一] 電影的第一段是事件的揭露——一名女教師私生活性愛影片曝光,引起非議(這讓我想起陳之藩過世後,李敖翻出其生前寫給他愛人的情書,說裡面盡是汙言穢語,批判陳之藩道貌岸然,竟被社會所尊崇)。

[二] 第二段如莊子的齊物論,由七十多個詞條新解組成。

這七十多個詞條的解釋,每一個都很有意思,值得逐一細想,不過整體來說,展現了這個世界的是是非非、對對錯錯,既矛盾又衝突、混雜的名言概念和語彙解釋——我們雖然面對的是同一個客觀的世界,卻隨著每個人有各自立場,以至於主觀意志與欲念不同,於是產生千千萬萬各式各樣衝突、矛盾、對立,甚至於荒唐、謬誤的觀點、意見、詮釋、主張和作法,而站在各自的立場去看,卻又都是言之成理的。

面對這樣樊然淆亂,又充滿局限、片面的意見與說法,莊子要我們能用超然的視角去看待,不如「照之以天」、「莫若以明」。

(簡單的以臺灣新聞常見的社會問題來寫,可以寫的詞條是「博愛座」,畫面是六旬婦人對著上了一天課後從補習班回家的國中生咆哮:「起來,這是我的坐位你知道嗎?

沒教養!

」以表明所謂「博愛」不過是「偏愛」、「特定的愛」或「非愛」。

)[三] 電影第二段說完了理論,電影的第三段就直接進入一個實際情境的操演與討論——從一場學校會議,讓我們看到這些不帶一絲人性關懷的殘酷群眾會如何反應。

這場會議中,隨著激烈的討論,越來越深的觸碰到人們內心的底線,我們會發現這遠遠不只是性愛影片的問題,還更深的觸及了教育的本質、信仰的核心、民族的自尊。

導演把人的偏見如扇展開一樣的鋪張在觀眾的眼前。

[四] 第四段的收尾,與其說是有三種假設,不如說是開放式的結局,因為所有觀眾的心裡,都會隨著電影設計所帶來的體悟,而有自己的一個電影結局設想。

4、電影從一場新冠病毒的疫情帶來的傷害開始思索,勾勒出人類歷史長河中許許多多殘酷的傷害性的事件(從網路到暴政)。

其實說來,當前世界的病毒風暴是有這麼一點超現實的發展,而電影在這超現實的題材下,又以超現實的方式又真又假又實又虛的結束。

 7 ) 大尺度影像、狂欢式批判:后疫情电影时代来临了吗?

作为疫情后的世界影坛,今年欧洲三大电影节终于全面恢复,勉强回复昔日的光彩。

不过在我看来,今年柏林和戛纳电影节各自选出的最佳影片并不太如意,而是充斥争议声浪的两极分化之作。

评委们像是在努力迎合时下盛行的话题,而非完全从艺术角度出发考量。

如果说金棕榈影片《钛》满足了诸如“第二位金棕榈女导演”和LGBT这类炙手可热的话题,那么金熊奖影片《倒霉性爱,发狂黄片》就分明冲着疫情时代背景与当下的短视频热潮狂抛媚眼,在疫情后的狂欢情绪下做出了不太严谨的选择。

罗马尼亚导演拉杜·裘德在疫情期间创作的这部作品实在看得出不少捉襟见肘的窘态,一来是疫情期间的拍摄限制,而素材匮乏是另一方面,而这些全都反映在三段式的叙事结构里。

前后两段合起来是一个完整故事,然而篇幅内容实在太少,怎么办?

那只能想办法在中间插入一些“现成”的素材,从哪搞来这些东西呢?

疫情期间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助于网络世界。

第二段琳琅满目的“短语辞典”就是导演此前最擅长的“影像论文”手法,从各种杂乱无章、荒诞无稽的影像素材里筛选、剪辑出用作讽刺和批判的武器,而批判对象则在第三部分的批斗大会上粉墨登场。

这种手法在《死去的国度》里初次尝试,此后不断翻新花样,直至《野名留史又如何》臻于成熟,炉火纯青地与复杂的戏中戏叙事结构相互辉映,大胆挖掘出罗马尼亚在二战期间的黑历史,无情地讽刺罗马尼亚的反犹传统。

然而,这种手法在新作里并未让观众有豁然开朗或逐步深入的观感,却反而有一种耍小聪明似的取巧意识。

观众突然间面对这大量堆砌起来的影像素材,视听冲击力度有了,却难以从中读懂罗马尼亚人的丑恶陋习、歧视异国文化的来历。

事实上,这些短视频的内容指向了当下全球化的面貌,往往是一种狂欢的表象,无法企及表象下的深层根源。

▲一场狂欢的审判整个故事由女教师的色情自拍视频而起,最终回到一场象征式的公开审判。

从家长们聚集观看视频罪证,到双方对峙过程中,家长们暴露出各种丑陋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分歧,再到投票结果公布后的失控乱象,无不沾染上狂欢的氛围。

而这种谄妄的气氛根本无助于阐述讨论第一段提出的主题:性爱私隐被暴露后,当事人应否受到道德谴责,乃至蒙受损失?

导演显然只是借这个话题做幌子,用作讽刺罗马尼亚反对性自由的保守道德观念。

不过,导演最出色的莫过于对疫情时代的环境和大众心态的捕捉。

这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疫情题材影片,却处处有着疫情时代的反映。

在第一部分,女主角奔走于布加勒斯特街头的画面足以呈现出疫情时代的特点:忧心忡忡、郁闷无处发泄。

这也许是第一部让观众直面疫情时代的作品,第一次看到主角戴口罩演戏,市民在公众场合遵守社交距离排队,进入场所测温洗手,以及定时清洁和消毒环境。

摄影机镜头心不在焉地跟随主人公穿梭大街小巷,却不太在意主角本身,更关注城市的户外广告、建筑物等,颓败和荒凉感扑面而来。

这些焦点忽然转向的镜头刻意将故事拉到疫情当下的环境里,而女主角烦闷的心情也跟疫情期间人们的情绪产生了共鸣。

那种无处发泄,无法正常社交沟通,憋屈的情绪总想找到出口。

而在第三部分,女主角意料之中的情绪爆发显然满足了大众的期望,这恐怕是影片能获得一众评委青睐的杀手锏。

 8 ) 倒霉的性爱发狂的黄片。

该电影在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受好评,据说是电影的手法很新颖,尺度也很大。

看了电影之后感觉,大概可以分为4个部分吧,第1个部分是片头,就是那一段发狂的黄片,整个事件的一个起因,一小段自拍的色情录像。

第2部分是女主角得知性爱视频被上传到公共网媒上之后,匆匆赶往自己工作的学校,那一段街景的拍摄。

我觉得这一段处理的相当不错,布加勒斯特的街头,来往的人群,两边的建筑,甚至是因为交通规则争吵的片段,可以让人很明确的感觉到这个城市的人民目前生活的一个状态,长镜头缓慢而舒展,半个小时内,没有什么特别的台词。

但是可以看到感受到很多,当然也包括此刻女主角复杂的心情。

第2部分,讲述了罗马尼亚现代发展的过程,就是一部经过编辑的纪录片,涉及到社会经济人文各个方面,编辑手法看似杂乱却井井有条。

第3部分,女主角就性爱视频和校长以及学生代表之间的冲突和对话,我觉得如果用性爱自由来表述一个社会。

或者全体人民意识形态的开放与否,似乎是有一点牵强的,这里面存在一个主流体和特殊物性的关系,达到普遍性的认可,这种合理性是否存在还是有待商榷的。

电影的最后是给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似乎是对于一些保守狭隘的意识形态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批评。

但也仅仅是通过这样的一个事件去冲击了一个长期存在的固有的社会围栏,以及人性中灰暗面。

个人认为仅仅是讽刺并不深刻。

 9 ) 初识Romania

11.27周六 宿舍打三星,但7分吧。

一个半小时的剧情片,三部分组成。

整体节奏缓慢,叙事平静,空镜头很多,特别是第一段“全程街景展示”;隐喻(metaphor)和讽刺(satire)很多,对society,对culture,对history,尤其第二段“短视频裁缝”;深刻社会理论很多,尤其在第三段“决定去留的辩论”。

可爱呢

讽的好由于懂得社科知识少理解能力差,刚开始一直猜是哪个country。

France?German,慢慢才知道是Romania。

还是有很多涉及history和politic的台词不懂,该恶补了。

无助啊

PPT影片虽然看似平平无奇,看了先睡。

但还是有特点的,多段式类似PPT的结构分别采用不同拍摄情景,街拍,短片,会议辩论,但整体主题核心抓的很好,以小见大,从疫情时期罗马尼亚的一件社会小事着手,完美展现了其国现当代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人民思想等。

并以历史作为一重要线索贯穿全片,历史文化,作为一种基因,是一切社会现象与人类思潮的根源吧。

很喜欢这段台词——“历史和生活不像小说和故事,不谈肤浅的生活情趣,不图精神和感官的快感,对历史的思考更像是激发灵感,不盲目地贬低人性,而是冷静地看世界。

”的确,通过看过去的历史,看现实的社会,应该激发有益的思考,更好地反思才能更好地前进。

说得好才疏学浅,姑妄言之,敬请斧正!

倒霉性爱,发狂黄片 (2021)7.22021 / 罗马尼亚 卢森堡 捷克 克罗地亚 / 剧情 喜剧 / 拉杜·裘德 / 克劳迪娅·耶利米亚 奥林匹娅·马莱

 10 ) 由疯狂滑向荒唐

2020年突然让世界变得异常疯狂,而裘德却携着摄影机,在布加勒斯特找到了充满个人风格的独特视角,记录并演绎着疫情放大镜下罗马尼亚社会的弊病和疯狂举动。

我本来想把标题拟为《一场当代视角下对罗马尼亚社会生活与文化历史的审视与审判》,但好像与整部电影嬉笑怒骂的基调太不相称。

而似乎“疯狂”和“荒唐”两个词也可以同时用来描绘事件本身和导演叙事风格的变化。

如果让我再回想这部电影,我可能会立刻想到“噢,那部和戈达尔中后期作品很相似的电影论文”(当然也加了很多《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的味道)。

不过,从柏林主竞赛图标消失就开始,直到定格到最后一秒的戏谑,却让影像在大俗与大雅之间无缝切换。

裘德俨然将严肃的论文写成了一篇爽文。

在角色与情节都没有丝毫认识的情况下,不管是多么资深的影迷,都会被一开场的4分钟纯p*rn震惊到。

虽然如此露骨地将性爱展现在银幕上很多人都不会立刻接纳,甚至评论中出现了很多批评的声音。

但性爱不是电影的目的,导演倾向在电影中以严肃的风格对待它(如后面的百科,审判),却从第一个镜头开始配上滑稽的音乐,而观众始终以第三视角围观不知会通向何处的闹剧。

这种视角间的错位让人在尴尬中忍俊不禁,导演的革命性意图通过这种方式慢慢占据了我们的视野。

黄片只是一个疯狂的导火索。

第一部分:单行道 影片的前两部分能看出很多戈达尔的影子。

摄影机扮演一个不负责任的观察者形象,就像《我略知她一二》《中国姑娘》中对巴黎建筑工地、楼宇与杂乱的街景的拍摄与剪辑,镜头总是在追踪艾米的过程中转向对于城市某一角落的观察,目的就是“去主角化”,与破碎的生活片段一起,尝试打破记录与叙事的边界,描绘真实的罗马尼亚社会图景。

好似无休止的摇与推镜头下记录着出兑的店铺,带着口罩的人们,已变成废墟的古建筑,随意停放的豪车,无人注意却充满性暗示的广告牌以及破旧的选举信息,已是2020年却依然悬挂着的1928年一战胜利的大旗帜……都以讽刺的方式提醒人们曾经的人类欲望。

同时,摄影机也在扮演一个窃听者的角色。

它窃听到:一位女士因为受不了穷人在前面计算优惠券价格耽误时间而争吵;艾米与在人行道上乱停车的司机互用粗鄙之语争吵;药店中对于贩卖器官的争吵;路口行人与车辆互不相让的争吵;咖啡馆中有的人讨论健康问题,神风特攻队,特雷布林卡……充满暴怒,贫富分化,经济萧条的社会,以及看似毫无逻辑联系的视听元素,都为第二部分做足了铺垫。

第一部分为我们展现了2020年城市生活的时间胶囊,以及人们之间无处不在的焦虑情绪,单行道不仅指艾米从家到学校的这条通往审判的路,也是罗马尼亚社会日渐消沉的单向滑坡。

就像书店收银员所说的那样,《斯彭河文集》——一本叙述虚构的斯彭河小镇人们的生活、遭受的损失和死亡的诗集——“对于这场疫情来说真的太应景了”。

第二部分:短词典 拼接式的影像论文很难不让人想到《影像之书》《电影SHZY》的风格,但明显比戈达尔的电影语言好懂得多。

裘德用极度反讽将词条、影像和文字注释间的反差拉到最大。

简单罗列一些我感觉很有趣的词条: 绝对理性:“数学”即为一切存在事物的解释;“历史”带给人们的沉思会激发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世界的阴暗构想;“罗马尼亚革命”与“法国大革命”一样以弑君为结局。

电影与艺术:“美杜莎”的隐喻——银幕是雅典娜擦亮的盾牌,裘德认为电影可以向观众展示不可能看到的真正的恐怖;“蒙太奇”连接了欢庆着充满荣耀的军人与战场上浴血战死的军人;“艺术”的辩证——一样东西是否为艺术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角度,工厂的烟囱在被遗弃的时候也会成为艺术品。

女性权利的觉醒:“金钱”——在第一部分里的同一家超市,男人用女性羞辱的方式将钱甩给了女收银员并叫她b*tch;“厨房”里,脏盘子和孩子的哭声都代表着女性的工作;“民间传说”是一个民族愚蠢阶段的见证,而在罗马尼亚,这个传说是家庭主妇能使家庭兴旺;男“知识分子”在电视节目里让旁边的女人闭嘴,认为她没有知识,是个b*tch。

两性关系:“爱”的注释中有人将女人比作霍乱病毒,渺小却使男人受苦;“pulă”世界存在于男性秩序之下;“脚注”中的一种观点,女人的美丽在于她的男人;在“尊重”的词条中,文本注释是关于家暴笑话,镜头里是一个拍婚纱照的美丽新娘。

有趣的个人想法:“图书馆”里走出屠夫;借“圣诞节”揭露一些人信仰宗教与伪善的矛盾;“权力”与暴力的关系;“无意识”——一句“Heil Hitler”治好了德国老人不能动的右臂,病不在身而在于意识。

科技与当下:“机器人战争”中人类的同情心还会存在吗;“亲密关系”——一种读取别人想法的机器会帮助我们实现;“社交距离之舞”是新冠危机下的残存的个人狂欢。

一本充满着个人风格的贯穿古今内外的罗马尼亚词典,词条的罗列就像给观众的随机翻阅,囊括了前面的街景,也为后面的审判备足了话题。

第三部分:实践与影射 学生的家长们在学校的花园里举行对艾米老师的公开审判。

对于情节中的人物来讲,审判的是艾米和那段在网络上病毒式传播的黄色影片;而对于观众来讲,审判的是如今罗马尼亚社会中有关种族主义,反智主义,公开的隐私审判,父权凝视与性别歧视,网络暴力者的道德审判,阶级矛盾,男女性爱,屠犹,教育体制,甚至是埃米内斯库的情色诗歌和科学与思维范式,尽管客观上讲艾米并没有做错什么。

具体的内容不做过多探讨,因为影像非常直白,比前两部分好懂得多,而且辩论的过程也是将前面的词条逐一展开讨论的过程。

导演为了不让我们沉迷激烈的辩论之中,还穿插了疯癫男人的画外音以及一走一过的保洁与保安们。

不过裘德在理性讨论内依然延续了搞笑的戏谑:神父带着“I can’t breathe”的口罩;在当众播放影片公开处刑艾米的时候所有男性家长在批评过后又看得津津有味;大家都临时在手机上查自己辩论的“论据”想要驳倒对方等等。

看看吧,当人们讨论当今现实的东西的时候场面会变得如此混乱不堪。

而在这种疯狂的不堪之后呢?

“我们认为自己很重要,但是世界却忘记了我们”。

世界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地方,但它也是一个病态的笑话,这种矛盾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我们被耍得团团转。

这一切只来源于一部四分钟的毛片。

电影的三个结局:1.艾米没有被开除,虚伪的男性立场继续暴力羞辱,但这个结局只是一个玩笑,不是因为戏剧性的辱骂和打架,而是因为艾米不可能不被开除;2.艾米被开除,可能是最接近现实的结局,所以导演用远景固定机位快速结束了这种可能;3.哈哈!

一个对西方世界的纯粹无知竖起了合理中指的结局,在积累了一整部电影的愤怒情绪终于迎来了漫画式的爆发。

艾米化身神奇女侠,代表女性,代表被时代无端审判的人,对所谓的精英阶级,网络施暴者与父权社会完成了破坏式闹剧般的荒唐复仇。

当她提到国家最令人尊敬的诗人埃米内斯库的淫秽文章时。

她认为如果国家可以有选择地忽视这些诗句,那么它肯定可以原谅一位受人尊敬的教员的孤立的轻率行为。

但可惜,在现实中,这笔公平的交易可不会达成,只有第三种结局才能完成正义的反抗。

如果我们生活在爽文中,世界会变得更好。

电影的主题好像也不仅适用于罗马尼亚。

(9.0/10.0)

《倒霉性爱,发狂黄片》短评

不是说电影尺度大有什么不好或者不好,即使是大到P站的程度,只不过这种直来直去的方式,对电影来说不一定是好的方法,会让电影失去他特有的东西。

8分钟前
  • watermelon
  • 还行

80/100 我们可以将第一部分定义为一部公路片;第二部分是带有罗马尼亚国内思潮的短视频合集;第三部分是各方鸡同鸭讲的庭审片;第四部分以《夜班》式的互动电影结局收尾。通过第一部分反复的暗示与强化,社会被鲜明地分割为两个阶层:把车停在人行道上的富人(道德感薄弱)与在队伍中谈论政治的穷人(正义感过强),而知识阶级则尴尬地处于两者之间,借由黄片事件成为了被双方舆论攻伐的对象。恰似《雪山之家》当中那个永远无法开始的宴席,由不同社会身份人士聚集起来的家长会就好像一个浓缩的罗马尼亚社会,争论得不止不休以至于毫无结论的背后透露出的是怀揣不同政治理念各方观念结构性的不可弥合。第四部分看似戏谑的多结局处理正印证了罗马尼亚的未来就如同死局一般无解,没有人能说服谁,也没有人能被说服,看似是喜剧,实则是悲剧。

10分钟前
  • 大宝魚
  • 推荐

全世界的无产者国家都膨胀起来了

14分钟前
  • 欢喜陀
  • 还行

毛片开头之后的都是啥玩意儿?就这拼贴主义也拼不出啥讽刺的力度,辩论会想荒也荒不出诞。女主戴着口罩装糊涂,就像疫情那段时间,又让我想起前两天地铁上遇到的要保持三八线还戴着口罩拿折叠伞戳别人的神经老女人。

15分钟前
  • 叉叉小箭猪
  • 较差

头尾妙,中段大脑高密度写入各种罗马尼亚知识点,观后已过载。

16分钟前
  • 糸色望
  • 推荐

既是第一部扎根于新冠疫情时期的国际电影,又是一部包罗万象、展现当代文化与性别-政治图景的百科绘本。影片始终保持了复杂性、开放性,既有严谨传统的智识论证,又有多声部的反讽对话。引言(性爱录像)+三段式正文+多结尾结构。第一段里,摄影机远远跟拍女主,但又时不时摇移至看似无关的周遭行人、楼宇与广告牌上,配上强化的环境声,既描摹出疫情冲击与消费主义漫卷之下的城市生态,又烘托出普遍的焦躁与忧烦情绪,亦似本雅明[单向街]中的浪游者视角。第二段的历史文化词典拼贴承袭自戈达尔的论文电影脉络,科普解说讽刺恶搞呼应兼有,也契合于追求快节奏短视频与信息密度的当下景况。第三段剧场般的“民主”论争与道德审判则是对各色人等偏见与狭隘思想的大起底。知识/教育、性别/族群、权力/政治紧相连,理性失效后,一切就像笑话。(9.0/10)

1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影像泛滥的时代,铁幕坚硬,文明坍塌。监控(记录)、视频流(观看)、实录(交锋),无休止地表达,拒绝倾听与接纳,影像让所有矛盾变得肤浅又严重。我们赶走了威权社会,却似乎急需一个马东来敲木鱼。

21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真难以想象我竟然看完了这部电影!我都佩服我自己!!简直想给自己跪下磕头:你做到了!片头十分生猛,真正的porn,抖擞精神做好了看一部荒诞喜剧大猛片的准备,没想到接下来,就是一段长达三十多分钟的街头暴走长镜头,中间夹杂着大量的街景空镜。我告诉自己坚持住,文艺片嘛,我懂的。熬到第二部分,开始进入无数符号和断章的拼接,这部分是靠刷豆瓣好评撑过去的。最后,进入传说中最精彩的大辩论部分,如果能来一点耳目一新的观点刺激刺激,那么扶我起来我还能夸。然后我震惊(且失望地)发现,讨论的基本都是一些可以称之为常识的问题。而这部分,则完全靠沉没成本撑过去……俗称“来都来了”。

25分钟前
  • 恰恰
  • 较差

2022-03-26标记想看,2024-7-16看完。不知道这是什么,或许是被这标题「性爱」吸引过来,影片中的确有,而且是非常直接的呈现,但是,不好看,很多镜头也不知道在干什么,一路快进翻完。以及这字幕,说不上来,没有台词的风景镜头居然也有一堆字幕,完全看不懂。

28分钟前
  • 听影客
  • 很差

就是个噱头,作者电影,一点都不考虑普通观众的观感

33分钟前
  • 萤木C
  • 较差

第一次见到直接提供观看说明书的电影,非常有意思:第一段提供故事背景+疫情下的社会全景,第二段概念普及、提高姿势水平,而在花了电影2/3的篇幅为观众做好准备后,第三段的大讨论才是导演所真正想表达的东西。整体观感既激进但又非常容易被理解,但仍然免不了说教感

36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我fuck因我在,我FUCKKKKK故我在。政治辞典与行为档案,揭示人类的两面性,一半掉书袋,一半爆粗口。

40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1.布加勒斯特版清明上河图;2.名词解释;3.群嘲;4.结尾有个大沙雕。

43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荒唐。但又不能说没意思。像疯疯癫癫的裸体吟游诗人唱了一首真的歌。

44分钟前
  • 紅豆三年级
  • 推荐

喜欢第一部分的跟随扫视镜头,从人摇移到社会景观,有属于电影影像的魅力,关于语义的模糊与暧昧,当词典与辩论出现,就沉入在庞杂、明确的智识层面打转了。

45分钟前
  • 柯诺
  • 还行

想象力爆棚,结尾瞬间就wtf

49分钟前
  • 激怒李维斯
  • 推荐

呵呵

50分钟前
  • matchbox
  • 较差

刚开始以为进入毛片现场。后面也一直有非常暴露画面,但是电影总体真的没意思,枯燥。一小时弃剧。

51分钟前
  • Zack Zhao
  • 较差

不错的点子。适合两倍速观看。

55分钟前
  • 黄小米
  • 还行

宽于律己,严以待人是人性的通病——现在任何一个拍片的都以为自己是戈达尔或布努埃尔吗?未成年人不建议看,因为里面大胆的性爱场面少儿不宜;成年人更不建议观看,因为你的人生已经够艰难忙碌了,没必要在这上面浪费两个小时。

57分钟前
  • 六十六岁初吻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