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饰演的杨光是调解节目《好好说话》的主持人,整部剧的主题是几位主角围绕着杨光调解的案件所展开的故事。
目前看到了第二个案子,是一起婆媳纠纷案,家里的儿子去世了,婆媳之间互不信任,为了孙子和遗产大打出手。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只是都被大家当成家丑遮起来,年轻人都不知道原来现实生活中会有这么多纠纷。
能把这种现实矛盾的东西搬到电视上让大家看到,让年轻人看到真实社会的样子真的得说一声这剧有心了,家长里短不需要遮遮掩掩,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剧集!
文/微笑晴天之前因为廖望,对《好好说话》感观不是很好,但为了王耀庆,所以接着追了下去。
还好,虽然依然离不开霸道总裁,但电视里的人物都各有各的特点。
可以说,剧是好剧,值得看下去。
剧里很明显,一共三对主角,三条感情线。
除去其他两对,比较特别的就是王耀庆饰演的李恒基和他老婆这对夫妻。
别人是欢喜冤家不聚头,这俩一开局就是王炸,离婚了。
离婚的原因,原来是牛志玲身体的原因,难以怀孕。
而在结婚前,她没告诉李恒基,反而故意说自己不喜欢孩子,所以以后不要孩子。
如今15年过去了,或许是因为李恒基的表现,让牛志玲误以为他其实也是想要个孩子。
但以牛志玲的骄傲和对李恒基的了解,选择了没有借口理由的离婚。
在牛志玲看来,自己这是给李恒基自由。
可内心里却是深爱着李恒基,不愿意离婚的。
偏偏又因为深爱,所以想着为对方好,出此下策做了离婚的决定。
从这方面来说,牛志玲代表了大部分人的想法。
相信不管恋爱还在婚姻中,都有这样的人,因为自身的问题,不愿意拖累对方。
于是就想着找个借口让对方离开自己,所以就有了什么假装自己有了别人,实际上得了癌症晚期的桥断。
按这样看,牛志玲的想法没错。
毕竟如果真爱一个人,那就是不舍得对方难过,更不愿意对方陪着自己吃苦爱累。
但说实在话,这只是单方面的想法。
对于不知情的另一方来说,非常残忍。
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固然是好的,却忽略了当事人的意愿和想法。
在剧里,李恒基一直在努力追妻。
两人离婚了,他也没当一回事。
只当是牛志玲跟他闹着玩,所以,一直陪着她闹,哄她。
后来,牛母过来了,意外发现了牛志玲离婚的真相。
她知道李恒基爱自己自己女儿,也知道只有李恒基愿意宠着女儿。
作为母亲,她不希望两人分开,因此她劝说牛志玲把真相告诉李恒基,认为他有权知道一切。
关于孩子这个话题,杨光私下也和李恒基聊过,对于李恒基来说,他爱牛志玲,有没有孩子一点也不重要。
深爱牛志玲的李恒基自然是由着她胡闹,一直宠着。
只是就像我在前一篇文章说的一样,明明电视名叫《好好说话》,作为负责人的牛志玲和杨光,在面对自己的问题上,就是不愿意好好说话。。
但两人在互相劝说对方时,就很有自己的一套道理。
牛志玲深知杨光的心结,在选择案子时,也有意让杨光去接触,希望能让他通过这些案件来梳理自己家庭情况。
有意思的是,杨光因 廖望,愿意真实面对自己。
牛志玲也想清楚要和李恒基说清楚的时候,但李恒基送安安到医院看病,被跟着过来的牛志玲看到了那一幕。
于是,她不愿意再和李恒基说清楚了。
但事实真是如牛志玲看到的那样吗?并不是,只是两人的确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没能及时去解释清楚。
所以说呀,问题该解决还是得解决。
要是牛志玲早一些做好决定,这一切误会是不会不会发生?
不过也能理解,就如杨光所说,只要事情不是他的事情,在别人的问题上,他总能去调解 。
牛志玲同样如此,她不想去面对,是认为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对方好,也认为现在这样做,是为了放对方自由,给对方想要的。
但事实上却是她给的,并不是对方想要的。
说白了,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有些道理,大家都懂,只是做不到。
在不知道的时候,我们可以安慰自己,从来没人告诉我们过。
现在看了剧,再结合剧里的两的,回到自己身上,就能恍然大悟:一直逃避更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一开始就要勇敢 一些,把问题说出来 ,共同面对。
要知道,道理都懂,依然过不好现在,正是我们缺乏行为力。
俗话说,实践出真理,在事情未发生时,过于杞人忧天是没用的。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该发生的还是要发生,该面对还得面对。
对于李恒基来说,他根本不在乎牛志玲能不能生孩子。
而牛志玲呢,也并不是不能生。
他们两人之间的问题,就是存在着信息不共通。
现如今,各种误会出来,如果在现实生活时在,或是其他比较狗血的剧情。
可能牛志玲无理取闹,李恒基又不愿意解释。
接着牛志玲又有小鲜肉追求自己,牛志玲的一系列行为也让人迷惑,最终李恒基要相信了牛志玲真的变心了,两人就真的因为误会再也回不到从前。
这么看的话,到底是一开始就直接坦诚更好,还是等误会发生了感情再也回不到从前再去解释更好?
不用选择,当然是一开始直接坦诚相对更好。
如果两人是真心相爱的,像李恒基和牛志玲这样的,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
反而会让李恒基更心疼自己的老婆,同样,感受到了李恒基的爱,牛志玲也只会更爱这个男人。
不用做什么,两人的感情乳水交融,得到更好的升华。
至于孩子,虽然说丁克到最后,可能男人就会变心。
这在现实中,的确会存在的。
不过,我依然相信是有人愿意一如既往的。
如果真有人后悔了,那该面对的时候还是得面对。
那不如,在做这个决定之前,把所有可能的坏结果都考虑进去,提前作为应对的方案。
如果一切未变,那么生活依旧。
如果中途发生变化,也能像安迪一样,有一条退路。
如果说了出来,对方选择放弃了自己。
虽然会伤心难过,但至少自己不会被蒙在鼓里。
感情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没有了这人,不过是回到了从前没有认识他的日子里。
生活还会继续,美好也会发生。
电视看完了,胡言乱语一通。
好好说话这部剧看完了,总体评价的话是一部温暖治愈又很正能量的剧,题材还比较新颖,同作为今年看的两部都市剧,我觉得编剧水平比小美丽要好很多。
其实这个也是属于很可能写悬浮的题材,大多人是不可能在节目上把自己的不堪揭露出来的,而事情往往也不是能靠上一次节目就能解决的,但总体来说拍的还不错,起码改变了我的想法,我开始跟杨光一样觉得让高材生去做这些婆婆妈妈的调解大材小用,但最后几个案子把社会事件引起来之后,让我看到了新闻工作者真正的发光发热,我甚至一瞬间联想到了卫视困境的解决方案,真的能有这么用心和正能量的综艺节目,能不能给现在的舆论环境带来些些改变。
而剧里将杨光前期的案子和爱的魔力节目这两个与后面的案子对比,杨光本人的成长和好好说话这个节目的意义更加显而易见了。
这部剧也有很多巧合,但安排的很巧妙,在最后一集各条线的交汇带来的是惊喜而不是尴尬。
剧的打光也不错,不是惨白的那种,很温暖但不显昏暗。
服饰有几件不好看,但是总体还是比较有质感的。
还有虽然这部剧有三条线,但是我觉得都挺不错,李爸牛妈那条线我可以说是本剧最精彩的爱情线,而且看电视嘛,还是喜欢看点有钱人霸总的爽文情节,还是很有必要的。
表妹那对演技不太行开始男的动不动暴怒让人有忍不住骂人的冲动,但这个角色是全剧最大成长的角色,最后看到和大爷大妈一起摄影还挺温馨感动的,不像另一部剧的表妹那条线从头到尾都是槽点。
但是我最喜欢的陈晓的角色杨光这条线我却没办法评价点什么,他贯穿了整部剧,连接起了各个人物和故事,但我总觉得他太成熟了,成熟的让人心疼。
哄女朋友,哄表妹,哄奶奶,就连30年不联系的妈最后也能自己跟自己和解了,唯一照顾他的李爸牛妈也领养女儿了,不知道他会不会失宠[笑cry],还好最后升官了,感觉意气风发了一点,让人心里好受了一点。
这部剧其他的角色有的华丽有的外放,杨光却是已经把酸甜苦辣都融进了自己的骨血成为一体,全剧他发泄抱怨的次数不多。
所谓的小太阳我并没有感觉给他带来了太多温暖,前面还挺顺,后面又变成了他在爱和温暖别人。
晓的剧我有个共同点,就是喜欢看别人爱他照顾他。
最后我真的特别喜欢这部剧的结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乳腺通畅了。
第一对收养了安安这个小可爱,第三对也成长了,杨光爱情事业亲情三得意,升职加薪走上人生高峰,虽然这么说不对,但是没有奶奶的管控,杨光应该会更加开心了。
happy ending,happy weekend。
偶尔刷短视频才知道有这么部连续剧。
因疫情封控在家的我,好多年不看连续剧的我,因王耀庆和曾黎这对搞笑CP的片段而慕名搜片出来,花了3天时间,把剧追完。
很过瘾,又意犹未尽。
搜到豆瓣上来看居然才6.5分,不得不来说几句。
也许是年龄到了一个阶段,现在对看剧是挑的不得了。
什么奇幻剧啊,古装剧啊,侦探剧呀都感觉是一眼假,表演痕迹太重,提不起兴趣。
但好好说话里各位演员真实而接地气的表演真的是把我惊艳到了。
编辑也是一个鬼才,从杨光母亲争夺房产开始引入,廖望作为代理律师开始出场,一步一步的把剧里各种人物很自然的交代了出来。
通过好好说话这个电视栏目做串联,把各个案子里的配角,都巧妙地连接起来。
很喜欢此剧的原因的除了演员们表演自然不做作,剧里选的都是真实接地气的案子也是一个原因,每个案子反映的都是大众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都遇到或则听到,看到过的案子。
从最开始的小两口因为打游戏离婚案开始,中间的婆媳争夺遗产案,网红告罗修性骚扰案,周老先生替兄弟出头的案,毛毛控诉母亲案,菲菲告物业公司案,小区电梯纠纷案,到贯穿全剧的前沟村拆迁案结束,从年轻人的婚恋,老年人的婚恋,婆媳冲突,网络暴力,儿童学习成长的压力,物业冲突,老旧小区改造各个方面立体的给我们展现了这个时代平常百姓遇到这种事情时应该如何好好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即使有些方法不是现实世界里能用到的,但至少给了我们一种观点。
所以很容易给观众带来共鸣。
演员对每个角色的演绎也是非常到位的。
陈晓把受到童年伤害的小帅哥忧郁气质演绎的淋漓尽致。
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的过程中治愈童年受到的伤害。
看似幸福美满的廖望家庭,结果很早父母就已离婚,但为了不影响廖望的成长,两个人联手上演母娴父慈的好戏,让廖望在一个虽然早已破碎,却在她看来完美的家庭里幸福的成长到了她毕业工作,直到廖望无意中发现母亲的异常才打破这个楚门的世界。
你能批评她父母的做法吗?
杨光的母亲把他扔下不管30年,到后来才发现当年是她母亲患了严重的产后抑郁症,这个病在那个年代几乎是无人知晓的,都只认为她作,却根本没人理解她母亲,所以她的母亲迫不得已才出走,从灰烬中走出重生,却无奈的把亲生的杨光丢在那个灰烬中。
这又能怪谁呢?
杨光的姥姥是一个固执的老太太,她和杨光母亲之间的婆媳冲突害杨光父亲丢了性命,但她却把这一切归咎于杨光的母亲,直到她去世前才明白杨光母亲当时是病得很严重,才明白自己错了。
每个人都能从这部剧里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也许这才是此剧让我看完后有冲动写下此评论的原因。
全剧的搞笑担当必须是李总和丁宁这两个活宝。
王耀庆虽然演得略显浮夸,但只要把观众逗笑就好。
王思思也是演技在线,把活宝副手的样子演得活灵活现,必须点赞。
其实不论在恋爱里还是在婚姻生活中,乃至工作和平常的人际交往里,好好说话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话换一个方式说也许就是不同的效果了。
杨光在全剧里哪怕再气愤,都保持着节制,控制自己的情绪用良好的沟通方式给我们平常大众做了一个示范。
怼人无敌的廖望也是在杨光的良好沟通下终于放下一切顾虑和杨光在一起的。
所以说情绪控制和真诚沟通真的太重要了。
当然,沟通也不是万能的,也许有些人就是拒绝给你沟通呢?
总之,从个人观剧后的感想绝对是力挺此剧。
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此剧,希望它能给你带来欢笑的同时也带给你共鸣和思考。
好片共享
都说电影是造梦机器,我觉得电视剧才是。
在足够的时间里,造出来一个让人沉浸的梦。
《好好说话》是这样一个真实的梦,它有一切你可以在身边世界里想见的drama:婆媳争产、离婚弃子、产后抑郁、物业纠纷、父母控制、父子疏离、网络暴力、老年人爱情、久婚不育、拐卖(?
)领养……这么多元素融合在一个剧中,但神奇的是,十分流畅自然。
为什么说它是一个梦呢?
因为在这个故事里,有一个童年受尽伤痛的小男孩,逐渐成长为男人,用他的智慧和温情,解决了这一系列的案子。
这样一个故事,让人入多梦中,对冷冰冰的现实又多了一丝期望和妄想。
这里的亲情爱情格外动人,一句好好说话,其实是饱含深情的。
殊不知在现实生活中,伤害我们最深的,往往是我们最亲最亲的人。
言语是刀子啊,甩出去容易,但是收不回来,伤害很多时候是永久的、终生的。
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要怎么说,要怎么做,才能让亲人之间互相了解、理解、真正说上话,有所交流,走进对方的心里。
看到杨光在夜色中漫步、独自饮酒,看到他一次一次借口从自己家逃离只是不想和奶奶吃饭,回家独自泡面却发现用的是冷水……那种孤独感,把整个人都浸透了……然而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能分享的是快乐和烦恼,但是唯一无法分享的是,无边无尽的孤独。
这个故事充满希望,因为他让我们陪伴主人公成长起来。
杨光一开始的冷漠,满不在乎,是给自己造的一座城堡——孤单但安全。
他也走偏过,只追求表面上的和解,用成名的利益诱使当事人双方和解。
但是,他从来都在进步在自省。
他身边也有真正关心他、在意他的朋友真心希望他好,想帮助他走出城堡,打开自己的心。
他为每一个案子调解,每一个案子也为他的内心调解。
这种温暖,观众一步一步和他一起经历。
故事总是圆满结束,梦也会做完,生活要继续。
每当我内心无法平静的时候,困顿的时候,我希望打开好好说话,可以在这里得到些许启示、些许安慰。
剧名虽然叫好好说话,可大家都看得出来,这个剧里没有一个人在好好说话。
杨光对于调解节目毫不上心,对领导对朋友都不好好说话,甚至对节目嘉宾也是一种“你随意”的态度;廖望作为初出茅庐的小律师,像个小摔炮横冲直撞,送个律师函还对杨光一通人身攻击。
李恒基和牛志玲这对更有意思,明明都还爱着对方,但俩人都是有话不说的类型,把心思藏在心里,把刺朝向对方。
可这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真实的生活,大多数都并不会好好说话,看剧其实就是一个看到我们自己的过程,每个人都能在这个剧里找到一个参照:自己是怎么不好好说话的。
这真的是一部有看头值得反思的剧,谁说电视剧只是娱乐呢?
说实话,确实是因为陈晓的缘故,我才知道了《好好说话》这部剧。
杨光,最初是一个心中并没有多少阳光的人,作为“好好说话”这档节目的主持人,平时生活中却并不能做到好好说话。
这一点,既体现在他与牛志玲的沟通上,也体现在最初与廖望的沟通中。
牛志玲作为一个女领导,要为了节目赞助去和别人喝酒,杨光却并不太给面子,让牛志玲一度很尴尬。
所以,刚开始的杨光是有些任性的。
那么,他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性格特点呢?
杨光从小父母离异,被奶奶一直灌输妈妈的各种“缺点”。
杨光很早就开始一个人住,他的房间总是拉着窗帘,就像他自己一样,被阴暗包围着。
奶奶总是给杨光灌输各种思想,妈妈的各种不是,姑姑丈夫的各种不是,似乎,在老太太的人生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够让他称心如意,而其他所有人,都必须要听她的话。
结果呢,儿媳妇(杨光妈妈)和儿子离了婚,最终杨光爸爸也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而杨光的姑姑呢,最终也只能和自己妈妈住在一起,照顾她。
在这样的环境下,姑姑成为了杨光奶奶的一个“缩小版”。
当张文(杨光妈妈)想要回房子的时候,姑姑自然是站在奶奶这边的,杨光对母亲的不理解,让他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在恨着妈妈,因为他一直以为是母亲抛弃了他,不要他,也从来没去看过他。
在苏菁菁的事情上,妈妈和姥姥始终都对这个女孩子不放心,尤其是苏菁菁要和罗修去出差的时候。
一次普通的出差,被她们二人当做“天要塌下来”的大事。
这种极端的对孩子的控制欲让人感到可怕。
杨光爷爷很早没了,爸爸也没了,姑父也不在了。
这个家里的男人为什么都没有任何存在感?
除了奶奶的控制欲,还有隐藏着的另一面,男性在家庭中究竟需要或者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其实,很多时候,男性在家庭中的角色是缺失的,可能会认为自己赚钱养家已经足够辛苦,不需要去维系家庭关系,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婆媳关系,自古以来都是横在家庭中最大的难题,需要男性在其中做调和,不仅仅是儿子,公公也是。
有时候,我甚至会认为,婚姻让女性之间互相嫉妒,因为一位女性要与自己抚养了二十多年的儿子分开,把他让给另一个更年轻的女性。
母亲对儿子的控制欲,大概也是对儿媳的一种嫉妒的体现。
为了传宗接代不得不让儿子进入婚姻,却在婚姻后不忍心放手让儿子去过自己的生活。
另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社会下,女性没有自己的工作,没有经济来源,自然地位并不会高到哪里去,甚至也很难得到足够的尊重,所有的注意力全部在家庭、在老公、在孩子身上,但是却并不知道怎么爱自己,一旦丈夫离开,一旦孩子离开自己,就彻底失去了依靠,彻底失掉了人生所有的安全感。
他们可能也没有几个可以聊天的朋友,即便能够聊天,也是家长里短,全部围绕家庭,却唯独,没有自己。
如果,如果说女性也有自己的工作,也能够赚钱,那这样,男性的工作压力是不是也会相应地会减少,毕竟两个人赚钱总比一个人要好,而且这样抗风险能力也高,一旦一方失业,另一方的工作也能够维持家庭生活。
同时,工作带来的经济效应,自然也会提高女性在家庭中的话语权,不至于在家庭中听“一言堂”,能赚钱,自然有底气。
至少不会总被说“不会赚钱还提各种要求”这种鬼话。
再者,女性工作在外,自然会减少和婆婆的相处时间,所以距离产生美,在一起的时间越多,能看到的对方的毛病也越多,互相嫉妒的人之间,最初看到的都是对方的缺点,而不是优点。
如果男性不从中做任何调停,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最终爆发,男性该承受的,一样都不会少,一边是自己妈妈的埋怨(你媳妇天天怎么怎么),一边是自己媳妇的埋怨(你妈总是各种挑刺,你总是站在你妈那边)。
诸如此类。
以上诸多矛盾,最终会影响到下一代,让下一代成为家庭矛盾的牺牲品,轻则避开他们,重则抑郁或者心理不健全。
最终,没有任何赢家。
杨光爸爸和妈妈关系真的就像奶奶说的那样吗?
还真不是,因为如果关系真的不好,爸爸就不会把房子留给妈妈了。
当时没人意识到妈妈的产后抑郁,是愚昧的表现,也是很多传统害人观念的体现。
说实话,我特别能理解为什么杨光要自己一个人住,他每次回到奶奶家里,我都替他感到头疼,感到窒息,杨光好像从来没在奶奶家吃过一顿饭,每次奶奶都让姑姑做好吃的,印象中杨光有一次是打算在奶奶家吃饭的,结果听了奶奶的话后,有借口单位临时有事,离开了。
在这一点上,无比心疼杨光。
所有的这些,杨光都要一个人承受,他不能埋怨奶奶、姑姑,还要帮着苏菁菁。
或许,在某个层面上, 杨光帮助苏菁菁和罗修在一起,也是为了能够让苏菁菁离开这样的生活环境。
另一个令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逃学的那个小孩,妈妈给他报名各种辅导班,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
妈妈的“自我牺牲”,放下自己的学历和工作,全职在家带娃的结果,可能很多时候是所谓的“感动自我”。
那么小的孩子,其实什么都懂,但是他一点都不快乐,同时他做不到完全理解妈妈的辛苦。
妈妈的放弃也并没有换来爸爸的体谅,因为两人会逐渐缺少可以聊的话题,一个是工作太累,宁愿在公司加班都不愿意回家,一个是觉着自己都放弃了工作却得不到孩子和丈夫的理解。
久而久之,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这一次,爸爸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只赚钱却缺位孩子成长、缺位家庭教育的角色。
而妈妈做全职主妇,真的能被理解吗?
没有做过全职家庭工作的爸爸们,真的能意识到全职家庭工作的琐碎和繁重吗?
再者,关于老人的问题。
孤寡老人的再婚问题。
现阶段,其实大部分老人还是需要帮着照顾孙辈,也有更多的老人需要离开自己的老家,跟随孩子到大城市重新开始生活。
在大城市,他们并不太容易认识新的人,也不太容易融入新的环境,适应复杂的交通规则,电子支付,令人眼花缭乱的大商场。
离开故土,已经是迈出了最大的一步。
大城市的物价贵,也让老年人很难适应。
更重要的是,当孙辈开始上幼儿园,老年人就只剩下了自己,但据我观察,很多地方并没有什么可供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场所,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是供小孩和年轻人使用的。
奶奶们除了广场舞,爷爷们除了打牌写写字,我们的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又真正有哪些是为他们而设置的呢?
失去了伴侣的老人们,则可能更加孤独,他们想再次寻找伴侣时,双方的孩子们,又是一番“大战”,因为涉及到老人遗产的归属问题。
是啊,他们不关心你自己一个人时是否孤独,照顾孩子时是否疲惫,却关心你留下的房子车子票子。
所以,剧中所涉及到的,都是活生生的社会问题,也可能是每一个你我他要面临的问题。
杨光和小助理通过不断的走访,终于弄清楚韩大爷周大爷和马大妈之间的关系,也帮忙沟通他们和自己孩子之间的关系,廖望做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支持。
而在他们走入“好好说话”的现场之前,大概也经历过无数次的争吵。
所以,当杨光坚持做这个案子时,我真的很欣赏他。
杨光一开始时,其实会对一些案子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得益于牛志玲的帮助,她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案子也让杨光自己的心结慢慢解开一些,在牛志玲的坚持下,杨光接了小孩的那个案子,在这个案子中,尽管杨光有抵触,但是他在这个过程中也开始试着去接触自己的妈妈,他也曾数次默默地到妈妈开的咖啡馆附近,远远地看着,那时候,妈妈是一个遥远但仿佛又很温暖的存在,若即若离。
所以哪怕他心里很抵触,却又很渴望,还是去见了妈妈,哪怕心存不满,却至少,也说出了自己的不满。
他在尝试一点点打开自己的心结。
所以,后来他开始了关于老人的再婚问题,以及后面另一个小区的电梯改造问题。
从被动到主动,杨光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杨光的进步,离不开廖望的帮助。
最初被认为是“小炸药”的廖望,会在很多时候站在一个旁观者的位置,给杨光提供看问题的新角度,也许这些角度并不那么入耳,但当杨光仔细思考时,会发现廖望的很多看法确实是正确的。
从一开始的“不对付”,到逐渐增加的沟通的过程中,对彼此都有了更深的了解。
杨光和廖望的沟通,其实也反映了“好好说话”的重要性。
如果杨光完全将自己封闭,如果没有廖望的介入,他们都很难和自己的家庭和解,和自己和解。
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方能体会到沉重的压力和负担。
自以为家庭美满幸福的廖望,也刚发觉父母之间可能存在问题时,也花了很久的时间做心里建设。
而廖望父母的问题中,其实同样涉及到老年人的婚恋问题。
爸爸陪着妈妈做做样子,也很累吧。
杨光和妈妈的那次聊天,“你把我留在了灰烬里”,真是戳人心窝子。
但是,他也终于知道了,妈妈并没有抛弃他,妈妈也默默参与了他人生的很多个重要时刻。
而牛志玲和李恒基,则是孩子相关的问题。
牛志玲能鼓励帮助杨光,却在自己遇到问题时难以开口与李恒基真诚沟通,但是好在妈妈一直在鼓励牛志玲。
(关于罗修,我理解这样的人物形象,但是我实在讨厌这个角色,所以不做讨论了。
)人与人之间似乎形成了一个环,彼此开解照应。
而杨光则是这个环的中心,连结了这剧中的所有人物。
杨光,终于在照亮别人之后,也让自己照到了阳光。
大抵,陈晓也希望能够通过这部剧,给更多的人带去一抹阳光。
当个树洞吧,最近真的很难受,我分不清是脊椎病还是因为焦虑症,这两个症状太像了,每天都很不安,还要忍住,头晕心跳加速感觉每时每刻都很困扰,因为陈晓看了好好说话,看着看着就会平静下来,偶尔还会嘎嘎直笑,看的很开心。
这几年剧情让人不尴尬又不狗血的剧实在是少,这剧难得是轻松幽默。
男女主人设也很接地气,而且也很搭,欢喜冤家真的是yyds。
我不同意底下评论里说女主人设有问题不接地气那个,30多岁又怎么了,30多岁就不能被父母疼爱不能撒娇了吗?
女主的家庭就是那种父母感情好还很疼女儿的家庭,我真怀疑有的人是不是没有30多岁过,搞得好像30岁就得离父母远远的,天天冷淡才是真实吗?
你要说这剧有多高大上也没 就是轻松幽默搞笑,很适合减压,至少能为我带来一丢丢轻松时刻。
好喜欢看《好好说话》啊,熬夜追的,一下子看了10集,很好看,剧集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一些案例也很有代表性,里面的的演员也都很棒,没有一个拉胯的,有很多熟脸演员,主创配角演技都在线,看得人很舒服,会继续追下去的。
听说是现场收音,这个要夸夸,现在很多剧都做不到,而且这里面能学到很多沟通的知识,是一个很棒很正能量的好剧。
三对CP也更有特点,杨光廖望目前还是互怼,现在女主对男主有一点点改观,期待后来的正式约会,男二女二目前看也是超级好嗑,离婚了仿佛没离婚一样,超级甜!
尤其王耀庆演的男二特别逗期待接下来的剧情
看了前三集就受不了这女主人设了,一个律师怎么可能有这些举动,为了强行设立欢喜冤家剧情可什么都干呀,可惜编剧你高估了自己。
男二女二虽然大致能猜到他们的剧情路线但确实他们的看点比主角好太多了 真的是快进到他们那段才想停。
所以呢希望编剧能写一写贴合人物定位的剧情,人物定位定好了剧情一点都不符合别发生这种事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坐别人引擎盖上递律师函的桥段,真没见过,太傻了!依然是 #编剧没上过班系列#
庆庆太逗了!曾黎好美!!!
没啥值得看的,别被cut骗了。
挺好看的。
入坑陈晓补看的,陈晓真的不错哈哈,各个调解的剧情也接地气,最后还有升华主旋律。挺好看的~
🎤️
冲着王晓晨来的,看了觉得还可以,是她演过最好的剧本了吧,起码比大好时光,和体育老师要好很多了
女主人设傻逼,一脸没被社会毒打过的样子,且造型颜值有限,脑子不好使。剧情家长里短看了憋屈,干脆弃了。
悬浮!
这啥 不知道哇 下饭剧
10集弃。
打卡
真是难得的没有狗血撕逼家长里短的轻松幽默接地气的一部剧。很久很久没看过这种剧了。要离婚的那小两口简直比主角还搞笑,一个玩儿游戏开黑,一个追星,不要太写实吧,哈哈。演员的原声台词听着都不错,陈晓真是刷新了我之前只能演古偶的印象,台词演技都相当自然,舅舅一出场就是笑料,曾黎美艳,赖艺的罗修你不要拽的太欠抽哦。四星观望中
宣传不太行
还行,平稳算是颇接地气。一直纳闷:电视台主持人哪来那么大的公信力?
一群大腕在过家家,整个剧充满着塑料感,别扭、无聊,土里土气、不知所云,
生活剧还是不错的,但女主一看就不是小姑娘…还是曾黎漂亮。
看了最新一集,真的被女主气死了,这是什么自以为是的煞笔?曾黎王耀庆这一对都拯救不过来这部剧了
还不错啊
王耀庆因为披哥最近口碑有点翻车哦,果然演员角色和人品要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