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没用网的下午我用手机看完了这部时常155分钟的超长电影,竟然也没怎么休息一口气看到了最后,并且还看大神们的影评回味了好久,现在又决定自己写影评。
整部影片最深刻的一定是最后英智那一抹自信的笑容和男主瞪大的双眼,使人忘记了之前吊人胃口的剧情,残忍的杀人手段。
这个和故事中所以人都有接触,一直以受害者身份出现的弱女子,她的角色不只是给充满男性荷尔蒙的画面润上一丝柔情,也不是在正义的力量就要被完全打败时送上关键的助攻,更不是给充满血腥暴力的剧情里与男一男二或者男好几发生一些感情戏予以调和。
这种不起眼的敌人,比村长那种在明处可以看到他凶恶眼神的坏蛋更可怕。
她先给男主打电话通知父亲身亡的消息,村子其他人包括村长都很奇怪他是怎么知道的,以及后面检查官来的时候说这么偏僻的小村子就算死两个人也不会知道的,此为伏笔一;其次,她是谜一样的女子,沦为其他三人的性伴侣其中还包括一名智障,起初以为这才是她这颗苔藓所找的属于自己的可靠的岩石,但回忆里一直提到她是站在刘老师那一边的,说明她在失去了刘老师这块岩石后,并不再打算过这样的生活,这是伏笔二;再者,影片多次提到被害者和施害者等类似意思的词语,就是在暗示,对于他们的评定,多数都是片面,真相不是能这样简单概括的,女主就是典型例子,此为另一伏笔。
平常人们都说,那种不知道在想什么,每天都模式化待人处事的性格最可怕,因为你不知道在他们谦虚的外表下,是回家会脱掉衣服跳舞还是批发小人来扎。
尤其是弱势群体是一个很好的保护外衣,他让旁人有了同情很多事情都不会深究,他们做什么事情你都可以自诩雷锋的表示理解,就这样,暗箭难防。
再来讲讲演员吧,韩国电影里面的偶吧们尤其是警匪题材的电影都不是以颜取胜的(笑)那几个阿加西在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电影电视剧里转换于警察小混混总统或者主角很不靠谱的亲戚朋友,所以几大配角的表演基本没的说。
郑再勇这个我不得不说,他老年扮相出来的时候,我除了眼熟没有任何反应,直到后来后退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和前面的暴躁刑警是一个人(汗),对情感的捕捉和细节的处理非常棒,比如躲在床底下偷听时的眼神我立刻汗毛竖起仿佛看到了夜晚野山上看准猎物等待时机下手的狼。
然后就是娃娃脸的男主角了。
之前看过他演的杀人回忆,那个不穿衣服被人怀疑又很不正常的小孩实在让人印象深刻,然后我就跳戏了。
娃娃脸有点无奈,笑也很可爱,连最后瞪大眼睛的镜头都想说,嘿 偶吧,眼睛和脸呈相似图形啦。
感觉表达生气紧张和凝重的表情都是瞪大眼睛咬紧牙关。
哈哈哈哈 我不是黑子啊,演的还是很好哒韩国悬疑电影真的自成一派,优秀作品数不胜数,这部不一定是最出色的,但绝对精彩。
苔藓(2010):很长时间之前就想看的一部电影但是一直没有时间,在潍坊到虹桥的五个小时的路上,午后毫无睡意索性一口气看完了。
看惯了韩国悬疑电影剧情反转的方式,但是始终觉得电影里几个关键性的转折点模糊不清,鉴于导演实力应该不是剧情处理的问题,显然是蕴藏着一些不便表露的内涵。
于是难得一见地搜索了电影的背景。
果然电影实际是一部带有韩国民主政治历史味道的电影。
一九八零年,韩国光州爆发学生运动,史称“光州暴乱”,在电影中,千永德代表的是韩国独裁政权,牧师刘木刑代指民主良心,而英智是被欺压的民众,千永德身上的血暗示当时独裁政府暴力镇压打死数千人,英智说牧师因为胆怯向千永德掩盖自己知道的事实正是在独裁威慑下韩国媒体影藏光州事件近十年,影片最后,英智(翻身被欺压民众)站在村长的屋子上(青瓦台,权利高端),受尽欺凌的表情逐渐变得狰狞,不禁让人心生寒意。
后面有一些该说的不该说的我就不说了。
总之,电影是一部难懂(不敢懂)的韩国政治寓言,一条艰难地复仇之路,一部控诉黑暗时局的血泪史。
2016年7月14号南京南。
建议有意向观影的朋友抛却政治意味,单纯地当成一部悬疑片来看,西斯集控。
郑在咏,柳海真的演技毫无悬念的强,朴海日单是最后的眼神就值一个青龙奖。
不然剧情是说不通的。
退役军人俞赢得了信徒,想盖一间教堂,一些信徒捐了买地的钱,这影响到了院长从信徒身上榨取油水。
院长勾结警察诬陷俞诈骗了信徒的钱,有众信徒否认捐款的证据。
警察却决定利用俞吞没这笔捐款,这样后面的逻辑才说得通。
因为无论关押或者释放俞,这笔钱或者还给信徒或者拿去盖房子,警察没有好处。
所以警察替俞做事替英智报仇来取得俞的信任,毒杀院长与信徒使得没人追究捐款。
纠结几个恶棍作帮手假装与俞开始新生活,他需要以俞的名义持有捐款购买的那块高价地产。
当时车上警察说很明白了,“遇到俞老师这样的人就要做点事情。
”俞最后是自然死亡,俞的儿子本来就知道俞生活的这个地方,俞和他有联系,他也曾经发电报通知俞,家人的亡故。
所以英智只是通知了死讯。
说英智杀了一堆信徒加俞说不通,那她直接毒杀众恶徒就完事了,何必绕那么大圈子,信徒都杀了,还会忍?
何况俞的儿子根本没把握赢。
英智不过是在等待时机复仇,但她不会主动动手,如她所说,先拿刀子的人先死。
看完之后只能说可能原著是好的,但没拍好,剧情上处理不到位,比如说前两次的杀意如果表现出恶兽有向善之心但无法遏制后以负疚发狂而爆发更好一点,兽性只能被压抑而不能转化为向善之心。
主题有点模糊,如果要揭示人性的阴暗面又不知道表现在哪个环节,想像中的情节是应该以前警察利用老师的人格魅力聚焦一群向善的罪犯,然后以诱发原罪的形式来主导和控制除老师的所有人,最后发现自己也不过只是沉浸在控制的快感中,没有理想乏味的人生而已,再就是该死就去死好了。
可看但不好看,总体不知所云!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冤冤相报,这是一个只有开头,没有结尾的故事。
一切还可以重来。
图画大了,舞台大了,我们入了别人的戏,别人也入了我们的戏。
故事什么都在说,却什么也没说。
它只是画了一个图,然后最后又将它付之一炬。
智英仿佛是故事里的审判者,她忍辱,怜悯,她渴望被救赎,她以为她在救赎。
故事的最后一派祥和,男耕女织,可是这宁静的背后,又有着怎样欲望在滋长着呢····其实没有真正的审判者,我们如果能审判别人,却未必能审判自己。
没有最大的玩家,没有最后的胜利者。
私欲总是像苔藓一样蔓延滋长。
这私欲可以是刘海国对父亲的死因一究到底的执拗,村长对绝对权利和金钱的笃信, 智英对救赎偏执的理解,朴检察官对正义的自我追逐。
在私欲的趋使下,我们总是盲目的相信:自己紧紧抓牢的一定是对的,为之付出的就一定不会背叛自己。
可是真相是什么呢,谁杀了牧师了,谁制造了教堂的血案了,这么重要的真相却没有交代,不真相不重要,只是我们选择性的遗忘了他们的重要。
我们紧紧攀附的只是自己的欲望,恐惧的是理想被夺走的无依无靠,所谓的真相远远超出了我们自己的掌控。
欲望在故事里被宏大化了,每个人揣着自己的心思,精心的计划着自己的日子,为了掩盖真相,忽视真相,不计代价。
如果真的有原罪,如果这罪的的确确存在,费尽心机也枉然····被自己掩埋,却难逃其他人的审判
今天一口气看完了《苔藓》,看之前了解甚少,不过是瞄了眼那略带诡异气氛的海报,本来以为是刑侦片,不曾想恰恰相反,这里面的那位刑警(村长)正是最终boss。
还有影片最后在渐入恐怖的音乐氛围中留在英智嘴角的那抹淡淡的诡笑,推翻了原来看客脑中对人物的设定,又是一部结局出彩的影片。
当然并不是说过程不美,整部片时长158分钟,半个下午看完我也没觉得困,并不怎么惊悚,但悬疑的色彩一步步引人入胜。
开篇时就展示了主角父亲刘木刑和千刑警,也就是后来的村长复杂关系的产生,刘木刑是一个传教士一样的角色,心地善良,想用信念去感化众生,拯救他们。
从千刑警对他的折磨就可已看出他的意志是多么的坚定,心地的善良甚至感化了那些派来打他的人,也正是如此使千刑警产生了利用他的想法。
千刑警是个邪恶、自私、唯利是图的警官,他抓住几个人的把柄让他们辅助自己来建立属于他的村子,刘木刑帮他聚集了人气,说是村子,其实他就像地方诸侯领主一样凌驾于其他人之上,他利用各种手段得到其他村民的地皮,就像黑社会的老大收受保护费一样,人们做生意都依托于他,在他面前低声下气。
即使对村子的促成者刘木刑也是如此,他曾对刘说过:“这个村子是托你的福建起来的,但并不是你让他运转起来的!
”刘也是十分的无奈,本着拯救苍生的赤诚信念,却从始至终被千村长牵着鼻子走,对星魁、德川、石万等也无能为力,就在这样的悲哀绝望中走完了一生。
其实电影的悬疑成分是从刘木刑的儿子刘海国到村子料理父亲后事开始的。
在查验父亲生前遗留物品时他发现了村子的诡异氛围,村里人都对他遮遮掩掩,一条地下通道,还有遗产上存在的猫腻都令他感到困惑。
原来父亲身前的巨大财产都被无声的转到了村长千永德的名下,在一位检察官朋友的帮助下,事情原委渐渐浮出水面。
于是开始怀疑父亲的死因,自然死亡or他杀?
于是他下定决心查清此事。
村长派和他就这样对立了起来,首先和石万发生冲突,在山林里被石万追杀时反而失手将其打下了悬崖,接下来被星魁胁迫,烧着了星魁家的房子,星魁被烧死了。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多次提到“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手还手,以脚换脚”,这两位罪犯的死法和之前他们犯罪的手法颇为相似,邪恶的力量面对审判,正在逐渐消亡。
其间智障德川害怕而出卖村长,村长毫不犹豫的施以毒手,从这件事还有之前用感化院屠杀污蔑刘木刑看出这千永德真是坏事做尽,用心无比险恶。
最终他出手了,想做最后的抵抗。
在最后一场对决中我们又看到之前许多事情的真相,杀死刘木刑的貌似就是这位无恶不作的村长。
村长自杀。
就在我以为要完美收场时,结局杀出来了,就是本文开头所讲的,英智嘴角的诡笑。
英智在片中举足轻重,否则就没有片尾这最大的悬疑点,或者说是反转点。
英智是最早跟随村长和刘木刑的一批人之一,小小年纪就被强奸,她对村长说:“刘老师拯救了我(的灵魂),你帮我报了仇。
”其实之后在村里的生活相当狼狈,成为村长、星魁等人的性伴侣,尽管她称呼他们哥哥,处境比之前有过之无不及,发生此次事件后,她俨然成为了村长,村子的发展焕然一新。
这也是主角带领我们见识的,就在片子的末尾,主角刘国海望着靠在原来村长房邸栏杆上的英智,为她给村子带来的改变感到高兴,忽然脑海中响起了英智电话里通知他父亲死讯的话语,他感到了不寻常,嘴角的微笑渐渐消失,要知道,没有他父亲的死,就不会有这一切的发生,英智也不可能脱离原来的处境,当上村长,成为最大的赢家!
难道说是她杀死父亲,导致了这一切,而她自己永远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刘国海想都不敢想了,而对面山上的英智一直带着那一抹得意的诡笑。
这也是导演留给我们最大的谜团,给观众空间去思考,去猜测。
不到最后谁都不会想到英智会是这样一个幕后操纵者,因为一开始她就是作为一个受害者出现在人们眼中,悲惨遭遇令人同情,片中她救了刘国海两次,一次是刘国海被石万刺伤,这次片中没有将她放出来,第二次是星魁要杀刘国海的时候。
无论谁都会认为因为她拥有一颗正义之心才会这么做的,谁知恰恰相反,所有人包括刘国海都是棋子,刘国海为他父亲审判了村长等人,其实也不过是被英智利用而已。
我想这一设计也体现在了电影的海报中,海报上刻意将英智放在了最后面,她才是真正的幕后,真正的赢家。
片中也曾多次提到“苔藓”一词,主角曾说想像苔藓一样静静的过一生。
现在看来,苔藓完全可以理解成英智,苔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大概可以喻指英智一直躲在阴暗的地方,操纵着全局,观众都难以发现她存在的意义。
故事其实是有些沉闷的,不过也不至于半途而废,层层递进的吸引力也许是它最成功的地方,仅有的八个角色用猩红的鲜血讲述了一段横跨三十年的辛秘往事。
在来到这个隐秘的小村庄以前,刘海国以为他的人生已经跌落至谷底,事业失败,婚姻失败,还莫名地成了检察官追逐的目标。
在接到那通来自地狱的电话以前,“父亲”只是刘海国字典里一个普通的名词,没有现实的投射,更没想过这个词会彻底颠覆他的生活。
这个小小的荒村看似遗世独居,但是他的根系却悄悄地缠绕住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站在村庄最高的那个山头上,仿佛可以君临天下。
在影片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刘老师只是活在别人的回忆中,然而这个谜一样的男人却仿佛梦魇般笼罩着整个村庄,轻易地唤醒人们灵魂深处的恐惧。
杂货铺的女人有着娇好的身材,面容却冷漠而憔悴,夜深人静,男人们总是猥琐而鬼祟地出现在杂货铺,纯朴的表象下到底掩盖了多少肮脏?
一个村长,三个打手,他们真的可以主宰一切?
刘海国只是想弄清父亲的死因。。。
可是那一张张苍老的面孔上浮现的是没有掩饰的虚伪,那一双双混浊的眼睛里透出的是无尽的狠毒。。。
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刘海国一次又一次地和死神擦肩而过。
三十前和三十年后的时空交错地冲击着视觉神经,刘老师是上帝派到人间的使者还是撒旦蛊惑人心的工具?
即使影片终结的时候我依然不能确定答案,也许他注定是个神秘的灵魂。
可是无论如何,贪婪和恐惧已经让地狱之门大开,熊熊的地狱之火早已兴奋地闪烁着邪恶的光芒,等待着村长和他的打手们一跃而入。
淹没在不见天日的沼泽地里,小小的村庄早已失去了生命的脉动,即使是卑微的苔藓,也必须耗尽所有的生命力,只为寻觅出一丝生存的空间。
剧烈的地壳运动终于让沼泽成为一缕阳光下的绿地,不够美丽,却足够呼吸。
远远地在山头楼宇上指点江山的明明就是那个杂货铺女人,那个被男人蹂躏的无助女人,那个只是呼吸就已经用尽气力的女人,那个叫做英智的女人。。。
刘海国的脑海中忽然响起了那一通来自地狱的电话,那是一段听不出感情的女人声音“刘海国吗?
刘木刑老师去世了,您得来看看吧。
”
苔藓的生存法则就是习惯滋生于阴冷潮湿的阴暗面,先依附于人,后反制于人,而影片真正的苔藓就是女主,一个半辈子都在被多人性侵的炼狱里活着的人,最后却成了在幕后摆兵布阵的boss玩家,做到了借刀杀人,立地成佛,改变了村庄的精气神,也让自己成了最新的主宰者。
电影最大的惊悚来自片尾男主恍然大悟的惊恐眼神以及女主洞悉一切的轻蔑一笑,最后带着没有解开的秘密(刘木邢及三德祈祷院的真凶是谁)走向剧终。
电影海报的设计很精巧,正男主在寻找真相,反男主在最前面操纵一切,而排在最后的女主就成了黄雀。
影片的成功也就在于最后一刻的神级反转,直接上升了一个维度,但叙事的过于沉闷冗长也是一个扣分项,如果能够再简捷高效的提炼,这就是一部神作,甚是遗憾!
苔藓,卑微的存在,依附于潮湿、阴暗的环境,伴随着强大势力存在,其实又能将自己活出不一样的颜色。
剧透线……………按照线性顺序我是这样梳理这个故事的:从越战归来的刘木刑老师,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本质,成为了一名牧师发誓身体力行拯救信徒,刘老师的无私奉献触犯了原来修道院院长的利益,他找来了刑警千永德来修理刘老师,并许诺给千永德低价土地,千的还价过程正体现了其的贪婪。
(注意一下:此时刘老师在为信徒买地,这也成为后面教堂惨案的伏笔)。
刘老师被抓之后,出现了奇诡的事情,千派去修理刘的人纷纷崩溃,让千见识到了刘的感召力。
于是千决定和刘木刑聊聊,聊的结果就是帮助他给一个十几岁就被五人轮奸的女孩英智报仇。
然后女主英智坐在车里看着千刑警在河里暴打曾经欺辱她的那四个人(书上的名字有5个,挨打的是四个人,这一点没想明白是怎么回事)。
于是千开始招揽自己的势力,吸收了石万(杀了欠钱人)和星魁(烧死了多名舞小姐)两个把柄握在他手里的死忠,再加上刘海镇大叔扮演的弱智,组成了千刑警的四人组。
而站在刘老师身边的只有受到侮辱的英智,这时千刑警提出了一个设想,让刘木刑和他共建一个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能够让犯罪的人重建人生的乌托邦,这个想法对刘木刑也充满了诱惑,于是迅速答应了。
然后就是千刑警引荐这两个罪犯与刘老师相见,有了录音中的那段情节。
这时刘老师就要带着他的信徒进山修行了。
在进山之前进入了本片最大的那个罗生门,究竟修道院中的几十人是谁害死的。
在之后的诉说中,千刑警说到现场时修道院院长说出来刘木两个字就断气了,他指认是刘木刑害死的这些人。
而英智则指认她和刘老师去修道院时刘老师很快就出来,不可能害死这些人,而在千刑警的车上她发现千的耳朵上和包上有血迹,她认为是千刑警干的。
通过片中的一些细节,我倾向于认为是千刑警干的这事,石万和星魁死后德川自白中提到千刑警让他杀人他就杀人,而且杀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再有就是那些按着血手印的账本,最大可能是人死后用手按上去的。
隐居山林后的生活太苦了,那些跟随刘老师来的修行者陆续离开,只剩下了英智和千刑警四人组,英智是刘老师的铁杆追随者,千刑警四人组有着他们自己的目的,她们想通过刘老师这杆大旗能招揽更多地信众,并攫取更多地利益,所以他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逼的刘老师也起了杀心想要千刑警的命,不过被千提前防范,并且更加肆无忌惮的威胁英智(相继失身于他们),刘老师此时已颓,想起了多年没联络的妻儿,英智知道了刘老师儿子的电话,在刘老师去世后联络刘海国来改变她的现状。
千一伙还希望依仗刘这杆大旗忽悠人呢,所以没有杀死刘老师的动机,而英智很可能在被侮辱纠缠的境地下,不得不狠心害死了刘老师,用以引来刘海国,借他的力量打败千刑警。
因为刘海国是英智秘密通知来的,所以千刑警等人很诧异,生怕被他发现秘密,所以才有了各种怪异举动,而每当关键时刻英智都会救他,并引导他接近真相。
刘海国和朴检察官的关系没有细致交代,不过应该属于相爱相杀类型,应该是有很深交情的,不然遇到问题刘也不能一直联系他,所以千刑警等人才会很惧怕,因为韩国检察官的能量大家是了解的。
而后发生的事情就全都是顺序发展的了。
最后各方势力全都被打到了,英智也就顺理成章成为这个地方的权利最高拥有者,站在千刑警曾经站过的最高点,用胜利者的姿态看向刘海国。
片名苔藓,指的应该就是像英智这样弱小,隐忍生活在压迫中的人,她们最终将会爆发出无尽的力量。
《苔藓》在开篇又是让人熟悉的韩国犯罪电影风,冷峻、黑暗、人物复杂,血腥依旧但好在这次使用的相当克制。
故事发生在1978年,对于韩国电影每一个出现的年份都有他特定的含义,几乎就没有不夹带私货或政治隐喻的韩国电影。
普通影迷看上几部韩国电影就能大概了解到韩国的近代历史,1978年朴正熙遇刺,而后不过两年就发生了光州事件,而千永德这个村长的形象正是独裁统治的具象化存在,刘木刑老师则是充满理想化思想的民主运动人士,英智就是那些被民主化运动启蒙,但最终走向苟且的韩国政客。
看清这些形象的指代象征,再看电影内容,你就会发现韩国电影人的独特视角。
很久没有看过这么长的电影了。
中途我暂停了几次,东摇西晃地作些鸡零狗碎的事情,心里却明白自己是得换口气,顺便念句:这也太狠了吧?
电影改变自漫画,有几个瞬间我也看到恍惚,在某些片段,漫画的质感确实被弄出来了。
至于故事嘛…… 这其实是一个关于理想国的故事。
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方净土和理想靠近,想象中的国度可能温暖、高尚、单纯、美好,相当遥远,也着实诱人。
原以为理想国只能写在古旧书本上,或者裹在人们秘而不宣的念想中。
可是,真的有人,把自己的那个理想国建成了。
那是一个僻静村落,地方说大不大,人烟说多不多。
村民们样貌寻常,举止普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个外来的年轻人为了给生父奔丧,赶到这个村落。
年轻人有点儿轴,外加胆大心细,不怕倒霉。
他和父亲的感情并不怎么样,却叫劲儿似的觉得父亲的死不寻常。
这一计较,他也便留在这村落。
年轻人很聪明,简直可以说,太聪明。
他永远知道如何说话办事才最不合时宜。
开始人们担待他,然后人们憎恨他。
他清楚感觉到村民们的提防和忐忑,也隐约觉察到事情比他想象得要可怕的多。
在不考虑怪力乱神的情况下,成年人似乎很少考虑可怕是怎么回事。
但,其实,鬼不可怕,人最可怕。
年纪老迈的村长是这村落的无冕之王,他神情阴戾、心怀叵测,而且知晓很多秘密。
村长年轻时曾是一名警察,这样一个人的理想却是建立一个邪恶的自由国度。
他精心挑选自己的子民,非大奸大恶,难入他眼。
他教唆这些恶人把各自的罪恶摘得一干二净,和他一起藏匿在没有法律、没有约束的阴暗小岛。
把一群恶人纠集在一起当然不容易。
他需要一个人物、一柄工具、一张旗帜,来为每个人制造一个幻想,自己纯洁无辜,毫无罪过。
他选中了那年轻人的父亲——一个有着沉痛过往的牧师。
牧师曾经是参加过越战的老兵,对这个标签我不想多说,好奇的人自可去追寻这其中异常强烈的暗示。
牧师一心向善,待人宽厚,自制严苛,有着不可思议的人格魅力。
牧师像一块磁石,恶人们像一堆因为沾了过多的血而锈迹斑斑的针。
他们不由自主地靠近过来,觉得近朱者赤,自己已然无罪。
然而藏匿在岛国之内,每个恶人不是改头换面,而是自欺欺人,他们开始执拗地认定自己才是磁石,牧师才是遗留罪念的唯一的针。
于是,黑白颠倒,善恶混淆,恶棍们变本加厉、得意洋洋;弱小者被肆意欺凌,永无天日;善良人颓唐无为,在悔恨中结束了自己的惨淡人生。
这一切被年轻人挖掘、收集,最终暴露在阳光下。
好像,善良胜利,罪恶毁灭。
然而,像一副底色阴沉、图案污秽的拼图,年轻人终于拈起最后一片,略微辨认,摆到图中央。
猜猜看,人们会看到什么?
原来,没有绝对的善良。
邪恶,真的像苔藓一样,微小、柔软、迫不及待,只要有一点点阴潮的环境,它就疯狂地生长蔓延,永无休止,永不知足。
无聊
我才不会承认我是来看朴海日的!
好长!最后英智那一笑简直是绝了。
诡秘的风格~狗血的剧情~
这种结尾怎么对得起之前两个半小时的铺垫铺垫再铺垫!
片子还成,就是太长了!!
你就是神,人也有本事把你给逼成魔!
很好的片子~~
有必要160分钟吗?好无聊的戏
片尾女猪脚的笑是什么意思?整体来说还不错。
压抑,也乱七八糟,不过还是挺精细的。
不明所以
没有悬念的悬疑片,一开始就知道咋回事的案子生生搞了快三个小时,最后强行反转到女主头上该不会还想让大伙夸一下吧?
前面真是经典~那么长时间一点不感觉枯燥,但是结尾有点没看明白,要是能让我看明白就好了~可惜了,发现韩国的惊悚片很符合我的胃口~接着寻觅好片子
太NM抻了
mark了3年终于给看了…跟很多人的看法一样,两个半小时实在冗长,至少砍去半小时是完全没问题的。不过整体一种非常古典的悬疑氛围。有一些情节的设置堪称弱智,也有亮点。总之得到目前的评价还是比较准确的,但我个人比较喜欢。
一个探讨人性的故事,人性错误、罪恶及判决。结尾对国家的呐喊力度很大。基督教对韩国社会影响这么大吗?没有情色镜头出乎意料,现在的韩国电影好像不搞点裸露就奇怪了。罪表现的有点硬,情节有的地方又软,不过结尾确实精彩,原来是一个大阴谋。
罗里吧嗦地演了两个多小时,只有结尾亮了;以及,在悬疑片评论里剧透的都给我死!
看到最后,终于明白了什么是苔藓。
看得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