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母亲
Nuestras Madres,掘爱伤痕(台),Our Mothers,Uspantan
导演:塞萨尔·迪亚兹
主演:Emma Dib,阿曼多·埃斯皮蒂亚
类型:电影地区:危地马拉,比利时,法国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9
简介:2018年,危地马拉,内战结束逾二十年,转型正义仍缓步推行。每一寸貌似平静的土地,都可能埋著亟待出土的无名遗骨,每一张缄默的母亲脸孔,都可能藏著不堪回首的惨痛过去。负责遗骨身份识别的青年,从一位玛雅老妇人获知线索,在偏远山区的乱葬岗,或许葬身著从未谋面的父亲。不顾母亲与同事劝阻,他全心投入寻找,难以启齿的身世也将..详细 >
用国家级别的暴力机器作挡箭牌行奸淫掳掠之实,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相同历史的重复播放。站强权一派的往往是信仰的或僵化或丧失,若强权本身没有规束,则追随者被卷入反人性的恶行又容易被政治合理化,他们偷抢拐骗,他们枪击绑架,他们刑讯逼供,却被认为是对的。男丁被枪毙填平万人坑,妇女被强奸,儿童失去亲人,而刽子手却高高在上,依旧坐拥审判的权力。苦等,苦等正义演进到某一个阶段,人们终于可以站出来温吞不已地起诉,呈证供上法庭,向所有人袒露自己的伤疤。迟到的正义对于被毁掉的人生并无意义,意义是“后事之师”。第三世界国家的落后是整体的落后,如果政治和文化是落后的,同样会把经济所取得的一丁点进步也拉下水。希望全世界高智力的人们都可以受到好的教育,去拥有共情力和高尚的道德,为全人类谋福祉,只有这条路可以走了。
故事选的太赞了!femis出来的项目 一堆法国机构资助 看来法国就喜欢这种人道主义题材的 好喜欢男主忧郁的神情 但感觉结尾薛微有些仓促
好片
3.5
平铺直叙
平遥国际影展
平静讲述却真实
那些捍卫生存和灭亡的人性,变成了挖骨灼心的刺痛。前半段对证词形容有多过度,最后还行吧
7分。一部伤感的电影,真相有些让人痛心。片子很干脆,剧情也有必要的反转。不过还是要先了解下那段历史,或者会对影片有更多的了解。
这题材都能上,支持一下
轉型正義/以克制的鏡頭語言凝視歷史的傷痕。
对比下午同样在小城之春放映的另一场国产处女作长片,高下立判,100多分钟的时间内节奏分明,前后呼应,干净简洁,毫无拖沓,丝毫没让人感到闷,看到最后男主被证明并非其亡父的亲生儿子,母亲又在法庭上讲了当年被性侵的往事,着实吓了我一跳,还以为儿子是当年某个士兵的罪行的结果,还好母亲接着又说自己当时已有了五个月的身孕云云,这才松了一口气,现场字幕一时没看清,也不知我理解得对不对……另外在印第安村落拍的那一组老妇人的肖像,注意看的话就会发现每个人身后背景色块都是不一样的,背景色与人脸肤色、纹理及衣服的色彩互相衬托,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背景,而没有重复,截下来静态图片就是经典的人像摄影作品
3rd#PYIFF#集体记忆和国家记忆,是危地马拉人的民族史诗,这一部看哭太多人,导演手法很平稳,从骨架开始到骨架结束,寻父之旅其实是身份认知之旅。
意难平
危地马拉周渝民表现出色
刚处理过一个危地马拉的activity,就恰好看到了这个片子。每一个母亲的脸上都写满了曾经受过的苦难。
无论何时何地 ,妇女和儿童总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 。一段尘封却又让生者刻骨铭心的往事 !
PYIFF14,导演的影像拍的非常舒服流畅,这算是一种影像的修养和直觉吧,这几天看的最舒服的一部电影了。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故事,故事的节奏很好,但剧作并不是长片式的展开,避开了戏剧冲突,第二幕非常的短,只用了半小时,关于父亲的寻找最后是一个可怕的身份反转。看故事的话,这种剧本有先天缺陷,看剧作技巧和影像风格的话,看这种片还挺享受的。
完全没看介绍,还以为是印度片,开头半小时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走错片场了。短小有力,非常震撼。一段对我们来说如此陌生的历史,那些奶奶面对镜头的时候,好像是年迈的中韩慰安妇奶奶。正如我在釜山参观慰安妇纪念展时所留下的留言:女性受难的历史需要被铭记!10.13@PYIFF第二部(不知道为啥有些人连78分钟不看手机都忍不了,频频掏出手机刷朋友圈,也是中国观影特色了,起码在釜山没遇到过,呵呵)
pyiff#1当电影承载了人类学意义上的历史记忆和大众启蒙的社会功用,也因为有这样真正关心人类的电影导演,电影永远不会死。2被寻找的父亲,其实是寻找父权的占有者—祖国。从象征着信念与理想的游击队长到低劣残暴的恐怖分子,如果人之子有选择的权力,主人公选择了爱这个理想的并没有血缘的精神之父。就像本片导演本可以在欧洲舒适的居住,可还是留在了危地马拉,继续战斗。为了电影,也为了需要被看到被记住的人。3导演本人的真实经历和片中男主人公的真实经历重叠,父母的死亡,国家的动乱,在欧洲的流放之路,他说:“我就是要拍这样的电影,我不拍这个,拍什么?”4我们的母亲,理性、克制、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