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星,因为河正宇再加一星。
之所以最喜欢韩国电影,是因为韩国电影区别于好莱坞电影那种给观众一时的荷尔蒙飙升的快感,而是着力于描写人性,让人们在观影时被电影情节深深吸引,观影后还要念念不忘,引发思考。
而河正宇则是我最喜欢的演员,他的演技让人叹为观止,《黄海》的平民百姓,《追击者》的变态杀人狂,《恐怖直播》的心机播音员,《与神同行》的帅气地狱使者。
每个角色河正宇都可以将其演绎出灵魂,让观众被其饰演的着墨不多的人物深深吸引。
看完这个电影,第一时间就想起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段子(原谅我找不到原文字了)儿子问父亲:什么是黑社会?
答:穿着西装革履,交际广阔,穿梭于政要富贾之间!
儿子又问:那身上有纹身,成天喊打喊杀的人是干什么的?
答:那是傻B!虽然段子有些以偏概全,但是却道出了一个事实,真正的大哥,早已告别喊打喊杀的阶段,而是通过圆滑的交际手段,利用政治人脉和国家机器的行政手段来解决问题!
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送钱吗?
错,没有一定的“基础”,你连送钱的门都找不到,甚至会以行贿罪被逮捕!
能屈能伸的性格,主动去给检察官捏肩膀,却被其踢倒在地,这样的侮辱并不是谁都能忍受的!
交际广泛的手段,靠着一个大众姓“崔”,也能凭借姓氏族会,攀上检查官,为其打通官脉,这样的本领,也并不是谁都具备的!
反之,身上有纹身,成天喊打喊杀的,终究也不过是老板的马仔和打手而已,上不了台面!
忽然明白了这就是小时候常说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区别!
1.怀神秀:造型+步伐+音乐 80年代春风得意的小嘚瑟这首歌【풍문으로 들었소】必须单曲循环下,画面感十足!
河正宇边走边搓的右手(这个形容好奇怪,大家看了就知道是个什么动作了。。。
)有种稳住气场时,不小心暴露内心吼激动吼兴奋伐开心呐 的小口耐 2.你摸我也摸:崔家两位坏家伙去场子收钱,河摸了下小弟的小弟弟(*^__^*。。。。
)大父也跟着上了手,小弟原地成“熟嘛情况”状大父成功习得入道第一式!
yeah屋里哗啦哗啦的数钞票啊。。。
河开始上下其手倒茶女咯(身材你们懂得。。。
)大父表示很羡慕,却只能略带紧张又强装镇定还紧锁眉头呢,偷看倒茶女的事业线。。。
吼吼吼3.知道喝口烧酒要在嘴里漱下么。。。
看河吧,一个小动作,就充分显示出身份辈分,还有浓浓地时代感!
值此我英勇民警击毙歹徒之时,建议大家看看另一部 韩片,“跨度几十年,说的黑社会!
”我较早的时候已经看过了,发出的感叹是: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上岸,那必定成为死鱼!
若上岸,必须努力学习,掌握第X生产力!
想恒流,更需储备人才,那才是决定性因素!
河正宇演黑社会,太适合了,那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你感觉他在装,可装得让人舒服,神的境界。
他演狠劲是一定有的,杀人犯的凶狠阴狠都可以,不过这里除了狠,还多了侠义,这是让人最难以释怀的部分。
河正宇的脸,就不是一个正牌演员的脸,这里发型丑死了,可是整个人看下来又很喜欢,这就是传说中的“丑帅”吧。
插着兜带兄弟们在街上横着走、和赵振雄对峙时稳准狠、开门进来拿起话筒火速解决内部问题、再见崔岷植月光下手里握着刀……几次这样的场景把人设交代得清清楚楚,整个画面又充斥着十足的气场,人帅到不行。
时间过得快,近来总在想,怎样是真的欣赏一个演员?
这几天补河正宇的片越发感觉到,喜欢一个人,就是时隔很久再去看,还是喜欢。
而有一些演员,看时喜欢,过一段就忘记了,再看也没那么喜欢。
这往往是角色给到演员的附加值。
真正好的演员,自己本身的东西太强大了,在哪里都有光芒。
就像河正宇,他的目光里,永远有你想要的东西。
不过其实直到今天,河正宇都没有哪个角色本身让我觉得印象特别深刻、演员与角色特别交融。
与之对比,普叔《加里比海盗》《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爱丽丝梦游仙境》三大角色与人本身的极致融合,在河正宇这一直没有,还真是不一样。
即便孔刘,《鬼怪》都会有极强的相融感。
不过看过这部后,更明白孔刘的无奈,孔刘的特质是非常深情的、情感非常细腻的,这河正宇比不上。
但在此片这种类型中,是需要棱角更鲜明的、情绪更丰富的、更大开大合的。
此片就像河正宇演得另外一部1987,在韩国电影里具有不可替代性,给人的震撼与思考都太现实、太强烈了,这也是他常接这种题材的原因吧,但每次都去不同的角度演。
片中的一切,太腐败了,心太坏了,可人也是被逼的。
河正宇和崔岷植,一个讲义气、有狠劲、懂自己人心,一个能忍辱、善屈伸、懂外人人心。
崔岷植有事河正宇出手,河正宇入狱崔岷植反手救他出来,这二人性格与能力的互补,才是最初能合作的关键,而不是“虚无缥缈”的亲戚。
崔岷植也是想当“老大”的,谁不想呢,但他更在意的是结果,过程怎么辉煌不重要,于是他总是看起来那样卑微。
国家越来越完善后,确实需要的是崔岷植这种“动脑子的”、“耍嘴皮子的”。
未来面向的是市场,是要赚更多的钱,对手也不再是更有力气的其他帮派,而是手握权威的政府和军警。
只是河正宇正如赵振雄所讲,他的性格,永远不变的,那么执拗,那么坚守心中的道义和规矩,不论世道怎么变,也是不罢休。
世界在变,他却还是相信了崔岷植。
哎,人啊,就是禀性难移,每个人都是。
那种欺骗过你的人、你放弃过的人,就真的不能再信了。
最后在车上,河正宇还是不甘心,还是想和崔岷植说清楚。
崔岷植觉得自己没有背叛河正宇,河正宇却说生气不在于和赵振雄合作、而是没有始终站在自己这边。
两人都觉得自己为对方付出多了,典型的亲密关系博弈。
只能说明,两个人真的是价值观不一样的人,河正宇在意的就是那份绝对的情谊。
即便此时此刻,还只是对那件事耿耿于怀,还没有对眼前的人有半分怀疑,直到最后一刻,才终于醒悟,而后的愤怒,瞬间冲至顶点。
真的,真的,太气了。
河正宇最后头被按着时的眼神,那样怒火冲天、那样绝望而难以释怀。
演得真好。
此片的主题、风格、音乐,都会让人想起美国黑帮片,不过从人际角度,更能贴近东亚的理解范畴。
最初想看只是因为河正宇,看过全片后,内心却有一种强烈的孤寂感。
这世间,没有任何一个什么值得信任、值得依靠,黑白总在转换,没有绝对性,人生孤独啊。
老崔是海关一个小官,贪点海关收缴的走私物品,贪点贿赂金。
因为上面查贪腐,科长决定让老崔背黑锅出局。
老崔虽然贪,家里人丁不少也没什么钱,对自己的妹夫还算仗义,给钱,给贪污的手表。
临出局时,老崔发现有人往运输仓里偷放毒品。
老崔想着怎么都出局了,拿了毒品往出卖。
卖给黑道大哥,谈话时发现还是自己的远方侄子。
老崔聊着聊着就以长辈自居,黑道大哥也没给面子。
老崔第二天直接去了黑道大哥家里找他爸,攀谈关系。
大哥邀请老崔吃饭,老崔喝酒遇到之前的科长,科长在众人面前嘲讽老崔,老崔低三下四反嘲讽科长。
后与科长发生肢体冲突。
大哥的小弟帮着老崔教训了科长。
老崔摇身一想,人啊,还得做人上人才行。
大哥让老崔跟着自己干,给开点工资,让帮着管理赌场,一些需要政府报批的事,老崔就贿赂官员的亲人。
一天老崔遇到了一个开歌舞厅的朋友,本来互相寒暄几句扯淡的话,路过小弟跟老崔鞠躬敬礼。
朋友说起自己开酒吧的难处。
自己的酒吧被金坂东和一个女老板掌控,自己得不到什么油水。
老崔问大哥能不能去帮一把,大哥说打不是打不过,关键是没有理由,道上有道上的规矩。
老崔说那我们俩是亲戚,我被打了就有理由了吧?
老崔故意去跟金谈判,装腔作势,一副傻样被揍了出来。
借着就是大哥带着小弟们收拾了金坂东,金坂东以前就是跟着大哥混的,现在单混出样了,大哥让金点烟,他不点,大哥给他揍了。
这一揍也看出大哥的凶狠。
从此大哥进驻歌舞厅。
女老板失去势力,也一直想扳回这一局。
联系警察因打金坂东的事抓了大哥所有手下。
老崔到了派出所被揍了一拳,就急眼了还手,开始攀关系,说认识所长。
老崔被放了之后,又开始花重金拖人找关系,关系拖关系,找到了经检察长的舅舅,舅舅带着老崔跟检察长吃饭,监察长给派出所长大了一个电话,歌舞厅经营归经营,打架就调解。
派出所长教训了自己不开眼的手下立马放人了。
大哥出狱后重新认识了老崔,敬佩老崔,老崔也开始膨胀了,说让大哥用拳头,自己有头脑,一起干一番大事。
老崔开始用关系行使贿赂,帮大哥拿下很多酒店的娱乐经营。
老崔开始越发膨胀。
以长辈自居。
也经常跟大哥的小弟发生矛盾,大哥虽然教训了自己的小弟没有尊卑,但也与老崔发生了隔阂。
金坂东说自己没了势力想拉拢老崔一起经营一起赚钱。
老崔也有点动摇。
金坂东派人刺杀大哥没成功,大哥开始反击,也发现了老崔的问题,让老崔退出给了老崔2亿元。
老崔还被自己曾欺负的大哥小弟敲诈了一笔。
老崔伤心难过,金坂东再次找上老崔,老催正式和金合作,开始搞酒店的老虎机经营。
正直韩国总坛下令严厉打击黑社会。
因金坂东打酒店老板案件,老崔被检察官抓起来一顿打。
让老崔招供黑社会经历。
老崔给检查厅长打电话,厅长让检察官放了老崔,老崔又自由了。
后来检查官找到很多小罗罗收集黑社会证据。
决定下令逮捕所有的黑社会。
金坂东落魄躲藏找到老崔,老崔说你放心吧,我指定保护你。
老崔开始联系各路官员。
但扫黑除恶风头正劲,没人敢撑腰。
金被抓。
老崔也借着被抓。
老崔跟检察官谈判。
继续使用了老崔一贯的作风。
帮助别人拉拢势力搞关系。
帮助检察官往上爬,检察官放过自己。
并帮助检察官抓大哥。
大哥被抓。
大哥虽然生气老崔离开自己去找金,但始终还是认老崔是自己家人。
当大哥发现老崔出卖自己愤恨。
老崔继续游走官员各种饭局帮检察官升迁。
多年以后,老崔的生活优越,自己的儿子也以优秀的成绩当成了检察官。
一点理解:能屈能伸。
笑脸相迎。
遇到硬狠就低下头不要脸笑着认怂。
攀谈关系网上攀爬。
看似狐假虎威,虚头巴脑,大人物你不敢惹,小人物也不敢惹你。
这也是这类人稳居高位的原因。
这个社会让人悲哀。
相反注重义气,讲规矩,不懈小人行径的人,只能被社会淘汰。
尴尬不?
这世道?
你渴望当怎样的黑社会?
西服墨镜,腰里鼓着支枪?
还是光膀纹身,手握倭刀?
这类外强中干的二逼形象祸害了很多爱看黑帮片的青年。
以上两种二逼黑社会跟片中的老崔比起来都弱爆了。
什么倭刀,洋枪,老崔一概不用。
读到这里,没看过电影的人可能会想,这老崔是不是能来点摔跤散手什么的,这又是《古惑仔》的流毒作祟了。
谁说身手不好就不能当大哥的。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老崔这个名留青史的人物形象。
这个人物破除了“不能打,就别想混黑道”这个神话。
让我们这类身材不好又想混黑道的人,找到了组织,有了盼头。
片中一直屹立不倒的大混混老崔远看就一中年发福的大叔,没有胸肌只有肚腩,非常贴地气。
我见过很多真正的民间黑帮头子就是这幅尊荣,不修边幅,啤酒肚酒糟鼻,头发乱糟糟,笑呵呵的菊花脸,一副永远等着挨揍的贱样。
但他一旦有麻烦,却能很快地找来一堆黑西服或纹身男,让胆敢挑战他的人感到很后悔。
当然,说道不靠打架也能当黑头子,读者也别将老崔和教父搅浑了。
教父是不靠打,但人家那种运筹帷幄的脑筋和气质,比打死十个人的功夫更难学,不信你试着压低嗓子念念“迈克尔•柯里昂”看看,能比得上教父的半分沙哑沧桑么?
老崔断没有教父的脑筋与霸气,反而多了些许猥琐。
他取胜的法宝是那张原子弹都炸不穿的厚脸皮和那本价值十亿的电话本。
说的学术一点,老崔是“系统弥合者”。
如果说黑社会与合法的白社会是两个不同系统的话。
老崔这种人就像胶水一样,能将两个系统粘合起来。
这种人吊儿郎当,但信息灵通,他们的嗅觉能迅速发现需要暴力的人和提供暴力的人,并将两路人马整合到一起。
具体到电影情节,就是酒吧的许老板需要黑帮抢回股份,而老崔的远亲小崔恰好带着一个帮派。
老崔就从中牵桥搭线,将这两拨人勾搭起来。
所以,仗着脸皮厚,人面广,不需要见血,也能混成大哥。
可惜过去的黑帮片大都太注重塑造假英雄,而忽略了这类真小人。
这类人其实是现实的黑社会中一种很常见的角色。
如宋教仁案中的应桂馨和江南案中的汪希苓,都是这类人。
值得注意的是老崔更像江南案中的汪希苓,都是公务员出身,在体制内有不少朋友,出了事人找人,也能搬来靠山。
另外,老崔喜欢跟人家认亲戚,凭着血缘+公务员,他的圈子自然越滚越大,终于混成了真正的老大。
所以,别拿大叔不当黑社会,以后想立山头,别练肌肉了,当公务员去吧。
扯完了人物,还想对电影本身谈谈看法。
这电影的光中规中矩,大部分是顶光。
一道光从上往下打,场景硬朗,人物颧骨突出,显得又黑又狠的样子。
除此之外,美术和布景就亮点寥寥了,完全没有重现80年代末韩国的风土人情。
这方面做得好的可以参考《杀人回忆》。
此外,老崔那支永远没有装上子弹的手枪是一个亮点,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很吓人,其实没有一点杀伤力,就像老崔这个外强中干的老混混。
但是,能成为一个枪里不装子弹,也能安享晚年的黑社会,不也是很牛逼的事情吗?
听说《我是歌手》的大结局是孙楠退赛了,今天赶紧翻出视频来看,按他自己讲的就是:作为一只大哥,我得让着后辈,天在看,B在装。
而汪涵对楠哥行为的总结,简单概括就是俩字:幼稚!
(此处应有掌声…)仗义玩不好就是真•耍流氓——孔子对于一个被一流歌手婉拒,三流歌手垫脚尖够不到的平台,一哥一姐这样如二溜子一般的称谓已经说明问题,定位清晰的一比那啥,按理说眼界清晰的人,就该踏踏实实作为一个歌手,老老实实唱好歌,看看在中国乐坛能否迎来自己的第二春,可有人偏不,结果就是这个舞台硬生生的被那些东拼西凑没词找词前言不搭后语的感人至深的相亲相爱,演绎成了五流小混混的街巷械斗…这段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大庭广众之下,急着举手@主持人刷存在感的只是为了装b,而这种作为装B界作死翘楚行为的人,通常集人丑读书少、生活圈子小、俩眼皮子浅、自以为是扯于一体,啧啧,终究成不了大器。
聊远了聊远了,不过自古以来道理都是相通的,回过头来看这部电影,请问,从一个街头混混到正儿八经的黑社会需要几个条件?
不装B——不作不死、有钱有权——人前显赫、翻身触政——人后富贵。
逗比违和感大叔之所以能叱咤黑白两道、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是因为自己比那处于好勇斗狠阶段的远亲看到了“不作”之后的目标。
当崔岷植扮演的大父崔翼贤出卖掉孙子辈的崔炯焙后,并没有受伤后的愤怒和懊恨,“阿西吧,小兔崽子,老子也不是好惹的,nice,nice,nice”估摸着此时大父的心里都乐开花了——two B,too young,too naïve,hehe是啊,自诩装B见过世面还这么短视,肤浅得只能分析表面的东西,充其量也就算个地痞流氓,纵观全片,崔炯焙只是徘徊在“作与不作”的边缘,真就没干过什么大事——不是带着一帮小弟东削西砍,就是亲自上阵殴打认怂少年…——与人盘道、另辟蹊径、勾结权贵发斜财的总是崔翼贤,无怪片名的落脚点是放在“坏家伙的全盛时代”而不是“与犯罪的战争”,老崔的手腕才是黑恶势力发展的终极目标和形态——向过去说拜拜后洗白白。
还记得雷功对山鸡说过:“我不当尿盆!
我自己出来当公务员!
作为人民要由被动化为主动!
”山鸡的反应呢?
“哇塞!
NB!
我记小本本上!
”人丑就要多读书,孺子还是可教也,从hill Chicken后来的发展看,那些年一起追过的邱淑贞教育的对。
当然了,相比中国单纯描写黑恶势力的片子,此片的格局实在不足为道——巴掌大点的地方,不涉毒、不涉赌、不涉黄,只为了几个村角的歌舞厅、几个老虎机场子就拼个你死我活,打得头破血流,吐沫横飞,结果还被人一锅端——显然离成为他们自己口中的“教父”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不过就中国不能拍的那部分的表现来说,影片还是可圈可点的。
不同于刘建明的“以前没得选,现在我想当个好人”这种伪命题,崔翼贤的“我有一个对您我双方都有益的提议”显然更能触到办案人员的G点,也更符合实际。
既然不爱钱,那你的生活总得有其他目标吧?
从这点看,崔翼贤对赵检察长或者说对韩国当下时局的分析是很正确的:新政权交接后的必须得有新的面貌,以树立自己在人民面前的形象,于是就有了所谓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上头这么命令下狠手打击犯罪,钱肯定是图不到了,那就剩下权了,你不图这个图什么?
影片后段崔翼贤设宴请赵检察长的桥段与影片前部分宴请崔检察官时的内核是一样的一样的——“利益”兑换“合法”。
虽说崔、赵两个检查官对崔翼贤的态度不一,但对于崔翼贤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都是喜不自胜的,而从电影中黑社会由表至里、由大张旗鼓到不露声色的转变来看,根据时代的不同,它的存在形式也必然有着不同,这种低级向高级的进化正巧扣住了影片内在的主题,后来的时代才是真正意义上“坏家伙的全盛时代”,一个黑社会在和平年代里会有的状态,也正是由于这些“不能拍”的“警匪一家亲”,韩国包装输出的社会型电影总会甩开“魅惑腐化”周边国家的偶像型电视剧好几个光年。
有意思的是,影片中又带有轮回,除了之前说的崔翼贤前后宴请两届检察长,就连后来将赵检察长带入政界的桥段,也与之前将崔炯焙介绍给负责奥运会的高官时如出一辙,这分明就是在黑ZF……看起来好像时代进步了,社会和谐了,其实罪恶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而鞠躬不够有诚意、对ZF有偏见的崔炯焙,显然比带着谄媚微笑、识当下时务的赵检察长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崔炯焙的覆灭也就成为了时代的辙印。
之于结尾的安排,有人说是崔炯焙出狱找上门,有人说是崔翼贤对崔炯焙的愧疚而产生幻听,其实回过头看这一老一小的初识就能明白,崔翼贤离开崔炯焙后的生活只是重来了一遍,登峰者还是老崔,最终在抱着自己的孙子时,想到了当年那个作为孙辈的崔炯焙。
“阿西吧,小兔崽子,老子也不是好惹的,nice,nice,nice”估计大父还得这么琢磨。
这片子简单来讲就是:别老一天到晚急功近利看谁谁不顺眼,有眼光有追求有情怀才可能脱离庸俗、浮华,最终成就大事。
眼光、追求在这儿是讲明白了,你翻着白眼问我情怀是什么?
老罗说了,情怀就是个锤子。
我觉得靠谱,泰温•兰尼斯特大老爷就因手无寸铁,屎尿流了一地。
崔岷植和河正宇真的是忠武路的影帝级别人物,将 80-90 年代韩国官商勾结的黑帮社会描写的细致入微,从一开始的双方交好狼狈为奸到最后利益不一致,互相都看不上对方所造成的矛盾导致双方利益都有损失。
怎么来说呢?
主要还是突出刻画人物吧!
两个主要人物都很有各自特点:一个是全靠一张嘴吃饭,另一个是全靠一根棍子打出来的天下,自古枪领导嘴,毕竟枪杆子里面出政治!
于是势必会发生最后分赃不均,人格受挫等意外中的不意外发生。
总之韩国的现在黑恶势力肯定依旧存在,虽然不在明面但是还是影响着韩国的底层生活和上层金元世界,对于中产阶级黑恶势力一般存在感不强,毕竟只有底层的人才会考虑加入黑社会,所以只要是资本主义的国家黑恶势力不可能消失,同样也包括我国的港澳台地区。
所以不是只有总统的命令和检察官的团结一致才可以消灭黑社会而是整个国家暴力机关团结一致消灭黑社会,剧中崔岷植演的社长依靠儿子成为检察官摆脱了畏惧政府的存在过上了真正上流的生活,但是最后还是出现了河正宇演的角色的声音,这告诉我们黑恶势力才是致命的,毕竟笔杆子没有枪杆子硬!!!
不要被表象迷惑,来说说一下这部片子真正的剧情吧。
演员表:崔岷植——韩国黑帮大哥崔炯培——中国黑帮头目金坂虎——日本胖检察官郭道元——美国剧情如下:韩国与中国结成同盟,击败日本打下一片天地,韩国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与中国是一家人,并沉醉于中国的实力,开始居功自傲,狐假虎威起来。
被击败的日本意图报复中国,中国决定好好教训日本,韩国劝说中、日双方希望和平解决,但中、日两国都是流氓(剧情是这么设定的),必须用流氓的方式解决问题。
韩国对中、日双方进行了游说,却不被日本信任,与日本接触被中国视为背叛,中国教训并羞辱了韩国,这使韩国认识到,中、韩并不是一家人,韩国在中国眼中只是众多小弟、打手中的一个而已,中、韩分道扬镳。
韩国带着委屈退出,本来以为与中、日再无关系,谁知日本得知中、韩分崩后,却心怀不轨的找上门来与韩国合作。
这时美国登场,要代表正义扫平一切邪恶势力,逼迫韩国与美国合作,韩国不从,使尽手段反抗,却只是徒劳,韩国最终屈服于美国,先后出卖了日本和中国。
美国一统天下,韩国得以苟活,韩国教育下一代,一定要学好英语,要做第一,不要再被别人利用,下一代不负重托,以第一名毕业,拥有了挑战美国或者说接班美国的实力,却被美国黑手打压,永远也进入不了权利中心。
至此剧终!
所以真正的剧情就是韩国的历史,先是中国的属国,文化上与中国亲近;后屈服于日本,被日本殖民;现在受制于美国,经济崛起,却是政治上的矮子,没有地位,并且看不到出头之日。
剧中几点明显的暗示——1.关系:崔炯培要自保安全就要保证崔岷植不能背叛,现实中前有明朝有抗日援朝,后有抗美援朝,只为保证门户安全;金坂虎要发展就要拉拢崔炯培,现实中日本每次扩张第一站就是占领朝鲜;检察官要收拾崔炯培金坂虎就要策反崔岷植,美国介入东亚正是源于韩国的邀请。
2.崔岷植被殴打,浇尿,并且差点被活埋,出院后去一个餐馆见崔炯培,小小昏暗的餐馆一个巨大霓虹招牌背景“中华料理东宫”,如此刻意的场景布置,还看不出来说不过去。
3.崔岷植与崔炯培同属庆州崔氏,也因为如此才建立了合作关系,现实中,中、韩两国在历史上,文化相近,文字相同,在文化上也是一家人。
4.崔岷植屈服于检察官后,对儿子说,一定要学好英语,学好英语才能做No. 1。
5.崔岷植劝说崔炯培不要与金坂虎开战,崔炯培发怒杂碎镜子,说我是流氓,你知不知道你(崔岷植)是什么东西,崔岷植看着碎镜子里无数个自己,无言以对。
现实中,中、美、日都曾经是历史的主角,也都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而韩国,历史上是配角,未来也看不到当主角的可能。
6.现实中韩国有工业,有科技,有经济,全民参军,但是武力值基本为0,因为战时军队指挥权不在自己手里,天天被北边吃不上饭的亲戚用上世纪的武器敲诈勒索,想想崔岷植手里那把亮相了无数次,却一枪都开不了的手枪吧,还有搞笑的蔫了吧唧的马东锡。
近代韩国,通过YY历史和文化,使国民获得空前的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开创了现代韩国的经济奇迹,但是建立在虚构上的自信最终会破灭,当孩子长大成人后终有一天会发现一切都是谎言,就像气球飞的再高,也比不了火箭,火箭是有自己的动力的,而气球没有,气球终有一天爆掉。
所以那些出色的韩国电影经常问问题:我是谁?
从哪里来?
到那里去?
为谁而战?
能问出这些问题,说明至少精英阶层他们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现状有清醒的认识。
一个人人得而诛之叛徒的史诗
真是活到老贱到老。。
看了感觉拍不错啊,很有内涵
唯一不让亚洲黑帮搞基的办法,就是把主角的关系设定为祖爷爷辈的和曾孙子辈的~
3.5,大框架搭起来了,以一个墙头草痞子反思那段混乱的历史,折射出人作为个体在社会绞肉机里面的迷失过程,两次空枪的细节很准确揭露了一种很东方的生存哲学。可惜很多骨头相连的地方太粗糙,例如两人的利益关系是如何逐步瓦解的,相当潦草
狗血
儒家伦理与现代社会转型的精彩互动,这才是东亚应该有的黑帮片
值10亿的电话本
巴掌大的地方,为了几个老虎机场子你死我活,还弄的还真像那么回事似的,又是西装革履又是写字楼。韩国人真是自卑到自大了。
没有女人了,韩国犯罪电影终于不娘了!!!
星都是给河正宇的,表演很棒,很喜欢这部影片里的范和气场
烂翻译毁好片
搅基不成反蚀把米~ 河正宇你以为你贴上两撇胡子就是流氓了嘛!!!!!!!!
3.5他奶娘的!河正宇居然是配角,最後還是這個下場,註定證明了無論是黑道還是白道,這社會永遠都是小人當道,什麽重情重義,什麽血緣關係,都是扯淡,真正能相信的也只有自己。這片期望過大,而且很多畫面都太不電影了,一看就是數字機器拍的,特別電視劇的調調。PS:崔岷植很像孟京輝,不是嗎?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么?
要什么有什么,棒子驾驭这类题材的能力越来越强了
光从海报和影片开头来看,我感觉这部电影将会非常宏大。然而,影片却在中段愈发散乱,毫无激情,还不够缜密。好在片尾挽回了不少。
影片拖沓沉闷, 缺乏有吸引力的情节设计。 所谓的冲突也就是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的打个架。 主角跳梁小丑般的左右逢源, 明哲保身只能说明你可以这样苟且活着, 其他什么都不是。
和香港完全不是一个套路,不适应
公务员果然是培养贪污腐败的温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