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临死前,脑海中出现了和他父亲一起在一个谷仓里的情景。
他父亲倒了一杯热茶递给他,并对他微笑。
大卫哽咽了。
仿佛时光倒流到很久以前。
也是在一个谷仓里,他告诉他父亲他的论文得了奖,并且是全班第一,他父亲为他自豪;但他下一秒他说出的bad news却让父亲沉默了。
对儿子的爱让父亲默默接受了这个bad news,但父亲毕竟是难受的,失望了。
而临死前的幻觉,让大卫觉得他回到了裂痕发生之前的时光,又再次抓紧了小时候跟随父亲到野外打猎时,用手拂过芦苇的那种幸福。
李被谋杀之后,流言纷纷,他的妻子玛丽莲坐在梳妆台上,细数丈夫和她往日恩爱的故事,不禁悲从中来,I…I loved him…I loved him very much. 她用手在双眼用力一抹,眼妆糊了。
她对着镜子说:there. Is that better?
Am I a real wife now?
她知道她丈夫爱过她,就算他临死前迷恋的是另外一个人,一个男人。
这个事实像匕首一样扎在这个女人心里,但她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心他的丈夫,无论事业或生活,直到他被谋杀。
在他死后,她还要维护他的声誉,因为她知道他要面子。
回家的车上,只看了两集,却又很多话想说。
安德鲁·库南安,他纠缠虬节的情绪,他昏天暗地的生活。
“我曾是个种花的,你知道吗。
是个好人。
””我曾想过在这里,在迈阿密,重新开始,开个小报亭,需要两个人经营,你和我。
”“其实,我们相处的还不错,是吧。
”这正是他想要的,平静,真情,重新开始。
但他却义无反顾地逃离。
面对那推心置腹的闲谈,那毫不犹豫伸出的友谊之手,那歇斯底里的狂喜的幸福,那想要将他融化却平静毫无欲望的目光,他用胶带缠住眼睛,他想用喷涌而至的强烈无助击退绝望。
他知道自己已没有机会,得到友谊,得到未来。
尽管那是如此触手可及,如果他轻装只身,不负有那些不堪的往事,未烙上那个沉重的罪名。
他多么期望真情,多么渴望联系。
但当接纳真的来临,当感情重新萌生,他只得逃开,因为他是连环杀手啊,那些真情,只有放弃,才能存在。
只要难忘就好了。
正如他骄傲地说,自己总是让人难忘。
他要的多么简单,他不要永远,不要陪伴,他只要被牵挂,他只要被记得。
他寻找,他放弃,他再寻找。
但他已住定得不到如此简单的渴望。
因为年轻的人生,那无垠天空,那无限可能,是那么容易毁于一次铤而走险,更何况他肩负的,不只是一次铤而走险,而是半生的昏沉。
绝望中,他只想结束折磨他的仇恨牵绊与嫉妒渴望,他只想重生。
他杀了他,他毁了他仇恨的,纠缠的,渴望的,妒忌的。
他的心终于得以自由,起码能够呼吸。
但是,等着他的却不是重生。
一个正常的社会社会怎能接受一个灵魂纯净却身陷黑暗的连环杀手?
他只得坠入万丈深渊,渴望救赎,却陷入万劫不复。
这周趁每天做地铁上下班的时间看完了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想起来很久没有写长剧评了遂发表一下看法。
整部片其实就讲的是Andrew Cunanan在1997连环杀了五个人的故事,其中最知名的被害者便是范思哲,关于真实新闻和Andrew的真实为人豆瓣其他文章已经有所科普所以这里不做赘述,本文主要针对剧情本身进行探讨。
看第一集的时候觉得整体的观感还是不错的,倒叙开头引出悬念,方便导演慢慢展开对于Andrew Cunanan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一个杀人狂的,但最后看完发现这么多年了Ryan Murphy的叙事能力还是这么烂。
如果有了解过美恐的话就知道Ryan Murphy的叙事能力有多么多么差,基本上第四部之后的每一季美恐被人所诟病的最大问题就是烂尾,而烂尾最大的问题就是叙事能力太差,而叙事能力太差的原因就是剪辑思路太差。
但Ryan Murphy并不是在单个sequence上的剪辑逻辑差,相反这反而是他的强项,剧中有许多片段若是单个拧出来会觉得剪辑得相当好,比如第一集开头前二十分钟范思哲被杀的部分,交叉剪辑的手法运用得非常好,包括后面很多利用交叉剪辑的单个sequence做得也都很好,比如第六集范思哲和Jeff分别接受采访时的部分,和第八集Andrew父亲出逃的部分,可能由于多年拍摄美恐的经验,Ryan Murphy太了解交叉剪辑的优点:用蒙太奇混淆观众视听,留下悬念。
Ryan Murphy最大的剪辑弊病是他对于整体叙事的掌控力实在是太弱了,这可能也是他这么多年来都不拍电影的原因,因为相比于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电视剧,平均长度两个小时的电影对于导演通过剪辑体现的叙事能力要求更高。
我个人觉得这部剧的剪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1.若我们把整部剧看成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范思哲谋杀案,但若是全文看下来可以发现其实整部剧只有开头和结尾是能够扯上关系的,其余有关范思哲的部分看起来是为了不使文章跑题而硬加上去的剧情,显得有些生硬,还不如把剧的名字改成库纳南连环杀人案。
其实Murphy本来有一个很好的关联Andrew和范思哲这两个几乎没有什么联系的角色,便是将原生家庭对于人的成长的影响作为暗线进行双线叙事的展开,母亲对于范思哲的支持让他最终成为了知名设计师,而Andrew的父亲对于成功和撒谎的偏执将他逐渐培养成了一个妄想和反社会的人,第八集完全可以平行地将这两条线对等地展开,只是Murphy在最终成片中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将这个双向叙事进行展开。
2:其实第一点就提到过了,剧中有很多片段看上去是因为导演为了圆逻辑硬加上去的,不仅会让观众觉得很生硬,还会打乱整体的叙事逻辑。
比如在Andrew杀了Jeff要挟David逃亡之后给出了一段David小时候不敢打猎以说明david是个内心善良不愿意伤害别人所以最后答应被Andrew挟持跟他走以免更多无辜的人被卷进来,但这个完全可以作为这一集部分开头的引子来讲述人物背景,然而放到剧的中间,尤其是在Andrew要挟David逃亡的时候剪进来这么一段让本来悬着的心突然没了劲。
3:第三个问题便是Murphy在该细讲的地方不细讲,又在不合时宜的地方花大量的笔墨和镜头进行描写,导致很多人物的动机和逻辑不通顺。
比如其实Andrew和Jeff的友谊,我第一次看真的不太理解为啥Jeff觉得Andrew帮了他很多因为为数不多给出提示的地方便是1. Andrew是Jeff第一次去gay bar主动跟他聊天的第一个人2.Andrew和Jeff互相帮助对方找炮友。
就这么两条信息我真没看出为啥Jeff在得知Andrew是个imposter+以将他的同性恋身份告诉Jeff爸妈为由威胁Jeff两件事之后仍然由于之前Andrew对于自己的帮助伸出援手,这里明显需要Murphy花更大的篇幅去讲述Andrew对于Jeff的情谊而不是草草带过。
好在这部剧最大的优点—Daren对于Andrew这个具有妄想症和反社会人格的杀人狂的演绎—平衡了Murphy的剪辑弊病,才使得最终整部剧的呈现在观感角度来看是不错的。
和第一部讲辛普森案完全不同,辛普森案重点是检方和辩护方激烈的攻防,而这部范思哲案重点关注的是男主安德鲁及其他关联人物的生活阅历、心路历程,进而来引导观众探寻男主为何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范思哲这部目前出了八集,前五集我对倒序的讲述方式不太喜欢,后面掌握的信息多了,才越来越关心前面发生了什么。
从八集内容来看,男主的经历有一定不幸,导演大概想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吧。
本剧最大的亮点是人物的刻画,非常鲜活,特别是男主,那爱好虚荣招摇过市满嘴谎言心狠手辣的形象太招人恨了。
其他人物如大卫,杰夫,安德鲁的爸爸都色彩分明。
下面说说两个不足。
有一个我个人不能理解的地方,就是一个受害者大卫,他看到安德鲁杀人,自己也随时可能被杀,怕的要命,可在几次可以逃脱的时候都选择了留下。
也许他想感化男主(第九集他父亲也是这样认为),或者担心他逃跑了男主伤害更多人。
但是从厕所那次逃跑或者选择报警,是不会有闪失的。
要说感化,我觉得他也是完全不讲策略(第九集他父亲也猜测他不知道如何应对),总是激怒对方。
可能本身这个人的性格就是懦弱的吧。
想到波士顿恐袭案里的被劫持的中国人,想尽一切办法逃脱,这才是正常心理。
另外,本剧讲了很多范思哲的奋斗史包括詹尼和妹妹的关系,对设计的理解,这方面戏份过多。
不知道是不是有商业的考虑,这条线索和犯罪故事关联不大,权当成功商业案例学习了吧。
最近看了很多悬疑美剧,准备用它收官。
最开始并不知道它是纪实,看到是真事,倒序又觉得无聊,想弃剧,坚持了一下,原来这么好看。
简单粗暴的犯罪现场,始终正确的嫌疑对象,离开又带着搜查令折回的警察,被走漏风声广而告之的侦察信息,巴洛克风格的布景和服饰,每人都有的精彩无奈的主角光环,一个月后即将过世的范思哲葬礼上的戴妃,脆弱敏感真真假假的男主。
取材真实,挖掘深入,我们什么时候能拍出来这么好看的剧。
假使一个人堕落,如果是因为爱恨纠缠,还算高尚的,因为金钱,才是恶之花的本性。
安德鲁终他一生也没有从父亲以谎言虚构的梦里醒来,而他确实是聪明的,但在这种境况下,他的聪明就成了危险。
我不知道我应该如何表达怜悯,流泪吗?
为他辩解吗?
可我同时认为永远不存在宽恕。
每多看一部电视剧,必须要变得更加容易释怀,否则每日都将面对难堪的心碎。
觉得这一季比第一季更佳。
可能是看之前有意不让自己了解这个案件的真实情况,看的时候以及看后回味时专注于本剧。
而看第一季之前做了功课,思维不断在本剧和现实案件中来回跑。
觉得每一个角色都很真。
特别是Andrew的塑造,我非常相信演员演出来的就是一个自大变态非常危险的同性恋。
大爱Versace部分。
范思哲对生命的热爱,通过服装表达出的乐观和积极,以及对于“Versace新娘”的表达让我感动又敬佩。
这部分的布景精致又奢华。
配乐也特别棒,竟然在Andrew枪杀Versace的部分配上古典乐——这就是一个伟人一个时代的意外而悲剧的倒下啊。
“Not a virgin bride, a Versace bride. She will be a woman who has loved many men before. A woman who has finally found her equal, a match for her passions. She won’t be dainty, she won’t be timid. She will be proud and strong.”倒叙的方式让本剧更有吸引力。
当我看到倒数第二集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应该以一种悲悯情怀来观看这部剧。
这部剧塑造的被大环境压制和同化的小人物是以LGBT群体为代表的。
他们中的很多人会隐藏在公众的视线外,会慢慢消失,没有人在乎。
而Andrew不愿意躲藏起来。
他想让大家了解他的痛苦,想让大家了解生来就是个谎言是什么感觉。
其中Versace和Jeff接受采访形成的反差产生讽刺的戏剧效果,实在是直击人心。
可见小人物对于性向的坦露在美国90年代是有多么的困难,而美国当时的Don't ask Don't tell法案对小人物身份认同造成的痛苦也可见一斑。
就算在世界如此包容的今天,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也具有深切的现实意义。
而全剧对于人性光辉的阐述,是在于David和Lee身上。
Lee独自默默地资助贫困的家庭甚至没有告诉妻子。
而这样的一个好人却被Andrew无情的杀害,甚至在他临死前,Andrew扬言要毁灭他的名誉,要让世人都认为他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异类。
David在酒吧本可以逃跑,但他一定是想到自己可以阻止Andrew,所以才愿意跟他走,但是最后他发现他已经无力回天。
全剧对于David的塑造也是很用心,他在获得非常好的学业成绩后才敢向父亲坦露他的性向,和他真诚地祝愿在他学生时代时“辜负”的女生找到她的“房子”,这些细节的美好与最终他的结局无不让每一个观看的人感受到深重的精神创伤。
而这部剧的高明之一,可能也在于先让观众了解到每一个角色的结局,再用整整一集的时间来塑造这个人,让大家感受到他们的家人甚至是每一个观看这部剧的我们,失去他们是多么的令人心碎,尤其是Jeff在姐姐生下孩子的同时以一种惨绝人寰的方式离开了人世间,造成了这个美好家庭的永恒残缺。
每一个戏剧冲突、每一个细节无不让人唏嘘。
而最让人感到讽刺的是破坏这一切美好的罪大恶极的Andrew,也是一个受害者,是一个从小在谎言中长大的孩子。
倒数第二集的视角带领观众从虚荣的父亲、懦弱的母亲和畸形的家庭环境来探究造成Andrew如此复杂化人格的原因。
这一集是整部剧的漩涡中心,而它的现实意义在于让大家了解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深重而无法磨灭。
关于Versace的笔墨虽然不多,但是也充分地塑造了他天赋异禀中极富勤勉和谋略的人性特点。
他不是缺少同理心、不食人间烟火的“精英”,而是一个极富人性色彩的平常人。
对于他的爱人的部分也是破碎到让人窒息,他的忧思大概已经盛大到他无法承受,他才愿意以生命相赴吧。
全剧的神来之笔是开篇对于Versace一天的开始与末尾他的爱人与他殉情所使用的交响乐adaigo,让我想起了《降临》和《海边的曼彻斯特》所用到的极悲的交响乐On the Nature of Daylight。
On the Nature of Daylight - Music F9.8Max Richter / 2017第二季没有走第一季同样的路线,因为Versace注定不是像Simpson这样一个充满戏剧性而又环环相扣的诉讼事件,而是对于人性探讨的终极命题。
IMDb评分最高的一集House by the lake“然而时光倒流, 世事重来, 我唯一希望的却是, 光明和黑暗永无交集。
” ——《罗生门》
《The Assassination of Gianni Versace: American Crime Story》(美國犯罪故事:刺殺范思哲)今年一月份在電視上首播的前幾日,我收到來自Versace公關部發來的電郵,大意是說品牌創辦人Gianni Versace的家人沒有批准或參與這部電視劇的製作,電視劇的原著小説純屬虛構,沒有事實根據。
隔天,第二封電郵緊接而來,語氣更嚴厲,直接指責原著小説作者Maureen Orth道聽途説,捏造一個聳人聽聞的故事。
電郵中也舉例作者訪問了聲稱看過Gianni Versace死亡報告的綫人,而那名綫人卻沒有法律權限閲讀這份報告,以此推論此書並不可靠。
電郵最後贊揚了Gianni Versace爲人勇敢正直,熱衷公益,並譴責詆毀他的聲譽之人。
想來,全球時尚媒體(應該也包括其他主流媒體),應該都收到了Versace所發出的官方聲明。
時尚界本來就對這部以時尚名人為背景的電視劇翹首以待,如此電郵,無疑火上加油,把大家的好奇心燃到最高點。
當年轟動全球的Versace遇刺身亡新聞,難道還有什麽隱情?
電視劇會把Versace描繪成怎樣的人物?
荒淫無度,紙醉金迷(若是如此也不意外,這是大衆對時尚界同性戀大亨的普遍想象)?
Gianni Versace的妹妹Donatella Versace(品牌現任副主席,也是品牌實權領袖),向來被時尚界視爲最巴辣最可怕的女强人,她又會以怎樣的姿態出現在電視劇裏?
電視劇到底碰到了她的哪些痛處,令她如此大動作反擊?
存心要看時尚界怎樣奢靡腐敗,以及家族爭產秘辛的觀衆,恐怕得失望了。
Gianni Versace在這部電視劇裏,只是陪襯。
唯一光芒四射的主角,是那名凶手Andrew Cunanan。
故事開始于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早晨。
Gianni Versace從他奢華艷麗的豪宅裏起床,向滿屋的傭人微笑道早安,推開門,走向被陽光親吻過的邁亞密街道。
高尚社區的鄰居對這位時尚界大佬並不陌生,親切地和他打招呼。
Gianni在書報攤買了幾本當月時尚雜志,輕快地往回走。
正要推開家門時,從暗處現身的男妓Andrew Cunanan亮出手槍,兩顆子彈結束了他的性命。
然後,劇集帶著我們一步一步回溯。
在Cunanan殺了Versace之前,他殺了什麽人。
倒敘是説故事很常見的手法。
但是,倒敘使用起來也相當危險——一來觀衆容易混淆;二來,若觀衆已經知道了事情的結果,要怎樣讓他們保持興趣追看前因,也得經過仔細斟酌。
《刺殺范思哲》無疑是倒敘結構的電視劇裏,極爲成功的一部。
通過每一集回溯,我們先看到了Cunanan如何殘忍殺害每一位受害者(仿佛電影《No Country for Old Men》裏那看不到人性的殺手)。
再往上回溯,那些受害者的人生開始展現,他們或是對妻子對社會都慈愛慷慨,不求回報的年老深櫃同志;或是爲了幫助同僚,暴露了同志身份,被軍隊開除,卻留戀軍旅生涯的憤怒青年;或是單純善良,不忍心傷害任何人的年輕有爲的建築師。
這些人都因爲Cunanan的出現,提早結束了人生,如山谷中朝開夕拾的野花,花瓣薄如蟬翼,狂風掃過,便飄零無蹤。
觀衆預先知道了他們的結局,卻也禁不住期待下一集,渴望知道更多他們的人生。
短短九集,編導成功塑造了幾位血肉豐盈的人物。
除了Versace、Cunanan,悲傷的退役軍人、憧憬美好生活的建築師、深櫃老同志、心知肚明卻拒絕相信丈夫是同志的堅强妻子,在同性戀依然備受歧視的1990年代,他們面對著各自的生活難題,並做出了盡可能對家庭、對自己公平的選擇。
全劇沒有太多批判。
只是嘗試在已知的事實裏尋找動機。
但對於無法解釋的動機,劇本也保留了疑點,不去强加解釋。
所以,想看八卦的觀衆可能要失望了,此劇并沒揭露更多八卦。
此劇甚至粉碎了傳言,否定了Versace和Cunanan曾有性交易,還Versace一個清白。
全劇以一種悲憫的視角,看待牽涉此案的衆生。
這幾年看了很多Shonda Rhimes和Ryan Murphy的電視劇。
兩人都是目前好萊塢最最炙熱可熱的電視製作人,都有同一個特點——盡量在他們主創的電視劇裏做到“Inclusion”(在作品裏加入少數群體/弱勢族群的重量,譬如非洲裔、亞裔、女性、同志等等)。
Shonda Rhimes的電視劇更爲主流。
在她的電視劇裏,非洲裔女人和同志角色的設定,一般都非常傑出,擁有過人的智商和魅力,如《Scandal》裏的Oliva Pope、《How to Get Away with Murder》裏的Annalise Keating、Connor、Michaela、Oliver等等——傑出到不符合現實。
Rhimes為弱勢群體塑造了螢幕英雄,給了他們一個烏托邦。
她的作品扳回了主流媒體對弱勢群體的負面描寫,自有其貢獻,卻難擺脫肥皂劇的格局。
Ryan Murphy的電視劇經過多年長跑,從校園青春喜劇《Popular》、職業劇《Nip/Tuck》、校園音樂劇《Glee》開始,後來主創了影像風格化的恐怖劇《American Horror Story》系列,到如今的《American Crime Story》系列,風格越來越多元,越來越成熟,致力創作出好作品(而非只是追求收視率的作品)。
《刺殺范思哲》的主要角色都是同志,全劇卻不刻意突顯同性戀議題,只是精雕細琢地説著故事——一位凶手的成魔之路,某位同志受害人的成功之路。
但全劇下來,1990年代美國同性戀的議題,卻通過多位角色的故事,靜悄悄完整呈現。
當年被視爲囂張出櫃的同性戀大亨,在出櫃前經歷的猶豫和彷徨;Gianni的多年同性伴侶在Gianni死後,被Versace家族與社會如用過的衛生紙般丟棄;克林頓的“Don’t ask, don’t tell”政策,對軍隊裏同志官兵的致命打擊等等。
飾演Cunanan的Darren Criss在本劇大放光芒。
他詮釋的Cunanan,溫文儒雅,陽光開朗,非常討人喜歡。
這也是Darren Criss這名演員本身的特質(他在《Glee》裏頭,也是一出場就是個令人一見傾心的鄰家男孩啊)。
此外,他也為角色加入了一股騷勁和夢幻的特質——也就是俗稱的drama queen。
根據劇本裏的角色背景和個性,去揣摩Cunanan該有的言行舉止,那麽,Darren Criss的演出無疑渾然天成,極有説服力。
但我上網挖了一些當年的新聞,看了Cunanan的照片,卻總覺得真正的Cunanan,應該是更man的,甚至帶有一股暴戾和邪魅的氣質。
畢竟在同志圈,尤其是舞男與玩SM這類族群裏頭,那才是更吃香的特質,而不會是話癆悶騷書呆子。
以上純屬猜測,也許只是源於個人偏見與刻板印象,倒無關影評了。
首先,Andrew Cunanan人物塑造太赞!
通篇连续看完回味起来,剧集是用一个中立视角展现范思哲谋杀案,并借此将Andrew Cunanan的短暂一生刻画呈现出来。
剧中其他人都是Cunanan的配角。
第二,剧情故事线逻辑清晰,收张有力,演技颜值咖齐上线。
导演组很会运用颜色和光影,从海报到BGM到布景机位都和Versace融合很好,甚至略清新。
Edgar Ramires简直就是Gianni Versace本人啊,太像啦!
Penelope演的Donatella略让人出戏。
最后,Darren Criss演技爆棚,看来他是做了深入研究,Glee时期就很喜欢他,感觉如果总演甜心有点可惜。
以下是几个难忘的Andrew的眼神:去马尼拉找到父亲时候的眼神中无限的信任和纯真的希望;在舞台上希望得到Versace橄榄枝的那种透出绝望的迫切渴望;斧头劈向Jeff时候的冷酷无情和理所应当;看Versace葬礼投影在百叶窗挤进来的昏黄光晕中祈祷的虔诚;看到幻觉中的儿时自己时的纳闷和释然;最后扣动扳机前的空洞......写到这突然感觉,这剧回味起来有点像热带fancy版的冰血暴第一季,堪比美恐4,哈哈!
总之,非常推荐!
那个神经病才是这剧的男一号吧,刺杀范思哲想是被沦为噱头一样,花了过多的时间去叙述恶心的神经病的发疯史,最后两集还有为他用家庭因素开脱的成分在,只想说他的那点经历算个什么鬼,what a fucking coward
三星半吧,前两集引人入胜,中间疲软,最后两集回天有力。
卡司华丽,服道精致,但整个叙述的顺序是很有问题的,把最精彩的部分放在了最后,导致很多人看前两集就想弃剧。其实全剧无关范思哲,把他的所有部分删掉都可以。杀手的扮演者演技惊人
ryan murphy的野心真的很大,以及他真的做到了,第一集的华丽和最后一集的落寞,加上中间的90年代同志群像,触角密密麻麻讲述了一个无论贫贱美丑born to be a lie的世界。darren criss贡献了目前个人最佳表演,虽有无数光的闪耀却最终被暗反噬
活脱脱的美国基佬故事。逻辑剧情混乱,浮华无意。
其实第二集觉得有点莫名其妙想弃剧,但从三四集开始发力,越往后越吸引人。它讲的不是范思哲背后的八卦,而是八九十年代美国边缘人群(LGBTQ、少数族裔)面临的困境。虽然一直不太喜欢Darren Criss,但是他在这部剧里的表现值得一座奖。
编剧把范思哲的谋杀用反推的叙事顺序归因于当时社会的恐同,警方在几起案件中对于受害者与同性恋相关的遮遮掩掩其实最终导致了凶手几次逃过追捕。凶手通过毁灭来占有,可以说是非常的变态。
实在无法接受gay
没兴趣看下去,硬啃着看完,整部剧杂乱无章,人物塑造也很差,看出导演和编剧was trying to reach it, but sadly it didn’t work out that way.
so gay 太作狀 太沒意義
1.后半季开始跳出案件本身去谈犯罪心理,变得好看很多,结果最后一集又全毁了,结尾通俗得不行。2.一个极度虚荣的人、失去自我定位的人、在谎言之中被异化的人,走上犯罪之路和作为同性恋者一点关系也没有。3.Fun Fact:Andrew用的假名字是Kurt.
讲真 我觉得一般
达伦克里斯的演技让人惊艳,Glee里的青春大男孩真是很有才华。家庭塑造人,但自己也塑造自己,如果天赋能用在正途,也许你也能比肩那些你艳羡的人,要知道范思哲也是小裁缝之家出身,一步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时尚帝国
选角的给力
好可怕的叙事结构,观众因为范思哲被吸引而来,结果是随着一集集,离范思哲越来越远,更致命的是,剧集本塑造的一位同性恋为何沦为杀手的过程又时不时插入“无关”的范思哲又一次破坏结构……这部剧真正要做的要么是彻底摆脱范思哲要么紧紧依靠范思哲
悲剧 he just wanted to be seen
看到最后让人唏嘘 想买范思哲了 感觉看了个品牌故事
这部里的Darren Criss有种super star celebrity vibe
这哪是在讲Versace,明明在脑补凶手的成长故事。十集了愣是连为什么要杀Versace都没讲清楚。还有Versace童年那段他在意大利和他妈在家讲英文???别说童年了,他和他妹讲话也应该说意大利语啊!醉了,编剧脑子有坑。
精致、阴暗沉重、引人深思,表演细致台词好,过于戏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