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100天-day7生活只会变得越来越无聊,你越早认识到让自己生活变得有趣是你的责任,你就会过得越好。
—《伯纳黛特你去了哪》前言从2019年11月份学习写听书稿开始,就下载了很多听书App,比如十点读书、樊登读书、有书、得到等等。
有一次在十点读书上听到这篇名叫《伯纳黛特你去了哪》的小说,觉得挺有意思。
后来在豆瓣上看到有这部电影,评分是7.5分,就想着要不要找出来看看。
这部电影主要是以一个女儿的口吻叙述她妈妈失踪的前后故事。
比伊的妈妈伯纳黛特曾经是一个天才女建筑师,步入婚姻后,选择在家相夫教子,之后沉寂了20年没有任何作品。
成了家庭主妇的伯纳黛特,她失眠、焦虑、抑郁、抱怨、歇斯底里,几乎已经到了精神崩溃的地步。
夫妻的感情也出现了裂痕,曾经那么相爱的丈夫如今对她是各种不理解,竟然还出轨,伯纳黛特最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突然消失了。
不过,故事的结局很圆满,父女俩在南极找到了她,三个人又变成了幸福的一家人,而伯纳黛特也找到了新事业。
看完这部电影,我想从伯纳黛特的婚姻故事、婚后的伯纳黛特为什么越来越不快乐以及婚姻中的家庭主妇如何摆脱束缚实现自我三方面来浅析这部影片。
一、伯纳黛特的婚姻故事伯纳黛特和她的丈夫埃尔金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结合。
伯纳黛特是一位天才女建筑师,而埃尔金是一位计算机科技人才。
曾经的伯纳黛特的人生很辉煌,她极具设计天赋,自己动手,用方圆20英里之内的材料,花费3年的时间,构建了一个建筑。
后来因这个艺术作品,伯纳黛特被授予了麦克阿瑟天才奖。
可是这个房子最后被买家买到后拆了,建成了停车场。
这对伯纳黛特来说,无疑是个打击。
伯纳黛特一气之下搬去了西雅图,在西雅图流产四次,才有了女儿比伊。
但不幸的是,刚出生的比伊心脏没有发育完全,需要多次手术才能恢复。
就这样,伯纳黛特的所有心思都转移到家庭和女儿身上。
再也不是闪闪发光的女天才建筑师了。
她在西雅图生活的并不快乐,那种圈子她压根不想融进去,她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而她与丈夫的感情也渐行渐远。
最让人生气的是,之后发生的好几件事,他丈夫都听信了别人,却不相信自己的妻子,最后这个渣男竟然还出轨了女助理。
一个当初事业有成的女性,当然,伯纳黛特比较特殊,她比一般的事业有成的女性还要成功,之后回归了家庭,为那个男人生儿育女,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家庭上,但是这个男人却发现自己老婆变了,没有之前那么熠熠发光,甚至没有以前那么可爱了。
再看看身边的职场女性,自信,有活力,而自己的老婆古怪、不可琢磨,还总是不修边幅。
加上外界的种种诱惑,于是,男人变心了。
这不是电影中才有的桥段,现实生活中血淋淋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
职场女性回归家庭后,变成了黄脸婆,风生水起的男人在外面沾花惹草。
在电影中,他们的女儿比伊在爸爸说了一句话之后怼她爸爸的那句,让我为之动容。
她爸爸说:在这世上没有任何人,能了解另一个人的全部。
比伊说:即使你永远无法了解另一个人的全部,你也要去尝试啊!
我们看到的是,这个男人不要说去尝试着了解自己的妻子了,他压根就没有想过自己的妻子为何会变得如此?
最后还听信了小三的话,差点把自己的妻子送到神经病院,这个举动真是太让人寒心了。
两人从相识、相爱、相知到现在一路走来,最后竟然都敌不过小助理的三言两语,真是吃了猪油蒙了心了。
但是怎么说呢,婚姻的经营需要两人共同努力。
处在婚姻家庭中的伯纳黛特,也需要试着去改变自己。
因为有的女性她适合做家庭主妇,而有的女性她更适合职场。
二、解决你所有问题的答案,就是滚去工作,去创造已经被生活折磨的疲惫不堪的伯纳黛特,在跟一位老朋友倾诉、抱怨时,朋友跟她说:解决你所有问题的答案,就是赶快去工作,去创造。
其实有很多才华横溢的女性被埋没在婚姻里,他们扮演着妻子、母亲的角色,却唯独缺少了自己。
伯纳黛特还不是一般的才女,她如果只是一个家庭主妇,真的是太浪费她的天赋了。
而我们很多普通的女性,没有什么高智商,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才华,在家庭和职场中做出选择时,也会遇到困难和麻烦。
有一次办公室里闲聊,同事曾谈到一个例子,他有一个朋友,小孩出生后,从职场回归家庭,做了全职妈妈。
终日围着小孩、老公转,一直到小孩初中,小孩开始叛逆,不肯学习,偷偷地看小说,打游戏,与妈妈的相处说是仇人都不为过。
有一次矛盾爆发,小孩指着他妈妈说,你看你,整天邋里邋遢的,你看谁谁谁的妈妈,人家还在工作,而你连一份工作都没有,整天除了管我和我爸,你还会什么?
这位妈妈听了之后伤心欲绝。
我在听到这个故事时,也挺难受的。
我们身边有很多陪读妈妈,虽然他们没有伯纳黛特的才华,但是他们也曾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青春,和属于自己的自由,可以说为了家庭,他们牺牲了很多,但是换来的是子女的不理解和老公的嫌弃。
影片中,当伯纳黛特在南极又重新找回曾经的自己时,她整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了,她不再焦虑、抑郁、愤世嫉俗,而是整个人充满了动力和干劲。
她又重新找到了职场女性的快乐和满足。
有的人适合家庭,她可以很好地平衡自己的情绪(我也知道,会有人跟我说迫不得已)。
有的人更适合职场。
如果放弃自己的工作,回归家庭让你变得不自信、压抑的话,那么有可能是放错了自己的位置,这种情况,不需要心理治疗或者药物治疗,而是走出去,重新工作。
三、婚姻中的全职太太如何摆脱束缚,实现自我?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全职太太,很厉害,她不仅把孩子的学习和家庭安排的井井有条,自己的生活也是多姿多彩,尤其是精神世界的滋养。
今年,在我加入一些提升自己的训练营后,就发现身边有很多小伙伴是全职妈妈,一边带娃一边经验自己小事业。
有的全职妈妈擅长写作,有的呢擅长制作美食,有的擅长理财,有的在带娃的同时得到很多育儿经验,他们利用自媒体时代,不断地提升自己,精进自己,一步都不落下。
我很佩服这些人,我感觉自己很难做到像他们这样。
但是哪一天如果自己也成了全职妈妈,这些人就是我的榜样。
我不希望自己把全部的身心都放在孩子和老公身上,活成他们的附属品,而我自己可以有一些小爱好,比如阅读、烹饪,另外,自己也需要拥有三五好友,来倾诉和分享。
就像伯纳黛特说的那样:我只需要你知道,有时候我感觉很艰难。
什么东西艰难,生活的平庸。
我仍保留着被没人注意到的小事,感动得一塌糊涂的权利。
结语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家庭主妇,都需要有一些自我,不是全身心投入不好,而这样下去感动的是自己,未必能感动别人。
自己一味的付出后,如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种结果后,久而久之,心理和情绪都会越来越不好。
而像伯纳黛特这样的艺术家,本来就是工作更适合他,反之,也不是所有的女性都适合做家庭主妇。
大魔王的参演让这部影片生动不少。
喜欢大魔王带着墨镜的样子。
还喜欢她那件有很多口袋的马甲,马甲一穿,很有安全感,可以把自己所有的重要的东西装在马甲的口袋里,但是孩子装不进去。
这部影片曾获得第77届金球奖的提名。
导演是理查德·林克莱特,他最受欢迎的作品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爱情三部曲《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和《爱在午夜降临前》,打算再重温一下。
BJIFF2020爱奇艺展映。
解锁理查德林克莱特第一部。
社恐友好电影,虽然只是中产阶级适用吧。
”Of course it’s complicated. Just because it’s complicated, just because you think you can’t ever know everything about another person, it doesn’t mean you can’t try. “哪一个社恐内心不渴望有人试图理解呢,只要试图就已足够了。
母女对彼此的信念感太美好了。
对”the banality of life”的恐惧感我能体会。
女主角色的坚韧脆弱孤独神经质,被Cate演得太好了太有感染力了!
Kristen Wiig这个角色也特别适合她!
又见Kate Burton的酱油。
主角一家的房子设计超棒!
南极也超美
伯纳黛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她不喜欢和邻居相处,不喜欢和同学的家长聊天。
可是当邻居对她说就是因为她,她女儿也不被其他家庭邀请聚会的时候,女儿为了维护她对邻居破口大骂。
可是女儿随后的吼叫:谁稀罕他们的聚会——恰恰又表现了女儿心中的委屈。
伯纳黛特的丈夫觉得她需要看心理医生,甚至要把她送去精神病院。
于是她逃跑了。
这时候又是女儿在维护妈妈:理解一个人很困难,可是不能因为困难就不去理解她!
她对爸爸说:你沉迷工作的时候,是我和妈妈两个人。
妈妈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一度看哭了. 虽然这种肥皂剧情节 比比皆是,剧本和小说都非常一般. 但cate还是把一个神经质一般的失意建筑师演的惟妙惟肖. 她得意的领域遭受了打击所以她逃离了 她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孩子身上. 女儿这么对爸爸说的,妈妈可以这么叫我,你不可以,妈妈是我最好的朋友. 在看被邻居辱骂时,女儿的一句 fuck you 实在让我太感动了. 所以她逃了20年 但我觉得她create出一个更好的作品就是她的女儿,聪明,善良,勇于冒险. 然而爸爸呢?
爸爸在看到过妻子曾经辉煌的时候,却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妻子现在变成这样?
在发生一些变故时,甚至想和别人一起吧她送进“精神病院”. 哇 太垃圾了. 男人真的不行. 永远都只有自己 20年了. 最后貌似在女儿的沟通下洗白,但早20年你干嘛去了. 只有自己的事业. 你妻子拥有你都没有的天赋!
垃圾
Bernadette你去了哪里?
我要去找自己。
本片的女主,是个非常有才气的年轻建筑家,有过不少出名的设计。
然而却早早嫁做人妇。
本来,老公是个也很出名的动画设计师,后来做微软,很有钱。
看着也是幸福。
但是,女主花了很多心思耗时三年才建造的一座房子,被一个什么名人拖经纪人买了下来,结果却推倒用来当停车场?
女主备受打击,离开了当时的城市,搬去了西雅图。
后来她还经历了四次流产,幸好还是顺利生下一个女儿。
但女儿天生心脏不好,做了很多手术。
这些在片中一带而过,其中的劳苦心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女主都自己扛过来了,内心真的强大无比。
后面,女主的老公跟一个心理医生说,一个家庭出现了有疾病的孩子,夫妻要么更互相扶持要么离婚。
而他们之间则是悄无声息地你向左走我向右走。
事实是,男主花了更多时间在工作上,而女主则给了女儿很多很多的爱和陪伴。
母女之间有种特殊的联系,心心相印,才有了后面的千里寻母,寻到南极冰大陆。
而这个老公……我真的是要被他气死!
先说他第一次犯浑,初级版的。
女主到药房去拿药,因为是用的手机上一个智能助理开的晕车药,药房说这种药副作用大,给换别的药,女主可能在等待的时候就在药房的沙发上睡着了。
这时,她老公正和办公室女助理还有一个同事还是客户路过药房发现了正呼呼大睡的女主。
换了我是老公,那肯定第一时间冲过去看看老婆是不是不舒服啊,亲切地关怀她。
而这个极品老公,他的表情却是一副:噢天啊!
老婆真让我丢尽了脸面啊!
然后忍着怒火,轻轻叫起女主。
简短的对话过后,说要两个人一起吃晚饭。
我真是信了他的鬼话,以为要好好补偿一下老婆呢。
谁知晚餐时竟然一厢情愿以为老婆去药房是因为失眠,还有去看了精神科医生!
在他眼里,不爱和人打交道的老婆就是心理有毛病的!
女主是有点社交恐惧症,不善长和邻里打交道。
这也没什么啊!
(我也是这种类型)其中有个邻居,可能也是嫉妒女主吧所以本来也就不是很友善的样子,她嫌女主家花园里的黑莓藤蔓侵犯到自己家了,强烈要求女主进行清除。
后面女主通过手机上的一个智能助理处理了这个事,结果导致下雨的时候山坡给冲垮了,雨水加泥土涌进了邻居家,正好还在举办聚会。
邻居非常恼怒,冲着开车的女主一阵大骂。
女主开头都一直认错,直到邻居指责女主连累女儿都不能正常和小区的人交往,女主这下怒了,下车怼回去。
女主的女儿当然帮着自家妈咪也怼回去。
这才是一家人啊!
好,我们看看2.0版的犯浑老公。
当晚,女主带着女儿和一个女孩一块去酒店顶楼旋转餐厅庆生(我不知道谁过生日),老公来了,说自己准备出差去机场顺路过来。
我还惊喜呢😓结果,还是来问责的!
怪女主把黑莓清理了导致滑坡事件。
女主根本来不及解释,还是女儿过来力挺妈咪!
把老爸也怼回去。
被这老公气到我内伤!
然而别急,还有犯浑3.0版的!
有个网络FBI找到了老公,说女主手机上的智能助理其实是俄罗斯黑帮!
专门盗用身份窃取财产的!
这下,老公带着FBI和心理医生还有全剧最计咋的八婆女助理浩浩荡荡地去家里找女主算账!
女主很委屈,也认错了,就提议说一家三口照计划去南极度假当做散心。
老公不批!
还叫女主自己去精神病院住!
我真是痛心啊!
然后女主就借口上厕所溜出了家。
自己踏上了去南极的旅途。
犯浑老公在乖女儿的带领下,出发去往南极找女主。
然而快到结尾时还有个终极版的犯浑。
当老公和女儿追到了南极,却听闻女主从船上失踪,而且还发现前一晚在酒吧有巨额消费。
这老公认为女主是抑郁已经自杀了!
根本思想上都没有一点挣扎!
当然还是女儿坚持找下去。
最后故事给了个圆满的结局。
他们找到了正在兴奋打电话的女主。
一家人团圆了,也和解了。
老公明白了是自己辜负了女主。
女主也终于恍悟自己缺的是工作!
她想去南极点,设计新的南极科考站。
Bernadette找回了羽衣,又做回了仙女。
差点忘了,其中有个镜头,女主开车,女儿坐在副驾驶,车上正放着《Time After Time》,两母女忘情地跟着唱。
多么熟悉啊!
女主在《完美盗贼》里也是这样不过这回有个伴一起。
戏剧就是把普通人的生活加以传奇的色彩展示出来。
虽然说我们这些普通的家庭主妇不是个个都有做天才建筑家的本事,但在成长的过程中,谁不是把自己当个小仙女看待,精心呵护着长大的呢?
小时候的我们爱古诗词,爱其中的山川河湖,盼望有一日仗剑走天涯。
我们爱音乐,勾勒着在蓝天白云映照下的草海或是碧海银沙边上缓缓起舞的画面。
我们爱绘画、爱养花草、爱文学、爱影视,可能还有的爱科研、爱天文、爱冒险……谁知结了婚,仙女衣被老公藏了起来,只好一头扎进了没完没了的家务里。
除了上班还要带娃,一个娃再接着一个娃。
除了喂奶喂饭陪玩还要再经历一遍九年义务教育,哦不,是两遍。
女主也是在等女儿长到足够大了,才重拾旧梦。
所以,我们也还是有机会的,要有耐心。
守得云开见月明。
总之,记住:不要被犯浑老公打倒,不要被好事邻居打倒,不要被家务打倒,不要被时间打倒!
虽然我还没有特定的梦想,但是也不能自暴自弃,相信只要心中有光,一定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
为自己而投入。
片中,有一种情感只有生女儿的妈妈才懂。
世上谁最爱你?
我生下来的女儿。
当每一个人甚至丈夫,都排挤你,怀疑你的时候,谁在一直信任你,支持你?
我生下来的女儿。
当你离家出走的时候,你的丈夫还打算正常上班,是谁坚持寻找你,追逐你的脚步,坚信你不会真的遗弃最爱的女儿,最后在地球的最南端寻获了你,最真实的你,最原本的你,热爱创作的你?
我亲生的女儿。
“对,”她说,“你们很无聊。
我来告诉你们人生的一个小秘密。
你们觉得现在很无聊吗?
那好,以后会越来越无聊的,你们越早知道要让生活有趣就必须靠自己这个道理,就会过得越好。
”先看了书,再看了电影的。
故事性比较强,所以书读的也很流畅,电影情节推动的也很快。
一个天才家庭:父亲:微软天才,母亲:建筑天才,女儿:学习天才。
主角是母亲,也就是伯纳黛特,建筑天才,社恐人,和一般的人沟通不来。
电影里有个镜头印象很深刻,藤蔓长进屋子里,她把地毯划开,固定好,只为植物好好生长。
天才总会不被常人所理解。
(现实的无奈是: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不被旁人理解的时候。
)伯纳黛特活在自己是世界里,尽力打理自己的家庭,可很难被其他人理解。
甚至被丈夫误解,要求她看心理医生,去治疗。
人往往很难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想,我只想说你最开始娶她的时候,应该就明白她的特殊了,她很难像常人那样去处理问题。
伯纳黛特被堵在自己的家里,要被送去治疗(这个情节怎么这么熟悉,丈夫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医生勾结证明妻子疯了,然后妻子被关进疯人院,而丈夫逍遥自在。
)好在伯纳黛特求生欲强,她从卫生间逃跑,跑到了一直和她不和的邻居家,邻居听了她的话,同情心下帮助了她逃跑。
结局肯定是大团圆结局。
然而有多少人被困在自己的生活里,逃脱不出去,伯纳黛特是个天才,会创造,会让自己的生活再次起航。
而现实中无奈的人到处都有,坚持自我,就算不妨碍到别人,别人也会用他们的想法,他们认为的对的事情来限制。
所以很多时候,伯纳黛特们你们还能去哪?
被困在自己的生活中,如果可以,还是请找到自己的乐趣,生活还是靠自己,女生当自强,不要想着依靠别人,活得清醒一些,做个明白糊涂人。
在占星里,水瓶座和狮子座在一个轴线上代表着互补的能量。
作为占星小白,一直不太明白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对立。
看了这部电影明白了。
水瓶座代表着天才,创新。
正如博纳黛特一样,她是个建筑天才。
从来不按主流设计的路线发展,总是有犹如天助的灵感,把建筑设计做成了艺术品,并且考虑到的是大众利益。
可是水瓶也代表着孤僻,不合群。
当她的作品被毁,她的狮子能量受挫。
水瓶座能量从天才的一面走入了负面的能量。
她不参加社区活动,不主动融入人群,也逃避和人接触,视环境为针刺。
她的一位旧友来访,听她抱怨一番,告诉她,她需要创造,重新创造。
创造正是狮子座的能量。
这是一个人确立自我找到自我价值的方式。
当一个在创造时就是在发光发热,用自己的光和热照耀别人。
(在占星里,如何找到一个人创造的能量则是太阳的星座、相位和宫位决定的。
)伯纳黛特的创造力就是水瓶能量的灵感和双鱼能量的建筑,能融入当地,能保护环境,还能有艺术的美感。
作品被毁给她的打击很大,以至于她愤而离开洛杉矶建筑圈,从洛杉矶搬到西雅图。
内在有无法解决和面对的愤怒,以至于流产四次。
孩子也和狮子座有关。
她没法在建筑设计上发挥的创造力都投注到了孩子身上。
她的女儿bee一出生就有心脏病。
(心脏也和狮子座的主宰行星太阳有关)可是在全身心的陪伴和呵护下,她长成了一个自我价值稳定,有明确的自我和清晰地自我表达的小孩。
在电影中她大概是15岁左右,也是从一宫到二宫到三宫的发展过程,她的前四个宫位都发展地比较好。
bee马上就要去读高中,可能不需要她的全身心的陪伴,也意味着可能她的创造力可能没有发挥的地方。
这是一场由创造力剩余引发的寻求自我之旅。
她的孩子要离开她,她的丈夫认为她是精神病,在他的身边潜伏着一位可能成为第三者的女性,她可能失去所有。
正是这些危机引发了她内心中过往没有清除掉的恐惧。
她可能再次坠入黑暗,被吞噬。
远行总是能让人去发现不一样的自我。
这是木星和射手的能量。
它指向远方,指向未来,也代表着好运和贵人相助。
南极之旅让她重新去创造,发挥自己的天赋和能量。
狮子重新怒吼,散发光芒,那是因为我们认出了自己是谁。
这部电影被认为是女权电影,主角是个女性,里面也有很多女性之间的描写,帮助伯纳黛特的人也都是女性。
她的邻居奥德丽,总是瞧不上伯纳黛特,她的生活状态呈现的是金星和水星。
喜欢party,家族住在同一个社区,热爱家居生活,喜欢八卦,家长里短,不追求意义和深刻。
伯纳黛特的孤僻、清高和与众不同,她既不理解,也不愿意去理解,因为不在她的价值体系里。
可是当心理医生和埃吉特要把伯纳黛特送往疯人院的时候,是奥德丽帮助了她。
俩人甚至还坐在一起互诉衷肠,到达了敞露内心脆弱的阶段。
女性之间容易达成这样的互相理解,一瞬间从敌人变成朋友。
在南极遇到的科学家和科考站主管也都是女性,她们欣赏她,给了她新的机会。
因为这些原因把这部电影列为女权电影有些简单了。
这是一个女性的自我发现之旅,如何重新踏上英雄之旅。
每个人都有创造力,每个人的创造力的表现方式可能不一样,我们的创造力也都需要去滋养去呵护。
当伯纳黛特创造力受挫,经历了20年的煎熬,重新去设计的时候,她学会的是什么?
是面对现实的能力,不再轻易放弃。
看似煎熬着却有希望和未来的缝隙,这是土星带来的礼物,也是木星的馈赠。
大魔王一如既往地好,虽然这种稍微有点心理问题但表面若无其事的人设《蓝色茉莉》已经演过了,而且设定还略有点像?
(上层阶级)导致我有点跳戏,但你魔就是你魔,不需要特写或者歇斯底里的表演,更多就是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人物就立住了,举个例子就是伯纳黛特给虚拟管家打电话那一段的长台词,或者失眠在楼梯上看自己的纪录片的时候,没有多余的动作,但你一下就能从语速和声调,表情中接收到信息——她在焦虑。
这种焦虑成了影片的底色,和正常推进的剧情一起组合成一种不协调感,直到高潮(小说中的高潮,电影的表现手法略显平庸,其实没有吸引到足够的观众注意力),丈夫和别的人认为伯纳黛特有心理疾病并打算送她去精神病院的时候得到释放,我有思考这件事,伯纳黛特真的过度抑郁或者焦虑了么?
毕竟那些事,开车碾到人,储存处方药,信任罪犯等等都是可以解释的,拜托,我们难道没有有钱了就想雇一个私人助理帮我们打理乱七八糟的事么?
家长会?
社区聚餐?
人类的无聊社交?
如果这就是心理疾病,那么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因此在我看来电影所展现的伯纳黛特的生活,和我们日常的生活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只是通过她艺术家的身份放大了不和谐之处,让整件事看起来很自然又奇怪。
艺术家被平庸的生活消磨了?
是的但失败,变动,困难,身份和社会带来的一切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伯纳黛特并不是不能以艺术家的身份在世界上活着的,但生活的种种不合理之处,也正是生活的日常面貌,让她失去了这一能力,停止创造不是主观意愿,而是被客观事实谋杀后的结果。
但有趣的是,在这种不协调之下,剧情(生活)正常的推进着,整整二十年。
抛开最容易得到的结论,艺术家要么创造,要么成为社会的害虫,换个角度去说,社会要么允许艺术家去创造,要么就会逼疯他们。
可惜的是社会以普通人为主不是么,所以故事常常往后者发展。
更可惜的是,正如前文所提,伯纳黛特的生活底色与我们如此相似,她所遭遇的不协调,和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不协调有同一个本质。
谁是艺术家,或者说,谁来决定谁是艺术家呢?
但我猜,不是只有艺术家才有创造的欲望。
好像做一个不被外界期待的妈妈而只是做自己的艺术家就要被整个世界抛弃,包括完全不懂自己的丈夫。
当女儿帮妈妈反驳邻居老阿姨说我妈说的对的时候,当女儿跟爸爸坚定的说妈妈不可能做以后再也见不到我的事的时候,好像这个世界上唯一和妈妈为伍的只有这个女儿。
就像《小小小小的火》里Pearl珀尔的妈妈,工作只是为了能够继续投入创作,而不是像社区里的各种中产家庭,“工作是为了在大房子里过家家”。
革命之路的疯子天才数学家这个梗我也太喜欢了。
在这个越来越走向单一价值观的社会,当毕业于名牌大学,进入名企,有经济实力,才是出类拔萃的人,才是更有价值的人,而即使做到这一切,但若结婚后没有以大众期待的方式照顾孩子,没有为了孩子而进行“妈妈社交”,仍然不是一个“好妈妈”的观念,在这部电影里好像被绵绵的击了一下。
只是,不够猛烈到让沉溺于此的人对号入座,奋起骂街。
但也足够了。
南极那段的景色很纪录片感。
中意。
(短评居然写不下。
)
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在电影快结束之时眼泪一下涌出眼眶…“我工作我才能自由”,那种将全部热情投入到擅长领域的生活,也是人生意义所在吧。
对于我—INFP型人格来说,找到自己的热爱真的很重要啊,那样的事情才能坚持做下去,不想做无意义的机械式工作,如果生活只是由无意义事件组成的短剧,那我希望让这部剧有趣一些。
又一部充满了对建筑师各种不专业意yin的电影,可惜了布兰切特,天才建筑师人设崩塌,指手画脚充满精神病式的激烈的表达所谓的设计思想,专业相关完全没有一句台词能打中,我才看的过程中一直都在翻白眼。 女儿感觉太不真实,充当对各种人的说教角色,完全没有表达出母女之间充满爱和矛盾的情感。 丈夫情感转换突兀,没有合理性。 南极除了表现了些空镜头,镜头完全不服务剧情,一度怀疑不是在南极取景。应该打一星。
出前读完书
前面铺垫太零碎和冗长了,所以整个节奏都被拖垮了。就去南极还好玩点,结果也没拍出来啥。这种小说改编难度还是挺大的,选材就有问题。
我想看大魔王在南极造房子啊!!!!!多拍一个小时会死吗
用热点和网络语:江一燕出来挨打~
24小时接连看了Noah Baumbach, Woody Allen 和这部Richard Linklater 的生活流,大满足,都是我喜爱的创作者啊啊啊
如果拍她在南极造房子的事儿我能看五百小时打五百星
7/10南极最后的庇护所
好故事,没拍好,纯靠大魔王的演技来撑。前面无聊的部分铺垫太久了,刚精彩起来就结束了,好想继续看她开挂的人生,南极工作站的设计简直太棒了!
女儿说,不能因为不可能完全了解一个人就不去试着了解她。一个极赋天才的艺术家停止创造了能有多痛苦,丈夫终于理解。凯特布兰切特疯疯癫癫的样子真是太可爱了,她也是一个停止创造就发疯的演员。
当一个天才不得意了 不是他得了忧郁症、躁郁症 可能只是因为短暂迷失了自己 无法施展创造的热情即便不能成为一个天才 也要有自己喜爱的事业ps.喜爱大魔王的演绎
Richard Linklater+CateBlanchett ,题材蛮有意思,凯特演得也好,剧情有点梦幻,情绪却是十分真实,最后很治愈。还有就是南极太美啦!建南极站好可爱哦~
无感
比较轻的一部电影,整体也比较美式独立电影的套路。有心理问题的中产与如何治愈。但是,整个观影过程还是不错的,凯特·布兰切特这个有些疯的角色发挥得也很好。结尾挺暖的。
我很喜欢,只是默默有些遗憾,如果和《白日梦想家》一样,是在旅途之中看的就更好了。因为我完全能够共情那种颇为神经质的不安和紧张,也就格外能够理解,开阔宁静的南极带来的兴奋和豁然开朗。家庭线处理得也很得当,从始至终女儿都是比丈夫更加贴心的,全心全意支持她的人。
美国温馨家庭片就想洗脑传输价值观,家庭最重要,其次就是人只能从工作中获取人生价值。男的女的都得往死里干,享受人生,一事无成这一辈子就白活了。扯淡吧。学学欧洲文艺片吧。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hehe
个人与家庭散文,稀松,平淡,不痛无痒,薄薄的一个故事。
《林克莱特你去了哪》
may30 清新版tully?初见时絮絮叨叨精神紧张不停屯药的中年女人实则是才华横溢的天才建筑师 和老公年轻时的合照简直只能用辉煌来形容 女儿好懂事好聪慧啊 最后看到女主在南极给新同事打电话谈论建筑项目时眉飞色舞精神焕发的样子 忽然有点想哭 就像女儿对爸爸说的 你怎么就确定她出走时是伤心的呢 说不定是她自己想去 说不定她正在享受独自的旅途呢
有钱人的家庭疗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