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加尔与马列维奇
Шагал-Малевич,夏加尔与马勒维奇,Chagall-Malevich
导演:亚历山大·米塔
主演:列昂尼德·比切文,阿纳托利·比利,Kristina Schneidermann,Semyon Skalikov,德米特里·阿斯特拉罕,西蒙·特列斯库诺夫,Sergey Migitsko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14
简介:以民谣和神话的风格来重现马克·夏加尔之谜。影片并不是为了创造一个夏加尔的形象,而是试图通过传说和故事来通过银屏来呈现他变化莫测的创造力。详细 >
作为传记片,故事其实还算饱满了。只是滤镜调色太非主流了,贝拉的颜值和备胎的颜值调换一下,也许还能让人更入戏些。特效虽然土但是架不住它可爱,一帮小人儿在天上飘来飘去什么的,哈哈~没有政治隐喻,基本就是明说,这有啥好隐喻,苏联都是上辈子的事儿了,又不是国产片,整天搁那儿隐喻隐喻。以前学油画,整天抱着夏加尔画册和传记翻,完全没有注意过政治背景,毕竟小孩儿,满脑子都是浪漫和想象,谁会去关注画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画家真实人格。长大后才明白,艺术家人们主张的“艺术可以超越一切”仅仅是针对艺术情境来说。当然这个句式也可以灵活套用到任何文化门类上,比如“文学可以超越一切”,“技术可以超越一切”,“设计可以超越一切”等等。
真难想象革命初期竟然能容忍夏加尔。
Art and Politics
这种拍摄手法好浪漫啊!世界是一片空无,我们要用艺术填充它。艺术是那种,可以让夏加尔在白天看到繁星的东西。它让他感受到和地球的联结。马列维奇更是绝,我就是宇宙的中心,我的艺术囊括着一个宇宙。他们二者的共性是,艺术扩张为一个偌大的、创造性的世界。这部片子充满了爱。
拍的好乱啊,一点都不有助于了解夏加尔,反而为我带来很多不好的印象。
2014.04.21@北京电影节。非常脸谱化的人物设定,非常明显的政治隐喻。情绪体验都靠童话色彩的特效镜头和滤镜处理,略显浅薄。反正我途中是睡了很多次。
1.“我与地球相交融,它赐予我能量。如果你用心看,就能看到星星,哪怕是在白天。”夏加尔编织的纯真梦幻的蓝色梦境太美了。是的,极乐之境是和煦祥和的,大家都悬浮在空中;飞离世界然后才重新爱上世界。2.“艺术让你理解和感知生命的本质,这就是它的意义。”终于get马列维奇了,确实是个奇才。
曾在尼斯看过夏加尔的画展,但对马列维奇了解不是很多。电影很多处试图让电影画面重现夏加尔与马列维奇的绘画,尤其是夏加尔如气球一样的升空与飞翔,现实中的人无法理解的美好,像最后一幕那样,在天空中的共产主义如此广阔,还有著名的夏加尔的羊。但是,电影特效的疲敝让这个效果显得有点”烂片“
调色太绝了 好惊喜
夏尔加要是有一天飞下来看到这部电影也会喜欢的。
儿童剧
第一次看画家的传记,很不错。电影调色和画面非常好看又奇妙。艺术真的能和政治分开么?
三星半,用色很大胆、画面有突破。
很可惜,感觉应该会很好看。结尾真不错
导演是霍建起+滕文骥,并见识了一对团结紧张、认认真真来屏摄的男女。
一部自带红、蓝、黄滤镜的电影
俄罗斯电影完美复制中国烂片的套路,也是神奇
可能因为影片时间跨度大,电影很多地方断层,而且想表达的东西太多,隐晦的讲述,很难理解。
本以为电影是自传,其实是以魔幻的角度和一战的背景下展示了两位艺术家的才华,很喜欢电影的饱满的色彩和童话一般的画面。夏加尔居然是这一个这么专一的人,老婆说的一句话也是作为艺术家身后的女人的最好诠释了 “当他飘在天上,你就一定要落地”。两位艺术家相比我更喜欢夏加尔的画,色彩饱满,充满童话感,一个如此长不大的心也是由老婆来保护的。推荐喜欢艺术的人来看吧。2021.04.27 on line
艺术家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