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剧拍得太假了!
从人物设置、故事情节到服饰道具都没有那个年代应该有的样子!
尤其是剧的重心居然放在言情上!
看完只记住几个年轻人莫名其妙的爱情故事,这是编剧和导演的初衷么?
同样题材的《国家命运》却看得人万分感动万分震撼,爱国感恩之心油然而生。
两部剧格局相差不是一星半点!
强烈推荐《国家命运》!
《国家命运》值得国人都认真去看去追,以了解我们国家的自立自强和宏大气魄,我们科学家前辈的非凡智慧和伟大无私,我中华民族的英勇无畏和团结一致!
强烈推荐《国家命运》!
有点假,演的还有导的看了几个片段,首先是指导员,表现的不是一个有很多战斗经验的战士形象,而是一个监狱管理员。
对于科研工作者,很轻易地表达出对于困难的妥协。
还有对于科研明星的塑造,让人失望。
还有对于苏联专家的美化和依赖。
不清楚是不是如此依赖。
但是这么表达和渲染不怎么合适。
剧情有些太过牵强,而且表达手法过于简单,像是个没有润色的作文。
平淡无味。
感情线可以拍的更好,爱情可以拍的单纯一些,但是感觉这个拍的有些狗血了,感觉还是科研没累着。
应该拍的更好,多突出干货,体现科学家们的工作艰辛,无私奉献,敬业精神,不计回报的默默付出,对祖国的热爱,对亲情的无奈等等。
个人感情线狗血太干扰整体的观感,有些侮辱女科学家的敬业精神,降分主要原因。
对于这类题材的剧,不是说不可以加点爱情元素,科研没演几分钟,全是爱情等鸡毛蒜皮事情,我是看到抓特务这集来评论的,一堆保卫人员追特务,还让特务把所里领导打伤了。
主演员天天一身伤,啥时间搞过研究。
还有他们是科研人员,为了个破通行证都能演半天,就像你上班都在固定区域,非要争取什么最高级别通行证,说是为了自由的做研究。
真正做科研的人会在意这些?
说实话老一辈科学家看到这样的剧,不知道会被气成什么样
有段时间没有完整的看过一部国产电视剧了,更别说是历史题材的,上一部好像还是《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看这部电视剧,也是网易新闻推荐的,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一看还挺有意思,就看下来了。
关于两弹一星的研制,其实看过各种新闻和报道,但是对于研制的苦,并没有量化。
这部电视剧,让我认识到了科学家的不容易。
这部剧,把之前看到的很多关于研制工作零散的报道都放在一起,集大成。
比如苏联撕毁协议,火烧资料,坠机后两人保护资料,这些都按照故事的发展揉了进去。
故事里有很多感人的情景,二十多集中研究受挫,巴图宣布牺牲人员名单时,我坐在电视机跟前也能感受到久违的激动和热血。
这让我感到,祖国的强大真的是建立在无数人的牺牲和奋斗之上的。
向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奋斗者致敬!
说完大的方面,再说说关于人生。
看了电视剧里几个人的人生经历,我也很有感触。
纵使是如此这般的科学家都经历了如此多的磨难和不顺,那么一般的人呢。
剧中最后两集描述了文革时期受到冲击的情况,感觉尺度很大。
慢慢才感觉到,经历过文革,被批斗的那些人,毅志是何等的坚定,心态是何等的好,和人家们相比,咱们碰到的困难和曲折算个啥!
人生很多时候都是不如意和不顺心构成的,但只要积极面对,什么困难都会过去。
以后一定要好好努力的活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因为被我爸把控着家里的遥控器,我被强行跟着看了下来,从头至尾,专业性不够,角色塑造虚浮,观众根本无法共情。
明明是制造原子弹,我看到的主角却天天都在插科打诨谈恋爱,所谓科研人员的艰难基本都在喊口号,我是真的没看到这些人的难处,只感到一阵难言的恶心。
当年那些人付出了那么多辛劳与汗水,没去考虑过自己的付出值不值得,说到底都是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国家实力的提升,为了国人能挺直脊梁。
这些感情已经超越了一切,他们坚定的意志就更不可能被狗血爱情所干扰。
请注意我说的是狗血爱情,正常人面对民族大义,会把自己的爱情隐于集体利益之后,再多儿女情长都必须给工作让步,不可能在这种环境下还整天纠结来纠结去ta爱不爱我、我爱不爱ta、ta会不会爱别人……当时的研究人员知道自己背负的是什么,所以隐瞒多年不曾向自己的亲人朋友透露过,电视剧却把这些人写成了会让私人感情影响工作的脑残。
把这种题材拍成这样,只能说制作组没有良心。
观众想看的是家国情怀,不是狗血谈恋爱,请导演和编剧搞明白这一点,你哪怕按纪录片来拍都没那么恶心人。
明明是献礼剧,收视和平台都不用担心,央八(经评论提醒是央一,那更是不得了啊平台更好更不用担心收视率了啊,牛!
)黄金时间段给你作保。
偏偏制作组贪心,总觉得要比纪录片上点档次,想吸引人的眼球,用的却又是三流路数,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不伦不类。
如果你讲不了家国情怀,麻烦别拍,谢谢。
其实吧,像这种烂剧,烂就该烂得悄无声息,你看都播到现在了,这剧的评分还是没出,所以像我这样打个低分其实没什么关系,何必一窝蜂地跑过来骂人,你们把这剧炒火了评分出了,一看分数不及格,不是更尴尬吗?
到时候又要发通稿,说豆瓣有人买水军故意黑这部剧,那钱可花的多了去了,得不偿失。
拍电视剧,就应该把心思花在正途,好好琢磨剧本,请好的演员认真拍戏,别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歪门邪道上。
不过这部剧的所谓“科学家”都在忙着谈恋爱呢,大概也传达出了制作组的价值观吧,指望好好拍戏是不可能了。
【对于评论里怼我的那位】小朋友没上过几天学吧?
来来来,我教教你,S和B这两个字母合起来,是骂人的话,这可称不上什么评论哦,所以是豆瓣根据自己对用户的要求删了你,不是我删了你,麻烦你睁大眼睛好好看看信息,我都已经说了,要评论就评论,别跟泼妇骂街似的,很寒碜,很像狗急跳墙。
这么好的题材,这么好的演员,配了个烂编剧,写成感情剧真的好吗?!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片,应该更多的诠释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面对各方的巨大压力下,在国内物质匮乏、设备几乎为零的困境下,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心怀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感情戏一点点就够了,衬托出他们为大家舍弃个人利益就可以了,不需要长篇大论!!!
今天看到了第11集 觉得应该写一些东西了这部剧开始让我瞬间感动的就是就是科学家们奋不顾身从国外回到祖国的画面, 他们这一代人能够在祖国积贫积弱的年代放弃国外良好的条件回到祖国,凭的就是一股子爱国的热血!
着实让我感动。
第二个感动的瞬间是科学家在做实验的时候,条件很艰苦,一群科学家在搅炸药??
在看这个剧之前我是根本想象不到的画面。
在一次次爆轰实验之后,不顾后果就是冲上去取一手数据。
太真实了。
在知乎上有人讨论杨佳蓉是绿茶婊,我xxx的也是服了,人喜欢一个人愿意付出自己的青春,陪伴才是最常久的告白怎么了。
我是一名大三学生,现在的我迷茫着,两年半里我没做出什么值得大家肯定的事,过着家长看到会焦急的碌碌无为的生活。
可是我的内心就是在想着自己不一样,因为出身,我收到了来自国家的关怀,经济上精神上都收到了来自国家的关怀,我爱看类似《激情的岁月》的影视剧,电影,愿意去接触老一辈的,老干部级喜欢的东西,喜欢与那些对学生严厉的老师相处,喜欢去了解老革命,想要了解党,国家,共产主义,我还会思考信仰,真的存在吗!
我不爱游戏,不刷微博,不追星,不看综艺,我仿佛就生活在七八十年代,早起晚睡。
在室友眼中我是个怪人,和平常的年轻人不一样,这些我都深深知道,我的怪异。
这部经过删减过的《激情的岁月》想要传达的不是里面有多少真假,她想要表达的那些可敬可爱的人为了伟大的祖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她想要表达的是这个时代还有好多好多的人为了祖国事业在努力奋斗,她还批判了个人主义,批判了享乐主义,她宣扬的是奉献精神,她宣扬的是坚定的信念,她宣扬的是艰苦卓绝,自力更生,她通过电视剧的形式号召新一代的任命不忘使命,我们还没有实现共产主义,但是请相信这个世界有人在为这个事业而努力奋斗,虽然她们现在还很幼小,我们好多人都没看到她的样子。
但是我真的很想看到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她是有多么美丽,人是可以多幸福的生活。
我,我的家人,我们这些生活不是那么幸运的人都很想看到。
初中高中时期的我,最具有生机与活力,这个阶段我生活的环境特别单纯,学习是头等大事,我们必须要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与知识战斗,我觉得那个时期的我十分的强大,我觉得我可以做好任何事情,我浑身充满力量。
我也因此达到我的目标。
可是大学的到来,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也没有一个人可以鞭策我,鼓励我,我陷入混沌中,找不到方向,学习这件头等大事也被我一点一点的搁置了,我变得怕苦,怕累,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也被磨的没有一点踪影。
那些我喜欢的人们,他们也在自己事业慢慢的做出了事业,为社会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奉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做自己。
我很敬佩他们,或许他们现在所做的不是他们一开始就喜欢的,但是又有什么关系,他们是那样坚强,什么困难来了都去接受它,适应它,改变它,我真的十分敬佩他们,我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发挥小强精神,生生不息。
对于剧评中情感线部分,我觉得这是科研工作中很有份量的一部分。
我们都知道科研工作者十分辛苦,可是在他们背后的家人也同时承受着艰辛。
就像我们会说军人苦,现在的我们也理解了军嫂的苦,同样,为祖国做贡献的人们背后的家人就是一个个“军嫂”,他们的感情比一般人要曲折,要难,他们需要种种磨难来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终生伴侣,他们感情的纯洁是任何普通人都比不上的。
看似这是讲科学家的故事,可这部剧还讲了在背后默默奉献的李彩兰,杨佳荣,保卫处长,王医生,女特务,她们虽说没有造原子弹的能力,可是身为科学家伴侣的他们比绝大部份人的心胸开阔,他们看到了普通人看不到的风景,他们同科学家们一样值得我们去敬佩,他们和绝大多数人的普通人一样的平凡,可是他们伟大可爱。
老天为我关上了一扇门,却开了一扇窗。
以前的我总觉得委屈,为我母亲,父亲委屈,他们那么好,为什么命运这样不好.但是我又想,受苦受难的同时我们或许收到了来自许许多多的人的善意,他们每个人东一把西一把的帮助我,让我体验到了人间真情。
我想守护的就是那些我觉得好的人,但他们正蒙受苦难,而我已经长大,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去保护他们了!
这是我看的一个片段得出的结论,我相信,细节和部分做不好的东西,整体也不会好到哪去,就事论事,从这一个片段分析。
那几个所谓的科研人员,为了表示他们的大义也用不着这样吧。
岳母快死了,老婆要给送终,说:这么多科研人员,少了你就不行了?
他居然反驳说:要是人人都这么想,那么社会主义事业巴拉巴拉!
老婆说离婚,把孩子塞给他,走了。
男的往前走几步又停下来摸一摸孩子。
有毒啊,孩子才两岁,人也没哭,你抱着他是走不动还是怎么的。
而且都要离婚了,他最后说的却是:我不能带这个孩子啊!
要离婚了最后还想着自己的事,能不能要点脸?
还有一个,可能是主角吧。
孩子都不认你,最后因为要去保密机构,把孩子托寄到一个幼儿园,两三个月看一次。
中途一句话没跟孩子说,表情冷硬。
等孩子送进去了,才和另一个男的装模作样地悲伤:我们只把他生出来,却没有做任何事。
怎么的,可不就是这样!
你博什么同情?
就算工作忙,我看你和朋友说话的悠闲时间也挺多的啊,怎么就没和孩子说一句话。
为了凸显他们的奉献精神,强行舍小家为大家,从方方面面体现。
人家科学家私生活你怎么知道的?
细节都一清二楚?
编的可真好,往极端写。
明明是纪实,偏偏要自作聪明,把科学家们写的里外不是人,真是高级黑啊。
导演和编剧脑子是不是有泡?
三观不正。
这些男的在研究所上课的时候活泼的不得了,跟朋友聊天的时候也活泼的不得了,怎么就不记得自己还有个家?
支持社会主义事业的老婆就是好女人,不支持的人,就是小家子气,塑造了这两个研究人员身边的女人,你不就是想传达这个意思么!
近年来这些社会主义事业和抗日的神剧屡见不鲜,从来不需要观众的支持,也能席卷各个卫视,轮流播,天天播。
至于质量,天见可怜。
愣是拍成了肥皂剧。
真的是很好的题材,演员也都在线,但编剧水平太弱,布景道具也很粗糙,太可惜了。
7分#
但凡有一点历史常识也知道这个片子多瞎编乱造
喷啥呢?两弹一星元勋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的片子你们也要喷?你们是吃屎的吗?别的不说,至少这片是近年来让我能看下去的电视剧就值得五星!!!
拍的太真实。并没有把那些迷茫,焦躁,苦难去掉,也没有一个劲的拍科研有多顺利,浦大喜奔,包括上级来考察进度,以及最后被革斗。国内科学研究真的太难了,研究毫无头绪已经很很很很…焦虑了…还吃不饱,那得多难受,压力还这么大,所有人都为了科学家省吃俭用,这些压力怎么抗…看完觉得自己都没那么苦了,事实证明,两弹一星还是成功了的。
李光洁接戏一直很迷2.0;中国任何题材的电视剧都是看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怎么谈恋爱;那个时代的题材何时休?
充斥着畸形的价值观,恶心。 @2020-05-23 19:39:53
编剧是借助两弹一星的事件,讲恋爱的故事
男女感情线是败笔
垃圾,故作献礼的垃圾片。浪费资源,侮辱先烈。看第一集我就要吐了。建议大家看看《横空出世》这部电影,心目中最伟大的献礼片
我爱祖国🇨🇳
没看下去,不就是恋爱剧嘛
前段时间陪外婆老妈一起看的传统八点档题材害行吧 但是受不了披着“一群科学家造原子弹”的外衣各种谈恋爱 几乎人均有官配……槽点太多了 但爱国小陈还是躲不过各种催泪弹大结局 女主对着男主的墓碑说『这盛世 如你所愿』的时候一边尴尬的不能自已 一边泪水夺眶而出也是真的有出息👋👋👋据说有部同题材电影就是正儿八经搞科研 有时间可以看下
谈核爆怎么可以有恋爱!!!还不止一对!
坚持真的很不容易
休假期间,父母在看没想到竟然入坑一起看,还追着补完全集。客观讲是好剧,之前几乎没见过大陆如此全面深入讲两弹一星故事的剧集,感谢主创展现出一群可爱可敬不畏艰辛的科学家,他们的理想主义和实干精神让人感动。有不少历史事件都还原了,包括间谍戏份,还是有点尺度。演员整体表现都不错,特别喜欢陶处长,和钟心的感情真是让人意外又欣喜。打一星的真是毫无道理,难道科学家不能有爱情?不想要感情戏你去看纪录片啊!家庭才让这群人有血有肉,否则都是工作机器了!
正在看,已看完。
这个主题其实应该能拍的很好的,可惜了。
感觉是对英雄的侮辱。。。。。我认识的科研人员没一个把自己是科学家挂在嘴边的,太智熄了。我觉得两弹一星拍得最好的还是八年前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