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星。
一部在大荧幕上映的电影居然可以拍这么多特写镜头,还不停的晃来晃去,晃个两个多小时真的吐了。
剧情也真的是超白目,刻意到无法自拔。
正反男主相爱相杀:“我就是不开枪直接打你,连射你的车的轮胎也射不到,最后还让你逃走。
”“我去买包烟,你赶紧走吧,不然我会爱上你的。
”男主被执行上吊行刑,难道导演不知道长坠落式绞刑是因为颈椎断裂,中枢神经破坏死亡,而不是因为窒息而死吗?
就算是短坠落式绞刑,也是因为颈部大动脉和椎骨动脉阻断,而导致大脑缺血死亡。
这么高的地方落下去,脖子早就断了,主角居然还能手腕脱臼,拯救自己,真的是搞笑。
特警在屋顶追捕主角那段戏,这么多狙击手在这么开阔的视野,这么近距离下都打不到男主,中国的抗ri神剧直接搬上韩国荧幕。
最后男主和女儿在麦田里相见,也真的是极品道到天:我用眼神爱死你,用眼神拼命的说老爸在这里,你赶紧回头赶紧投入老爸的怀抱。
女儿也是超级配合,所有孩子都回去吃饭了,就她冥冥中回头一看。
吐完槽来说说亮点:倒车俯冲楼梯,翻车时“直立”翻转镜头;轿车与SUV对撞,在对撞前大脚刹车压低车头,把SUV铲飞;借车撞车,愣是把一溜警车撞开。
这些动作戏看的还是挺爽的。
真正的北朝鲜,除了封锁、饥荒和核武器,到底是个什么模样,我们不知道。
但它为南韩的电影人贡献了一个又一个身手矫健的动作片角色和间谍故事,倒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以致于我的大脑都快形成条件反射了,一看到片子里有脱北者,马上就能自动脑补出忍辱负重、身怀绝技的剧情,期待着他们的瞬间变身。
因此,本片的故事实在算不上推陈出新,从这一点上顶多打7分。
但不得不说,本剧从打斗、谍战、悬念到剪辑节奏的成熟度,带来了不错的观影体验。
跳伞、追车和跳水戏,一点儿也没偷懒;男一男二的惺惺相惜呢,虽然像好莱坞大片一样俗套,但在韩国的文化特色里倒似乎并不多见,放在此剧里也算众望所归。
荞麦的梗很赞。
虽然最近的韩国谍战剧,不黑三胖和我大中华,简直就没法讲故事了。
但化学武器的壳里藏了这样的一颗果实,还真是挺让人意外的。
有了新鲜感,认可度自然也就上升了。
美中不足的是结尾,真正平常了一点,而且刻意煽情的痕迹太重,就觉得不舒服。
父女相望的桥段,来来回回感觉像花了一个世纪,着实有点长。
男主角总感觉面熟,却又想不起来。
结束了一看演职员表,孔侑这名字也好眼熟。
今天才发现是《熔炉》的男一号。
啊!
原来是温和男老师变身战斗机器。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所以非要给大特写来展现青龙奖最佳人气明星饱含热泪的演技。
但作为一部动作片,这个段落更利落,整体节奏也许会更好。
话说回来,那层层麦浪真是讲究。
然而,与孔先生的眼神问题相同,从前一个半小时的凌厉陡然转变至此,在观众心理上实在是很难过渡得流畅,导致美则美已,出戏的风险却几何倍增加。
如果说这是导演希望展现的个人风格,那么,如何把握住全片节奏而不显得突兀,恐怕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另一件可能对韩国影坛并不公允的事实是,他们每一部成熟的商业电影,都难免被拿来与好莱坞的大片,尤其是系列电影做比较。
比如有了《海盗》,就有人说加勒比;有了孤胆池东哲,就有人说《谍影重重》。
从本剧杂糅的影像风格来看,导演想要致敬的影片怕是真不少。
但如果说到系列,我个人还是坚信,每一个系列都需要创建出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或者说三观,骇客帝国的数据宇宙,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007的个人英雄体系,哪怕百无是处的《小时代》,也要靠不真实的纸醉金迷和卡通化典型人物,才足以支撑。
以上种种,在《嫌》里还看不到痕迹。
说起来,放眼整个韩国影坛,我还只在《夺宝联盟》里看到了这样的一丝可能性,那还90%是因为全姐姐和都教授小朋友通过《星你》开创了空前绝后的一对cp。
不过话说回来,很大程度上这本就是我们身为影迷,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吹毛求疵想法。
从《嫌疑人》这么朴实无华的片名来看,导演未必有把它制成系列的野心。
否则,依靠目前这种两男一女对抗强权的松散结构,要一部一部地持续下去,即便把结局设定成开放式结构,从男主寻女这样的动机入手往下生发,也是很难的事情。
所以,绝对不能否认这是一部成熟的单体动作电影。
但,也仅此而已。
最后提个意见,导演下次黑我大天朝,请黑得像样儿一点。
那个不知道是哪儿的怪村子,像墨西哥多过山东。
中国农村谁那样儿啊?!
不专业。
但坦白说,总体7.5分的质素,还是给我最近对韩国电影失去了欲望的小心脏,算是来了一针强心剂。
看过的几部韩国电影都是关于北韩战士在南韩的题材 ,伟大而隐秘、同窗生,这种题材难道在南韩是可以随便拈来的?
北韩还真的那么爱抛弃战士们?
看这部有香港警匪片的感觉比较多,各种看似紧张的场面后来一想觉得很空洞,倒是打斗情节还有那么点实在感。
有点烂尾,除去有点黑我天朝形象外不说,这个结尾着实有点多余,像是留下点悬念但是场景实在不怎样。
演技倒是值得点赞的,整体说一般。
韩国的动作戏已经渐渐类型化。
想想我看过的和压硬盘的韩国电影,无非就是 爱情浪漫戏或是这种动作戏。
尤其是过去的2013年 无论是大家的口口相传的感兴趣的电影,还是在影院上映的影片,唯有大制作的大动作的影片能撑得起这2小时的电影时间。
韩国应该是有很多主演这种动作戏的男演员储备。
退伍后难以继续偶像花美男的男艺人适时的走入英气的大屏幕,有不少水心的作品,最早惊人的元彬,孔侑,还有全能实力的像河正宇,杜教授 金秀贤,还有偶像歌手的跨界 RAIN等等。
从个人转型的必须和人气沿袭,呼唤票房都是正常的。
而且多安排几个有望主,像三千浦,林时元,金宇彬,李钟硕,这样先拍了电影,然而借助电视剧爆红,让电影沾光连锁轰动的例子也不少。
所以本来就健硕的孔侑的出演还是满是期待,本片在真动作上还是下了功夫,伞兵练习降落是的突发情况发生,神一般的触地之前的惊险援救,监控室中的众多CCTV中的人物搜索,在典型的韩城窄窄闹闹的台阶上的车技追逐,虽有模仿的痕迹,这也算是正常的使用,但是利用城市的地理,倒是有点亲民本土的感觉,毕竟之前的韩国大戏,一上规模就爱跨国,少了本地的“土腥子味'。
但本片也有滥用之嫌,开头的确有点吸引力的紧张感,但是长达半个多小时的追逐寻找,再加上大篇幅的动作部分,看的眼睛有点累。
就算是大叔有血有肉也觉得有些内虚。
不只是热血英雄戏,所有讲述都是源起一个故事点。
越大的人物反而是由于极小的内核。
逃北者只是一个背负家仇的流浪儿。
被反逮后的牢狱折磨,那份残忍担当只是为了弥补失去,影片几乎没有提及为了国家而牺牲小家的所谓伟大牺牲精神,反而只是让男儿一路逃亡,有点费解。
难道只是给男儿套一个 情?
所以说 动作大于动情,向外的爆破强于走心的内心戏,让继续坚持看的人觉得有点空,但或许觉得结尾尚未冷到底,英雄相惜,在大大的芦苇浪里,终于找到女儿的无语,嘴角战抖,那无语却富情的一痕男儿泪,这叫人心碎。
算了,终是不由己的身世,也就还他一个不是太无情的结局
最近很迷孔刘,又是谍影重重的骨灰粉,于是抓来这部电影看。
电影没有学到谍影重重简单但真实的风格,能看出来导演想讲一个很复杂的阴谋,想把孔刘塑造成一个很强大的特工,只可惜导演功力不行。
孔刘几次驾车逃跑以及上吊还能逃跑,这几个情节已经非常超现实了。
特别是几场追车戏,一辆车撞开二十几辆警车;孔刘的车怎么也撞不坏、反派的车一撞就翻;一百个全副武装的特警追孔刘还追不上…等等吧,可以说动作电影就是要夸张,这OK的,《虎胆龙威》里面也是一件白背心上天下海都不破不脏,但别说模仿谍影重重,谍影重重不是这个味儿。
另外一点,电影过于臃肿,动作戏过过过多。
想搞一个复杂的阴谋,但缺乏反派之间(比如那个集团副总宋xx与大反派金处长)完全缺乏互动,所有反派的阴谋最后都通过女记者只言片语说出来,完全没有任何说服力。
查案的过程也全是金手指,女记者好像早就把一切都查清楚了只是想找个时机公布而已。
动作戏太多也造成一定程度审美疲劳,印象比较深的:电影结尾,已经真相大白了,上校和男主还因为谁抓反派打了一场!
追车戏、枪战戏也好多好多,又都是以1敌n的超现实场景;最后一秒营救这种老包袱也出现好几次…另外结尾,孔刘女儿说实话还是去世比较符合情节发展,找到女儿纯属强行煽情,那一段我是快进看的。
总之,这部电影从谍影重重中学到了什么?
晃动机位学到了;伪装成普通人的杀手组织学到了;独特的接头方式学到了,但这不过是皮毛,谍影重重中冷峻、现实、简单但凌厉的精髓却没有。
当然,孔刘的肉体没毛病
北韩特工和天朝一样,据说秉持不怕死不惜命的训练方式,训练出这么一位彪悍无敌超级英勇战无不胜万夫莫敌的超级特工,秒杀007、杰森报恩等西方特工,牛逼到爆这个特工在韩国横冲直撞,到处飞奔,韩国特工、警察、突击队围追堵截之下依然能逃脱,只能说这位特工实在牛逼到爆!
其他欧美电影里也都是,杰森斯坦森——退伍特种兵专业户,喜欢救女儿,到处救女儿的超级特工,我就不说了。
问题是他们真有这么牛逼吗,从这个视频的logo来看,应该是解放军军报的记者拍摄,从我业余级别来看,我都能搞的定这帮人。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xMDU1MTAw.html?f=16621798话说回来,血浓于水是真理,参加此片最后情节!
四星推荐嫌疑人!
结尾并不是落入俗套,而是细节的张力使然。
男主妻子在怀孕时候与男主的对话与结尾是极其呼应的,小女孩再没见过爸爸的情况下认出了他,关门的那一刻将父女的情爱升华到极致,反而与所谓的南北题材脱钩,并未像其他看客所认为的韩国版谍影重重。
男主放走大校也是看到了一家团圆。
本片的落脚点和隐藏的剧情主线是寻找保护亲人的力量,南北题材只是推动事态发展的明线。
导演过多的照片与对话桥段设定已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从敏感事件入手升华为内心深处的力量才没能落入俗套。
如果完全删除结尾,本片才真的沦为渣片,因为太多的情感细节与事件主线脱钩,人物塑造反而落入警匪谍战片的俗套。
故事是朴为了南北关系 要送给饥荒的朝鲜礼物 改良的荞麦种子 被金误以为是武器 要弄到手卖给别的国家。
池作为一个在韩国苟且偷生的朝鲜特工,身负血海深仇,又被卷入这件事情,最终靠着 嗯 报仇雪恨 找到女儿 的故事朝鲜有饥荒 ,大批量杀特工及家人 中国有军火贩和跨国人口贩子 这是基于什么心理创作的情节呢
一刷二刷这部片子,都是因为孔刘美好的肉体。
攀岩和肩膀脱臼两个场面,让我一边为动作极限紧张,一边对着线条分明的身体垂涎三尺。
孔刘本不是角色里那样果敢暴烈的人,但是与朴熙顺面对面飙车戏里的眼神无比抓人让我印象深刻,即便一刷后已经忘了剧情是什么的时候,一说起这部戏首先想起的还是这个坚毅的、无所畏惧的眼神。
反而是那个预告片里被重复播放的跳下汉江大桥的镜头,帅则帅矣,却因为顺理成章少了惊喜感也就少了冲击力。
那个时期的孔刘,真的是用多变的可塑性,完美证实了自己的演技,从一个偶像演员轰轰烈烈的转身成为了兼具实力与魅力、口碑与票房、外表与内涵的大银幕男神。
可是,说到底,会反复看这部戏,也不过是因为他。
这部片子或许收获了大量的口碑和票房,可对于已经看惯了香港和好莱坞动作片的我们,剧情和场景也就显得没那么震撼了。
故事背景或许够大,但南北冲突一直被用于各类影视作品,而且影片冲突也只是浮于表面,换个或者去掉背景故事一样成立,稀释了整个故事的记忆点。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才需要演员扛起这部电影。
说回主人公。
主人公或许够牛掰,但行动的动力单纯源于为妻女复仇,不是说不行,而是在这个故事背景下,电影格局变的很难掌控,大或小都变的不那么相称。
反而是女记者的动机,显得合理且易于被接受——不过她的动机并不重要了。
反面人物和故事线的推进焦点缩小至个人,弱化了冲突感和故事开头为主角强化的个人身份,再一次将这部电影定位于一部唯主人公电影。
Anyway,因为是孔刘,还好是孔刘,才更要凸显主人公!
谁让这是孔刘第一部亲身上阵、贡献美好肉体的动作戏电影呢,何况还有片尾那个被津津乐道的教科书般表演的感人落泪镜头。
谢谢导演,太知道观众想要什么了!
看评论,似乎很多人不太喜欢这部电影。
但是在韩国气质的电影里,我觉得它并不逊色于辩护人、素媛、熔炉这一系列。
本来以为只是看个犯罪片,没想到是个大片,背景很大,场面很大,人也很酷帅,几个间谍、特工都是硬汉,两次追车、数次打斗,都是堪称惊心动魄的精彩。
被严刑拷打、关在监狱里,还能越狱,硬汉秒秒钟俘获我心。
看着池东哲和女儿对视,没见过爸爸的小女孩三次回头,他在任何情况下都没屈服过,却在那时流下了眼泪。
为了妻儿,为了家,铁铮铮的汉子,一言不发,用拳头和鲜血奋斗到最后,距离震撼还有一点距离,但仅仅只是一点而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有自己的选择,他们或许有的屈从于现实,但内心的良知却从未磨灭。
内涵有了,人性有了,故事曲折,打斗精彩,我不知道还要怎样才配得上五颗星。
韩国电影最震动我心的,是他们直面自我的魄力。
这部电影,矛头直指什么,自不必说,越是牵扯到大树底下的根,越需要自省的勇气,需要改正错误的决心,不怕牺牲不怕丢脸,不遮掩。
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好。
无论是求司法公正系列的辩护人,还是用其他方式对抗强权的恐怖直播,都让我感受到了韩国电影的承载力。
电影是一种艺术,也不仅仅是艺术,文以载道,那么电影呢?
向这样的韩国致敬。
2015.3.30
乱七八糟
有种永远也演不完的感觉
都说像谍影重重 但我特么的不记得谍影重重讲啥了 … 最后一🌟给孔叔的肌肉
就算这是韩国版的波恩,至少也是有点模样了。
只能再说一次.韩国编剧都是神级编剧.动作场面剧情铺排完爆香港
大失所望。
放开那个孩子,贩卖、留守儿童问题:我来解决
这种有勇无谋的白痴也配当间谍?别闹了。导演拍片时喝多了吧,挺好个事儿拍稀碎。
大叔+隐秘而伟大。。。。。。感觉没前两个那么精彩出众~
太拖沓了
最近韩片看多了,一般般
节奏紧凑,孔侑演技一流,追逐飙车很过瘾,总之很好看。
一部動作片能拍137分鐘..各種混亂的劇情,毫無邏輯的動作戲,真是近年來看過的韓影較差的一部了
这…谍战大片呀!孔侑演的特工简直开了挂了…帅呆酷毙、身材好绝了!虽说模仿谍影重重,但我也觉得精彩好看,孔侑可比马特达蒙帅多了哈哈
模仿谍影重重,象模象样倒是挺精彩的,剧情紧凑,场面挺大。就是几处明显的常识硬伤,例如落地开伞、N发左轮手枪。好在结尾挽救了整部电影。四星。
大篇幅的复制碟影重重,虽然动作戏也算是真实,但复制这种实在是让人提不起好感来。片尾最后还黑了一把威海,又不是内蒙古哪来那样的地。。。。。。
商业烂片
2星给孔侑,片子太模式化,老套又俗套
不好看,没有一条清晰的主线。为了孔刘,勉强三星。
电影基本上就是孔侑的个人秀...车技...跑酷...打斗...枪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