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少年收容所

Short Term 12,她和她的小鬼们(台)

主演:布丽·拉尔森,小约翰·加拉赫,凯特琳·德弗,斯蒂芬妮·比翠丝,拉米·马雷克,Alex Calloway,凯文·赫尔南德斯,Lydia Du Veaux,勒凯斯·斯坦菲尔德,Frantz Turner,戴安娜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13

《少年收容所》剧照

少年收容所 剧照 NO.1少年收容所 剧照 NO.2少年收容所 剧照 NO.3少年收容所 剧照 NO.4少年收容所 剧照 NO.5少年收容所 剧照 NO.6少年收容所 剧照 NO.13少年收容所 剧照 NO.14少年收容所 剧照 NO.15少年收容所 剧照 NO.16少年收容所 剧照 NO.17少年收容所 剧照 NO.18少年收容所 剧照 NO.19少年收容所 剧照 NO.20

《少年收容所》长篇影评

 1 ) 格蕾丝的自我拯救

早年遭受过家庭暴力的格蕾丝勇敢地反抗,通过法律途径把伤害自己的父亲送进了监狱。

为了帮助更多有同样遭遇的少年回归社会,她到寄养中心做了护工。

她用温情的关爱抚慰各种受伤的心灵,但是她自己的伤口却从没被治愈,只是深深地隐藏起来。

直到女孩贾登被送到寄养中心,凭着敏锐的判断,格蕾丝察觉到女孩遭受了和她同样的不幸。

同样的遭遇使她心底的伤口再次被揭开,而父亲即将出狱也勾起她心中的怒火。

好在她真的是很坚强,她不顾一切冲进贾登家,将她带回寄养中心,向她袒露了心底的秘密,鼓励她站出来反抗。

因此,在对贾登进行救助的过程中,格蕾丝才真正治愈了自己的伤口。

对未成年的伤害是令人憎恶的,虽然影片选了一个这样沉重的题材,但是片子处处显露着温情与希望,非常具有积极意义。

格蕾丝收获了爱情和家庭,贾登揭发了父亲的行为变得勇敢起来,马库斯也回归到正常社会生活中。

就连片尾那个再次狂奔的萨米,也不再是因为情绪失控而发狂,仅仅只是想来一个恶作剧。

多么充满阳光的结局。

勇敢面对人生的苦难,生活终究是美好的。

 2 ) 少年的秘密花园

在漫长的雨季来临之前,各怀心事的少年成群结队的来到花园,他们穿过狭窄的荆棘和泥泞的草地,把自己内心中最隐秘的故事小心地埋藏在潮湿温润的泥土里,于是那些不堪的,落魄的,羞于启齿的小秘密就在雨水的滋养下缓慢生根,发芽,并且相互抚慰。

终于有一天,这些秘密破土而出,无法再被隐藏,而这片花园也变成了少年们的秘密花园,当他们再次经过这里的时候,不会再有年少时的羞赧和愤懑,他们终于开始学会和自己的昨天和解。

这是我年少的时候无数次幻想过的秘密花园的场景,那些少年从这里经过,离开。

留下了他们生命中那些落寞,狼狈的不为人知的秘密,而我希望自己就是那个花园的花匠,小心呵护着那些脆弱的不堪一击的心事。

后来的一天,我看到了一部叫做“少年收容所”的独立电影,我知道,这样的“秘密花园”其实一直都存在。

梅森在这里认识了他的养父母和那些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

格蕾丝在这里被他的父亲强暴,怀孕,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

马库斯在这里见证了母亲与人贩子的交易,他发现自己成为了可以用来讨价还价的商品。

贾登在这里被自己的父亲毒打,接受性骚扰,还被迫对法官说谎。

而萨米在这里丢失了自己最心爱的玩具,那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他们心照不宣的掩饰着内心的伤口,可是幼时就留下的伤痕总会在阴雨天隐隐作痛,少年们在这片花园里彼此温暖,同时又在相互伤害,因为你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触碰到那些敏感脆弱的伤口。

这就是少年收容所,那些因为家庭环境而受到伤害变得越发敏感和有着更强的自我保护意识的问题少年们就在这里生活,马库斯是个个子高高的黑人,不爱说话,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他浑身长满了刺,随时准备对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发起攻击,他看上去无所畏惧,但是当他年满十八岁即将离开收容所的时候他变得犹豫,慌张,他藏毒,打架,为了一条心爱的金鱼而割腕。

贾登是自我保护意识很强的问题少女,对环境充满戒备,缺少安全感,自我伤害倾向,情绪无常,他的父亲是一个外人眼中儒雅的绅士,但是却在家庭里对贾登毒打,性侵。

萨米内向,腼腆,守护着身边的玩具,就像一个骑士守护者自己的公主,直到有一天他的玩具被心理医生强行拿走,他开始变得萎靡,精神恍惚。

而收容所的老师格蕾丝因为年少的时候被父亲强暴而对怀孕产生了极强的心理阴影,当她看到贾登的经历的时候会那么感同身受,她甚至会在夜里拿着棒球棍闯进贾登的家里,这样一群有着各自经历的人们在一起相互救赎。

然而收容所的经历却给了他们另外的身份和生活方式,他们在试着与自己的过去决裂,马库斯离开收容所之前,格蕾丝组织大家给他办派对,亲自给他理发,那些年少时受到毒打而留下的疤痕开始痊愈。

贾登生日那天再次收到父亲的欺骗,她变得暴躁,情绪化,马库斯组织大家为她写生日卡片,格蕾丝陪她在宣泄室里疯狂的发泄。

萨米得到了奈特为他藏下来的玩具,他慢慢的变得开朗,终于可以披着美国国旗在收容所练习跑步,而格蕾丝在梅森的开导下,终于可以正视自己的过去,在看到肚子里孩子的时候她紧紧握住梅森的手,喜极而泣。

收容所的生活从来不会因为孩子们的离去而改变,它始终停在那里,等待着给下一个来临的孩子以温暖。

年幼时那些疼痛的记忆在我们年少的身体上烙下了难以消除的刺青,我们因着这些伤害而变得脆弱,敏感,对陌生环境产生抗拒,时刻保持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世界是个庞大的收容所,而我们则是这个收容所中有着各自秘密的少年,我们不停地伤害自己,伤害他人,同时也在试图救赎自己,温暖他人。

直到最后我们会忘记那些疼痛开始新的生活,又或者被那些伤痕所摧毁。

生活永远不像影片一样励志和充满正能量,更多时候我们会带着这些伤痛和仇恨生活下去,在不停的相互伤害过程中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快感,我们都渴望着有一个真正的“秘密花园”,可以让我们暂时将那些落魄的往事埋葬起来,然后重新上路。

 3 ) 操蛋的世界,美好的你

我想这是个极不讨喜的题材,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讲述,都难以逃离故事本身的压抑和沉重。

可是它确实是今年继《野马》之后我最喜欢的片子。

我不知道该怎样去称呼这些孩子:心理问题,情绪管理障碍还是某些心理学或精神病理学范畴的专有名词。

我觉得怎样都不适合,我想他们只是还未被教会“爱”。

我们是天生具备爱的能力,还是后天在被爱的同时才学会了爱。

我想这是值得被争论的,我更偏向于后者。

每一个人出生后大概首先体会到的是父母之爱,随着年龄增长,渐渐体会了友人之爱,爱人之爱。

点点滴滴,我们才在交互之中获得了爱的能力。

与爱相对的不是恨,而是冷漠和伤害。

他们大概一开始就获得了更多爱的反面,所以才与大多数人如此格格不入。

不论是习惯用写词宣泄情感的Marcus,每日沉浸在自己幻想世界里永远疏离于人群独自画画的Jayden,还是在自己创造的游戏世界中保护妹妹的Sam。

每一个都让人心疼却无力。

我想“章鱼与鲨鱼”的故事可以诠释一切,对于他们而言想要得到爱的代价便是自己被一点点吞噬。

渴望爱又惧怕爱,当恐惧超过渴望时,表现出来的即是伤害。

伤害他人,伤害自己。

我一直在想内心多强大的人才可以留在这里做社工,又怎样才能被他们接受或者至少不被排斥。

直到Grace和Mason的过往被揭开,拥有相同的身世才能够真正对他们感同身受。

倘若无法感同身受大概只能是一副救世主的样子,厌恶至极。

虽然是很沉重的题材,可是内里真的很温暖。

 4 ) 我们都有能力学会爱

年轻的格蕾丝和男朋友梅森在一家少年收容所年收容所工作,收容所里面住满了很多的问题儿童,像暴力的马库斯,孤傲的贾登,毒舌的路易斯,爱玩偶的萨米。

这些未成年儿童都曾遭遇不同的家庭暴力等问题,久而久之心理渐渐变得扭曲,可他们的心理都还是很善良和渴望获得爱的。

格蕾丝尽其所能帮助这些儿童,每天不仅要组织活动,还要应付突发状况,怕孩子们遇到危险,但她却乐此不疲。

然而格蕾丝也有自己的心结,也有属于自己的阴影。

《少年收容所》题材沉重,却不乏温暖,电影开头,几个辅导员聊着天,突然铃声大作,一个问题少年奔跑着往外逃窜,辅导员赶紧去追赶;电影末尾,几个辅导员依然在聊天,铃声又骤响,问题少年又往外奔逃,辅导员再追,不过,问题少年逃着逃着,又折返回来,原来他开起了玩笑。

这是一个特别棒的结尾,首尾呼应,又升华了主题,给观众一种久久都不能释怀的感觉,深入人心,萦绕心头。

 5 ) 愿开始和结尾一样美好

满眼看到的都是美好,即使有割腕,即使有各种悲惨境遇的诉说。

可是,我看到的不是控诉,而是另外一种发自内心的奋起。

每一个来到少年收容所的少年都带着自己的故事,只是这样的故事或许不够欢快,所以轻易启齿。

只是遇到和你相同境遇的人,或许才能开启心扉。

他们敏感,他们易怒,他们却用着微不足道的力量,捍卫者内心无比骄傲的自尊。

另外,Grace和Manson的情感也是有所跌宕和起伏,我只是敬佩Grace在其中的勇敢。

一个曾经不堪童年的女人,是如何在每天工作的重压下还能如此心平气和的处理问题?

还能坦然和Mason面对生活的种种不顺?

那份坦然和从容,仿佛经历了世事沧桑一样,有种岁月积淀的成熟。

可在Mason养父母的30年纪念日上,却又透露着令人怜惜的孩子气。

跳啊,蹦啊,如果那一刻能够将所有的阴霾都能抛之脑后,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不过,如此的幸福似乎都抵不过自己独自中孩子的心跳,来的如此令人激动和流泪。

收容所的工作人员,其实内心也有过一样的伤痛,但他们依然执着的从事这份工作,还不忘工作之余唏嘘孩子们的爱情。

这份快乐是短暂的,因为很快就会有人给他们制造麻烦。

但不管怎样,希望开头一直都和结尾美好!

 6 ) 她也是需要被拯救的人

《少年收容所》题材沉重,却不乏温暖,电影开头,几个辅导员聊着天,突然铃声大作,一个问题少年奔跑着往外逃窜,辅导员赶紧去追赶;电影末尾,几个辅导员依然在聊天,铃声又骤响,问题少年又往外奔逃,辅导员再追,不过,问题少年逃着逃着,又折返回来,原来他开起了玩笑。

这是一个美妙的结尾,《纽约每日新闻》这样说:“《少年收容所》包含着2013年所有电影人最令人动容的结尾镜头。

这部简短但能引起共鸣的影片会在你心头萦绕许久。

 7 ) 谁都拯救不了谁

  说实话其实我不大喜欢此类电影,太沉重。

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我宁愿窝在沙发上看港产喜剧。

可是这部电影看完后却毫无沉重感,满心都是喜悦之情。

  “少年收容所”,这名字真令人讨厌,散发着一股浓浓的药水味,容易让人联想到面容严肃的如同“灭绝师太”式的救助人员和一大群危险而古怪的问题少年。

当然,这两者电影里都有,却没有大起大落的人性冲突,毫无违和感,一切都在平静的生活中慢慢进行着,有一种真实的人性之美。

也许就像Grace一开始说的,他们既不是家长也不是治疗师,他们的职责只是确保孩子们在这里的安全。

他们都很清楚自己的定位。

  不得不佩服导演,这部电影的视角很独特,一般来说此类影片的重点都应该放在孩子身上,毕竟名字叫做“少年收容所”,但导演偏不,从头到尾都是Grace眼中的世界。

而在电影中,孩子们的结局并不明朗,除了Marcus出去之后过的不错之外,Sammy依然时不时就出逃一次,Jayden和其他人依然还住在里面,但我们谁也不会担心他们,因为我们知道这些孩子包括Grace都会越来越好。

  是谁在帮助他们?

Grace?

虽然她又负责又耐心又和善,但她自己本身也曾是个伤痕累累的孩子,而且电影从开始到结束,孩子们自残或暴力的行为都实有发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每当Mason他们正在高高兴兴的聊天或者和孩子们一起玩的正开心时,就会有突然事件发生,不是Jayden逃跑了,就是Marcus和Luis打起来了。

  看,谁都不是救世主,谁都拯救不了谁,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救赎。

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去,才能找到开启未来的钥匙。

Grace如是,Jarden也如是。

  电影结束时正好和开头相呼应,都是Mason在讲孩子们的段子,然后Sammy就跑出来了。

不过首尾感觉却完全不同,前者给人紧张严肃之感,后者却看得人发笑,蓦地就生出一种温情一股喜悦,也许是用了慢镜头的缘故,又或者我们已经开始相信最后的最后他们都将变成更好的人。

 8 ) 借此片,有感于中国收容制度

看了此片,泪水几次温润了我的心田.喜欢并推荐它,原因可以见其他影评).在此想和大家一起看一看收容所的现状,尤其是中国的情况,引万家资讯的一则评论:http://365jia.cn/news/2013-02-25/4F811ED4C39F55DC.html因为时间关系,还有部分内容待提供.但是,真心希望能看到中国收容所中,也有爱的回荡.

 9 ) 少年收容所。

片子最后还是以喜剧收尾,贾登离开了虐待她的父亲,格蕾丝也重新找回了平静、幸福的生活,黑人小子马库斯离开收容所也找到了工作和爱情,皆大欢喜。

整片平淡而不乏波澜,演员演出亦十分自然动情。

影片还获得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十佳独立电影。

本人看了影片之后,体会较深的几点是: 1. 必须对生活、对工作、对爱情投之以全身心的真心与热忱,他们才会在积累到质变之后对你进行回报; 2. 不要自以为是地总是从“我认为”进行思考,多从对方的角度进行思考,去体谅对方,理解对方;对于片中这些被父母抛弃、从小遭遇不幸的孩子,只有多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才能最终被他们接收; 3. 十分叛逆的孩子大都有一个不幸的家庭,桀骜不驯的孩子大都拥有让其能桀骜之才。

 10 ) 少年煩惱的電影史

基本上,這是我第一篇在豆瓣寫的評論。

評價是一種很兩極化的事情,但若是硬要作為觀影時的考量,勢必要仔細慎選,這部電影我給予「還行」,也就是所謂的三顆星來說,在多數人來說,是會以為我認為這部電影感到普通,或可能是還要更差勁些,但對我而言,這三顆星不能說明這部電影的優缺點,而是它對我的重要性與影響力有多深刻而評定的。

我想已經有很多人已經以「自我救贖」、「逃避過去」等命題來論述,因此我將以我所認知的一些「談論孩子/青少年」電影來敘述這部電影的特質。

首先要從較早在電影中,使用這個收容所場域的概念來提,便是一般皆知的經典作品「飛躍杜鵑窩」 (1975),當時這部電影傳達出一種,為了使人們改良改善而所處的一個封閉性空間的質疑。

在這個精神病院中,主角從瘋狂(假性的發瘋),到呆滯(真確的發瘋)的一個轉變過程,令另一個最終歸屬於野外長大的酋長終於覺醒,逃離這個人們一直以為是溫暖的「鳥窩」。

因此在往後的電影發展,我們都可看到這種為了某種人類改良目的而造的緊閉空間,無非都無法控制住肉身以外的心靈。

而這種心靈相對於成人來說,青少年是最具有令外人感到最危險的心靈。

成人可能因為某種因素而有各種不尋常的想法,試圖輕生、逃避、偽裝等,但青少年擁有更多的是,瞬間的爆發性情緒,這是基於他們都還未受過完全的入世社會的洗禮,能夠比起很多成人,來得更主張自己的需求。

青少年也因此從最初以成人為主體去反應人們的心態,到縮小範圍至,青少年成為了很多電影的主題,而這些電影能夠傳達出與成人情感上很不一樣的情緒表現,近年來的「壁花少年」(2012)便是一個絕佳的例子,表現多樣性的少年煩惱,而非單一的維特煩惱,也終於不再是過去從1999年以來,「美國派系列」僅僅是淺白地只認為青少年的煩惱總是只有性的好奇疑惑,更何況那是絲毫沒有以女性的角度來考慮的內容。

當然據我觀影的經驗來看,也是相當早就有以大人的角度(成年的導演)關注到少年情感上的議題,從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1991),到少年Pi的奇幻漂流(2012),一直都有相似的主題表現。

其中也含括很多針對特殊案例所衍生成的故事劇情,如上帝之城(2002)、貧民窟的百萬富翁(2008),這些並非不屬於以少年的煩惱為主題的電影,而是這些電影往往將少年視為一種相當成熟的成人,以一些超乎於一般少年所想的觀點來看待整個社會。

仔細尋找會是我們平常熟悉或常見的案例,也仍然很多例證,其中歐洲相當早就在廣泛地討論,單車少年(2011)與十七歲的單車(2001)來看,雖然國籍不同,但同樣都能展現一般青少年面臨生活情境時,會碰撞到的問題。

而這些電影由於相當符合現實生活,使得我們不得不讚嘆他們逼真寫實,以及我們內心所感受到的情緒張力。

回過頭來看少年收容所(2013)這部年輕導演所拍攝的電影,我認為與弗魯特韋爾車站(2013)一樣有著值得觀看的內容,兩者都是年輕導演試著以一些紀錄片式的方式緩慢地觀看人們的一舉一動,因此帶有著相當高程度的寫實性,但同樣地多少都會面對到年輕所導致的某些不夠熟練而產生的小缺陷,如很多人常會說影片步調的緩慢,而使電影不夠張力等等。

然而換個念頭來說,它的緩慢程度,應該沒有像雲端情人(2013)來得誇張,但很少會認為那部電影的緩慢會影響到人們觀影的情緒。

而少年收容所其實缺陷的不是緩慢性,而是故事的舖成較為多元的關係,為了傳達除了少年之外,還有幾乎是女主角的看護員心情,而讓劇情更為複雜,這是很多導演都會容易面臨的狀況,試圖添加內容的豐富性,或想探討的議題過多時,會造成影片焦點不夠聚集。

近年來很多清新電影(鏡頭用色都相當清朗明亮)試圖表現很多生活上會面臨到的議題,但其實這些的內容舖成,到最後,其實都給予一個很不確定的答案,而不是一個果絕的答案,這是因為這個答案很難會是觀眾想要的答案,又或者這個答案(結局)會遮掩人的眼睛,看不到屬於自己的方向,就像電影最後仍然是少年因為再度困擾,又再次地飛躍杜鵑窩。

《少年收容所》短评

难道名字不应该叫《Anti-parents Club》咩?

9分钟前
  • Joey的第34任女友
  • 还行

看是可看,只是女主哪像怀孕了,一开始以为nate要成为主角了

13分钟前
  • wjszy
  • 推荐

套路太熟,缺乏新意

16分钟前
  • 洛梦蝶
  • 还行

剧情有点简陋,因为主题很模糊,导致缺乏表现力,情感渲染整体也不到位。喜欢章鱼妮娜和鲨鱼的小故事。

17分钟前
  • 小J²
  • 还行

不值得看!

21分钟前
  • 南都小王子
  • 很差

美国电影的强大就是小情节都拥有感动的味道,特别是做为一部独立片,不去挑剔剧情是否老套和完美,但电影是真实的。有好多能够让人感动的场景,被父母受害过的孩子都不敢去伤害别人,只能去伤害自己。马科斯的一句无奈的rap:只有在我的眼里你才知道不正常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3.5分

26分钟前
  • 会飞的饺子
  • 还行

被评分骗了,电影想说的东西太多了,但是导演又不行。把这部看上去很平淡的电影看的更平淡了。。

29分钟前
  • KT
  • 较差

问题少年和社工,社工也因这份工作和自己的经历怀疑婚姻和生育下一代的必要性。父母对子女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不可估量。有点法国电影调调,不过不好看,很闷。96m的电影度日如年。

32分钟前
  • 瑶瑶
  • 还行

像很多独立小片一样,也许它有很多不完满的地方,却总有那么几个能打动你的瞬间。比如给贾登庆生,结尾看B超。生命总是让人感动。还记得第一次听到女儿胎心时的激动,眼泪瞬间就止不住了。结尾的生命同样是一种希望,虽然过程中有很多压抑的地方,但这仍是个治愈的故事。。。

3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仿佛独立电影都有一种共同的特殊气质,虽不完美,却总让人动容。

38分钟前
  • É
  • 推荐

从头到尾说不出的压抑,这阴影般的情绪即使在最温暖的几个瞬间都没有散去。我觉得剧本很出色(头尾讲故事尤其好),但特别能戳中我跟个人经历也有关,总之现在越发理解生活突然一团糟,只想摔碗走人不计后果的感觉。结尾镜头一慢下来我眼泪啪一下全出来了。Mason是个好男人。女主演得真好。

41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一部让我想起《被禁锢的女孩》的治愈片。导演用较少干涉的近距离镜头呈现了多个拥有自己故事和痛苦的人物,叙事较为平淡,没有太多出彩但也没有太大的败笔。虽然这种清新治愈的风格很常见,但可贵之处在于它们总是会引起我们的共鸣,无论是那些我们伤害过别人或是被别人伤害过的,无论是那些还来得及亡

45分钟前
  • 诱导师
  • 较差

《尚气》的导演早年的独立影片,“惊奇队长”布丽挺有青春大姐感,这些演员不演超英演普通人的时候往往都有独特的魅力。立场差不多是跟着拉米·马雷克来的,但又不是完全以他的视角来叙事,源自导演早年在这里的实习经历所以就不奇怪了。片中几个典型人物都挺立得住的,戏份也是张弛有度,讲述了很多人的故事,但又集中在问题少女这一边,并引出体制性的问题以及布丽的过往经历,算是很圆满的叙事。作为青年创作者表现得很好了。很多细节很有意思,看得出确实是有经历有观察才能做到的。拿出小羊的一刻泪了,虽然知道之前的特写是有用意的。

48分钟前
  • U 兔
  • 推荐

几个难以驯服的少年的各种创痛故事。看到海报了吗?这就是电影的结尾——生活还在继续。

53分钟前
  • 张翔森
  • 推荐

美国的独立电影总是关注青春受伤的心灵,依旧是治愈系和温暖的小片子~

56分钟前
  • Granite_花花
  • 还行

自杀,性侵,自闭,一般剧情片,头上的花代表你美丽的脑袋里种种奇妙幻想

60分钟前
  • 带头大叔
  • 还行

5/10

1小时前
  • 梦幻之都
  • 较差

3.5,口述的两个故事那么精彩

1小时前
  • 王小北
  • 还行

编剧能力不足,莫名其妙

1小时前
  • 大作人家王書紀
  • 较差

3.5星,好主题好演员,表述稍拖沓。

1小时前
  • Va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