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刚追平了这部电视剧,还让我知道了一个此前闻所未闻的影视APP“百视TV”很好的下饭剧,我给打八分,按照已经播出的前十四集来讲,它可能已经无法超过《爱情公寓》和《武林外传》了,距离我心目中的巅峰《我爱我家》更是有很大的距离。
但是我仍然给这部剧打八分情景喜剧非常考验编剧功底,其次才是导演现场调度和演员的表演。
这部剧能看的出来是在认真工作,比如生三胎那一集,用了三重误会的设定,相对于简单的使用俏皮话以及夸张人设来直接挠观众的痒痒肉显得高级的多。
不过它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就是虽然有野心,也踏踏实实的做出了一定的工作,但是还不够好,这也导致这部剧目前看来不温不火的缘故。
演员表演方面,杨超越真的令我惊艳,我之前是吃她的颜的,至于演戏以前一直觉得她只是个花瓶流量,但是《家有姐妹》里的方向真的演的很不错,大部分包袱都抖响了,以她为核心展开故事的几集效果都很不错,我觉得假以时日,她会是内娱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女演员。
柳岩的表演也可以,但是可能从剧本设定方面,柳岩并没有承担过多的逗笑观众的任务,更像是一个普通家庭剧中的姐姐,这里杨超越的方向因为总是吃错瓜,经常性的处于误会当中,所以贡献了更多的笑料。
人物设定方面是这部剧最让我满意的一个地方,这部剧的所有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基础上稍微艺术加工一下。
没有二愣子,大傻子,也没有受气包,尚小浪我觉得只是一个舔狗,不是那种不合逻辑的受气包角色,这种人现实中也是有的,方向对尚小浪也没有过分到脱离现实。
最后,要夸一下这部剧的造型师,我前面说了,我之前是吃杨超越的颜的,这部剧里每一集杨超越的造型、服装、妆发都很对我胃口,特别可爱、漂亮,希望看到更多的她的现代剧,最起码赏心悦目。
家有姐妹完结一段时间了,正好赶上工作交接没时间写点什么。
现在新工作已经就位,写篇东西算是纪念第一季吧。
老实说家有姐妹不是一部让你从头笑到尾的喜剧。
在我看来,它不是做不到,而是压根没想那样做。
这是我欣赏的。
和我看过两集之后的想法一样,我很欣赏《家有姐妹》的一点就是剧中人设都很正常。
没有傻子角色,比如武林外传的小六子或者爱情公寓的子乔,唯一的一个愣子角色就是《今天有演出吗》里面的李宗恒扮演的弟弟来客串了一个“群演假扮医生”的桥段。
在主要人物中设置“二傻子”其实是一个很讨巧的手法,因为“二傻子”很容易就能制造反差和笑料。
但是《家有姐妹》顶住了这个诱惑,这一点上和我喜欢的《我爱我家》一样,全家都是正常人设,所有家庭成员都是你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普通人。
普通人设创造笑料的难度很大,有时会显得包袱没那么密集,但是相应的,普通人设更容易引起共鸣和思考。
《家有姐妹》没有试图通过挠观众腋窝来逗笑观众,相反它在试图通过展示老方家的生活来跟观众探讨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年轻人的就业观,算上第1、2集,和18到22集,一共有六集是探讨年轻人就业问题的。
还有探讨中年夫妻婚姻问题的“那一夜”。
探讨子女学习问题的“家有学霸”。
还有探讨三胎,老年人夕阳红恋情的故事。
当然《家有姐妹》做的还不够的地方恰恰也在于此,讨论问题了,但是不够辛辣,不够讽刺。
只敢在安全的话题上打转,比如讲家庭教育,完全可以讲私立教育侵占公立资源,推荐信制度在某些学校出现,或者学校搞素质教育和考学压力的现实矛盾等等现实问题。
讲述年轻人职场完全可以像《破事精英》一样更加辛辣的讽刺一下现在的职场问题。
这一点,希望第二季能够更激进一些。
好的喜剧作品一定要有足够的讽刺元素。
比如《我爱我家》里傅明老人局里局气的做派就令人印象深刻。
《家有姐妹》除了试图让观众大笑之余还能剩下点感悟和思考之外,还有一个亮点和创新,就是很多集最后会设置一个“家有实话”环节,这是我比较喜欢的,它通过让剧中人物面对摄像机说出自己更多的关于本集剧情事件的想法,往往能加深主题,增加笑料。
整个二十四集里,令我印象深刻的想要回看的有生三胎那两集,那两集编剧很有野心的设置了姐妹来以为老爸和玲姨有了孩子,老爸以为方红同意要三胎,乐乐以为妈妈要生三胎自己会失宠,这样一个三重误会。
所有人都处在误会中导致笑料百出。
第15,16集《潜入者》也让我多次回看,编剧通过巧妙的设计,让杨超越饰演的方向潜回家中找手办零件。
杨超越在阳台跟蜘蛛人的对话让人捧腹大笑。
故事最后,家里人假装不知道方向回来,纷纷给离家出走多日的方向准备吃穿用的东西,而这时方向躲在桌子下面潸然泪下的桥段堪称杨超越在本季的演技巅峰。
本季收官的两集,编剧更是把脑洞开到了极致,他们让角色意识到自己只是角色,直接打破第四面墙,让方向跑出了片场,这两集有点楚门的世界的意思,当然和楚门的世界讽刺真人秀不同,《家有姐妹》一方面想表达方向珍惜家庭生活,选择了回到剧中而不是抛弃父亲和姐姐追寻自由。
另一方面也是借着方向跑出演播室试图摆脱编剧的束缚过上自由的生活的剧情似乎在映射杨超越本人的经历。
这个桥段,对于杨超越粉丝的我来说感慨良多,却不足以为外人道哉。
最后要夸一下杨超越的颜值,虽然说在情景喜剧里夸演员颜值有点怪怪的,但是我还要说,这剧太养眼了,杨超越每一集的造型都特别贴合本人,可以说哪怕只是为了欣赏美女,追这部剧都不亏。
这部小成本情景喜剧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这种体量的剧本,要在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里讲好一个故事,要有笑点有包袱真得不容易,也是现在很难出经典的情景喜剧的原因了。
主创的团队演员和编剧都是有喜剧表演经验的,范明老师(武林外传,炊事班的故事),柳岩老师(屌丝男士)表现出色在意料之中,最令我惊喜的就是杨超越了,作为一个年轻的新人演员,应该首次接触喜剧的表演,不仅不露怯,反而是一抹生动的色彩!
好有天赋!
不是通过扮丑来取悦观众,从肢体语言,说话节奏来带动观众情绪。
尤其要夸夸范明老师和杨超越,一个作为有经验老戏骨镇的住场子,一个是年轻的流量演员,表演的生动有趣。
不管是台词还是抛梗接梗的节奏都很好,给我很大惊喜。
喜剧也不一定就是好演的,怎么演的好笑,都有技术和思考的。
杨超越很棒!
杨超越演的方向在今晚的这段哭戏,真的,我在群里看到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其实是理想之c里苏筱的一段哭戏。
非常类似。
苏筱没了工作,没了造价师证,男朋友还劈腿,生活过得污七八糟,窝在房间里不肯出门,敲开她门的是她远道而来的父亲,带着装在铝饭盒里的饭菜来看她。
她打开门,背对着父亲整理房间里的狼藉,说过得很好父母就不要总是担心了最近又发生了什么什么好事,结果转头,看到的确实一桌子满满当当的饭盒,父亲站在一边对着她笑,说快吃吧,苏筱整个就崩溃了,哭得很狼狈,就像今晚的方向一样。
理想之c里,女主最触动我的,就是这段。
家有姐妹,有很多笑点,有很多泪点,总是在煽情处及时停住,不让观众真的感到悲伤,这也许就是一部真正的情景喜剧需要做到的。
但今晚,它可能失格了,我真的看到这段时由衷地心酸和难受,心脏像是被拧巴拧巴揪成了一团又苦又涩的东西,但我绝不会把这段表演用快餐式的标签定义为“煽情”,它是真正的生活。
家有姐妹这种情景喜剧真得很适合我这种工作日很忙,周六日跟朋友聚完又回来有闲暇时间的人解闷看,整体轻松愉快~最后两集最开始我觉得跟楚门的世界有点相似,有丢丢丧失了兴趣,但是看居然还有一集半就继续期待后续剧情的发展,毕竟楚门的世界的结尾到这里就结束了,家有姐妹里的剧情又拓展了不少,真得出乎意料,妥妥的欧亨利式结尾了!
顿时感慨整个剧组上上下下都好用心,爱了爱了,很难得接触到这种剧,因为超越去看了看,很喜欢,给满分💯!!!
忍不住激情写下这么多字了,希望姐妹继续进步!
《家有姐妹》的呈现效果出奇地好,可以说非常非常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有些人就嘴贱爱说,这个《家有姐妹》嘛,我感觉一般啊,有点老套……但你让他找个不老套还能惹人笑的,更高级点的,他也找不到。
我看过非常非常多的情景喜剧,国外的、国内的,古早的、稍微没那么古早的,谁没看过《成长的烦恼》呢?
《地下交通站》我大概看了有10遍,台词都要会背了。
我喜欢《家有姐妹》。
情理之中在于,它是非常典型的情景喜剧。
就是当你想到“情景喜剧”这个词儿,想要去看一集的时候,能够提供给你的那种标准范式。
半个小时的时长,背景简单、人物鲜明、包袱密集,题材贴近社会热点,又用轻松愉快的形式表现出来,点到为止的一点升华主题,不煽情、不玩尬……总之,这就是当你饿了的时候,直接端上来的一盘你最爱吃的东西,风卷残云之后非常满足。
意料之外之处,首先也在于它是非常典型的情景喜剧。
仔细回想一下,真的很久没有在电视上看过那么好笑的情景喜剧,甚至连情景喜剧这个门类都快在国内消失了。
感谢这一组的主创和演员,带来了久违的味道。
我知道《家有姐妹》最初是综艺里的一个参赛项目,但在综艺里这个项目也真的是在做一个情景剧,而不是在综艺里搞噱头、敷衍。
其次的意外是演员组合。
杨超越是之前综艺里这一组的发起人,也是剧本里串起这个故事的灵魂,《武林外传》+《家有儿女》+超越妹妹,意外地和谐,有化学反应。
邢捕头演一个唠叨老爹,细微之处都是老演员的功力,不需要多说了。
柳岩,很多人只知道她的一些花边新闻,其实她主持和演戏的功底很棒,也演过情景喜剧。
方红的两个孩子,这俩小朋友戏份不多,可是每次出场都特别搞笑,没有一句废话。
杨超越应该是最大的惊喜,尽管已经无数次见识过她的综艺感、搞笑天赋,但是演戏不一样,需要跟着剧本去演绎一个不同的人,她做得非常好。
再说一遍,我真的感慨于《家有姐妹》所有演员的默契配合。
之前他们录综艺的时候,因为综艺的录制是非常匆忙的,合作者从天南海北赶过来,可能完全不认识,只有两三天时间熟悉、排练,最后拿出一个半小时长度的成果。
如果你看过《我爱我家》《炊事班的故事》,能够很明显看到一个曲线,演员在最初的几集里面还是显得有些拘谨,慢慢放松,到后期以及到了第二季、第三季就越来越默契,越来越放飞。
《我爱我家》里面,傅明老人一开始说话的腔调和后来都完全不一样。
演员在一起时间久了,能磨合更好,状态更放松,相比之下,只有几天时间临时搭起来的这个剧组,在综艺里达到的效果已经非常出乎意料了,而《家有姐妹》电视剧里他们的化学反应又好了很多很多……
喜剧本来就不容易搞,如果还要做到笑中带泪,那简直是编剧和演员的高光时刻。
家有姐妹的15,16集就是这样的高光时刻。
结尾两集,剧组又给大家贡献了全新的体验,完成度满分!
家有姐妹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真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希望快点搞第二,三,四五六……季,成为陪伴一代人的经典剧。
很喜欢这种剧本质量过硬的剧,看起来很巴适,也没有强行煽情,每次点到为止,实属难得
很不错的情景喜剧,但是距离成为经典,编剧还需要多多努力。
先说优点,也是编剧的优点,当然我一会还要说编剧的缺点,毕竟情景喜剧主要是靠剧情,靠编剧。
编剧的优点在于,他们没有偷懒设置那种愣头青人设,我能想到的比如说《夏洛特烦恼》里的大春,就是这种人物。
编剧苏彪说过(大意)低级的喜剧笑料都很足,但这种笑料仅仅局限于演员夸张的表演和抖机灵的台词上。
而不是在人物上、矛盾下产生笑料。
那种靠设置愣头青角色来获得笑料的喜剧,在我看来都是编剧偷懒。
家有姐妹这个剧里,所有的角色都是智商在线,方向虽然总是吃错瓜,但是她也不是傻大姐,不是大春或者开播情景喜剧那个综艺里《今晚有演出吗》李宗恒扮演的那个愣头青的弟弟。
小浪也不是愣头青,他只是舔狗罢了。
其余角色都是正常人。
这其实挺难得的,就连《武林外传》都没有免俗设置了一个小六子这种角色。
家有姐妹的编剧一直试图在用误会和冲突制造笑料,比如说“那一夜”,阴差阳错下姐夫怎么也无法离开这个家,这中间不断地被家人发现打断。
再比如,三胎那一集,三重误会叠加在一起,引出笑料。
家有姐妹的编剧也会用出人意料的剧情让大家会心一笑,比如方向离家出走那一集,方向为了在刷墙工面前证明自己不是小偷,说自己能指挥布加迪,结果刷墙工试了一下发现布加迪也听他这个陌生人的话。
以上是优点,一句话总结就是编剧试图写出高级笑料的剧本,但这也恰恰是第一季无法达到或者超越《我爱我家》、《武林外传》这种殿堂级情景剧的原因。
那就是编剧的功底还是欠点火候,矛盾、误会、冲突都有了,但是还不够,让人会心一笑的时候挺多,但是让人哈哈大笑甚至笑过之后有所思考的时候不多。
对了,这部上星剧能看的出来,每集都有个社会痛点的主题,它比较克制的表达着自己对于这个社会痛点的看法。
也许编剧想引发大家的讨论和思考。
但是现实情况就是剧本身并没有引起广泛的讨论,因为那些痛点话题看似话题,实际上大家也不知道说什么。
最后说说我喜欢的杨超越,她的表现真的让人眼前一亮,我特地去看了一下每集的收视率,然后对照了一下每集的主题,但凡是以方向为核心发展的故事,收视率必然更高。
这一点在最后六集非常明显,因为最后六集方向全部为故事核心,最后六集收视率是不断走高的,尤其是最后两集收视率创下了本剧的收视高峰,这说明既有观众对剧很满意,也对杨超越的表演很满意,否则观众早就换台了。
我是超级超级超级喜欢看情景剧的,所以对这片子期待挺高,但看了之后真的,我尬住了,没笑出来。
当然,这剧不好看不是演员的锅,是本子太差了。
笑点很尬,用力过猛,抛梗的方式非常笨重,台词又臭又长。
喜剧角色应该一出来就要迅速让观众看到他身上的一个抓人的特质,这个特质会伴随这个角色始终,成为他身上源源不断的笑料,而不仅仅是一个身份。
比如经典情景喜剧《老友记》,瑞秋一出场就是绝美逃跑新娘,虽然除了莫妮卡,跟在场的人都不认识,但她就这么理所当然地坐在沙发c位,开始吧啦吧啦说话,顺便要了杯咖啡,罗斯还在旁边给她咖啡里倒某种调料(?
),这就很好地体现了她有点叛逆,有点自我中心,理所当然享受别人照顾的富家娇娇女的形象。
而罗斯这一举动也很好地暗示了观众,他对瑞秋有好感,这也是一直吸引着观众的一条线。
在瑞秋出场之前,罗斯说了句他想结婚(还是想要个新娘来着?
)瑞秋立马就出现了,于是钱勒德在旁边说:我想要一百万!
这就是他的人设,永远最快察觉到笑点,立马抖个机灵,讲个笑话,虽然有时候旁边的人关注点并不在他身上。
……再说下去就要变成老友记剧评了……我想说的就是,人家编剧的用心就体现在各种细节,就像小s说的:每个动作都是精心设计过的。
每个人都呈现都那么鲜活生动,而不是简单地互相干嘴仗。
回到这部剧。
妹妹不想工作,只想在家咸鱼躺尸,做乞讨梦,做算命梦,做视频网红梦。
但这些只是她的欲望和诉求,却不是她的特质,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具有喜剧张力的人物。
姐姐这个角色也同样很尬。
体现她工作狂,就让她在家用跑步机上接客户电话,还听错了下属信息,于是开始英语、河南话、上海话的切换,可是有点用力过猛,而且妹妹一直在旁边催也很尬,感觉这个角色没必要在旁边,可有可无。
而且这一段是用过就弃了,作为一个女强人,在客户面前犯了这样的错误,她竟然不赶紧想办法补救,而只是告诉下属你被开除了,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那这不是喜剧,只是一个段子。
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开头。
一个人在工作中犯了一个错误,然后努力去补救,结果到最后越补越烂,牵扯了更多人,闹出了更多笑话。
这才是喜剧。
体现她习惯性假笑这个点也很尬,每次妹妹说“你又这样笑”,然后她开始照镜子,同时开始播放罐头笑声,我的内心be like:谢谢提醒,但我真的没觉得好笑。
而且,在每一个段子里面都能很明显地感觉到,这个段子是围绕谁而设置的,谁是这个段子的主角,谁是这个段子的配角。
角色没有自己的主体性和任务线。
情景剧本来就短小精悍,要通过短短二三十分钟呈现很多笑点,单单只有一条线会很寡淡。
每一个主要人物都应该有自己的任务线,其中一个是主线,其他是支线,支线跟主线不断交织,一个剧集才会丰满。
害!
感觉我们的情景剧想重回《武林外传》《家有儿女》那样的巅峰还要等很久
家有姐妹第一季收官的两集编剧脑洞真的大,跟我们玩起了“楚门的世界”,令人感觉非常出乎意料。
方向真的突破了第四面墙,来到了现实,遇见了导演,助理甚至杨超越本人。
杨超越鼓励方向去追寻自由,方向起先听从了她的话跑出了摄影棚,并在黑暗中奔跑,但是奔跑的过程中她回忆起了自己人生中的点点滴滴,最后她决定回归自己在剧中的生活,因为她的家人给了她二十多年幸福的生活,哪怕是在剧中,方向也不想辜负家人,她想回去陪伴家人。
看到这里我真的泪目,我不知道编剧有没有影射什么,我不知道那个在黑暗中奔跑的方向是不是就是在影射杨超越本人,而方向的家人就是影射现实中喜欢,关心和帮助过她的人,我斗胆代入了方向的家人,感谢方向放弃了自由一直陪伴着我们。
感谢@杨超越 ,五年了,你真的给我带来过无数快乐和惊艳。
最后感谢一下制片方,出品方,感谢编剧和导演,你们对于方向的喜爱我get到了,我作为方向的家人,真的感谢你们,感谢这部剧。
希望真如剧中所言,这部剧还有第二季。
综艺里就只喜欢这部,既传统又创新,杨超越不是完全不会演戏,是要找准戏路(别说演员要什么都会演,大多数演员演戏是有壁垒的)。换柳岩是败笔,她演不出喜剧的轻盈
跟爸妈一起看的,整体喜剧氛围还不错就是部分梗有点过时,不过电视受众像我爸妈这种年纪的多也不在意,柳岩演姐姐很贴,杨超越期待值以上的水平。
前两集太多网络梗了,没想到后面渐入佳境,能看到些原创的东西了,之前没看过杨超越的戏,没想到演技挺自然的。
尬得要死的剧到底是谁在看啊
比想象中的好太多了
在家看两集挺不错,有几个梗是有点老了,但我爸妈他们根本不知道,笑的乐呵呵的。我就当打发时间逗个乐。范明没啥可挑的,杨超越也比想象的合适,还蛮有喜剧感。
跟着我妈看了前两集,杨超越和小沈阳同框那段好好笑,对待工作的态度简直世另我哈哈哈哈
挺好笑的,为什么一直没开分?
虽然情景喜剧很难得,但这部糊了也很正常
下饭下饭。
俗,俗不可耐,柳岩演的不错,杨超越的美瞳差点吓死我
杨超越的表演真的越来越自然 台词很好 不看字幕也可以听得很清楚 跟小沈阳范明的对手戏也能接住 剧本虽然不如综艺上的出彩但是还是不错的 看完还想看下一集
演的更像是舞台剧,人物表演略显浮夸,全程不断的在制造笑点和老梗,反而显得很刻意了,没有情景剧那种味道。
很不错啊!杨超越演得挺生动活泼的,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挺好的。尤其是最后一集很惊艳。超越真的很适合喜剧,也有一颗真诚炽热的心,看好她的未来发展
家银们答应我一定要去看家有姐妹!!才几分钟啊笑得我肚子痛第一次追情景喜剧 没想到还蛮好看的耶!!有笑点亦有泪点 还有就是就喜欢杨超越这种没有偶像包袱的艺人哈哈哈 演得蛮好的 自然~
当时看综艺的时候就觉得《家有姐妹》不错,刚看了两集,超越妹妹演的蛮自然的,期待后面的剧情!
粗制滥造
看了之后最直观的感受,杨超越的演技还需要打磨,少上综艺,感觉就是在演自己。
此剧制作简单,剧本也一般,台词很厉害,姐妹俩都很可爱,几个孩子也挺好的,肯定说不上多完美,经常看喜剧的不感冒正常。有很多欢笑,有很多感动,也有演的比较尴尬的,结局仓促,但是最后角色和演员的碰撞真的妙啊。那句:你只拍了两个月,但是我已经在这个家过了二十年!感觉太厉害了!
第二集笑死我了 继续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