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要给五星!
真的拍得很好,人物角度找得也非常好。
从要互相杀对方的敌人,到成为携手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
从男主的视角告诉我们,我们的军队再也不属于任何个人,再也不忠诚于某个个人,而是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我们的民族。
上战场大家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消灭敌人,如何帮助友军,再也不会有人想着保存实力。
如果当时日本侵华时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团结的国家,一个有高度组织性的军队,哪怕我们当时工业实力,军事实力一样落后于日本,但肯定能把日本打得满地找牙,绝不可能落得丢失半个中国。
这样好的片子却被剪成了13集,而且剪得太明显,甚至都不连贯。
虽然我知道有些事情可能必须剪,比如最开始是斯大林授意金一胖去打南韩等等。。
但是这一切都不能磨灭它是一部好片子!
PS:这部剧一点火的程度都没有,甚至讨论热度都不如那个发胶定型,住大别墅的亮剑3。
为什么会有人拍出亮剑3这种东西出来?
因为导演和投资方觉得这样拍有人喜欢看!
为什么导演会有这样的想法?
我觉得很多人应该反省一下自己。
朝鲜战争,演绎的真实,道具演员,战术战役部署正确展现。
没有首长阵地喊话鼓舞士气一类的舞台剧场面。
剧中弘扬主旋律,展现我们伟大祖国诞生的引领者-共产党,有,但如一丝灰线若隐若现,水到渠成,鲜明不生硬。
真实再现了,朝鲜战争的残酷,我们父辈们的艰苦卓绝,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
在敌人先进武器,凝固汽油弹,重炮,轰炸机,许多先烈牺牲的一点不甘心。
面对面,厮打,我们有手有胳膊,谁怕谁,但是许许多多情况下,看不到敌人,就在重炮,汽油弹,航空弹下,牺牲掉了,许多许多英雄都瞬间被气化了。
我2个通宵看完后,心痛不已,平定心情后,知道了男主角赵和,在这个惨烈的战争的13集中的每一集,其实都已经死去了。
导演,把战争中许多人的英雄事迹,塑于赵和一人身上。
赵和,在剧集里,其实不是一个人,他是许许多多已经牺牲的英雄们的再现。
看完这部剧后,我深深地,知道,自己的渺小,张口闭口的国是应该这样那样,当年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品头论足英雄,真是肤浅可笑至极 。
补充-关于赵和原型和履历的事情国民党抗战老兵,的确有经验非常宽泛,见多识广的。
像远征军,已经接触当时最先进的火力准备-重炮火力打击,坦步协同作战理念了,且已经与英美联军实操,打小日本的。
在朝战1-4战役期间,我们的人群集群冲锋,许多战术是很糙的,剧集里,赵和也有说,仗不能这么打。
到了5次战役时候,连长也说,前几次,我们是沾了联军轻敌的光,第5次战役,联军就很难打了。。。。
赵和,这位英雄,大家不必拘泥于这个人。
不一定有原型,他是许许多多原型,被导演揉捏在一起,成为一个人-赵和。
在现实中,我感觉,赵和没有原型。
看,每1集的惨烈,赵和,在每1集中,都已经牺牲了。
太惨烈了。
重炮,凝固汽油弹,航弹大面积无差别收割,赵和其实每1集都不得不牺牲,敌人武器太强大了。
他的存在,是文学对战争的升华。
本人今年38,看了那么多年影视剧,只有《战火熔炉》令我超脱剧中人的个人生死和情感,第一次觉得主角是否活到最后不再是最重要的,有情人是否终成眷属也不再是最重要的……最后一集,微澜的江面上缓缓驶来一艘船儿,那是生的希望,那是回家的希望……任何时候都不放弃、不抛弃的战友们来接四连战士们回家了……望远镜里一辆辆满载荷枪实弹美国大兵的汽车和坦克轰隆隆驶过,而整个四连还能作战的人不到四十个……是奔向那生的船,还是拿起武器,任何时候都绝不屈服、绝不退让、绝不妥协,为平等而战、为胜利而战、为正义而战?
…………………………………………………为信念而战,披挂勇敢;为证求大道,踏平险滩;为和平而战,一往无前,赤胆忠心,化作山川……那一群坚强勇敢的志愿军战士们,那一群为维护国际正义、捍卫世界和平、保卫新生共和国而战的最可爱的人,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那一刻的感动,令我情不自禁潸然泪下,心绪久久难平…………剧中最值得一书的是男主角赵和同志,在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一场场热血战斗中,那个前清进士家的小少爷、前g m d小军官现解放战士志愿军战士赵和同志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与曾经的敌人如今的战友化干戈为玉帛,变敌视排挤为生死兄弟,也终于知道怎么写思想汇报了。
这部剧中,@付辛博 同志把赵和这个角色演活了,把那种整个人从言行举止到思想气质都逐步转变的过程演绎得顺畅自然、一气呵成,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特别棒!
最令人遗憾的是受集数限制,有不少铺垫和精彩场景一晃而过,个别地方剧情看起来不大连贯(瑕不掩瑜,不影响整体观看),人物形象还可以更加丰满立体却展现不出来,不知道是否有机会看到更完整的版本。
央八黄金档的播出已完结,还没看过这部剧的朋友们来@优酷 刷吧,特别好看,强烈推荐,以赵和同志为代表的四连志愿军战士们特别帅,爱了爱了~不知道剪掉的地方在电影《英雄连》中是否可以看到?
超级期待《英雄连》 ~
战争题材不错的电视剧,剧情紧凑,不像水剧需要加速看。
战争场景虽然不多,但每一场都很精彩,不像垃圾战争片上来就是指挥说一下,士兵拼命然后就胜利了,有冲锋,有狙击,有坦克战斗,看了不腻。
人物个性分明,各有各的角色特点。
演员都不是一线的 ,但表演的很精彩,没啥乱七八糟的宣传。
没有乱七八糟手撕鬼子的XX设定,比较真实。
必须承认,囿于资金和剪辑问题,剧情跳得太快,情节有时显得突兀,成片质量比起《兄弟连》 《太平洋战争》仍有不小的差距,但这不影响它成为近年来最值得一看的国产战争片,在我心目中这才是合格的入朝作战70周年献礼作品。
因为这部作品蕴含的思想是国产战争题材影视作品中难得深刻的,展示了一个“解放战士”在基层党组织的启发、后方人民的感化和自身成长多方面作用下,从旧军队士兵蜕变为真正的人民子弟兵的全过程。
为什么绝大多数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国产影视作品都显得空洞无物、陈词滥调,因为它们没能讲清楚志愿军组织先进、思想进步、战略战术思想强大等方面的内容,更没能讲清楚我军“为何而战”、“为何强大”,只会一味从“悲壮、勇敢、军民和谐”等方面做文章。
剧中战斗英雄因歧视“解放战士”被处分,重大问题进行党支部会议民主决策,基层指导员开展政治工作等情节,描述的正是三湾改编后官兵平等、支部建在连上、遵守三大纪律的人民军队。
前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阵营的“民主”旗帜也被美国拿走了。
时至今日,高举自由民主两面大旗的美国在国际舆论上有着压倒性的优势,恣意插手他国内政,在世界各地输出颜色革命。
即使新冠撕下其“人类灯塔”的面具,依然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为其摇旗呐喊、遮掩解释。
舆论的阵地我们不去占领,自然会被敌人占领,我们在舆论宣传方面相比经济层面的成就可以说相当薄弱了,文艺作品作为舆论输出的阵地甚至隐隐有被渗透的现象。
我们需要更多类似《战火熔炉》这样的文艺作品,我们需要让世界知道志愿军是朝鲜战争中唯一没有屠杀行为的军队、让世界知道是苏联打光一代人硬生生扛住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的疯狂进攻、让世界知道盎撒人海外派遣军队犯下的人类罪行。。。
这些本应该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却被掌握了话语权的西方国家轻描淡写地隐去了,正如它们在新冠疫情面前表现出来的虚伪、双标与无耻。
每一场战斗都是有头无尾的,打两下就莫名其妙的结束了,无聊的事情瞎扯半天,整集整集瞎扯淡,居然还有人安利说比跨过鸭绿江好看,和跨过鸭绿江比差的不是一点啊,完全不在一个层次,战火熔炉我是一路快进看完,没有几场像样战斗,也没有体现出战略和战术,倒是一天谈情说爱,兄弟长兄弟短的,完全就是一部小型的没有任何格局的电视剧而已,居然被水军吹捧上天了,现在豆瓣也不可信,
这部剧整体下来体现了志愿军的英勇无畏,也展示了志愿军如何靠着极端劣势的装备而战胜强大的敌人——除了精神士气,也有高水平的技战术。
可惜的是,剪辑和后期的剧情似乎出了问题,感觉是为了仓促赶成一个限定的结尾,这个问题似乎是北京电视台的通病(好像这部剧是北京电视台拍的?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三八线》《北平无战事》,都是前期精彩,后期出现跳剧情、赶结尾的瑕疵。
总之,瑕不掩瑜,希望这部剧能被更多的观众欣赏,可能的话,能再出个完整版或者剪辑版,谢谢团队的努力!
--持续更新-广播剧赵和是23岁的国军车队连长,要不是年纪小要算战犯的,有点小聪明有文化的小资产阶级,才开始的思想确实很反动派咯还有就是有些没出现的情节周念鱼吐槽老美财大气粗,炮弹打了一百发。。。
赵和告诉在战斗开始的时候对着新兵重复三遍要求轻装上阵,只带上枪 ,不带私人物品棉袄反穿原来还有情节 是赵和给的点子, 电视剧里也没了,不过删了也好,电视剧里就觉得是集体智慧,如果又是赵和,到时候又要有人说全靠一个国军兵了,周念鱼对此还吐槽他,说就他鬼点子多,还好是冬装,春装两面一个色。
43集广播剧里出现了人民军,有会说中国话的人民军,也有一个二杆子人民军,喝了酒就要杀俘虏,志愿军不让杀,就跟志愿军产生了冲突,但实际上这个人民军在战斗中是很勇敢的,然后关于赵和说杀俘虏是耻辱,连长批评他,最后赵和说没杀他,他就该知足 。
广播剧四连也死了几个排长了,一要提副连长就要死了,从财神到王宝福。
四连不配有副连长嘛57集有个班长和士兵一起学习的片段,士兵问敌人也有枪有人我们也有枪有人,这有啥好比的,班长说敌人有枪我们有枪,但是敌人的枪好,敌人有人我们也有人,但是我们人多,我们人好。
不能唯武器论,不知道是不是毛爷爷选集里的59集展示了美军换了李奇微以后,李奇微开展了磁性战争。
争对志愿军补给不足的情况,开始边打边撤退,然后等志愿军没补给了再反攻 。
60集,广播剧里感觉排与排之间,基层战士的思想以及干部兵的思想还是不太一样的。
61集 提前出现了电视剧在后面才会出现的情节,就是村子里遇到朝鲜大妈那段,在村子里面的情节,应该是第四次战役的样子,在和美军作战过程中发现美军没有任何伤亡但是节节败退,怀疑这是在撤退,所以四连的战士们都觉得不对劲,担心补给不足,而追击敌人又使补给线拉的更长,为避免被包围被反攻,赵和本来提出撤退到后方,但是连长不同意,认为都没打敌就跑不可以,所以赵和就提议,整个战线很长,肯定有没来得及撤退的美军,可以往两边去看看,遇到了就可以和敌人打一下,说不定可以问点消息。
然后就去了一个村子,发现了土耳其和南朝鲜部队,联合国军里的土耳其旅和韩军分别迷路了,先后到了一个村子,因为两边语言不通,土耳其把南韩当成中国人开打了,然后乘着他们打起来,我们把他们俘虏了。
62-65集 这两天基本上更新的部分和电视剧差不多,也是文工团在撤退过程中遭遇了美军的飞机和坦克,这个部分其实一直被大家诟病,认为文工团和师部脱离,单独撤离不现实,这个我觉得算是艺术加工吧,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这个情节可能也是为了推动后续情节的吧😂虽然稍稍有些离谱等我继续听再更新 。
---2020年11月17日-我看到有人在吐槽赵和额部中枪为什么还能活下来,觉得不真实,为此我专门去百度了一下(以下都是百度内容)。
在头部中枪的群体中有高达95%的人是活不成的,但是还是有5%的人奇迹般地生还了。
实际上是否能够活命,就要看中枪的部位是哪里了。
众所周知,大脑是整个人体中最为复杂的部分,它掌控着人的行为意识。
而且不同的大脑部位所负责的功能不一样,例如脑干是掌管生命中枢的地方,像延髓就有呼吸系统的中枢,如果这个地方被子弹击中的话,那么就会立刻死亡。
而如果损坏了杏仁核与下丘脑的话,那么就会出现影视作品中的情节,被击中的人失去了记忆在额头的后部是额叶,如果这里被子弹击中的话,生存率要较其他部位高一些。
除此之外,如果子弹是从头的前面打进的话,那么被击中者的生还率比被击中后面的更高。
因为子弹从前面击中只会击中其中一个半脑,另一个半脑是没有事情的。
人的左右脑控制着认知和语言功能,即使被击中者能够幸存下来,他的身心也不会是健康的我觉得编剧真的很厉害了,赵和就是从前额中枪的。
———2020年11月15日更新—————电影版在中央六套播出了!!
大家可以去央视频回看11月15的电影!!!
电影版增加了一些剧情,但大部分还是电视剧里的一些情节,五次战役做连贯时不是黑白字幕了,有用纪录片的一些片段。
主角赵和身份改了成为了我党的一名地下工作者,所以赵和和陈天放之间的矛盾不存在了,赵和那种小资产阶级的思想转变为人民志愿军努力战斗的情节也就不在了,变成了我党一名知识青年基于对美军的了解觉得实力不济,应当撤退啥的,所以这个改变可能因为还要用原来电视剧的情节,并且要让故事能讲得通,但是这样一改,赵和这个角色的特点暂时没了,有些对话,我甚至怀疑他是怎么入的党,是在国军待久了近墨者黑了嘛 加上了铁原战役,我还以为要演上甘岭了,结果跟电视剧一样,战前动员说完就没得了 不过这个有结局,他们应该是胜利了,只不过靠的还是文字,电影看的我觉得差不多就是个短小的平行世界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电影啦。
有人问我怎么直播看英雄连的电影,我把链接和方法都写下来啦直接选央视频app下面那排那个频道,然后选中央六,在节目单里翻到11月15日20点的英雄连回看,就可以了,微博上也有一个链接,就这个进去就是中央六直播https://tv.cctv.com/live/cctv6/m——2020年11月2日更新———————今天下了夜班把最后一集看完了,突然不知道看啥了。
作为啥不也懂的人,有很多军迷说的那些不合理的战术细节反正我都看不出来,在我看来,这就是一部很好看的电视剧虽然剪辑辣鸡,情节有时候很跳跃,但是也不妨碍我对他真心的喜爱,甚至在微博自来水,虽然也没几个人和我互动,也没安利几个人。
看完我反正觉得志愿军们都很厉害,很聪明,志愿军能成功不是靠人海战术,是靠智慧,靠优秀的部队建设,靠党的领导。
中间等更新时候还去看了一点特赦1959,里面也有讲到抗美援朝,其中有个情节就是好几个国军高级将领自长津湖战役后彻底对被红军打败自己这件事心服口服,其中他们反思的内容在前几集男主身上其实也得到了体现,在前几集,赵和作为前国军,遇到敌我双方差距过大时,或者别人提出不能理解的事的时候,他老觉得志愿军这么做是无意义的,在他认为不值得的时候他会选择放弃,而其他人就会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努力的战斗,在劝降黑人连队那集就得到了体现,男主觉得双方火力人力差距过大认为应该撤退,而另一个排长认为应该战斗,最终事实证明,他们赢了,还不费一兵一卒把人家给俘虏了(有人说这段演的很像神剧,但是事实确实是在抗美援朝战场发生过的,赵和也算是机智过人了,利用了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矛盾)感谢这部剧,让我明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感谢当年奋斗的志愿军们!
立国之战,才为祖国的现在的繁荣昌盛打下了基础!
总而言之,我辈自强。
ps。
虽然文笔太差胡言乱语,也没能写出这部剧的精彩,但是我还是想告诉大家,快去看啊,就算是看完之后批评也可以啊!!
我北极圈电视剧需要多一点声音啊!!
还有就是导演你啥时候把剩下的11集放出来啊!!!
就戛然而止看得我很不爽啊→_→!!
我要看打败美国人!
触动灵魂,看的泪目不止一次。
如果单从拍摄来说,的确有很多剪辑转场生硬的问题,但他又有很顺畅的叙事方式,使得观众可以一点一滴的知道这些解放军战士,他们是谁,来自哪里,有什么样的秉性和脾气,有什么样的故事,跟侵略者有什么样的仇恨,跟老家亲人有什么样的羁绊。
看到他们一个个的没了,尽管主人公的成长肉眼可见,战争场面触人心玄,但就是那么揪心,甚至不忍心看第二遍。
对军事不了解,看亮剑的时候当爽剧看。
看正道沧桑也觉得主人公大杀四方,很畅快。
这部戏表现出来的志愿军战士太难了,义无反顾向死而生。
每一场胜利,都让人心里堵着大石头一样,不畅快。
看着弹幕里说死完也不亏,即便善意的猜测写的人可能是伟大的军事家和战术家,高人一等的军事学家,但更是像心里堵着大石头,不畅快。
所以关掉弹幕,免的对国人失去信心。
话说回来,这么揪心的剧情,注定没有什么热度。
没关系,是金子一定会发光的。
最后,向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致敬!
给了四星,同行衬托有所虚高,但是情怀因素又在那。
其实我觉得还能更好。
满意的地方是4k画面很清晰,能看到镜面匣子上的标尺和德国制的刻字。
剪辑是个败笔。
1.哪有一段音乐放着放着戛然而止(没有理由)的道理,背景音乐要有连贯性,这是蒙太奇的基础吧。
2.很多人都说24剪成13集,没有确实依据。
但是故事割裂感是真的强。
3.脸盲的人直到最后一集才分清周念鱼和陈天放,都是两个小胡子,都虎了吧唧。
4.希望能再说清楚一些战术安排,譬如最后一集,连队发现了美军,分成了两队,希望把这两对人去的地方能给个镜头,镜头里要有美军。
不然我脑海中的小地图建立不起来。
、不说了,向英雄致敬!
1.口型没有一个人对的上,同期声对于战争题材多重要知道吗?2.急行军之后的战士们,衣服新的像是刚从服装厂拿出来一样。3.那个女兵,知道你想扮酷,还画了个精致的素颜妆。4.志愿军战士不是兵痞子,希望各位演员大爷不老是撅个嘴,展现出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5.剪辑支离破碎,从哪来,到哪来去,要干嘛,为什么,铺垫的过程单薄地像纸片一样。6.因为剪辑问题,根本让人记不住角色。看了半天,稀里糊涂,还是各位慢慢欣赏吧。
刚看过奈飞的《解放者》,大量的CG合成太适合我们借鉴了,完全可以规避木偶大兵和道具失真的缺点;前7集节奏紧凑、剧情客观,回忆和现实的场景切换和留白很有点美剧制作的意思;赵和伤愈归队到最后的特战开始注水,各种躲子弹和灵魂升华反复碾压,宇宙间回荡着如何写好思想汇报实属过犹不及,其实前半部分已经言简意赅地总结出了:那时候的我们光明磊落,连历史都会站在我们这边。3.5,不是烂尾绝对给4星了。
画面比较好,是这部电视剧唯一的优点。一群志愿军顶着。几个机枪和冲锋枪冲锋一个没死。到处充斥着样板戏的口号,我可以认真负责的说,这是一部垃圾电视剧。
没看过24版本的,看的是13集版本的,最大的感觉剪辑混乱。第二集强行让士兵抱着炮弹要去炸坦克没看懂,还强行bgm煽情,不知道豆瓣评分怎么到8分的
一般般吧
什么玩意 真难看 糊弄观众
观望一下
真的很久很久没有把政治工作、思想教育的重大作用表达得如此充分的军事剧了,珍惜吧
一集弃 什么玩意 现在从业水平都这么低了吗
开始四星 后面总是在战场上煽情 剪辑24变13导致很混乱抗美援朝打得太不容易了
配音太烂,剪辑太差
还真能给金刚川补补钙!
要不是剪辑和配音,可以上9分的片子
第一次见到能转炮塔的国产潘大头道具。点赞!
前一半很不错。后一半与前面的风格不一致,尤其最后四、五集拍成现代丛林特种作战,比较尬。
8.5/10。挺不错的一部朝鲜战场相关的剧,很喜欢,剧情紧凑,人物鲜活,还了解了原来内战结束后对一些国民党官兵安排的这段历史。
瑕不掩瑜,缺点很多,但是剧本,表演,质感都很好,有时还有点小幽默
听说是被剪了。。。剧情太跳跃了。。。故事还行
剪辑的太差,主演的人物塑造太脸谱化,其他还不错,很有诚意
看到第八集 实在看不下去了 虽然听说剪辑了一半,但是这剪辑我也是醉了 可以说很烂。直到第八集 除了片尾讲点历史 基本不能看。要人物没人物 要感情没感情 特效 战斗 又不全面 感觉什么都想来点 又全都拉垮 只能说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