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海啸奇迹

Lo imposible,惊天巨啸,浩劫奇迹(台),海啸魔魇,不可能,The Impossible

主演:娜奥米·沃茨,伊万·麦克格雷格,汤姆·霍兰德,萨缪尔·乔斯林,奥克利·佩德加斯特,玛尔塔·埃图拉,索恩克·莫宁,杰拉丁·卓别林,普洛伊·金达科特,约翰·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泰国,美国语言:英语,泰语,瑞典语年份:2012

《海啸奇迹》剧照

海啸奇迹 剧照 NO.1海啸奇迹 剧照 NO.2海啸奇迹 剧照 NO.3海啸奇迹 剧照 NO.4海啸奇迹 剧照 NO.5海啸奇迹 剧照 NO.6海啸奇迹 剧照 NO.13海啸奇迹 剧照 NO.14海啸奇迹 剧照 NO.15海啸奇迹 剧照 NO.16海啸奇迹 剧照 NO.17海啸奇迹 剧照 NO.18海啸奇迹 剧照 NO.19海啸奇迹 剧照 NO.20

《海啸奇迹》剧情介绍

海啸奇迹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取材于2004年印度洋海啸时发生的一桩真实事件。 玛莉雅(娜奥米·沃茨 Naomi Watts 饰)和亨利(伊万·麦克格雷格 Ewan McGregor 饰)带着三个儿子,一同前往泰国共渡圣诞佳节,不料就在圣诞节隔天,当这幸福的一家人在泳池旁享受着悠闲时光时,一股猛兽般的万呎滔天巨浪竟迎面袭来。被眼前景象震慑住的玛莉雅,一时反应不及,不幸惨遭巨浪袭卷;而尽管亨利及时抓住两个儿子准备逃亡, 一切仍旧太迟,凶猛的大水最后仍冲散了他们。一度被巨浪击昏的玛莉雅,醒来后发现自己正漂浮在海面,而原本围绕在身旁的所有景物,都已被淹没于水面下,她深信家人们皆已罹难的同时,竟发现自己的大儿子卢卡斯,竟然就漂浮在距离她仅有几公尺远的海面上。玛丽雅顿时犹如被打了一剂强心针,她决定想尽办法,要带着大儿子卢卡斯一起活着离开......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秘密同盟好事多磨麻雀马德琳·柯林斯郊区的鸟墙上的女人道士上山西杜夫人调查实录火线追凶2之不白之冤FantasistaDoll先人之夜缄默的迷宫月水金火木土格鲁特码头难以置信的怪物暗数杀人台北有多远别告诉她窃窃私语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2她和她的航天员弗兰肯斯坦之恋冲出逆境爱你,维克托第一季血土流星蝴蝶剑燃罪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微雨燕双飞老爸当家

《海啸奇迹》长篇影评

 1 ) 终于有部顶级大片,拍出了这200年一遇的骇人灾难

2022似乎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

刚开年,汤加火山就给了人类一个下马威。

汤加火山喷发的震撼场面,让很多人再次对大自然生起敬畏之心。

汤加火山爆发后还形成了席卷太平洋的海啸,就连日本、美国、加拿大、秘鲁和智利的沿海地区也因此出现了海啸。

每一次自然灾难都在说明一个事实:自称地球主宰的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而脆弱。

还记得2004年的印尼海啸,曾造成29万人死亡,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不会遇到毁灭性的灾难,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灾难题材的电影,来感受大自然的震撼与无常。

今天想聊的正是这样一部经典灾难片,2012年上映的《海啸奇迹》就改编自印尼海啸中发生的真实故事。

这部电影真实还原了印尼海啸发生时震撼恐怖的景象,而其中对亲情的细腻刻画更是令无数人落泪。

海啸奇迹

影片由伊万·麦克格雷格和娜奥米·沃茨担当主演。

曾出演过《红磨坊》、《星球大战前传》、《猜火车》等经典电影的伊万·麦克格雷格首先被影片的故事所打动,在完全不知道导演是谁,其他演员也还未确定时,就决定参演。

麦克格雷格表示,《海啸奇迹》最吸引他的就是故事的“简单”和“残忍”。

曾凭借《21克》夺得威尼斯影后,出演过《金刚》、《穆赫兰道》等经典电影的娜奥米·沃茨也是被电影的故事所感动,决定出演影片。

这也是麦克格雷格和沃茨自2005年《生死停留》之后,两位影帝影后时隔7年的再次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海啸奇迹》是“蜘蛛侠”汤姆·赫兰德的大银幕首秀,他在本片中扮演大儿子卢卡斯。

当时年仅16岁的荷兰弟凭借在本片中的出色表现,获得了第84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具突破男演员奖。

而《海啸奇迹》的导演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其实是位拍恐怖片出身的导演,他的代表作是《灵异孤儿院》。

虽然两种题材相去甚远,但惊悚刻画和紧张气氛的营造却又异曲同工。

在巴亚纳眼中“它们都是关于承受伤痛和亲人的死亡,以及关于家庭的电影”。

这部电影在特效方面更是可圈可点,逼真重现了海啸来袭时的场面。

仅仅为了8分钟海啸席卷海岸的场景,6个特效团队耗费一年,实景拍摄45天,投入1000万美金才有了最终呈现的震撼效果。

幕后团队每天要运送135吨的水到蓄水池中,再用机器手臂搅拌水池里的水,让水保持浑浊和翻滚的状态,主演们就是在这样真实的“海啸”中上演“溺水求生”。

片中的建筑物其实都是微缩模型,后期再加上特效和背景。

《海啸奇迹》最终呈现的效果极具真实感,绝非一般粗制滥造的五毛特效。

影片于2012年在西班牙上映的第一周,就打破多项纪录成为西班牙历史上最卖座的本土电影。

《海啸奇迹》的原名是西班牙语“Lo imposible”,意为“不可能的”,正如它的英文翻译“The Impossible”,国内翻译成“海啸奇迹”基本已经剧透了。

主角在灾难中奇迹生还是灾难片的常规套路,然而这部电影却偏偏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总给人一种感觉:这部电影已经难以置信到必须申明是真人真事。

这部电影正是来自西班牙医生María Belón与她的家人在印尼海啸中的真实经历,他们经历了海啸、分散和重逢。

在命悬一线和失去亲人的绝望之后,一家人圆满团圆,这的的确确是个奇迹。

María Belón与她的家人2004年,玛莉雅(娜奥米·沃茨 Naomi Watts 饰)和亨利(伊万·麦克格雷格 Ewan McGregor 饰)带着三个儿子来泰国过圣诞节。

圣诞节隔天,一家人在泳池旁享受假日时光。

玛莉雅笑望着在泳池玩耍的丈夫和孩子,一边悠闲地看书。

微风轻拂,阳光明媚,没有任何灾难即将来临的征兆。

然而在一阵不寻常的凉风之后,怪兽般的滔天巨浪突然袭来。

大儿子卢卡斯看着扑面而来的大水,被吓得呆立不动。

这一幕也成了全片的经典画面。

海啸袭来的瞬间,没有任何预警,度假村瞬间被冲毁。

被眼前景象震慑住的玛莉雅,一时也反应不及,惨遭巨浪袭卷。

而亨利虽然立刻抓住两个儿子准备逃亡, 却为时已晚,转眼就淹没在巨浪中。

一家人就这样被冲散。

被巨浪击昏的玛莉雅,醒来后发现自己漂流在水中,侥幸抱住一棵树才没被水冲走,度假村已被大水摧毁,她的第一反应是家人可能皆已罹难。

悲痛欲绝的玛莉雅不禁发出了绝望的呐喊。

就在万念俱灰之时,玛莉雅突然发现大儿子卢卡斯就漂浮在距离她仅有几公尺远的海面上。

这无疑给了她一剂强心针,她不顾一切奋力游向儿子。

母子俩在不断袭来的海啸中几经周折终于紧紧抱在一起。

此时的玛莉雅已被水中杂物伤得鲜血淋漓、浑身是伤。

母子俩在海啸随时会再来的紧张中寻找安全避难处。

卢卡斯惊恐地看到母亲身上皮开肉绽的伤口,不禁扭过头不忍直视。

而母亲为了不吓到儿子,让他走在前面。

这部电影也正是在细节处体现真实和残酷。

与此同时,他们听到了一个孩子的呼救声。

卢卡斯认为海浪随时可能袭来,应该赶紧爬到树上,不该冒险救人。

但玛莉雅坚持要去救人,她说:如果那个孩子是西蒙或者托马斯呢?

你也希望有人会帮助他们吧?

玛莉雅用无私和大爱向观众展现了身为一个母亲如何教育孩子。

母子俩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救下了素不相识的小男孩丹尼尔。

而卢卡斯为了帮伤势过重的母亲爬上树,咬牙用稚嫩的双肩托起了母亲的无力双脚。

人性的无私和善良在这部电影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卢卡斯将在路上捡到的可乐递给母亲,母亲小酌一口之后就递给了救下的孩子。

在大量失血以及脱水的状况下,玛莉雅依然不忘照顾素不相识的幼童,这一幕可能是最生动的关于爱的课程了。

电影中最动人的部分正是这种陌生人之间的守望相助:无法行走的玛莉雅被语言不通的当地老人从泥滩中救回。

当地的妇女见她衣不遮体,伤势太重,不仅喂她喝水,还找来干净衣服为她换上。

年轻人则拆下房门充当担架将她送去医院,这一切都出于人性本能的善良,跨越语言和国籍。

在医院,身为医生的玛莉雅全然信任语言不通的当地医生为她治疗伤势。

在病床上休息时,玛莉雅仍不忘让卢卡斯把仅有的一个橘子分给邻床的陌生人。

而卢卡斯也为了帮陌生人找儿子,在医院不辞辛劳地奔走询问,终于促成这对父子团聚。

另一边,爸爸亨利和两个小儿子西蒙、托马斯,因为在海啸时紧紧抱住了树也侥幸没被大水冲走。

刚从昏迷中苏醒的亨利第一个念头就是去寻找妻子和大儿子卢卡斯。

父亲在很多人心中是坚强、无所畏惧的象征。

但亨利不介意向儿子袒露自己的恐惧,他说:我最害怕的时刻是从水里出来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后来看到你们两个紧紧抱在树上,我就不再害怕了,因为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

几经周折,走散的父子四人在医院意外相遇。

这也是整部影片最催泪的一幕。

与丈夫重逢的玛莉雅第一句话却是交代身后事,在经历了种种苦难之后,极度虚弱的她丧失了生存的勇气。

看着伤痕累累的妻子,亨利强忍眼泪鼓励玛莉雅坚强地活下去,一定会好的。

最终,在这场灾难中幸存的玛莉雅一家乘飞机前往新加坡接受救治,影片到此也划上了句号。

《海啸奇迹》与同类型灾难片最大的区别,大概就是来自陌生人的善意贯穿了整部电影。

人性的微光如星辰般闪耀在残酷暗淡的灾难场景中。

然而,这毕竟是一部灾难片,更何况导演还是拍恐怖片出身。

片中不乏大量堪称血腥的残酷画面:海啸发生时被大水吞噬的人们、玛莉雅鲜血淋漓、皮开肉绽的身体,卡车上、路边堆放着的尸体……既没有夸张也没有刻意回避,只是诚实地将人类的脆弱呈现出来。

正如主演麦克格雷格说的那样,诚实而残忍是《海啸奇迹》给人的观感。

也正是这样残酷真实的气氛中,玛莉雅一家的遭遇才显得格外像个奇迹。

这一家人在大灾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对方,他们从未放弃彼此。

《海啸奇迹》让观众深切地体会到,灾难来临时最可怕的不是“自己永远不会醒过来”,而是“醒来后,发现只剩自己一个人”。

我们所爱的人,才是支撑我们活下去的希望。

无论遭遇怎样的困境,只要怀抱无私的爱与坚定的信念守望相助,奇迹就会发生。

*本文作者:RAMA

 2 ) 人性之锋芒

影片至下而上的机构很难让人只挑一点来写影评:1,首先说说Naomi奥斯卡女主提名的事,至少我看着几乎无念,全篇3/5 Naomi几乎是植物人戏份,还有制造大量喊叫和眼泪,确实煽动人心,相比Ewan这条薄弱线索仅贡献一条泪点,给个提名安慰成分很大!

2,不得不说一下大儿子扮演者Tom Holland。

首次触电,就将演技绽放的一览无遗!

个人感觉他才是片中的绝对主角,跟Naomi和Ewan搭戏毫无逊色之处,可以说是抢戏十足,只是影片将其定义为配角贯穿全片所有线索和主要情节勾芡。

Holland成就了近几年来最出色的银幕首秀之一,要不是85届奥斯卡众多老戏骨配角争斗,想必初露锋芒的Tom Holland值得一个提名鼓励!

(相比《南国野兽》中获奥斯卡提名的小女主角Quvenzhané Wallis而言,Tom Holland绝对演技过硬!

)3,大家都在说这片子与《唐山大地震》的对比,我也来凑凑热闹。

其实看到前20分钟,我就想到了,如果冯导看到这片子是怎样的感受?

至少我觉得这巴掌打的挺响!

同样是以灾难为泪点,一个过分浮夸,一个真诚朴实。

至少人家不会再拿你眼泪开玩笑的同时给XX保险做个广告,至少人家在彰显人性的同时没有把家庭伦理用劲过猛!

4,个人认为全篇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开篇铺垫过少,直接进入线性叙事的代价就是后半段人物性格还没有显现便出现改变,导致跳跃性过强,但是优点就是节奏控制的非常之好,全篇无尿点。

并且泪点散布均匀,虽然故事没有太大亮点,但至少不会让人觉得累!

5,惊喜的发现片中和两个小儿子相互籍慰的那位老奶奶的饰演者是杰拉丁·卓别林,卓别林的女儿,戏份不多,却满是感动!

6,关于片中优秀的细节处理多之又多,本人最赞赏侧重人性烘托的几段小戏份,Ewan第一次借手机被拒与后一段慷慨解囊对比恰当,片头大儿子桀骜不驯与救人后内心澄明步调一致,Naomi重伤在床却让儿子去帮助其它人等等这些细节的处理,就足以证明这是一部中上等的好电影!

 3 ) 短评写不下,我是来吐槽电影院那些神级后座的。

催泪片,内容比较简单但是牵动人心。

但是昨天晚上在电影院我是遇到神一样的后座了,从片头开始就在大声讨论三个小男主有多萌多可爱,不时的发出惊讶的吸气声,然后灾难来临是她开始发出好可怕,啊啊噢!

啊啊然后不断的吐槽不要放开树,怎么那么笨,哎呀哎呀!

之类的。

后来亲情部分后座开始哭,很大声的抽泣,然后到了医院,后座开始数落孩子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帮别人找家人啊,白痴笨蛋,然后找不到妈妈是后座大概觉得孩子活该被她说中了,具体什么我不记得了。

然后演到孩子爸爸那里,带着两个小萌蛋,后座大声吸气:“啊!

他们没有死呢!

”然后去医院找妈妈和大儿子侧键而过时后座完全不淡定了,那里啊!

慢点啊!

干嘛走下去了!!

那里那里!

哎呀!

哎呀哎呀!

啧啧啧!

最后全家团聚后座继续现场影评。

这还不包括中间任何对于脸和服装的赞美和吐槽,比如小孩多萌+吸气声+嗯(你懂吗?

)的声音 , 妈妈脸美啊+外国人五官就是美啊 +身材好啊 那个女的好恐怖啊+皱纹啊 还有不断的短信声。

希望大家不要模仿后座此举,安静观影别那么大声好吗?

 4 ) 向他人伸以援手

电影中男孩和母亲因是否帮助呼救的小男孩产生纠纷的这一刻使我想到李连杰。

他当时也遭遇海啸,幸存下来的他开创了壹基金公益平台,专注于灾害救助、儿童关怀、公益人才培养。

或许在这样的自然灾害面前人们才发现自己的无比渺小。

为自己不能救助近在咫尺的同伴而感到深深的挫败感。

返回来看,要是当时男孩和母亲没有去救这个小男孩,会在他内心留下一生难以抹掉的遗憾吗?

帮助他人有各种形式。

选择你力所能及且能尽最大能力帮助到他人的方式去实现自己作为同伴中一分子的能量。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发现人性中更大的光芒。

 5 ) 《惊天巨啸》里的成长教育

文>艾晨这里的“成长教育”指的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监护人对其所进行的德智体等方面的教育,与“生命教育”内容相契合。

(百度百科:“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上一部让我对国外的成长教育有所思考的电影是《阳光小美女》,而这部《惊天巨啸》亦让我感受颇多。

特别是片中Lucas面对灾难时的表现,让人印象尤为深刻。

这与其父母平时的教育自然是分不开的。

本文试着对片中场景略做评析,多有剧透,请谨慎阅读。

一、尊重教育场景一:酒店里,Lucas打开冰箱看到可乐,不敢造次,问妈妈可不可以喝。

妈妈让他喝水,他乖乖把可乐放了回去。

场景二:Lucas发现Maria脚上的伤,Maria转身过来时,衣服已经破烂,胸部外露,Lucas一下转过头去,说自己不能看到她没穿衣服的样子,然后道歉。

场景三:树上,Lucas打开可乐先给了妈妈,Maria喝了一口递给了Daniel,Daniel喝了一口之后,又给回Maria,并轻抚着她的头发,握住她的手。

场景四:车上,小Simon说尿急,Tomas让他憋着。

直到后来实在憋不住了,Simon才跑下车尿尿。

这几个场景里,分别体现了孩子对长辈的尊重、对女性的尊重、彼此尊重、对他人的尊重。

诚然看上去似乎都太过微不足道,只是最基本的一种礼貌问题。

但是正是这些最基本的,也经常最为孩童所忽略,甚至为大人所不以为然。

私以为,下意识的反应其实最能体现出教育的潜移默化。

二、善良教育场景一:听到Daniel的呼救声时,Lucas认为“我们自身难保,帮不上忙”,妈妈则说“即使我们会死,也得去救他”。

场景二:医院里,妈妈要Lucas把桔子分一半给别人,并夸他是最擅长帮助人的孩子,让他去医院帮忙,做任何事都行。

场景三:父亲自己找人的时候也在帮别人找人。

同情、帮助弱小者是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重要内容。

善良教育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爱的教育”。

无论孩子以后是否能成功,至少都要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三、责任教育场景一:Lucas,从海啸发生之后就担负起了照顾妈妈的责任。

场景二:Tomas,一个坐飞机会因为颠簸而害怕,在酒店因为害怕而睡不着跑去找妈妈的小孩,却能答应父亲,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

在山顶的避难所,Simon说害怕,小Tomas教他“闭上眼睛,想点快乐的事”,并帮他盖好被子。

“Promise”这个词在电影里出现了很多次:在送妈妈去医院的路上,Lucas说“我不会丢下你的”,promise;医院里,妈妈要Lucas去帮忙,他担心“我走开你真的不要紧吗”,妈妈promise之后他才走……信守承诺是负责任的重要表现。

四、生存教育场景一:游泳,如果不是小到Simon那样的小孩都会游泳,那么海啸一来,基本已无生还希望。

场景二:海啸过后,Lucas从水中捡起可乐,凸显其求生意识。

水退后他就和妈妈撤到高处等待救援,并且明白在不知道救援何时到来的情况下,收集手边的淡水资源十分重要。

生存教育里重要的一门课就是“灾难教育”。

培养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这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水里的时候,Lucas因为恐惧而发抖,抱着妈妈哭喊着“我害怕,我们回家好不好”,妈妈则温柔地在他耳边说“我也怕”。

相似的对话在父亲与两个孩子间也出现过:父亲要继续去寻找妻子和大儿子的下落,拜托Tomas照顾小儿子Simon,他说“我害怕”,爸爸说“我也害怕”,然后说“如果妈妈和Lucas也一个人孤零零的害怕,该怎么办”,Tomas似懂非懂,就明白了。

正是这样的教育,让我们觉得,面对灾难时,恐惧本身并不可怕,也不可耻,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

只不过恐惧之外,我们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与其说是灾难让男孩成为一个小男子汉,还不如说是平时的教育在这时起了作用。

五、死亡教育场景一:送妈妈去医院的路上,Lucas沿途看到那么多的尸体。

场景二:帐篷里,Lucas翻看死亡登记册,看着那些面目全非的照片。

场景三:山顶上,74岁的女人和7岁半的Thomas之间的对话。

Thomas说他喜欢看星星,女人说:“Some of those stars have been burnt out for a long, long time. They’re dead, but once they were so bright that their light is still travelling through space. We can still see them.”(有些星星,早已在很久很久以前燃烧殆尽。

它们死了,但它们也曾经发出过耀眼的光芒,那些光芒穿过浩瀚的宇宙,终为我们的双眼所见。

)这里直接引用百度百科上的一段话:绝大多数美国家长是将“死亡”视为一种“情感知识”存入孩子的“知识库”的。

他们断言:可能有那么一天,家中一只小狗小猫或家庭成员真的归西时,孩子便能动用他所需要的“情感知识”,来理解他将面临的深深悲伤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六、后记也许有人会质疑,认为这只不过是电影而已,当然存在虚构、夸张成分。

诚然片中的小孩都有超过我们意识里认为的“应有的”成熟与冷静,换做成年人都未必做得到。

我们要分析的其实不是这部电影里的具体事例,而是这些事例所反映出的现象。

试想一下,为什么我们一提起天朝的小孩,首先想到最多的标签是:不尊重别人、任性、霸道、娇惯、生存能力差、自私……诸如此类贬义的形容?

褒义的当然也不少,个例是不能代表共性,但是却能反应共性。

与天朝广为诟病的“应试教育”相比,国外的“素质教育”历来为人推崇、向往。

然而写这样一篇文章,本意不是崇洋媚外,只是想说明“怎么做是对的”,而非“谁是对的”。

国外自然也有不那么做的,国内自然也有那么做的,只是从比例上,国外的多为普遍现象,国内的却是鲜见的个案。

教育的本质即是以教育人,“教”是手段,“育”才是目的。

然而国内学校、家庭却多重于教疏于育,且限于形而松于心,每每看到各类无下限、三观不正的“熊孩子”,多感诧异、愤怒。

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最基本的特质是素质和智慧,因此教育也应注重人的心理能力和思想能力的培养。

这就是我们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电影里,车站团聚的那一幕让我印象深刻。

在奔跑而来的弟弟们面前,Lucas就是个兄长的模样;而在父亲面前,奔跑而去的他就是个孩子的模样。

Lucas和多数小孩一样,也会欺负弟弟,也有恐惧的时候,开始时也不想救丹尼尔,但是后来的表现我们都看在眼里了。

他并不是一步就成长到位的,正是在父母身体力行的教育引导下,他才慢慢展现出他的成熟。

2013-1-10

 6 ) 好好看

至少我觉得这部电影它没有多少亮点,从电影开始之后没多久就全程在那描述海啸带来的灾害和那一瞬间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然后这一个家庭他们真的是天时地利都在帮助他们通过最短的时间能够相遇,然后妈妈的生命也能确保活下去,真的感觉看这种电影充满了正能量。

😄😄😄😄😄😄😄😄😄😄😄😄😄😄😄😄😄😄😄😄😄😄😄😄😄😄😄😄😄😄😄😄😄😄😄😄😄😄😄😄😄😄😄😄😄😄😄😄😄😄😄😄😄😄😄😄😄😄😄😄😄😄😄😄😄😄😄😄😄😄😄😄😄😄😄😄😄😄😄😄😄😄😄😄😄😄😄😄😄

海啸奇迹 (2012)7.82012 / 西班牙 泰国 美国 / 剧情 家庭 灾难 / J·A·巴亚纳 / 娜奥米·沃茨 伊万·麦克格雷格

 7 ) 值得推荐

今天看了一部2012年的灾难片,荷兰弟有出演。

这是一部感情充沛的影片,影片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织,互相救赎非常打动人,观看时几度落泪看完还专门去搜了OST原声带去听,脑海里浮现着影片的各种画面,感受了影片给大脑的强力回味冲击。

下面不涉及剧透,我想到哪就写一些,意识流,轻喷,谢谢。

荷兰弟饰演的卢卡斯是大儿子,十三四岁的年纪,是一个果敢坚韧但终究不成熟的少年。

全家五口在泰国海边过圣诞被海啸冲散后,他遇到了妈妈,两人九死一生脱离危险,期间遇到了一次矛盾,妈妈希望搭救另一名小朋友,而卢卡斯觉得我们自己都无暇自顾当然不同意,而妈妈说想想你的弟弟们,换做是他们,你怎么做?

(这时我私以为这样的妈妈有点圣母心,事后我发现真的很打自己脸)“他们都死了!

”卢卡斯回答道,但最终还是同意了妈妈的做法,这也为后边埋下了伏笔,我认为这也是电影中陌生人互相关怀的第一次呈现。

影片更多是从卢卡斯的视角去拍摄,镜头语言非常抓人,画面呼应很考究——妈妈做手术催眠时和卢卡斯在手术室外等待小憩时,从上帝视角俯拍,镜头来回切换,直到进入梦里,镜头直接带回海啸发生的时间节点,现实世界催眠师反复说着“做个好梦”,但梦里确是妈妈被海啸吞没后,接连被水里器物反复割戳、拍打的过程,镜头慢慢掠过,让观者承受着相同的痛苦。

再讲一讲配乐,我查看OST发现共有18个原声音乐,交响乐的演奏有时大气恢弘、有时低沉轻诉、有时竖琴独吟,与画面交相呼应,真的很享受。

影片的服化道和布景太赞了,就不展开了。

卢卡斯在影片中的成长是一条主线,他在医院里答应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的事,他试着做了,直到影片最后,他抱着妈妈说他们救的小男孩找到了他的名字爸爸,这算是首尾呼应,也给卢卡斯的成长变化画了一个闭环的圆。

关于影片名称,英文名称叫The Impossible,看到最后我越来越相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结尾说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这真的是奇迹!

再讲一讲荷兰弟,少年的稚嫩和纯粹展现得非常真实,没有表演痕迹,反倒是爸爸这个角色隐约感觉有表演痕迹。

喔对了,我貌似发现了服化道上的一个bug,影片后边爸爸和妈妈相见的时候,爸爸左眼下面的伤口结痂在他笑的时候貌似翘起来了。

我不是吹毛求疵的人,只是影片太吸引人了,看得过分认真吧。

 8 ) 足以纪念它,纵然关于它的故事是说不完的

《海啸奇迹》,如歌如泣,煽情两字在明处向观众抛媚眼,再祭出ewan和naomi,多少人巴巴地去看,未上映已经望眼欲穿。

老实说看电影我不反感煽情,煽得好总比催眠好,是吧?

太过干涩老实,话说我还不见得啃得动,正是卡司和《海啸奇迹》四字鼓动我想看,面向普罗大众的设定,即使真人真事被刻意渲染放大,再加上好莱坞式特效乱炖一煲,赢面还是挺大。

而作为观众,04南亚大海啸这场绝世天劫,大部分人都印象深刻,无须赘述。

劫后余生者、对他们来说是一场恍若隔世经历的人固然有;未亲身经历但是当时持续关注灾难报道、至今犹记得那些悚目惊心的灾场照片的人更不计其数。

那段日子铺天盖地都是有关海啸的各种资讯,至今每年各种纪念追思,伤痛渐走远,却不曾被遗忘。

所以拉人看戏几乎没有难度,至于它对不对得起这份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期待?

看来又要拉拉杂杂说一堆(⊙o⊙)记性差又杂乱的咱只好从影片结尾说起,因为看到尾声我好像自以为是的发现了什么……henry和maria一家是幸运的,因为奇迹“选择”了他们。

henry摊开手中写着那位好心仁兄妻女名字的纸,此时才发现背面是“我们在沙滩”的留言。

lucas摘下写着自己名字的纸片。

maria看着手臂上的自己名字。

飞机缓缓起飞,满目疮痍的大地逐渐淹没于云海中,他们回家了(当然maria还得到新加坡做手术),齐齐整整。

如果没有被奇迹选择,如那位仁兄,即使他也锲而不舍,终是与妻女天人永隔。

如果没有被奇迹选择,别在衣服上象征与亲人失散甚至灾难遗孤的纸片,将继续别在lucas身上,他还要在各处收容所辗转。

maria手臂上的名字,很可能在认领尸首的时候供丈夫儿子辨认,如果奇迹没有选择她。

镜头之外,苦苦求生、对离散亲人不离不弃坚持寻觅的人大有人在,可是奇迹没有选择所有人。

即使他们一样非常勇敢、坚韧、信念强大。

大部分人虽侥幸生还却已家破人亡、数以万计幼儿失哺、无家可归,thomas和simon跳下车与长兄父亲团聚时,车上其他孩子都没有等到这样的奇迹。

他们一样深爱、需要、想念失散遇难的父母亲友,但只有少数人受奇迹拂照,全身而退。

奇迹只是微小机率的实现,还是higher power的成全,各人自有解读。

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一次奇幻事件、一场奇幻旅程。

所以本来以为所谓《海啸奇迹》必是卯全力,绘声绘影奇迹如何撼动人心、感天动地,然而说好的煽情,其实并没有很明显在煽,倒是令我颇感欣慰。

这个奇迹不是要歌颂什么宇宙间的神秘力量、或者谁家前世积德,今生福报双修,更不是为了抹杀其他人求生的努力,不是事后显摆。

南亚海啸的大大小小故事还会少吗,这不过是其中之一。

如果所有受灾者的故事都搬上银幕,也必会有人的故事是满满的无奈、唏嘘、嗟叹。

now and then之间,某些伤痛稀释、希望重建。

总之,它是悲喜交织的。

《海啸奇迹》代表不了整个南亚海啸事件,却足以纪念它。

于无数untold stories中抽丝缠结,在银幕上分享其一,如年年各地追思活动,只为了不忘。

不忘那些等不到奇迹的人、需要重建的家园、需要帮助的人。

我去过其中一些当年的灾区,残垣断壁早已不见,不过下榻的旅馆侧翼还在建,而人们面对好奇又贪生怕死的游客问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并没有自怜自艾,都是微笑着,淡淡说一些本身经历和身边人际遇、顺便小吓一把心里有鬼的人(不是我→ →)。

而游客没有遗弃它,很快地它又恢复往日人多如织的盛景。

本应如此,因为我看到,不管奇迹有没有发生在这些人和地方,他们仍是站起来了,继续仰望蓝天碧海。

唉,我到底有没有讲到我要讲的重点???

( ⊙ o ⊙ )应该有吧……反正很累去睡觉\(≧▽≦)/

 9 ) 生命需要奇迹,活着就有希望

《海啸奇迹》的原名为西班牙文“Lo imposible”,意为“不可能的”,正如它准确的英文翻译“The Impossible”,国内翻译成“海啸奇迹”基本上剧透了一大半。

这是一个有点俗套的灾难故事,我想不出还有哪一部院线灾难片最后不是好莱坞式的Happy Endding。

但是影片开头就已经说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好,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

于是我们跟着一家5口人——爸爸妈妈和三个儿子遭遇海啸、分散、重逢。

本以为最多不过就是几个烧钱的灾难大场面加上为了煽情而煽情的剧情能勉强让我挤出几滴泪来,结果导演却把这个简单的故事,拍得不那么简单。

影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导演运用了很多处“对比”的手段以及很多细节与线索,来达到强调的目的。

最大的对比是海啸前的圣诞节,跟5秒中后的灾难。

又如海啸来之前,电影里的“妈妈”换泳衣的一个逆光的乳房的剪影,透过阳光,画面看起来安静而美好,这样的气氛跟灾难后“妈妈”血肉模糊的乳房形成了对比,以至于全片大灾难场面虽不多,却正是“妈妈”流着血和满是伤痕的肉身这样的细节,让人觉得更惨更真实。

还有几处对比,如代表希望的幼童丹尼尔被父亲找到时的快乐,跟垂死的母亲身边以为父亲和两个弟弟都已经死了的卢卡斯的悲伤形成了对比。

有儿子卢卡斯在身边的“妈妈”跟孤零零的仰面躺着面无表情的沉默女病人之间的对比等等。

很多处细节:影片最后写着“我们在海滩上”的字条、卢卡斯身上贴的“孤儿”标签、妈妈手臂上医生乘她还清醒时用记号笔写着的她自己的名字、也许代表着第六感或者“爱的奇迹”的红色皮球……正是因为有这些对比与细节,“不可能”才更加不可能,才更加有说服力,整个故事都变得饱满起来。

透过这家人,我们明白了生命需要奇迹,活着就有希望。

是的, 最后一家人终于脱险团聚之后上了飞机,观众才刚缓过神来正准备替他们高兴时,“妈妈”的眼泪却默默流下来,导演让我们透过她的眼睛看到了整个海滩灾后的惨境。

这时,我们也和“妈妈”一起在心里有了对比——这样的生与死的对比,太沉重了!

这场灾难,这家人是幸运的,通过这部影片我们该记住的其实并不是“不可能的一家”,更是要记住那些遇难的人。

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当珍惜我们活着的这个奇迹,带着善念一路向前,看得见光,就有希望!

PS:关于演员,扮演卢卡斯的小演员汤姆·霍兰德演技当然好,俨然是未来之星的节奏。

伊万·麦克格雷格当然帅,妈妈的扮演者娜奥米·沃茨当然才是真正的主角,该得提名……但这些都不想多说,就冲着三个男孩奔跑着相拥而泣这一幕,导演选角的眼光就值得赞一个!

 10 ) 演员不错 导演浮夸

这部电影的题材又是一件真人真事,故事本身其实很不错,有很多地方很有张力,但是,导演的拍摄手法和一些避重就轻的处理方式让这些本应该出彩的地方反应平平。

一个是母亲的爱心,一个是父亲的坚持,一个是母亲的危在旦夕,这本来应该是打动人的亮点,但是用电影却拍的让人有些莫名其妙。

可能是因为电影分配问题,导演大部分时间给了母亲和大儿子的互动,所以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好痛好痛好痛好痛,再加上旁边一个眼睛妹不停地想表现她的娇羞脆弱,那一声声 嗯 啊 雅蠛蝶 让我忍不住唾骂这场苦肉戏什么时候停。

再说说父亲,他坚持要在废墟里找大儿子和妈妈,摔断了肋骨也要去,然后就没了,镜头转向他登上车。。

那前面的铺垫完全浪费,莫名其妙,虽然过了这么多天去废墟找人是很傻,但是转换的真的很费解。

母亲是 金刚 女主演的 ,演技真的很好。

她痛的时候我都忍不住摸摸自己的小腿,她一呕吐我都忍不住干呕了一下。

但是关于手术这件事我还是忍不住吐槽一下,在几分钟护士还很凝重的对孩子说,你母亲太虚弱了,腿部手术要恢复了才能做,过了一会,全家团聚了,那个护士说,手术要开始了。

呵呵,前后2个小时不到有木有。

也许,是因为腿部变黑不得不马上开始,但是没一点点过渡还是让人忍不住吐槽。。

有多少人是坚信 母亲肯定会死。。

反正我看的时候有几次都觉得她妈应该是死了。

还有那个个团圆的戏码,那些巧合,那个你找我,我找你,我以为我在看一部国产浪漫喜剧。

不过那个小男孩真可爱,跑的有点太使劲了。

其实干脆一点,然后在见面时候靠演员的演绎来表现不是更有张力一些吗。

这一段拍的很失败,用时很长,表现力也不够,最后见面的时候,我后面一排人说 艹。

最后说说那个配乐,完全就是恐怖片的节奏,大儿子跟着护士去找妈的时候,她妈做手术时穿插的水底镜头,我都以为自己在看一部心理悬疑惊悚片。

那个嗡嗡的声音听得我想骂娘。

还有那个突然的消音,和突然的有声实在没必要,显得很浮夸,导演可能想体现那种窒息感,我个人认为很浮夸。

手术过程中,母亲从水中起来,象征着手术成功,可是那个延缓的镜头我想到了 山村老尸 。

导演想表现的东西太多了,人性,亲情,成长 ,求生欲,善意等等,可是侧重点有那么明显,很多富有张力的东西一笔带过,看片的过程一哽哽的,很不痛快,剪辑编排的不够好,节奏太慢。

其实这部电影也有可取之处,特效不错,演员演技很好,哭得很真,大儿子的成长表现的隐晦而细腻。

最后我还是想说说,那个配乐真的很烂。

《海啸奇迹》短评

中间有点费。在飞机上看的我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隔壁座的都被吓着了。。。

3分钟前
  • 僵尸太疲惫
  • 还行

二半夜看这个,就差嚎啕大哭了我,泪点、萌点巨多,伊万那个电话,哭的我心都碎成片儿了,小不点三兄弟的重聚,也是大泪奔点。这电影让我记住了“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和塞吉奥·G·桑切兹”这个西班牙导演、编剧组合,他们之前的作品,是恐怖片《孤堡惊情》。什么都能来,霸气。

8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58 海啸版唐山大地震 哭点一个接一个 受伤镜头也不少 看的那叫一个疼 里面三个小正太才是主角

9分钟前
  • 慢点儿
  • 推荐

烂的像中国人拍的

13分钟前
  • 暗地丝绒
  • 较差

故事稍单薄

18分钟前
  • 茨瓦凯尔曼
  • 还行

灾难类型片的一贯主题——人类在灾难面前愈加渺小,但是爱却更显伟大。没有多少出彩之处,剔除煽情能剩下的干货就不多了。

20分钟前
  • 楚辛
  • 还行

灾难片的俗套

25分钟前
  • 刘建明
  • 较差

7.5以下外片以后就算了

26分钟前
  • 竹马先生
  • 很差

灾难来临时,要如何保护自己的家人?你准备好了吗?

29分钟前
  • 陈豆豆
  • 还行

哭死我了!缺点和硬伤不少同时优点也非常抢眼。缺点在于不可避免的过于戏剧性以及稍嫌过多的煽情;优点则是剧本为故事主题找到了一个很棒的注脚,视角从一家人的分离重逢放大到整个灾难中的悲欢离合,最终成功抵达人性中最动人的角落。很喜欢最后飞机起飞前的那一段,娜奥米表演出色。

3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85届奥斯卡] 这两天喂刁了,看到灾难片毫无感觉。唯一的感觉就是,NaomiWatts太美了,不同于妮可和斯嘉丽,一种邻家女孩的亲切感,但是演技与詹妮弗劳伦斯比起来天差地别,奥斯卡注定只能打打酱油了。

33分钟前
  • seeme | 北北
  • 还行

前面挺好的,后半个小时臭长臭长的,怎么都感觉像是党国献媚电影的套路。我女神演的太好了,咪咪闪了一次又一次,害我需要经常性的按暂停。

34分钟前
  • ArenA
  • 还行

勉强两分。本质上这是部保险公司广告片。剧本厚度甚至不如《唐山大地震》。成本俭省,海啸场面只是随便做了一下,浊浪中只有母子俩飘着,多一个群演都请不起啊。过程就是散成两拨的家人互相寻找,很容易猜到结局是团聚,那这个过程仅仅是沃茨擅长的哭嚎表演加上各种陌生人的煽情无聊透顶。黄色调的太过

39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三星半)基本是几个演员的表演撑起来的常规灾难片,伊万的每部电影电话戏都颇出色。。。虽然煽情五分靠音乐,但整体制作特别是细节处理还是非常精巧。

42分钟前
  • 感情丰富的毛巾
  • 还行

虽然是真实故事改编,但是为什么我看到只有刻意?!竟然还是伊万主演~~~

45分钟前
  • Kassy
  • 较差

NO.1235with yy ,~~,看的配音版 → NO.1232

46分钟前
  • 大风呼一脸
  • 较差

真实的有点假..

48分钟前
  • 2007
  • 较差

如果汶川地震题材能拍一部类似水准的国产电影,中国电影才真正有了希望。

53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如果我是评审就把最佳女主投给娜奥米,看完这片子突然好喜欢伊万,你们俩快点在一起吧!

58分钟前
  • 小p
  • 推荐

煽情 ,催泪,特效精彩!在影院里哭成狗!

1小时前
  • 月涩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