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凯特

Kate,绝命凯特

主演:玛丽·伊丽莎白·温斯特德,米希尔·赫伊斯曼,伍迪·哈里森,浅野忠信,米库·玛尔提诺,艾尔西亚·罗塔鲁,石原崇雅,阿梅利亚·克劳奇,国村隼,山本真理,艾娃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日语年份:2021

《凯特》剧照

凯特 剧照 NO.1凯特 剧照 NO.2凯特 剧照 NO.3凯特 剧照 NO.4凯特 剧照 NO.5凯特 剧照 NO.6凯特 剧照 NO.13凯特 剧照 NO.14凯特 剧照 NO.15凯特 剧照 NO.16凯特 剧照 NO.17凯特 剧照 NO.18凯特 剧照 NO.19凯特 剧照 NO.20

《凯特》剧情介绍

凯特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凯特一丝不苟,技艺超群,是职业杀手中的标杆,并正处于巅峰期。然而这次在东京,她在暗杀一名极道成员时一反常态地失手,并被判了残忍而缓慢的死刑:她中毒了,只有不到 24 小时的时间复仇。身体状况迅速恶化的凯特与一名少女意外建立起感情,而这名少女是她以前杀掉的一个人的女儿。《凯特》由玛丽·伊丽莎白·温斯特德、米库·马蒂诺和伍迪·哈里森主演,塞德里克·尼古拉斯·特罗扬担任导演,讲述了一名被算计的杀手在临终前的绝地反击。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租婚男女小虎墩大英雄间谍迷城家有喜旺第一季金婚真爱号码毛泽东和他的卫士荣耀三九年不二土夫子口红阿滋漫画大王幻影天使边境迷雾致命玩笑2恋爱保质期智能爱人火线追凶之掘墓人维奥莱特奇妙萌可大电影越狱实录:法外鸳鸯重返1993第二季魔神之骨偶像漩涡猛尸镇大耳朵图图之美食狂想曲星际旅行:进取号第一季暖阳之下佐原老师与土岐同学女校召灵悲泣之地

《凯特》长篇影评

 1 ) 简单!直接!动作片佳作《凯特》

不瞒大家说看这部电影电影之前正搜到一部美剧叫《吃闹外星人》,刚看了开头觉得没意思。

于是就找到这部《凯特》,一看女主,正是吃脑外星人女主。

粗看该女居然很像行尸女主。

转到正题,关于女性动作片真的少的可怜,除了前面看过的 致命包裹本片优点是两场动作戏第一场是在室内和黑帮佐藤其中黑帮抓住凯特的头发,凯特一刀下去连手指带头发全削苹果了。

第二场是排挡夜市,其中一个动作,摄影机位在巷子顶部垂直九十度直接俯拍,这个镜头非常漂亮两场动作简单干净,估计是香港动作设计师,没看到资料。

片子主演玛丽,演技没话说,伍迪老哥成了配角没什么发挥空间。

小女孩不知道叫什么,演的不错。

当然,有瑕疵的就是杀手的智商好像不在编剧的考虑范围之内。

其中最后一个戏伍迪枪抵着小姑娘,看到凯特一个人进来,居然不开枪,还和凯特再那拉家常,最后被和凯特决斗被一枪毙了。

真是无聊透顶。

还是比较喜欢 大师之类的高智商电影。

一句话这个动作片打7分可以了。

难得爽爆之片。

简单直接!

 2 ) 这编剧纯粹拿观众当傻子!

这女杀手也太潇洒了吧:专业、颜值高、还有善心、一夜情之后都主动给男伴上水,之后让人大跌眼镜:专业杀手不第一时间击杀?

还给他,给女儿开车门的机会?

剧情硬凑呗?

保镖,find “him” immediately!

不知道杀手是女性,你为嘛要跑?

杀手就这心理素质?

女主打人抢粉车开起,还TM和保镖对视?

还超速被警察追?

硬加追车戏呗?

还你M二次元追车,假的一B!

另外,她真的是杀手吗?

这种高调行为,能完成几次任务?

polonium-204?

辐射有解药?

我读书少,你别忽悠我!

之后,撞车昏迷肯定就进医院了,说辐射中毒(这TM剧情,是设计好了?

还是巧了是吧?

),钋210大家都知道,钋204是啥?

p204?

p204无辐射不溶于水啊?

辐射中毒最显著的症状就是脱发,女主还有一天生命,居然秀发飘飘?

辐射有解毒剂?

雇主中谁?

内幕黑手是谁?

女主弱智到把人急死!

影片看了1/6,观众都猜到养父是反派、女主肯定要死,看片的动力还剩下什么?

靠您的独家“解毒剂”维持?

灭口的原因也过于牵强,两个反派,居然在片中争论“如果”!!!

这便秘的表情是?

日本年轻人很多有自孽倾向!

例如,以胳膊上的伤疤为美。

这种事在电影里表现出来真的好吗?

编导,都是第二部作品,第一部都烂到家,导演以前是《加勒比海盗1、2》的视觉特效;编剧纯新手。

具有《杀死比尔》和《女囚尼基塔》的风格?

拿他们和昆汀、 吕克贝松比?

《这个杀手不太冷》的风格你也有啊!

风格,呵呵!

好莱坞女星片酬较男星普遍偏低,俩男配戏份少得可怜,日方演员演出费基本可以无视,你确定花了2500万?

量产的产物你就低调一点儿,简介放那么多大作干嘛?

制片人,除了出钱,拍片时有神马作用?

网飞=大数据=影剧低成本=宣传高投入=边刷手机边看,一本正经的观看,肯定睡着!

网飞最接近成功的也就是电影《蒙上你的眼》无奈成本考虑,不考虑成本那就不是网飞!

外星人把地球灭了,居然0特效?

只有网飞能做得到!!!

啥时候网飞能舍得花钱拍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

而不是钱都花在宣传上?

剧集方面看看人家的《权力的游戏》《绝命毒师》《行尸走肉》,要不舍得花钱、要不就剧情引人入胜,再看看网飞烂尾的《纸牌屋》(其它更没法看),想超越hbo、amazon,全凭忽悠人能办到吗?

拍剧集比不过hbo、amazon,还一个劲的涉足电影业?

网飞目前的状态:非常能赚钱的大忽悠+混子!!!

 3 ) 爆炸柠檬超长广告片段

爆炸柠檬到底给了多少钱投资啊?

你从来没有看过任何一个植入广告是全篇主角和其他角色都一直把它挂在嘴边的,而且本尊也出现了好几次。

但看到有网友说这个产品其实并不是真实存在,但是我相信如果这个电影能卖得的话,网飞爸爸大集团会出资做一个这个品牌饮料吧,毕竟集团大了跨领域再正常不过,况且如果真出圈了,哪怕网飞自己不做,也会有日饮料大厂找网飞买版权吧。

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和KB比较,首先导演又不是同一个,其次这个比较会让本片吃亏,KB时长本身就比较长,而这个只是以前年代电影的各半小时那种时长,原因上是以为KB是一个故事比较有深度内核的,同时风格是结合荷里活和日式电影风格结合,而本作是简单直接就是动作爽片,节奏是纯美式好莱坞快节奏,如果这样你还要2个多小时,怕是想累死女主吧……至于美术风格上,不得不说昆汀真的很GET到二次元们的点,满满的和风人设,护士,学生,和服,温泉,富士山,忍者,武士,眼罩等等都齐了……而且模式还有种游戏过关逐个逐个BOSS推进,然后打最终BOSS的感觉,有点像李小龙的死亡游戏,这里昆丁很GET ACG们的心了。

但是本作是有种通篇笼罩着赛博朋克FEEL东京,原宿,歌舞伎町风印象的感觉,看过的朋友可以回想一下,其实具多场景都是巨大霓虹灯,樱花,金木研霓虹灯,然后整个氛围,小吃店,计程车上,小巷子,街道,夜景等等全都是弥漫着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就差没搞标志性的下雨了……所以其实说了那么多我只是想说没必要比较,因为首先时长和剧本就让本片先吃亏了,然后美术风格上也不同,一个偏向二次元ACG风格(就连剧情都是),一个赛博朋克后现代风格(虽然剧情总是离不开黑帮,但现代动作片没办法的吧……)如果真要吐槽就吐槽一下动作戏比较少看得不够过瘾吧,毕竟KB有大量动作戏,但本作都是子弹戏多,用刀用拳头的有,但是少……其实看到一半,看见小女孩和主角组队开始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个杀手不太冷女版???

雅虽然出现只有10分钟(感觉比浅野忠信断断续续加起来的戏份还多 哈哈哈),但也惊鸿一瞥,身手不错,不过我想吐槽一下,他们战斗过程中弄了那么多玻璃碎在地上,他用手把吧台上的玻璃碎片拨过去都能作飞行道具对女主造成伤害,到他死前我才发现原来他是一直光着脚的,难道就没踩到玻璃碎???

现在娱乐一下:这个真心要吐槽,一开头主角妹子打扮得美美哒去酒吧喝(YUE)酒(PAO),杀手也有需要的,这个我很理解,但是你居然是个完全不帅气的油腻大胡子叔???

那也行,那我以为也就是个各取所需的YP而已对吧?

BUT,女主临走前居然给他扔下了……钱???

WTF!?!?

导演就不怕被女主的粉丝骂啊?

YUE个不帅的胡子男就算了,女主这种级别的,那身材,还有那气质,老实说给钱都找不到,还反过来给钱胡子男?

胡子男免费都算赚死了……来来来,主角妹子来,我不要钱,你就给个精神形式上的手续费1分钱我好了,然后我找你52013.13……上面说了那么多废话,以下正片来了:求扮演国村隼侄女的小女生资料,有朋友知道吗?

我十分钟要她全部资料!!!

哈哈哈哈哈哈哈

 4 ) 超出预期

4星好评,给4星是因为这片子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作为爽片动作戏完全在线,虽不十分火爆,但配合女主有血有肉的演技,给人真实感。

影片并不是要打造一个无敌女超人,相反她出场没多久就被下了毒,命不久矣!

唯有珍惜时间,不想死得不明不白,但剧情并不是简单的复仇故事。

对白台词很深。

没有随口而出的脏话,反而有些社会现实的无奈感。

正邪双方大佬们都不是传统影片里的穷凶极恶, 但生在这个侵略文化(影片里有口述)的年代里,想要更上一层楼,背叛朋友同志 就是职场或社会中最常见的事!

满口义正言辞,一肚子自身利益。

一个是老二想当老大,另一个是没了女主还可以培养小女主。

为了生意联合,大难临头又各自飞, 最后时刻双方在鬼门关前的交流,依然保持着客套的寒暄和叙旧。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5 ) 凯特|这个杀手有点蠢

故事基本就是从头打到尾,看看打斗的过程就行了,特别是在酒馆的那场,还真是有点血腥,至于其他,还真的就没什么了。

这个杀手,从小被导师训练大,其中的套路是一样一样的,女孩和导师之间,早晚得翻车。

但这个女孩,对杀手的生涯也是有点厌倦了,杀人之外,还是喜欢到酒吧吊个凯子的。

这么一吊,也就快乐的滚了个床单。

一夜情的代价,那是相当的惨痛啊。

放射性元素毒杀,这可是下了血本了啊,也不知道日本那儿管控是不是那么的不严谨,反正就被轻轻松松的拿到了,女孩也在享受一夜情的同时,毫无防备的给喝了。

作为一个杀手的自觉,对下药这回事儿竟然没足够的警惕,应该好好的去读一读古龙。

而在几场“激烈”的打斗里头,这个杀手时不时的出现卡壳,这个……,一个杀手,对自己使用的器械没有足够的尊重,打了多少发子弹什么时候应该reload,都没个基本的了解,这个杀手的专业素养非常值得怀疑。

而作为故事里头的另一个问题少女,其大脑结构也让人惊奇。

从丧父之痛,到问题少女,然后又到被家族忽略,然后又华丽觉醒,然后又被导师洗脑,然后又忽然之间醒悟,该有的狗血一个不落。

但是,到最后,除了这个丸子头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其他可以说的。

来说说这位导师,从这位导师前期的种种表现来看,已经实打实的贴了标签,只是期待最后的对决稍微精彩一点。

对不起,导师最后死得相当干脆,本故事没有BOSS,一路打打小怪以后,大家都在谈人生。

日本对老美的怨念,估计也是蛮“深刻”的。

只不过人家遇强则弱,遇弱则强,对老美的怨念,只能在电影里头发发牢骚。

 6 ) 女性动作片异作《凯特》中的时间性与死亡意识

女性动作/复仇题材电影《凯特》的主线剧情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一位名叫凯特的职业女杀手在日本的一次行动中失手,随后被注射了致命的钋-204,只剩下不到24小时的时间复仇。

另一条副线是凯特与被她暗杀的一个黑帮骨干的女儿Ani的纠葛关系。

本片超离了很大程度上充满男性凝视、为男性角色与男性观众提供双重“色情观看”的那些女性特工/动作片(一如主线设定所借鉴的吕克·贝松导演与多次自我翻拍重制的作品《女囚尼基塔》《双面女蝎星》《安娜》,以及近几年大火的《红雀》《碟中谍5》等)。

女主角凯特既非召唤着男性拯救与爱情的“柔弱女子”,又不是如铁般刚硬冷酷以一敌百的“女超人”,而是在强与弱之间游移变动的血肉之躯。

她的每一次大口喘息、踉跄趔趄、呕吐虚脱与疲累疼痛都如此真实可感。

也正是在极度残损沉重的肉身阻遏下,凯特的勉力支撑与竭力前行才绝对地动人心魄,女性不再是被欲望凝视的客体或机械性的非人,而真正成为引人共情与融入的、悲喜交织的主体性存在。

究其原因,恰是由于《凯特》给出了鲜少有动作片会采用的、非常勇敢的设定——我们和主人公一样,从一开始便知晓钋-204中毒没有解药(而大多数涉及中毒垂危的电影与小说,都会提供某种解药灵丹,在现实中,钋-210则可以通过二巯基丙烷磺酸钠促排出),生命仅剩下不足一天的时间。

由此,凯特一方面是机械般循着血杀复仇的逻辑链环试图了断尘缘,另一方面则是意外地收获仅能保有数小时的不凡情谊,于是在离世前拼力守护新结交的朋友Ani,至终达成微末而珍贵的赎救(“Yeah, it's okay.I know you.”)。

但是,那份难以割舍的生之留恋,无可逃避的宿命死灭,依然是残酷无情的既成事件(“Can't go back, sadly.”)。

因为即使拼尽全力,解锁每个表面成就,完成一切外部任务,杀败所有外在敌人,她也没法阻挡从身体内部渐次散溢出来的、由内在缓缓渗透并最终漫卷涌出的死亡。

正因如此,主角光环实际上已残缺坠灭,俗套设定(赛博朋克与霓虹美学的东京、开头便不难猜到的反转、注重忠义家庭vs.只看个人利益的东西方帮派组织图示化的二元对立)与不够盛大绵密的战斗场面(的确不可与《杀死比尔》相比,亦不如《疾速追杀》系列——尽管共享了动作指导团队)也已经不复碍眼、不再紧要,影片对女主人公面临无可挽回之死亡时五味杂陈的心绪(愤恨、哀伤、不甘、无奈、执拗、决绝、不舍与心死)及其生命本相的展现才是此类动作/特工类型片中绝无仅有的。

换句话说,表象、动作与剧情已然不是关键,唯有切近的情感、身体感知、个体生命终究难以回避抵挡的死亡才是我们自身与这部影片的核心。

伴随着生命的倒数计时,还有凯特的自我觉醒与反思。

在冷血杀戮之外,她渐次显露出温情与宽宥的一面(放过被挟持受命投毒却不知实情的男子,信守承诺未杀Renji—浅野忠信,而她对孩子的喜爱则由来已久且已在影片中经过足够铺垫,这也是她激动地冲出巷弄乱枪射杀对手解救Ani的原因之一)。

面对注定而至、即将临降的死亡,凯特往日被外部任务与规训(杀手的工作、训练与律令)所占满的生命,终于迎来了短暂却自由的本真时间(“My life wasn't mine.Till now.”)。

为什么说是自由而本真的时间?

(我们可参阅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二篇第一章第51-53节)因为在这种极端境遇中,“此在”(即个人的生存、存在)得以真正地——尽管是被强制促逼地——“向死而生”,死亡成为迫近的、在短时间内确凿无疑的未来事件并遮没了我们,令我们畏惧并鼓起勇气筹划,尽管我们无可逃遁与躲藏。

相反,在平日里,处于日常状态(“沉沦”)的此在,对隐约游荡在某个看似遥不可及之将来的死亡总是持有“两可”的态度,回避与悬置它。

在这个角度上说,电影《凯特》不仅始终在向不幸的女主人公、也在冲着我们观影者提出拷问或曰天问——当你确知、确信了自己将要面临死亡,应该如何过完剩下的时间?

如果观影者能够认同女主角并浸入这一处境,那么,随着影片不断地唤起自我反思,我们便能暂时进入这种本真的生存状态,考虑这一终极问题。

有人或许会问:如果你这么想通过影视剧向死而生地思考这一问题,那不是有大把多的狗血韩剧、催泪情节剧与“遗愿清单式”电影可以满足你吗?

殊不知,这类影视剧在批量生产、标准化、类型化之后,便早已沦为一种惯常的消遣与释放情绪的工具,如何能够真正引人入戏与激起沉思?

反倒是在动作片/特工片中,我们看到了《凯特》这样打破类型片核心成规惯例的作品。

传统动作/特工类型片中闯关夺宝的主人公几乎全是“金刚不坏”的“不死之身”,在看似危难临头的时刻总能逃出生天,于是,在无数次观影体验里,身为感官娱乐视听轰炸主力军的动作/特工片,渐次成了一种低难度电子游戏(从而也产生了提高动作戏难度或以弱小普通人为主角、直接戏仿游戏存档读档机制的电影,如《明日边缘》《领袖水准》《源代码》)。

简言之,无论动作戏如何精巧刺激,无论场面如何宏阔壮丽,这类动作大片也只能不断拔高你的猎奇阈值(及至麻木与无聊),而无法令你和本己的生命情感或深层次的生活现实发生接触。

但本片却另辟蹊径,在直接冲破乃至颠覆动作/特工片核心预设的同时,通过一种陌生化(急性钋中毒在日常生活中极不可能遇到)的方式预先让观众体尝到现实中的死亡之息——不论遭遇何种创伤或疾病,体力愈加不支、疼痛越发加增、意识渐次模糊恰是许多人最后不得不面对的境况。

就这样,经由几乎不可能的虚构叙事,我们竟抵达了十分可能的真实情境。

当然,在影片中,这也与玛丽·伊丽莎白·温斯特德令人信服的表演、部分实景拍摄与稳健精细的运镜调度密不可分。

此外,《凯特》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它在探讨生命时间的同时,在电影形式的时间张力上也作了相应处理。

首先,从外在客观时间上说,影片的情节时间被压缩至一个晚上之内(凯特从离开医院到完成复仇后去世,外景镜头表明均为同一天晚上),从而让银幕时间(即电影实际播放时间)与情节时间看上去相差无几,提升了时间的现实感与紧凑度。

其次,影片后1/3段——确切地说是从影片开始1小时后——的动作戏密度与情节推进速度便明显减缓,甚或变得迟滞不前,这不仅仅是由于对文戏(如“敌我”之间、“家人”之间的对话与和解,真相揭示,记忆闪回,最终诀别等)集中安排的考量,还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于女主角凯特的内在主观时间:随着身体越来越疲累、虚弱、疼痛,尽管已经临近死亡,主观时间的流逝却变得愈加漫长无边(一如我们在煎熬难耐之时的心理感受),而这种主观时间的滞重拖长,亦与凯特的身体动作相吻合,摇晃,蹒跚,耷拉,乏力,甚或瘫软在地,那勉强迈出的每一步都恍如翻山渡海般艰难苦痛。

最后,本片在后1/3段那场唯一的战斗戏中,多次、长时间地以升格慢镜的方式呈现凯特的拼杀过程(而在前2/3部分的所有动作场面里,仅出现了一次短时间的慢镜头)。

在此,慢镜头既渲染了决战残酷而悲凉的气氛,又通过摄影机对时间的扩展拉长而延宕了结局(女主角的死亡正是本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并进一步外化了凯特因身体创痛而延绵无尽的主观时间。

一如塔可夫斯基所言,时间是电影基础的基础(参见《雕刻时光》南海出版公司2016年版,130页),在此意义上,对时间本身的探讨多能触及电影与人类生命的底质。

在银幕上于少于一天的情节时间内呈现进入倒计时尾声的个体生命,也是今年另一部新片《老去》的理念(在一处神秘的海滩上,误入其中的游客的细胞生长与衰老速度急剧加快,半小时即相当于一年),奔流飞逝的时间张力与时间的可视性,亦在凝缩为一天的银幕人生中达到极致。

类似地,安哲罗普洛斯描画一位诗人生命中最后一天的诗电影《永恒与一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老去》《永恒与一日》更着重于思索衰老引致的死亡,而《凯特》聚焦的却是一个深陷过往泥淖、还没有真正开始生活的人的殒灭——当然,这个母题实际上早已被重述多次了,只是在通常的剧本安排中,时间不会仅限于一天之内,且主人公的死亡多是由自身性格与机缘巧合导致的,而非无可阻遏的客观必然性——参见帕尔玛导演的黑帮片《情枭的黎明》《疤面煞星》;另一种人人乐见的方案是在结尾抛出一个解药(抑或在续集中编一个牵强的理由令主角死而复生),若是如此,影片就将在瞬间自我瓦解那原本极具颠覆性的核心设定,所有的悲剧性氛围与道别的准备都将堕退为玩笑与骗术(一如许多影片所沿用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或结尾的反转),这套屡见不鲜的把戏便是商业娱乐电影中惯常的造梦逻辑,恰似廉价的魔术与冒牌的神迹。

然而,在真实生活中,生与死的逻辑实而绝少与奇迹相兼容。

细想来,这或许正是很多怀着暴力美学动作大片之期待来观看本片的友友失望而归打了低分、而对寻常动作片无感的笔者却惊喜感怀给了高分的缘故吧。

最后,如果你熟悉恐怖片文化,应该会知道本片女主演玛丽·伊丽莎白·温斯特德早年的一部代表作——《死神来了3》。

这个系列的设定在当时也是开创性的:提前预知/预感到意外灾难从而侥幸逃脱的人,最终一定会死于其他的意外事故,只是时间、地点与方式未知而已。

同是探讨宿命与生死,《死神来了》系列所透射出的更多是对未知的恐惧与对生活中看似寻常实则暗藏危险的场合的警惕。

至于设定本身,自然不具现实性(若存在这种万灵规律,意外保险精算师们该乐得合不拢嘴了叭),在时间紧迫性与死之必然性上也缺乏足够张力(片中即有不止一种策略可以避过死神的镰刀)。

但无论如何,能够唤起我们的死亡意识、引发对存在与时间之思考的电影,都值得被认真看待。

首发于公众号【冰红深蓝电影】,一起看佳片,赏经典

 7 )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港片就这么讲故事

《凯特》。

6分。

可惜了。

我倒是前面一直说过,女性复仇电影自从吕克·贝松的《超体》后,再也没有人可以超越。

大家一方面致敬《超体》,一方面致敬《疾速追杀》。

但心里话,它俩珠玉在前。

凯特是个从小被杀手训练的杀手,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杀害对象的女儿在场,凯特收工后想退出组织回归正常生活。

他师傅当然不能同意。

但凯特居然竟然去酒吧约了个炮,于是她被下毒了,稀有化学元素中毒,生命还有一天。

凯特开启了她强大的复仇之旅,然后顺势查到了师傅才是幕后黑手。

这是一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港片经常讲的老故事。

 8 ) 电影100多年,啥题材没有拍过~

真的不要老是说什么剧情老套了,电影拍了100多年,复仇电影能有什么新花样,商业电影能有什么新花样?

复联不还是死了人又复活,死人复活的电影不是拍的很多了?

天天想在商业片里面寻找人生感悟呢,怎么不去读哲学系?

动作设计做到这个份上,给个2星,说剧情老套,看到这个评论真的一股子气,中国的动作片都基本消失了,谁能想到动作类型片基本完全消失了???

当然商业大片拍出人生感悟固然好,但是也不要苛求每一部电影都这么优秀,它是一部动作电影,它的动作设计足够优秀,那我举得也配得上三星。

 9 ) 孤胆英雄血战黑帮

看到玛丽时就知道她又拓宽并巩固了新戏路,这次的剧情里特工凯特中了放射性元素剧毒,无药可解,生命只有24小时,她依靠医院里抢来的5支兴奋剂,给观众呈上精彩的5场战斗。

因为是最后一天的战斗,我们可以看出她毫无保留,头发太长就剪掉;体力透支导致动作戏越来越少,体表伤痕越来越多,最后还要依靠团伙作战才能找到Boss,给命不久矣的设定增加了一点真实性。

演员方面,看过《双子杀手》再看《绝命凯特》,玛丽动作戏越渐娴熟,戏路越来越宽。

翻看她的作品列表,发现她是童年噩梦《死神来了3》的尖叫女主,顿感亲切。

出演莲司的浅野忠信,坐在车里被一阵射杀,让我联想到《局外人》里他也是在车里被干掉的…出演莲司男朋友的是音乐艺人miyavi,人物形象一如既往的“华丽”,为他量身定制的厨房打斗应该算是动作戏入门吧。

国村老伯在戏里除了一场武士刀对决戏份少了一些,还是喜欢他在av导演里癫狂的表演。

美中不足是小女孩口吐芬芳用力过猛的表演有点出戏,台词少一些会更好。

还是那句话,看动作片别在意剧情,爽就行了。

 10 ) 非常不爽

昨天看了个女杀手复仇的电影kate,非常不爽,很难看,虽然有伍迪哈里森和浅野忠信。

刚才又想了想哪里不爽,跟杀死比尔对比了一下,我发现我看女人打架的电影如果要觉得爽,这个女性角色必须非常强,可以挨打可以流血,但气场不能弱,不能叫痛不能气喘吁吁不能跟对手势均力敌似的半死不活,即使处于劣势,那个气场和精神必须很强大,也就是所谓的飒。

结果这个kate的人设是被核放射材料下毒,时时刻刻观众感觉她要倒地不起,打起架来气喘吁吁,老是被揍个半死勉勉强强把对手搞定,就是你无论如何感觉不到她能打赢,虽然知道她会赢,但总是看着她挨了一下又是一下,结果这电影就看的郁闷的不行,一点娱乐效果都没有,毫无所谓爽片的爽。

爽是爽在以绝对优势虐待强大的对手,不是勉强从强大的对手那里生存下来,但是女人使用计谋表现阴毒,就越柔弱越有效果,打架真的不能是这个风格。

《凯特》短评

西方电影这么喜欢日本元素。不过这部还好,至少打戏打爽了。不过这结局嘛,看预告片就知道了

9分钟前
  • 绯村岚
  • 推荐

开篇就打。不错。比一般杀手片好。

13分钟前
  • 不改色
  • 推荐

如果你没看过,绝不会有任何损失

18分钟前
  • moonchild
  • 较差

向死而生

21分钟前
  • 郝节娥
  • 推荐

又想学Nikita,又想学John Wick,但这烂大街的剧本跟动作设计,还是早点洗洗睡吧!

23分钟前
  • Miu
  • 较差

喜欢塑料霓虹和女拳头的结合

24分钟前
  • 哈卡
  • 推荐

还好十分钟就关了

27分钟前
  • 的地得古啦斯毛
  • 很差

3-,剧情非常非常老套、动作戏还不错的杀手复仇片

32分钟前
  • Wednesday
  • 还行

影片把女杀手设定为较弱(被下毒)是很少见的,黑寡妇等都是女主角像切西瓜一样把对手灭掉。

33分钟前
  • 半斤豆芽菜
  • 推荐

啥破剧本,糊弄的狠,可惜演的还算认真吧。灯光上,故弄玄虚的狠,调色明显抄扎导。还有一段明显抄安娜,别扯致敬啦

34分钟前
  • 皂角糊
  • 很差

燃,但是有点过犹不及。

37分钟前
  • 寻梦之旅
  • 推荐

“我因为出去约,被人投了铊204,全身脏器在迅速衰竭,我要在死之前,干死那帮害我的人!”

42分钟前
  • 大罗
  • 推荐

不容易,日本的黑帮大哥小弟都需要学英语~

45分钟前
  • 斑斑
  • 推荐

“我的人生以前从没属于我自己,只有现在才是。”

48分钟前
  • 影树
  • 还行

Dinner killing scene's cool. But horrendous after Band-Maid. Fucking kid cringe like hell. 不知道给梅津泰臣版权费没?估计没有。英文一字之差,都叫カイト也没辙。开场给玛丽·伊丽莎白·温斯蒂德的第一个镜头就车内强光不打粉,根本是犯罪。

52分钟前
  • 天王君1/7魂魄
  • 较差

有一点暴力美学的手法我还是蛮喜欢的,其实看下来和《杀死比尔》真的有点像但是也差很远,没有抓住《杀死比尔》的精髓。动作片不该过分追求剧情,但是真的幕后主使一眼就猜到了,反正也是,整部电影一共就四个主要角色...

54分钟前
  • 废话小猫
  • 还行

太喜欢女主演员了,基本上有她的片我就没打过低分

56分钟前
  • 猫雨不努力
  • 力荐

什么叫女本位 这就是女本位

58分钟前
  • hazelolo
  • 力荐

最大败笔是没有“悲剧感”。

59分钟前
  • 第七大陸
  • 还行

这片完全把东京当成个没高科技的赛博都市来拍啊,大投影、高楼侧边的贫民窟场景、一堆霓虹紫光。有场戏的场景设计还很像攻壳机动队里女主开场杀的那段。前半段动作场面和角色互动都有惊喜,后半段节奏放慢后就只剩无聊的枪战了。70

1小时前
  • 长袜子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