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诞生了一个孩子,就说明上帝对这个世界仍旧心存希望。
七个短片,七个会让你流泪的故事。
非洲,美洲,亚洲,欧洲,这个陆地上的孩子,有多少小小的生命在战争、歧视、贫困中开始自己的成长。
片名是“被遗忘的天使”,被遗忘的天使,是能够救赎人类的孩子。
想起BEYOND的阿妈尼。。。。
非常值得一看的好片子
和大伙一起看的~倾听了大伙的感悟,也表达自己的感想~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世界的天使,让我们重新开始,只是,因应社会环境的不同,成为不同的天使,正如基因选择的变数~如果,我们发展,是为了以后的孩子有更好的将来,或许,就正正是我们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表现~只是,什么才是孩子的未来?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已逝的过去,过去的蓝天碧水,过去的温馨,过去的简单。。。
纪录片纪录的故事都发生过,故事结束,我们这些旁观者总是会继续前行~但,这并不代表相同的故事在这世界不重复。
如果,有一天,你再次碰到类似的故事,而你就在身边,你会怎么做?
这个选择有千百的可能~成就千百种结果~或许,还是随心而行?
但,请不要忘却,他们都是真真实实的人。
前两天看的电影。
我相信人性本恶,是一点点成长,靠得到的一点点洗刷去内心的罪恶。
所以,一无所知的小孩子是罪恶的,他们的盲目自我保护是最恐怖的。
尤其是,小孩子对小孩子的伤害是无与伦比的。
所以,和丹一样,很讨厌小孩子。
当然因为讨厌,所以都没有去主动接触过小孩子,所以,也没有机会碰到电影里刻画的“善良的孩子”。
好吧,先暂时假装有。
毕竟电影的重点不在这里。
豆瓣上查到资料,《被遗忘的天使》是由威尼斯电影节发起,并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选定八位导演各自拍摄七部以儿童为主题的短片,旨在唤醒世人对儿童的关注和爱护。
1,《坦扎》梅迪•夏夫(Mehdi Charef)“非洲男孩坦扎的国家正陷入内战,他手执冰冷冷的枪战战兢兢度过每一天,他多么希望能回到安静的家乡和充满阳光的课堂……”看他们在河里大水那个镜头,我感到无尽的空虚,那是一种等一个永远不会来的人一般的无能为力的空虚。
至于稻田里赤裸裸的对射,我误以为是他们的游戏。
2,《蓝色吉卜赛》埃米尔•库斯图里卡(Emir Kusturica)“吉普赛男孩乌洛斯(Uros Milovanovic 饰)即将走出少管所,但是大墙外的自由世界却看不到幸福的希望……”很喜欢吉普赛人。
吉普赛人,就好像是自由的代名词,于我。
我想到的是,《巴黎圣母院》里美丽的少女。
可是片中的吉普赛孩子,却是完全被链条锁住了。
3,《上帝保佑的美国孩子》斯派克•李(Spike Lee)“小女孩从父母那里感染了艾滋病,幼小的她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日本文化中很浓重的一笔,“学校欺负事件”。
小孩对小孩的无尽伤害。
显然不是日本独有。
看这一节,我忍不住想要跳过去不看。
最近看日剧《life》,就是讲述“学校欺负事件”。
看的手都不由的颤抖。
学生间的欺负,学生与老师的勾结,学生与老师间的欺负。
说“欺负”是委屈了这个词,说虐待仍然不足以表达。
更可悲的是,日本人公然说,这是一个不可能解决的日本文化。
竟然是文化。
真是哑口无言了。
4,《毕露和乔》卡迪亚•兰德(Kátia Lund)“毕露和乔是住在巴西贫民窟的两个好朋友,为了一双新球鞋,为了给家中多添一片瓦,他们拾废品换钱,永远保持乐观的精神……”这是我最喜欢的故事。
很多时候没有乐观与悲观,无非是智慧与愚蠢。
是拥有智慧的兄妹的故事,所以喜欢。
5,《乔纳森》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乔丹•斯科特(Jordan Scott)“战地记者经历无数人间惨剧,回到欧洲后他备受折磨,恍惚间他回到了自己的童年……”这也是一个很喜欢的故事。
时空穿梭一般的交替表达,战争,其实只是生活的背景而已。
6,《Ciro》斯蒂芬诺•维奈鲁索(Stefano Veneruso)“意大利那不勒斯,男孩光天化日之下偷盗抢劫,只为了……”很美的游乐园,很美的意大利。
7,《欢欢和小猫》吴宇森“欢欢是个家庭富裕娇生惯养的小女孩,小猫则是被人抛弃然后由捡破烂的爷爷好心抚养长大的可怜孩子。
一场灾祸,一个洋娃娃,将两个孩子的生活连在一起……”难道一切不是在说明,是得到的东西在驱散内心的邪恶吗?!
#########每一个角落都有不幸,上帝记性不好。
《被遗忘的天使》短片集淘碟时发现《被遗忘的天使》短片集,几个导演命题作文各拍一部关于关爱儿童的电影。
看到封面上写着“吴宇森作品”,还加上了已经沦为电影恐龙的雷德利斯科特,我几乎差点就没买。
后来细看发现还有库斯图里卡和几位不是很熟悉的导演,应该也是当今影坛的主力军,也许能从集子里发现什么好东西。
一部部看下去,果然还是有些惊喜。
如果排一个座次的话,我认为巴西导演卡提亚·路德的《毕路与奥约》和库斯图里卡的《蓝色吉普赛》属于这个集子中最优秀的。
他们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把镜头放低的同时为主人公保持了一种高于生活的骄傲品质。
吴宇森的《双双与小猫》在集子里算是中下水平,当然这不能全怪导演,毕竟人家所学不是文艺这一派的武功。
不过一个专拍动作大片的好莱坞华人导演,这一次能把镜头对准北京的底层民众,而且还做的颇为感人,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应该尊敬的地方。
最喜欢的是蓝色吉普赛毕露和乔孩子无论怎么样都是最可爱的无论在怎么样阴暗的环境底下成长看了再心疼也无力可施他们的人生再怎么悲惨也只能由他们自己去拯救我们都一样有时想想这个世界真的已经变得我们都认不出来了在这个绝望的世界和世纪希望一切还是可以安静安静的毁灭也好暗地花朵无力的绽放生命只为自己而灿烂
只能说它很英国。
英国人大概是最不愿意告别童年的民族吧。
他们有着全世界最好的儿童文学。
他们有《爱丽丝梦游仙境》、有《彼得潘》、有《佛列格游记》、有《鲁宾逊漂流记》、有《彼得兔》、有《快乐的王子》、有《哈利波特》……他们总想回到童年的世界,总能从孩子眼里看到成人看不到的东西,不管那是什么,也许没人能说得清,但它能给你一个理由,让你的双手不再颤抖,让你的心平静,让你在自己的噩梦中解脱,让你得到救赎。
只可惜,麦克唐纳并没有认出变回小孩子的休里斯,成人的眼睛已被蒙尘另外,吉普赛和巴西这两个短片的音乐真是好到爆。
流着泪看完的。
生在福中永远不知福的。
福到底是什么?
福就是人心底的满足吧,满足了就有福了。
电影如果说仅仅是让观者产生同情心,可怜怜悯那些苦孩子们的话,想必是很成功,在泪水稀缺的年代,为他们留出些泪水总好过为情人流泪。
可怜悯和同情是这个世界上最廉价最不值得称道的东西。
他们不需要同情,上帝给了他们生命也给了他们生活,而我们也是上帝的一分子,无权去同情谁怜悯谁,因为我们跟他们一样。
电影里延伸很多,公平,宽容,包容,生存,独立,平等,亲情,感恩,责任……太多的元素可以在里面表达,我们怀着不同的心获得不同的感悟。
天使都在心中,天使都在身边,永远不要被遗忘,因为我们都曾是天使,生活只是磨去我们的翅膀化成凡人,凡人亦爱天使。
那年上海下大雪,有记忆以来最大一场,班车开始天天迟到,偶开始在车上睡出个鸟窝头,想起上周的all the invisible children还没回忆,自己除了某些神经质的东西,能不能实用型的写些文字。
7个导演,一人一部短片组合成的作品,几年前看到介绍是因为上面写着吴宇森,据说很伪纪录片。
也因为7个国家,除了中国,背景了解方面都很差,拜威尼斯电影节所赐,资料片名啥的又都是意大利语的,只能爬去IMDB上看了点介绍。
TANZA,穿着鞋子总不肯脱的黑人小孩,总没有安定感,老抱着下一秒就要被枪打死的预兆,穿了鞋会逃得快些吧,反正也没有可以停留的家,只是在一个村庄内的学校教室内终于有不想走的感觉,脱掉了鞋子,他趴在曾经属于他的课桌椅上默默流下眼泪。
(这个鞋子的设定解释是我YY的,具体导演怎么想。。
GOD KNOWS|)BLUE GYPSY,最喜欢的一部,精巧连贯充满荒诞的剧情,流畅的推进节奏,监狱纯净,外界肮脏,出了改造所是偷是抢是不甘心,小男孩说我要当个理发师,我会剃头,乖,就在这里实现这个梦想,自己给自己理发吧。
CHILDREN OF AMERICA,刚说到煽情偶还冷着,哭点低的来了,SPIKE LEE煽到顶,艾滋少女的故事打动人心,屡试不爽。
JOAO AND BILU,充满希望的故事,捡垃圾的小男孩小女孩,和中国有些相似感的巴西?
看他们快快乐乐地拖着垃圾车卖卫星接收锅,我肃然起敬。
CIRO,旋转木马,只喜欢这一个画面,从初中听到高中,从地理书到历史书,课本里都说意大利南北差异大,这次事实证明课本有时也是讲真话滴,(*^__^*) ,那不勒斯,美丽而让人窒息的那不勒斯。
JONATHAN,这个。。
被IMDB上的巴西人骂狗屎了。。
其实还算好啦,从过去电影里ET攻击地球美国总统总要出来说话就可以看出,这个还不算最老大,别太较真了SONG SONG AND LITTLE CAT,桑桑和小猫的本子不幸是7部里最最差的,中国真的没有好编剧么?
吴宇森导演,其实偶是很喜欢你滴,特别是英雄本色和纵横四海,我的小马哥啊,流泪。
所谓“带着希望快乐的穷人”和“心灵冷漠不快乐的富人”很难自圆其说,但还是很喜欢小猫那个演员,笑容很可爱很生动。
现实世界太过残酷,可是不要忘了要温柔的对待这个世界,对待你爱的人。
电影里的令人窒息的黑色,血液般的红色, 。
也不乏温暖的黄色,粉色,充满生机的绿色,荆棘后面的天堂般场景,只有善良有爱的人才可以看到
2017.12.14 在单位网吧看的,本以为石跟我推荐的是这部,其实不是,她推荐的是另一部同名的动画电影。
电影是由不同导演的短片构成的,每一个片段都是围绕小孩展开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小孩的生活大都不普通平日不被关注,被遗忘的小孩带来的感动很深刻。
他们远比我们想得不易却也更懂事坚强。。。。。。。。。。。。。。。。。。。。。。。。。。。。。。。。。。。。。。。。。。。。。。。。。。。。。。。。。。。。。。。。。。。。。。。。。。。。。。。。。。。。。。。。。。。。。。。。。。。。。。。。。。。。。。。。。。。。。。。。。。。。。。。。。。。。
看过~
喜欢最后一个中国的孩子(吴宇森导) 心酸坏了……中间的几个都不错
"Tutti i grandi sono stati bambini una volta. Ma pochi di essi se ne ricordano." - Antoine de Saint-Exupery 最喜欢Katia Lund的两个巴西孩子的故事,John Woo的片子和他的出场顺序一样,垫底。
太喜欢第5个故事
关注因国家本身的贫穷、动乱、社会问题的大环境下,受苦的孩子。常常隐身于大众目光的第三世界,常常忘了世界上还有好多人正经历着天翻地覆、我们不敢设想的生活。库斯图里卡的摄影最棒,凝视吓到我了
中国的那一段真是太...去公园总是很多卖花的小孩子,太心酸了
看着,总是在担心什么,担心下一秒会有更悲惨的事情降临,看着他们娴熟的工作,并没有感觉到他们觉得自己有什么不一样,一切只为了生存。所有的孩子表现出来的真实感,迫使你放下一切,真是的面对这个社会,他们真实的存在。
每个人都是从小孩成长起来的,可是很少有人记得这一点!
一部呼吁大众关注孩童生活的公益短片集,作品的整体质量还算不错,但是缺少让人回味的记忆点,太过于突出的去呼应设定好的主题,导致看完之后没有什么太深刻的印象。夺去孩童笑容的不止是贫困、战争和疾病,还有我们冷眼旁观的势利眼和高高在上的自豪感,被遗忘的孩子,生活在那些被遗忘的角落。
不要遗忘孩童的善良,也永远不要怀疑孩童的恶。孩子也是人,善念与恶念其实跟大人一样多。
吴宇森怂啦
很明显,吴宇森的,很教条,很大陆,如果不把它作为最后结局,被赋予一种美好愿望的话,只是其中一段,那可以入选里面拍的最差的行列了。《蓝色吉卜赛》与《毕露和乔》最佳。
整体水平挺高的,尤其几位名导出手不凡,几个短片里依次比较喜欢库斯图里卡、老雷、斯派克李导演的,吴宇森也比较出乎意料,算是破圈了。
喜欢前两个故事。看到中国那个故事,哭了。
库斯图里卡不错,斯科特还是那么平庸,吴宇森拍这种真暴露缺点
在名导系列里已经让人大喜过望了,也许是话题更能引起共鸣,也许是每段20分钟足够发挥(一直觉得1分钟或5分钟一段的太扯,实际往往沦为签名簿)。比较喜欢第一段和Ciro,蓝色吉普赛是我看过的库卡卡片子里最刻意不自然的一部,吴宇森那段必须跳着看,和艾滋那段同属琼瑶片。
娃娃兵、少年犯、艾滋病、贫穷、战争。。。。父母不能负责的话还是不要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好
被遗忘的孩子。会有这样的自省。可是,与其相比,我们何其幸福。这是无法比拟的。
第二個,第三個和最後一個故事還行。剩下的真的不好恭維。
非洲那个不错,吴宇森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