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光
Mademoiselle Paradis,逆光天使(港),盲女鋼琴師(台),Light,Licht
导演:芭芭拉·阿尔伯特
主演:玛丽亚·德拉格斯,大卫·史崔梭德,卢卡斯·米科,卡塔·科尔姆,马蕾茜·里格纳,克里斯托弗·卢泽,苏珊娜·伍艾斯特
类型:电影地区:奥地利,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7
简介:讲述一位失明钢琴家Maria Theresia von Paradis,因为得到某位医师的特别治疗而重获部分视力。但当她得到视力后,上天却夺去她对音乐的敏感度,本来弹得一手出神入化的好钢琴,却因为能见到键盘而令音色变得平庸不堪。 故事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详细 >
#2018欧盟影展#说实话刚看完是懵的,没懂。不过现在回味,细想之下还是能明白的:女主之前眼睛看不到却是个钢琴天才,后来被(今天看起来很匪夷所思的用“气功”治病的)医生治好了眼睛后却失去了从前弹琴的自如,然而这个二元选择题的选择权却并不在她自己手中。一个关于天赋、女性地位的故事吧。
拍的好烂的传记片
诡异孩子面色潮红眼睛缥缈的脑袋图抖动..只看画面的话甚至不知她在做什么...主角哭泣的时候触动了下----好久没见人哭了,那种放声大哭..我身边都是些坚强的人。跳着看了点,结局究竟选择了视力还是琴技呢?抱着这种未确定性去思索也不错。或许里面人物的性格在那个时代都是这样的吧,不是我欣赏的类型,不过女主演技挺好。“贵族们并不在乎音乐天才是失明还是复明了,他们只在乎有没有人为他们演奏供他们娱乐,当后来女主能看见了他们反而并不开心,仿佛失去了一个大嚼舌头的谈资。于是医生也放弃了对他的治疗”。可以给四星,个人不喜欢里面人物的状态,或许是见惯了或许是不利于成长于是给三星。
大光明。
剧情一般 主题没get到 两星给盲女的演技
视频来源不太好,中段开始音轨和画面脱节,有些影响观感。总而言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气功治疗盲眼,认知重构审美;被踢死的孩子被视为无用之人,受侵害的侍女反遭驱逐;琴手/病人皆道具,回归音乐寻自我。波澜不惊阶级批判,不错
听名字以为音乐为主题,其实是这个多才多艺的失明女钢琴家的治疗传记,有一个画面确实觉得真实,就是贵族的弱势群体也会看不起贫穷的弱势群体,中规中矩,没惊喜,不难看
音乐之光照亮无边黑暗,丧得一逼。
臆想的成分多了些吧,女主角真的好会演。
此前参演过《白丝带》与《毕业会考》的MV Dragus全程以一种不断白眼的方式呈现几近失明的状态。在全片采用自然主义风格摄影的情况下,极少处用了轻微聚焦与蒙色的方式来表现人物的复明时刻。在转折发生重回家庭一场,女孩侧脸看向远处,这一角度下眼白占据了整个眼眶,此后她彻底闭上了眼。
盲女看不见身边的一切阶级矛盾人性乱象,却持续地翻着白眼儿;艺术不能救人,但能自救
对古典乐传记片毫无免疫:那穿越时空的古钢琴声,明丽精致的贵族长裙,戴着假发的人说着至少三种语言,人心永远叵测,生命永远脆弱。光明还是音乐,特雷茜的抉择其实不全是自己的抉择。玛丽亚的表演同片中的多段古曲一样精彩绝伦,和医生的双钢琴弄湿了双眼。
喜歡導演用理性科學的方式拍攝這個啟蒙時代科學主義的「奇蹟」故事,而在表現人物群像,特別是兩個女角並進的部分,異常細膩,有種女性獨特的觸感,性別也是一種殘疾,在這個社會,女性和下層人,都是上層男性的工具,有用才值得被愛,或許是她們擁抱聖母的原因吧,只有在宗教中才有無條件的接納和愛
5/10 既然是传记那就不多说了,反正电影呈现出来的大概半小时就够了,几度要昏睡过去
阶级的问题批判的更为深刻,贵族的虚伪,人性的冷漠,对照最后字幕女主创办盲人学校才是真正意义所在,服化道不错,犹如油画,片名真的太容易把这部戏的意义带跑偏了
还不错
这部电影浓郁的哥特风格和精致的服装设计,都很吸引我。女主角演盲人演绝了,眼神特别到位!
中文电影名过于追求文艺使得影名有些偏题,但主演的演技与精细的剧本细腻地复原了盲人复明的时的认知状态,辅线也体现出当时社会的阶级现状。但整体给人有些零散,中心过于晦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感。
奥地利影展@紫荆卢米埃,女主很棒,和医生的暧昧真是扑出荧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