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丢了一只跟足我三年的蓝色水杯。
当时在校内上我不依我不依的大哭大闹,沮丧得像失恋。
后来王奕姑娘说陈慧琳在一部电影里丢了一把白色雨伞,也是我这种不甘心的心情。
今天的梗就铺到这里,没错,说的正是题头这部《小亲亲》。
可惜生活不同电影,戏里面,峰回路转,女主角最终还是找回了那把如高挑美女般的纤长白色雨伞,欢欢喜喜,大团圆结局。
而现实中,我则像是很快完全忘记了我那只蓝色水杯,实在要用的时候,才花两块钱在超市随便买了一只朴素敦厚的,无牵无挂,但再也不似从前那样随身带着走。
“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孙洙的词,凄清的很,并不搭配欢喜冤家模式的爱情小品,其实,《小亲亲》的题目,最应该拟为:一个萝卜一个坑。
唱片骑师和专栏作家,我成年后最憧憬的两大职业 ,仔细想来,越发觉得是人间绝配 。
一个满屋子的CD和黑胶唱片,坐下来的时候一双臭脚永远随便乱翘,工作更爽,接接听众电话,然后只要说:“下边这首歌,送给永远在等不到男人来敲门的张小姐。
”难度大一点,最多需要温言安慰两句:“其实顾太太,你的情形不算太坏,起码他夜夜回家睡,并且家用交足……不然你还要什么?
……他的心?
呵!
那有何用?
血淋淋的多恐怖!
”一张臭嘴,两个钟头,换得大把薪水,简直做梦一样。
自然,专栏作家也不逊于他,满屋子书,拿小仲马垫鼠标,郭沫若枕屁股。
用手抓着大把大把吃薯片,落满地?
不打紧。
眼前一只小强爬过去,看都不看掷过拖鞋,尸体从此定在墙上,一去多年。
若是哪个敢开罪我,第二天就在专栏里大骂特骂:“你这个柠檬头,老鼠眼,鹰勾鼻,八字眉,招风耳,大翻嘴,老羌牙,灯芯脖子,高低膊,长短手,鸡胸,狗肚,饭桶腰,我要是你,我早就自尽了! ”哈哈哈~想想都开怀。
所以,尖锐的章戎和刻薄的吴秋月,实在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同样任性不懂精打细算规划人生,都不肯自己洗衣服,这样的两个人,才能做到连手拉手窝在屋子里头臭死都心满意足。
他们身边原来的人,再以他们为重,事事担心筹谋,哭泣黯然神伤,都是不得要领的。
这部戏的男女主角都是当时香港影坛的大花瓶。
陈慧琳若是不嫁人,搞不好现在还是。
这样一对“妙人”,所有对峙和冲突的戏码,一招一式都作张作致,矫情的很。
好像油,浮着那一层,半点不诚恳。
像雷颂德演的精明前男友就可爱的多,对着这么又臭又硬的女朋友,换作我,也情愿搭上明媚可人的“玉兰油小姐”,单看那姑娘脸上分分钟绽放的娇俏笑容,便足以在女友学测里多修10分。
而宣萱优雅的电台负责人更加没话讲,温柔体贴,又拿高薪。
关键是人也秀美。
实在话:《小亲亲》时期的陈慧琳,大饼脸,三白眼。
不但不好看,而且没福气。
宣萱总演这样明敏的女人,守候过,然而半路总有程咬金,一个眼神,她就明白自己已无机会,于是垂头黯然退场。
当然,这又是另外的故事,虽然无论在何处,总是显得动人。
这部戏的班底其实很拉得出场面,编剧是岸西,摄影是鲍德熹,制片是邹文怀,导演更加让我惊奇,竟是如今四大美指之一的奚仲文。
不单看人眼光独到,像是晓得用卡通的张达明和娘娘腔谢天华,服装品味更不似如今《黄金甲》和《投名状》这般极端奇突。
皮夹克,白衬衫,柔软的无扣开襟长毛衣,要性格有性格,要气质有气质。
红酒,咖啡,黑胶唱片,古董店,许留山,香港时而冷漠时而热闹的转角街头。
都是我这枚正宗伪文艺腔热爱的调调。
还有睁着无辜大眼却胡子拉扎的张智霖,英俊落拓的初恋情人,在你耳边同你说:“这么多年过去,我发现,最喜欢的还是你。
”不消再用地下室改建的,有小松鼠来敲门的书房诱惑我,单是头一句,我就打打包头也不回地随他走。
怎么办呢?
向来就是这样分明的人: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促使我耐着性子重新看过一遍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演员表中李斯利张先生的名字。
可是由头至违,我都没有看见他的出现。
后来才在网上看到人说,那些黑胶唱片和戏里毛毛开的那间旧物店,均是张国荣先生的产业。
我至此才明白为什么总感觉那间小店里充满了死忠的驰喜欢的那种味道。
据说,现在那间店也已经拆掉,再也看不见了。
不知道当时整日处在这间店里拍戏的毛毛,再路过这条路时,还会不会想起故人,无端嗟叹。
旧欢似梦,昔日辰光已无法再归去。
所以,不论是否破镜重圆,其实,人世间的爱恨同离合,也都是一言难尽的。
算是近期我看到的相当喜欢的爱情电影了。
但其实我每次看这种电影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男性和女性为主角的电影,最后一定要发展出爱情啊。
其实我觉得像这个电影里面男女主角之间这种很熨贴的、吵吵闹闹的相处模式更适合做朋友吧。
我也都很希望能有一个这样的朋友。
况且看他们房间也知道,其实男女主角都是很情绪化、感情丰富,而且不擅长照顾自己打理生活的人,这样凑在一起,感觉快乐的相处会被柴米油盐磨灭掉。
另外一个point是关于电影里面那个伞的故事,其实是唯一一个重点叙述了的专栏故事。
然而根据我的理解,这个故事其实讲的是终究舍不得丢掉自己心爱的旧伞,哪怕它变色变旧了这样吧?
对应在感情里面,感觉隐喻对照的应该是女主角是一个恋旧的人?
所以我对她最后并没有和初恋符合还感觉蛮奇怪的……其实这个故事和主要的剧情没有对应上喔……除此之外这个电影真的很可爱,而且笑点也比较恰当,配角譬如zzw那对、谢天华他们也都很生动。
很意外的重看老片,感觉很不一样。
感叹时间对演员,对我的改变。
年轻时看这片时纯属当喜剧片,没有想过爱情什么的。
可是现在再看,会觉得不打不相识,如果在现实里可以遇到“死对头”,那就不顾一切地去爱吧。
不得不承认,郭富城年轻时是真的帅,即使隔着屏幕,看着他温柔的眼神和坏坏的表情还是会心动,可惜近些年拍的片子,尤其是国产片,实在让人爱不起来。
陈慧琳呢,从当初我还傻傻分不清她和王菲,到现在只爱菲,十几年过去了,到现在还不明白,明明两人差别这么大,我为什么会分不清呢。
年轻啊,就是傻呢。
最后把主题曲 I WISH YOU LOVE 送给我自己,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也可以找到自己的love。
《旧欢》如是说: “我有一把白色塑胶雨伞。
买的时候喜欢它雪白可爱,瘦瘦长长,简直像个鹤立鸡群的美女。
可惜这种美丽偏偏不耐看,风吹雨打久了,颜色变黄,还多了雀斑一样的污迹。
而且瘦长是没用的,哪里像折伞这么善解人意。
于是,我开始制造各种机会。
趁着下雨带它出门,左搁一会儿,右放一下,希望一下子大意忘了拿,让它自动消失,大家无痛分手。
我就可以理直气壮买一把新的,多好!
失宠的人通常最敏感。
有一天,它突如其来消失了,完全不用花我任何心思。
伞也有它的自尊。
问题是,等一等,我还没有准备好。
不行,它不可以没经我的同意就玩失踪。
我便一心一意要找它回来,花尽心思去想,到底在哪里弄丢的呢?
书店,餐厅还是公共汽车地铁呢?
真是峰回路转,没想到在戏院把它找回来,小别重逢,它苦着副脸在等我来新发现。
重拾旧欢,大团圆结局。
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我失败了,找不到它,它永远消失了,淡淡的遗憾感觉,会不会更合我心意?
人世间的破镜重圆,大概都是一言难尽。
” 一个人,一生中,珍贵的东西的失去 是童年芙蓉树下那个有月亮的黄昏 是记忆中池塘里一起垂钓的小情人 是站在麦田里望向远方的目光 青青的梦想,轻轻的水边的荡漾 98年一直不能停歇的雨和我紫色的透明的雨伞 漫天风雪中我们一起大声的唱 爱情空白的大学时光,一个人的舞蹈 凌晨两点,空无一人的行道,车子后坐,豆浆,默默的对视,陪伴,等待, 电影院,完全充满空气中的气息,绝望的哭泣,淹没我的一切的你…… 记忆就是这么一种东西 他们说:忘记也是一种记忆。
我在长长的旅途中,在遥远的万水千山中,依然看得见你的清晰。
说好了,一切都说好了,说好了忘记 书本上的字迹如何消溺 人生不复完整,多少什么留在了“那边”,不会再回来 而我的这边只剩一个空 真的是离开了 不断的内省和自嘲 完整的和碎片,都是我今生永远的唯一吧 遇见你之前向左, 遇见你之后向右, 现在,我站在原地,我在哪里 旧欢如梦,梦醒后一片茫然……
喏,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部港片了。
记得第一次看它是小时候趁爸妈不在家,偷偷打开电视,正好电影频道在放这部片。
当时年纪小也没觉得有多好看,只是对陈慧琳写的那篇关于雨伞的小文章留下了深刻印象。
直至到高中有次写作文忽然灵感一闪想到那篇小文章,立即把这本电影再找出来完完整整的再看了一遍,发现好喜欢,好合心意!
现在工作了,似乎也差不多到了片中陈慧琳的年纪,再把这本片子拿出来重温,更能发现这部电影的可爱~
一个郭富城,一个陈慧琳,凑齐了俺最不喜欢的香港男女艺人,哦,对了还有跑龙套的萱萱姐,贼眉鼠眼死胖子曾志伟对于港产片,特别是港产爱情片我始终抱有一种因为失望而产生的排斥可偏偏就是这些我不欣赏的港星们,却是在10年前(真的很久了也)却为我留下一部记忆很深刻的电影美女作家、咖啡、红酒、黑胶唱片、白色塑胶雨伞、节奏蓝调十年前的我,只会觉得它单单是一部不错的爱情电影大概是因为那时的我还没有亲身经历过文艺女青年,因为那时太年轻对女性的认识即单纯又美好,喜欢清纯可瓦伊的小妹妹,又迷恋风情万种的大姐姐而万万想不到,在可爱的萝莉与成熟的御姐之间,还隐藏着一个叫做文艺女青年的庞大队伍一个美女作家,在一个畅销杂志里,做一个专栏叫做月。
经这是文艺女青年共通的理想生活我以前不理解,为什么女人可以通过每月一次的生理性失血反应以及附带缠身的焦虑,急躁,逻辑混乱,不可理喻,就跃然成为一个作家直到重温这部电影,我才对文艺女青年释怀了我开始理解她们,同情她们,因为长时间的缺少男性的关爱,导致她们生理周期异常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和遭受的冷漠,她们开始对得不到的东西心生怨念,尤其是男人更严重的,逐渐开始对身边阳光、帅气、优秀的男孩子由爱生恨,甚至咬牙切齿的地步她们往往没有美女骄傲的底气,又不心甘情愿与丑女为伍于是黑暗里,她们疯狂的敲击键盘,努力把全天下的男人都勾勒成不堪入目的模样男人到了她的笔下,顿时变得猪狗不如,不负责任,偷鸡摸狗,苟且床笫之事,毫无道德借以抒发自己作为一名冰清玉洁的大好女青年在不公正的现实生活中怀才不遇,遇人不淑的悲惨命运,提出血淋淋地控诉在她们自己想象世界里,她们的灵魂像手握的钢笔一样笔直着孜孜不倦地麻醉自己,毁灭男人,从此,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又如夜深人寂的晚上,没有男人,没有对手。
只能在寂寞里,孤苦聆听:“寻寻。。。
觅觅。。。
冷冷。。。
清清。。。
凄凄。。。
惨惨。。。
戚戚”仿佛每个女诗人命中注定了形单影只,韶华见老,注定了在颠沛流离里,孑然一生不可否认她们的才华,她们的睿智为什么曾经轻舞飞扬的她们会沦落成现在仪态尽失、庸俗不堪的大妈也许是她们不小心忘了忘记曾经感动自己的一首歌,曾经流泪的一段感情i wish you bluebirds in the spring to give your heart a song to singand then a kiss but more than thisi wish you love
窗外,在下雨。
这两天一直在下,旱情终于得到了缓解。
姑且不论,且说下雨。
有雨自然离不开雨伞。
雨伞成了电影《小亲亲》一条贯穿剧情的线。
电影节奏很慢,仿佛一条小溪缓缓地流淌。
男主人公遇到女主人公就开始交恶,争吵,持续升级,直到结局。
在争吵中感情有了升华。
爱情离不开争吵,当女主人公在车上与初恋男友谈话时,我总结出这样一句话。
他们俩是因为不争吵了,才在平静中分手。
而电影中另一对因为一条狗而相爱的大龄男女也是在争吵中拥抱在一起的。
诚然可见,争吵在爱情中所处的地位。
女主人公是专栏作家,她那篇《旧欢》值得我们玩味。
摘录如下:“我有一把白色塑胶雨伞。
买的时候喜欢它雪白可爱,瘦瘦长长,简直像个鹤立鸡群的美女。
可惜这种美丽偏偏不耐看,风吹雨打久了,颜色变黄,还多了雀斑一样的污迹。
而且瘦长是没用的,哪里像折伞这么善解人意。
于是,我开始制造各种机会。
趁着下雨带它出门,左搁一会儿,右放一下,希望一下子大意忘了拿,让它自动消失,大家无痛分手。
我就可以理直气壮买一把新的,多好!
失宠的人通常最敏感。
有一天,它突如其来消失了,完全不用花我任何心思。
伞也有它的自尊。
问题是,等一等,我还没有准备好。
不行,它不可以没经我的同意就玩失踪。
我便一心一意要找它回来,花尽心思去想,到底在哪里弄丢的呢?
书店,餐厅还是公共汽车地铁呢?
真是峰回路转,没想到在戏院把它找回来,小别重逢,它苦着副脸在等我来新发现。
重拾旧欢,大团圆结局。
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我失败了,找不到它,它永远消失了,淡淡的遗憾感觉,会不会更合我心意?
人世间的破镜重圆,大概都是一言难尽。
”雨伞,让我想起丁香姑娘在小巷中撑着雨伞迈着轻盈的脚步缓缓走过的情景。
超中意这部电影的.这不,又看了一遍.旧欢,每个人都有恋旧的习惯,喜欢旧衣服,因为穿起来舒服;喜欢旧书,有书香的感觉;喜欢旧包,有皮革的味道.甚至,旧人,以前喜欢过的人,会一直怀念怀念,怀念他的好,忘记他的坏,这是骨子里透出来的,没办法戒掉.喜欢那把穿梭整个故事中,透明的长柄伞.和故事颇有相似的是,我也有把粉红色的伞,和他相识的时候,刚刚好,下雨了,于是撑起,我们合撑一把,我看到,他的脸红了.可是,后来,我还是把那把伞丢掉了,并没有象电影一样,重新找回来,是我亲手把它丢掉的,在回扬州的火车上,不晓得,有没有一个人会捡走,还是,让它一直孤独留在那节列车上.后来,每每当我回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也会无意识的想到他的脸,很有意思的事,我竟然想不起来,他到底长的什么样子了.好象有点点胡子,好象也没有.真的想不起来了.
提到《小亲亲》这部片子,不得不先提到的是,导演奚仲文。
其实应该说是服装指导奚仲文才对。
他的代表作很可怕,从倩女幽魂,到黄金甲,和平饭店,金枝玉叶,心动,如果爱。
(还有08年奥运会美术指导……)每年都拿金像奖拿到手软。
作为导演拍电影只拍了两部,《安娜卡列琳娜》和《小亲亲》,都是郭富城和陈慧琳演的都市不得志小人物故事。
很喜欢这类的冤家路窄的事。
对浮躁的香港电影来说,很清新。
里面的服装很有新意,细心可以发现。
在王家卫的世界里,人人都是森林,城市里的建筑也都是森林,九七年到了,有种无根感,但载体却又是无奈之中的乐观。
总之就是这样地矛盾下去,以数字来对生活定位,同物品说话,将无限小的故事无限放大。
人人身上都可以找出故事和独白,放大剪合,就成了电影。
而奚仲文,可以在水泥的森林里面找到生根发芽的地方。
像上面他拍的片子,森林里的两三个小职员上演的爱情童话,而且还将童话拍成了电影。
虽说都是小职员故事,跟刘德华拍过的办公室系列不同的是,这部《小亲亲》要细腻得多,很多小细节都有意思,比如从头到尾的雨伞,比如黑胶碟,还有两人的斗嘴和互整。
还有万年不变的古董店。
快节奏的香港,能周周往古董店去的能有几人?
看片的时候,时时在想,那张黑胶碟会被谁一时冲动拆成碎片?
可到了最后,还是完好。
郭富城好像还是没有陈慧琳高(废话……),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郭帅哥的演技了,可戏里还是耍帅成分较多,所以没人过多去关注。
后来在《三叉口》里毁容就突然大红了,还得了金马奖,后来《父子》再毁容再大红。
我有一把白色塑胶把雨伞。
买的时候喜欢它雪白可爱,瘦瘦长长,简直像个鹤立鸡群的美女。
可惜,这种美丽偏偏不耐看,风吹雨打久了颜色变黄,还多了雀斑一样的污迹。
而且瘦长是没用的,哪里像折伞这么善解人意。
于是,我开始制造各种机会。
趁着下雨带它出门,左搁一会儿,右放一下,希望一下子大衣忘了拿,让它自动消失,大家无痛分手。
我就可以理直气壮买一把新的,多好!
失宠的人通常最敏感。
有一天,它突如其来消失了,完全不用花我任何心思。
伞也有它的自尊。
问题是,等一等,我还没有准备好。
不行,它不可以没经我的同意就玩失踪。
我便一心一意要找它回来,花尽心思去想,到底在哪里弄丢的呢?
书店,餐厅还是公共汽车地铁呢?
真是峰回路转,没想到在戏院把它找回来,小别重逢,它苦着副脸在等我来新发现。
重拾旧欢,大团圆结局。
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我失败了,找不到它,它永远消失了,淡淡的遗憾感觉,会不会更合我心意?
人世间的破镜重圆,大概都是一言难尽.....
人世间的破镜重圆,大概都是一言难尽
本片两大亮点:毛舜筠和那段《旧欢》的文字。陈慧琳一直给人颇乡土的感觉,扮什么天后啊,这角色倒是适合他。毛舜筠那角色颇可爱,看了让人想要开间旧货店,每天清扫和倾诉,等人来领了他们去,应该很惬意的日子。《旧欢》那段,倒是写尽了人心里对于逝去的感觉。港片一直有种琐碎的温馨,这片依然。
彼时的郭富城皮肤紧致,陈慧琳一脸稚嫩,时光磨人啊。喜欢绿叶们。谢天华呀!
電視重播再看,對白寫得好極了。潑紅酒那一幕兜兜轉轉安排也很好。只是天王氣質不像是會鬥嘴的人。
当年觉得很难看
两个不会演戏的人
不喜欢结局~~
冤家为何突然相恋?!好突兀啊!男女主又不配没有恋爱感……陈慧琳演技又差……这套戏莫名其妙
2000年前后香港的小糖水电影都还挺不错的,最得令的当红歌星唱而优则演,剧本过关,港味十足,轻松愉悦。
记得是小姨给了几张带期限的免费电影票,怕浪费了才硬着头皮看完的,囧
竟然隐隐然看到了伍迪艾伦的感觉,电影的核心主题是“恋物”,恋黑胶、雨伞、沙发、书...恋得久了,你有时就想告别它,后来又会发现,失而复得的感觉也很美妙!
小时候看的电影,只有那段雨伞的台词记忆犹新,且不时跳出来say hi
喜欢这名字胜于剧情,就算结局唐突,冤家变恋人也算圆满
“人世间的破镜重圆,大概都是一言难尽。”
国语配音的人应该被拉出去枪毙
人世间的破镜重圆,大概都是一言难尽。
港產都市文藝小清新愛情Cosplay西雅圖夜未眠當哈利遇上薩利.
从冤家到恋人,这样的模式屡试不爽,情节设置蛮有趣的。字幕中出现了感谢张国荣的字幕,据说里面的黑胶唱片是leslie提供的,怪不得几首英文歌挺好听的。如果张智霖的角色换成哥哥来演会不会更有趣呢
岸西老师的早期作品还是很好看的,一个电台DJ,一个专栏作者,相互对骂,最后慢慢地走在了一起
装纯的清新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