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恶魔附身片,看完总有种无力感,虽然受害人都找了牧师、驱魔师,但效果有限,悲剧收场的还不少:《驱魔人》《驱魔》《潜伏》《坠入地狱》恶灵费劲吧啦的东吓吓西吓吓,其实就是想把被害人的精神意志搞崩溃,然后趁虚而入占领身体。
但换个角度想,这不是也正好说明了“恶魔附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恶魔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长期准备工作。
再再换个角度讲,恶魔为啥要附身呢?
当个普通人有什么好处呢?
体验人世间的生老病死比当恶魔有趣吗?
所以吖,作为普通的人类,平时尽量少熬夜、不熬夜,注意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不要暴饮暴食、过度抽烟喝酒,保持心情愉悦,对于日常生活抱有感恩的心——毕竟这是恶魔也求之不来的吖!!
全世界范围都没有几个人是睡觉不关门的!!
当录像机明确录到有诡异的事情发生时,除了智障和演戏,没有人还能睡的这么嗨皮!!
当明确录到有妖魔鬼怪和不详的凶兆(照片破碎)的时候,你要是还能在这个房间里面关灯不关门,睡的比猪还香,有人在床边看了你几个小时还没反应的话,别怀疑,你已经不是你了,你多半是已经死了。。。
当妖魔鬼怪已经对你下手了的时候(女主被拖下床),正常人可能会有很多选择,比方说把所有的灯都打开,打110,119,120.。。。
可能会立马跑到外面找个酒店将就一夜,第二天搬家。。。。
可能会立马出去找个网吧搜索能联系到的所有大神,一起来见证这伟大的时刻。。。
如果你还能把门打开,关灯睡觉,还睡的这么香,别怀疑,你已经不是你了,你多半是已经死了。。。
当妖魔鬼怪明确对你怀有恶意并已经对你造成实质伤害了,而且女朋友已经行为不正常的时候,男的居然不把女的强行拖出去,或者打晕了拖出去,或者采取其他的办法,反而还能开门,关灯,睡觉。。。
依然睡的如此丝滑畅快。。。
我想问这男的一句:你是魔鬼吗?
和姐一起看的,开始剧情慢慢发展,在她看来很无聊,在我看来恐惧慢慢积累,同时大叫不好,怎么这么慢热,唉,又不太恐怖,又被我姐看扁了。
最后有两个结局,第一个她老公被抛的那个最吓人,真是吓了一跳。
我姐说,哼,很明显都是假的。
看来我胆小,即使看言情剧也没有办法弥补我的心情,晚上出门居然把一株植物看成吊死的女鬼,妈呀,吓死我了。
当年相当火的一部伪纪录片,小成本电影的成功典范。
现在看来手法已经不算新鲜,故事也非常简单,算起来全片出现的演员也不过三个而已。
导演前面一直压抑的气氛在最后爆发出来那一下还是有被吓到,隐隐的那种害怕与不害怕之间。
然后吐槽下男主,真的是全片作死,对鬼魂口嗨挑衅就算了还要和你玩碟仙,鬼魂出现时第一件事是先拿上摄像机,真的是volg爱好者了。
全片下来大部分都是"床戏",然而20多天下来发现男女主人公居然没有直播性生活,还是有点失望的……还有那个神学专家,有点怂啊,这个和通常鬼片里见到的抓鬼专家不一样,也是反套路吧。
现在的眼光来看,可能觉得这种渣画质和弱剧情挺low的,但是放在特定的时期感觉就不一样了,所以打个四星吧,毕竟结尾的一下还是很吓人的。
寝室里的恐怖片大师推荐 花了奇迹般的2分钟就从迅雷上下下来了每次都是陪她看这样的恐怖片 大多数的时候都会觉得无聊透顶不管是 咒怨 还是午夜凶铃 看的索然无味这部片子到着实觉得是在看恐怖片了反而她一直笑场 说这种片子看的没意思不得不说 女主角的演技实在是一流 看着就想真实的事情一样二来这样的DV片子都很少会加上后期音效,这样一来就会让那些惊奇更加突然的来临 被恐怖片吓到的有两种人一种像我室友 害怕可见的“鬼”不管是惨白的脸还是扭曲的身子 那种血腥的肉体上的恐怖而另一种就是像我这样的 怕看不到的鬼 每天会吱吱呀呀的门 明明关上去却被打开的窗 像片子里那样被踩乱却无迹可寻的洗衣粉标记总之我被吓到了汗……
能够很好的投入大屏幕情节的人会被吓飞。
带着审查和评论的心情则会乏味。
多数情况下就是这么简单。
就好比以前玩游戏,一个游戏反复玩反复玩。
先是跟着剧情半摸索,被剧情大肆感动一番,被系统的小细节惊喜一番。
然后和大家一起摸索讨论技巧,这里很变态,那里有彩蛋。
然后再向神级变态方式反复的神经质的挑战。
慢慢的以“被引导”的方式去切身体会制作人想让我们体验到的东西。
于是感受到周身被乐趣所环绕。
如今,生活如此快餐,我们擅长直线球,不再拐弯抹角。
大量物件堆积在眼前,无论是带着饱食饕餮大餐的心情,还是怀着博览精品的壮志,有些缓慢的细节总是那么容易的就被忽视了。
于是,乐趣制造不能。
抛弃掉某些“观察者”身份,尝试“代入”。
于是你成功地受到惊吓。
由于几乎所有恐怖片都会引起“恐怖不恐怖”的激烈讨论,所以首先需要说明两点:1,我很喜欢《布莱尔女巫》,因为我能被DV式的伪纪录片拍摄手法彻底带入剧情,如果你恰好觉得《布莱尔女巫》很无聊,那我也不推荐你看《鬼影实录》了,那可能只是浪费你的时间,两部片从头到尾都未出现任何恐怖形象,期望看到狰狞面孔的观众要失望了。
另外,几乎每一部恐怖片都有无数人没被吓到大喊无聊而同时无数人被吓到大叫过瘾,这部《鬼影实录》也并不例外,国外影迷论坛也是吵翻天,所以万一你没被吓到,其实很正常,这可能仅仅是因为你不好这口饭,与很多人对欧美恐怖片嗤之以鼻是一个道理;2,晚上11点在mininova搜到该片资源后,于凌晨1点钟下载完毕,然后我开始观看,一个人在一个没开灯的客厅,戴着耳机把音量调至能承受的最大值,没能在电影院看到这部片,所以希望尽可能达到电影院效果,毕竟恐怖片是需要气氛的,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样喜欢被虐希望被吓到,或许选择一个更适合观看的方式应该是第一步。
《鬼影实录》的宣传策略很聪明,利用了“口口相传”,病毒式的宣传办法,并非常完美的与电影想要创造的效果契合。
这个策略与之前的《科洛佛档案》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利用网络和简短预告片创造的悬念抓住观众的好奇心,而《鬼影实录》则是凭借不断膨胀开来的“恐怖”口碑让越来越多的恐怖片爱好者或者好奇的观众在电影院门口排起长队。
因此如今北美对此片进行的的扩大放映和日渐上涨的票房纯属意料之中。
然而所有的所有,只靠媒体宣传和所谓的枪手是绝对无法达到的,口口相传的口碑是关键。
在此提到的“口碑”当然是指恐怖指数。
如果仅仅是一般恐怖但却是很有深度内涵的电影,想必并不足以勾起观众的猎奇心理。
因此要提前知道的是,《鬼影实录》并没有想讲述什么道理,并没有想表现什么思想,它唯一的目的就是把你吓到。
只要你在观影过程中有“窒息”的紧张感,只要你有一点点心惊胆战的感觉,只要你看完电影后晚上一个人躺在床上感觉惊悚,《鬼影实录》它就成功了。
开始说电影,剧透慎入。
《鬼影实录》全片的恐怖段落非常清晰明了,就是片中展现的那12个出现灵异现象的晚上,而电影其余大部分时间当然就在不费余力的营造气氛。
【第1个晚上】:我说了我是很容易被DV影像带入剧情的那种观众,因此第一个晚上发生的事虽然短暂,相比较之后完全不值一提,但已经让我紧紧抱着枕头不放,而这才是电影的第9分钟,不需更多的铺垫,“真实”的力量已经开始显现。
【第3个晚上】电影进行到22分钟,当摄像机再次对准男女主角的床和卧室门,然后“第三个夜晚”字幕出现时,观众就知道“要开始了”,神经开始紧绷。
这22个恐怖段落几乎都是这样提前“警告”观众:吓人招数要使出来了。
这对于一部恐怖片,特别是一部美国恐怖片来说,是绝对致命的。
但是《鬼影实录》非常大胆也或许只是无奈这样做了,好在在“真实感”面前,再多的故弄玄虚都是没用的。
第三个晚上之后,男女主角发现摄影内容能让他们知道在他们睡着时发生了什么,这同时也是电影海报的标语:What Happens When You Sleep。
这个伎俩利用的是人的想象力,两眼一闭对未知环境的无穷猜想,就像很多人看了《咒怨》不敢半夜睁开眼一样,看了《鬼影实录》后我绝对不会想要用摄像机记录我睡觉时的卧室。
【第5个晚上】距离第三个晚上只有8分钟,电影在第30分钟时上演了第五个晚上的事情。
这个晚上的故事是条重要线索,讲述女主角的梦境和灵异事件的关联。
这个晚上也是男女主角第一次半夜惊醒。
【第13个晚上】这次间距就更短了,仅仅5分钟不到,我们就进入了又一个闹鬼的晚上。
逐渐频繁的恐怖段落加速了影片的节奏,与此同时也大大减少观众的喘息机会,恐怖气氛持续弥漫。
逐渐升级的当然还有恐怖桥段。
造成这个晚上最恐怖的是音效。
所以再次建议,若想被吓,请去人少的电影院或者一个人半夜把音响调至最大观看。
【第15个晚上】在这两个夜晚之间有个小插曲,男主角尝试用收音话筒与鬼交流,这个段落虽然没在恐怖气氛上有建树,但是提供了关于“鬼”的一条线索。
第15个晚上发生在电影第42分钟,这个晚上的故事对我来说是全片第一个“高潮”。
记得以前看完张国荣遗作《异度空间》时,觉得最恐怖的段落不是林嘉欣被鬼吓,也不是张国荣那个角色最后见鬼,而是张国荣那个角色梦游的段落。
我一直觉得梦游是很诡异毛骨悚然的事,特别对于看到别人梦游的人来说,试想半夜醒来,看见一个人站在面前...第15个晚上女主角梦游,卧室电视被打开,女主角突然出现在男主角身后...几个恐怖桥段一起上演把我吓得不轻。
【第16个晚上】这个晚上很特别,因为没有男女主角出场,摄像机对着空无一人的客厅,焦点是茶几上的碟仙盘。
这一段个人觉得有点过头,那种灵异诡异似有似无看不见的恐惧感被打乱,有点美国邪降恐怖片的感觉。
不过这个段落提供了一个很关键的线索,直接引向下一个晚上。
【第17个晚上】这个晚上发生了很多事。
记得小时候母亲有给我说,姥姥去世后的“头七”,家人会在她家门口窗上铺满小米,过一夜之后就会知道姥姥有没有回来过。
《鬼影实录》男主角做了相同的事,结果可想而知。
半夜男女主角跟随脚印来到储藏室,发现屋顶通道口的纸板被打开。
这有点像《咒怨》中的橱柜,女学生听到屋顶有声音,爬进橱柜,把头探进黑漆漆的屋顶阁楼,结果伽椰子小姐爬了出来。
因为记得《咒怨》这个情节,所以当《鬼影实录》中男主角顺着三角梯爬上阁楼用摄像机环视时,我是十指紧抓住枕头,嘴也咬紧枕头一角,双眼作万分恐惧状,等待恐怖镜头的来临。
【第18个晚上】这三个紧挨着的晚上几乎都只相隔8分钟。
第70分钟开始了第18个晚上。
由于前面几乎没放松机会的“轮番轰炸”,看到“第18个晚上”字幕出现在屏幕上时,我不禁骂了一句脏话,过于密集的恐怖桥段让我造成几乎窒息的状态。
另外,因为是女主角又请来了灵异专家“救命”,但对方要第二天早上才到,所以主角和观众都会想这一个晚上是否能熬过,如果熬过第二天来的专家能拯救他们么?
因此第18个晚上充满了悬念。
【第19个晚上】这个晚上很绝望。
这种绝望的气氛为即将到来的全片高潮段落作了非常不错的一个铺垫。
【第20个晚上】加上之前男女主角网上搜索到的资料,这个晚上发生的事再次让人想起美国邪降恐怖片或者《驱魔人》:女主角被拖出去了。
【第21个晚上】这个晚上已是全片高潮。
这个高潮用了前两个晚上“专门”作铺垫,蓄积了全片积累下的恐怖情绪,因此成功将恐怖感推向全片最巅峰。
这一天女主角精神正式崩溃,男女主角本来执意要离开,没想到女主角被鬼附身,音响开大点能听得出她说话声中还有另一个声音。
在这最高潮的一夜(歧义?!),女主角居然又梦游了!
虽然更像是附身...不过看起来跟梦游没区别该死的梦游!!!
又把我吓得不轻...至此,我们已完全知晓发生了什么事,鬼片顺利过渡到了邪降片。
这个剧情设置可谓非常商业。
不仅迎合了东方咒怨式“闹鬼”剧情,还顺应了欧美宗教恐怖片的心理(如《驱魔人》),票房大好理所当然。
另外要说一个几乎让我窒息的戏:女主角“梦游”下楼后,男主角追下去,只听见楼下女主角尖叫男主角惨叫,然后突然什么声音都没有了,过了很久,摄像机依然对着黑漆漆的楼梯,突然听见有人上楼,踩着木地板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大...【第22个晚上】貌似电影院公映结局与网络下载版本不同...不过下载版结局让人失望。
在经历了11个夜晚的恐惧后仍然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因此最后那场戏显得过于仓促草草了事,没任何惊喜可言,甚至还能挑出一个BUG。
真是可惜。
如果被这部片吓到的观众,应该会出示3颗星以上的评价,或许不是因为电影“质量”,仅仅是因为“被吓到了”。
相反,如果没有被这部片吓到的观众,严重点就是从头到尾觉得无聊的,那么多半会给出2颗星或者以下的评价,因为此片“连一部电影都算不上”。
多数目的在于吓唬观众的恐怖片大抵都会收获如此两极分化的评价,由于没有过多内涵,恐怖不恐怖成了衡量电影质量最重要的一条标准,剧本有时甚至还会退至第二位。
《鬼影实录》便是如此,这或多或少说明了目前无论是亚洲还是欧美恐怖片灵感和创意的缺乏,尤其在好莱坞,当原创已消失殆尽,翻拍重拍也走进死胡同,伪纪录片这种风险极大口碑也容易两极分化,无需殿堂级导演演员编剧摄影等等卡司的拍摄模式,才会被发行公司相中,配合以病毒式宣传手法,在悬念和争议中登上美国万圣节周票房排行榜第一名。
我给了《布莱尔女巫》四颗星,同样给了《鬼影实录》四颗星。
但实际上《布莱尔女巫》无论是故事细节悬念设置表演等等都比《鬼影实录》强太多。
但是就算《布莱尔女巫》再怎么真实,最终没有《鬼影实录》真实,因为后者是发生在普通人的卧室中,而不是密林深处。
因此看完《布莱尔女巫》会因为那些刻意设置的细节感到不寒而栗,但是看完《鬼影实录》深夜一个人躺在床上,回想起剧情,回想起故事中第21个晚上发生的事,不敢闭上眼睛又害怕睁开。
也许此片赢得的部分口碑便是来自于此。
至少我看完后将近凌晨3点,有点不想去睡觉,写完这篇超级详细观后感已凌晨4点半,还是有点不想去睡...好吧,我承认是因为这部片有点怕黑了。
=========================================PS:今天去电影院又看了一遍,影院版和现在网络下载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最大的不同是结局,个人觉得影院版的结局更合理更惊悚,不然也不会引起全场尖叫了....
小成本博弈的电影似乎是现在这个阶段很爱看的东西。
对于其资金来说,我想这个电影是非常成功的,不能拿他和传统意义的依靠丰富的视听来讲故事的恐怖片相提并论。
在这部电影里一个广角镜头般的固定机位的监视镜头设计得不错,白色门之后的黑暗,一直在积蓄着自己的恐怖能量,到A结局之后,脚步越来越近,一个白色衣服的人行物突然飞刀镜头前,着实把我的小心脏吓了一跳。
在A版本之后的B结局是另一个恐怖的片段,在刚被惊吓之后的黑暗足有1分钟,但是导演没能用这个黑暗给B结局做个扣,那肯定是相当完美的惊吓。
不足之处是刻意制造一种现实的风格,刻意找寻一个现实的DV作为记录电影的载体,有点假了。
在情节布置上,悬念不够,恐怖太有节奏了,在广角监视固定镜头下,先是什么也没有,接着门稍微动下,接着门突然关上.....到最后解决每次都是多一点多一点,观众差不多早就知道结局是什么啦。
总之后面继续有更多的续集出现,包括出现在各种教科书中,可见其小成本博弈的成功。
整个故事梳理下来应该是这样的:女主说自己八岁的时候就开始有灵异体验,比如感觉有人在耳边说话,看到有人站在床头之类的,包括她妹妹也见过,所以排除精神问题,就是她八岁开始就已经被魔鬼盯上了,并且这么多年一直在她身边。
至于是个什么恶魔呢,我认为非常有可能是下面这位:
这位就是贯穿影片的魔鬼这一段是女主的男朋友迈卡在翻看关于恶魔的书,一边和女主探讨缠上她的究竟是什么。
这一段如果细看会发现,迈克看似随意翻看这些恶魔图片,但是所有出现的恶魔中,只有这一位是出现了两次的(合上书之前又给了个它的特写),并且它的脚也和之后留在粉末上的脚印相符合。
观察这个恶魔的形象,半人半羊,长着公羊角,羊耳,羊腿,很可能是Satyr(萨特尔),或者是潘神。
其实萨特尔的原型就是潘,本来是希腊神话中的形象,后来在中世纪时成为天主教中的恶魔。
这个恶魔的特点是极其好色,无赖式的那种,非常符合电影中对女主死缠烂打式的行为模式。
而且还把照片里男主的脸抓烂,体现出对女主很强的占有欲,和对其男朋友的极度嫉恨,可以说这里就能看出小哥结局的死是注定的。
恶魔对女主的独占欲另外,萨特尔(或者潘神)也是噩梦的标志,潘神的排箫就有催眠的力量。
这一点一方面契合了整部电影多数恐怖情节都发生在夜晚,另一方面也契合电影中女主经常做噩梦,还梦游的经历,以及最后一天女主已经被恶魔控制,整天都昏昏欲睡的情节。
被萨特尔控制的女主白天也昏昏欲睡那么女主从8岁起就被恶魔盯上,为何之前除了有点灵异体验外都没有大碍,现在却短短几个星期就被恶魔完全控制了呢?
其实原因在影片中已经由这位灵媒师说得很清楚——恶魔以负能量为生,负能量越多,它的力量越强大。
按照灵媒师的介绍,恶魔会潜伏很长时间,甚至几十年。
这一点和小哥之前看的书上写的是一致的。
但是负能量的增加会增强恶魔的力量,让恶魔变得活跃起来。
-后面太恐怖了俺胆儿小就不截图了呜呜呜影片以迈卡买回一台摄影机开始,而这台摄影机恰恰是诱发恶魔活跃的重要道具!
整个影片中,刚开始恶魔的力量是非常小的,只能搞点开关水龙头,把钥匙弄到地板上这样的小动作,摄影机录到的夜间异象只是门动了一下。
之后恶魔的能力开始增长,让女主做噩梦(萨特尔的能力),半夜弄出一些哐哐的声响,吊灯也被撞得晃来晃去。
再之后让女主梦游,女主在梦游的情况下貌似清醒地和男主对话,已经很明显被恶魔控制了。
但这时候恶魔的力量还仅限于夜晚。
然后恶魔的力量越来越强,不只是晚上出现,白天也会作祟,比如前面说的抓烂照片就是白天的事,而且以往只能在晚上感受到恶魔存在的女主,现在白天也能感觉到有东西在自己身边呼吸。
简直毛骨悚然。
到最后恶魔的力量已经非常强大,灵媒师第二次来女主家,相比第一次从容落座,款款而谈,这一次直接在门口说了几句话就落荒而逃。
而从当晚的情况也可以看出,恶魔已经不只是弄点声响出来了,直接是把女主从床上拖下来。
然后就是结局,恶魔彻底控制了女主的身体和精神,杀了小哥。
灵媒师第二次进门一分钟不到就逃了我们可以看到,恶魔力量的增长,和男女主恐惧情绪的增长是正相关的。
正是因为摄像机拍到了一些异象,引发女主的恐惧情绪增长,这种负能量喂养了恶魔,让恶魔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就更能作祟恐吓女主,进而让女主更为恐惧和精神紧张,源源不断地为恶魔提供养分……
恶魔吓人的手段十分高超女主从8岁开始被恶魔盯上,十几二十年中,肯定有无数个夜晚是有异象的,但是因为她睡着了不知道,也就没有恐惧,没有负能量。
但是有了摄像机就不一样了,可以说恶魔是故意要在摄像机里留下踪迹的,这就是它高超之处。
它根本不怕被抓住踪迹,它显形,显音,一步步引发男女主的恐慌情绪,因为萨特尔就是恐慌的标志,恐慌情绪是它最好的能量来源。
--故事发展的第二种可能性-很多人会觉得女主一直没请到驱魔师很遗憾,因为一开始请来的是灵媒师,主要是帮助人们和亡者沟通的,对恶魔无能为力,而他所推荐的驱魔师又出差去了,没等到驱魔师回来,男女主就已经噶了。
所以驱魔师来了,会不会解决问题呢?
其实在影片中导演也展现了故事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有驱魔师的版本。
迈卡不听灵媒师的劝告,使用了通灵板,然后恶魔在通灵板上留下了字迹,通过分析字迹,迈卡找到了一个叫做戴安娜的女孩的事迹,她的经历和女主凯蒂的经历可谓一模一样,也是8岁开始被恶魔盯上,家里糟了火灾等等,戴安娜在驱魔过程中死去,死状凄惨。
戴安娜和凯蒂的经历一模一样
戴安娜在驱魔的过程中死去
戴安娜和凯蒂的共同点:容貌漂亮,所以成为萨特尔的目标这一段,在影片中是恶魔对男女主的警告,警告他们如果请驱魔师来,凯蒂的下场就会和戴安娜一样;而跳出影片,就可以看作是凯蒂的第二种结局——和戴安娜一样死于驱魔过程。
灵媒师感到恶魔的恶意,如果是驱魔师来更会激怒它-结论所以总结下来,对恶魔,就是不要给它眼神,不要让它影响到你,只要你面向阳光,它就只能瑟缩在你的阴影里逐渐萎缩。
1.敢在夜里2:00一个人开着灯看的 2.敢在夜里3:14分关灯一个人看的 3.敢在夜里3:14分关灯一个人,且目不转睛盯着屏幕看时间走动画面的 4.敢在夜里3:14分关灯一个人,且目不转睛盯着屏幕看时间走动,并把音量开到最大的 ..............................我只能到LEVEL 1所以说养成睡觉关门的良好习惯是很重要的最犯嫌的后怕感是它太接近生活了
伪纪录片式看多的话,本片就很一般了。
这种假纪录片看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ps:原来这片有三个结局
和朋友一起看,不觉得很恐怖,倒是她个贱货吓的我很恐怖。
概念有意思,不難預料的結局也算有力,但真的悶死了,如果這種悶到想快轉(而且也沒太大損失)的感覺是他想要的,或許不能說失敗。
情景喜剧
风行!!!坑爹!!!第二十一夜都木有!!!还以为完了呢!!!坑爹!!!
故弄玄虚
反正要啥没啥
伪记录恐怖片可以停止了
什么玩意儿。
可以当做驱魔的分支线来看scared me a lot
一般……
不知干嘛……
逐渐加深的恐惧这次是真的被吓到,以至于在电影结束的几个小时后,脑海里还是不断浮现出最恐怖的一幕.....
整天没事儿在家里还拿着摄像机玩的人 真是蛋疼~
Didn't sleep well at that night... pretty cool~
看的时候真的很无聊的~~蛋看在有后遗症 我再给它一星~~~最近睡眠质量都不好~
嗯,挺恐怖的,尤其是最后几分钟。我承认我不敢一个人在半夜看。
我以为REC是这类电影的最佳选择,想不到这部也可以。
两种版本结局各有长短,砸男友好,撞头好,贞子扑面不佳,警察出面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