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电影,赶忙上豆瓣上刷刷影评,也是想找找有没有想法一样的小伙伴,看到了一个豆友写的关于三种恶的分类。
黑老大的恶,大家都能看得到,所以提防,看似穷凶极恶反而行动,社会地位上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
包裹成正义的恶!!!
那个警察,我在网上看的视频,警察审问犯人,变态杀手问警察人生观,这两个片段不知为什么都没有。
但我在观影过程中,心中一直在质疑这个警察,局长被黑帮钱收买而工作,这个警察在出犯罪现场的路上,腰来腿不来,满脸丧样,消极怠工,如果他真的那么热爱工作,满心正义,一心想要破案为百姓制造平安和谐的话,,会是这种满不在乎的模样??
片头这个警察也说,工作是为了休息度假升值,像所有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一样,出发点还是为了自己。
跟黑老大的合作,也只是为了利用黑老大手里的资源,分明有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喝酒时黑老大给他倒酒,却装模作样侧过身去假装杯子里有油一下倒掉,酒场上的文化,朋友喝酒这样做不会显得很娇柔做作嘛?
最后的最后,利用录音,逼迫黑老大出庭作证,把锅甩给黑老大的跟班,一举抓获变态杀手,还把人民群众眼中明目张胆被通缉的黑老大给弄到监狱里,真真是一石二鸟!
在黑老大审判变态杀手的厂房里,开车冲进去撞倒了黑老大,压根不顾黑老大死活,只是在抢夺变态杀手,这个能让他飞黄腾达升职加薪的工具。
一名正直正义的人,每一条生命在眼中都应该平等,黑老大的生命呢?
更何况他俩之前还一起并肩破案,男人的情谊???
抱歉我真没看到。
我看到的只是一个想要急切破案升职,有些卑鄙双规的警察。
周末下午一场以恶制恶、以暴制暴的爽片,不仅仅是因为警察黑帮联手捉拿无差别随机杀人狂的设定,也不仅仅因为通过情节和演技使每一方人物形象都极其立体,而是不管顶着什么身份的外衣,背后以自我目的为导向的人性展露无疑,很深刻真实,但也让人感到失望。
片中唯二体现人情、气氛温馨的场景——黑帮老大给女学生送伞,警察和帮派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烤肉,都非常短暂且易逝,以女学生被杀和两派为争夺杀人狂翻脸收场。
就是不给你正能量。
就像杀人犯问警察,你的人生观又是什么?
当个好警察,当个模范公民?
他讽刺的很对,其实仅仅是为了证明身为警察的价值、得到系统内的认可和掌声,甚至仅仅是升职加薪这种底层逻辑。
可是谁又不是这样呢?
黑帮、杀人犯、警察,有谁不是恶人?
只不过形态不一样罢了。
当然,在这个普遍价值缺失、活着没劲的关口,目标导向确实会带给人存在感和价值感,用更正能量的方式获得,还能收获快乐和活力这份奖赏~不管怎么说,超级爱这个胖子大叔,釜山行就很爱了,每部他的戏我都想看,萌萌哒,他是我最喜欢的黑帮老大!
最后,这电影特别印证刚看的一本书,里面说: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
城市的治安差劲的要命,黑帮和警局之间关系复杂交错。
在这样的城市中,连环杀人魔疯狂作案,屡次成功的人杀人魔也有失败的时候,因为他遇见了神马东锡。
在刺伤了黑帮老大之后,杀人魔也落荒而逃。
堂堂黑帮老大居然会被帮派外的人刺伤,这是无法被接受的会损伤帮派声誉的事件,恰逢此时敌对帮派也对势力划分存在着不满,帮派之间的争斗不断。
警察这边则是为了抓住这个杀人魔用尽办法,对这个环境厌恶的警察迫切的想要抓住这个杀人魔,这样和黑帮老大的目的就不谋而合了,两股势力就这样互相利用,并定下了谁先抓到杀人魔就由谁来处理的约定。
在追捕杀人魔的过程中,神马东锡的敌对帮派被清剿,两股势力间的关系居然越来越融洽的一起吃饭喝酒起来。
借过雨伞的女学生被杀人魔杀害之后神马东锡彻底疯狂,势要亲手宰了这个家伙,而在最后抓捕杀人魔的过程中,神马东锡的得力助手也被杀死。
并最终被警察方带走了杀人魔。
然后却因为证据不足无法定罪,最后警察利诱了神马东锡去指证杀人魔,神马东锡知道自己也会面临牢狱之灾但是这样就可以去监狱里好好教育杀人魔了。
故事的结尾神马东锡和杀人魔在监狱中准备了结旧日仇怨,但是最后他的眼神却流露出一丝恐惧。
如何理解最后神马东锡大叔的那丝恐惧的眼神呢?
想象三人斗争中最后得力最多的人,警察。
抓住了杀人魔,整治了本地帮派,如果在监狱中帮助杀人魔提供一把武器,那神马东锡的眼神就解释的清楚了。
假如神马东锡大叔继续吃瘪,那黑帮势力更加减弱,杀人魔也会在监狱中死去,警察就高枕无忧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三位主角中最那么不恶的人,必然是神马东锡大叔了…不断吃瘪又被人算计到如此,只有抽别人耳光,拔别人门牙才算是他的爽利之处了…
用刀杀人和用法律杀人区别在哪里?
用纳税人的钱给残忍连杀纳税人的罪犯聘请律师为他辩护,黑道大哥自首入局亲自下场放锤,在公刑之前私刑先行黑道和暴力机关的区别又在哪里?
他们都做强做大,招兵买马,发展势力,拓展地盘,和商业有交融,和军事有合作,圈里老大出场时周边两排保镖毕恭毕敬鞠躬敬礼。
黑道和警察,差别天壤,善恶正邪,黑道和警察,又没什么本质区别,黑道是小混混,警察是入了编的小混混
2023.6.7马东锡这个身形真的是相当有安全感,而且最神奇的是,不管演好人还是演坏人都不违和,着实厉害。
之前我就觉得警察脱下衣服也和XX没什么区别,果然哪里都是这样的,呵呵,为了破案与黑帮合作,合作完却又想一把推开,所以,这能算好人吗?
之前还看过一部韩国的电视剧也是差不多的意思,为了破案把监狱里面的人放出来,也是马东锡演的,所以哪有什么绝对的好人坏人啊。
这里面最坏的就是那个变态杀手了,原生家庭真的是对一个人的性格有这么大影响吗?
所以这种反社会人格真的都是这样的家庭里面出来的吗?
关键这种真的是没有预兆,真的真的太可怕了,希望我们生活中都不要遇到,真的真的太可怕了。
不仅毫无理由的杀人,还早早就把指纹消掉了,可是他杀人如麻自己却怕死,多么可笑,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以暴制暴确实是最好的办法了,最后黑老大进了监狱杀手抬头的那个镜头很有深意
在法国戛纳电影节上首映的这部韩国电影《恶人传》,主要讲述了三个人之间的故事。
第一位黑帮大哥大,满脸横肉,肌肉发达,从事着非法的老虎机生意,手下养着一帮忠心耿耿的小弟。
不料有一天晚上被一个陌生人从背后捅了好多刀,险些丧命。
这就引入了第二个人:一个变态的连环杀手,每天晚上看心情随机杀人:孱弱的中年人,壮实的黑老大,无辜的女学生都可能成为他杀戮的目标。
但是没被杀死的黑帮老大成为了他的最终克星。
第三个人就是一心想要破解连环杀人案的小警察。
为了破案,他不惜与上司对抗,与黑帮达成协议,联合抓杀手。
最后在杀手被黑帮老大抓到,就要被办了的时候,他却强行将杀手带走,声称要用法律的力量来制裁他。
然而由于每个杀人现场都没有留下任何指纹和罪证,在律师的辩护下,杀手面临着被无罪释放的局面。
在紧要关头,黑恶老大同意作为证人出庭,帮助法律伸张了正义,而他本人却因为非法的赌博生意被关进牢狱。
这场博弈中最大的赢家自然是这位小警察,既破了连环杀人犯的重案,还揭露了黑帮头目的罪行。
他被提拔升职,春风得意。
监狱里,黑帮老大正谋划亲手结果了杀人犯,为身边小弟的丧命而复仇。
影片名叫“恶人传”,谁是那个恶人呢?
杀手吗?
或者凶神恶煞的黑帮头目?
其实他们三个人都是。
这部电影讲述了三种类型的恶:明处的恶,暗处的恶,和人心的恶。
1、明处的恶黑帮老大代表的就是明处的恶。
不但外表凶恶,也心狠手辣。
对于故意挑起争端,争抢地盘的其他恶势力,果断把他们打得人仰马翻,毫不手软。
但是他又是讲道理,重情义的,遇到女学生下雨没拿伞,主动将自己的伞送给学生,他信任的跟班被杀手杀死,他就要追究到底,就算追到监狱里,也要亲手结果杀手。
他对警察说,手下的小弟们都要养家糊口,不得不做一些违法的生意。
这种明处的恶,通常看起来很吓人,实际上是危害最小的。
因为这种恶通常是被迫如此,被迫挣钱,被迫活命,只要不触犯他们的底线和原则,他们和善良的人并无区别。
这也是为什么一群警察和一群小混混们把酒言欢时,场面如此和谐。
看得见的恶,才是最容易防守的恶。
所以人人忌惮的黑老大,反而成了三个人中的弱角色,时刻处于被动局势。
2、暗处的恶这个暗处,就是不为人所知,也难以让人明白的恶。
这个变态杀手杀人时,通常选择不见光的晚上,而且总是趁人不备从背后下刀。
而且杀的都是和他毫不相关的陌生人。
关于他的变态心理,影片中也只提到一句“小时候遭受父亲虐待”。
所以他人性的阴暗程度也是让人猜不透的。
如果不是遇到黑帮老大,就连他的身份、长相,警察都无法追踪到。
甚至最后费尽周折抓到后,也无法定罪。
古人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躲在暗处的恶,总会伤害到善良无辜的人,也总是让人难以防范,所以变态杀手才会屡屡得逞,肆无忌惮的连环作案。
3、人心的恶无论是人多势众的黑帮老大,还是狡猾多段端的变态杀手,最后都被警察制服,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这是否说明了善良终究会战胜邪恶,正义最终会到来呢?
显然这不是影片要表达的主题。
影片中小警察为了破案,用尽了卑鄙的做法。
虽然他有勇有谋,但是一心想要抓住连环杀手,还要制裁黑帮老大的最真实目的是为了自己的晋升。
为此他不惜与黑帮老大谈条件,黑白两道联手抓捕连环杀手,最后又背信弃义,开车撞晕黑老大,抢走杀手。
但是在审判席上却发现,由于缺乏有力的证据,杀手拒不认罪。
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又去找黑老大帮忙。
作为一个违反约定,又害黑老大生意被端,一帮小弟跟着入牢的人,他也是真有脸。
最后在黑老大被关进监狱,去找变态杀手报仇时,小警察此刻正在享受着荣誉和嘉奖。
更值得让人深思的是,小警察自始至终都相信自己代表着正义的一方,自己有权利惩罚一切恶的事物,却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卑鄙无耻。
无论是明处的恶,还是暗处的恶,他们不是败给了善良和正义,而是输给了人心。
莎士比亚说:“ 比起人心的险恶来, 魔鬼也要望风却步。
”在这场恶人们的较量中,最可怕的是,有的人不仅打着善的幌子来行恶事,甚至自身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个恶人了。
早就知道《恶人传》,一直想找一个夜深人静,能安下心来认认真真的时候来看。
不为别的,就为能小小的满足一下自己对待好电影的那种仪式感。
没想到的是,当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却是因为百无聊赖的无所事事。
因为最近看的烂片实在太多,必须给自己换换口味了。
说实话,这部电影也确实没有辜负我对它的期望!
剧情我就不做评述了,看过的自然知道,没看过的自己去看就好了,说多了会影响观感。
在表演方面也没什么可说的,延续了韩国电影一贯的夸张风格,好像十分钟内不来次歇斯底里的爆发,演员们就要演不下去了。
让我真正觉得《恶人传》好的原因是电影背后所想表达的内涵,一个很深刻的内涵。
如果站在普通观众的视角,这就是一部好警察携手有正义感的黑社会消灭大反派的电影,最后坏人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正义得到了伸张。
让人压抑的心情最后可以得到满足。
但当你看完之后,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其实电影里的三个主要角色都不是好人。
一个是神经病连环杀手、一个黑社会残忍老大、一个为破案不择手段的警察。
三个人的共同特点其实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冷血。
大反派的冷血就不用说了,无差别、无原因的杀人,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支配生命的快感。
黑老大也不是个好人,他开设赌场争夺地盘,为达目的对对手冷酷无情不惜痛下杀手,是他的基本人设。
而从剧情里还能看出他是个杀人如麻、睚眦必报的狠人。
如果不是有大反派的衬托,怎么说他也不能算个好人。
而那个警察呢,在他看似铁面无私、秉公执法的背后,是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嘴脸。
如果身边有这么一个人,估计很多人也不会喜欢他。
大反派是懂法的恶人,他从一开始杀人就是计划好的。
结果就是他知道在他那里的法律体系下,在现有的证据下,法律拿他没办法。
所以他才那么嚣张而又肆无忌惮。
直到他偶然间碰到了黑老大,他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因为黑老大也是个恶人,他从不吃亏、有仇必报,最危险的是黑老大也不在乎法律。
既然惹了我,我就让你好看,就像那个敢在我面前叫嚣就被掰下牙齿的小弟,就像那个敢在餐桌上挑战我就被打得不成人样的客户。
我不管法律,也不管你杀了多少人,弄死你的原因只是因为你惹了我。
说实话,黑老大的恶一点也不比大反派差,只是他的恶有能让人理解的逻辑罢了。
就在大反派和黑老大纠缠不清的时候,又一个恶人出现了,就是那个警察。
其实警察并不觉得自己是个恶人,因为在三个人里面他的理由最正大光明,就是为了惩恶扬善,但这也正是他恶的来源。
为了正义他可以随便去取缔赌场;为了正义他不惜与黑社会联手全然不顾法律应有的程序;为了正义不惜与黑老大妥协,让黑老大最后得逞。
但他做这一切的目的又很有可能不是为了正义,取缔赌场可能是因为堵车的烦躁而临时起意,一定要抓大反派是因为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并得到应有的奖励。
可能他的恶并不是他想要的吧,他的恶更是一种悲哀。
那是不是说只要鉴定完这三个人都是恶人事情就结束了呢?
不,远没有那么简单。
我觉得这个故事最深层次的逻辑是人们到底应该是以一种什么态度来对待恶,在正大光明的理由下,恶是不是可以成为合理的手段。
在整部电影里,最没有存在感的就是法律,电影里的那一种恶他都惩治不了。
对大反派,法律要讲公平正义;对黑老大,他买通了执法者让法律形同虚设;而对警察,法律的法治精神已经被警察的人治所取代。
而最悲哀的是,人们对正义的追求不是靠法律的惩罚,而是来自以恶制恶、以暴制暴的现实快感。
可能影片中的警察就像现实中的我们,我们也嫉恶如仇,我们也追求惩恶扬善。
但现实中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利益,有自己的无奈,为了目的不得不妥协让步,这可能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悲哀,这种悲哀即是来自我们的,也是来自法律的。
可能,《恶人传》的片名不是说的电影中的角色,我们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恶人呢?
韩国电影里的警察,就是看着很痞子但多少又有一些正义感,杀人犯呢又是看上去就很有杀气,话不多但很变态的样子,黑社会就是那种不顺眼就动手打人的样子,看起来都差不多,反正因为这种脸谱化的特点有时候会很出戏,总觉得这种那种的场面都似曾相识,有些处理就让人觉得很不现实向!
不过黑暗类感觉韩国擅长,也很敢拍,就是处理再细致点,更贴近现实就好了!
相比THE COP,THE GANGEST,我认为电影里面塑造形象塑造的最好的是THE EVIL,角色栩栩如生,每一个细节无不暗示着这个角色的邪恶,但你仔细看的话也会发现其实这个角色也有着一般人的情感,如马叔被刺后躺在病床上和他手下说着凶手的冷酷残忍中参杂着犹豫的情感;还有就是杀害在加油站的卡车司机,坐上卡车后发现生日蛋糕的时候,他突然顿了一会,我认为这里也是在暗示着他其实还有些许的情感。
总而言之,在我的观影感受中,最让我欣赏的是整个电影里面对于凶手的刻画,不说很神,有点精彩,我觉得是可以这么说。
还有的话就是整个电影的氛围基本不离开“恶”这个字,黑帮本身就被赋予了恶,凶手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导演是有意的让警察那一方,本身象征着恶的那一方,去变得“恶”起来,如警察局长与包庇黑帮;为了抓捕代表最邪恶的杀人犯,警察甚至与黑帮合作,我认为这个做法本身就是“恶”的。
只是这个”恶“的定义倾向于抓捕犯人的这个”善“,所以我认为这个”恶“不是邪恶而是人欲望的恶,即能尽快抓到犯人。
警察都这么”恶“了,当然作为天生就被赋予邪恶的黑帮和杀人犯就更不用说了,导演很大程度上把他们的“恶”给刻画了出来,如马叔被刺后,小弟们恼羞成怒,二话不说直接去找最有可能刺杀自家老大的许善东报仇;还有就是马叔和警探郑泰锡一起去凶手车里找证据时被埋伏,警探不小心误杀了许善东的二当家,警察当然慌了神,但马叔却异常的冷静,甚至给他的画面里我可以看出他想好好怎么把他处理了,这里我觉得刻画黑帮老大的“恶”刻画的很到位。
最后就是大恶人,前面也说了这部电影围绕着凶手在走,自然而然就是主要刻画的对象,电影对于凶手的刻画,导演用了很稳妥的方法,就是给杀人犯一个不断杀人的机会,从而让他这个角色在剧情中不断的被叠加“恶”这个buff,到最后的被抓住,无不体现着恶。
但我觉得其实剧情可以更好,因为凶手这个角色可以让他升华,前面加的那么多的buff,他突然脑子就不行了,就被抓住了(这里可能导演也想到了,所以让编剧加了些合理的剧情,可能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即最后凶手终将绳之以法,邪恶的资本主义!
)但我的口味可能变态一点,我喜欢那种,刻画“恶”我们就狠一点,将凶手的“恶”贯彻到底(学小日本那套极其恶心的杀人心理)总而言之,电影还行,人物刻画的也不错,但我唯一要吐槽的是里面唯一的女主角(就是那个一直帮警探验指纹的)她的演技可以说是败笔,就是你终于拼好的拼图,你发现最后一块不见的感觉,那个心态就炸了,反正我看到她是就是这样。
本片最好笑的也是这位女演员提供的,位置位于她在检验把许善东杀害的那把刀时,她发现了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他向警探打电话说这件事时,她的神情和语气无不显示着她把名侦探柯南看完了(超级搞笑)好了,就说这么多,如果喜欢,就点个赞.
《恶人传》整体故事调性维持在黑暗硬派与爆笑幽默两者之间的微妙平衡,两位演员强烈的化学效应更巧妙化解原本看似紧绷的故事氛围,尤其是马东锡真的很有冷面笑匠的潜质,偶尔不用带脑单纯享受打斗与黑色幽默真的很不错呢。
一直以来,连续杀人案都是韩国悬疑犯罪电影经常使用的题材,其中也有许多是根据真实事件加以改编,不论是金允石主演的《追击者》、奉俊昊与宋康昊首度合作的《杀人回忆》,都为电影增添一种好像随时都可能发生在我们周围,不禁让人寒毛直竖的紧张与恐惧。
这是一部娱乐爽片虽说这次《恶人传》同样也是来自真实的杀人案件,不过比起上述两部电影专注在气氛的铺陈,本片反而把故事聚焦在警察与黑帮联手的过程,透过许多血脉喷张的动作场面、黑白互动所引发的搞笑桥段,让《恶人传》整体故事调性维持在黑暗硬派与爆笑幽默两者之间的微妙平衡,观众完全不用耗费心神,放松享受在电影带给人的娱乐和爽快。
《恶人传》在片头花了许多时间来描写凶手犯案的经过,包含一贯以追撞来降低对方戒心、凶器的选择、凶残的手段,还有洗去自己的指纹、消除所有证物等缜密的思维,就像是一位藏在黑暗中的大魔王般,瞬间挑起了观众紧张的情绪,但有趣的是,直到马东锡饰演的黑帮老大东秀出现,这些提心吊胆的心情便完全消失殆尽。
黑白两道的共同敌人或许是马东石那独特的个人魅力,近期几部电影《犯罪都市》、《愤怒的黄牛》、《邻里的人们》的硬汉形象已经深植人心,在《恶人传》就算看到他即将被凶手袭击,观众非但不会为他为他感到担心,甚至还反过来希望凶手能不要因为越级挑战这位虎背熊腰的壮汉而让电影就此结束,由此就能看出全片重点完全不在杀人凶手本身,什么犯案动机、真面目都不再让人感兴趣,取而代之的是期待在他砍伤马东石之后将会面临什么后果,还有这个黑帮老大会选择用什么方式来报仇雪恨。
很明显的,导演自己也十分清楚马东锡与生俱来的霸气,因此在片中试图以另一位刑警角色平衡他异常显眼的存在感。
《恶人传》打着警察黑方联手追缉犯人的招牌,原本互相看不顺眼的死对头,同仇敌忾地对付两人共同的眼中钉,某种程度上还真的有点热血。
人人不同程度的恶但就像原文片名《악인전》直接翻译是「恶人传」,片中三位角色的相遇,可以说是三种不同程度「恶」的集合。
当然连续杀人魔到处行凶是罪大恶极,但没想到的是,我们原本认为会呈现一正一邪对等关系的警察与黑帮,在随着剧情的进展,两边坚持的立场似乎也越显模糊。
热血警员为了要抓到犯人而开始不择手段、无恶不赦的黑帮老大似乎也开始展现出他善良的那一面,到头来,我才发现《恶人传》隐藏在笑料与动作场面备后的核心主题,是在探讨每个人心中都存在善与恶的一体两面。
或许我们都认为《恶人传》的故事简单明了,没有想隐藏犯人的行踪是为了让观众享受能无后顾之忧的享受一部电影,但李元泰这位曾指导讲述韩国独立过程的《大将金昌洙》,并在今年靠着《恶人传》入围戛纳影展午夜放映单元的导演,我想即便电影有着如此高的娱乐性,但他必定还是会在剧情中有所着墨。
带出的议题毫无疑问,犯人在路上找寻特定猎物行凶的行为是绝对不可饶恕,但《恶人传》刻意提及连续杀人犯的童年经历与他跟家人之间的关系,某种程度上正是要呈现这种穷凶恶极、看似没有犯案动机的犯人出现,可能是有迹可循,并且有机会能够避免的。
就如同《我们与恶的距离》与其他许多类似题材电影所提到的,我们面对这类杀人犯的态度,比起不断咒骂、认为他罪该万死,或许也能把他视为一个「病人」看待,通过了解与关怀来试着减少案件发生的机会。
当然这不是《恶人传》想传达的主题,电影也真的把犯人描写成不知悔改的人渣,但不可否认除此之外,片中几个警察局与片尾法庭审判的桥段,导演也清楚呈现了当今的社会问题,其中包括司法审判漏洞,还有官员的公务员心态与许多机关都存在的分权机制,导致角色不相信司法与不得不由善转恶的种种选择,我相信都是我们能深入思考的地方。
结论整体而言,《恶人传》完全能被称为近期韩国动作电影的代表作,紧凑的节奏配上全片灰暗场景和优秀的动作设计,为这刑警与黑帮联手缉凶的戏码增添许多类型片独有的风味,不仅如此,两位演员强烈的化学效应更巧妙化解原本看似紧绷的故事氛围,尤其是马东锡真的很有冷面笑匠的潜质,明明演个一本正经、杀人不眨眼的黑帮老大,但口中说出的话却都能逗得观众捧腹大笑,看到片尾那一抹「邪笑」,偶尔不用带脑单纯享受打斗与黑色幽默真的很不错呢。
就该让崔岷植教你们如何当恶人啊一群傻逼
三星和两星之间犹豫。不煽情黑暗了,不过黑帮和警察之间的关系处理也太敷衍了,那么轻易地就相互合作了。
6.5 英文名和韩文名的对比很耐人寻味,不过拍的还是太一般太套路了,倒是有了影像的质感,马东锡全场最佳。
费尽周折,最后还是以恶制恶,郑泰锡为了程序的正义而不顾一切,但这是真正的正义吗?剧情拖沓,观感不适。
7.5,首先觉得韩影中的警察角色看多了都挺脸谱的,一脸的疲劳相,嘴里骂骂咧咧,总是粗中有细;黑帮老大的形象塑造的更好一些,当然这也是一种情节,当坏人做了好事,总会产生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认同感;审判过程的绝地反击也让人热血,而最后将坏人与恶魔放到同一所监狱,以暴制暴,更是有着无法比拟的爽感,给电影迎来了最后一个高潮!
音乐8 画面5 导演5 故事3 表演6 印象5 平均4.9/10 太单薄
以暴制暴是大多数观众都喜欢的发泄方式,但这个剧本过于想当然了。黑帮部分表现的过于形式化,片中细节太多经不起推敲。
韩国犯罪样板戏人设:警察狂飙脏话装粗鲁,黑帮优雅抖狠装深沉,杀手不死小强装变态。阿西巴。
不好看。
爽点是有的,但是豆瓣怎么这么高分?是因为我国又双叒叕拍不了么?
剧情很一般。
一步步都算准了
这就叫恶人自有恶人磨,马东锡的电影卖座是有道理的,这世道,马东锡就是安全感的化身,你就说这两天,大连那个打女生的烂货,要是被马东东一顿大电炮,那得多爽?
过桥抽板。
类型片
有点虎头蛇尾 有些坑没有填 有些细节说不通。但是设定挺厉害
马东锡小可爱大爽片,棒国这类题材,仍然能看到港片的影子,但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套路,结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有参考价值
马东锡也太帅了吧!!!!!最喜欢看他抡大粗胳膊扇人大嘴巴子了!!!!!😍😍😍
7.5分
即便是再普通,也是我们拍不了的题材,这就是差距,为差距多打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