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这部片的口碑不好,但作为《电锯系列》的粉丝,加上对这类机械、血浆的喜爱,我还是想看看这部电影。
只是看完这部电影,我真心觉得这部电影不错。
主题上是批评警察内部的腐败、肮脏,简单明了。
情节上破案VS复仇,也算比较紧凑。
尽管早早看破了凶手是谁,也只能说是编剧在处理这些悬念时候不够成熟,使得这个凶手太明显了些。
机关设置也不错,那个玻璃碎片机,手指拉断机,断舌机,都看得我夹紧了脚趾头。
还有最后的木偶机,虽然不同于原来的残忍,但也算有点出乎意料。
于是我就迷茫了,这样的电影不说多优秀,但也不该沦落到5分的边上的地步。
我带着疑惑,虚心地在豆瓣的评论区翻看了一下这部电影的评价,然后我明白了。
如同一个人在评论中所说的“如果这部片不是《电锯惊魂》系列,那还算是不错的血浆片”。
但作为《电锯惊魂》系列的话,却连徒有其表还不够格。
可怜生在帝王家。
而我作为《电锯惊魂》的粉丝(我现在都不敢加上“铁杆”两个字了),实在惭愧,这部片看变天也就看了个热闹。
《电锯惊魂》如此受到认可,首先是他的核心当然不是那种烂大街的“义警”模式——发现法律还没有发现的罪恶,惩戒法律惩戒不了的罪犯。
Jigsaw最让人深刻的,是他细数那些被他抓获的人的罪恶:“无视别人的痛苦”“对生命的漠视”“不珍惜自己/别人的生命”“没有敬畏”……这些可能不算是罪大恶极,但只有在Jigsaw这样曾经体验过生活的幸福,且真正珍视那幸福时光,却又发现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向尽头,偏偏还要经历各种对人性的失望的人,必须是拥有这样的阅历的人,才可以真正地认识这些罪过的严重。
同时,当他在设置他的机械时,惩罚的另一面,却是希望那些人获得救赎。
这意味着每个机械装置在伤害性的另一面,是可以用牺牲换回救赎。
永远应该有这样的机会。
而这部片中的机械应该说几乎没有,或者说那样的机会根本给得没有丝毫的诚意,这是在是落了下乘。
很多评论在指责制片方如果想继续借这个IP赚钱的话,拜托要拿出诚意来,或者干脆另起炉灶。
但我觉得如果抱着宽容一点的态度,这部片如果不叫《电锯惊魂》的话也说不过去,毕竟就是电锯惊魂这个“电影宇宙”中发生的事情。
而且,电影也已经明确执行犯罪的,也不过就是Jigsaw的模仿犯而已。
所以,缺乏原来Jigsaw的核心思想,那些机械装置设计的没有“灵魂”,都成了可以解释得通的东西。
尽管这样“宽容”,虽然可以应付了那一片骂声,却无奈“5分”的命运是如何都逃不掉的。
豆瓣评分5.1,一开始,我觉得分给低了。
至少值7分。
往常都是先分析剧本,再谈解决方案,这回直接上改写。
电影第一幕很精彩,第二幕前半段也不错。
但是,人皮纹身猪娃娃出现之后,电影就中了腐蚀术,分数跟血槽一样持续减少。
但是改写,应该从更靠前开始。
泽克带着威廉到教堂,他们要盘问彼得。
彼得正主持互助活动。
威廉问泽克,这人是谁。
泽克解释道,以前是个警察,搭档把他出卖了,警察局也不管他了,这些年他也不好过。
威廉的眼神,说明,他猜到,这就是泽克检举的黑警。
正巧,活动结束,互助小组的成员互相致意,缓慢离场。
的确很缓慢,因为参会的都是残障人士,拄拐杖的,坐轮椅,戴眼罩的。
看来这是一个残障人士互助小组。
泽克感觉不对头,为什么彼得会参加残疾人互助小组。
彼得走过来时,泽克已经有了答案。
泽克很惊讶自己第一句话是表示遗憾。
他略显尴尬的说,我很遗憾看到这个。
彼得明显没有理解泽克的意思。
他皱着眉头略带笑意问泽克,为什么?
威廉,挑着眉毛,局促的旁观这次会面。
泽克,耸耸肩,用眼神飞快的朝彼得的断臂示意了一下。
说到,你的手臂,什么时候的事。
彼得,恍然大悟,摆摆手,笑声爽朗。
说到,这没什么,变成这样有一段时间了。
不过,你猜怎么着,这次经历救了我,他让我脱胎换骨。
我意识到自己之前错的很厉害。
还有局里的人,过去的兄弟们,他们也都是错的。
现在想想当时我真愚蠢,认为我们这么做都是正义的。
我比他们幸运,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得到了救赎。
可他们还在错误中迷失。
泽克出乎意料,彼得和他讲这些。
他不知道这话怎么回答,下意识的表示,好吧,我很高兴看到你,呃~,超脱了。
彼得始终保持微笑,笑容里有些置身世外的嘲讽,他就这么盯着泽克。
似乎是对泽克说,快点,说出来吧,你来这儿肯定不光是,为了告诉我你放心了。
泽克,会意,好吧,七月四号,晚上九点你在哪。
彼得笑得更得意了,好像在说,你看,我说什么来着。
彼得似乎决定放过泽克,他说,我就在这,和刚才那些人一起,我们在集会。
不信你可以挨个问问他们。
泽克说,我会问的。
泽克已经不喜欢这场会面了,尤其不喜欢他这邪门的笑。
他转身示意威廉要回去了。
泽克没和彼得打招呼,径直从威廉身旁走过,奔着教堂大门走去。
威廉,才回归神来,憨憨地朝彼得点头示意,转身跟上泽克。
彼得突然发声。
嘿,泽克。
泽克停下脚步,他想不出这家伙和自己还有什么话说,而且他不想听他那套救赎之类的神棍理论了,他有些迟疑,所以只转过半个身子。
彼得讲到,你知道他还有个儿子对吧。
泽克开始没听懂,马上就明白了,彼得是指十五年前,他枪下的那个冤魂。
泽克因此检举了彼得。
泽克问,那又怎样。
彼得说,我试着找过他,但是没有他的消息。
我不指望他能原谅我。
如果你能见到他,替我对他说,我很后悔自己的行为,我很抱歉给他带来的一切。
另外,我一定会补偿他的。
泽克很不屑,心想,这家伙不光手断了,连脑子恐怕也坏掉了,他只想赶快离开这里,不耐烦的回复了一句,这话你还是自己去说吧。
说完,泽克头也不回离开了教堂,威廉紧随其后。
只剩下彼得,站在圣坛之前,脸上还是刚才的那个笑容,他摇了摇头,朝集会的场地走去,开始收拾椅子上的空纸杯。
往后,都不变动,泽克和威廉照样是在警车旁一顿激情表白。
第二天,包裹寄到了。
里面一个人皮玩偶,皮上是威廉的纹身。
泽克从玩偶里翻出了颜料瓶子。
这里有改动,此处犯人没给留字条。
泽克猜出了谜底,带着大队人马奔赴现场。
此处有改动,女队长没跟着出外勤。
其实地铁的案发现场,还有桥下皮卡的现场,她都没有出外勤。
这次也别来凑热闹了,好好留在家里掌控大局吧。
泽克带着外勤组,在冷库里找到一头猪,身上画着螺旋线。
肚子上有个切口。
泽克从里面取出一个纸盒子,里面是他老爹的左轮手枪,还有一个字条。
你忙着找尸体时,当心你的头。
泽克顿悟,头说的是女队长,然后大队人马赶回警局,直到发现女队长在地下室遇害,都不变。
调监控录像,发现彼得使用权限。
泽克在车里对着方向盘发疯,冲进教堂找彼得,这些都不变。
然后改动来了,泽克走进教堂,有个人背对着大门,屁股底下是一把木椅子,他坐在阴影里。
泽克掏出枪,喊彼得的名字,让他站起身,举起双手。
泽克边说边举枪,缓慢接近。
等他走到阴影里,看到椅子上是个假人,头是个猪头。
一块白布从后面蒙住了泽克的脸。
开始改动了,设计机关的事,就算了,我弄不来。
我只改动故事走向。
泽克苏醒,他在一个控制室,有一堆屏幕,里面有几块亮着的。
泽克能看到老爹和威廉分别挂在屋顶上。
威廉的一只手臂被剥皮,流着血。
泽克能听到他们的声音,他们也能听到泽克的声音。
扬声器播放录音,录音内容还是电影里的那些。
控诉老爹纵容手下清洗街道,再用漏洞给下属洗清罪名。
游戏规则是。
泽克必须从老爹和威廉中,选择解救一个。
是背叛亲爹还是再出卖一次搭档。
和电影里一样,反派自己报了911,这里改成电话录音自动报警。
泽克选了救威廉,老爹像电影里一样被击毙。
泽克回警局上班,同事对他的态度不像以前一样剑拔弩张了,因为他牺牲老爹救了一个搭档,而且反对他的人都死的差不多了。
有人劝他节哀,有人赞他是好样的。
泽克恍惚的坐在自己的工位上出神。
威廉憨憨的坐在泽德对面,手臂用绷带吊在脖子上。
威廉问他,你喜欢喝什么咖啡。
泽克回过神来,让威廉赶快滚回到医院去,要不就休个假,陪老婆和小查理去。
等你回来了我保不齐就找到省心点儿的搭档了。
威廉则表示自己打算辞职了,他因为老爹才当警察,现在老爹没了,当警察的理由已经不在了,自己要回老家去。
泽克听了有点儿吃惊,反过来想想也不错,就说,也好,免得我再给你老婆打电话了。
威廉衷心感谢泽克救了他的命。
随后就离开了。
泽克有点儿伤感,于是摇着脑袋嘲笑了自己一下。
白衬衫,大个头警察现在是队长,从办公室喊泽克,说有点儿东西,得让泽克看看。
泽克起身,背对镜头,朝队长办公室走。
镜头另一边,威廉背对镜头,进了一个灯光幽暗的地下室。
泽克推开门和大个儿互打招呼。
威廉推开门,里面是一个结构复杂的机关,机关上有个人体。
泽克隔着桌子坐在大个儿对面。
威廉朝机关上的人体走过去。
大个儿说在彼得家的地下室找到一些东西。
于是把一个文件夹扔到泽克面前。
威廉满脸猥琐的笑,低头看着已经残缺的人体,是彼德的脸。
已经断气了。
泽克看看大个打开文件夹,一脸不爱看。
照片的特写,是一堆半成品机关。
威廉猥琐的笑脸,一块白布从后面蒙住他的脸。
威廉醒来,绑在机关上,机关精致华丽,形同圣坛,墙上是金底红漆的漩涡标志,如同图腾。
周围是一群盛装的残疾人,服装款式像法衣一样。
仔细看就能看出来,是彼德互助小组的人。
一个个神态庄严。
法衣颜色最鲜艳的一人,走上前,拿出一只录音机,开始播放。
里面是彼德的声音,内容是彼得的忏悔,还有,这是他补偿威廉所做的馈赠,他推荐威廉在他死后接替他的大祭司教职,现在是他入会的受洗仪式。
彼德衷心祝愿威廉能借此发现生命的意义。
彼德宣布了游戏规则,录音停止。
主持仪式的祭祀走上神坛,询问威廉是否要忏悔自己滥用漩涡仪式的罪孽。
威廉反问,当初祖师爷也是用机关惩罚仇人来着。
凭什么我用就有罪呢。
大祭司告诉威廉,他的罪过就是没给参加仪式者活的机会(大伙不都说他那些机关压根就没想让人活,此处公开处刑)。
祖师爷不是为了惩罚仇人,而是对他们施与怜悯。
大祭司说,别废话了,洗礼之后你就都明白了。
机关启动,威廉惊叫的面部特写,电影结束。
假如《电锯惊魂9:漩涡》这样结局,能得多少分?
文\逐年追影(影评公众号 逐年追影 作者)
如果脱离开“电锯惊魂”这个主题,还是一部不错的惊悚片。
但是牵扯上“电锯惊魂”不免大家就会拿本片与前面的经典进行比较,无论从剧情、立意、设备的精巧、人员的演技等等各方面都是全面跟不上,这让本片不但没有蹭上什么热度,反而显得狗尾续貂,东施效颦,贻笑大方,得不偿失。
故事缘起于一个警察要抓一个小偷,被小偷引入了地下的一个房间,被猪头人抓走。
然后把他的舌头夹在一个设备里,铐住了双手,游戏是他可以跳下架子,拉断舌头,如果不跳就会被迎面而来的地铁撞死。
这个警察没有勇气跳下,结果被地铁撞烂。
黑人男主警察看了现场,回到警察局大时候,上司给他介绍了新搭档。
警方通过这个被害警察分析,感觉他很可能被他处理的对象杀死,就冲进了一个毒贩的巢穴,但是发现并不是他做的。
紧接着又一个警察被抓了,他躺在一个水池里,十个手指被绑住,游戏一开始,有龙头给水池加水,水面到一定高度时,他就被电死了,只有他自己断开手指,逃出水池才可以获救,结果这个警察也死了。
警察接二连三收到被杀害警察的残肢,这不禁让警察发现这些警察都是有些问题的黑警,男主警察正是和这些警察作斗争才受到排挤,但是他的上司还是让他指挥这次对杀警案的总指挥。
他开始调查一个曾经嫁祸一个罪犯,打死他,说是他先准备开枪的,后来被黑人警察举报,被开除了。
他怀疑是这个警察报复。
但是随即他也被绑走了,是一个打碎玻璃瓶,用风机吹向前警察的机关,黑人警探想救他的,没救成。
然后是自己的搭档的人皮被寄来,因为没有放现场,这里就露出了马脚,让人怀疑他的搭档就是幕后凶手。
然后是她的上司,被油蜡烫脸捂死。
最后是他和父亲全部被抓,他用别针挣脱了,他的父亲正在被放血,枪里只有一颗子弹,打中靶心就可以救父亲,但是他搭档就逃跑了。
黑人警察还是打靶心救了父亲,还在特种部队攻入的时候,打伤了幕后搭档。
但是特种部队破门而入时,机关又触发了,父亲被吊起,有机关让父亲成了牵线木偶,举起枪,被乱枪打死,警探搭档趁乱逃脱……这么看还有续集。
不过这几个机关相比前作好low,少了生命和救赎的探索感悟,所有的复仇显得单调而弑杀,这正是“竖锯”最反感的。
所以这样的续作只是一味的“模仿”、强做姿态,其实根本与原作毫无关系,只是借了“电锯惊魂”的壳在做自己的事,虽然也用了“竖锯”的螺旋,但是只是一味的仿造,甚至连仿造都不算,毕竟经典的恐怖小人偶、自行车不见了、“竖锯”带有磁性,冷静中带着内涵的嗓音不见了,甚至连猪面具都失去了灵魂,变成了一头蠢猪的脸面,真的什么都没有了……黑人警察的演技更是堪忧,只会一脸痴呆地瞪大眼睛,怅然若失,毫无办法,有时急了就找爹,没有思想,也没有灵魂;幕后搭档,毫无气场,这样的变态复仇的理由也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也没有交代任何背景,横空就出了这么一个人,没有印证,警察还没怀疑他,警察们的智商也是堪忧。
反正太过突兀,太过没逻辑,睡过去两三次……
没想到电锯惊魂9评分这么低,看了下槽点大多在于老竖锯哲学理念是“帮助认识生命珍贵”,而模仿者则是“法律判不了的我来判”。
显然后者更加商业且容易找素材,随便整点冤假错案挑一挑凑一凑就够了。
如果不是电锯系列作而是独立限制级电影评分应该会更高,一个半小时的片子剧情也挺紧凑。
黑人警察Zeke和他爹抱怨很久没有一起吃晚饭像陌生人一样一副委屈的样子总有点想笑😂一个中过弹从业十余年活跃在犯罪现场一线的刑事警察真的会这样露骨地表达自己缺失父爱吗?
至于凶手是Schenk确实很容易猜到,但个人觉得这本来就不是影片的高光。
高光是Zeke的父亲亲口让儿子去抓Schenk间接导致了自己死亡,虽然这里细节处理的不好:因为“去抓Schenk”是身为一个警察的正面行为,而这里应该处理为负面行为比如——“(因为Schenk知道修正案相关细节)会不利他们所以要求Zeke马上去杀了他。
”这样就需要重新做一些铺垫和伏笔。
但不管怎么样Zeke老爹的死总算真正达成了一次“我杀我自己”的电锯式反转。
今天聊聊电影《电锯惊魂9:漩涡》。
片名Spiral: From the Book of Saw / SAW: The Organ Donor (2021),别名死亡漩涡:夺魂锯新游戏(台) / 漩涡:恐惧斗室新游戏(港)。
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是《电锯惊魂》系列的粉丝,他向狮门提出了本片的想法,于是有了本片的开发。
克里斯·洛克说他的灵感来自于《七宗罪》(Se7en ,1995)和《48小时》(48 Hrs. ,1982)。
因此,狮门让他成为主演之一、合作编剧和执行制片人。
本片也是克里斯·洛克的第一部恐怖片。
《电锯惊魂8》的两位编剧皮特·古德芬格和乔什·斯托伯格撰写剧本,曾执导过《电锯惊魂2、3、4》的达伦·林恩·鲍斯曼(Darren Lynn Bousman)回归执导。
据导演达伦·林恩·鲍斯曼(Darren Lynn Bousman)介绍,为了获得R级,影片提交了MPAA 11次,前十次尝试都得到了NC-17的评级。
最终影片剪掉一个片段,获得了R级评级,被剪片段是一个人被切掉了脸。
导演还透露说,他很生气的是为了获得MPAA的评级,手指剥落一段也被删去。
他说:“原本你能看到每一根手指的断裂,每一根骨头的爆裂,每一个关节的折断。
”
由于疫情,狮门将本片上映日期从2020年5月15日推迟一年, 2021年5月14日正式上映。
本片虽然叫做《电锯惊魂9:漩涡》,但和前面八部作品并无联系。
可以看做是打着《电锯惊魂》旗号的一次重启。
前几部的主角竖锯老头儿、劳伦斯·戈登博士、马克·霍夫曼或洛根·纳尔逊等都没有出现,竖锯面具玩偶也没有出现。
戈登博士在《电锯惊魂7》(Saw 3D: The Final Chapter ,2010)结尾还活着,洛根·纳尔逊在《电锯惊魂8:竖锯》(Jigsaw ,2017)结尾也活着,但他们的后续在本片中只字未提。
本片中凶手用猪面具隐藏身份,就像竖锯在电影中一样。
不过两者戴上猪面具的原因却不同。
竖锯戴上猪面具是因为他在中国猪年开始工作,而本片凶手则是致敬竖锯加嘲讽警察是猪。
本片中的漩涡形状取自木偶比利红脸颊的漩涡。
导演拍摄前表示要一条地铁隧道,但他被告知预算不足。
导演坚持自己的立场,最终成功修建了一条小型地铁隧道。
隧道很小,因此影片中使用透视拍摄手法,让隧道看起来很大。
妈惹法克侠塞缪尔·L·杰克逊拍摄的第一条对白就是“妈惹法克”(Motherfucker)。
警察地下室金库门的制作公司叫“朱尔斯和文森特”(Jules and Vincent)。
这是致敬约翰·特拉沃塔(John Travolta)和塞缪尔·L·杰克逊(Samuel L. Jackson)在《低俗小说》(Pulp Fiction ,1994)的角色。
主角名字Zeke是Ezekiel的简写变体,致敬的还是《低俗小说》中塞缪尔·L·杰克逊引用《以西结》(Ezekiel )25:17段。
其实吧,本剧的剧情并不算高明,稍有经验的观众就能早早猜出凶手真身。
影片一直按照警察被诱捕、丢入陷阱、等到死亡的套路进行,偏偏进行到威廉·申克(William Schenk)时,直接出现了他的“皮肤”。
不一样的剧情设置让人立马看出不同。
观众和警察看不到丝毫可以证明威廉·申克死亡的信息,一切证据反而在表面,威廉·申克才是凶手。
导演自然也知道这样的设置,观众会很快猜出凶手。
他表示,真正的转折不是凶手是谁,而是凶手杀警察的原因。
威廉·申克成为竖锯杀手的原因大致也能通过前面剧情猜到,他的父亲查理·埃默森(Charlie Emmerson)被黑警杀害。
正直的警察齐克(Zeke)反倒是因为自己的正直躲过一劫。
威廉·申克成为第四位因为亲人遇害而成为竖锯杀手的角色。
前三位分别是,《电锯惊魂4》(Saw IV ,2007)中约翰·克莱默(John Kramer)失去了儿子吉迪恩(Gideon);《电锯惊魂5》(Saw V ,2008)中,马克·霍夫曼(Mark Hoffman)失去了妹妹安吉丽娜(Angelina);《电锯惊魂8:竖锯》(Jigsaw ,2017)中,洛根失去了妻子克里斯蒂娜(Christine)。
《电锯惊魂9:漩涡》给人的整体感受不如《电锯惊魂》系列前几部精妙,后续几部作品狗尾续貂后,这部重启作品也只将血腥部分发扬光大,对人性的把玩倒是落于下风。
喜欢《电锯惊魂》系列的观众可以补一补,但不要预期太高,把这部重启作品当做普通B级片来看就行。
电锯世界另起炉灶,卧薪尝胆继承遗志。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看见好多人说这部电影烂,我看完感觉还可以啊。
说不上多好,但现在5.2的分未免太低了吧?
七分左右比较合理。
1,关于电影的主旨。
很多人吐槽本片没有主旨,完全变成了血腥爽片。
但是人家明明很明显有主旨啊!针对的就是宪法第八修正案。
这就是紧跟时事了,针对佛洛依德被警察跪杀后,在米国日益引起关注的警察暴力的问题,特别是司法系统的腐败和警察滥用职权的问题。
很明显是从民主党立场抨击司法制度的一部影片,开始有些政治惊悚片的味道了,这一点是系列的一个突破,我个人挺喜欢的。
原系列的,珍惜生命的主旨还给网友整出优越感来了。
这个新的立意针对的是大众(米国)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合理并且也有一定说服力,并不比以前的差。
相反我觉着动辄把人整残,然后让他珍惜生命,反而更加牵强。
2,关于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局长领了盒饭大家最喜欢的局长是男主的老爸,而男主又帮大反派惩治了杀父仇人,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为什么大魔王要把局长干掉。
其实这也很简单,大魔王说过局长推动了第八修正案的通过。
简而言之,当下的体质是局长一手造就的,他同时也是这套系统最大的受益者(他和女局长都是)。
虽然纸面上的犯罪率降低了,但是大家都清楚,警察暴力的问题空前严重,司法制度的腐败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
所以反派的仇人,那个射杀证人的警察也说过:“我们是在第八修正案下当警察”。
影片明显是想表达,这时候都警察暴力和腐败问题不是每个个体的问题,当大部分人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而没问题的人比如男主反而成为了稀有物种,这就说明问题出在体系上。
3,关于逻辑。
总体是通畅的,男主搭档的出现确实比较突兀,所以也大概能猜到他是大魔王。
男主确实弱了点,虽然咋咋呼呼的,但基本就是个花瓶,被大魔王玩弄于股掌之间。
但是男主菜你不能说逻辑不通畅啊,前作还不都是被竖锯大爷拿捏的死死的。
总得来说,可能有的网友觉得杀人道具上逊色前作,我觉得差强人意。
相比真正的无脑国产烂片,这部电影还是有点东西的,分不应该这么低啊。
和一大帮室友一起看完了心心念念的《活死人军团》随后哀叹不断,这不,网络上又传来了好多这部经典IP续作的种种恶劣吐槽。
怎么办,我该不该看,《电锯惊魂》系列可是我从小追到大的美国恐怖片之魂啊!
越是怕失望,越要抱着好的心态,客观的看看这部电影到底有没有人们说的那么烂。
—————体验篇—————童年噩梦中木偶娃娃被换成了一个可爱的小猪娃娃,这让追求极恐的我大跌眼镜。
好在最后片段有对于小猪娃娃的呼应,还让我对它的印象有了一些改观。
录音带里老爷爷性感的嗓音被换成了这个长相姣好的白人小哥的奶声奶气。
这实在让人有些听不下去,大写的“我不是续集,我是番外”不断的强调这和老头以及电锯门一丁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只能不断咋舌,老头不在了。
精巧的杀人机器被换成了做工都不及霍夫曼的粗劣仿货。
您非死即死两头堵就也就算了,好歹做的有点美感好伐?
设计师工资领的有点亏心,建议戴上下颚撕裂器好好想想。
片中常常蜜汁切入的嘻哈音乐,让我一度怀疑是我电脑后台开错了别的软件。
再说这画风太像gta5了,再配上这小音乐,难免串戏啊喂!
还有一部分人奔着局长去的。
那我直说了,局长戏份不多,死的也不惨烈。
爱局长和狠局长的人看了都不会过瘾。
致敬第一部的,锯手还是锯手铐的选择,居然被如此轻易地破解。
我大呼卧槽的同时,迷惑着这到底是致敬还是开玩笑。
体验方面总的来说是有些差的。
一部电影若是敢挂上电锯惊魂的名字,必须要承受和前几部的对比。
作为一部日趋深意化的美国恐怖片,它是及格的;但作为电锯后代,它还是嫩了点。
有趣的地方在于,这部片子抨击的点和前几部有所不同。
这是在我看来少得可怜的新意体现,也是我下面要谈到的东西。
—————漩涡—————这一部的焦点放在了抨击黑警上。
前面几部讲的单个警察黑化或多或少都体现了这方面,但这一部就可以说遍地开花 ,像一个马桶的漩涡,把美国警察种种恶性拧到一起。
做伪证的舌头,乱开枪的手指,遮盖着黑心的面皮……为什么要集中起来扒皮(片子里还真的有扒皮),还把第八修正案拿出来狠狠地点。
还不是要在这个时间里让美国的警察们再次清醒清醒,做做噩梦,出出冷汗。
带着度来的结果,让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第八修正案。
片子里只提到了这个名词,实际上与电影主题真正相关的不仅仅是这一个东西,而是美国宪法第八修正案和合格豁免权共同作用的结果。
美国宪法第八修正案保障公民免于过度保释和残酷、不寻常的惩罚的权利,与《权利法案》一起批准,于1791年生效,由第14修正案及其正当程序条款补充,并借鉴了英国《人权法案》100条多年前,1776年,美国在《维吉尼亚权利宣言》中首次批准该法案,并与第五、第六和第七修正案相结合,以保护被告人的权利。
合格豁免权是警察在民事诉讼中的一项特权。
当警察是被告时,原告必须证明被告“违反了已经明确确立的,合理人会知道的法定或宪法权利”,被告才不被合格豁免权保护。
也就是说,第八修正案禁止了偿命,有了命,合格豁免权补一下,就可以无罪了,这对于暴力执法大杀特杀的警察来说无异于圣盾。
另外一种解释是,警察对他人使用了残酷手段,需要第八修正案来保护他人时,警察依旧可以用合格豁免权,合理地免除自身的报应。
总之二者相互配合,多么大的罪名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至于无辜被害的人们,上天也只能告诉他们,是你们运气不好。
这样能把人活活气死的案子不胜枚举,随便哪一条关于美国警察的新闻都能找到这两条法案的影子。
漩涡,可以说是帮这些被害的苦命人出了一口恶气,不管在不在哥谭,人们都喜欢黑暗骑士。
还有5天(6.9)就到弗洛伊德日了,那位死在警察膝下的可怜人不知不觉已经去世了一年,他如果看到这部电影,应该能打出5星的高分吧。
我想如果有人需要这样的声音,这部电影的立意便没有问题,毕竟在题材自由的好莱坞,应景也是赚口碑的好办法。
但您非要把这心眼都用在改编电锯惊魂上,实在有点让约翰克莱默挠头,毕竟他老人家从来没有想过为全民众的不公伸张正义,那些事是蝙蝠侠该做的。
他想听到的,应该是全片都没有提到的那句,不珍惜生命的人不配拥有他。
这篇哪怕改一下也好:不珍惜他人的生命,也是一样。
这结尾让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个外国新闻,儿子要自杀,母亲报警。
结果美国警察赶到后直接对要自杀的人清空了一个弹夹。
美国警察:“报告长官,自杀者在自杀前已被我方击毙,成功阻止了其自杀行为”。
结尾泽克他爹被捆着放血差点死了,好不容易警察赶到。
泽克他爹笑了,心想这下得救了,但是万万没想到啊,这一切都在申克的安排之中,门被警察打开后触发了机关,泽克他爹又被吊了起来。
智障警察不明所以,也不管他爹当时什么情况。
为了怕他爹袭警,就给了他爹一阵突突突。
而这个申克还在很小的时候目睹他爹被一个坏警察打死决定要报复。
千方百计混入了警局伪造身份来除掉一些坏警察。
根本没有巧思,也没有给予救赎的机会。
无聊。
难道“head=头=领导”那个双关猜不到?
一直死警察,这么明显的暗示都猜不到?
警长为什么死呢?
而且都是平铺直叙,根本没有用心编排,看来第八部还算好的,有什么值得夸的地方吗?
我反正是很难看到的,感觉还是原班人马好,这个就是普通血浆片吧。。。。。。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作者:大表妹转载请注明出处2004年,初出茅庐的温子仁用120万美金+5天时间+几个演员拍出了第一部《电锯惊魂》。
斩获1亿美金票房的同时,他也成功打开了好莱坞工厂大门,名利双丰收。
这个系列重新定义了恐怖片,不再靠鬼魂的惊吓或是超自然能力的控制震慑观众。
而是通过精神上的折磨,一个个“生死选择”的视觉冲击让观众欲罢不能。
同时在作品中加入哲学性的思考环节,“生死选择”并不是空穴来风,是通过自我牺牲让人理解生命的意义。
这一哲学理念的输出者,正是前文表妹提到的那个“神人:可以叫他竖锯(Saw)、拼图杀人魔(Jigsaw Killer),或是约翰·克莱默(John Krammer)。
2004年到2010年,7部《电锯惊魂》造就了一个传奇的恐怖片时代。
2017年上映的第8部,虽口碑一般,但竖锯老爷子的惊喜现身还是让不少系列迷男默女泪。
最新出炉的第九部是该系列的“软重启”,对于没看过该系列的影迷还是较为友好的。
所以非粉也可放心观看,只需要知道上述表妹介绍的关于竖锯的背景即可。
作为恐怖类型片的爱好者,表妹觉得这部《电锯惊魂9》的优缺点相当明显。
先来说说优点。
影片以一起极为血腥的游戏审判作为开头,其实是向过往系列电影做致敬。
熟悉系列的观众都知道,每部电影的开头必然都有场尺度大开的杀戮戏。
这次审判的对象,是一名作伪证的警探,因为他的“巧舌如簧”让不少无辜人入狱。
所以想要活命,他就得牺牲自己的舌头。
而后几场的生死游戏所使用的手法都极其残忍。
拔手指、热蜡滴脸、玻璃喷射。
这些脑洞大开的杀戮手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恐怖片影迷们的胃口。
当然,对前作的致敬也是随处可见。
方才提到的每部电影的开头都得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洗礼。
还有经典台词“玩个游戏”(play a game)的出现。
经典的漩涡标志,出现在案发现场,扰乱泽克的断案方向。
老7部使用录音机传递信息,在这部中也能发现。
当然,猪面人也是少不了的环节。
上部中,竖锯老爷子曾解释过为何自己对猪面具有执念:因为猪是很有同情心的动物,看到人类或同类受苦会表现出悲痛。
嗜血但不滥杀,这是老爷子的原则之一。
让不少人意外的是,这部中更是将第一部最为经典的手铐戏如法炮制了一番。
还记得那个阴湿昏暗的地下室里,医生选择了锯腿保命。
在这部中,泽克同样面对了生死的选择。
他的手被铐在水管上,随后他拿起了锯子准备锯手铐,甚至试图想要锯手。
上:电锯惊魂9,下:电锯惊魂1本片的缺点也是相当明显。
没什么技术含量的猜谜游戏,饱受诟病。
编剧大概是用心来致敬,用脚写剧本。
二是剪辑相当凌乱无序,有一种浓厚的工业制品的味道,像是流水线生产的血浆B级片。
再个问题,就是本片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如果将其看作是一部独立存在的恐怖片,它的完成度算是中规中矩。
血浆感很足,但不至于到让人看完做噩梦的程度。
可这是《电锯惊魂》啊!
这片打着的噱头是恐怖片影史大IP啊!
监制是温子仁啊!
导演是曾经操刀过2、3、4部的B级片牛人达伦·林恩·鲍斯曼啊!
顶着saw的名字,却交出了一份不及格的答卷,着实可惜。
中间那位就是本片导演本片少了灵魂人物竖锯,的确遗憾(一张照片的“友情客串”,和“含腾量”可一较高下)。
纵观整个系列,4-7部竖锯都没以主角身份出现过,但电影的核心仍然是他。
门徒们局中局的游戏设定也好,哲学思想也罢,都是老爷子流传下来的。
可到了这一部,这个系列还剩下什么?
系列中最经典的裂颚器本片中游戏的设置都显得格外残忍,除了死亡别无选择。
就拿开头的断舌来说,就算抛弃了舌头,掉落在铁轨上的警探也有可能会被车轮压死。
就算侥幸从车轮底下逃生,也有可能因大出血命丧黄泉。
就算真的能活下来,留下的只有无休止的痛苦阴影,而不是对生命的反省。
断舌游戏的设置,横竖都是一死,违背了竖锯老爷子设置生死游戏的初衷。
生死游戏的选择是要通过自我牺牲来完成自我救赎,从中领悟到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而不是毫无人性的虐杀或是复仇,带有私人感情色彩的折磨。
让观众不满意的不是只老爷子本体的缺席,而是他思想的缺失,让作品显得很苍白。
可有一说一,制作公司也应当背锅。
看中了这个IP的市场,想要榨干它的价值。
说来也巧,这片的筹备还有个逸事。
男主洛克,自称是系列的铁杆粉丝,找上了狮门影业,说自己有个特牛掰的概念,想拍个续集。
于是洛克掏腰包做制片,公司赶忙立项,还邀请了妈惹法克侠友情助阵提升电影的芬芳程度。
但洛克啊洛克,你怕不是个假粉!
借着这片来满足你自己的大男主光环闪耀好莱坞的愿望吧。
对了,据悉第十部已经在筹备之中,电视剧版也在商量制作了。
墨镜一戴,谁都不爱,主角光环,爷最牛掰想当年温子仁靠着小成本的第一部一炮而红。
看中这块肥肉的狮门马不停蹄安排了第二部和第三部,质量还不错,影迷们也还算满意。
仅用两年时间,《电锯惊魂》一举成为了风靡全球的恐怖片大IP。
虽然竖锯老爷子在第三部中领了便当,但是之后推出的4-7部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水准。
票房冠军拿到手软,风光无两,连吉尼斯都认可,它是最成功的恐怖片。
很多人说《电锯惊魂》系列停在第七部就很好(2010年)。
但是狮门毕竟是商人,手握大IP怎么会放过捞钱的机会?
2017年的第八部。
竖锯的现身固然惊喜,但看完成片还是不免发出失望的感叹。
尽管现在投资比当年翻了番,可是少了当初那种纯粹的味道。
再到如今的这部,更是被许多电锯迷们痛批是在浪费羽毛,消费情怀。
当一个经典系列的续作越走越偏,它还有继续拍下去的必要吗?
评分断崖式下跌《电锯惊魂》之所以在全球迅速走红,靠的是它对恐怖片的重新定义。
一惊一乍早已不吃香,尺度玩的再开也不如在深度上做好文章。
就拿竖锯来说,一个备受折磨身患绝症之人,一个老来得子却意外丧子的悲惨之人,一个在鬼门关走过一遭,知道活着有多重要的人。
他希望用“生死游戏”,对人进行“改造”,让更多的人理解生命的意义。
他嗜血,但不会滥杀,只要游戏玩家肯悔改、肯牺牲,就可以得到活路。
他残忍,但不带私怨,游戏玩家多是背负人命、用手段逃脱法律制裁的阴阳人。
他将自己塑造成了判官,来决定他人的生死,但其实生死都是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竖锯是面镜子,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脆弱,在死亡面前的绝望和挣扎。
他的“离经叛道”虽不符合多数人对正义的向往,却也直中不少人在正义无处伸张时,对私刑的渴望。
最后表妹想和各位聊聊情怀。
情怀是把双刃剑。
它可以是财富、宝藏,激励创作者们不断创新,接下前人的重担,砥砺前进。
就像4-7部,虽然没有竖锯的出现,可仍然靠着对他“精神”的深挖,观众们还是较为满意的。
但情怀也是砒霜、桎梏,让创作者们陷入僵局,受困于系列所给予的压力。
本应有更好的发挥,但因为它是xxxx系列的续集,观众自然也会提高期待值。
很多观众冲着情怀走进影院,得到的却是部质量一言难尽的“狗尾续貂”。
例如最近在院线上映的某爆米花大片,就是个例子(题外话,这片系列也找过温子仁执导)。
竖锯老爷子在本片中的“客串”从第一部的一鸣惊人,到第九部的失望至极,从8.7分到5.2分的断崖式冲击。
狮门应当重新考虑如何使用好《电锯惊魂》这个IP,而不是滥用。
情怀可以当卖点,但绝不是电影创作的唯一出口和万能解药。
至于“温子仁监制”这五个字,见仁见智吧。
不该再消费他对这个系列所做出的贡献了。
文/大表妹
这个结尾真的不是导演跑路了吗
这个时间长度,这个熟悉的味道,这一部描绘男主心理情绪挺好的,虽然情节简单了点,而且过于贴合现在的美国国情,游戏还是一样凶残。
感觉和之前没啥区别,还是稳定发挥吧
《电锯惊魂》的精髓是撕开人性的真实面目并将其以环环相扣的生死考验剧本杀番茄酱普拉斯的形态展现出来,最后礼赞生存的不易与且行且珍惜;这厮展现的其实是基于社会、道德、人性层面的东西;“审判者”是将复杂的人性娴熟的融入于各种巧思机关(人性选择题:生存还是毁灭)进行“沉浸式”play的高手,但绝非是蛮横残暴的虐杀狂人。《电锯惊魂9:漩涡》中反派BOSS沦为智力75/武力65/魅力50的“工具人”(这一届的“竖锯”竟然玩肉搏,好悲催),而剧情的玩法则让人想起了《十二宫》;估计这个IP又得“重启”。这一部的海报设计倒是不错。
❤【C】
还可以
开场拔舌,之后画风没有以往的压抑感了,配合bgm很出戏,还以为是在看警匪动作片.这是从妖女迷行片场直接过来的么?医生和海妖哥.塞缪尔出场辽!不像以往的作品以密室为主,重心放在外围调查,这次死亡游戏里逃生几乎不可能,直接血洗,和竖锯的救赎理念相违背,机关的设置还不错, 该有的反转却没有,悬疑设置的不够深,中途搭档手臂的录音并没放完,这提示太明显.片中锯子是致敬经典顺便玩梗.作为电锯系列比较差, 作为惊悚悬疑片还行吧.6分
还是蛮过瘾的啊~~这种番茄汁爽片就不用过度纠结逻辑什么的了吧~~
竖锯这点手艺再拍下去都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了。绝对是系列最差,没有竖锯的谆谆教诲,没有密闭空间的紧张与窒息,没有被害人之间的互相倾诉,只有一场接一场无聊的酷刑秀,最后抛出一个旋涡概念,太敷衍了。老鸟警官带新人想模仿《训练日》,结果发现竟是恶魔在身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故事中段搭档死去的时候我就感觉不对劲了,铺垫了快一个小时的队友怎么可能就这么死掉,编剧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最后果不其然来了一个硬反转。再看看编剧一栏,第八部的老二位赫然在目,真是巧了,上次复活竖锯,这次队友假死,低能小花招用起来屡试不爽是吧?虽然是掌握了Saw系列经典的死亡救赎+酷刑奇观+高能反转结构,但终究是画皮难画骨,整个系列最重要的神韵一点没把握住。未来某天编剧在陌生的房子里醒来:我想玩个游戏,你丫必须在傍晚前写出个牛逼本子。
是竖锯的味道,但反派太弱了。
这些演员演的是个啥啊😅
前八部我都是午饭时看完的,爽得一批,我是很佩服导演在惊悚方面的想象力
可怕得连快进都不想看了。
从这一季开始就可以拍一系列新的了,明显没完事,准备拍10了。而且还与老竖锯脱开了。。。电锯系列再差,也比大部分的惊悚片好看一些。
完全和竖锯的精神立意背道而驰,再加上非常套路的凶手设定和动机,不能归为电锯惊魂系列,也就是衍生平行宇宙系列吧……加一星是因为看得爽,血腥暴力刺激很下饭。
节奏很快 反转也不错 杀戮镜头很血腥,惊悚元素都是一惊一乍,高智商反派 就是剧情太简单了
3.0/如果不作为电锯惊魂系列还算能看的血浆片 然而John看了要气活 说好的每个人都有机会自救呢?
第九部的故事背景和人物是全新的,但只能说是copycat。被大屏幕上的整条舌头连着喉管的特写吓的一激灵!
仿佛在看《满清十大酷刑》,然后男主吐槽《阿甘正传》那段有点《低俗小说》的神韵。
非常模式化:警察追踪连环杀人事件——串联线索寻找真凶——模仿犯就在身边——果然又是复仇——模仿犯想拉拢警察于是设计了一个trick——引出下一部。这种模式我每年都能看一部!saw10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