蝠鲼
กระเบนราหู,幻海异色(港),边境幻梦(台),偷换人生,曼塔射线,Manta Ray,Kraben Rahu
导演:普蒂邦·阿朗潘
主演:万洛普·朗卡嘉德,Aphisit Hama,Rasmee Wayrana,Kamjorn Sankwan
类型:电影地区:泰国,法国,中国大陆语言:泰语年份:2018
简介:在泰国沿海村庄,大批罗兴亚难民淹死在海边。一位青年渔夫在丛林中发现了一个昏迷不醒的男子,他将这个陌生人救回家中。被救的男子一言不发,渔夫给他起名叫通猜。两个男人开始一起生活,并慢慢在彼此之间产生了无言的牵系。渔夫用来吸引蝠鲼(又称“魔鬼鱼”)的闪亮宝石,象征着他们的友情。一天晚上,渔夫登上渔船出海打渔,再也没有回..详细 >
#siff 挺喜欢的,但还差点东西
特别。。好睡。。。。。。。
恭喜霓虹灯管派再添一员
@PYIFF 2018 | 为罗兴亚人招魂。片头有行字“For Rohingyas”平遥字幕没翻译出来,所以不少人可能看完稀里糊涂搞不清这部到底在说什么隐喻在隐喻啥。建议看之前了解一下罗兴亚人的历史,然后联系本片:溺毙的难民,在各处受拒绝,无法融入;宗教矛盾,极端分子;历史遗留问题,悲惨的民族史……主题非常沉重。看时联想了《杀戮演绎》和《沉默之像》。另外,本片的影像之美也很值得留意。
身份和命运的交换,错位与迷失。泰国的魔幻现实题材挺迷人的。
招魂
还是有点小惊喜的,美术和音效很出众,影像形式的触点我也能get到,看得出导演想用纯粹的镜头语言去叙事,但不是很成功,这方面活着的导演还没人能超过林奇。看前搜了许多罗兴亚人的资料预习,只能说导演太博爱了吧,把全东南亚都痛恨的民族写成这样。
三个人三段关系 失序又回归秩序
沉浸感还不错 但我拒绝有人学阿彼察邦 更何况是泰国的
隐喻很多,画面很迷幻。平遥露天剧场好冷,穿着薄羽绒还瑟瑟发抖。另外,周围实在太吵了,后排几个人聊干细胞、牛皮癣聊了半小时,拉家常拉了半小时,剩下的时间边看边讨论剧情,就没停过。可能露天真的不好管?
[3.5/5.0] 如果對羅興亞人了解多一點會覺得比較好看?
2019中国-泰国影展,看的闷啊…
阿比查邦的神秘主义色彩,泰国总爱玩这种风格的
3.5声音氛围是出色的,但拍摄内容大多空泛而寻不到趣味性何在,气质与才华并不相符。
两星半。故事略无趣,用力的刻画救了陌生男人后的生活,好像只是回头绿你时更有反衬的力量,蝠鲼又叫魔鬼鱼,这又是什么隐喻吧~美学初现,其他的有待成长~
只能说好看,不一样的电影,导演的表达能力出色。
平遥影展第二日,依然没有惊世骇俗的佳片,倒是觉得泰国电影《蝠鲼》很有嚼头。观影体验有几个关键词:迷幻、诡异、实验、茫然。这是典型的节展电影,从头到尾的艺术气息和实验味道。片中的通猜迷失在花光所有运气才能换来的起死回生里,逍遥自在,仿佛天赐一般。然而蜜糖式的温床却将他送入命运的牢笼,让他做出电影中唯一的主观行为——自杀,这来自于内心的拷问与挣扎,来自于填不满的欲望和无羞耻的索取心,来自于愧疚迟来后的顿悟。这种写意大于写实,实验大于实际的电影,缺少的是代入感,取而代之的是多重艺术行为混杂在一起的抽象思维,以进入导演描绘的五彩世界,寻找一些微不足道的共鸣。《蝠鲼》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击败了万玛才旦的《撞死一只羊》。
#HKIFF#sound和cinematic photography很棒
3.5 并不沉闷 前半段其实蛮好的 尤其是几处男主和通猜的正面正反打很奇妙。后半段就越来越刻意了 树林里挂小彩灯实在有点神神经经?音乐蛮精良的 但是好像也多了(不过也有可能是刻意造成压迫感官的方式)
- NDNF周五之夜电影,导演是cinema photographer转director,画面有质感,然而影片后半部分情节有些不连贯。- Tongchai是manta ray,黄毛用gemstones召唤来了black fin fish,Tongchai在黄毛失踪后以同样的方式来找回,Saijie用歌声召唤回来了黄毛。然而妻子的角色有些confused.- film之后的talk,旁边的大叔问导演一些Thai symbol的背后含义,导演说只是just happen😂 还问了导演为什么设置大片段的deliberate silence,导演说he is bad at writing scripts,摊手。- 大概是对东南亚神秘主义和导演风格还有些不能totally get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