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乐土

Joyland,爱情美乐地(台),جوائے لینڈ

主演:阿利·朱尼乔,拉斯蒂·法鲁克,阿丽娜·汗,莎瓦·吉拉尼,苏海尔·萨米尔,萨尼亚·赛义德,萨尔曼·皮尔扎达,穆罕默德·乌斯曼·马利克

类型:电影地区:巴基斯坦,美国语言:乌尔都语,旁遮普语年份:2022

《乐土》剧照

乐土 剧照 NO.1乐土 剧照 NO.2乐土 剧照 NO.3乐土 剧照 NO.4乐土 剧照 NO.5乐土 剧照 NO.6乐土 剧照 NO.13乐土 剧照 NO.14乐土 剧照 NO.15乐土 剧照 NO.16乐土 剧照 NO.17乐土 剧照 NO.18乐土 剧照 NO.19乐土 剧照 NO.20

《乐土》剧情介绍

乐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拉纳家族是一个封建和专制并行的家族,全家人都翘首以待着会有新生的男婴来继承家族血脉。天不遂人愿,他们的小儿子偷偷加入了一个难登大雅之堂的舞蹈剧团,并爱上了其中一位雄心勃勃的跨性别女星。他们不可能的爱情点燃了整个家族对反叛的渴望。当内心的乐土逐渐被外部的世界侵蚀,他们该何去何从?巴基斯坦申奥片,父权制社会下的边缘人物的写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降魔十兄妹火星少女队关东英雄骨瘦如柴最后一击从爱情开始章鱼噼的原罪盗猎喂帅哥!!碧罗雪山速度与激烈沼泽狂鲨达达名校风暴第六季慰藉我亲爱的课程我的婚内情事我家浴缸的二三事谍网第二季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究极浪漫蛇岛求生桃花灿烂三个月教师休息室超能电竞:传奇一代购物惊魂记豆娘六扇门之浴火恩仇浪客剑心明治剑客浪漫谭阴阳爱

《乐土》长篇影评

 1 ) 用生命為自由祭旗

逃,從來都只是一個選擇,不是結果。

當逃無可逃時,只能用結果來結果。

父是威嚴絕對的,即便已喪失自理能力,坐在輪椅上,依然有不怒而威的震懾力。

父的權力是世襲的、毫無道理的,父只消用男子氣概毒害子、只消對子不斷地洗腦和壓制就能維繫住他權力。

父並不需要合法性,在父眼裡,父天賦合法性。

Haider 懦弱、虛偽、自私,與父宣導的「男子氣概教義」完全背道而馳;Babi 自我、自知、充滿企圖心,以一種對「男子氣概」的反動形態及意識演繹男子氣概。

但他們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人,軟弱、偽善、不敢也不願面對自己。

在那場激烈未遂的性愛中,他們都試圖突破規則、突破自己,卻又在最後一刻,Babi 不願跳過性別的藩籬,面對被性別藩籬擋住的 Babi ,Haider 也不夠勇敢不敢打破藩籬。

最終,他們都躲回了父的堡壘。

Mumtaz 從被宣判為家庭主婦那一刻起就死了。

Haider 對父的順從是刺死她的第一刀,意外懷上了 Haider 的孩子是第二刀,路燈下自慰的男人燃起她的慾望是第三刀,她逃無可逃之際,Haider 的遲到的「坦承」是刺向她的最後一刀。

父謀殺了 Mumtaz 和她的孩子,謀殺了 Haider,謀殺了所有人。

父可以輕易地殺死數十年如一日照護、愛護他的人,父也可以在尿失禁時宣告沒有任何問題,父更可以看著所有人被自己殺死的樣子,平靜地像是剛吃過早餐一般。

這是父的勝利。

Mumtaz 和 Haider 的對父的反抗,是用生命為自由祭旗。

 2 ) 乐土

标题挺讽刺的,一整部电影看完都不知道这究竟是谁的乐土,明明是互相折磨化成灰。

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我觉得大抵算是进入了普通电影的区间,因为像这部前半部分的电影并不算少,不断地累积窒息感再把想表达一切隐入不言中,会引得观众仔细去讨论反复思索,但终究只是部利用观众情绪和社会话题的商业电影。

说到这就该但是了,这部电影在末尾跳出了俗套,角色们没有一味屈服而进一步窒息,甚至有人站出来进行总结性发言。

本来我还在那琢磨问题的根本在哪,嫂子骂大哥那场戏看得我一激灵,妈的我在这犯什么蠢啊,如果觉得每个人都有问题,那有问题的一定就是环境,社会。

男主婚前跑去见女主那场戏特别触动我,当然我没有那样的经历,但就是这种能让没有经历的人都能感受到的情感传递恰恰才是优秀电影的标志之一。

另一个我认为不错的地方在于对巴基斯坦的风土人情有不错的展示,算是到位的文化传播作品。

电影拍得蛮学院派的,一板一眼,很多设计都非常中规中矩,用意稍微有点太过明显易于预测,有好几个细节设计我都猜到了后续会怎么呼应。

导演非常会以欧美视角讲故事,电影的侧重点多少沾点政治正确,加上不少热点问题的赋能和电影本身的质量,能获奖并不意外。

一查导演果然是在欧美进修多年,哈哈。

 3 ) 关于巴基斯坦与《乐土》的那些事

乐土 Joyland (2022)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与中国接壤,东西部与印度和伊朗接壤。

首都伊斯兰堡(Islamabad)和伊斯坦布尔(Islambul 土耳其)没啥关系,周杰伦有首歌叫做《伊斯坦堡》,那个指的是伊斯坦布尔。

电影中提到的法国沙滩(French Beach),指的是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卡拉奇(Karachi)的一处景点。

与大部分人所知的巴基斯坦不同,这个国家南部其实濒临阿拉伯海,有着980多公里的海岸线,接近我国江苏省的海岸线长度(950km)。

卡拉奇(Karachi)市是巴基斯坦的第一大城市,经济中心,有2000万人口,以及全国最大的机场和军港。

另一方面,卡拉奇每年各种暴力事件的受害者超过2000人,是世界十大危险城市之一。

巴基斯坦国内恐怖主义派系众多,对内包括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斗争、巴基斯坦塔利班。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后,内外交困,当时(巴基斯齐亚哈克)政府选择扶植国内逊尼派来对抗外界的什叶派,以缓解政权压力,此举反而激化了两个派系的斗争。

对外,巴基斯坦有“反印度”的恐怖组织圣战者党和虔诚军。

他们的目标是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和印度军队。

当然,最后一步都是希望将自己的势力扩大到南亚次大陆以外,发动所谓的“全球圣战”。

直到今日,巴基斯坦为反恐已付出了巨大成本。

恐怖主义的盛行也直接导致经济增速缓慢。

反恐斗争越如火如荼,其他经济部门就越一片狼藉。

而国家越乱,恐怖主义越猖獗,钱又需要花在反恐与军工之上,于是走入了病态的恶循环。

鸟瞰拉合尔(Lahore)《乐土》拍摄于拉合尔(Lahore)市,这里是旁遮普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巴基斯坦的第二大城市。

电影上映的2022年夏天,这块区域出现了接近50度的高温天气。

旁遮普省是巴基斯坦人口最多、经济增长率最高的省份。

同时,旁遮普人是巴基斯坦的主体民族、旁遮普语是巴基斯坦的国语,源于古梵语。

旁遮普(Punjab)的意思是五条河流域地区,是古印度文明和信德民族的发源地,也是人类最早文明发祥地之一。

没错,“印度”这个名字的来源便是现如今的巴基斯坦地区,这也是印度一直认为巴基斯坦应属于印度领土的其中一个原因。

巴基斯坦政治结构图巴基斯坦实行多党制。

现有政党200个左右,派系众多。

总统由国民议会和省议会议员组成选举团选举产生。

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省议会和省长,市、区和县也有自己的议会和行政官员。

省级政府有权制定教育、医疗、交通与本地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的权力。

可以说巴基斯坦有点像是美国这样的联邦制国家,地区权力很大。

巴基斯坦是全球孕妇、新生儿死亡率第三高的国家。

从2010年到2018年,巴基斯坦共有91076名新生儿。

在这里,每100000名孕妇中就会出现319例死亡案例。

巴基斯坦的新生儿死亡率为每1000名新生儿死亡49.4人,这一数据远高于正常水平。

同时,巴基斯坦的避孕普及率仍然很低,仅为26%,这意味着大多数人没有使用任何避孕措施。

尽管调查显示,96%的巴基斯坦已婚妇女知道至少一种现代避孕方法,但情况依然如此。

《乐土》剧照 在医院做产检的Mumtaz2022年8月17日,《乐图》在巴基斯坦文化部取得了上映许可,但到了11月11日,文化部突然取消了上映许可证。

通知称,伊斯兰堡中央电影审查委员会认为《乐土》“包含高度令人反感的内容,不符合我们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且明显违反 1979 年电影条例第 9 条规定的正派和道德规范”。

这导致巴基斯坦国内社交媒体对于禁令的严厉批评,#ReleaseJoyland 标签在社交媒体上疯传。

导演Saim Sadiq在 Instagram上发帖称,对这项禁令感到心碎,并表示该禁令“绝对违宪且非法”。

到了11 月16 日,巴基斯坦总理谢赫巴兹·谢里夫的一名助手告诉记者,委员会批准了电影在小幅删减后上映。

最终这部电影于11月18日在巴基斯坦首映。

但即使已被伊斯兰堡中央文化部批准,《乐土》在旁遮普省和信德地区仍被禁止上映。

根据1961年的《穆斯林家庭法条例》,一夫多妻制在巴基斯坦的法律上是被允许的,但这仅限于穆斯林男性,他们最多可以有四个妻子。

虽然一夫多妻制是一种文化传统,但事实上大多数家庭并不接受。

除了信德、旁遮普省南部的一些社区和宗教原教旨主义者、以及一些精英阶层外,这种情况(一夫多妻)还是很少出现的。

同时,想要再婚的男子必须获得现任妻子的合法同意,并被要求有条件能够妥善照顾所有妻子。

2017年,拉合尔市法院裁定一名未经妻子许可就私自再婚的男子败诉。

他被判处了6个月监禁和20万卢比罚款。

在巴基斯坦超过20岁的男女都被认为是进入了适婚年龄。

在这里,大多数婚姻是传统的包办婚姻,现在逐步转向半包办婚姻的形式。

《乐土》中Haider和Mumtaz的婚姻就是比较典型的半包办婚姻,男女婚前会相互交往,有过几次“见面问候”的机会,如果双方都同意结婚,新郎会通过家人,向潜在新娘的家人提亲。

但总的来说,即便是办包办婚姻,话语权更多也是由男方掌握。

虽然自由婚姻是阿拉伯国家世俗化的进程,但在巴基斯坦,自由婚姻依然是不被大众接受的。

《乐土》截图伊斯兰法并没有禁止离婚或者再婚。

同样,在《穆斯林家庭法条例》中也没有明确条文阻止这些行为。

但在巴基斯坦社会,至少男性社会中,并不能接受离婚与再婚的行为。

就在今年(2023)下半年,巴基斯坦著名女演员Mahira Khan与自己的男友结婚,这遭到了互联网大量的抵制和批评,仅仅因为这是Mahira Khan的二婚。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舆论限制不适用于离婚或寡居的男性,他们可以不假思索地多次结婚。

这也反映了父权制对妇女生活的影响,尽管这事实上与伊斯兰法背道而驰。

同性恋在巴基斯坦被视为犯罪,1860年的《巴基斯坦刑法典》最初是在英国统治下制定的,明确规定将鸡奸定为犯罪,可能会被判处两年至无期徒刑。

时至今日,尽管同性恋行为是非法的,但巴基斯坦当局只是偶尔提起诉讼。

2020年,巴基斯坦联邦伊斯兰法院提交了一份希望修改同性恋有罪法案的请愿书。

请愿书中认为,可以将同性恋合法化,因为基于2018年通过的《跨性别者权利保护法》,与其给予跨性别者(即基于自我感知为准则)保护,那同性恋者作为客观性别与客观性取向的不同,也应该基于自我感知原则,享有同等的权利。

同样遗憾的是,2023年5月19日,伊斯兰法院认定该情愿中关于自我感知性别的部分条款,不符合伊斯兰原则,否决了该情愿。

在2018年5月巴基斯坦参议院通过了《跨性别者权利保护法》。

这使得跨性别者能够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禁止任何形式歧视遗憾的是,五年后即2023年5月19日,联邦伊斯兰法院对这项法律进行了修订。

伊斯兰堡联邦伊斯兰法院裁定,2018年《跨性别法》涉及性别认同、自我感知、性别认同权和跨性别者的继承权,不符合对伊斯兰原则的解释,法院立即终止了该条款。

在判决过程中,法院推测该法案可能会为强奸和性侵女性铺平道路,他们认为该法案使男性很容易“伪装”成变性女性进入女性的“专属空间”。

但事实上,没有公开的证据表明巴基斯坦发生了此类事件。

这也是电影《乐土》中,跨性别者Biba坐在地铁女性专属车厢中,被女性歧视和驱赶的原因之一。

没有了法律的保护,跨性别者将受到社会不同角色的歧视。

主角Haider的嫂子Nucchi,在屋顶跟Mumtaz(Haider的妻子)抽烟聊天的时候,说自己其实有室内设计的文凭,但老公不希望婚后她外出工作,由此可看出Haider一家至少处于中产阶级。

尽管巴基斯坦在努力提升国民教育程度,但直至今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巴基斯坦公民仅为9%(男性为12%)。

更为残酷的是,超过三分之一的巴基斯坦女孩没有办法完成小学学业。

截至2018年,该国有2250万儿童失学。

《乐土》导演Saim Sadiq《乐土》的导演Saim Sadiq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巴基斯坦人,他自称在一个中产阶级、保守家庭中长大。

Sadiq先在拉合尔(即电影拍摄地)取得了人类学学士学位,后在(美)哥伦比亚大学考取了编剧和导演的硕士学位。

《乐土》并不是他第一部涉及跨性别者的电影,在哥大求学期间,他就创作拍摄了关于跨性别舞者的短片《亲爱的》(Darling),并取得了76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短片奖。

Saim Sadiq说,他的电影制作灵感来自于在拉合尔的成长经历,和对跨性别社区的好奇,该社区距离他童年的家只有10分钟的车程。

Saim Sadiq在求学时就开始构思《乐土》的故事,最终他和编剧Maggie Briggs一起完成了最终剧本。

他们找到了黎巴嫩的摄影指导Joe Saade,一同构成了《乐土》的“初创团队”。

前期准备中,Sadiq就已经规划好了大约 30% 的镜头,他与摄影指导Joe Saade一起完成了剩下的画面设计,他们创建了一套视觉“规则”,将某些镜头动作与某些角色或情感节拍联系起来。

摄影师Joe Saade最先想到的是王家卫的《春光乍泄》(杜可风任摄影指导),以一种非正统的照明方式与色调来完成全片。

他们最终选择了1.33 :1 的学院派纵横比,他们认为这个比例是关注脸部特写的完美比例,没有太多的左右空间。

同时坚持使用标准镜头(大部分在25mm到 50mm之间)拍摄,只有晚餐场景中使用了18mm镜头来增强紧张感。

《乐土》剧照扮演Biba的Alina Khan是一名真实生活在拉合尔的跨性别舞者,她在短片《亲爱的》中就与导演Sadiq有过合作。

Alina Khan完全没有受过表演训练,演出全是凭借本能。

而扮演Haider的Ali Junejo是一位训练有素的戏剧演员。

但严格来说,《乐土》是两位演员的电影处女作。

《乐土》拍摄于2021年疫情期间,前后花了40多天。

除了家中与剧院的场景,另一个主要场景是拉合尔最古老的游乐园“Joyland”,《乐土》就是从这里得名的。

影片中两个妯娌就曾到这个乐园玩耍。

导演Sadiq解释说:这个乐园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女性也可以坐上游乐设施,大声尖叫,这在家里或其他公共场所是不可接受的。

《乐土》剧照 Joyland游乐园场景伊斯兰教严格禁止火葬,葬礼遵循相当具体的仪式。

大部分地区,伊斯兰教法都要求尽快埋葬尸体,通常在死亡后24小时内就要埋葬。

先进行简单的沐浴和裹尸仪式,然后祈祷。

同时,伊斯兰教严禁自杀行为,《古兰经》明确说明自杀是一种“罪行”:“无论谁从山上跳下来自杀,他将永远坠落于地狱之火中;无论谁服毒自杀,他将永远在地狱的火中啜饮毒药;无论谁用刀片自杀,他将永远在地狱之火中,不断刺伤自己,直到永远。

”《圣训》中也规定,普通人可以为自杀者祈祷。

但精英,例如学者和知名人士,不得在自杀者葬礼上为亡者祈祷,反之还要谴责其自杀行为,以阻止其他人也这样做。

艺术家Salman Toor及其画作《乐土》的海报是Salman Toor的画作《越过他的肩膀》(Over His Shoulder)。

他是出生于巴基斯坦拉合尔,现工作于美国的艺术家。

Toor的画作关注年轻人、有色人种、跨性别者的生活和爱情,以其强有力的翠绿色调风格而闻名。

2022年,北京木木美术馆(没错就是晚晚的那个)展出了Salman Toor的作品,同时还邀请到了他本人来京。

《乐土》的音乐总监为Abdullah Siddiqui,这位才华横溢的00后音乐家,出生在拉合尔的一个讲乌尔都语的穆斯林家庭。

他11岁开始制作英语电子音乐,16岁时作为独立艺术家开始在Youtube账号发布自己的作品。

上:《乐土》剧照 / 下:《圣蛛》Les nuits de Mashhad(2022)剧照有不少观众会把《乐土》与同在2022年上映的伊朗电影《圣蛛》进行比较:因为两者均讨论阿拉伯世界的父权制问题。

但事实上,伊朗妇女的地位是明显高于巴基斯坦的,甚至可以说伊朗女性的地位、国家世俗化程度在所有穆斯林国家中也名列前茅。

影片中出现的巴基斯坦拉合尔地铁场景,可能会让生活在广州的观众感到非常熟悉,因为巴基斯坦第一条、也是唯一地铁线,正是广州地铁集团建造运维的。

2021年巴基斯坦出口总值为287.95亿美元,进口总值为728.92亿美元,这其中,向中国出口32.5亿美元,从中国进口商品额为235亿美元。

过去26年中,巴基斯坦对中国的出口年化增长率为11%。

中巴两国紧密的关系也是《乐土》中含有一些中国元素的原因,例如影片中讨论过买一台中国品牌的空调。

中国分体式空调一度拥有巴基斯坦90%的市场份额。

《乐土》剧照 拉合尔的地铁场景巴基斯坦的生育率是3.55,但人口增速非常快,自然增长率在1.83%左右,六年间人口增长率达2.55%。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在相对贫困的巴基斯坦,政府却普及了全民免费医疗,每个家庭每年有大约100万卢比的医疗费用,折合约3.6万人民币。

《乐土》是一部罕见的美巴合拍片,约95%的资金来自美国。

长期以来,阿拉伯世界独立电影业依赖欧洲资金的支持,而《乐土》为年轻电影制作人提供了新的寻找资金的思路。

马拉拉(Malala Yousafzai)是《乐土》的执行制片人,她有一个更为出名的身份——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2014年,17岁的马拉拉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肯定她从小反抗塔利班政权,为争取女性权益所做的努力。

17岁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Malala Yousafzai)没错,巴基斯坦可以观看Netflix,但与世界上很多国家与地区一样,Netflix的节目内容会根据当地法规与授权问题进行调整。

所以大量地区(包含巴基斯坦)的民众,会通过使用vpn的方式,切换地区到US以便观看更多的节目。

直至2023年5月,《乐土》的全球总票房收入为115万美元。

《乐土》是第一部在戛纳官方评选中脱颖而出的巴基斯坦作品。

 4 ) 《乐土》中的女性主义——影片最打动我的居然是妯娌情

没过沈河,完整内容只能发图。

主要是因为短评的字数超了,索性写一条长评。

应该是我看的第一部巴基斯坦电影,算是意外之喜。

本以为是Queer勇敢做自己和男主懦弱地服从传统家庭安排之间的矛盾,再加同7泪。

没想到穆斯林国家居然有人勇敢地拍电影反映真实的女性困境,观影时注意力都没怎么放在碧芭和男主的感情线上,全放在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上一一这种压迫绝大部分不是通过激烈的冲突呈现的,而是通过生活中的种种细节一点点建构起来的:

 5 ) 一位巴基斯坦女性决定去死

穆塔兹的死来得无缘由且无预兆。

她如此平静坦然地赴死,说明她已然彻底绝望。

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并非发现丈夫海德爱上了变性女星——如果如此,她可以选择哭闹来发泄情绪——而是知道自己怀孕了。

这意味着今后摆在她面前的是一眼望到头的平淡一生:像嫂子那样,生下一个又一个孩子,在家照顾老人和相夫教子。

很显然,在接受这段婚姻之前,她便有自己的想法——电影在结尾作了必要的回溯——她不想像绝大部份巴基斯坦女性那样被家庭捆绑一生,她想要工作,并有自己的生活。

一旦有了孩子,这种愿望便无法实现了。

当然,在导致她自杀的原因里,还应该加上她对着邻居自慰被丈夫的哥哥撞见,这不仅是一种羞耻,还是一种罪恶。

穆塔兹是自杀的,但也是被杀死的。

正如嫂子所说,他们全家人都是帮凶。

哥哥对她的死没有丝毫的惋惜,反而指责她杀死了未出生的侄子,也就是家庭唯一继承人。

这是父权制家庭里女性的价值:穆塔兹只是传宗接代的工具,除此之外,她没有自我实现的价值。

穆塔兹显然无法一直忍受这种父权制束缚,于是选择了结束生命。

海德潜在的同性恋取向,既是穆塔兹自杀的一个缘由,她在肉体和情感上都没有获得作为妻子应有的满足;同时也是为了呈现一种落后国家传统与现代相撕裂的景观:在被传统深重束缚的“乐土”,一群不受社会待见的边缘人有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将其作为重点进行表达,会有一种双赢的效果:好比那句老话,“拍给西方世界看”。

可以想见,如果取消掉变性女星的设计,穆塔兹的自杀仍然具备充分的理由。

毕竟她事实上并没有发现穆塔兹外遇变性人的事(很可能有所意识)。

于是乎,我们可以认定,这是导演向欧美国家展示巴基斯坦人权境况有意无意间搭建的景观,既能唤起自由民主国家的观众基于“政治正确”的同情心,也能博得电影评论界的一片好评。

 6 ) 消失的乐土与人,无尽的悲情三角

(by Mr. Infamous,原载于虹膜公众号)把《乐土》称作《悲情三角》,甚至让它在戛纳取而代之登顶(尽管并不在主竞赛),都不是什么匪夷所思、德不配位的事情。

这部处女作技法圆熟,情感馥郁,不仅之于戛纳,也之于LGBTQ电影,尤其是之于巴基斯坦电影和刚刚过去的2022年,它都是当之无愧的一个宝藏。

尤其是国别,一个外人连它主拍娱乐片都未必知晓的地方,终于有一位年轻导演,把并不贪恋娱乐与经济收益的现实电影,托到了世界舞台。

无论是举动,抑或是品质,恐怕都只会徒增我们的艳羡,很多时候彼此差距的突然成型,是要被刻板印象下的超大反差给迅速推动的。

《乐土》这电影,其实也先在刻板印象上开刀。

它聚焦的是巴基斯坦非常典型的传统穆斯林家庭,一家之主是老父亲阿曼,大儿子萨利姆和妻子努奇膝下只有女儿,小儿子海德和妻子穆塔兹则尚未生育,在重男轻女而且注重传宗接代的家国环境里,众人地位已经早早被身份与附加属性所精密捆绑。

顺着这些千百年来无法撼动的标签,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并且预判个中角色的命运轨迹,于是蝼蚁的挣扎,就在变数中搅动令人唏嘘的因由。

导演塞姆·萨迪克在这样的背景下处理群像,排布际遇,有相当巧妙的焦点移动方式。

观众一开始会以为深柜的海德是主角,然后发现焦点人物是他的老板,变性人碧芭,最终发现,蕴藉着最大情感力量的是穆塔兹,一位妻子、儿媳与准母亲,一位女性。

视点在三个悲情人物身上的转移,实质上构成了电影的悲情三角。

三足鼎立的悲剧呈现,打破了我们对电影的预判,即它不是过分单纯的同性恋、变性人、同妻电影,或者更大层面的酷儿电影、女性电影,它反而是要各有蘸取,最终构成广泛的照拂以及精准的抗击。

我们不妨先从三位跳脱标签限定的主角开始细说。

海德身为大家庭里最年轻的男性,一直在逃避传统男性对应的所谓责任,譬如挣钱养家,生儿育女,甚至宰杀牲口。

非常意味深长的一幕是,屠夫无法上门,父亲发号施令要求杀羊,他无从下手,就顺势让挺身而出的妻子做了主力,热血溅到彼此脸上,宣示二人必将领受公开献祭。

这大庭广众下的「权势」逆转,又是家中日常,失业多年的海德平时就在家中帮助兄嫂照顾孩子,而妻子则欣然外出工作。

父亲「需要」掰正男内女外的「乱象」,一旦海德找到工作,大儿媳努奇表示家中需要帮手,穆塔兹就被勒令辞职回家。

但是谎称担当剧院经理的海德,实际上是做伴舞,既不阳刚,也没声望,无法确切反哺这个家庭上上下下的刚需。

而他之所以决定接受这份起初抗拒的工作,又跟勇敢做自己的领舞碧芭有关。

她是他眼中美与力的象征,他希望被她征服,甚至被她填充,在暗地里瓦解自己正统的男性身份,缓释多年束缚。

于是作为隐秘的同性恋,他又把自己定格到所谓的最低位置里,因为他需要臣服在女性装扮的碧芭胯下。

癖好当然不牵涉对错,但在电影的语境中,当他不自觉地面对一整套异性恋准则对号入座,甚至在一整个禁忌游戏的杯弓蛇影里拆解自我,那种犹疑、自厌与痛苦就会撕扯得极其揪心。

他曾经给碧芭说过一个笑话,鸡与蚊子相恋,但在接吻时给对方传染了禽流感或登革热,双双死去。

实际上他也抱着某种必死的心态去跟碧芭相爱,这死的觉悟包含东窗事发的社死,但是彼此需索的根本错位,导致他被扫地出门,情感与身心在屈辱的绝望里迅速凋敝,并埋下伏笔。

海德不够「男性」却又不得不维系男性形象,是他悲剧的起源。

而他这些男性气概的衰亡,又跟碧芭和穆塔兹「男性气概」的无意兴盛紧密关联。

碧芭是一位变性人,是性别乃至社会规则的最大颠覆者,也是受害者。

同样对男性身份的弃绝,让她身处被轻视、被轻薄甚至被胁迫的境地,特别是当她急需攒钱做完整手术的现阶段。

她残留的,或者说不得不武装出来的贴近男性的强悍,予以她一定程度的自我保护。

但是海德对她的依赖与眷恋,无论制造过多少相互谅解的泡影,都会随着双方定位的亮牌而遭到毁坏。

她再度成为两头不到岸的象征,内心向往自我与自由,但实质上相距越来越远。

从短片《亲爱的》开始关注变性舞者的导演,让碧芭成为海德以及传统家庭难得触及的光怪陆离本身,或者说遥远但更真实的现实本身。

她内在的「关闭」,是对方自我探索的破产,也是非主流人群的重创。

而似乎完全符合社会规矩的直女穆塔兹,则从另一个方向构建大于个体的悲剧。

她对海德的好感基于对方在婚前,理所当然地允许她外出工作。

但很显然,在大家庭里,即便是曾经显得开明的海德,也不会真切关注她在工作上取得的成绩,莫说成就感带来的喜悦。

作为女性,她最被看重的时候,是当大家知晓她怀上儿子后。

但是,生育与爱毫无关系,荣耀与尊重并无牵连,女性作为行走子宫的默认设定只会让所谓传统、所谓家庭变得愈发恶臭,因为它褫夺了女性的平等价值,也降低了男性的为人意义。

对照此前在家庭生活中的兼顾与承担,说出「这里是城市,没有萤火虫」的穆塔兹实际上已经作为城市的异类萤火虫,因为过分通透而提前死亡。

她想要逃离,可一旦说给安分守己得逆来顺受的妯娌听,就成了荒谬的玩笑,需要立马否定。

但她还是逃离了,奈何逃离成了一个自己宣判失败的计划,毕竟面对人群时,她终究发现天大地大,能去的地方并不能带来任何革新的希望。

电影始终跟画幅框定的四面墙一样,持续不断地让这些人碰壁,让他们逃无可逃,一辈子都在四方格里被人打量、要求和斧正,左右却看不到任何能延展的内容与方向。

如此强烈的压抑性,又跟画面中流光溢彩的暗色相配。

在黯淡的光照里,流动的绿、蓝、红像是他们心血来潮的反叛,迟早要被看不到明光的纵深镜头给吃进去,可明明,那已经是人物回光返照的华彩。

《乐土》通过他们,构建了消失在大众视野中的非主流人群,毕竟即便是穆塔兹,也只会被看作一个延续子嗣的准妈妈,而不是她自己。

每个人都是悲剧主角,但每个人在本质上都无法靠近,于是各有各的孤独,又被各自的孤独分裂出整个社会的隔阂。

更糟糕的是,因为人性怯懦,受难者反而可能是彼此的地狱。

比如丈夫死去十年的法亚兹,喜欢海德的父亲,愿意不顾古板儿子的反对,留在他们家,明明是这样胆敢突破旧观念的女性,也会因为海德在天台摆放碧芭人形板而跑来碎嘴,深陷男性凝视却自觉担当帮凶,是电影不断在推远的现实探究。

在这样腹背受敌的战局上,每个人还试图打破标签带给自己的枷锁,试图冲破性压抑指涉的全面压抑,这些堪称徒劳无功的达观,就跟悲哀观感,在实质上构成电影浓厚情绪的生发。

当宗教与传统观念严重掣肘,他们在共同生活的无形牢笼里,把矛头对准了巴基斯坦过分凸显的男权社会法则。

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电影主题,永远具有抗击的血性。

《乐土》特别之处,是让这些既得利益者在行使霸权的同时,暴露出他们本身的怯懦、虚伪。

譬如背地里猥琐取笑碧芭的舞者,一旦被对方掌嘴、吐口水,就哑口无言。

又譬如海德嗜好颐指气使的父亲,在法亚兹照顾他的那天晚上,因为自己无法坐着轮椅进洗手间,当面失禁,一面表现出身份霸权的可悲,一面凸显出事后找补的懦弱。

而我们亲眼见证的悲剧之所以更悲剧,也在于需要反抗的对手如此虚弱,而自我本身如此强大,却依然要打命中注定的败仗,甚至打得溃不成军,实在格外显得无从嗟叹。

努奇对着丈夫大吼,指出穆塔兹之死,所有人都是凶手,这一觉醒式的呼喊,粉碎了男权社会最后的体面,也照亮了他们本身的绝路。

就像是海德终于见到的广阔的大海,不过是另一个坟场罢了。

电影就始终在以「乐土」般的自觉,去营造那个普天之下最大的失乐园,这第一部能在戛纳获得评审团奖的南亚电影,在巴基斯坦被以「道德标准」为由禁止放映,实在是再讽刺不过的佐证了。

 7 ) 父权下的困境

确实,与其说是一部同性相关,不如说是对女性的禁锢。

在这个环境下的女性,自我的意识被一点点挤压,这是一种无助凝视。

聚焦的三位主演,与影片开头的命运都截然不同,死亡才是终点。

那父权制度下的男性们,瘫痪的老父亲看似威严,家中的话权人,但是面对疾病给他带来的窘迫,他同样也是被这个环境影响的人。

片中最让人惋惜的,是这个传统意义的女人,也是家中的妻子,在最后即使吞食毒药,丈夫都未曾看一眼,简直就是牢笼让人慢慢死去,无人诉说。

海德这个困在男性躯体里的女性,简直就是矛盾所有体,不能做到完全的男性,同样也实现不了女性的转变,但他依然能用他男性的外表去满足自己的私欲,这就是男性带来的便利。

转性的比巴,与海拉刚刚好相反,她找不到她在这个传统社会下,属于她的位置,身体灵魂的女性并不能让她在传统女性群体中得到认可。

影片处理有趣的一个点是,在后半段中,一家子中每个人的秘密,在一夜之间后荡然无存,家里的人心照不宣。

我们传统认知下的女性,是在传统观念作为男性的辅助,不能被替代的是这个职位,人可以随便是谁都可以,她只要是女性就行,家中繁重的工作远比工作的繁忙来得辛苦,几乎所有重活都被她们揽下。

结局虽说惋惜,但也是在这痛苦中早早结束,好在不用继续受难。

父权制度下的群体成为对个体的压迫,走向死亡已是必然,海德的顺从,Mumtaz的反抗证实了这个制度下悲剧的不可避免,而比巴则是跳脱出父权的框架,在奔向另一方中,这样的过程同样未来不可预测,但在这片中能看到的属于她的悲剧是相对小很多的。

 8 ) 女性、变性、同性

父亲想要驯化小儿子,因为男权社会总该有人继承,小儿子却连山羊也不敢杀,妻子手起刀落,迸溅在脸上的鲜血已了然。

与其说他们是夫妻,更像是亲人和朋友,妻子是小儿子在男权社会中生存的一块遮羞布,他无法成为自己,便爱上一个“不彻底的女人”。

而她只想要一个把她视作彻底女人爱的男人,几次转身后带来的愤怒,她在昏暗中把他推出门外,玻璃门上印出他踌躇的身影,他们的影子靠得那样近,却再无相交的可能。

我认为Biba是全片最带着希望的角色,也和悲剧无关,因为她身上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无论是和剧院经理据理力争,还是掐住男主朋友的脖子,到最后干脆地赶走男主,那是属于女性的英勇。

家中的父亲、哥哥、弟弟,儿子、剧院的男老板、男伴舞,他们凝视女性、变性人、同性恋。

紧身的衣服在他们眼中是美丽的象征,是否已经悄悄勒住了她的躯体,让她再也去不了任何远方。

女性总要抑制欲望,因为社会无法承载她们欲望的袒露,连她们自己都开始觉得这是羞耻。

妻子腹中的生命对家庭来说也只是一个象征,延续父权社会的象征,她恐慌地认识到这悲凉的一点,最后悲剧的产生,也在于她的清醒和反抗。

葬礼上,许多男人对男主表达悼念,遗憾于男主失去了妻子、儿子,谁在乎一个女性的生命呢?

就像男主哥哥说的:“她作为一个母亲,杀死了我兄弟的儿子。

”她怎么能这么做呢?

杀死一个封建血脉的延续。

无论从故事推进还是镜头画面,《乐土》都极具成熟,配乐也恰到好处。

几个很喜欢的镜头:

唯一为她自身哀悼的两人

男主一直都是这样 渴望依靠他人

最后的欢乐

站在窄小的光里

 9 ) Fuck The Patriarchy

在Biba愤怒地把Haider赶出家门的时候感受到了悲凉,痛苦到流泪。

最后看到Mumtaz在婚前问“我能工作吗”,简直痛不欲生。

在几个场景里男主的动作都表现出了依附,电影以软弱的男人来写无畏的女性。

Mumtaz作为妻子想要空调、工作、爱和性。

但她得到的是拥挤的家庭空间、不能吵醒小侄女的性、用望远镜观摩别人以自慰。

她失去了工作,因为男人挣的钱才算钱,哪怕是去erotic theater跳舞。

在被剥夺工作的权利,降格为生育工具之后她得到了被确认为男孩的胎儿,她在那时的快乐让我都有些迷惑,她真的快乐吗?

她没有空调,没有工作,没有爱。

丈夫曾夜里来寻她,问她关于结婚怎么想,她只是问“我还能工作吗”,曾经得到的承诺都是虚假。

Biba作为跨性别舞者想要成名、身份、爱和性。

她面对别人“调笑”她裙子下面有什么时表现出了强硬的态度,“什么玩笑?

我不在乎你裤子里什么样,我也不在乎你的鸡有多小。

”她扼住了他的喉咙,我想为她鼓掌叫好。

但是Haider在性爱中把她当作男性,在那一瞬间被爱的幻觉化作汹涌的海浪被父权制的大海托起冲击着她也冲击着我。

她没有得到什么。

Nucchi一直是温柔的贤妻良母形象,最大的叛逆也只是和Mumtaz一起去游乐园玩。

最终她爆发出的“是我们杀死她”的呐喊给电影画上有力的句点。

永远的娜拉,永远的末路狂花,永远逃离,永远用死亡换自由。

(Mumtaz的唇上痣一直让我很在意,因为演员本人是没有这颗痣的,所以这一定是为了剧情设计的。

不知道在巴基斯坦是怎么样,在中国唇上痣代表着食欲和性欲。

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女性的欲望,而我想在父权制之下也只能表现为女性不被满足的欲望。

是我一直探寻的“女性饥饿”。

)(Mumtaz笑起来的样子、卷卷的头发和寿辰那天画的红唇让我想起我的一个伊朗女性朋友。

希望她一切都好。

希望她自由。

 10 ) 短评变影评

实话实说前半部分真无感,穆塔玆的自杀震惊了我,结尾求婚的场景惊艳了我的眼泪。

一个男孩究竟要经历什么才能成为一个男人……男主海德妻子穆塔玆,哥哥萨利姆嫂子努奇,碧笆舞者自立自强。

男主表现的是体制之内懦弱的恶,吞噬一切的是父权制,男主既是受害人亦是帮凶。

(引用)如此看来电影的主角是穆塔玆。

海德是视角。

细想之下电影堪称神作。

略说一二。

电影大部分时间在说海德的经历,故事的核心却是只用小部分时间表达的穆塔玆的境遇。

灰线暗伏。

镜头语音方面:一个近景“离站”字眼清晰表达穆塔玆想要出走的想法是多么的坚决,一个俯视的镜头穆塔玆的身影模糊在熙攘的人群中表达穆塔玆的想法败在了世俗观念之中,镜头回转穆塔玆拉着行李出现在海德视线之下,没有问询表达了海德的冷漠穆塔玆的无助。

结尾部分如果海德海边漂走的是穆塔玆的衣服(没仔细注意),那呼应了穆塔玆前面说的“没有去游泳因为会把衣服弄湿了。

”翻译成电影语音就是海德给与了穆塔玆想要还休的自由。

《乐土》短评

真正的乐土是无关性别的地方。

5分钟前
  • 老怪CXJ
  • 还行

好几桩pressing issues挤成一堆颇显迫切想要impress(西方)观众。那么重大的议题们没把故事拧成一根鞭子,只是把事件拢成了一堆放在那里,实在没什么劲

8分钟前
  • 大寸
  • 还行

一个关于懦弱与反抗的故事。预感到可能会出人命,但没想到是那样。//再次感慨,对于不懂又要装懂的来说,“完成度”这个词汇已经成了挂嘴边的万金油了,不管懂不懂,一句“完成度”丢出去,自己感觉马上到了一定的逼格。但在我看来,把这词汇挂嘴边,恰恰是一种不懂的心虚,言必“完成度如何如何”,跟说“YYDS”效果没区别。其实不懂没关系,不丢人。

12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何尝不是一种冲奥八股片

17分钟前
  • 孟山
  • 较差

性转潘金莲与变性西门庆。总不能因为是变性人就把这么无趣的故事打到8.6分吧?所谓跨性别人在这个故事里完全没有存在的意义,开始以为是勇敢做自己,后来发现是恬不知耻的知三当三,勇敢西门、不怕困难。关于女性在重男轻女社会生存的困境,并不需要用这种故事设定讲述,主创团队是在用跨性别人压戛纳的考题,但这故事核心就是潘金莲与西门庆。探讨女性生存困境的水平远不如阿米尔汗的几部电影。

22分钟前
  • 强迫症患者e
  • 较差

报看

24分钟前
  • leslie
  • 较差

1、男女主的形象对调了,却有着同样的追求:“爱与自由”。2、配乐和镜头语言都很出彩、细腻,每个角色也都很饱满立体。3、离开人类社会,统统飞向外太空吧!4、Biba更像一个希望之神,勇往直前,越活越美。

26分钟前
  • cicadainthebox
  • 还行

6.5。對於巴基斯坦是里程碑,但內核其實還處於元素疊加的1.0階段。佈景和打光能看出經費十分充足。

30分钟前
  • Orpheus+
  • 还行

每年总归有一部略出色的LGBT片,配乐和镜头还行,叙事也讨巧。

32分钟前
  • 最幻想
  • 还行

视听语言不错但剧情怪恶心的,人死了喊两句“我们都是凶手”就可以大吹特吹反父权了?和看的上一部巴基斯坦剧《女巫》比差太多,不管是男同还是男跨女照样可以压迫女,该死的明明另有其人。

34分钟前
  • 猫猫全是坏心眼
  • 较差

(Viewed on Criterion Channel)

36分钟前
  • 遠濤
  • 力荐

男性主导的社会中,他们竟如此懦弱无能

39分钟前
  • Declan
  • 还行

裹尸袋上的绳扣系死了她的一生,游乐园的头套隐藏了他的爱欲。不被看见的妻子,蹦起来去够自由。不敢宰羊的丈夫,跳起来拥抱真爱。人形立牌摆在房顶挑战世俗,父权却从不会失禁。坐到女性专属的地铁车厢,缺氧世界哪里还有乐土。你还是看不见我吗?像城市的萤火虫,如初见时的承诺,沉进大海难觅踪迹。

44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性少数和女权搅在一起讲好别扭 像是为申奥叠buff

46分钟前
  • 一粒星子🌟
  • 还行

C+ / 固然有一些为了表达议题过于累赘甚至张牙舞爪的枝节,但主体部分的构建方式出奇地平实动人。在短暂的姿势里就精准地模塑出独特的情态,然后将这种情态的力量既注入情节剧的故事编织,也嵌进空间的缩放运动。因而哪怕主角的线索是奇情逻辑驱动的,各色支线依然能形成稳健而茂盛的力场。最终的落点也处理得举重若轻:人物情感并未被设定束缚,它被回忆不断搅扰,继而显露出那种在礁石中迎向大海的混沌质感。

48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塞太满且无聊,真的太长了

52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较差

画面好看 内核堪比加强版隐入尘烟…

55分钟前
  • 莫忘川
  • 较差

男性视角下的女性议题,第三世界国家里被父权压得喘不过气的生存空间,哪里有什么乐土,不过是被社会裹挟而失去自我表达的无依之地。最后还得感叹一句,连巴铁的电影竟都有这般成色了。

59分钟前
  • Captain_C
  • 推荐

利用着底层的苦难,却丝毫触不到土地的诚恳。目之所及没有巴基斯坦,是悬浮在城市上空的自我沉醉。

1小时前
  • 我情绪零碎KAI
  • 较差

她想工作,他想当零,TA想变性——三个对父权说不的角色共同撑起今年的酷儿棕榈奖得主

1小时前
  • 豆友5175601354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