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K -好久沒有一部電影,可以令我感動到兩排眼淚一直流。
這一部 《PK》。
沒錯,《PK》是一部印度片子,自從《3 idiots》之後就沒看過Aamir Khan了,總覺得他的片子就是品質的保證。
這一部,依然笑中帶淚,而Aamir Khan從一開始不怎麼討好的角色慢慢到令人同情再到讓你喜歡上他的過程裡,真的很不容易。
他個人誇張得來不失風趣的表演,令人信服他是外星人而不是瘋子。
電影主題挑戰在印度裡的多種信仰,實在令所有知道印度是多重視神明的人冒了一地冷汗。
不知道當地上映時會否有很多人很反感電影刻意挑戰神明的意指與指出很多扭曲教義的點,會有何感想?
而你,又會怎麼想?
像電影裡有說,如果你有一碗羊奶,你是否應該倒在被膜拜的石頭上,還是外邊挨餓的孩童?
如果上帝真的聽見你的苦難,為何不立刻幫你,而要你經歷萬水千山?
另外一點,很有趣的事,沒有穿衣服,是很平常的事,就像烏鴉本來就沒有穿衣服,如果烏鴉帶了條領帶,你才覺得奇怪。
以我親身到過印度的經歷,我深切了解到國家的保守,而對於《PK》或《我的名字叫汗》這類大膽的題材,我看我有生之年都不可能看見Made in Malaysia的可能。
故事的大膽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觀點,看完之後 ,我自己會想一想,其實很多東西,是不是癡人說夢,而與人信奉?
愛情橋段,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讓人信服的愛情,故事開端短短幾分鐘的歌舞,讓我信服他們真的是美好的相愛。
而之後在很多很'抵死'的阿叉式的笑話裡,令人完全感覺不到宗教的敏感位,反而令人覺得有同感。
而故事後端的流暢度雖然不算很好,但不大影響個人的觀影。
女主角超級漂亮,笑起來超甜美陽光的,其他有趣的角色會令人忽視電影裡頭大大小小的缺陷。
我們人生裡頭,打錯電話很多次,而人誰無過?
很多事情的認知,是與生俱來,人一旦軟弱,就需要精神支柱,信仰只是每個人尋找不同寄託的其中一點,那個適合自己的,那個就是神。
如同很多人連認知的機會,都不允許有,因為環境被權力控制,而令下一代不允許有選擇的機會。
我們需要知道的,可能不是反抗,而是找到內心屬於自己的安寧,對於認知裡所得知的所謂'不平等'和你一直不認同的種種社會行為。
而誰知道我們做人做了幾十年可能到頭來也只是像電影說的那樣:搭錯線?
誰懂?
怎麼說也好,很開心2015年讓我看到這部這麼風趣感動的電影,如果你問我一月份你只能看一部電影,我會說這一部《PK》。
20150126200152
如果想要更好地欣赏地球全貌,那么最好的视角是站在万米高空鸟瞰,或者在月球遥望。
同样,如果想要更好地认识智人这种生物,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一双充满好奇的外星人的眼睛。
《我的个神啊》是一部典型的闹哄哄的、甚至有点浮夸的三幕式宝莱坞喜剧。
但透过主角沙米尔汗瞪得圆滚滚的大眼睛,这部喜剧却试图探讨历来被视为银幕禁忌的宗教问题。
在影片中,这个被人称为醉鬼p.k.的外星人通过现代化的大众传媒,问了人类一个1517年马丁路德问过罗马教廷的问题:如果我们可以直接和神灵沟通,为什么要通过一些人间的中介呢?
这个曾经掀起西欧宗教改革的问题同样在印度这个宗教盛行的国家引发争议。
争议就是票房,这部影片在争议声中坐上了印度影史第一票房的宝座。
从叙事结构与视听风格上看,《我的个神啊》相对传统印度片并无太大突破。
这种三幕高潮式的故事结构是符合人们欣赏天性的古老范式,再经过两段浪漫爱情的包装,配合饱满的色彩、到位地有些过头的配乐以及王宝强为全片强加的一层笑点,足以达到理想的娱乐效果。
难能可贵的是影片主创团队具有让人在欢笑之余引发思考的立意高度与创作野心。
虽然这只是真正意义上喜剧的创作常规,但被国内大银幕喜剧摧残已久的中国观众显然早已不敢奢求这一点。
这也使得《我的个神啊》在国内公映的喜剧片中显得鹤立鸡群。
影片的成功很大程度源于话题选择的成功。
外星人到访地球早已不是什么新鲜题材。
新鲜的是这一次外星人来地球,不是来打架,不是来谈恋爱,而是像一个婴儿一样充满好奇地看这个世界。
更新鲜的是他是来宗教这种人类文化最古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
由此,影片引出了一个极具现实性与争议性的问题,那就是在现代社会中宗教的价值与作用。
宗教,如同人类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都是一种我们在漫长历史中自己编织出来的所谓的“想象的现实”。
也就是说,我之所以相信神,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我真的相信神能帮助我办成什么事,解决什么困难,而是因为其他人,尤其是我周围的人都相信神。
如果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孩子走进一间神庙,那他的期许一定是神能给他糖吃,给他玩具玩。
当他的愿望无法满足,他会产生和p.k.一样的问题。
这时候他的长辈们就会开始给他讲故事,讲上帝七天创造万物,讲佛陀轮回转世,讲真主主宰宇宙万物……终于,即便没有被成功“洗脑”,也会耳濡目染,形成深受宗教传统影响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
而p.k.的设定则是一个只会用脑电波交流的外星人,他们不会讲故事,因此也就不可能形成宗教观念。
他与小孩子对宗教最初的期望是一致的,就是我花钱,你办事。
而与小孩子不同的是,p.k.先在地球上经历了生命体验,再思考宗教信仰。
而不是像大部分信徒一样,在儿童时期先接受了宗教信仰,再在宗教的指引下完成生命体验。
《我的个神啊》用一个本是两情相悦,应该收获幸福美满结局的爱情意外巧妙地批判了后一种宗教信仰的形成模式。
在后一种模式下,宗教教条很容易在我们的生活中形成自我实现的预期(女主受宗教领袖影响以为男主逃婚差点错失一段良缘)。
而大部分人包括影片的女主嘉谷却只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p.k.从一个绝对抽离的视角,通过嬉笑怒骂使人们看清了这一切,并打破了嘉谷陷入的预言自我实现的圈套,从而实现了对宗教愚昧的有力批判。
这样,在闭合叙事结构的同时,影片结尾达到了价值批判与情感抒发的双重叙事目的。
这是本片对传统叙事模式的精妙运用。
宗教,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不同宗教组织、宗教形式其实本质上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演化出来的秩序,是一种协调预期、提供激励的社会规范,也是一种分担风险,提供社会保障的社会组织。
影片中p.k.对各种具体宗教仪式与宗教领袖的质疑,其实是大众媒体所代表的世俗社会对传统宗教仪式与宗教组织存在的质疑。
伴随着现代化过程,宗教无论作为一种促进合作的社会规范,还是一种分散风险的社会组织,其作用都已大大弱化了。
我们现在有更多效率更高,更符合现代观念的制度、规范以及更强大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为人们提供社会保障。
臃肿、庞大的官僚化的宗教机构以及繁琐的宗教形式与现代社会显得格格不入。
从这个意义上讲,p.k.就像是现代印度的马丁路德,他带领人们抛弃已经被时代淘汰的宗教教条,打碎已成为招摇撞骗的人造偶像,帮助人们找回信仰的初衷——对宇宙终极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作为一部娱乐性极强的影片,能够引发这种维度的争议与思考,无疑是值得票价与掌声的。
电影挑战了印度当局的权威,差点被禁止上映,本片将印度教,爱情,信仰串联在一起,通过一个外星人来地球的经历拷问了人们对财富和人生自由的思考,辛辣的讽刺了宗教给人类带来的盲目崇拜。
一个外星人对抗全世界宗教,在批判愚昧信仰导致人类进步的同时,还把爱情亲情友情元素全部融入进去,好笑又感人。
男女主角的精湛表演,以及结尾的超级催泪弹都代表了亚洲喜剧眼下最高水准。
就连歌舞都浅尝辄止且与剧情紧密相联。
一直注视着你听着你不停的话语忘掉所有重要的事情只在你身边相伴消磨着时间爱就是消磨时光爱就是浪费时间我脑海中跳出这种想法第一次有这种想法我愿意浪费时间我愿意如此浪费时间我想要消磨时光爱就是消磨时光我照了七十五次镜子整理了三十二次头型换了八套衣服喷完了整瓶香水一直在拨弄外表 其他事都放一旁老兄 今天我懂得了爱就是消磨时光我脑海中跳出这种想法第一次有这种想法我愿意浪费时间我愿意如此浪费时间我想要消磨时光爱就是消磨时光我心中浮现了异样的紧张何种异样 我无从解释我无缘无故坐着笑成一朵花为何如此 我无从解释我的内心快要飞翔 我的内心想要呐喊老兄 今天我懂得了 爱就是消磨时光我脑海中跳出这种想法第一次有这种想法我愿意浪费时间我愿意如此浪费时间我想要消磨时光爱就是消磨时光
PK先说下信仰,信仰是什么?
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信真仰理,唯信宇宙万物的真实本真,仰望宇宙万物的规律法则。
那什么又是宇宙万物的本真和法则呢?
是科学教科书上写给我们的那些还是人作为一个有意识的群体开始去观察世界、反思自身?
要说这个东西真的非常的难,因为我觉得这确实是极富情感体验的一种东西,加之真理的答案或许没有定论,不可能永远唯一,因此才有那么多人选择那么多不同的信仰。
但这个话题却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探讨的,苏格拉底就已经说:“未经审视的生命不值得活。
”到现在人们依旧难以对其进行一个把握。
或许有的人看来,这样来谈论这个东西其实很简单,对某种东西的极度相信和追求就是信仰。
但如果把信仰放到一个陌生的星球上,把信仰放到锋利的刀锋上,他可能就会发生本质性的差别。
如果在人类的框架外来谈论人类,许多人类的东西就会显得很难理解与搞笑。
人类为什么存在?
人类又由什么生存?
人类有很多的规则,大家都的去遵守;人类也有很多的关系,大家都得去维持。
还有宗教、政治、国家、家庭、朋友等等等等,人类完美的发明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也构成了信仰的很多方面。
经常会看到有人说,中国是一个信仰缺失的国度。
其实不只是中国,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应该都存在信仰的问题。
但如果说只是单纯的宗教信仰,那是事实,中国信教的人少那是无法否认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绝大多数的人群都是无宗教信仰的。
但是没有宗教的信仰这绝不简单的等同于信仰的缺失,即使不说别的,现在的中国也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至少信仰着一个被称为“共产主义”的东西。
但也有人说了,若是一个政党的凝结的信仰是挺不牢靠的,他会随着政权的更迭产生极大的变化。
但又有谁说信仰就一定了,真理都不会恒定和唯一,更何况一个政党的信仰。
只是说,这个时期他是向上的、积极的、与人为善的,于是人们会把他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乡。
但我们不可能排除有一天,他走向了堕落,成了我们的1984。
我想真的是那一天到来,中国的人民还是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历史的马车夫也告诉了我们这点。
再说下这部电影吧,就像开始提到的人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群体,有非常多的制度,非常多的信仰,也有非常多的神,每一个神都有他自己的团体和规矩,我们该怎么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神?
一个说要在日出前祷告,另一个却说在日落后祈祷,孰对孰错,也许很困惑;为他拜伏,找寻所有道路,也许很疲倦。
到底哪一个神才是真的?
哪一个又是人们创造的伪神?
到底他在什么地方?
如果他在,为什么从没有人见过他?
如果他真的听得见我们的祈祷,为什么又一定要到庙堂?
结果发现不是没有去试着了解宗教、了解他们的神,只是有太多的问号,太多的不确定使我们自己真的无法说服自己。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与人为善,用慈悲的心看待时间所有痛苦。
这些足矣普世的价值才是宗教该有的样子,也是我们可以信仰的东西。
《PK》是神作,也是继我看到的另一部印度相关题材的优秀电影《哦滴神啊》后的再一次震撼。
印度是一个宗教盛行的国家,而且宗教的分裂与争斗也不是简单的几句能扯的清楚的,但从这两部电影,我至少看出了阿三在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宗教反思上的深刻之处。
(个人一点小感,很多东西和看法可能太过个人与片面。
电影是个人体验,世界也是这样,没有任何恶意。
)
【题材】非常吃惊它能够如此大胆,把印度的神明宗教搬上大荧幕来探讨!
而且说得如此有道理,以至于我看片的时候除了一直笑也一直在思考。
信仰和神明,习惯和风俗,种种种种改变我们思想和生活轨迹的东西是不是最开始就是对的?
【形式】印度的都敏俊, 既没有相似的风格也没有共同的能力,但是都是用外星人做引,来表现一些不可以从正常人视角去解释的疑惑。
我觉得编剧最精明的就是把一部可以很写实的片子加上了科幻色彩,所有批判怀疑的一切从外星人嘴里表达出来显得自然而正常,我们竟然真正的无言以对。
而若是印度势力群体想批判、社会各方有争议,也可以作解释说这就是一部科幻搞笑片,那么认真去干吗。
编剧精明。
【演员】男主帅爆人气掀天,女主美翻动感迷人。
(看弹幕的时候伴随着阵阵乳摇好评,想想我也是醉了)作为一个安静的丑男子,我已经为女主的容颜倾倒...(屌丝心态暴露无遗啊我)【情结】超喜欢印度电影里面时不时的歌舞,搞笑又舒服。
更是大爱电影里面不是出现的小摩托,总感觉那样坐着两个人!
超级浪漫!!!!
【感触】我喜欢《三傻大闹宝莱坞》《P.K》的一个共同原因,可能是因为剧情里都会出现父母这一对人生中重要的羁绊。
而剧情里往往是内心所坚持的正确会与父母亲的惯性认为有所冲突,最后主角坚持自己的心意去说服自己的父母。
既让人感动,又给人觉得如果是发生在你身上,你愿意去用心试试,你也可以。
我喜欢这种代入感,真切又给人希望的方向。
【锦句】Love is enough to let u go.要感受多少酸甜苦辣,才能做到这一句话。
【总结】我喜欢这部电影。
2015.01.09
冲着电影标题和导演主演去看的,原本以为仅仅是一部天马行空荒诞不羁的喜剧,但最后又再一次被这部印度神一样的电影折服,敢在几乎全民宗教的印度拍这种反宗教的片子,导演在用生命拍戏,演员也在用生命演戏。
PK在寻找的神的过程中也展示了各种宗教的习俗与禁忌,然而不同宗教之间的规定确是相互冲突的,经过PK这个直线思考的外星人的一系列质问之后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反思。
但是估计导演也不敢说得太死,最后还是表示神是存在的,只是在批判这些神的代理人。
很多东西一旦参与了人进去就不再单纯,欲望、权力、私心泛滥。
暂且不说宗教的形式,这部片子还是承认了神的存在,给了人们一个继续信仰的机会。
不过在中国人看来,所谓的神啊造物主啊,就是道,是自然规律,是宇宙万物的自然法则。
人们通过宗教的形式追求的其实也是精神上的超然脱俗,达到精神世界的升华。
无神主义也好宗教也好,都是想要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同一个终点。
不过有一些宗教教条的确充满了私心权欲,早已不符合救赎的目的,而有一些比如电影里的跪拜、用刀打背等也是一种修行,因为身体的痛苦确实能让人的思想精神更加清明。
这部片子对印度这种全民宗教的国家而言肯定争论巨大,但敢拍出来就已经说明了一种进步。
神是存在的,也是无形的。
神是无需供奉的。
人大可以在心中祈求、敬畏、感谢,或者咒骂那个神,但是供奉是没有必要的。
任何企图将神形式化的努力,都在拉远人和人之间的距离。
比如,神的起源,神的种类,神的旨意,神的居所,神庙的大小,供奉的仪式......任何神的“显露”都是人的显露,而人和人之间,总是有距离的。
人应该学会独处,也不应该以神的名义拉帮结伙。
可是没办法,人生如此空虚无聊,手闲着心也不会闲着,所想所做,总是在驱赶着人类为神雕琢无尽的神像,为神编织一件永恒的华裳。
可神没有理由穿“衣服”,也不应该有一张“人脸”。
这便是人心中无法弥补的空虚的根源吧!
-------------------------说说电影吧。
这部电影,就如《三傻大闹宝来坞》一样,充满纯真。
不过希拉尼和阿米尔汗到底谁是主要的导演,或者编剧呢?
阿米尔汗的影响力显然更大,这两个电影也都是他的风格。
回头我再看看。
“纯真”是比一切能力都重要的东西,纯真是人赤裸地存在于世界,最直接感受到的快乐和向往。
爱,自由,好奇心,被人类群体不断摧残,纯真越来越像疯子和傻子的专属。
唉,那就看电影吧,我们这些此时此刻活着,睁着眼睛的人,看这个电影吧,看看《少年pi》和《辉夜姬》,不要忧伤不要哭泣,看电影吧。
阿米尔.汗很萌,看完《PK》才看到导演原来是拍三傻的拉吉库马尔•希拉尼,导演还真是挺有情怀的。
《PK》依旧是印度片的特色,集幽默搞笑,歌舞,戏剧性,还能讲出点道理的一部片,不同的是这次的故事很有愤青气质,通常能拍些把神拉下神坛的故事总是会有争议的,反骨还要有情怀就会更受人喜欢。
整个故事在一个带着研究目的的外星阿三来到地球后展开,由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男女的爱情开始,最后又用爱情来收尾,而导演并没有把时间放在男欢女爱上,更多的着墨点却是对印度的多神信仰的炮轰,说起来还真是有点意思的。
外星阿三(阿米尔•汗)以旁观者的视角观察着这个世界的喜怒哀乐,作为一个天外来客,招风大耳朵萌萌哒的醉汉(阿米尔•汗)无疑已经是本片的一大笑点。
影片前段部分以醉汉PK的颠三倒四的认知来展现印度的多宗教的生活,而后又以PK的拨错电话理论来纠正自称有着超能力的印度大师,最后通过舆论回归爱情的方式来证实人为利用的谎言论的存在,欢乐中尽是讽刺,搞笑又不少深刻。
在爱情做贯穿的线上,安排两个本来就积怨已深的印度教和穆士林教徒相爱原本就是一种反骨的表现,拉吉库马尔•希拉尼也算是个果敢的导演,信仰是一种精神寄托,而并非是物质的商业。
好东西变臭了,就要纠正它,求神看病也还是得找到根源。
爱它你就要给它自由,而不是捆绑它。
真正的爱情和信仰一样,来到一个新世界的时候,原先都是一种很纯粹的东西,只是慢慢混入到这个鱼龙混杂的社会后,有了遮羞盖丑的衣服,有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误导,渐渐也就分不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
真正的信仰本该是一种纯粹的精神,真正的爱情本该是一种信任的自由。
抛开某些人会觉得的篇幅有点小长,光看萌出血的阿米尔.汗,就猜到本片在国内应该不会输于三傻的受欢迎程度。
嗯,阿米尔•汗真是萌萌哒。
本以为是一部阿三们的ET的喜剧片,没想到却是一个颇有勇气的佳作。
对宗教没有研究,也愿意承认宗教的意义所在——某种程度上却是是给人信仰与操行,为社会之长治久安提供XX作用。
就好比以前统治者们用自己需要的宗教维护自己统治,起义者在江边埋个石头获取民心,片子里的神之代言利用“神”来提供自己福利。
在某些方面,人类是需要宗教的。
不止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也是为了将人们所不了解的事情归结于一个解释。
而我一直以来对宗教无感的一个原因是:如果真的有神,我们的慈悲的神,想来也是不介意用他的慈悲和善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活的,宽容伟大的神从来不会是强求自己高高在上,接受人们的膜拜与供奉的吧。
我们自然会感激神,尊敬神,供奉神,但神亦会与诸人平等可亲,指引人之正途。
阿三一针见血:我们用牛奶供奉神,而神定然更乐意把牛奶资助给那些将要饿死的孩子。
不管如何,若有神,若非“以万物为刍狗”的顺其自然,便定然是胸怀宽容博大,怎会要求人们倾家荡产来供奉呢。
PK改变人们的想法的切入点很新颖,不是欺骗,而是拨了一个错误的号码。
这个想法大概更容易被接受吧。
补标... =。=
外星人舌战神棍
大概全世界只有印度这个各种宗教和民族杂糅的国家才能拍得出这样一部兼具荒诞笑点、对世俗宗教一针见血的嘲讽以及入木三分的深刻反思的神奇电影。
B-
还是有惊喜的 不过最后也颇没趣味 吸引人的主要是不一样的文化 剧情上面么 各种烂 还是很不喜欢印度人和印度人的状态
不怎么喜欢
印度电影没有歌舞简直就没办法活。本来特喜欢本片对待宗教的态度,正看的津津有味的时候,急转直下改浪漫爱情故事了!差评!不过在印度能这么大喇喇的讽刺宗教是不是也算先锋了?
看不下去了。
开头和结尾的半小时不错,中间关于身世和宗教的段落比较无趣了,相比《三傻》还差一截。
出于从小到大都反宗教的思想,这个电影轻而易举欢欣鼓舞的戳中了我。虽然有着不同观影教育下,对印度电影过饱和度的些许排斥,但无可避免的会跟上它高明的刻薄和讽刺。
嗯,女主挺漂亮,没了。
基本不喜欢宝莱坞
水就是,唱個歌就愛上了,唱個歌進度條就走了一半兒。。。也就是2.5星的片子,亮點在於人家印度敢於調侃自己的宗教信仰
我尽力了…
在相当嘈杂的环境中看了配音版……还没字幕……王宝强配音0分!全程出戏许三多……
我叫阿米尔·汗,我只拍好片。即使中间节奏并不流畅硬凑了些东西,我也不忘教你们一点爱和希望!吐槽完毕。本子不是好本子,被捧到那么高我也不懂,可能有明星效应吧!我觉得中间内容填充的时候有很多牵强的因素,而结尾还是老毛病,止于话多。
就我觉得又臭又长吗
非常棒的探讨了信仰问题 讽刺了某些宗教领袖 还找回了被宗教与政治与误会分割开的爱情 少一星只是依旧受不了印度歌舞。。。
作为一个宗教大国,无论是用人类还是外星人的角度去批判本国宗教的腐败面都是非常大胆的行为, 本片教导人们应理智对待信仰和宗教,中国这边上映果然是删减版的,中国广电真是世界闻名的太监阉割厂啊。
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