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任素汐看的这部电影。
是,我迷信,我没有判断力,我懒省事儿,把宝押在人身上。
就像专门从网易云里偷歌单来听一样。
简单,省心,还省时。
起码任素汐每部片子都不会让人反感,只是有时候你得有个耐心看进去看下去。
我怕别人会各种浮躁的喷,节奏啊,叙事啊,太多没必要的枝枝叉叉,但就是这些细腻的笔触,把人的感情一点点代入东北那个冰天雪地的生活里了。
其实任素汐是个助燃剂,主要剧情矛盾点都在大川这一个人身上了。
任素汐只是大川悲情人物形象树立的一块背景布而已。
可这块布,就很真实,戏真好,所有生活细节,都在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里了。
从小就特佩服那些会讲故事的人,一个平平淡淡的小故事,也能给你讲的波澜壮阔起伏波折。
我也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讲好故事。
我不知道李骥导演多大年纪拍过啥片,但从一接触,就觉得这是个讲故事的老手。
给我讲入迷了。
修机床的细节,我也去顶颗,大川被抓时候的激愤又无奈,收破烂的细节。
反正哪哪儿都是真事儿,都透着味儿。
我说是好电影,可你们就给6分,是不是嫌人家题材不够深刻,意义不够长远,剧情有些拖沓了。
我反而觉得,这看进了我的心里,就像当年看狗13一样,看得人憋屈,又无处发泄。
只能自己看着才6分的评分,点满五颗星,啐口唾沫,骂一句 狗B。
我不得不说,导演拍的已经够隐晦够低调了!
乍一看我觉得这哥们挺有胆,竟然敢拍东北国企职工下岗的事!
后来仔细发现,原来拍的是现在的事!
对于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给我实在是太理解,太明白了!
乡音故土,小人物的生活更有代表性。
这个一地鸡毛的东本家庭,如果放在现实当中实际上并不是太惨,只是用他人的眼光看来确实有点祸不单行!
但确实是这么多年以来,千万东北家庭的真实折射!
一句滚犊子,回一句狗懒子,只有你在那生活过,才会觉得这对话有多带劲!
普通人的爱情没有过多浪漫的表达,妻子一句我男人心理有多憋屈,丈夫一句我媳妇长得多带劲,分量远重于重复的我爱你!
东北的问题有很多,地缘政治,地理环境,人文文化,总之不是一句话能解决的!
前年毕业十年我返校,依然看不到有什么新鲜的变化!
好电影,好演员,在我的印象里,东北就应该是这个色调,这个味道!
上学的时候来回我坐的都是绿皮车,我特别喜欢看窗外一片片空旷的苞米地,就是最后导演给的那个长镜头!
看的时候时常眼睛里有点湿润,因为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热爱!
何必去夸夸其谈强灌鸡汤,经历过的自然懂,没经历的说了再多也不会有感同身受。
电影在于理解去懂它而不是去单纯的去欣赏所谓各种手法很久没看到如此写实的电影,虽然补偿金大多都知道最后去了谁的口袋,虽然有些镜头没放出来,要是放出来估计也就过不了审了。
对男主身上所遇到的种种,到最后背井离乡。
从开头的被冤枉,到最后厂长送回来的那个礼,面对着所发生的的事情,改变不了,只能无奈的去承受,及时再倔强再要强也只能对生活低头重新开始。
女主打她弟那一巴掌是她情绪的爆发,自己家的情况,爸妈的情况,还有个异想天开的弟弟,她内心的压抑在一巴掌之后的痛哭。
男主女主诠释了一个家应该是什么样子。
生活就是这样,别人的故事也许有天换个方式在自己身上发生着,《通往春天的列车》很暖的名字
《通往春天的列车》这部电影,我是冲着任素汐去的,从她的《驴得水》到《无名之辈》再到《半个喜剧》,她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当然,这部电影也是,干净,纯粹,演什么是什么说的就是她。
除了角色本身,这部电影也有很多让人深思的地方,一如既往的开放式结局,看完后整个人心里堵堵的,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子,没有人去在乎公不公平,也没有人在乎我做这件事会给你带去多少伤害,小偷是,保安是,厂长也是,他们事件的始作俑者,但又和他们任何一个人都脱不了关系。
影片中的很多细节我觉得格外好评。
在故事背景上,点燃两只烟,自然的递给铁子;一言不合的干着有些浓浓东北精神小伙的范;主角到媳妇家里和老丈人之间的尬聊;都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没有什么大的冲突,大的场面,就是生活中点滴的小事,就让人觉得,这就是生活,真实,靠谱。
除了故事本身,里面的人物形象也很讨喜,两位男生,虽然有点拽,但爱老婆,爱兄弟,女生们也很知进退,懂事的让人心疼,特别是最后一幕,捡起扔在门口的那叠钱,让人心酸。
总之,这是一部很值得看的电影,笑中带泪,又让人深思,浓浓的方言,满满的亲切,好评!
《通往春天的列车》,东北小城一家普通年轻人的生活,很好看。
我的祖籍在山东的胶东半岛,当年和如今都不是穷地方。
从祖爷爷那辈就闯了关东,后来是爷爷,我爸就生在沈阳。
他们不是农民,是小生意人,为了更美好的生活抛家舍业去了东北,如同剧中人忍痛跑去南方,不是嫌家里穷、只是因为去的地方会更好。
看了好多现实题材的电影,故事背景大都是发生在东北(还有很多是陕北),比如以前的《钢的琴》和最近得奖的《天长地久》,都是国营企业下岗,泥地里拔腿、土坑里刨食,套日月、讨生活……看多了难受、看完了更难受。
东北,那曾经就是现在的深圳、海南和北上广,也是曾经的北美大陆和新世界——为生活所迫的人们背井离乡、拖儿带女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任劳任怨拼死拼活,难道他们是为了当官?
是为了做匪?
还不是为了一口饭、一张床?
可如今,东北咋成了这样?
怪那里的人民吗?
看电影做影评,是要分类的。
国产的现代题材电影太难了——题材有限制、台词有限制、细节有限制、画面有限制,任何不该呈现的就不能呈现…..颇多禁忌,举步维艰——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神鬼仙魔古装宫斗的戏,因为容易啊。
各位网友,你们有功夫有勇气去吐槽这样的现代题材电影,不如干点别的,给自己找点乐子,那样会更快乐的度过自己的一生——何必跟这样的电影来劲呢?
大明星大导演大投资是不会青睐这样的电影的,又不挣钱又没有回报,管他什么社会效益,与我何干?
拍点乱七八糟的,大家乐呵乐呵,皆大欢喜。
要向坚持关注当今普通人生活的电影人致敬——如果艺术脱离了真实的生活,那它只能称之为娱乐——你们看看主创名单,除了任素汐你还知道谁?
这样的电影会有票房吗?
会有排片吗?
会有盛大的首映礼吗?
会有庞大的粉丝群吗?
都没有,那他们在干啥?
为了自娱自乐吗?
如果拍这样的电影是为了自娱自乐,还要KTV干嘛?
还要小姐们干嘛?
你可以不认同影片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和画面,但你要知道这样的生活是来自于人间。
你当然可以天天在名利场温柔乡里要不醉着要不憧憬醉着,但是酒醒之后要知道——很多人甚至更多的人是这样生活着的,虽然与你无关,但与这个世界,息息相关。
除非你喝了孟婆汤,那里可能更安详喜乐。
这样的电影不能多看,伤心;悬疑犯罪的电影,伤脑;神鬼仙魔的电影,伤嘴(骂街很累的);大制作大明星的戏也要少看,伤智商。
向关注普通大众生活的电影人,致敬。
电影的名字叫做《通往春天的列车》,既然车子要通往春天了,那么什么是春天。
所谓春天,我的第一个看法就是去南方,经商;第二个看法就是过上好日子,只不过可惜到了最后我们也没有看到男女主过上好日子。
父亲重病,弟弟又把家里面的全部积蓄拿出来去炒股,自己丈夫家里面无父无母,只有一套破房子,一个丈夫,丈夫还失业了;家里面的境况其实特别特别艰难,这就是女主一家人面临的处境。
其实如果不是经历过严苛生活的人,其实并不明白这些的。
以前的时候其实我也不是特别能够明白这样的生活,但是现在我明白了,有一点明白了。
“生活也许就是这样的吧,人情世故也是这样的,谁都不能逃脱。
” 今天读《红楼梦》的时候,其实我第一次对于薛宝钗这个人物多了一点点的理解;宝钗是一个很玲珑剔透的女孩子,宝钗很八面玲珑,长得很漂亮,家里面有钱有势。
这些都是宝钗拥有的东西,但是宝钗的父亲没有了,整个家族势单力薄,说起来只剩下了自己的哥哥、妈妈和自己三个人而已。
有时候,其实宝钗是很孤独的。
宝钗要周旋一整个家族里面的事情,要考虑到自己家的生意,小小的年纪就要背负这些许多,其实对于薛宝钗来说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情,因为他也才只有十四五岁而已,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对于薛宝钗多了许多许多的同情,即使到了后来的时候薛宝钗跟林黛玉作对,一意孤行地嫁给了贾宝玉的时候,我也能够对于薛宝钗有一种理解了。
世间事,因果相对,一环扣一环。
想到这里的时候,我再次回过头来看这整个电影的时候,我对于男女主角,也多出了很多很多的同情,男主最后看到了小偷,抓到了小偷的时候,其实男主是在他求情说自己老婆孩子还在家里面的时候产生出了莫大的同情,因为他想到了其实自己的老婆也是在家里面待产的,所以说男主就很同情他,一瞬之间的同情却是换来了小偷拿着钢管砸了他一下;而这个小偷最后也得到了很惨的下场,他被车子撞死了,而且撞死他的车子跑掉了。
这大概就是生活吧,就是人情世故吧,向来如此,一直如此,谁也无法逃脱的人情世故。
任素汐: 得亏这部戏有了任素汐!!!
我其实挺喜欢任素汐这个演员的,虽然她长得不咋好看,但是任素汐真的很可爱,她的演技让你觉得她其实不是在演戏,这其实就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就是我们的生活所在啊。
比如任素汐这一次扮演的是一个孕妇的角色,虽然他还没有生过孩子,但是任素汐的字里行间就是让你觉得说:哎呀,这就是一个妥妥的孕妇,毫无违和感。
我觉得她的演技是让我很舒服很舒服的,就是我觉得很有生活烟火气的那种演技。
电影里面他们是一对很平平常常的夫妻,刚开始我看到男主很帅的时候我其实就在想一个问题:这男的长的不错啊。
后来就揭晓了,其实这男的没钱,父母双亡,一无所有,搁到现在未必有很多女孩子愿意嫁给他的,但是任素汐选择了他,选择了和他在一起,这就多出了后面结婚生子的部分。
仔细想一想,其实也就该是如此的吧。
这个世界上,有些女人选择钱,有些女人选择爱,各取所需吧。
其实说实话,为了任素汐,这部电影也很值得一看。
本来不想给这部电影写影评,只打算推荐给比较好的亲戚朋友就算了的; 自己近年也没写过什么影评,担心写不好。
不过看到有一星的评价还是有点儿震惊,觉得有必要说说这部电影的好。
我们每个人生活多少都遇到过难事,可像男主这么不顺的还算少有的。
男主遇到难事时候的反应还是很值得关注的。
有人是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不自暴自弃——这种人不算多也不算少,是幸福的那类人;有人觉得委屈难捱,转而怨天尤人甚至报复不相干的人,这样的人我们也能在各类报道上见过。
男主代表的应该是中间那一类人,做自己能做的,有一点点的不认命,也有一点点的同情心。
看到弹幕有很多人说男主太傻,我会说他是那种容易感情用事的人,这样的人很可爱,也很容易受伤。
很高兴男主的老婆和朋友始终支持他,要不然崩溃就是可以预见到的结局。
这部影片看似很压抑,压抑到打开10多分钟我就不想再看了,觉得太憋屈。
可能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并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会用我们的思路去想男主的难题,总有那种假设:如果是我,我会。。。。
但我又想到我的父辈们、兄弟姐妹们也许是这样过来的,所以我想看下去,以他们的角度去想男主的每一个决定是否合理合情。
总结下来会发现,男主犯了我们每一个人会犯的错误,但也做了我们每一个人会做的好事,也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难题。
这是这部影片的价值所在,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反思自我。
、总体而言,整部电影起承转合非常到位,高潮处令人唏嘘 ;基调色差也很对我胃口,看着很舒服;演员更不用说,原声演绎,很接地气。
说说东北的大环境吧。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我向每一个肯深挖东北的作家、编剧、导演等文艺工作着致敬。
发展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看到有很多评论评价东北有多么落后之类,我很难过,不是因为东北真的是这样,而是难过于很多人看待事物仍停留于表面。
我相信比起一些精致的lj,这类影片才更应该被关注,更应该引起反思。
感谢本影片的全体创作者,会继续期待你们的作品。
让人心酸绝望的东北小市民生活遭遇。
一场瓜田李下的误会让东北小伙陷入麻烦,被工厂开除,拿不到遣散费。
厂长答应只要小伙抓住小偷就可以恢复名誉并拿到遣散费。
小伙子就开始蹲守,但是久久没有抓到小偷。
老婆要生娃,生活没有着落,小伙子开始摆摊,还冒充残疾人开起了残疾车。
一次拖一辆同行残疾车去废品收费站时,小伙发现了厂里被偷的零件,于是他顺藤摸瓜,发现了收偷盗厂里原件的收脏的窝点,并答应老板下次那个卖零件的再来就告知他。
最后东北小伙和朋友一起抓住了其中一个小偷,但是小偷反抗,打伤了东北小伙,自己也在逃跑时被车撞死了……最后小伙子没有办法,与朋友一起坐上了外出打工的火车。
厂里也抓住了小偷,但是因为不是小伙子抓到的,所以不能还小伙子一个交代,遣散费也不能给,只是将小伙子和老婆去求厂长给的钱还给了他们。
总体影片的色调比较阴暗,气氛压抑。
让东北村镇整体让人绝望。
再加上保安与小偷合作偷盗,让一个误会变成了陷阱,让人对于工厂不给工人遣散费这一行为变得扑朔迷离,到底时小伙子自己不争气,多管闲事惹出了是非,还是工厂故意设了一个局让工人们往里钻,正好赖掉遣散费?
最后厂长的处理方法也让人看不明白,抓住了小偷就是证明了小伙的清白,说明小伙子是无辜的,这是个误会,怎么就还不给遣散费呢?
社会的公平正义到底去了哪里?
小伙子对逝去父母的哭诉,近些日子非常不顺,这到底时命运弄人,还是社会的无力和绝望,也许只有当时人最能体会。
小伙子的生存现状应该也是千千万万在东北谋生生活的底层群众、朴实工人们的生活现状,时代的悲歌让人们去承受不幸,我觉得是绝望的,只希望远去的火车真的是通往春天,而不是一如既往的严冬……任素汐的表演我还是很喜欢,特别是在医院痛斥不懂事的弟弟,唾沫横飞的猛样,真的特别带劲,属于任素汐……看得太过压抑,毫无希望可言。
2020年我的第三部影院影片。
脚踏实地讲了一个不算怎么好的故事,整片看得人压抑、憋屈、无奈和愤怒,大时代背影下的小人物是如此渺小和不堪,上求无路,自强无能,只能消隐在滚滚红尘中。
任素汐的表演一如既往地稳、准,到位,稳得让你没有一点点期待,这是不是也挺无奈的?
到后来,故事情节貌似要渐入佳境时,想着那些个真坏人假好人有些啥下场交待时,突兀地在几张风景图之后戛然而止了,哎。
还有最后银幕上一大段的工业区发展之类的字幕,正能量啊,太暖了,太暖了,在这个乍冷还暖的季节不太适应。
当男主最后终于乘上那列通往南方的列车,远离了是非之地,躲避了寒风刺骨,所有情绪统统倒进春意渐浓的漩涡中洗礼,没有洗尽千华,只有空洞和无奈。
不喜欢这个片名,春天在哪里?
为什么不是“开往春天的列车”而是“通往春天的列车”?
因为如果没有家人朋友的爱,这辆列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车。
今天在“壹条观影团”的组织下看了这部由李骥导演、李珉城、任素汐主演的小人物在生活中挣扎奋斗的故事。
小镇青年李大川为了洗清冤屈,用最笨拙的方法蹲守工厂、假扮残疾人补贴家用、深入贼窝搜集证据以身犯险……局外人看出了他的自尊和执着,但对他刚怀孕的妻子来说,这些无疑是荒废时间的无用功,还不如给厂长送钱、求父亲找关系更有用……焦虑就像一天天隆起的肚子一样与日俱增。
但她并没有因此成天数落丈夫的无能,反而处处设身处地,总是首先考虑丈夫的心理状态。
从一开始听说丈夫被开除以后,每次遇到新的挫折,她的反应都是冷静理智的思考一番,然后劝丈夫“别上火”,跟别人解释“我没生气”,组局请丈夫的兄弟来家里陪丈夫喝酒排解时,甚至会中途知趣地带兄弟的妻子离开饭桌,让两兄弟抽烟喝酒聊个痛快。
每次她看着李大川的眼神,都带着心疼。
虽然也有绷不住的时候,但她从来都是遮住脸、背过身抽泣几下,等情绪宣泄完了,迅速恢复平静的神情。
她看似心大,实则宽容;看似对一切都轻描淡写,实则心思缜密、坚韧乐观。
而大川的好兄弟更是为朋友两肋插刀。
虽然戏份不是很多,但前半部分的寥寥几件小事,都从细节上体现了两家人生活中互相的照应。
而到后半部分,如果没有兄弟的帮忙,大川也无法成功保住买线索的五千块钱、并抓到小偷。
大川的家庭是小人物,害他蒙冤的两个小偷也何尝不是在生活底层挣扎的小人物?
当大川好不容易抓住其中一个小偷后,还是对小偷手机里妻儿的照片产生了恻隐之心。
其实影片里还安插了许多对生活焦虑、心生愤懑的小人物,和大川一同被裁员的同事,摆摊卖瓜子的大哥,开黑车的兄弟……在故事的背景中,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落后造成了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每个普通家庭里都有这样的小人物,迫于责任和压力做出违背原则的事。
从这一点来看,大川似乎在小偷身上看到了这段时间里迷茫的自己。
如果把人生比作列车,难免会经历特别黑暗的隧道。
能不能过去,其实不在于眼下。
对大川来说,有这么一个体贴、无私、识大体的妻子,有这么一个彼此了解、信任的兄弟,才是支持他坚持到春暖花开的最大动力。
也许正因如此,影片并没有安排一个非黑即白的结局,而是一个不胜唏嘘的意外。
漫漫人生路上,需要迎接的挑战还很多,也许正是因为这次的坎儿,才激发了大川最后离开家乡、下海奋斗的决心,而不是本来打算的,拿着4万块补偿金开个小卖部维持生计而已。
多年以后回头再看,可能小偷最终有没有抓到、补偿金有没有拿到,也并没有那么严重,因为他们拥有着更珍贵的动力,列车一定会开往春天。
结尾仓促。
东北的冬天手机随身带好,别大半夜出门。作为导演处女作还不错,结尾看着像是讽刺…
记于釜山电影节 映后一个韩国观众GV提问说觉得男主角太帅了帅到无法沉浸于这个电影当中 问为什么选了这么帅的演员 以前中国导演选角没有选这么帅 为什么选他 结果全场爆笑导演说第一部片都会找跟自己像的哈哈哈哈(这样夸自己绝了呢哈哈哈 是真的像!
东北作为“春天”的反面,剧作偶有亮点(虽然台词经常莫名其妙),但其他部分都不行。想夸它朴素嘛,导演却时刻都端着,荒诞和深刻都差口气,拍得既不土又不洋,各个层面都平庸陈腐得不可思议。
是谁逼咱底层老百姓成这样的?
一路落落落落落的故事,可惜窒息感還是不夠,如果全部啓用原生態演員或許能讓掐住脖子的手更加有力。電影感太弱了,形散且神散,一個挺好的故事有些被浪費了。
把美好撕碎给人看,把所有可以合理化避开的陷阱都作为坑埋进去,偏偏符合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主题;看过的任素汐最没有空间的电影,扁平空洞和毫无起伏的痛苦;字幕脱节其实更压抑,在这非人的社会,一部分崩溃来自世道和运气,一部分来自愚笨迟钝和侥幸.
摊子撞翻没人给陪,被冤枉了没人道歉,撞死了人掉头就跑,憋屈,活着忒憋屈。从头到尾大碴子味儿听着很好玩,露天卖冰棍这些细节也很接地气。但是呈现出的东北,没有新鲜的地方。两个演员都蛮好。以及,虽然片尾有特色字幕,但你看,字幕消失后,车窗外仍然白雪飘零,哪哪儿都是凛冬。三星半
生活的不易又是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好哥们儿的力挺让人心中温暖。
电影由真实事件取材,通过镜头和演员们出色表现,真实的显示出了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齐齐哈尔这座没落工业城市里的小人物的命运。男主角的命运从下岗开始发生变化,在大川身上,我仿佛看到了成千上万的东北男人所经历的故事,这部电影很好的展现了东北没落所造成的人情世故,也让观众思考着东北的未来会怎样。影片的配乐很少,这在近几年的国产电影中难得一见,但或许正是缺少配乐,才让观众非常好的融入了电影的氛围中。 通往春天的列车,加油。李骥导演,加油。
平淡无味 要讲什么却什么也没讲清
叙事其实很简单,但是就是拍出了东北的那种味,重工业产业萧条下的一个城市,烟火市井,还有那简单的兄弟情谊,也许他仅仅是讲了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没有什么跌宕起伏,所以说现在不那么受待见,但是他演绎出来了一个人的无奈,从反抗到挣扎,最后终于接受现实,所谓开往春天的列车,不过是无奈之举。任素汐的演技依然出色,一个家庭究竟要需要什么样的因素才能够生存下去呢?小人物在努力的活着,可只有那么一些人,不让你活得很好。
平庸 很平庸
10936——破败颓废憋屈压抑躁动背叛伪善充满了无望——2022.7.2
本想3星,怎么回味都觉得差点儿意思,2星半吧,虎头蛇尾。可生活不就这样么。最后字幕用来定义和升华点题,我差点儿给了1星……
【148/166】这男的怕是个窝囊废吧,运气不咋地也就没啥说的,没本事,还没胆量。这难道是很多留在东北的男性的真实展现?电影没啥亮点,很朴素的叙事,东北生活&去不去南方打拼…憋屈?那又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多管闲事🙃PS:任素汐出演平民化角色太贴切了,演技绝了👏
好久没看过这么烂的片了,快睡着了,男主就是一xq,任素汐演谁都像任素汐。所以车祸那点是,小偷被撞死了?肇事逃逸?同子没抓住肇事司机是因为他们追赶小偷出人命有连带责任,就没上报厂里和公安局,不了了之?
好舒服生活的一个故事,看在李岷城脸的份上我愿意多给一星(;´༎ຶٹ༎ຶ`)
正义无用!辛苦了半天,啥事儿也没解决,就列车通往了春天。(摊手)
对于此类题材应该鼓励,尤其是年轻导演,片子题材的厚度成片的质量,稀缺灯光而采用自然光,营造电影感方面其实还是很有意思。尤其是脏雪兮兮铁道纵横的老街道,没在东北生活过的人很难有那种怅惘感。应该在7分左右的片子,鼓励给4星,因为我的东北情怀。关于东北没落的题材,钢的琴最好,白日焰火也有嚼劲。这个片子虽然够沉重,但缺少了救赎的意向,总体意向上就显得平庸了些。我更喜欢里面那些非常接地气的对话和细节。比如哥俩陶醉于自己媳妇长得很带劲,狼哇的。挺高级的。结尾为了过审特意加的字幕非常刺眼。春天迟迟没来,冬天更凛冽了。关于官僚思维贪腐什么的,笔触过浅,抓住小偷完成自我救赎本身立意就不高。抓到了又无可奈何放走,这个人物的心就没扎住,这个优柔很难共鸣。任素汐的表演在她日常水准之下,故事略显单薄了些,倒霉表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