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程8分,后半程6分。
前半程的穿越设定很有趣,后半程的反转也有一定惊喜。
写一个自己能理解的故事:定义“穿越”为:将物质(人、纸条)传送回四天前定义“世界1”为:电影开始时的世界穿越会形成世界分支,不影响原世界世界1里男主的同事牺牲,女主被杀,游艇爆炸。
所以男主传送纸条给过去,形成了同事牺牲的世界2。
世界1的男主穿越回世界2(同事已牺牲),救下女主,却发现世界2的细节(女主家的血迹等)与世界1的未来相吻合,而世界1的未来是个坏结局。
为什么明明男主明明穿越后救下女主,改变了过去,但世界2还是形成了世界1出现过的细节(女主家的血迹)?
这是说明未来不可改变吗?
不,这正是作者的诡计!
下面的假设可以解释世界1的疑点(为什么女主提前打来电话,为什么女主家有血迹和绷带等)和世界2的疑点(为什么形成了和世界1一样的细节)那就是,世界1里也存在过来自世界0的穿越者!
世界0里,同事度假,犯人杀了女主,炸了游艇。
世界0的男主传送纸条给过去,创造了同事牺牲的世界1;世界0的男主穿越回同事牺牲的世界1,救下了女主(在女主家留下血迹,女主打电话报警),但在带女主拆炸弹的过程中出错,被犯人杀害,游艇爆炸,这便是电影开头。
所以世界1的男主会在世界1观察到血迹和女主的报警电话。
而男主在世界2引发了血迹和报警电话,只因为男主和世界0的男主穿越后做了一样的事。
世界1的男主,意识到了上述世界0男主的存在与失败。
所以从此开始他尽量做不同的计划,用双重保险设计杀死了犯人,舍生阻止游艇爆炸。
世界2的女主存活,游艇存活,女主见到世界2的男主,把世界1男主的牺牲讲述给他。
这么讲故事就通顺了。
简单来说:世界0里犯人搞了爆炸,男主穿越,创造了世界1,仍没阻止爆炸;世界1的男主穿越,创造了平行世界2,阻止了爆炸。
核心叙述诡计:男主穿越后,发现未来仍在向自己经历过的未来在靠近,让观众误以为未来是不可改变的。
实际情况:世界1本来就受到过世界0男主穿越的影响。
男主穿越回世界2和世界0男主穿越回世界1做了同样的事,所以才造成了同样的结果(叙述诡计让这看起来像是一个自我实现式的未来!
)如果做不同的尝试,最后还是能达成不同结果的。
但漏洞在于:世界1里,男主抓到犯人后,犯人为什么没指出自己见到过、杀死过来自世界0的穿越者?
这让上面的假设全都说不清了,穿越时空的设定也搅成一团!
所以后半程只想给6分。
首先理解两个点:一、无数个平行时空是不是客观存在的?
还是因为主时间线上发生了某些事件导致了分支时空的诞生?
那如何定义这个事件?
①如果定义为每个人每时每刻做的选择,那就符合第一种客观存在的解释,这种假说较为符合多重宇宙理论;②如果定义为对时间线的扰动,比如对过去的改变——这种改变足以影响过去事件的正常发展,那么平行时空就是有限的,是需要在时空方面技术条件支撑人为扰动的。
这种条件也叫后置平行宇宙假说,其中一个核心原则是,已经分支的平行宇宙不会和分支前的宇宙有任何联系。
本片较为适合第二种理论。
二、那影片中通过虫洞所看到的是什么?
我觉得并不属于平行时空,只是时间线的再现,但观看虫洞的人(来自主时空A时间点b的人)可以通过改变主时空A之前时间点a的某些事件,从而在主时空A时间点a创造出一个分支时空B。
按照影片发展顺序来看,第一次产生时空B是主时空A向之前的时间点传递了纸条(其实我们看到的第一次扰动是道格的红外线,但它的影响不足以改变时间线上的事件)。
总结:本片中确定产生的时空有五个,下面用时间线来表示具体发生的事件。
时空线索-时间线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CjffsTMXk2S8OkvZfE-9w提取码:5261复制这段内容打开「百度网盘APP 即可获取」PS:①时空B的Boom发生意味着DougA在时空B的任务失败了②时空B中:DougB检查房屋,发现DougA留下的纱布和讯息,说明该时间线并不是主时间线③该行为导致时间点c上时空D的出现④该行为导致时间点a上时空C的出现⑤此时DougA和ClaireB在一起,但由于DougA之前没有见到纱布等信息,所以做的选择是吧ClaireB留在家里,ClaireB在9:44-10:42内被CarrollB杀害⑥此时DougB和ClaireC在一起,由于之前看到过纱布等信息,发觉一切并没有改变,所以做了把ClaireC带在身边的决定⑦时空A为主时间线,上面没有其他穿越者的存在。
理由是只有DougA在时空A中看不到纱布、“U can save her”的讯息,才会在时空B中作出让Clarie独自在家的决定。
⑧该行为导致时间点c上时空E的出现,一定有这个行为的理由是,这是穿越的基础,是试验,按照事件发展逻辑来说是Doug最后穿越不可缺少的一环总体而言,编剧还是有些构思的,除去一些比较突兀的bug外(比如开始传个纸条都费劲,后来直接传人了等等),基本能自圆其说,还算值得一看,但并没有给极度震撼之感。
7.8
看完了这部该死的片子,仍然耗费我好多脑细胞去想清楚这部片子到底是构思巧妙还是漏洞百出。
最后答案是,中庸。
我们先整理一下故事的重点情节,注意时间和一些细节:巡视员在空无一人的红色福特SUV上发现炸弹。
爆炸发生,此时是早上10:50 发现Claire的尸体,在10:42时即被发现死亡,右手指被剪,看起来像是玻璃片做的一次性切割外伤Doug收到Claire的口信,给Claire回拨电话Doug检查Claire的房屋,发现墙上的“u can save her”,垃圾桶里带血的绵球。
Claire的留言机: 9:44分朋友的来电,Claire说“Is this a joke?”.9:50,空白口信. 10:04,父亲口信。
Doug发现红色福特SUV的问题,加入调查,检查4天半之前的影像发现凶手Carroll,为了阻止他,发送了纸条,但被搭档Larry发现Larry去阻止Carroll,被Carroll所杀,拖进车里Doug带着视野拓展装置追踪4天半前的Carroll,发现Carroll的藏身处,看到Larry被杀的痕迹以及闯入屋子的救护车抓到Carroll。
Carroll说他本来有辆SUV,但那时警察(也就是Larry)出现了。
Carroll说Doug后来的事情都知道了Doug只身回到4天半之前,实际时间是发生爆炸当天的早上Doug抢了辆救护车,8:30之后冲入Carroll的屋子,救下即将被剪子剪掉手指的Claire9:10分在车上和Claire回到家,清理伤口,摆出“u can save her”9:44分,Claire朋友来电,说得和Doug一样,致使Claire惊讶,说出"Is this a joke?"。
Doug发觉什么都没改变,就带着Claire去了码头,到码头之前的时间为10:07Doug和Claire发现Carroll,Doug进入了船舱。
Carroll发现Doug和Claire驾驶的汽车,回到船舱,进入停车层。
Claire跳上停车层,被Carroll发现,关入车内Carroll和警察发生枪战,随后被Doug击毙Doug和Claire开车冲出渡轮Claire逃离,Doug挂了。
当时警察的言语从“从水里捞起一个死的”变成一个“活的”Doug见到活着的Claire慢慢来看。
第一个问题:在影片的主时间线上Claire死了还是没死?答案是,由于当前时间线的过去是无法改变的,所以,Claire死了。
但为什么诸多证据都证明了Doug的回到过发生爆炸前?
Claire以口信的方式验证Doug的存在,以及当时大量的指纹和Doug的血迹,表示当时Claire和Doug的确在一起但,请注意时间。
Doug离开Claire公寓的时间是9:44分之后不久,Claire的尸体是在10:44分被发现。
问题焦点就在Claire什么时候死的。
很多人都认为Doug说她是在爆炸前两小时死的。
但是我自己听了Doug之后对专案组在陈述案情时说的那段话。
由于语速极快,我反复听了几遍都无法完全听写下来。
听得确切的是后面那句“She would have been kill two hours before the very explosion”。
从语法上讲,这是一个表明和事实相反的虚拟条件句,而不是一个陈述句。
所以我手上版本的翻译是“如果她死于爆炸的话,那她就应该在爆炸两小时之前就死了”,这的确是翻译正确的。
所以,这个“两小时”并不是实指的尸检结果!
可以证明这一点的还有Doug之前说的那句话,虽然没能完全听懂,但是说的是他自己检查了什么东西(翻译里可能是正确的),而不是尸检结果说什么!
(我把整个脉络基本整理清之后,为这个唯一有力的反面证据大伤脑筋,最后查语法才找到解释……)那为何右手指会被剪?
请注意,当Doug开着救护车冲入湖边小屋的时候,Carroll是准备用剪刀剪Claire的手指的,而验尸的结果是,Claire手指是被玻璃之类的东西一次性切割掉的。
这表明很可能并不是在Doug冲入湖边小屋时,Claire被剪了手指,而是之后的某个时间。
但Doug意识到让Claire单独呆在房里是危险的,到底是什么让他作出这样判断的原因是什么,他如何知道他上次是让Claire呆在房里?
这是关键。
本篇的结构,既强调了所谓命运的不可改变(Carroll说“你以为你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其实你不知道……任何要阻碍这个命运的人都会被毁灭,任何想防止这个命运发生的人会造成命运的发生。
”),同时由科学家指出了时间分支的存在。
前者,类似于环,后者则是树。
两者无法共存的。
而我倾向于用分支理论来解释这个故事里的事情——命运的发生是由于改变不够巨大或者阴错阳差,变化的发生是由于记忆中的内容不同而产生。
最后我整理出的一个最接近于解释得通的剧情,最重要的是,影片的开始并不是事件的开端:时间线A:Carroll按照计划在湖边小屋杀了Claire;炸弹于10:50爆炸,Claire的尸体在10:44被发现;Doug检查Claire的公寓,听到Claire好友的留言,发现红色福特SUV,但没有血迹及Claire自己的留言;开始检查4天半之前的影像;(也许送回了张纸条);逮捕Carroll;Doug决定回到4天半之前;进入时间线B:Doug开救护车闯入湖边小屋,救了Claire(8:30左右)Doug排出"U can save her",Claire向ATF求证Doug的身份,并留下号码。
Doug在Claire家医伤,留下了很多沾血的棉球9:44,Doug即将离开,要Claire留下,重复了留言,Claire吃惊,留下:"Is this a joke?"Doug离开,9:50,Claire接了一个电话(空白留言的原因)。
9:5010:04分之间,Claire不在公寓。
9:50之后的某个时候,Claire被杀,手指被玻璃切掉。
10:44,Claire的尸体被发现。
Doug未能阻止爆炸(应该是被干掉了),也未能阻止Claire被杀。
于是,Doug没能阻止命运的发生……此时影片开始。
10:50,爆炸发生。
爆炸过后,时间线B的Doug,来到现场。
回到办公室的Doug接到Claire的留言,并回话。
Doug检查Claire的公寓,发现"U can save her",和大量沾血的棉球。
后来的和我开头写的就可以接上了。
不过还有些需要说明。
几个要点:1. 影片所谓的主时间线,其实也是之前分出来的一支。
2. Doug的行为的变化,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他的记忆。
由于第一次他不知道自己来过,环境和他记忆的不一致,所以按计划以为安全而把Claire留下(就像第二次他原本也让Claire留下),以至Claire被杀;第二次,他发觉自己来过,环境和他的记忆一样,使他改变了决定,带着Claire一起走,最终挽救了Claire.3. 发送的纸片。
第一次似乎没有发送纸片,理由也可以由上解释;第二次发送了纸片,从编剧的逻辑上来讲,实际上改变了过去,并使他们切换到了新的支流上——所以Carroll会谈起那个Doug的搭档——他原本应该是在爆炸中死去的。
第一次看似没法送纸片也可以被认为,实际上纸片也发送了,而他已经碰到在时间线B碰到过那个Doug的搭档。
而Carroll伪装了那个搭档的死——毕竟没人看见尸体,只有车而已,这么大的爆炸,很容易下落不明的。
其他:那次听到手机响,不是自己的,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影片最开始下雨的时候,后来的那个操作员似乎在勘测现场时使用那个目镜装置。
这真是脑力体操……本来看完后的感觉是,根本漏洞百出。
最后等rip出来了,查看了点细节证实自己的想法。
我最终的结论是:编剧有点用心,但是没有很用心,谈不上精巧。
有些地方我偏离原剧情太多才能解释清楚,如果真是构思巧妙,这不应该发生的。
感觉编剧是想合二为一,结果弄出来都不像,漏洞太多,线索太少,我凭着之前看了这么多类似片子的经验费了好大力气才补了这么多,不知道还有多少……本来不想给它把这弄清楚的,最后觉得这半吊子不爽,就想法解释了一下,没想到这么多古怪,觉得编剧估计都没想这么多……个人推荐时空类作品的经典:命运型:Twelve Monkeys和Minority Report分支型:Back to the Future第一部这些才是真正的经典,Deja Vu是没法和这些相提并论了……[自己blog上的版本在http://www.yasker.org/cn/blog/archives/87 没什么新东西,就是标出了点关键点而已]
昨晚看了这出电影,一直都很喜欢以时间为题材的电影《回到未来》系列、《时空特警》、《蝴蝶效应》系列、《时间线》、《十二只猴子》等等。
其实,回到过去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这点看过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以后就知道了,比如现在的你回到过去杀掉自己的祖父,那么你就应该不会出生,如果你不出生又怎么回到过去杀死自己的祖父,这是个悖论。
电影快看到结尾,我和家人都认为道格是无法改变历史的,因为直到那艘游艇离开岸边,最后汽车掉进水里,事情一直按照已经发生的那样去发生,我甚至以为克莱尔的手是被游艇的螺旋桨切掉的,我以为汽车刚好在游艇底部爆炸进而引起整艘船的爆炸。
实际上在开始的时候,道格刚到爆炸地点的时候,有人打电话给他,就在他附件有个裹尸袋中的电话也响了,那个死去的人实际上就是未来的他。
我一直以为他最后没有办法把那么多的汽车撞开,即使撞开落入水中,我依然以为汽车会引爆整艘游艇,所幸的是导演还是决定要个大团圆的结局,所以也让看这部片的观众在最后松了口气。
毕竟电影是娱乐的,太过悲伤的结尾会让大家都接受不了,就像被鱼刺哽到,如鲠在喉,非常不爽。
喜欢时间旅行的人,可以去看这部电影,可以思考其中许多漏洞,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毫无防备的美国大兵,天真无邪的儿童,一张张快乐的脸;跌落水中的娃娃,迎面驶来的轮船,在凝重的音乐里,那艘渡轮离悲剧越来越近。
影片一开始就将气氛做的很足,波澜不惊里带着不安和杀机。
突如其来的惨烈的大爆炸,为影片奠定了悲壮的英雄主义色彩。
不过在主角拯救大众完成英雄使命的最后一击之前,故事情节却稍稍转了一个弯,由FBI、ATF、CSI的高科技进化到了科幻的时空穿越,丹泽尔·华盛顿扮演的警探除了要面对情感和责任的挑战,更要回到过去打破宿命的桎梏。
现在的警匪片有些落魄。
飞车、爆炸、枪战见的太多了,要讨好现在的观众很难。
《致命武器》、《虎胆龙威》里的打不死的动作英雄们,在银幕上已被更加非人类的、拥有变态超能力的漫画英雄取代。
所以老威力斯要靠《虎胆龙威4》再战江湖,免不了让人有些担心。
好莱坞是如此,早被人称作“已死”的香港电影更是这样了。
曾是具有香港特色的一个重要电影类型的警匪片,现在也仅剩几个有着鲜明个人特色的导演还在坚持自己的创作。
《时空线索》融合传统和流行、高科技的各种元素,相当热闹,其中最吸引人就是“时空穿越”。
影片中并没有关于时空穿越的新鲜的、独特的理论,虫洞、扭曲、并行空间等概念都在以往的电影里出现过,在本片中它只是影片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叙述的中心。
时空穿越打破了罪案发生后根据各种蛛丝马迹侦破罪犯的传统结构,它将中心转移到过去时的制止灾难发生上,增加了故事内容和紧迫新鲜感。
另一方面,如影片的题目“Deja Vu”所示,“似曾相识”,时空穿越为男女主人公的相识、相遇、相处提供了新的意境和环境。
活着的和死去的,过去的和现在的,真实的还是幻想的,无论是对剧中的人物,还是观赏的观众来说,都产生奇妙的感染。
而到了影片最后,Shanti看到另一个活着的Doug,和当初(未来)Doug看到还活着的Shanti时形成一种呼应,男女主人公情感和身份的互换,让气氛和感动都到达最高潮。
当然作为商业片,时空穿越只是手段,“改变过去”的选择也是为英雄主义的主题服务,所以影片也缺乏更深刻的气质。
影片的节奏、场面都还不错,不过最强的还是丹泽尔·华盛顿。
正是有他的存在,可以让观众忽视一些情节和细节上的不足和简单,专心跟着他去进行穿越时空的冒险。
虽然是黑人,但可以说丹泽尔有着一张最主流的美国脸。
正义,公正,真诚,坚强,无畏,又不乏细腻和温柔(呵呵,好象说的有些夸张),让人看着舒服和信赖。
当然他的演技,是勿庸质疑的,在人物本身比较平面缺乏深度的情况下,他的表演是非常精彩的。
人们对于跨越时空的追索久矣,在科幻小说中曾经不止一次创造出时间机器、时间隧道来达成人们的渴望。
正因为至今仍旧无法达到这样的愿望,所以跨越时空才变得如此吸引人,也使这样一个题材充满无限创造空间。
好莱坞曾经拍摄过不计其数的同类题材影片,不乏经典之作,而就最新这部《时空线索》而言,只能算是中规中矩的水准,在某种程度上又有些近似同题材的《蝴蝶效应》和《湖边小屋》,在创新层面上差强人意。
这部影片是关于一个特工希望跨越时空回到四天之前,以避免恐怖事件的发生,并且拯救一位已经死亡的受害人。
影片的故事情节事实上并不新奇,在不少影片中类曾相识,因此可以称之为俗套,不过好在导演托尼斯科特掌控得还算不错,使得整部影片不至于沦为平庸。
这位在动作片上颇有建树的导演通过快速的剪切,使得影片的节奏相当紧凑,配上一些火爆的场面,让观众目不睱接,在画面中享受到视觉快感。
在整部影片之中有一段是最值得称道,便是丹泽尔华盛顿饰演的特工道格带上时空追踪器开车追踪四天前的罪犯,他一只眼睛通过追踪器紧盯四天前罪犯的车辆,另一只眼睛却要看着现在的路况。
两重时空交错出现在眼前,不仅对道格的人脑是种考验,对于银幕下的观众同样是种考验,这一过程令人几乎头晕目眩。
由于瞬间的转换超越了人脑的处理功能,车子在追踪的行驶过程不断发生碰撞,充满了极度的视觉刺激。
这一桥段值得赞赏的不光是场面的火爆,而不同时空重叠的创新构思要比这些更值得欣赏,而托尼斯科特令这一奇妙构思成功转化成了画面。
虽然在整个故事的推进中,影片保持着很好的节奏,但在最后却仍免不了以一个好莱坞式结局收尾,这一点不免令人遗憾,商业影片的媚俗和妥协性是如此不可避免,但我们却又不得不承认一个完美结果是大部分观众所乐意看到的。
这个结局的不可靠性是显而易见的,当历史被人为硬性地改变却没带来更多的变化是缺少推敲性的,这样的设计倒不如《蝴蝶效应》里的连锁恶果更令人信服。
如果说抛开那些对时空改变的关注和兴趣,或许这样一部影片还是颇具观赏性的,更何况还有一位奥斯卡黑人影帝在担纲主演。
文:眉间尺
整体思路与《蝴蝶效应》有些相似,回到过去,改变命运,只不过结局比起蝴蝶效应来说,要稍微happy一点。
整体结构比《蝴蝶效应》要简单,前面三分之二就是请观众坐在科幻屏幕前面看生活纪录片,最后三之分一才进入高潮阶段,主人公牺牲自己改变了过去。
总体来说,故事比较老套,一开始主人公到了那个秘密基地时,看到背后那个巨大的圆盘,就已经知道是个关于时间隧道的故事了。
后来说成是卫星全息监视器时还真有点新意,后来回归了时间隧道的老套路后又变得无聊起来。
片中给人印象比较深的就是那句对话:Claire Kuchever: What if you had to tell someon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world, but you knew they'd never believe you?Doug Carlin: I'd try.如果是我,我也会尝试的。
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差的仅仅是想象力。
此片最大的卖点在于一部机器,它的名字叫白雪公主,利用七颗卫星和热感应成像技术,还原四天前城市的每个角落发生过的罪案,甚至可穿墙透视…全世界都知道就连“棱镜”也办不到对吧?
但它看起来却很有说服力,这源于那些设想全都建立在已知已有的科技之上,只要想象力能够到达,其合理性实际已显而易见。
【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时空线索》:广义相对论的反恐解读 □文/火神纪 穿了那扇窗。
我可以窥见, 那夜,你独自在镜前抿着嘴笑的模样。
谁曾说:长吁气,一声吹灭。
——火神纪。
题记。
回到过去。
因为人们总会有这样的愿望,所以,这成了很多科幻电影所探讨的课题。
这部电影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一个后悔的机会,纵然现有的科学技术似乎还不足以把这个机会变成现实,然而,在理论上来说,只要找到爱因斯坦的那个虫洞,只要找到足够大的能量和合适的力场,人类完全能够把这样的理论变成现实。
谁曾说过,科学理论里能够成立的一切,就已经是科幻电影里的现实了。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无疑开创了一整个科幻电影的时代,就算在此之前也曾存在过类似《时间机器》的科幻小说,然而,广义相对论无疑是给了这种穿梭过去和未来提供了有效的科学理论。
忽视霍金关于人就算回到过去也无法改变过去的物理定律,可发挥的想像也许就更多了。
毕竟霍金自己也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无法改变过去,他只是说,物理定律一定会阻止外力的干涉来改变历史,可是因为他没有再更多地阐述,所以在科幻里这样的定律更多的时候总会被忽略。
广义相对论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想像力,也赋予了我们更多的关于美好愿望的祈盼。
在广义相对论所提供的这个平台上,科幻电影可以变得更美好了。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电影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的。
比如在实验室里科学家在向我们的主人翁解说那台可以看到过去的机器的根本原理,基本上是对广义相对论的科普解读。
不论他们用了多大的气力去解说卫星图像的合成,最根本的依旧还是广义相对论中时空扭曲的原理。
至于那场关于回到过去是否能够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的争论,基本上用的是霍金的物理原则和我们本身的种种改写历史和追求完美的美好愿望。
这部电影成了一个很好玩的局面,肯定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以及该基础上的虫洞理论,然而却否认了霍金的物理原则。
也许这可以被理解为美好愿望的胜利。
毕竟,如果有一天当我们真的已经找到了回到过去的路途,我们不希望面对一个就算已经知晓了的却无法改变的残酷现实。
我们应该可以过得更好,也应该可以把生活变得更美好。
而如何穿过那个可以撕毁一切的虫洞的力场,这部电影三方两语地掩饰去了。
霍金曾说,不管任何物质穿过这个力场都无法承受该力场所释放的能量而被撕得粉碎,或者将以一种无法预测的状态存在;然而,这并不重要。
大面积地停电提供了足够的力量,重要的是,我们会找到方法穿越并且去做我们想做的一切。
这也许是这部电影的所有物理原则,当这样的物理原则应用到反恐怖袭击里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现在,让我们回到这部电影里来。
ATF探员道格参与了一起恐怖袭击的侦破工作,而该工作小组有着最先进的一台机器,可以看到四天前同一个时刻在某个区域里所发生所有事,因为无法倒退,所有的事情只能在屏幕里看一次,如何看到最必须去看而且不能被错漏的东西。
在时间飞逝的屏幕前,工作小组求助于道格,因为道格有着最敏锐的刑侦触觉。
一路跟着一个已经死去的女子,因为道格说,这个女子的死为嫌疑犯提供了作案的工具,那辆悍马越野汽车,如何阻止这个女子死去,也许,也就能够阻止后面的恐怖袭击的发生。
爱情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一个寂寞的男人看着一个寂寞的女人日常生活里的所有一切,似乎没有任何不发生的理由。
从阻止一个恐怖袭击的发生,到救助那个不曾见面的爱人。
用一台穿越时空的机器,踏上一条正义和寻爱之路。
这部电影逼真的动作场面设计效果非常好。
最出彩的是这部电影里在密士西比大桥上的飞车追逐。
两个时空的重叠,在现在的这个时空里追逐另一个时空里的一辆汽车,那就必须躲开两个时空的汽车。
或者说,只需要躲开这个时空里的汽车,然而人的本能反应会躲开所有的汽车,加上道格的汽车飞驰在一条逆向的车道上,于是追逐显得非常困难。
一路追逐以及一路躲闪,不停翻车和急速变线,特效制作非常精美。
时空的重叠,在这种特定情况下的设想也非常独特。
不论是那船邮船爆炸的广角镜头,还是一些小角度的特写,这部电影都拍得很美。
打着科幻冒险电影的幌子,反恐主题贯穿着迷离的爱情,挽救了一场可怕的灾难。
应该说,这部电影是非常主流的,不论是反恐,还是爱情。
不显得过份沉重,快节奏和镜头切换和紧张的气氛,爱情成了最滋润的调剂。
这部电影总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蝴蝶效应》和《触不到的恋人》。
或者说,《时空线索》被拍成了这两部电影的合成体。
同样是穿越时空改变过去,《蝴蝶效应》的结局惨不忍睹,这部电影也许更接近《触不到的恋人》,只是这部电影被赋予了一个更深沉更主流的反恐主题。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处于另一个时空里的爱人,以及穿越了时空的恋爱。
似曾相识,除了电影里似曾相识的人们,还有我们似曾相识的场景。
当然这部电影也遵循着多重时空的科学幻想,于是这部电影就不会同霍金的物理原则相悖,那个时空里的道格死在这个时空里,然而历史因为道格的回归而被彻底改写了。
克莱尔被道格拯救,恐怖袭击被道格阻止,然而道格却死于他的功道圆满之时。
克莱尔的希望被同个时空的另一个道格所燃起。
多重时空的最重要的一个定律在电影的最后被勾勒出来,不同时空的同一个人不可能出现在同一个时空的发展上,于是,未来的道格回到现在,回到这个时空改变了他那个时空将发生的所有不幸的事情,完成了他的使命之后他就随着沉没的汽车安息于大海的深处。
现在的这个时空,道格和克莱尔将幸福地活下去。
至少在电影的最后给了我们这样祈盼的基础。
这也许也是这部电影最好的一个结局。
换一个角度来看,似曾相识,也许,这一切仅仅只是濒死的克莱尔对道格的臆幻。
所以当她看到从远处走来的道格时,她会完全信任他以及会彻底毫无保留地爱上他。
时空不会淆乱,一直向前。
可以说,在同类电影来说,这部电影也许并不是最新颖的,不论是反恐、穿越时空的爱情,还是改变过去的渴望。
然而把所有的这一切合到了一起的时候,这部电影看起来依旧能给我一种新奇的感觉,或者说,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至少是很惊奇的。
能把所有已经被之前的电影都已经讲述过的不那么新颖的素材变成一部全新的电影,可以说,也许最精妙的就是这部电影所选取的角度。
素材不新,然而却有一个新的角度,用一种看似荒诞的科幻手法联接起来,我们从这边看过去,就会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了。
菜名:广义相对论的科幻解读。
主料:反恐怖袭击。
佐料:爱情和枪火。
也许,我们可以安享这道繁华的视觉大餐,因为我们无须担忧吃着的时候会因为悲伤而梗噎。
2007-05-05;丁亥年甲辰月己亥日。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Déjà Vu》 ■译名:《时空线索》 ■导演:托尼·斯科特(Tony Scott) ■主演:丹泽尔·华盛顿(Denzel Washington)、詹姆斯·卡维泽(James Caviezel)、亚当·戈德堡(Adam Goldberg) ■类型:爱情、动作、惊悚、科幻、冒险 ■片长:126分钟 ■国家:美国 ■语言:英语 ■发行:博伟电影公司 ■上映:2007年3月20日
这篇应该不算什么影评,主要是朋友昨晚推荐了这部电影求交流然后今天看过本想找他交流却发现凌晨已经许诺晚上6点以前不上QQ不刷围脖于是就准备把感想丢在这里了而已。
大中午起床被灌了两杯啤酒本来心跳就有些快,看影片的时候被情节牵动的心跳更加快,剧情还是很刺激的,至少感觉还比较强烈,但就如我所说,如果结尾不是happy ending,这部影片应该能得到更高的评价,价值也就更高。
典型的美国电影是什么,动作,悬念,视觉体验,爱情,再加上一个happy ending,齐活了。
典型的,美国商业片。
人们到电影院不就是为了缓解压力么,所以中间剧情再使人绝望最后也要加上一个happy ending,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大家看过以后心里会难受,这不是看电影的目的,不能缓解压力,反而徒增烦恼,不是么?
心跳过,紧张过,担心过,最后释然,松口气,走出电影院,转眼就把影片情节忘得一干二净。
就是这样,这就是商业片,花钱买刺激,花钱买轻松而已。
不过我看来,还不如在家看Friends这种轻喜剧,看上几集就轻松了,也不必花那个冤枉钱。
好的电影是为了让人们记住的,也是一定要让人们记住的。
如果最后还是He hasn't change anything,Claire依然死去,爆炸依然发生,就如同《死神来了》系列,没人能阻止该发生的事情。
我同意Carroll的观点,It's destiny,no one can change.人类总是太自大的想要改变一切,改变命运是可以,但是只能把握现在,就像《功夫熊猫》里乌龟大师说的一样,yesterday is history,tomorrow is mistery,but today is a gift,that's why it's called present.影片多次出现线索表明过去是不可改变的,就像Claire的家里,带血的拧成一团的衣服,棉花,杯子的位置,一切的一切,都没有改变,就像Doug所说:"I haven't change a thing."他们本来就不应该change a thing,因为过去是不可改变的,爱因斯坦研究出如果以无限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时间就可以无限变慢,但是终究不能倒流。
如果真的可以改变过去,那么世界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很少有人容易满足,人们总是觉得过去不够好,就会总是想回去改变,这样来回来回的改,日子就没法过了。
即使有一天能够改变过去,那也不该是人类。
所以影片的结局,这样的happy ending,可能合大众口味,却没有任何意义。
曾有人问我我写的那篇水托文结尾是不是改的,我想了想,只得承认说是大家都想要一个HE,我第一篇连载也不好意思就一虐到尾给一个BE,本来现实就很虐了在文里还是让大家甜一点吧。
可是如果按照剧情发展下去,肯定是BE,我写的可是现实文。
那又有什么办法,为了让大众满意嘛。
可能Deja Vu的编剧也不像这样创造出一个烂尾,但是为了让处在亚健康状态的都市人缓解压力,为了让人们心满意足地走出影院,为了让大家更加乐观的看待生活,为了让大家心里还存在着改变过去的希望云云。
最终美女得救,534个人得以生还,邪恶的爱国的愤世嫉俗的凶手被正义的警察击毙,而正义的警察在与装满炸药的汽车同归于尽以后死而复生,只不过记忆不在了而已。
失散的母女团圆,英雄抱得美人归。
说实话,谁不愿意看到这样美好的画面,谁不希望自己内心充满阳光?
可惜这样中途情节很刺激的一部影片,就因为上述的种种”为了“,和我的文一样,烂尾了。
可惜所谓生活,永远不会有你想要的happy ending,但是同样的,它也不会烂尾。
剧情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简单,并没有其他人吹的那么邪乎,也就及格水平。不怎么喜欢黑子男主,前期有些冲动。决战时弱鸡女主也一步跨到船上,没有摆脱常规的套路。挺喜欢中期男主在高速上进行的跨越时空的追捕,在其他人看来就是在追空气,场面很新奇,是为数不多的亮点。穿越到几天前成为当时的先知,这点很像少数派报告哟! 未来肯定是能被改变的。 剧情一般,主角都是黑子,演员们的颜值不敢恭维,演技也就那样,微量特效,打斗场面不过瘾。 整体看下来聊胜于无,看不看都行。 这,一点都不烧脑,简直是小儿科!!!
所有跟时空有关的东西我都看不懂,我悲哀啊
科学穿越爱情,哈利贝瑞真的很美。
看到最后我才发现我看过这个片子。。。我也deja vu了。。。
故事逻辑混乱,作为情节基础框架的虫洞理论也没有弄明白,导致结尾矛盾,华盛顿的表演极不不自然,人物情感矫饰。总体来说是个烂片。如果给编剧的智商加50分,可以说他smart。
有两点,刚刚发现时间倒退以及追车那儿是大亮点,之后没有在超越这个高潮。。。流于平淡
2007.04.17
A predetermined fate set by the hand of its creator.And anyone who tries to alter that destiny will be destroyed.Anyone who tries to stop it from happening will cause it to happen.电影完全可以成为类似12猴子的经典电影,可惜最后结尾落入俗套,为了大团圆而阉割了一部好电影。
跟机器猫的装备差不多耶!
不好看,一堆砸钱电影之一。
没什么亮点的穿越片儿,所谓不可改变的命运
电影的时空感很混乱,大家去看吧.会带着10万个为什么回来的
穿越片,结局挺完美的,但解释不通阿~
第一次跟你约会那天看的。
相比其他穿越时空类型的电影 本片逻辑性还是比较可以的 当然本片也使用了恶俗无比的美国极度推崇的个人英雄主义风格 丹泽尔华盛顿饰演的主角在最后三十分钟再次化身“超级英雄” 拯救了一场浩劫……其实结尾如果是主角无力改变货轮爆炸事件 恐怕电影的评价反倒会更高
童年回忆,以前在省级电视频道看过动作戏片段,这是第一次完整看过。看之前没想到竟然是一个纪念卡特里娜飓风的电影。飓风发生在〇五年八月底,从九月一日开始,新奥尔良出现了趁乱烧杀抢掠的团伙。二号凌晨四点半,新奥尔良河岸边发生数次剧烈爆炸。相信这一爆炸事件就是电影灵感来源之一。电影中凶手藏匿的区域一片狼藉,应该就是当年飓风席卷过后形成的无人区。而且片尾就致敬了当年受灾区域内的新奥尔良人民。而新奥尔良也是电影故事的发生地点。几点合在一起,算是印证了纪念风灾的主题。托尼真是大师,屏幕的所有画面加上那场隔了四天的追车戏对我启发非常大。虽然我可能这辈子都用不上这次受到的启发。结局我非常接受。灾难过后,几乎所有受害者家属都会想如果自己当初做点什么没准就能拯救亲朋。本片算是一种圆梦。
这部片子到底是要告诉我们历史是可以改变的呢还是不能改变的啊?
仔细想想这电影潜台词还挺多的
黑人装腔作势。
美院研究所模仿拍这片 无奈就看了 美帝主旋律 真他妈无聊啊 技术方面无可指摘 但拍电影总得有点追求的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