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听我妈讲过一个故事,邻居家的一位老阿姨和自己的孩子撒泼打滚要买玉石磁疗床,说那东西可以治病,孩子不买就是不孝顺,当然我们必然明白,买了你就上当了。
这种打着孝顺善良等等大标语的营销方式在我看来,真的就只有卑鄙二字可以概括。
没想到,“道德绑架”这种新兴产业竟然也从销售和网络喷子的圈子当中扩大到影视业了。
这部电影当真是奔着萌犬去的,早先也做好了好好去电影院笑一笑的准备。
结果影片开始到父女二人冰释前嫌的梗,若无女票在旁我真的几次都想离席了之。
父女二人三十多年化不开的心结,竟然就在女儿歇斯底里地抽噎声中,与那句“你欠我一个拥抱,你欠我一个拥抱,你欠我一个拥抱你知道吗?
”之中完美地冰释化解了。
一个致人轻伤入狱的小伙被强行安排参加训狗计划,全程冷脸虐狗,最后莫名其妙被感化,莫名其妙地又要被安排出狱,而流浪犬道格只有等着被送回收容所处死的命运。
此时郝蕾摸着道格的脖子安慰着加油……加个屁油啊,你都知道他要死了还加什么油?
加油死得快一点吗?
不知道这部戏是否还要在情怀的基础上讽刺一下社会问题,致人轻伤入狱依照情节轻重,要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漫画家刚刚才与狗狗建立起信任,监狱长告诉他可以被批准假释了?
当初死气白咧要我训狗的是你,现在让我出狱的也是你?
既然高层明知训犬计划失败,狗狗们将被处死,试问那个正常人会让一个即将出狱,并无法完成训练任务的人参加这项计划?
如果说漫画家的出狱,和受害人拿钱给狱方要求其减刑,那我无话可说。
如果说法院宣判过后,犯罪者已被执行判决内容,受害人要求撤诉犯罪者也能出狱的话,我也无话可说。
整部电影尿点满满,而且bug不断,包括漫画家签署假释单那一大段联想,包括给牛头梗脑门顶上烫烟花的大神,包括漫画家无条件原谅无良老板侵权并承诺出狱接着为其服务,包括狗狗比赛前台下那群观众的反应,甚至包括狗狗比赛场那和酒吧舞厅一样晃得人都难受的灯光。
整部电影像是被人挖出了脑子,并在地上将你的智商肆意摩擦。
整部影片从头尬到尾,演技尴尬,台词尴尬,剧情同样尴尬。
流浪狗这一社会问题通过影视作品加以宣传的出发点是好的,不过借由人们对于狗狗猫猫的喜爱而随意消费这种情感的话,抱歉我不接受,而且鄙视。
切入点混乱,一部电影想讲述太多情节,如果真心关爱那些被遗弃的小精灵,请带着诚意走上荧屏,这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好了,最后沿用周德东的一句话“狗狗们,只是一群不会说话的孩子。
”所以没决定好要对它们的一生负责任,请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把它们带回家。
仅替那群不会说话的小精灵,谢谢各位了。
这个片子显然是看到宠物题材在内地市场的红火而炮制出来抢钱的,出品人一大堆,都是爱犬人士还是偷鸡(对唔住系“投机”)分子?
可惜无聊又无聊的故事让爱狗爱宠物如命的人也会敬而远之。
剧情太胡扯了,原本“监狱犬计划”应该是一个感人励志的题材,编剧却偏偏要强行喜剧化而且又要强调主旋律,问题是一点不好笑,而所谓主旋律正能量又让电影陷入赤裸裸红果果的说教。
故事太套路了,一点反转意外都没有。
郝蕾的扮相太难看了!!!
她为什么接这样一部辣鸡片呢?
难道仅仅因为对狗狗的爱心?
想起前些天重看《颐和园》,那时候她才22吧?
多好的肉体。
可惜邓超他不懂得好好珍惜啊,孙俪真的是更适合他吗?
导演郭大雷有点来头,但他拍的片子投资性质更大,水平都比较次。
《破马张飞》能去到一亿票房,这里面有多少的因素存在?
很容易让人想到另一位投机导演周文贝武。
这是一部值得看一看的电影,笑点和泪点并存,狗子们都很可爱,最令我感动的是里面的一句话“他们也有权利选择活着”,从玉林狗肉节开始,流浪狗们遭遇了许多的不公平,他们在城市的角落里卑微的活着,正因为这样他们更需要我的的关爱和尊重,这部电影也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一个主旨“如果狗狗们有选择的权利,他们一定不会选择去流浪,只要我们付出爱与尊重,他们也可以和别的狗狗一样,骄傲的活着”,这样的一部电影,有什么理由不去看,去关注狗狗们吧,他们会用晶亮的眼神告诉你“请给我们一点爱,一点就够了。
”
文/满囤儿 即便不是狗年,我们一年里也至少能看到一两部有狗演员的电影吧。
为了演出效果,这些有狗演员的电影,通常都会选择知名度比较高的纯种宠物犬,比如金毛啦、泰迪啦、贵妇啦之类。
导演要的无外乎他们的颜值与亲切感。
如果需要有动作戏的话,电影也通常会选一些服从性高、运动能力强的纯种竞赛犬,比如边牧啦、马犬啦、史宾格啦之类。
导演要的无外乎他们能做出一些高难度技巧动作来博眼球。
我们很少见到一部有狗演员的电影,却不选这些“好看”的纯种犬滴。
打破常规的便是6月21日内地上映的《监狱犬计划》。
本片因为关注的是流浪犬,所以在选狗演员时走了另一个方向。
本片的创作灵感显然来自于美国监狱的真实事件,但鉴于咱们国内并没有实施过类似措施,所以《监狱犬计划》采取了类似于《十二公民》的本土化方式——假想试验。
于是本片变成了“纯属虚构”的故事。
故事中的服刑人员参与的只是一项“计划”而已。
既然是试验式计划,那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咯。
这为影片带来了不确定性,也为《驴得水》的几位主演带来了发挥喜剧表演功力的空间。
刘帅良、裴魁山、韩彦博、大力、阿如那这5位演员显然被《驴得水》给拖累了,一照面就被观众定义为“奇葩”。
可以想见本片的整体氛围也是相当的搞怪好笑。
在这样的氛围里,狗演员该选什么样的呢?
三只主角狗,分别是被人用烟头烫过脑门的蝴蝶犬金莲、被人在脸上划了一道刀疤的中华田园犬道格,以及被鞭炮炸到浑身是伤的牛头梗浩南。
这三只狗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优质狗演员。
首先他们的颜值不是社会主流的审美,其次这三个犬种的运动和服从能力均属一般水平。
可正是这样平平无奇的平均水平,让它们更能代表流浪犬这个群体。
不帅的人和不萌的狗,构成了《监狱犬计划》的戏剧主题——你教我生存,我教你做人。
人和狗通过一起训练、一起生活,不仅建立起了感情和信任,还有了互相搀扶的勇气。
此时观众会发现,狗的萌是一种“天然萌”。
它萌并非因为它有多好看的外表,会做多炫的动作,而在于它总是真情流露。
狗狗对人类社会的关心和反应,总是最单纯最直观的,这种单纯才构成了萌的基础。
哪怕是这三只不好看的狗,它们的歪头杀依然萌化人心。
而且更具社会意义的是,监狱犬计划不仅仅改变了三个服刑人员,还改变了三人身边的人。
这是一种正能量的辐射效果,也是公益行动的价值所在。
尤其是最后三人三狗参加考核的现场,被导演拍得可谓颇为煽情。
熟悉囤儿的人都知道囤儿媳妇是个热心于动保的人,迄今为止已经救助过十几只流浪狗,什么领养日啦、基地啦、收容站啊之类的活动和地方都去过。
因此我们对片中的流浪狗话题深有感触。
即便我们很用心的救助,成功率也仅是勉强维持在了一半一半。
如果社会真的能够通过《监狱犬计划》而提起对流浪狗救助事业的理解和关注,那囤儿就在这里提前谢谢诸位主创了。
尽管每个人从小就被灌输过类似于“坏人做了坏事就要进监狱重新改造”这样的说法,但大多数从不敢逾越法律底线的守法公民对于“改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还真的不太清楚。
是做杂活纳鞋底儿,还是像网络上传说的把所有服刑人员关进“小黑屋”里编程序?
这部6月21日上映,由郝蕾联合“驴得水”原班演员共同主演的喜剧电影《监狱犬计划》以一个别开生面的全新视角,向观众呈现出了服刑人员与流浪狗之间的嬉笑怒骂和“相爱相杀”。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所谓“监狱犬计划”其实就是监狱中的在押服刑人员训练流浪犬,最终使双方都能够习得在社会中有用武之地的“生存技能”,通过这一特别的改造形式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贡献。
这么一个看似新潮的概念有点儿脑洞大开的意思,不过“监狱犬计划”其实是一项起源于国外、真实存在的社会拯救计划,目前在中国台湾仍有实例,据说为了增加电影剧情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剧组还专门前往台湾进行了实地考察与调查采访。
把人和狗狗都关进笼子里,这不是二十一世纪魔幻事件,而是海外归来的专业训犬师李翘为“监狱犬计划”提出的一个创新型思路:当监狱中的服刑人员和收到凌辱虐待的流浪狗共处一笼的时候,才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彼此的存在,感受到一种由衷的“被需要”感觉,而这正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
表面上看,《监狱犬计划》讲的是是漫画家邱少东(刘帅良饰)、互联网算命大师侯德坤(裴魁山饰)、心怀江湖梦的马杰(韩彦博饰)三名服刑人员在训犬师李翘帮助下日复一日尝试各种方法花式训狗,实际上这也是他们完成自我内心驯化的过程。
只有当一个人在面对另外一种无法直接言语沟通的弱小生物时,仍然可以用无限的耐心和善意与之温柔相待时,他才知道如何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在浮躁人世间自处,不觉得枯燥也不会自寻烦恼。
“驯化”这个词让人情不自禁就联想到爱看日落的小王子和他身旁那只等爱的狐狸。
起初,小王子邀请狐狸和自己一起玩,狐狸拒绝了,以一个正当而难以理解的理由——它需要被“驯养”。
驯养是什么意思呢?
狐狸解释说,就是建立关系。
只有完成了驯养,小王子和狐狸对于彼此来说才是整个宇宙、无数星球之间唯一不可替代的存在。
电影《监狱犬计划》想要表达的涵义同样如此:当茕茕孑立的孤独人和形影相吊的流浪狗产生生命的连结,自然就可以用真诚和充满善意的眼光重新看待他人,看待社会。
完成了双向救赎的人和狗,同时也挽救了彼此与这个世间岌岌可危的关系。
“监狱犬计划”的目的绝不仅仅是爱犬护犬,也是一个让服刑人员重获新生的人类拯救“大计划”,最美训犬师郝蕾和“驴得水”原版演员刘帅良、裴魁山、韩彦博、大力、阿如那联袂主演的《监狱犬计划》在浓郁的喜剧风格中注入了满满的脉脉温情与人性关怀。
人在这世上活着求什么意义呢?
活着本身就是意义所在。
假如不了解该片的故事,没看过电影海报的话,想必大家根本不知道这部《监狱犬计划》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如果不说的话,估计没人朝着宠物题材的方向去琢磨,没看明白的还以为是“地狱犬计划”。
开个玩笑,这是一部宠物题材的作品,但《监狱犬计划》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宠物电影。
因为其故事和场景非常特殊,发生在监狱里,是服刑人员与狗狗的故事,这就挺奇怪了。
一般来说,服刑人员跟狗都是“仇人”,因为不少号子里的兄弟能“进去”狗狗功不可没,但本片却是一部温情电影,而且是三位服刑人员与狗狗们的温情电影,这就有意思了。
“监狱犬计划”就是服刑人员训练流浪狗,这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组合,其实在包括我国台湾地区和西方一些国家都有案例存在。
因为这项举措可以让流浪狗成为对社会有用处的工作犬,不用被人道毁灭;服刑人员也从中学到一系列驯狗技能,并学会如何关心他人、与人相处;而需要狗狗的孤寡老人或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能够获得一个忠实的伙伴,是一项“三赢”的温暖计划。
本片正是如此,电影风格诙谐,甚至夹带着夸张搞笑的元素,而动情之刻却是感人至深,来自《驴得水》的三位演员刘帅良、裴魁山、韩彦博,搭档实力派女星郝蕾,为观众奉献的是精彩的表演,而三位主演各自对应三种不同的狗狗,为观众带来的萌系宠物题材固有的感染力。
奇峰迭起的笑料百出,囚徒与流浪狗的神经组合,郝蕾与《驴得水》的奇妙重组,原来大家都是需要重新认识自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其实该片有着那么点宿命论的味道,三位主演之前的过错,都是与狗有关,比如刘帅良就是因为画狗狗漫画被盗用,甚至对狗狗产生戒心,而韩彦博是因为偷狗才进来的。
所以在本片中,增强了人与狗之间的互动关系,带点救赎的味道,三位主角的自我救赎,也帮助伤痕累累的流浪犬获得新生,而训犬师郝蕾也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对比其他宠物类电影中,而本片则格外强调人宠互动,突出的宠物的主动情感。
就像“监狱犬计划”本身的功能一样,这是一种双向互惠互利的优势。
以狗狗的视角来强调动物对人类的不离不弃和善解人意,反过来,通过狗狗的不离不弃,反衬到人类身上,三位服刑人员态度的转化,从抗拒到接受再到不舍,从而完成一个相互感化的过程。
尽管这样的主题有些虚无缥缈,但还是如上所述的那句话。
让观众跳脱传统宠物电影人类对宠物的情感,以这样的情感设定方式进行逆向转化,终究是通过这样的相互感化和不离不弃的主题,是为了突出生命的可贵,从而将本片演变成为一部宠物童话故事。
最后,《监狱犬计划》也带有很多同类题材中典型的煽情段落。
在平铺直叙的故事中,从电影40分钟之后,就进入到了煽情的阶段。
狗狗与主角的相聚与离开,意外事件,狗狗与人类的情感互动,目的就是为了强化电影的主题——人类与宠物最纯真的情感。
加上大量煽情段落,泪点较低的朋友,这个时候已经忍不住了。
这样的处理方式,有些常规,依靠煽情来强化情感,但细想一下也是无可厚非。
监狱三人组,还是有点意思的,演技在线,笑点够搞笑(演过驴得水里的韩彦博和刘帅良在影片里的形象有点反差萌啊)。
狗狗表现十分惊喜太吸睛啦(人性化得不错)。
正片结束后出现 领养代替购买 字幕了,还有人在给这个画面拍照!
是触动人的!
少有片子为流浪狗呐喊!!
为此点赞。
《监狱犬计划》在叫人关注流浪狗的目的下,也能满足搞笑快感,所以还是值得一看!
文/桃妖不是妖开年到现在,已经相继被两部和狗狗有关的电影圈粉,一部是《犬之岛》,一部是《战犬瑞克斯》。
如果说前两部电影里充满了暖萌的脉脉温情,那这个月即将上映的《监狱犬计划》则是个意外的惊喜,因为它既有搞笑的喜剧观感,也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更为拯救流浪犬的爱狗人士提供了新思路新办法。
《监狱犬计划》是由郭大雷执导,郝蕾、刘良帅、裴魁山、韩彦博等主演的喜剧电影。
影片讲述了三个性格迥异的服刑人员邱少东、侯德坤和马杰,被幸运的选中参与首批“监狱犬计划”,在训练官李翘的带领下尝试训练流浪狗,帮助它们学习生存技能和陪伴技能,拯救这些等待被屠杀的流浪犬的命运,同时也在训练狗狗的过程中学会了尊重生命,重拾了生活的意义,更让执拗的邱少东打开心结,获得自我救赎的故事。
看演员,这部影片几乎囊括了《驴得水》原班演员的华丽阵容,人物塑造十分出彩,剧情也充满欢乐的笑点,不愧是口碑爆棚的喜剧演员班底。
但如果你以为《监狱犬计划》仅仅是部好玩的狗狗电影,那就太低估了它的社会功用和价值!
如今,每逢6月21日玉林狗肉节,爱狗人士和吃狗肉的食客便会有一场激烈的争夺。
其实,放下“该不该吃狗肉”的争论暂且不提,单就如何帮助流浪犬变为陪伴犬,实现生命的价值这一点,“监狱犬计划”本身就是多方双赢的尝试。
正如郝蕾在剧中饰演的训练官李翘。
她的童年缺少父母的陪伴,是狗狗陪她度过孤独的童年。
长大的李翘看到流浪犬在收容所只能生活七天,七天过后还没人收养它们,就会被处理掉。
与其让这些小生命们无辜的死去,不如让服刑人员参与流浪狗的训练,给狗狗们一次生命的权利,也给他们自己一次真正的成长,让他们学会尊重生命。
被训练过的狗狗,不再是社会里的危险分子,而是温暖的陪伴。
当看到蝴蝶犬金莲、牛头梗浩南和秋田犬道格在三个人的精心训练下,出色的通过考核,那种被拯救的幸福感,是笑中带泪的感动。
看过《监狱犬计划》,你会发现,“偶尔犯规”的邱少东、侯德坤和马杰,和被拯救的流浪狗,其实是同病相怜,互相救赎。
偶尔犯规,不能一辈子贴上坏分子的标签,他们改过之后仍然是爱老婆爱朋友的“可爱的人”;而曾经被人类遗弃、肆意伤害的流浪狗,也不是天生就具有侵犯性。
他们通过训练,同样可以出色的完成陪伴工作。
并且,只要你需要它们,狗狗永远不会离你而去。
《监狱犬计划》应该是首次把监狱和流浪犬这类题材搬上大荧幕。
流浪狗和服刑人员,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和物,却在这样的故事里看得人感动,内心里收到很多善良和勇气,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反思。
影片最后,请以领养代替购买的呼吁,希望被更多人看到,也愿每一只狗狗都能找到“白首不相离”的主人。
今天看了《监狱犬计划》,这是国内少见的动物题材类电影,拍的非常成功确实非常好看。
作为一个从小和狗狗长大的女孩子,看到这样的电影真的是打翻了心中的五味瓶。
流浪狗生存本就不易,如果我们能给它一个活下去的机会,请不要拒绝,它们比宠物狗更懂事,更懂得感恩。
在此呼吁,以领养代替购买!
《监狱犬计划》观影有感作者:陈明清创作于2018年6月19日三个监狱服刑犯与三只收容流浪犬在铁窗下人与狗的故事是狗改变了人还是人改变了狗银幕上发生的一切时刻扣动着我的心弦让我在思绪中写下以下的诗行…情到深处我听到座位旁一个90后小伙子的抽泣声我转过头去看到他的手指透过镜片在拭着眼角的泪在这个久违了感动的时代他也被感动了失去自由的人与完全不自由的收容流浪犬在一起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情感的纠结人性的反思和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在这个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社会在利益为主体的魔力推动下每一个人活着都不容易更可悲的是当提起中国人权西方哲学家讨论更多的则是动物福利我们每一个人都应静下心来好好观看这部影片找回内心的触动与本善善待狗是让中国人在世界面前活得:更有尊严……[玫瑰][玫瑰][玫瑰]
很早之前就关注过流浪犬,终于有一部电影将镜头聚焦到流浪犬这个群体,由《驴得水》原班演员出演的《监狱犬计划》借助“监狱宠物伙伴计划”的灵感,通过喜剧风格的表现方式讲述了“服刑人员”和“流浪犬”的双向救赎,其中关于尊重生命的话题令人触动。
《监狱犬计划》讲述的是一群在押的服刑人员通过训练流浪狗,帮助它们学习生存技能,并在训犬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救赎的故事。
人们往往对无人管理、浑身脏兮兮的流浪犬有着心底里的排斥,抑或是对于“服刑人员”有着偏见,与“品种优良”的家庭宠物和社会上的大多数人相比,“流浪犬”和“服刑人员”在一定程度上都算社会的边缘群体,《监狱犬计划》通过三名服刑人员的视角展开了妙趣横生的温暖“大计划”,全片以插科打诨的方式意图改变大众对于“偶尔犯规人”的不良印象。
影片中的三名“服刑人员”并非十恶不赦,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活生生的经历,他们能闹、能笑、有感情、也偶尔耍坏,他们就像我们身边的朋友或亲人,无论是流落街头无人救助的流浪犬还是处于社会边缘的“服刑人员”,生命一样平等,应该获得社会的尊重和关怀。
人们在繁杂的生活中学会了各种生存技能和带面具的手段,但只有真正在和动物相处中才能学习到简单,影片中的邱少东经历过人生的孤单、朋友的背叛,他把自己封闭起来,生活也因此变的一团糟糕,因为过去与狗的不愉快的生活经历让他的内心对训练流浪狗充满了排斥,但当真正与流浪犬朝夕相处之后,他才找回了简单,找回了自我,萌犬道格也获得了生存下去的机会,人的成长往往需要从简单到复杂,最终再回归简单的过程。
在如今这个养宠物以追求品种、相貌、血统的年代,影片中的萌犬“道格”、“金莲”和“浩南” 客观上来讲并非主流,它们曾经被之前的主人虐待,然后弃养,最终才沦落为流浪犬,这样的弃养事件也在现实的新闻里不断的出现。
事实上,因为救济中心的资源有限,很多流浪犬会被执行安乐死。
影片中所提到的“监狱宠物伙伴计划”在国外确实有先例,因此片名中的“犬计划”也是一个“大计划”,希望这样的“大计划”将来也能在国内实施,让更多的流浪犬得到有效的救助。
我们通过这部影片也确实看到了流浪犬“道格”、“金莲”和“浩南”十足的萌点,无论是眼神还是表情反应都充满逗趣,也看到了“服刑人员”善良和执着的人性光芒,影片对于边缘群体的关注以及最后提到的“领养代替购买”成为全程高能、节奏欢快之后的落地和回归。
与其它的萌犬电影相比,《监狱犬计划》更能让人在欢乐和泪水中带来感动。
这就是所谓的“影像诗人”导演拍出来的电影。呵呵,真给自己脸上贴金啊!除了尴尬还能说什么……郝蕾这公益做的真失败!
3分
想法是好的,但逻辑不清,有些粗制滥造。
很喜欢狗狗题材的电影,但是这部拍得好烂。
在几乎没有排片的情况下跑到很远的电影院看了一场 说真的拍摄水平很幼稚 故事矛盾也有点牵强 跟这样的班子搭戏郝蕾瞬间2米8 动物公益这种边缘化的题材得不到什么关注 也没啥宣传 豆瓣上也是一水儿的恶评 但是如果没有人去试水拍这种题材 那流浪狗的命运也许永远只有被捕杀和被吃了
淌过雷了,东北往事的导演郭大雷发挥稳定,打分的各位有点B数啊。
剧情一般,为了狗狗看完,但是最大的收获就是有感于流浪狗的处境,请以领养代替购买,而且希望多一些救助机构
镜头非常漂亮,但剧本和台词、衔接都太差了,看着尴尬毫无深度。但无论怎么说能有一部影片支持领养代替购买,支持在中国非常急需的监狱犬计划,必需支持了。虽然简直像是为说而说,为拍而拍,为抒情而抒情,也没有了很多狗狗本身的灵动,也还是希望被更多的人所了解,片子不重要,重要的是拯救流浪狗。
这个题材其实不错 好好拍应该能拍的很温馨。结果导演技术不佳 该搞笑的地方力度不够,该煽情的地方搞得像说教。整部片子感觉拍的太低龄化了。可惜了。
希望大家以平常心开待流浪动物,它们也是地球的一员!它们也可以很棒
看的提前点映场。《驴得水》的原班人马出演,通过两条故事线完成故事的推进,郝蕾的故事线有些虎头蛇尾,剪辑的节奏也略显拖沓,不知所述。室内戏多用中近景与特写,有些特写剪的值得商榷。人与狗的互动戏太少,强行加父女感情戏,较为突兀。开头的荒诞元素设定很好的减少了观众对真实性的挑剔。以上。
我看过的最烂的宠物电影,暂时没有之一
2颗星给狗狗的,感觉自己上当受骗了,驴得水原班人马,冲着这个和郝蕾去的,结果真是无聊透了。
以前对郝蕾这个演员不熟,看了这部爱心满满的片子真的要粉粉了。 @2018-06-25 10:17:54
给狗
呜呜呜狗狗(完全看狗
看完想起某狗节,狗儿真可怜,狗贩子虐狗得都是天杀的!
今天看了哭了8次,大陆可以拍出这样的,可能是太现实!!养狗的别看了,不喜欢狗的喜欢抛弃狗的看看吧!!!
已阅
在影院看到狗狗们齐心完成考核的瞬间,泪点高的我也忍不住泪目,悄悄看了看四周,原来这部片子还是纸巾的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