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的妻子
Жена Чайковского,安东尼娜,柴可夫斯基之妻(港),Антонина,Tchaikovsky’s Wife
导演: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
主演:阿丽奥娜·米哈伊洛娃,奥丁·兰德·拜伦,菲利普·阿德耶夫,叶卡捷琳娜·埃尔米什娜,娜塔莉亚·帕夫伦科娃,尼基塔·埃列涅夫,亚历山大·戈尔奇林,瓦尔瓦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法国,瑞士语言:俄语,法语,意大利语年份:2022
简介:美丽的少女安东尼娜某次在一场聚会上,被彼得柴可夫斯基指尖的美妙琴音吸引,并对他一见锺情。从此以后,“当柴可夫斯基的妻子”成为她人生最大的渴望,她不断写信、大胆表达爱意的行径终于得到柴可夫斯基的注意。饱受同志传言所苦,正面临财务危机的柴可夫斯基,在多方考察下,终于选择向这个疯狂迷恋自己、可提供庞大金援的女性求婚。然..详细 >
Cannes75/ 在空间中延展的时间,在时间中坍缩的空间,仿似由音乐引领穿越。基里尔每回都能玩出新花样,音乐却是不变的缪斯。在浪漫主义回眸如德拉图尔油画之境的画面间,导演收起前作痴癫至花哨的魔幻手笔,只留下几个超现实的音符点缀,仍彰显无尽悲伤的底色。片名已经诉说了一切,我们并看不见伟大音乐家的生命与情感,我们只看见一位遭受欺骗与背叛的女性的眼睛。其目光温柔亦锐利,划开十九世纪俄国天空的浓雾。/ 值得表演奖,口碑应该会爆吧!
作为传记片,搞成这样也还算可以了吧,灯光、音乐、长镜头、艺指都堪称完美,女主表演也很好。当然故事本身比较无趣。
肯定是男导演拍的
一个歇斯底里的妻子,一个不幸的女人。她为什么一定要嫁给他?她又为什么不肯离婚?关于她的背景没有太多着墨,但还是可以了解到,她逃离了家庭,但又因为女性的身份无法以音乐为业自立自强。当她看到一个有才华、受欢迎的男性音乐家时,她看到了太阳,找到了寄托。残酷的是,这是一个她不能爱也不该爱的男人。他们之间没有沟通,没有温暖,只有伤害。他的光芒,他的成就,与她毫无关系。她为自己挑选了一位如意郎君,却赌输了,但离开他又有什么意义呢?后面,她跟丈夫提过一个要求,希望能以他的身份帮她介绍一份工作,但还是被以耻辱为由拒绝了。到头来,她还是因为是一个女人,而被身份和“家庭”束缚、伤害。影片在光影、调度、表演等也都很棒。
1.5 呃
又是一部关于“臆想中的疯女人”电影,冗长又无趣,基调阴冷,着重描绘女主对老柴的偏执迷恋,实在看不出来到底她迷恋他什么,中间穿插无数裸男的剧情是在干嘛?
电影把柴可夫斯基的妻子拍成了一个为爱疯狂而且葬送自己一生的女人,她对老柴的爱情始于音乐的才华,疯狂地迷恋以及接近于幻想的激情,从片中我们其实可以感觉到,她一点都不了解老柴,片中的柴可夫斯基爱好和平和宁静的生活,而米柳科娃带来的是激情的爱和占有欲,二人之间这种缺乏深度精神理解和心理交流的初期生活造成了后来的婚姻悲剧。关于老柴是否是同性恋,片中有一些暗示但是我并不同意,老柴的音乐情感真挚,有浪漫也有忧郁,我觉得从他的作品中看不出任何其他关于同性的内容,说明他的音乐是纯洁的,这种音乐道德上的纯洁性必将和他纯洁的灵魂相匹配。
技术依旧漂亮但真的老调,意外了一下这也能拍MV,但是这个导演就又不新意了
好像通片都是她,但是没有讲到她
曼谷电影节第四部,Central world突发火情没看到结尾挺遗憾的。摄影、调度、表演绝绝子。一个是缄默无言的弯男艺术家,一个是爱得炽烈的直女偏执狂,她们之间无爱可诉。女主角呈现出飞蛾扑火般对丈夫的执念,她面临的遭遇与其说是同妻的悲哀不如看作是女主角自我对信仰崩塌的回避与躲藏,她的执拗证明了她不愿意在爱里枯萎的心性。观众作为上帝视角其实从开片就能察觉出男主gay的身份(初次见面的微表情,迥异的婚礼戏等),这一点削弱了戏剧的反转性,有点可惜。女主角的表现真是灵动而精彩。
同妻劝退片
求而不可得
ok,视听好,男的帅,女的美,同妻泪。不如说说婚姻
依然是炫技电影,但文本太薄弱,仅有微弱的闪光散布其中(并且以危险的方式),大多片段乏善可陈
痴迷毁了自己的一生。初代迷妹想尽办法嫁给自己的爱豆,结果发现爱豆不喜欢女人,一度打算改变爱豆,最后发现无能为力,只能扭曲地去爱和恨柴可夫斯基,同时也扭曲了自己的人生。话说柴老师玩这么花,全国几乎一半的人都知道,他妻子安东妮娜是真不知道还是被爱蒙逼了双眼?其实柴老师娶她也挺让我迷惑的,明明已经公开出柜了,也没打算隐瞒实情,难道真是为了钱?没想到柴老师这样的名人财务情况也不乐观啊。偏执、疯狂、痛苦和绝望,就是柴可夫斯基妻子的一生。电影普普通通。
以古喻今式当下态度的表达冲动,被另一种对古典光影掌控的追求消磨。最后小巴黎为影片特供的配乐是有起到提振观感并联结今昔的作用,但整体还是在消磨中失去了很多延展性,仅保留依稀能辨别态度的文本结构。省去动机铺垫而以直接、强烈的冲动投身夫为妻纲的秩序里寻求幸福,自然能接受在一旁崇拜男性但被男性的关系网无视仅作为某种财物存在的处境,真正不能接受的是自己所崇拜的这个男性完全不属于也不愿意承认这一秩序,在这个层面上有点像俄版《天下乌鸦》,只是心照不宣的认同在另一种语境下被置换成权力反叛的复仇、宣泄,甚至「亵渎」。
安东尼娜本来也有自己的名字…结尾的长镜头确实让人震惊。在这个时间点看一部俄罗斯电影,竟然有点历史和现实共振的感觉。
6/10。柴可夫斯基从灵柩中爬起来,咒骂他的遗孀开始,影片就带入了男性天才和女追求者间毫无情感之实的婚姻,安东尼娜以飞蛾扑火的姿态,实现爱的承诺,这份疯狂的情感难以归位于对天赋、名望的迷恋上,使得性别和性向等身份议题,占据了比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更重要的位置。在浓雾笼罩的阴郁街道上,安东尼娜决绝地踏入一段如同坟墓般的爱情关系之中,奔走着挽回柴可夫斯基的心,作为一切肇始的柴可夫斯基在离居后并未有太多戏份,反倒是各个维护天才的男性将安东尼娜层层包围,时而循循善诱,时而厉声要挟,都无法阻挡安东尼娜死心塌地的追随。结尾导演一惯舞台式的长镜头和调度,让这部年代戏看上去很有现代气息,穷途末路的安东尼娜上演着心碎的舞蹈,去诠释两性的权力博弈和无尽的情感折磨,她周旋于头戴军帽、赤裸的男人们中间,游刃有余地操纵一切。
毫无看点令人乏味
# 75 Cannes 主竞赛# 技术牛爆了,尤其结尾五分钟的梦幻长镜头,完全可以做影视教科书,但是故事成为短板,同妻古往今来世界各国都拍了不少,对于女性内心的痛苦煎熬,爱欲的无处释放,谢列还是没能拍出令人共情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