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画面特别华丽的电影,把京城的夜色阑珊、暧昧和温柔用影像描绘到了极致。
夜雨后的都市,洗刷了城市的干燥和尘烟,那湿漉漉的街道映照出街头的霓虹和橱窗。
让这座城市显得格外的清新和迷人。
这样的夜晚令人想发生爱情,亮亮和喵喵就是在这样的夜色中不期而遇,她上了他的车,他们在夜色中呼啸而过,穿梭隧道,挂档,踩油门,甩尾,上演一场华丽惊险的飙车戏,而风平浪静过后。
喵喵无声离去,消失在夜色里,留下亮亮蓦然虚空,仿佛一场梦境。
令他心有余悸,久久回味。
我们每天都会和千百种偶然擦肩而过,有的成了恋人或是知己,这部电影就如是。
冥冥之中命运又安排两人再次相遇,对于亮亮来说那是一种失而复得的惊喜。
在一起,争吵,分手,怨恨,熟悉的陌生人,彼此在心底留下疤痕。
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情路历程。
这个故事足够的接地气。
人物的性格、故事的情节、桥段、台词都让人感到那么熟悉和感同身受,我们从中看到我们曾经或现在的自己。
其实这个故事用六个字就可以概括——女人作,男人贱。
喵喵是个占有欲极强的女人,对爱人过分的掌控让亮亮无法忍受,这样的女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当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的时候,她就会变成一个侦探、FBI。
你成了她的私有物品,任何人不可碰触,精神上都不可以,这恰恰是分手的节奏,很少有男人能受得了这个。
爱的撕心裂肺,伤的痛彻心扉。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爱一个人只需八分,留下二分爱自己。
性格所致,悲剧已定。
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果猜到是这种结局,是不是当初就不应该打破这种单纯的美好?
在爱情的世界里恋人未满时的暧昧时期才是最美的时光。
喜新厌旧,朝三暮四,是男人的秉性。
在爱情的世界里,要给男人尊严,留有私人空间,否则一定会让他疲惫、压迫的喘不过气来。
女人永远不要做扶不上墙的烂泥,而是要做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对他若即若离,女人要做一只泥鳅,让他抓住了又滑走,得不得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就是这个道理,你不爱他的时候永远是你最吸引他的时候。
感情是感性的不可控的,如果我是亮亮,恐怕也会留恋起前女友梅梅的好。
这部电影的编剧是小有名气的微博大V@作业本,剧作方面他顺手拈来,一些网络上流传很广的段子被恰如其分的安排到剧情中,给影片增添了一些黑色幽默的元素。
尤其是那段经典的琼瑶式的吵架戏,令人忍俊不禁。
这部电影的导演李蔚然是著名的广告片导演,曾经拍过特别温情的地铁系统系列广告等许多知名广告,他对影片的色调、美术、用光、摄影、剪辑等等都极其考究,抛开剧情不说,单看画面也是京城的一部影像名片,捕捉到了这座城市的种种美景和华丽格调。
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的男女主角在现实中亦是一对情侣,相信他们在电影里演绎不同的爱情故事,对两人也是一次有趣的经历。
我能感觉到两人深情的投入,尤其是倪妮入戏太深,把女主角那种神经质的占有欲发挥的淋漓尽致,凛冽刺骨。
心思缜密,人物性格刻画深入骨髓。
这部电影的片名叫《我想和你好好的》这是女主角内心深处的告白,也颇为准确却又充满讽刺意味,我觉得她根本就不想好好的,不倒腾出些事情来,她就不好过,这是多么复杂矛盾而扭曲的人格,它传递出的情感是爱情是痛苦不堪的,爱情是一种折磨,而分手是一种解脱,在圣诞节的夜晚,她又再次坐上了他的车,她说:再带我飚一次车吧,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不知道是两人的重新开始,还是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结束的意思?
总之,首尾相接,巧妙的把相识和结束对照在一起,此时的他们恐怕再也找不到当初的感觉,她减去了长发,似乎是放下和重新开始的意味。
“我叫喵喵,”“我叫亮亮,”这样的爱情故事在歌舞升平的城市每天都在发生。
得到,失去,生活是这样子,不如诗。
令人意外的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平淡日子里的刺》由韩寒作词,宋冬野演唱。
韩寒对影片主题的诠释加上宋冬野迷离哀伤的声音为影片的基调泼上浓重的一笔。
在歌舞升平的城市 忍不住回头看我的城池 在我手的 将要丢失 他的幼稚 我的固执 都成为历史 破的城市 平淡日子 他要寻找生活的刺 生活是这样子 不如诗 转身撞到现实 又只能如是 他却依然 对现实放肆 等着美丽的故事被腐蚀 最后的好梦 渐渐消失 放下玩具 举起双手 都没有微辞 生活是这样子 不如诗 转身撞到现实 又能如何 他却依然对现实放肆 等着美丽的故事被腐蚀 最后的好梦 渐渐消失 放下玩具 举起双手 都没有微辞 这是个很久远的事 在歌舞生平的城市 忍不住回头看的我的城池 在我手的将要丢失爱情是一场瘟疫,随着岁月的久远,渐渐归于平静,但深埋在内心深处的刺,总会在某个时刻隐隐作痛。
一生中可以喜欢很多人,但心疼的只有一个。
前段时间迷上倪妮,最近也就搜罗着她的老片子开始看,偶尔还买了几本她为封面的杂志收藏。
那天看到虎扑上几个动图推荐,是倪妮在该片中的片段gif,就寻着来了。
基本上还是抓住了现实中许多情侣都会存在的问题。
作为男生,即便女主性格也存在问题的情况下我却仍想为女主抱点不平:男主玩心十足,与前女友纠缠不清,分手却仍留有前女友物品这是不应该允许的,是男女主矛盾出现的最主要导火索;女主疑心相对重,控制欲强,不留空间的相处方式最终让男主抓狂提出离开。
双方对于该问题沟通也不积极,而作为最主要责任承担者的男主也并不配合解决。
剧情基本写实,情节发展也相对有逻辑总的来说,6.0的分我觉得是低了的。
弗洛姆在其著作《爱的艺术》一书中说:“两个迄今为止同我们一样是互相陌生的人,当他们突然决定拆除使他俩分割的那堵高墙,相许对方,融为一体时,他俩相结合的一刹那就成为最幸福、最激动人心的经历。
这一经历对那些迄今为止没有享受过爱情的孤独者来说就更显得美好和不可思议。
这种男女之间突如其来的、奇迹般的亲密之所以容易发生,往往是同性的吸引力和性结合密切相关或者恰恰是由此而引起的。
但这种类型的爱情就其本质来说不可能持久。
这两个人虽然熟谙对方,但他俩之间的信任会越来越失去其奇迹般的特点,一直到敌意、失望和无聊把一息尚存的魅力都抹掉为止。
当然一开始双方都不会想到这点。
事实是:人们往往会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寂寞。
”
俊男美女,干柴烈火,激情过后就剩下一地鸡毛。
激情之后亮亮开玩笑说要养喵喵,喵喵没有拒绝反问亮亮对多少女人说过这样的话,亮亮说有很多。
亮亮在分手后还和前任保持联系,有事情还会帮个忙。
亮亮是对待别人有点缺乏边界感(不懂拒绝、跟同事/前任暧昧不明令人误解、冲动时说要养xx),遇到事情逃避(因为喵喵缺乏安全感居然用让她生孩子来给她安全感)。
喵喵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跟踪、查手机、监控、试探)并且掌控欲非常强,依赖性强(跟亮亮在一起后不再认真工作,没有正脸的戏不演),不成熟,一旦进入爱情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导致用力过猛。
归根结底还是对亮亮(对爱情)的不信任,大概率以前受过伤害或看过太多父母婚姻中的不幸福。
亮亮和喵喵的爱情看似单纯美好,实际上两个人在二十几岁的年纪可能并不懂得如何爱别人,在爱情中爱的可能只是他们自己。
我们都执念着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并且希望伴侣也能按自己的方式选择,一旦事情超出我们的期望,就会产生负面情绪。
过于纠结于事情本身的对错,忘了我们对对方的爱。
在爱里没有对错,有的是包容和理解。
感情是奢侈品,我们跟不同的人在一起时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有的人能让你沉沦,有的人能让你成长。
一个小演员或者小模特,从一个土豪的车上下来,坐了两次男主的车一起去了趟酒吧,然后就莫名其妙的同居了。
她居然还在逼问完男主有多少妹子之后伤心的躺在床上,说,你怎么那么多女人啊。
搞笑了,泡个妞这么容易,谁女人能不多啊。
男主把一盆火锅倒到一个胖子的头上,打完他然后若无其事回到家,接着裸奔到街上,看到警察叔叔,一头扎进了警车了。
警察还说,没什么事你就走吧。
我原来以为这场蛋疼的恋爱从06年开始,可以在12或者13年给观众一个完整的交代,至少要表现出我想和你好好的趋势。
结果发现06年的设定极有可能是因为摩托罗拉不给赞助智能机。
总而言之,这就是一个神经病想要把一个贱人逼成神经病的故事,结果还没成功。
看了《我想和你好好的》,我首先想肯定这部片子的名字起的好,因为这个名字完美的涵盖了整部电影的内容,看了电影你就会知道,这部电影简单到确实用这个名字就解释清楚了。
这个简单的电影你就当几个简单的喜剧片段来看吧。
我看了觉得怪怪的,拿这个片子当电影吧,节奏慢的离谱,全篇没有一个高潮。
拿这个当电视剧吧,相信很多人会看的很虐心的,因为这就是把生活中(也不像是现实生活)一对小情侣的无聊的吵架内容堆到了一起。
而且,这种类型的电视剧很早就有了,而且比这部电影的成就显然高多了,那就是《过把瘾》,而且比这个更接地气。
而说到创新度,这部电影的导演不知有没有看过《爱情麻辣烫》,感觉跟那里面郭涛和徐帆演的那段差不多,可以看出,这部影片完全可以压缩到整部的四分之一左右的时间。
关于内容,可以说既简单又不接地气啊。
两个人奇特的偶遇,然后互相折磨吵架到结束。
片中冯绍峰演的亮亮在刚开始见到女主角时,显得很不善言谈的,送女主角飙车英雄救美之后连个电话都没留,后面的内容中冯饰演的亮亮又在几个女人面前表现的能说会道,左右逢源的。
而女主角也是,既然她后面爱那个亮亮爱的那么深,以至于对方都几次受不了了,那她难道刚开始在亮亮英雄救美之后没有一点点的动心吗?
刚开始连一句话都没和男主角说就走了。
,唉!
再说说吧,片中男女主角的相遇就有点牵强,没有任何铺垫,没有任何基础,女就上了男的车,就算是有几率的,但是很小,既然反映的是现实类生活的,可以说不接地气。
而且,让一个漂亮的广告电视演员甩开有钱有好车的土豪,死心虐心的爱一个一般般的广告职员,好像也不怎么接地气,这难道又是一部吊丝逆袭的戏吗?
这部电影上映之前通过豆瓣了解了这部电影的大致内容 也看了预告片我看预告片竟然看哭了 呵呵 我觉得喵喵就是我12日上映的时候迫不及待的拉着男友奔到电影院 影片后半段播到喵喵的歇斯底里 播到亮亮的抓狂 坐在我身边的男友直叹气 尤其是喵喵在床上呼了亮亮一巴掌……我也打过我男友一巴掌 也就在半个月前吧 因为他过去的事情 至于翻手机 我也干过 甚至我知道他和她不会有什么 我也要求我男友一一说明电话的内容 曾经有通女生的电话 我甚至要求我男友在电话里和对方说 请你不要再打电话过来……寻死之类我也干过…… 或许在男生看来 在女生看来都不可理喻 但是我爱他 我控制不了我的行为 我们有过短暂的分手 分手之后的难受让我撕心裂肺 所以我要好好珍惜现在吗 但是这种病态的行为会让这段感情维持多久呢?
在你们看来喵喵就是作女 你们可曾体会到她的苦楚?
谁能坐下来好好开导她呢?
今天其实是第二次看这部影片了,成年后几乎没有二刷过什么电影电视剧了,这次也是在看自己看过的豆列里发现当年的自己给这部影片的评价是完美诠释了和男友的状态。
初刷是在13年,当时我有个男朋友,我天秤他狮子。
我爱他的小帅,爱他的体贴,爱他的幽默和孩子气。
同时我也恨,恨他漂亮的前女友,恨他还会看别的女人,恨他偶尔不绕着我转。
我爱他呀,爱到希望占有他每分每秒,希望他每一个瞬间脑子里想的都是我,希望他得了失忆症忘记与他同居过的漂亮前女友。
可是我又不懂爱,不懂得爱是要吸引对方,让对方真的开心轻松,只顾着宣泄自己的情绪,强调着主权,用逼迫他来证明他爱我,肆意挥霍着他的耐心和爱。
会在他出差回来的时候冷脸玩游戏,只为报复他在我下班回家后没放下鼠标抱抱我。
会在他累的时候发脾气,直到下跪哀求我不要离去。
我不知当时是魔怔了还是脑残,无所不用极其的消耗他,折磨他。
同时自己也愈发没有安全感。
最终我用离开画下了句点。
原来人,是要懂得了最深刻的遗憾才会改变。
曾经的行为在现在的自己眼中就是个神经病,感谢他在我疯魔的时候那样包容过我,感谢他让我相信爱的美好和如何去爱别人。
“我想和你好好的”这句话,恐怕再也无法告诉你,也没能做到,望你一切安好,往后余生都能和爱的人好好的。
首先说 这片无论如何在国产片里算是有诚意的 向主创人员致敬先电影开始于闹剧 终结于筋疲力竭整体结构和失恋三十三天很相似 但比起失恋三十三天的故事性恐怕剧本上还是有些问题的 故事性在后面的剧情里越来越像是陪衬了 有些主题先行的味道大量转场的空镜头把北京拍的真好看 我记得极深刻的 得数两人争端不休时 夜晚空荡街道上卷起的落叶 和着秋风把北京这对儿典型情侣萧瑟的心境衬托的很好 主要是 也太适合北京的秋天了 北京太大了 可那种空空荡荡的大 让你连感情里的激烈情绪似乎都被稀释 这情绪没有方向但又无处不在女主角从片头就看得出是个什么样的人 为感情孤注一掷那范儿塑造的还不错 但总有点儿觉得空 找不到依据的感觉 可能也跟整部电影的氛围有关系吧 她和男主角之间 前几次矛盾的化解都有点儿让人摸不着头脑 闹了 然后 做了 这事儿就过去啦?
至少我觉得根据影片中设计的女主角性格 她不该这么简单 包括由于男主角总是不能说到做到之后 她的反应 她虽然歇斯底里 却也应该更有层次的发泄 不然哪对得起前面一套套拆穿男友的精明劲儿啊 女人爱了的时候是傻 但女人的敏感 也绝对不仅仅是哭闹和质问以及更严密的控制而已 她们也会有更多其他表现 谁都是人啊 扁平人物偶尔也该有出格才对 在这一点上反正让我就剧情方面就反复出戏好几次再说男主角 一开始看着总有种违和感。。。
也许有之前冯绍峰其他角色塑造的原因在 但还是不可否认 他演蒋亮亮并没有他是蒋亮亮的感觉 蒋亮亮 这是一恋爱能让你觉得是被爱的好手 但对于恋爱奔着结婚的女孩而言 丫绝对不是一好人选 一次又一次的验证女人为爱情失去理智的戏码一次又一次验证男人为了自由放弃爱情 告诉大家 结婚还是直接找老实人才行 可对于我个人而言 看到他联想到的更多的是当代男人对感情的态度 影射的恐怕是当代大部分男人对爱情的态度不过是叶公好龙 罢了在影片里当他听到女主角为他放弃了去横店拍戏的机会的时候他的表现对之后剧情的发展 已经有预示了 他没有真的在乎女主角为他放弃了什么 悲剧早就潜伏在生活的脉络中 只不过大家都是不死心的人 所以只能等所谓幡然醒悟的一天了比起故事来 整部电影更多说明的 是这句话我想和你好好的 但 我要怎么才能 和你好好的恐怕这才是爱情电影从始至终的主题也同所有真正还在恋爱的你们一起探讨不过谈恋爱的妹子看了估计以后对付男朋友不老实 又会有许多心德了 具体不剧透 可以当学习教材看看啦
只有标题是本人观影感受。
以下完全是个人碎碎念,与影片无关。
如有盆友觉得被诓点入,解放深表抱歉!
^_^今天周六,醒来无事,想腾空一天,专门给自己沉重的心思放一个假,即兴地寻找今日的节目。
煮brunch的时候,猛然想到这部片儿。
看这部片儿,完全是因为生活里的一个大美人在微博里转发的剧照,以及本人对倪妮的看重。
现在演艺圈的情侣档越来越多,最喜闻乐见的就是冯绍峰倪妮。
于倪妮的某个角度仿佛看见了自己往昔的密友,光滑白皙的脖颈、相似的发式以及北漂妞京化了的语气。
说是往昔,是因为自己在心里已与她挥手告别,断然决定相忘于江湖了。
不忘又能如何呢,我们真真是天南地北,就连春节回老家,若非细心排好时间,恐怕都是没有时间相聚的。
就算见了,似乎除了正在发生的爱情、高中同学和明星八卦,我们也都找不到更能凝聚彼此兴趣的话题。
七年,不单单是爱情,就连友情,都经不起七年之痒。
七年前我因她的不辞而别而泪流成河,整整一天哭到不能自已,也许是那场眼泪奠定了我们之间七年默契和联系。
七年间,她数次回家探望,探望我,也探望她当时的男朋友。
每一次她的归来,我都是严阵以待,恨不能夹道欢迎。
每一次我都要缠着她陪我睡一晚,哪怕是大学宿舍里狭窄的单人床。
每一次她跟我一起走在大学校园,在街头,因她倾城容颜而吸引到无数目光时我都窃喜自豪,因为这样美丽的朋友她是我的。
自恃貌美,但在她面前也不过是甘愿做一片绿叶。
那些年还是短信当道,我们每日每日以短信讲述身边的新鲜事,哪怕一个“哦”都值得等待。
她七年前发来的为数不多的邮件,我到现在都还保存着。
她未曾在象牙塔里陶然,却更早地知道了社会的模样,当我还依赖着父母的经济时,她已经开始自给自足,并不断送礼物给我,纵不名贵,可都是精致的心意。
前男友曾戏称,觉得他是我和她之间的第三者。
朋友间那些一起哭一起笑,你生气我开导,我难过你抚慰,双城间彼此探望,相互扶持守望相助的戏码我们全都上演过。
就这样,一直双城着,各自经历着,各自倾诉着,分头完成了三观塑造。
我们熟悉又陌生地相伴了七年。
这七年中的后三年,我来了香港定居。
说到香港,我充满了无限感恩,这是一个让我看到希望却又让我焦虑的地方,我太爱这座城市赋予我的一切,成长,孤独,智慧,眼界。
慢慢地,梦想的框架搭好,野心太大必要沉下心来安静学习。
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构思着自己的未来。
她在北京谈着恋爱,换了工作。
我们已经改作微信联络,偶尔会打打电话,但更多已经变成了无所谓的动态表情。
她会告诉我一些她的爱情,诉说着和那个北京男孩儿间的日常琐碎,讲讲一些对她抱有幻想的男孩,和一些对她心怀不轨的男人。
但形式上已经不是短信时代事无巨细的描写,替之是对关键词的串联和领会。
起初我会与她聊聊职场聊聊梦想,只字片语之后发现工作对于我们的意义迥然,在这方面我便也开始缄默不言。
经济上我实现了自给自足,每次回家见面我会送她一些精致的礼物,不多,但是价钱抢眼。
今年春节拿着G牌的精致包装递给她时,莫名有些悲凉,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亲近与否要靠这些东西来衡量了。
从几时起,她竟可以若无其事地公开间离我和另一位密友的关系。
从几时起,她竟可以毫无遮拦地将我推置于尴尬无援的境地。
我太像个怨妇了。
我爱她,像爱家人一样爱她。
她父母离婚以后,我跟爸妈说我们家要给予她最大程度上的家庭温暖,就把她当家里的小女儿看待,实际上她确实小我三个月。
我为她选择男朋友出谋划策,我担心她在北京衣食住行,我对她说我将来要在北京开个会所,服务员全是波浪发高跟鞋大红唇,你就坐柜台帮我收钱。
能给予最深伤口的永远是最亲近的,有时候最痛的伤都已被自己选择性的麻痹收藏。
事后我跟妈妈聊起那天聚会的情形,听到妈妈回复“可怕”二字,我认同但又不肯相信。
友情,就是泛泛的爱情;爱情,就是升华了的友情。
两人之间的关系,总是要靠一些可以承受的内疚去延续。
这些内疚的来源,无非是今日你对我好一些,明日我对你好一些,加之一些作为催化剂的相约、深谈。
这些“可以承受”,也许就是所谓的君子之交淡如水了吧。
至于能否成为知己,那要看三观兴趣和梦想。
女人间的友谊,某种程度上更要依靠一种智慧作为度量,漂亮女人都希望万花丛中唯我耀眼,那么两个漂亮女人在一起,更是容不下被身边的掩盖了光芒,除非其中一个心甘情愿。
但是这种心甘情愿,也是要有基础的,若非另一个真的有璀璨夺目的本事,并且两人相较,在时空上都有优势,否则这样一种心甘情愿作为陪衬的心态总有一天会倦怠,这一方的不停止的付出已经成为深千尺的桃花潭,积蓄了怨怼,关系就开始不再平衡。
遇到一个火源,便点燃了两人间的隐雷。
我和她之间的问题大抵如此。
想来也可以回归到七年足以令一个人脱胎换骨的说法。
其实我们从未直抵对方内心,高中时代,高考的焦虑掩盖了我们对自我的探寻和追逐,在三观形成的大学时代,我们处于截然不同的成长环境,她在职场的所见所闻所感于我都是千里之外,我坐在图书馆里啃书本写梦想读小说的日子于她又是陌生不已。
我追求的爱情要心心相印琴瑟和鸣,她的爱情也许可以解读为“如果还有明天”。
我要我的职场发展线条清晰,走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不断丰满自己羽翼。
她的职场,我知之甚少。
我的休闲多用在思考和艺术,她的我几乎未曾参与。
我以为有了她生命就不再孤单,谁知有时话不投机却是深深地孤单。
罢了罢了。
能以距离和时间作为借口结束的关系,总是没有那么伤人。
近来一段时间,精致、优雅、勇敢是我追求的关键词。
精致自己的世界,断舍离,变美丽。
优雅,让自己在每一段关系中都能优雅地付出,优雅地内疚,抑或是优雅地离去。
而勇敢,真想为自己改名叫苏勇敢,不能处于任何一段消耗自己的关系与情感当中,所以,要勇敢地取舍和承担,勇敢理智地决绝,勇敢潇洒地再见,为正能量节省。
唯有让自己的世界整洁清净,才能让反射更多的阳光,就那样去做吧,其实我已经斟酌良久。
也许我会再想念她,就像我今天敲下的这些文字。
可是我不会再去祝福她。
因为我不想知道她的未来,我只愿铭记过去的亲密,从此以后,我们都是陌生人了。
跟王朔《过把瘾就死》的情节基本一样啊
虽然明显有《过把瘾》电影版的意思,但作业本苦涩又搞笑的台词,电影院良好的群众氛围,还有两个演技不差的现实情侣演员,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无聊不过很真实,换个人演我才不会看呢~
10年之后的几年,国产电影市场很多这种都市爱情题材,当时什么白百合呀倪妮呀杨幂呀林志玲呀景甜呀舒淇呀等等都正当红,我那会儿经常和小崔崔去看这种片子,可惜呀,时光荏苒,她估计都孩子会写代码了吧,哈哈。(with 小崔崔@星美国际影城 2013)
非常好!唯一不足在结尾应该撑多一分钟,哪怕一分钟空镜也好,多一分钟,就完美了。
喵喵一看就是处女座啊...
我觉得看过最好的国产爱情片 豆瓣竟然才5.8 向来不爱看爱情片 觉得做作空洞 喜欢这部大概是有共鸣 看到了自己 倪妮是真的美
相爱容易相处难。
爱的深到血液里那种疯狂 这种题材太多 这是我见过表现的最烂的一部 本来完全可以表现的更好 现代都市情侣纠结的爱像喝多了酒想吐却卡在嗓子眼一样难受 我能说导演没谈过恋爱吗。而且这男的真的傻逼 连最起码的忠诚也做不到 不能自重一点吗 如果真的爱 给对方真正的信任 她也不会那样多疑
两颗给导演,画面很有美感,广告导演出生在这方面的功底很扎实,不过大量使用移轴空镜略显运作。一颗给故事情节,作业本作为编剧确实把一些情感细节刻画的很到位,极致敏感又缺乏安全感的形象让人能找到一些影子。因为爱才会伤的深。
作也是要有理由的啊,过把瘾里杜梅的那种作是有理由和生活背景的,而这部片子毫无由来,纯粹是精神病的意思,编剧问题太大,小段子救不了大无聊。加一星给摄影
爱到让人窒息的爱 能有几次
说实话,冯绍峰挺帅的,挺爷们的;好像学到了些什么;不知道换个位置思考有没有用;后面高潮无力,太短~·~
- -导演你不知道长片是什么就不要拍好吗。。。我妮的大长腿给一星
两个神经病的神经病爱情
结尾很坑爹
很真实,很现实,很写实。豆瓣上某些little bc 估计是从来没遇到过爱情
作
看过后觉得 英文名字比中文名字好 Love will tear us apart 还真是这样的 真爱 抓太近了 就失去了 一如我书架上的字条 The firmer you grip, the easier you lose 或许看太多这些了 有些不敢去爱的勇气了 平淡的 才是持久的 对吧
还以为是个喜剧 结果阿 猜得到开头猜不到结局 419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