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少年》的原作漫画,是一部看着可以上瘾的作品;《20世纪少年》的改编电影,是一部看着可以睡着的作品。
我看了第一章之后,就再也没敢看第二章。
对于任何一部作品,剧情好仅仅是基础,在此之上,更重要的是叙事结构和节奏。
节奏感不强的电影,就会让人觉得乏味,即使成本再高,也只能撑门面。
其实,《20》的世界观如此宏大,本来就不该以电影形式呈现。
就是冲着阵容强大去看的,看完之后还是只剩下“阵容强大”几个字。
故事有点扯,竟然是还原小朋友时编的故事,还真的是按照时间、地点严格实行。
猴子脸反反复复的“ken ji gun, a so bi ma shi yo”,又把组织取名为“to mo da ti”,是不是说明其实他从小到大,渴望的都只是跟贤治他们一起玩而已?
一众大牌,都没有空间很好地发挥,可惜了。
倒是演神乃婴儿期、幼年期的小朋友都好可爱,这是唯一亮点了。
虽然不怎么好看,但因为看了一,所以就想看完二和三。
更何况希望看到传说中后面会出现的神木隆之介。
我从一开始就知道电影版无法展现漫画的辉煌。
毕竟悬疑类故事每个细节都很重要,就算是2个小时的电影,想要把那么多内容融汇进去也是非常困难的。
从这个起点,电影版就略逊一筹。
再加上配乐和人物塑造不够丰满,令整个片子感觉匆匆过去,没有什麽给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漫画中很下功夫的刻画每个人物,那些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可爱到了骨子里,不是电影所能做到的。
虽然很佩服选角能力,居然找了那么多相像的演员,如丸尾,当机,忠诚信徒和双胞胎兄弟,都感觉神似已极。
但可能是主要配角太多的缘故,分给每个人的时间太少,所以就像《哈利波特》电影版一样,每个人物都很泛泛,没啥出彩的地方。
我最喜欢的贤知倒是保留了漫画的基本形象(美型版。。
)。
主要是我觉得这个时期的贤知比较不出彩,随着回忆和剧情的深入慢慢成型的那个贤知,那个具有伟大精神的平凡的正义伙伴,才能绽放光芒。
相比之下,此时的贤知和一般角色一样,想出彩也难。
这个时期将军(落合长治)应该比较出彩,还有当机和那些童年时的朋友们算是真正的亮点。
可惜将军没分到多少戏份,那么靠后才出场。
和贤知一样,将军从小就展现的过人的意志,他的丧子之痛和他在泰国时与朋友组织的对抗是这一时期的一个主要内容,可惜在电影中没有表现。
缺少了这段情节,将军这个人物就无法完整了。
将军是我第二喜欢的人物,他说,“最悲惨的时候,是我小孩去世的时候。
”“那里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是充满空气的‘这里’,普通的现实世界”。
这些话从我看到的那一天起,就在鼓舞着我。
(前一句教会了我男人心底要有深情)其实将军是个比贤知还难塑造的角色,如果说贤知代表光,那么将军就是光下的影子,他更复杂,矛盾,他在小时候就有出众的智慧,他和“朋友”一样,看到了很多同龄人看不到或理解不了的东西,这样聪明的人不会拘泥于简单的善恶,所以面对贤知的号召,他应是最理智的人。
但他毕竟回应了贤知的召唤,因为是朋友,因为约定了要拯救地球。
而且对经历了痛苦的他来说,确实有必须要做的事。
片中的小神乃实在很可爱,长大后的样子也出来了,虽然没那么可爱不过也还行,就不知演得怎么样了。
日本动漫改编的作品好像都有些动漫的夸张感。
这一点我还不太适应。
漫画和电影毕竟不是一个东西,如果电影太模仿漫画的话效果自然会很夸张,电影的真实感势必受到影响。
不过考虑到神作所受到的压力,为了但求无过也无法做太多改动吧。
关于配乐,我老感觉挺戏剧性的,不太流畅,一断一断的,煽情的地方还老想煽情,感觉不很自然。
很想听贤知唱的那首歌,但是又很害怕听到一个不好听的。。。。
音乐在这部片子中应该是压轴的一部分,如果音乐差就很难达到原著的高度了。
虽然一首《20世纪少年》作为主旋律,但贤知自己的摇滚才是重头戏吧。
现在来说说我觉得比较大的败笔,就是结尾那块儿。
机器人一来做的很糙,喷病毒和滋水枪差不多。。。
二来没有解释为什么日本没有派军队去破坏机器人,反叫几个市民跑到前面。
漫画中友民党那时已成为日本第一大党,日本国会议事堂被炸后,大部分议员非死即伤,友民党“受伤最少”,势力就更大了。
机器人出现时,日本同时有恐怖分子的爆炸袭击,加上病毒的杀伤力远比电影中表现的要厉害,又是火又是毒,一时间局势失控。
至于为什么不派军队破坏机器人,是因为侦查飞机发现机器人上印着放射能警告标志,就是个移动的核弹。
加之政府当局的应对迟钝,才导致最终的结果。
在那个时候积极对抗机器人的就只有贤知一派了。
就因为缺乏对以上问题的铺垫,使我自己看到最后都觉得这是个拙劣的小成本科幻片,一点不现实。。。。。
看漫画的时候,完全没想到故事进行到这里才刚崭露头角。
之后的故事要精彩百倍。
已被朋友统治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童年的朋友们要如何反抗邪恶势力,朋友的真正身份是什么?
我想光看电影的话也会有所期待的。
我也算是满怀期待的。
最后,在文章的结尾说一句很变态的话,贤知,一起来玩吧。。。。。
凌晨,躺在床上看完了这部电影,再看右下角的时间显示,已经四点多了。
在准备评论之前,看了其他人的一些评论。
发现很多人都对电影的拍摄手法还有在电脑设计方面显得非常失望。
然而我觉得并不是所有的这种连续性的电影都需要拍得像《哈利波特》《指环王》那样精致的,你不觉得如果那样精致的,否则不也是落了俗套吗?
本来,这部系列电影的第一部就是大多围绕着童年的回忆为线索,带引那些从未看过原作漫画的观众来逐一介绍主要出场人物,这也是系列电影一贯的表现方式。
而快剪、碎剪也是堤幸彦一贯的拍摄手法。
本来导演就是整个电影的灵魂人物,如果你熟悉导演的一贯作风话就应该事先有心理准备,看还是不看取决于你自己。
如果从来没看过该导演的作品,那就更没有什么资格去指责他什么,老老实实地去墙角看你的漫画去,而不是真把自己当成专业影评人了。
在这个习惯运用各种科技特效来拍摄电影的时代,我们仿佛往往只注重了那些绚烂的却并非真实的东西,而忽略了隐藏在其背后最真诚朴实的,这或许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已经被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给“污染”了。
漫画没看过 貌似都说原著很精彩看情节的找不到情节看意识流的又不够行云流水原来我老了觉得十几岁看这个电影比较合适
全片乱七八糟,装神弄鬼,语无伦次,不知所云。。。。。
简直是个浪费时间的垃圾。
还不如那美女砍僵尸的啥片,至少里面女的还可以看看。
就这居然还有第二章,小日本疯鸟。
哎呀呀怎么说怎么说,因为看过原作漫画,再来看电影就不免有比较之心。
漫画实在太经典,将热血与悬疑结合得那么好,重点在于细节铺垫的好,氛围烘托的到位,所以无法将16册的漫画浓缩到两个小时,感觉情节的突兀,演员情绪的转变都太突然了。
而且没有任何紧张感嘛。
当然能把一部如此超现实的漫画拍出来就很不容易了,不过导演的功力还是不够啊,还是这部漫画太神作了,小神乃好可爱,健次是不是太老了。
不过强力推荐漫画,太爱了所以给四颗星。
初五那天下午,我到厂外一家快餐店叫了份炒粉,吃完之后,喝着热气腾腾的白开水,看着店外的一切。
天还是一片阴沉,据说这是S城最冷的一个春节,地上的纸屑以及各种杂物在阵阵冷风的吹动下贴着地面飘动或翻滚着。
店里就我一个顾客,如果我算是顾客的话。
地上显然刚经过打扫,地板砖还是潮潮的,凳子都叠起来倒着垛在了桌子上。
我看了看水杯中袅袅摇曳的白气,突然想起了前几天看的一部电影《20世纪少年》(日本拍的,我现在是几乎不看国产片了)来,里面有这么一段,远藤贤知在与“朋友”(一种新兴宗教组织的头目)做决战前有这么一番话,他说有人曾对他讲过,玩摇滚乐的人都活不过27岁,比如布莱安·琼斯(BrianJones)、强尼斯·乔普林(Janis Joplin)、吉姆·莫利斯(JimMorrison)、吉米·罕醉克斯(Jimi Hendrix)(很惭愧我一个也没听过),我当时就一震,我今年不也正是27了吗?
虽然我不玩摇滚,而且看起来我也不会这么短命,但这句话于我却有其蛊惑之处。
27岁的我今年将会有怎样的际遇呢?
在2011年到来之前,谁也说不好。
或许也不过如前26年一样,平平庸庸无聊的过吧。
人生就是这样吧!
于大混沌中给人以微茫的希冀。
他后面又说自己最终还是过了28岁,很失望,又说看到现在还有很多年纪一大把的高手还在玩摇滚,才放弃了死很屌的念头。
这同时又让我想起了刚看不久的NHK纪录片《影像的世纪》中在“朦胧的不安”中自杀的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来,日本这种对自杀的迷恋,好像是由来已久的,对日本文化稍稍有所了解的人,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吧。
别的不说就单说作家比较出名的就还有三岛和川端康成。
这自然有其文化方面的影响吧,具体我也没有研究过。
个人觉得鲁迅先生的《铸剑》的创作应该有受这种情绪或文化的影响。
再回到贤知的这段话,结合整部电影,仔细想想,让人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反抗邪恶的战争,所谓的这些只不过是伪装的外壳而已,真正的内核其实是摇滚对这个社会的抗争而已。
男主娘娘腔啊 健次应该是那种很帅气的平凡人小朋友们还好 尤其是双胞胎大人们就........最差的是气氛啊 变成普通片了 还不如妖怪大乱斗有趣想想原作 想想Monster 那压抑得喘不过来气的气氛哪去了 这是最不满意的吧大机器人真棒 长大的神乃不可爱 改去cos ff8里那个双截棍女还差不多
《20世纪少年第1章:完结之开始》看起来像部喜剧片,最开始学校里到处是捣乱事情的开始,广播室里引出的第一次播放的摇滚乐,但说了一句,一切还是一样,之后画面转到监狱里被抓的漫画家和对门的对话而引到一个叫国王便利店的主人公的身上,很多事情就在看似正常严肃的表层下来一句,啊忘了收酒钱给弄笑了,每次对于事件发生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说些话的好几个家庭的生活情景和话语也是笑点,有点一会儿紧张一会儿笑下的感觉。
大机器人出现时电视上播出了很多国家的病毒侵袭报道,其中还有中国,经典的永远都:“有关部门对此事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少年时的梦虽然变成了现实出现在面前,但这个梦想不管我们长多大变得多老都不允许别人破坏他!
所以大家还是要聚在一起打败坏人,对,这就是给大人看的对于儿时的再回溯。
可是,看到最后那个幕后首脑摘下面具,就是一直有黑影在或从背后拍,还爆炸了,也不知道健儿(健次/贤加)怎么样了,那个幕后首脑到底是谁,最后还出现了神乃长大后的情节,啊,总共三部(第2章:最后的希望,第3章:我们的旗帜),我就下了一个第一部,太讨厌了!
片中是有一部分摇滚乐,包括主人公也被塑造成从前玩摇滚的人,看来漫画原作者真的是很喜欢摇滚。
那个小女孩神乃太可爱了,婴儿时和小女孩时都是!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