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中最点题的几个镜头 小时候我们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 “ 你看那个小孩脏兮兮的,不要和他玩,会教坏你的。
” “身体有残疾的人,心理多少也有些残疾。
” “你要是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只能去卖菜。
” 我们曾经以为这样的观点都是对的,不知不觉自己也认同了这样的观点,直到这些观点深入我们的内心。
好久之前看的一部电影《熔炉》,当时是无意识点进去看的。
最近又看了一遍,我不能一个人郁闷和压抑,准备写出来让大家一起陪我压抑(哎呀我好变态啊)。
记得当时,电影开头的几分钟,男主突然撞死了一直兔子,一个男孩在火车前卧轨,导演完全调动了我的好奇心。
电影根据小说翻拍,以真实事件为依据。
当时男主角本人还在服兵役,男主的领导送给他一本书,他看完觉得写的很好,后来找到这本书的作者,经过很多努力将这本小说搬上了荧幕。
故事讲的是住在福利院的孤儿都是一群特殊儿童,他们要么智力有问题,要么是聋哑儿童。
男主是从首尔去该学校教书的美术老师,后来发现隐藏在学校地下的罪恶,变态的校长、残暴的男老师,体罚学生的社管阿姨,和不作为的警官,男主在充充困难面前如何帮助受害的学生打官司,在现实和诱惑面前,男主如何保持初心用心守护孩子的故事。
镜头1:男主在办公室第一次和一个男老师闲聊说起,“我感觉孩子们整个氛围都有点奇怪”。
这个男老师回答:“身体一旦残疾了,心里多少都会有点问题。
”这话好熟悉啊,但是也是很多人都有的错误观点。
心理就有了很不好的预感。
镜头2:在教室里,男主偶然碰到了正在打民秀的男老师,看着被打的民秀感觉很心疼,让我愤怒的是男老师说出了,下面的话:“你不知道我有多担心这孩子,他昨天想带着两个女生逃出学校,他的弟弟就是这样死的,”面对幼小的孩子,成年人的智力和体力都比孩子强大太多,一个卑鄙的成年人,永远能为自己的无耻行径找到借口,即使他的行为如此残暴,又或者被披上了道德的外衣。
这段对话,我们也经常听到这种貌似合理的解释,不过下次请不要再被这样道貌岸然的借口骗了。
我记得有一期《奇葩说》里的一位辩手黄执中说过:“我们成年人是很会为自己的虚伪和残暴找到合理的解释。
”我们总是掩饰或者美化我们丑陋的行径。
镜头3:男主手捧着一盆兰花准备送给校长,敲好在门口听到民秀被打的声音,门开了,校长正在用手召唤男主进去,这个镜头拍的真好。
有没有感觉是魔鬼在召唤你,他们仿佛在说,来吧,和我们一起,变成和我们一样的人。
最后男主并没有被魔鬼召唤,他转身跑向了男老师,用花盆砸向了他的头,男主最终没有被他们同化。
镜头4:法庭上的女医生在为自己的体检报告解释,说明她更改体检报告的原因:“五年前的话,患者还是个孩子,发生性关系,年龄也未免太小了,所以……”校方的律师立马起身打断了她的发言,“那时候真的有可能发生与成年男人的性关系吗?
而且即使有可能,没有女方的自愿与配合,这也是不可能的,不是吗?
”这时我们善良的女主立马抱过女孩的头,捂住了她的耳朵。
这句话居然是出自一个成年男人之口,简直无耻到令人发指,不过想想,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误解。
与其说是律师的辩解,我更相信这才是男律师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镜头5:直到推荐男主去这所学校的老师,亲自出面来调节,还开出了很高的条件,可以送女孩留学,还可以让男主继续自己的绘画,送他去首尔的学校当老师,其实我看到这里的时候都有些动摇了,毕竟条件很诱人了,很容易迷惑我们的心理,作为男主,毕竟家里正缺钱,孩子还有哮喘,可是他还是拒绝了。
对方律师最后终于搬出男主女儿,这是男主唯一的软肋,男主在开门前停留了一下,还是走出去了。
在马路边男主奋力砸车门的动作,可见男主当时内心是多么的挣扎和煎熬。
直到影片结束后,我在看电影的开头,才突然明白为什么一开始广播里播出说很多地方都有大雾,天气很不好,也是映射了在这个灰暗的迷雾下隐藏了多少罪恶和黑暗。
导演在一开始就点题了,不过第一遍看的时候我完全没在意这个细节。
记得影片有一段:一个孩子和男主一起坐在海边看海,她回忆起自己失聪以前和父母来过海边,但是她说自己能听到海浪声,可是现在什么也听不到了。
男主借用海伦海勒说多的话告诉她:“世界上最美丽最珍贵的反而是听不见且看不清的,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得到。
”看了第二遍还是哭成了狗。
然后男主背着其中一个女孩一起并肩走过沙滩。
世界有时就像一个大熔炉,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已经掉进去,更可怕的是当你变成和自己讨厌的人一样的时候还不自知。
影片结尾,男主站在地铁的广告牌前:“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
故事叙述的是,在一所聋哑残疾儿童学校,披着慈善的外衣,其中的校长、老师却有好几人都对学校中的多位学生施行性侵犯,证据确凿,受侵犯的学生也勇敢走出来,为自己进行辩护。
可是,最终的现实还是非常残酷,尽管有两个大人怀着善良的心始终在帮助这几名聋哑儿童,可是校长强大的社会关系让他最终只是受到了十分轻微的惩罚,用钱就摆平了所有的麻烦。
难道在这个社会里有钱就可以做到一切吗?
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有很多种吧!
在观看影片的过程当中总是会怀揣着这样一个想法: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的。
心情从愤懑到同情,最后归于平静,可是冷静下来想想,这世界上还是有好人的,就像影片里的仁浩,在知道这些可怜的孩子的遭遇之后他并没有想太多,而是毅然而然的挺身而出。
友珍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一路的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是的,不管世界多黑暗,有些信念我们永远不会变。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生存不是件简单的事,也不是说一个人想改变什么就能改变什么,可是,我们依然相信:有些然有些事会始终朝着光明走的。
就像在这个阴暗的社会里还是会在某个角落洒落到阳光的,我们还是有希望的,这个世界还是有好人的。
虽然仁浩和友珍的努力没有让那些恶人遭到相应的罪行处罚,但他们让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金钱和权势主导一切的,坏人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总有一天他们的罪行会公布于众的,会遭到社会的谴责的。
虽然在看完这部影片之后心情会有很大的低落,回想自己身边的事情,不是也有很多类似的事件发生么?
但又有多少人为之而挺身?
可是一直坚信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正义永远是会战胜邪恶的!
在开篇的天气预报里,雾津,这个虚构的名字就这样大摇大摆地跟在首尔、大田和光州的后面,进入人们的视野,仿佛在强调着这个白色浓雾之都或真或假的存在。
然而,被浓雾笼罩着的不仅仅是这个城市而已。
一场因远光灯引起的车祸,让我不禁联想到韩寒的年末三响炮。
这几篇最近被知识分子们热烈讨论的博文中说到:“当街上的人开车交会时都能关掉远光灯了,就能放心革命了。
”显然,会车时不仅不关掉远光灯,反而高声鸣笛的雾津人,不是发动革命的料,雾津也注定依旧笼罩在白雾之中。
说实话,听到法官的宣判,孩子们哭了,我却松了一口气。
至少法官说了被告犯罪性质极为恶劣,而不是以“戴套不算强奸”为由来句“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一个值得推敲的细节是,在这场申诉中,痛哭流涕的、严守正义的,甚至是最后奋起抗议的民众都是聋哑人。
那些普通人呢?
一拨子在校长夫人的带领下张牙舞爪,颠倒是非;另一拨子则在事外冷眼旁观。
看客,多么熟悉的词啊,或许你会想起从小悦悦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但也别忘了那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你我他。
噢,是的。
我们绝不能把责任全推给雾津人,他们大概还被蒙在鼓里也不一定。
你看,如此大规模的抗议暴乱居然都没有长枪短炮跟着,唯一对事件作过报道的媒体来自外地且而后便再无音讯。
可苦逼的记者会告诉你,这绝不是他们收到的唯一禁令。
你说:“没关系,今时不同往日了,我们有网络!
我们有微博!
”你知道,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
案件被曝光之后立刻引起了重视,坏蛋也因此无法继续逍遥法外。
然而,舆论也不是万能的,无论你怎么吵怎么闹,动车事故报告照样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彭宇案至今仍未翻案。
难道我们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吗?
那倒不一定。
如果是我,我会把校长犯案的监控录像交给那位宿舍指导老师,要知道情妇早已成为反腐的主力军,相信这位心狠手辣的宿舍指导老师看到自己的校长大人居然背叛自己做出如此下作之事必将火山爆发,检举出校长背后的官官相护,或许还会率先抱着校长躺在铁轨上。
面对那不堪入目的施暴镜头时,我不停安慰自己,故事的最后一定会是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否则也不可能拍出来过审的。
然而现实总是比艺术要来的残酷。
不过,大家也不必担心韩国友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或许在他们的国家自有另一个和谐版上映。
说起来这篇东西真称不上是影评。
我看的是电影,然而我也看到了生活。
它演的是异国,却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故乡。
结局跟很多主旋律电影不一样,正义没有胜利。
电影里说,我们一路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在现实当中,这样的坚守太难了,有可能会丢掉工作,有可能会失去亲人,甚至可能丢掉生命。
代价这么大,这份坚守的意义是什么?
看到男主角最后抱着死去的男孩子的遗像,在警察的镇压中一遍又一遍喊着他的名字,我想,意义就在于无愧吧。
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我很抱歉,但用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尊严守住了自己,我无愧于心。
为师不尊,为官不正,为医不德,为富不仁,为慈不善。
触目惊心的真相,让人心酸崩溃的结局,作为旁观者,我很难受,很震撼,很愤怒,但我却无能为力。
我想我不会再有看它第二遍的勇气了。
我终于见识到了韩国的狗政府狗官员,看的过程我一直在愤怒,人之初,性本恶,这些性侵学生的狗渣老师就应该TMD判死刑!
立即执行!
给我一把刀,把这些人渣都TM碎尸万段!!!
以上纯属解气,电影很压抑很阴暗,揭露丑恶龌蹉的人性,金钱卖弄下的人权,这个世界对谁都不是公平的,残疾人也有人权!!
更何况是一群孩子!!!
结局我最不能接受但是这又是真实的我又怎么不能接受呢!
就像那些被学校性侵的残疾孩子一样!
就像是被强迫的接受这个结局!
小演员们的表演震撼人心,反观男主的表演却十分克制,感觉这样的处理很好,孔侑的表演不用说,情感爆发点不多但是一直眼神有戏,小演员尤其让人吃惊吧,尤其是白承焕在得知得到和解后的情感爆发。
值得一提的是在厕所间上面露出头的那场戏,我事先猜到了,但是还是整部剧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
那双眼睛对我来说简直是阴影了。
公平吗?
这个世界公平吗?
没有回响声,我们生来就不公平,甚至还带有残缺。
我们反抗了,用哭声、呐喊、以及法律,当一切都不再能保护我们,我们只好用生命一搏。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这大概是我不会再看第二遍的电影,因为太过于现实,现实到丑陋与压抑。
演员的表现都无可挑剔,尤其是男主,在每次即将成功赢诉时都会遇到各种阻挠。
让人看着揪心。
真正无力的时刻,不是面临重病的女儿还拒绝贿赂的时候。
不是站在雨中轨道上眼睁睁目睹火车压过男孩的身子的时候,不是在法庭上听到审判结果而惊愕难过到无法接受的时候。
不是颤抖着重复男孩的名字为了讨回公道却被按倒在地的时候。
而是在选择正义却只能呐喊口号、献出的微薄之力却又根本只是困兽之斗、无济于事的时候。
是执拗的相信正义必胜、去抚慰振奋一个个幼小的心灵的同时还要承受不理解、还要承担起一个家的责任的时候。
是自己在好像在几万里的深海向天空嘶吼,祈求光明,却无人回应的时候。
“面对利益,才能看出人性。
”为了达到目的,有时往往要牺牲人性中的善良,有些人在坚守的过程中妥协,因为那些伪善之人都是狡猾的油头,懂得操控人的需求与欲望。
妥协的人可恨吗?
未必。
只是可悲,可怜。
因为当他们真的是无能为力改变现状,连生活都已经进行不下去时,还谈何人性?
[我听说人心善良却不能理解,我只知道比起那些,生存更重要。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有坚守善良的能力。
想要坚持善良,需要资本。
否则,只能妥协于苟活与生存。
这是影片给我的感受,好在结局没有辜负那些人的善良,还算是温馨的结局收尾。
留下男主在人来人往中坚定的迈着步子走向前方,留下斗争后所剩下的倔强,继续坚守内心的柔软,守护着孩子们。
相较下,现实更令人寒心。
律师救出的三个孩子其中之一和犯罪者一同卧轨自杀,剩下两位孩子被强行送往孤儿院。
律师作为斗士也因自己的癌症而离开这个冰冷的世界。
这样一部片子,之所以被拍摄出来,我想它的初衷还是为了让这件事被社会了解,关注,而唤醒更多人的善意。
这部片子,的确做到了,甚至改变了法律。
“这部片子引发了韩国民众的持续关注,在民众的呼声和舆论的压力之下,韩国光州警方组成特别调查 组再次着手对“仁和学校事件”进行调查,案件涉案人员被重新起诉。
与此同时,韩国政府为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陆续修改和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又以《性 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又名“熔炉法”)最为知名。
” via:百度百科
我们一路奋战,为的不是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只是可惜,那曾经为了改变而奋斗的人已然长眠。
电影名叫熔炉,说的也不只是这座学校里的人,当地的教育厅,福利厅,警察局,检察院全都是熔炉的一部分,甚至远在首尔的金教授也给这个炉子添过一把火。
你无法想象人类竟然可以比魔鬼更可怕,一个个衣冠楚楚的人,披着慈善的外衣对这些原本就是残疾的儿童进行迫害。
十多岁的孩子原本是最单纯的年纪,刚刚对这个世界开始充满幻想,但是这所聋哑学校告诉他们的是无边的黑暗,无论你怎么逃,怎么反抗都无济于事 这些禽兽和冷血动物与一些残疾儿童关在一座炉子里,烧灼的是良知与人性。
电影改编自真实的故事。
在我看到电影的消息刚出来时 我是不打算看的。
我很喜欢孔侑,可是我讨厌真实,讨厌不堪甚至愤恨。
因为我的情绪会比通常人更加细微,所以我会避免让自己看一些对这个世界不好的事情。
我希望,在我眼中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记得看无头骑士异闻录时,并没有特别的喜好。
却因为一句话,看完了一部动漫。
那句话是:这个世界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不堪。
可是现实告诉我:这个世界,比你想象的还要 不堪。
仁浩是初来乍到的美术老师,他有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有一个年过半百的母亲,有一个不富裕的家庭。
有一身技艺无法展示的惆怅。
好不容易,走到了这所学校。
却成为了黑暗的开头。
影片从一开始就是大雾,结束的时候站牌上写着:欢迎来到雾津,白色浓雾之都。
真相就像被层层浓雾包裹下的物品,一层一层揭开的时候,除了震撼还有的就是愤怒。
浓雾散开本应该是柳暗花明的明媚春天,却不料走到了更加黑暗的尽头。
我一直相信的是,低潮和绝谷从来都是两回事。
低潮是有反弹的机会,而绝谷则是一蹶不振只去往更加黑暗的深渊。
各位,在这个浓度之都,有一个孩子叫做民秀,他不能说话也听不到。
民秀就是绝谷,他从一开始就走上了绝谷。
他的愤怒已经累计到了极致,如果不能用正确的道路走下去,那么即使是旁门邪道也会走到底的。
因为,我已经不能再忍受。
我无法想象他的一生,我无法想象才这样大的孩子可以经历这么多,可以看到自己的弟弟死后然后再被凶手强奸着过活。
如果你要告诉我,这是真实的我肯定不会相信。
不论怎样,我的潜意识是不接受的,可是这个世界上,真的就有人是这样活下来的。
真的,就这样一天一天看着黑夜数不到黎明的活下来。
仁浩和有珍是影片中唯一的光,唯一的出口。
从拿起花盆砸向那位畜生的时候仁浩就已经成为了倾城的光。
让整个雾都之中终于有了第一缕阳光。
他背着小女孩说出:世界上最美丽最珍贵的,反而是听不见且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才感受得到的。
在那么大的孩子心里,种下的已经不仅仅是信任,还有最重要的勇气。
我们一路奋战,不过是为了让世界不改变我们。
当民秀走到阳台时,紧张的问他说:老师,你看我这样行吗,我害怕我明天说不好……老师说:因为一些原因,所以可能你没有办法出庭了。
民秀眼泪掉下来的时候,我觉得有些东西也从我的心脏掉下来了。
他哭着喊着说,怎么可以原谅,我都没有原谅,怎么可以原谅,他还没有道歉。
就是说,怎么可以,原谅呢。
可是镜头切换到民秀奶奶家的时候,我们又明白了,其实这个世界,处处充满的是,无奈。
那么穷的家庭,又没有读过书,唯一的大人还重病卧床不起。
奶奶的脸从侧面看过去饱经沧桑。
像是阅读了一辈子的人生,所以,妥协。
我虽然愤怒,可是我却理解了。
这也是我讨厌我自己的原因。
我怎么就,理解了呢。
男主还有一个孩子成为了他的阻碍,他虽有犹豫 虽然无奈 可是他依旧前行。
这个世界充满着不闻不问,能站出来说一句,你还好吗的陌生人,都已经很了不起很了不起了。
你好吗,世界。
你好吗,孩子们对方的检察官明明知道自己打的是什么样的案子,明明知道自己手上的那两个人有多么人渣,可是依然前行。
甚至为了前行,不遗余力。
我内心就在喊,你明明是懂的啊,你明明知道你是错的,你明明知道他们是花费了多大的勇气一次又一次的回忆一次又一次的揭开伤疤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一次又一次的绝望。
你还要再来踩两脚。
这个世界,真的好,不堪。
影片结束写着,那些被告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不论坐在电脑前的我拳头握得有多紧,眼泪流得有多长。
他们依旧回到了他们的岗位。
残害着下一个民秀下下一个民秀。
孔侑停在广告牌前的背影,和欢迎来到雾津,白色浓雾之都的广告牌成了尾声。
我在想说,这个世界究竟什么才是底线呢,我已经不懂了。
千千万万个民秀又怎么办呢。
我们之所以会流泪会打高分,就是因为我们还有一颗希望爱和美好的心,还有一双会看清是非的眼睛,这与我们,就足够了。
不论在什么时候,请永远相信自己的心。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可是然后呢...以上。
“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只会迟到?
”不,不是的,这杯鸡汤我不干。
我想说的是,正义可能不会缺席,但一定总是迟到。
西方不是有句著名谚语吗,“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我知道迟到总比不到好,可是本该属于一个人的生命、一个家庭的幸福被残忍的剥夺后,再如何事后弥补还能挽回吗?
是一句正义迟到就能回应的吗?
很早就知道熔炉这部电影,但是因为自己泪点很低,看小说看电视常常要求he,一件悲惨的事情与我而言不只是饭后谈资而已,我会难过很久,所以熔炉一直刻意回避。
昨天,还是看完了。
你知道这部电影最让人绝望的地方在哪里吗?
真实事件改编。
电影小说的内容,再悲惨,你可以安慰自己,没事的,哭一哭就好了,反正是假的,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可是熔炉不是,你知道,在光州的一个听障学校,是真的有这样一群孩子,被那帮禽兽不如的老师性侵犯长达五年之久。
并且在二审中,缓刑释放,甚至部分人还返回学校任职。
何其荒唐?
影片催泪的地方不少,我是看到这两个地方哭的最惨。
一是校长方的辩护律师指出莲豆是听觉障碍者,怎么会出现证词中所说的听见微弱音乐声的情况,进而质疑证词的真实性。
于是法官决定当堂验证。
音乐响起,我看到,莲豆的手,缓缓举起。
那一刻,是真的绷不住了。
她还没有我妹妹大,生活已经剥夺了她说话的能力和听到世界的能力,却还不肯放过她。
还要被迫站在法庭上再一次回想诉说那些不堪的经历,经受着别人的质疑。
可是啊,她又如此勇敢,在法庭上面对律师的刁难,她做得很好,找出了性侵她的校长是哪一位,证明了她的确可以听到音乐声。
事后还回想起关键线索,帮助发现校长性侵的视频,尽管后来这个视频被那个道貌岸然的检察官拿走了•••••二是民秀问仁浩老师可不可以把想说的写下来,他也想在法庭上做得像莲豆一样好,他迫不及待的想让害死他弟弟的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你能看到,那一刻,他眼睛的光那么亮,不同于影片开头那双死气沉沉的眼,重又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可是却被告知,他不能上庭,因为,奶奶已经同意和解了。
民秀立马就绝望的哭了,我也是啊。
他说,谁原谅了,我自己都没原谅啊。
凭什么呢?
没办法啊,奶奶也没办法啊,家里那么穷,儿子瘫痪在床,儿媳离家出走,孙子又是残障儿童,而自己,已经老的什么都做不了了•••当我看到奶奶这张伛偻的身影,我知道,不能怪奶奶的。
这里,心里涌起的是铺天盖地、无可奈何地、难以言喻地悲伤。
最后,即便性侵的事实被证明,校长、老师还是被释放。
原来,这世界上的黑暗那么多,光明都来不及照亮啊。
为了权钱利益,法官、检察官、律师、警察、医生、门卫••可以泯灭自己的良心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
正义迟到根本就不是推脱的借口好吗?!
在熔炉里,对民秀而言,他的正义永远未来临,最近的聂树斌案也是如此,洗雪冤屈又如何?
他们已经死了,带着满腔愤恨死的。
还是你以为真的有什么泉下有知?
没有的,人死之后就是一堆黄土白骨,那些冤死的人也不能死而复生。
这是已经被翻案的人,在你不知道的地方还有多少人冤死还有多少人的正义迟迟得不到伸张呢?
无数的黑暗还没有被发现,在角落里腐蚀、发烂、长蛆•••就像我开头说的,正义可能不会缺席吧,但一定总是迟到•••最后,就如影片最后所说,哪怕这世界有许多不公和黑暗,也请不要让世界改变你,请始终怀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
看完电影已经很晚了,但是没丝毫睡意,好像整个人都不会再好了,时常设身处地,但又不能够,因为那是无法想象的阴影。
结尾让人浑身不舒服,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是否像正能量电影一样好人好报且坏人得到应有惩罚。
上网看了很多的帖子,没看到一个,都觉得这不是最好的结局,所以一直找一直找,最后找到了下面这个,虽不能说心里舒服(因为校长居然病死了,便宜了他),但是至少有所交代。
以下内容均是转载,此文仅作为总结归纳,文中附上网站。
有探究欲的请自行查阅证实。
光州,距首尔四小时车程,当地私立听障学校,下属特殊学校、庇护工厂、社会设施院,是获政府补助又能向企业募款的社福法人单位。
同时又是私立学校,受《私立学校法》和现行《社会福祉事业法》双重保护,经营自主,完全不受外界监督,已发展为家族式企业,高层皆为亲戚姻亲。
2005年6月 ======== 该校教师全应燮被校方诬赖性侵学生,而向当地身心障碍家庭问题咨商议中心举报,第一次曝光听障学校的罪恶:从校长到老师10多人,从2000年开始对住宿的听障生施暴或性侵,受害学生年龄范围7——20岁 性侵丑闻引起当地人权团体的愤怒,组成委员会为受害者发声,同时展开司法程序。
经过调查,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只举报6人,4人受到司法审判,其中校长、总务主任一审分别被判5年、10个月,2名性侵老师被判2年。
然二审大逆转,校长、总务主任皆没有前科且与被害者家属达成协议(使用公款)而被判缓刑获释。
人权团体在判后六年始终坚持抗争,然成效有限。
2008年 ====== 女作家孔泳枝读到关于此事件的网络新闻,被“在法院下判决的那瞬间听障者哭了”所触动的孔泳枝,经过查阅方才得知事件真相,大为震惊。
立刻前往光州,与受害学生相处数日,深入了解孩子受创心灵后,将该事件改变为小说,2008年底至2009年中连载于网络,点击率超过1600万人次。
2009年 ====== 小说《熔炉》发行单行本,旋即大卖。
同年,尚在服役中的男主角孔侑在部队读到这本书,深受震撼。
2010年8月 ======== 孔侑退伍,向所属经济建议翻拍此片。
2011年年初左右 ============ 《熔炉》开拍 2011年9月 ======== 电影《熔炉》上映。
网络出现要求重启调查百万人签名活动。
《熔炉》上映第六天 ================ 光州警方组成专案小组重新侦办此案。
重启调查后发现,现行性侵害防治法刑责太轻,性侵身障者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性侵幼童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公诉期七年,两名性侵教师已过追诉期。
网民要求提高性侵案量刑标准和废除追诉期。
光州警方提出因强奸致伤,公诉期延长到十年。
同时调查后14人涉嫌性侵,由于涉嫌性侵校长已过世,将有韩国政府负起连带责任,赔偿受害学生。
向光州身心障碍家庭问题咨商议中心吐露受性侵的听障学生又当年的12名增加到30多名。
电影上映第37天 ============ 韩国国会以207票通过,1票弃权通过压倒性通过“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炉法”。
要点:性侵女身障者、不满13岁幼童,最重可处无期徒刑;废除公诉期。
加害者如任职于社会福利机构或特殊教育单位可加重处罚,新法于2012年7月实施。
同时催生“熔炉防治法”——《社会福祉事业法》修正案,确保社福机构经营公开透明并纳入外部监督力量,目前尚在审理中。
《熔炉》下档后一个月 ================= 光州私立听障学校被取消社会福祉许可证,学校被关闭,由光州政府接管,缴回韩币57亿元法人财产,用于身障者福利基金,并成立国立特殊学校,预计2013年开学。
以上内容转自 http://tieba.baidu.com/p/28718110462000年至2004年间,光州仁和特殊教育学校教职人员长期对残障学生实施虐待及性暴力侵害。
直到2005年6月,此事才广为人知。
原因是一位职员实在忍不住,向光州障碍人性暴力服务机构揭发了此事。
之后,继警察与检方进行搜查后,国家人权委也展开了调查。
但是当时对罪犯的处罚很轻,2005年11月,该案一审,涉案校长金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行政室长金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名教师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不过,前述当事人在判决后事实上没有接受实质性的惩罚,仍继续在学校担任职务。
事情过去6年了,无论是加害方,或是受害方似乎都将这件事埋藏在记忆深处,权当一切都不曾发生过。
电影的上映不仅引起了人们的反思,也再次将这起已结案的性侵害案件推上水面。
在韩国民众的集中关注和推波助澜之下,韩国光州警方组成特别调查组再次着手对“仁和学校事件”进行调查。
2011年9月29日,40名涉案教职员工中,其中1名因涉嫌性暴力被起诉、12名因涉嫌向事业法人行贿予以不拘留起诉、13名受到向所任职机构通报处理、其他14人则接受内部调查。
2011年12月29日,光州地方检察厅对涉嫌对女学生实施性暴力侵害的光州仁和特殊教育学校另一主要当事人实施逮捕,该名当事人2006年曾因证据不足作不起诉处理。
仁和学校目前亦因援助资金中断等而处于事实上的关闭状态。
引发一系列法律修订 电影《熔炉》暴露出的社会福祉机构内存在着的侵害残障人人权的问题,也引发了韩国民众对残障人群体的集中关注效应。
韩残障人团体等民间组织一致呼吁应对《社会福祉事业法》进行修订。
2011年12月29日,韩国国会通过了《社会福祉法事业法修订案》。
修订后的社会福祉法规定,对触犯《性暴力特别法》和《儿童青少年性保护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十年内不得从事相关业务,在职期间对使用社会福祉设施的人员实施同类犯罪的,将永远禁止从事社会福祉事业的经营管理业务。
《社会福祉事业修订案》还规定了经营管理人员停止执行职务,强化国家和自法团体的指导和监督力度,提高社会福祉经营管理机构公益性和透明性等措施。
同时,电影中暴露出的光州仁和学校虐待和性侵害学生事件,也引发人们对学生人权和性侵犯问题的关注。
韩政府为预防“熔炉”事件的再次发生,积极推动国会通过《教育公务员法修订案》。
修订案规定对实施性犯罪的老师将处以100万韩元以上的罚金并予以清退。
2011年10月起,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对全国所有寄宿型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特殊教育学校实施联合检查,并成立预防对残障学生实施性侵犯的“常设监督团”。
同时还将对幼儿园、学校等教育机关从业人员的性犯罪经历进行调查。
韩国各级教育机关对残障人学生性侵害现状进行调查,并加强性教育以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韩国京畿道、光州、首尔等城市也相继出台《学生人权保护条例》禁止间接体罚,禁止性别歧视等。
“熔炉法”通过 电影的最后,涉案当事人及协助他们的律师、官员在恣意地宣扬他们取得的“胜利”。
这里,在当地有影响力的犯罪嫌疑人、曾担任过法官而享有“前官礼遇”潜规则待遇的律师、主审法官甚至主诉检察官们都屈尊于诱惑而结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而受害方的聋哑孩子们及残障人团体组织等则形成为另一个期冀实现司法公正的共同体。
然而,他们的抗争却受到公权力机关的驱逐。
谁将会是最终的胜利者?
政府及司法审判机关能用什么来换取民众的依赖?
电影《熔炉》使韩国民众对法官性暴力犯罪审判表示失望、愤怒和怀疑。
韩国法院系统负责性暴力案件审理的61名法官于2011年11月14日为此召开“性犯罪的量刑和受害者证人的保护”的专题研讨会,表示将会对该类案件作出值得民众依赖的判决,以回应质疑。
作为电影《熔炉》反映的针对残障人实施的性暴力犯罪的对策而制定的法律,2011年10月28日,韩国会208名出席会议的议员以207票赞成,1票弃权通过了《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又名“熔炉法”)。
性暴力特别法修订案规定,对残障人及不满13岁的儿童的性暴力犯罪不受时效限制;对残障人性暴力犯罪的,删除了“不能反抗”的构成要件;强奸犯罪的处于七年以上或无期徒刑,强制猥亵犯罪的处于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不仅提高了量刑刑期,而且不得宣告缓刑;从事残障人保护及公益事业的人员,对残障人实施性暴力犯罪的,在量刑标准的基础上加重二分之一刑期以严惩。
韩国会还通过了《对残障人实施性暴力等人权侵害预防对策特别委员会组成决议案》,该特别委员会将对以残障人为对象实施性暴力等侵害人权问题进行调查并制定相关对策。
依据该决议案,由18名国会议员组成的国会特别委员会将在2012年5月29日之前,承担有关针对残障人实施性暴力等人权侵害预防及受害救济和相关法律案的审查和处理事务。
2011年12月19日,韩国大法院量刑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在性犯罪类型中新设“对残障人实施性暴力犯罪”,与对非残障人实施性犯罪相比,量刑标准由三年提高至五年。
新的量刑标准将于2012年3月16日正式实施。
以上内容链接 http://i.mtime.com/5163586/blog/7429322/
看完了好沈重 怎麼人性可以黑暗成這樣 完全不敢再看一遍 太虐心了
幾組俯拍的鏡頭,正是罪惡肇端之時,上帝默許著人間的罪重,人類幻迷著自我的邪孽,相對與施暴者,作為大眾的烏合者對於罪惡的沉默或者縱容無疑更加的可怕,我們不是要改變世界,只是不要讓世界改變我們,但是,現實就是一坨屎,早晚會糊在你的臉上。
分高不高,就看你拍的够不够惨
这电影可能只能算是对真实事件加以琼瑶渲染的还原。里面的所有人物都没有真实的个性,不是一味的善良懦弱就是彻底的萎缩邪恶,太没意思了。
此片尽能在韩国允许播出。民主之国强大的自我修复力,令人倾佩!
对于这种题材拍出来肯定会有很多人捧,但就电影论电影,品质着实非常一般。
话题性比电影性更强
上次没看下去 老看人推荐 下次再看看吧-20150620
有的电影,虽然好,但我不会给高分,也不会再看第二次,甚至不想去点看过,因为我难受。
本片曾列豆瓣二百五。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或者是不了解韩国的社会现状,所以觉得影片略为肤浅了一些。对犯罪过程、犯罪的手段着墨太多。而对学校、市政、司法、公安之间的利益关系却只用“学校所属教会对本地贡献颇多”一句话而带过。让人觉得这个校长都能称作“通天教主”了,怎么不去当总统?如果将整个故事比作洋葱,那么本片的镜头始终都围绕着洋葱最外面的那层枯壳。当然韩国的文化中有种苦情戏的情节,以期博得大众同情。而事实上,本片也确实达到了这个效果,推动了社会进步。但对于外国观众而言,效果就没那么好了。
表现的好拙 白瞎了这个题材了
很多年前看的,记得因为人设或剧情太脸谱化了导致很出戏,也可能因为年纪越大越难进入韩国类型片的风格体系了吧。
很表态,我根本不能看完
为什么韩国的优秀电影总是他妈的要涉及到国家的法律和政治,这是故意煽情观众吧。你要是对韩国的政治法律不太满意就他妈的移民到被朝鲜去,这样韩国就统一了。这时候再拍电影。
两星半不能再高了...虽然韩国片看得少之又少 就这几部而言 总觉得拍摄手法以及色调都是一样的 同种题材的人物情感表达也是一样一样的 韩国就是这种烂水准嘛 9.0 呵呵
笨拙的展示触目惊心的腐败和罪恶,毫无想象力的剧情推进,影片时刻在提醒你铁一般的事实,以及最后结局的无奈。这个故事让人没话说,但电影却没什么亮点,不像是故事再创作,更像是普及真相。打动我的是这个故事,这些孩子,而不是这部电影。★★★
事情的意义很重大,但是电影还是不值9.3分的。
发人深省,反应了韩国社会的黑暗面,希望我国也能多些这样的片子。
整体的摄影非常好,故事太沉重演员没啥演技
这片要拍的是国内的话是不可能过审的。因为侮辱抹黑了人民警察、人民教师、人民医生、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政府。还有,媒体自说自话进行报道和民众擅自集会抗议那更是违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