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分贝人生

分貝人生,Shuttle Life

主演:张艾嘉,陈泽耀,陈彦雯,叶朝明,刘界辉,颜薇恩

类型:电影地区:马来西亚语言:汉语普通话,粤语,马来语年份:2017

《分贝人生》剧照

分贝人生 剧照 NO.1分贝人生 剧照 NO.2分贝人生 剧照 NO.3分贝人生 剧照 NO.4分贝人生 剧照 NO.5分贝人生 剧照 NO.6分贝人生 剧照 NO.13分贝人生 剧照 NO.14分贝人生 剧照 NO.15分贝人生 剧照 NO.16分贝人生 剧照 NO.17分贝人生 剧照 NO.18分贝人生 剧照 NO.19分贝人生 剧照 NO.20

《分贝人生》剧情介绍

分贝人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马来西亚一处廉租屋长年没水没电,但对被社会遗忘的阿强而言,这里是自己唯一可以喘息的家,他与母亲妹妹三人相依为命,母亲长期抑郁,酿成心病,只有妹妹的笑容给灰暗生活带来一丝光亮。妹妹生日,一家人难得快乐庆祝,兄妹牵着手出外买蛋糕,谁料意外降临,贫苦一家再次跌入绝望深渊......电影于平凡真实中暗含深不见底的悲伤,将当下马来西亚贫穷乱象缓缓道来。官僚体制、阶级歧视之下,穷人被压榨被欺侮,更被遗弃被怀疑,血缘和身分无从证明,却更衬出亲情与爱的不可磨灭。无路可走,无从反抗,深渊里的人要如何逃出?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善有善报离别之痛脚本芸人永恒的爱未来日记:另一个世界破发点:大满贯之路第一季梦寄东山放映路上向阳而生东北警察故事断点红色追剿1949两个心脏传送法盗猎死囚大逃杀沃尔科诺戈夫上尉逃亡记老伴狭路年三十儿十三陵传人之英雄本色BORDER赎罪我们无法一起学习黑麦巷亲爱的我们的曾经滇西1944旧金山的最后一个黑人一起在一起业余小偷边界布鲁斯德国犯罪故事:绳缚

《分贝人生》长篇影评

 1 ) 家庭决定命运?

一周两刷上海影城,竟然赶上了这部片子的首映。

虽然张艾嘉没有粗线,不过看到男主角和导演,也已经挺惊喜的了。

演员导演出场和剧终都有掌声,电影节的观众素质都很高。

片子只有短短90分钟,不过看完片后感慨还是不少,因此虽然不太满意导演的作品,但考虑到影片还是可以引发很多值得思考的点,就给个三颗星吧。

【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 身为母亲以后的我更容易从家庭这个角度看待事情和人物。

虽然这部戏主要是站在19岁的男生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说实话这个男生小小年纪就挑起生活重担,一边照顾生病的妈妈一边带着学龄前的妹妹很叫人心疼。

但是缺乏妈妈教导的大男孩处理问题的方式冲动又极端,徒有贫穷和骄傲,浪费了很多可以解决问题的好机会,深深地为他感到可惜。

如果他的家庭虽然贫穷,但目前依然让他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感受到更多的爱和以及面对问题的方法论,男主也不至于这么绝望。

男主从小缺乏母亲的指引,又迫于生活的压力,要抵御住诱惑不走上歪路还是挺不容易的。

家庭环境真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性格命运,尤其是母亲的性格和教育。

另外感觉母亲和家境这一块的背景介绍也欠缺了一点,母亲的人物形象不够丰满,就像一个青春期少年符号,也没有心路历程母亲会什么会疯?

为什么一直藏着男人的衣服?

父亲是抛下他们了还是已经去世了?

如果给母亲多一点介绍会更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

电影只有90来分钟,其实细想可以设计更多内容。

【剧情设计不够丰满】 影片里面哪怕说着粤语也是一股浓浓的台湾文艺风,不愧是在湾湾学习过的马来西亚新锐导演。

机车下的吉隆坡和台北有几分相似,只是只有破旧灰暗的一面,找不到台北的纸醉金迷。

哪怕是议员所谓的豪华派对也透露着一股中国五线城市的村味儿,议员家里供水也需要用水车,我想说其实贫富差距还真的没有很大。

我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很害怕看到这么美好的一个大男生最后被逼上绝路惨死,像《旺角卡门》里最后张学友的样子,流着血抽搐的画面感觉终身难忘,又或者像《乘风破浪》里面的六一(但这些好像都是配角)。

可是电影结束男主角还好好活着的时候我既松了一口气,又觉得似乎缺了点什么。

活着总是好事,还能重头开始,可是背负着保释以后又再犯的案底,以及这样的原生家庭,活着又谈何比死了更容易?

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很多,但是没有很好地设计人物冲突,剧情也不够跌宕,结尾又很戛然而止。

有点为四项提名的大奖担忧,唯一觉得还有希望的,应该是最佳摄影奖。

【评委青睐VS价值观传导】 虽然偏执型人格似乎更容易碰撞出戏剧效果,刻画底层人民的生活以及悲剧更容易受电影节之类评委的青睐(不然那么多女演员也不会争先恐后去演村妇)。

但是,这并不影响我我不很认同这部电影的价值观。

穷归穷,急归急,但是一再地偷零件偷水偷车,虽然中间做过一些小小的抗争但似乎并不走心;在妹妹是被别人车祸撞死并且逃逸的情况下,自己开车撞了别人竟然还逃逸?

也许导演想表达特殊环境下的人性抉择、没有绝对的善恶,但我于情于理都理解不了。

况且,生活也并不是没有给他伸出过援手,邻居保释了他并且带他们去了议员的派对,似乎看到了一丝与生活和解的机会,但是年少又骄傲的男主不是很想领这份阶层差异巨大的情面,不辞而别。

最后的最后,还开着偷来的车伴着妹妹的歌声在雨中母子情深,导演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价值观,对男主角是什么态度啊?

最多有点同情,但是已经麻木不仁了,感觉生在这个阶层只有永远无法翻身的绝望。

PS:吉隆坡一定没有很多外卖和快递小哥吧,不然这么爱开机车,分分钟找个月薪上万的工作,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挣扎在温饱线上了呢。

 2 ) 并没有出口

2017-6-23 上影节 @大光明电影院这部戏情节略微有种“主题先行”的感觉,议会那一段像是为了突出贫富差距而去努力表现贫富差距……故事的时间跨度为三天,三天里面呈现了命运接连的打击和贫穷带来的种种副作用,像一个困境的横截面,这个横截面也暗示着家庭以前可能经历过的创伤,但仅仅止步于暗示,譬如并没有解释母亲为何会发病,父亲去哪里了呢,妹妹到底是不是亲生的,等等。

有些故事里是可以不解释原因和动机,直接开门见山展现这种横截面,但是我觉得这个故事里似乎需要简单交待一下原因。

这样感觉整个故事会更有说服力一些……(个人看法

from 豆瓣剧照然后张艾嘉的演技部分,印象最最深刻的是母亲和阿强从医院回来坐公交车的那一幕,一开始还是好端端地望着车窗外面,然后突然她脸部五官整体极剧烈地抽动了一下,像拧在一块儿那种,最后还是紧抿着嘴没有哭。

那个瞬间差不多也就是一秒钟左右,特别震撼,特别心疼。

预告片截图另外就是最开始,妹妹回来喂她吃药,她那时还清醒地坐在床尾,把不到她腰高的妹妹一把搂在怀里,反复拍了好几下妹妹的背,嘴里反复念叨说“妹妹回来了”,特别暖,也特别心酸。

预告片截图母亲立君精神疾病发作的部分爆发力很强,声嘶力竭的,特别有冲击力,比她的早期作品《八番坑口的新娘》里那个神智不清的母亲表演更为激烈,我一直有点青睐性格激烈的略带偏执的命运悲惨的边缘人物这种人设,由她来演于是就更喜欢了(迷妹式掩面)。

但是因为这个片段去年在53金马酒会花絮里看到过,当时已经被震撼了好几轮,所以这次看到时对我而言就没有前面两个镜头那么惊艳。

预告片截图还有就是特别特别喜欢她这部里的原声,不光是大马口音特别local,更重要的是音色。

她每次开口叫“强”的时候酥得我都要昏古起了……叫“妹妹”的时候我就继续躺地不起三秒钟。

她音色真的超级超级戳我……(好吧就此打住再下去变花式夸爱豆了。

《分贝人生》海报最后结局并没有给出一个解决困境的答案,也没有金句台词。

这一点我很喜欢。

只不过是夜里母亲坐在阿强偷来的车上吃着阿强从议会晚宴带来的鸭腿,车窗外忽然下起了雨,噼里啪啦雨声越来越大,伴随着妹妹的儿歌声,母亲拿出了她给妹妹缝的新衣裳,问强“好不好看”,似乎再一次忘记了妹妹的离世。

当命运的暴雨降临时,活着其实是没有出口的,就只能是别无选择地一直在路上,可能浑身都已经湿透了。

 3 ) 「first观影」从干渴开始在雨中结束

「first观影」张艾嘉老师表演太加分了!

妹妹死后他们在公交车上,妈妈从恍惚到悲痛落泪,像重锤一样击中了我坚硬神经的柔软处。

还有网吧打游戏流氓大哥无偿的帮助,和流氓三人组之间相处,无论他的渠道是是否合法,都让人动容,因为这些人要的只是生存,甚至没有尊严的生存,这些人的情义,仿佛微弱的一点点光,让现实显得柔软了许多,也饱含温情了许多,可能是因此电影从干渴开始在雨中结束吧。

 4 ) 分贝太多,一种也足够

上影节选片,我总想着要中国化一点,期待多找些本土的影片,哪怕稚嫩却更为感动。

《分贝人生》的首映算得上是很惊喜的了。

特别看了《冰之下》之后,会更加感动于这部片子的朴实。

有多大的本事,干多大的事。

而今,却大多成了有多大的心,有多大的舞台,就铺满多大的空间。

简单的故事,开放式的结局,但很真诚,很诚恳。

作为第一部作品,已然不错了。

尽管人物背景有些交代模糊,一些场景设置显得不够契合,却不难感受到,导演有一颗想说更多的心,在这里许是被抑制了,或者说被分贝淹没了。

医院,一定需要妹妹的出生证明才能认证抱回尸体。

药房,一定要先“排队,拿号码,拿药”,即使母亲正在发病。

证明,只有有足够钱,可以很快被买到。

监狱,另外的狱中人,介绍便宜的律师保释赚钱。

议员,高谈反对杀生,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却不干实事。

等等等。

种种都是点到为止,一两句话,却再没有了然后。

不过在镜头上有一处很有意思。

夜深,当男主坐在伙伴开着的偷来的车后,车撞倒了人,当机开走,对比男主和妹妹深夜被撞,肇事车扬长而去。

开走的路是圆形的建筑,一圈又一圈。

影片结束,片尾曲这样唱着。

“日子过得多么笨重”“再没走几步又频频回首”“我们在无限的孤独中漂流”“仿佛这样活下来 就能找到出口”如果说生活是一团毛线球,那电影更应像是一种理线的工具,它会选择一根去深入,最多扯到其他。

如果再一把抓着杂线的话,生活不过还是一团原地踏步的线球。

分贝太多,一种也足够。

期待新声。

 5 ) 要么跳下去,要么就好好坐着。

金马创投百万首奖不是来得毫无道理,《分贝人生》就是这次SIFF给我惊喜的片子之一,另一部是同样入围亚洲新人奖的台湾影片《强尼·凯克》。

要承认我对华语电影尤其是台湾电影是有所偏爱的,对新人导演也充满好奇。

纵使这两部电影结束后,放映厅的灯亮起来,场内的观众已经所剩无几。

而我却惺惺地觉得很欢喜:又是一部没多少人看没多少人喜欢,我却像寻到宝那样喜欢的小片子。

很多大片都不如它们打动我。

还有一点,这部片子是带着我妈一起去看的。

她不是影迷,平时很少看电影,纯粹是那晚和我吃完饭后,我说了句,跟我一起去看吧。

其实我觉得她不一定爱看这种类型,也许会睡着,但我交代她不能玩手机。

于是她完完整整地盯着银幕看完了这部片,没有喝水,没有打开过手机,看完之后我问她怎么样,她说蛮好看的,很真实。

我想起来那一次拖着她去看《路边野餐》也是如此,一个不怎么爱看电影的母亲,她愿意认认真真陪女儿看场她喜欢的电影。

电影的背景放在湿热的东南亚,故事聚焦的是底层和边缘人群。

偷车、偷零件、从别人的派对上打包食物,对贫穷的表达直言不讳,并且细节刻画得非常真实。

也只有把视角放在底层,才能真实看到不公的社会和不平等的人生。

患有精神病的母亲,在生日那天死于车祸的妹妹,生活施予什么,就得接受什么,我们怎么活着,从来都无从选择。

母亲得病的原因和妹妹的身世又是另外两条延伸的线。

这个故事是不幸,而不幸里头的大部分都是命运。

车祸在故事里的两次出现非但不是简单地制造灾难制造戏剧性,反而是引人思考的一部分。

从开始时阿强骑着摩托被车撞,再到阿强坐着的那辆车撞了另一个骑摩托的人,这个循环的故事结构牵扯到人性。

我们为什么要逃?

为什么不得不逃?

问一问生活就知道了。

于是我们需要在慌乱之中听见马达高速运作的嗡嗡声响,需要在门外一片嘈杂中听到面前缝纫机运转的声音。

如果无法选择成为高音或是低音,无法鉴别生活施予的礼物是惊喜还是失望,至少可以选择能够阻碍我们面对现实的分贝。

除了故事,结构,摄影也不错之外,个人认为新人演员陈泽耀的表演恰到好处地到位,非常符合角色特点。

在医院为了去停尸间找妹妹的情绪,为了能让妹妹出来去求人办假证的状态,在派对上往塑料袋里装食物,以及结尾开车的那场戏,他在表演上的细腻程度毫不亚于旁边的张艾嘉。

当然张艾嘉及饰演妹妹的那位小演员也都不错。

从角色和表演的质量来看,《分贝人生》就是一部上乘的电影。

阿强和母亲站在两个位置,扮演的是两种角色,表现两种态度。

如果现实的痛苦超越了精神能够接受的程度,大脑超出负荷,就会变得精神紊乱,这是迫于无奈,是生活施压,是第一次的痛苦就让人崩溃,可是到了第二次就不必再面对了,或许什么都不知道,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还好过一些。

像妹妹死去后,她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还帮妹妹做了制服,她在车上笑着啃着鸡腿。

可是如果必须接受,必须活着,你承担的责任让你必须夹在一个个灾难,一桩桩麻烦之间,就会像阿强那样忍耐着眼前的无解。

阿强的情绪中是有失望和悲愤的,一次次的重击,一次次被逼到悬崖边缘,但是一直到最后一刻他都没有崩溃。

这不是隐忍,就像最后他无所畏惧地开着那辆刚刚撞了人的偷来的车,眼神里是轻松和平静,这是别无选择。

影片刻画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问题,故事情节牵扯出人性的话题,对比之中清晰所见当时处境下角色身上面临的抉择与内心的错愕和矛盾,而整个故事、所有细节都在强调命运。

其所展现的底层人物的生活及情绪状态逼真、写实、毫不刻意。

情节上必然存在突兀之处,而属于处女作的粗砺与生猛也是电影能打动观众的原因之一。

我们看了太多规规矩矩的圆润的故事了,可是《分贝人生》的两起车祸却带来另一层面的构思和另一角度的思考。

此片剧本及整体的完成度已经达到甚至超出预期。

电影结束的时候我妈跟我说,最后他们开着车,意思就是要去很远的地方吧。

我先是摇摇头,可是觉得也没错。

后来想到影片中出现两次的一句话:「要么跳下去,要么就坐着」。

 6 ) 旁观者

. 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当人同时听到多种声音时,会下意识从混乱的声音中寻找一个,作为焦点,并忽略其它声音;若是没有焦点的话,就会将所有的声音当作是噪音背景。

影片中,场景很多,故事线索很多,切入角度很多。

但从个人的观影感受来说,隐约是有一条线的——就是你是自己世界的主角,你要为自己去生活;你是别人世界的配角,你的苦难与否取决于他们的关注程度;你还是陌生人世界里的过客,你的心酸于他们无关。

就像影片里的护士,你再苦难又怎样,你只是我要服务的众多患者中的一个,谁又是谁的某某呢?

所以,还是请排队。

你是自己生活的主角,所以生活是苦难也好,幸福也罢,一切还是要靠自己活下去。

从拍摄和剧本的角度来说,影片更像是一个纪录片,导演有自己的观点,却并没有把自己的情绪强加进去,警察也罢,护士也罢,甚至是主角也罢,各自有各自的视角和独立的观点,他们的行为都合情合理。

导演尽可能将自己的观点隐藏在幕后,而让观众去评判。

最后的开方式结尾也很赞,车的路、立君的路、自强的路都还在继续,但电影却结束了。

至于未来的路怎么走,谁也不知道,因为命运是无常的,人也是会变的,至于导演和观众,也是会变的。

无论怎样,我们只是这部影片91分钟的时间里的一个旁观者。

 7 ) 两种结局

很久没有看过这样惨的电影。

故事背景是马来西亚吉隆坡。

一个小伙子,母亲(张艾嘉演)有精神病,药要钱,但是母亲居然还总是抗拒吃药,还有个妹妹要带。

所以打工赚钱养家,肯定是养不起。

于是就经常和两个伙伴偷偷卖掉修车厂的零件。

一方面是家庭不健全,另一方面是出于叛逆期,何况还要承担家庭的压力(上有老下有小)。

但是主人公即便每天要在公共厕所里“打水”回家用,一家人还是过得开心。

可是意外发生了,在给妹妹过生日买蛋糕的那天,妹妹就被车撞死了,肇事者还跑了。

而因为找不到妹妹的出生证明,主人公连妹妹的尸体都无法看上一眼,更不要说从医院里领回。

为了搞张假的出生证,主人公只好和朋友们一起去偷车,结果还半路上撞死了人。

影片最后比较玄妙,可以有两种极端的理解:一种是,其实主人公的同伴并没有撞死人,主人公偷了车可以卖些钱,而且肇事者的车已经被主人公找到了,可能还会得到赔偿,议员又答应帮忙,妹妹的尸体还能领回……另一种,我认为更合理,就是主人公带着母亲,一起寻死。

因为他们撞了一辆摩托车,然后只看到车,看不到人,肯定人给撞飞了。

正如他们偷车撞人,丢下车就跑,撞死妹妹的人也可能如此,到头来还是得不到赔偿和正义。

正如议员们享受水车直供水,享受吃不完的自助餐,答应百姓守住产业,转身竞选成功就任由开发商开发……说白了,社会阶层是很难改变的。

18.6.11 O

 8 ) 社会的底层是不幸的,但造成的不幸却又是事实。

社会的底层是不幸的,但造成的不幸却又是事实。

没有人能例外。

面对生活,命运却这样的无情。

社会的底层是不幸的,但造成的不幸却又是事实。

没有人能例外。

面对生活,命运却这样的无情。

社会的底层是不幸的,但造成的不幸却又是事实。

没有人能例外。

面对生活,命运却这样的无情。

社会的底层是不幸的,但造成的不幸却又是事实。

没有人能例外。

面对生活,命运却这样的无情。

 9 ) 超过短评字数了,哈哈。。。

从开始去水塔偷水,去公厕偷水,就先给你一个直观的概念,这家人很穷,所以之后连两千块也拿不出来,才会发生那么多事。

一个患有精神病的妈妈,一个只有6岁的妹妹,一个才19岁的哥哥,一场车祸,让原本虽然艰苦但还能快乐生活的小家庭走向绝望。

没有出生纸的妹妹只能躺在医院的停尸间,没有钱的哥哥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办煎熬与无奈。

最后参加议员的派对,用水车比对开篇的偷水,用一辆辆豪车比对哥哥和朋友们的小毛驴,人生就是如此天差地别。。

最后的偷车,撞人,逃逸。

是哥哥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被压倒还是抓住它来救命?

载着母子的这辆车,是走向地狱还是天堂?

整部戏看下来有一点我很不解,为什么兄妹俩被撞,妹妹甚至因为如此而死去,都没有一个警察来调查这件事,反而哥哥在之后做了一些过激行为后会被警察训斥,被抓,被教育。。

那妹妹的命那?

ps:好喜欢妹妹,好可爱,如果不要那么悲伤,你就说拍两个小时他们的平常生活,我也看啊。。

据说哥哥是男团出身,那我们国内那些男团看完这个演技,会给自己挖洞吗?

最后的最后,我怎么就那么喜欢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些华裔的口音那。。。

哈哈

 10 ) 没有分贝的人生

一部马来西亚的片子,这种电影方面的小国,每年出产的量比较少,但每每出的几部总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这部走的还是社会底层人们的艰苦生活,真的是越看越让人难受,尤其的几个经典桥段,比如去水库和公厕偷水;生日蛋糕买不起一整只,只能买一小块...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却是,有人开豪车、议员家里开派对甚至还叫了一辆送水车备用……阶级对立、贫富差距把问题突出和放大后完成了这部电影,我个人觉得蛮不错,适合静下心来看。

《分贝人生》短评

贫穷不会扼杀他,唯有绝望

3分钟前
  • 夏可可
  • 力荐

太苦的人生了

5分钟前
  • 哒啦哒
  • 推荐

开篇30分钟很惊艳。南方人的倔勇和积极表现得很有感染力。中后期的抒情有点过于刻意。如果能把首尾呼应的意外联系解释一下就更好了。

6分钟前
  • Lutra🌈🐟
  • 推荐

电影一般 苦情戏而已 但分贝的人生一直存在 他们没有经济能力 而且享受不到更多的福利 他们也对法律与政策一片空白 在受到不公平待遇时他们更多是用眼泪释放内心的困苦 他们一直也想做个好人 阶级与层级就像一架高高的天梯 当然这种事发生在马来亚

10分钟前
  • 村头李二狗
  • 推荐

分数有点过低了。

12分钟前
  • MG
  • 推荐

分贝=贫,金马奖提点的片子总能有一股浓浓的对普罗大众真实生活的人文关怀,没有锦衣玉帛豪宅豪车。一贫一富两个生日的天壤之别,妹妹只能拥有一个红鸡蛋和一块蛋糕,富有议员家的小孩却可以有party,有自助,甚至连烟花和穷人只能2天接一次的灌水车都有。张艾嘉演的入魂,这么大的buff都没有助她拿下这届影后,真是遗憾。

15分钟前
  • 卡卡
  • 还行

演技最好的是妹妹和张艾嘉,导演想刻画社会底层人物的意图太刻意,故事线也是一塌糊涂,男主这个人渣的设定令人讨厌,距离《幸运是我》还差一百个《一念无明》

19分钟前
  • 滑板鞋在摩擦
  • 较差

我很喜欢评论区那个关于「分+贝=贫」的解读。今天下午看完了张静初的《我的影子在奔跑》,根据推荐 顺势就找到了这一部。看之前并不了解故事背景,有趣的是,我今天正在做年假去马来西亚度假的攻略,就看了这一部电影,它好像冥冥之中一直在这里等着我。大多数的精神疾病电影里 主角都是孩子,但是这次很不同 主角变成了妈妈。精神异常的妈妈,满怀心事的混混大儿子钟自强,聪明懂事的小女儿钟慧珊。故事的主线就是 小女儿慧珊在生日那天和哥哥一起除了车祸,但是哥哥活了下来 妹妹却死了。妹妹因为没有出生证明纸,一直在医院没有办法被领回家。哥哥为了这个心爱的妹妹,一直在各种渠道奔波。小人物的挣扎,可以说刻画得很不错了。很遗憾的是,故事的最后,钟自强也没有救出妹妹,他开着朋友肇事的轿车,载着母亲慢慢离开。

24分钟前
  • 曼靑
  • 推荐

讲的故事立意本身还是不错的,男主慢慢走起犯罪的路,表演也都还不错,气氛营造的也比较压抑。但从议员开始剧情就有些崩了,后期觉得处理的不够好。

28分钟前
  • 本位
  • 较差

6.5分,全片好几处被压抑的触动到了,有很清楚的立意并且也做的很刻意,导演也压不住演员的表演,哀家的老练加上新人陈泽耀的自然。后段的偷车车祸太刻意了。

31分钟前
  • 布拉德皮邪
  • 推荐

爆发力好强的一部新人新作!简简单单的格局慢慢呈现出马来西亚社会现实,节奏、情绪和画面感都把控的好好。不过作为新人导演难免还是有点过激和浮躁,以后再沉稳一点就很可能成为马来西亚的Mike Leigh或者Asghar Farhadi了。开玩笑。

32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再次补标,张姐也带不动烂片

36分钟前
  • 李逵艾
  • 较差

看完后久久不能自拔,那种无助太深。。。

39分钟前
  • ahguan
  • 推荐

世界在找MH370 他在找妹妹//底层青年的愤怒盲目蓬勃且渺小//其实我真的不知道要怎么面对精神病患 他们说来也无异于常人 但发起病多是六亲不认 嘴里念叨着那些耸人听闻的事 吃药本人不舒服不吃药身边人不舒服 那种样子光看都痛苦 会想一个人存于世居然要独自忍受这样大的折磨//张艾嘉真的厉害 在各种方面//马来口音有、可爱

42分钟前
  • YiQiao
  • 还行

似乎是可惜了張艾嘉和女孩的演出,帶有義大利新寫實的底層生活,其實又有些菲律賓影子,漂流漂泊,這種籌錢式帶出貧富差距、結構性貪腐還是曼多薩能掌握這樣的題材。有故事,可惜情節張力皆不足,人設也薄弱,最後一口大雞腿下雨感人。(觀影二次,仍無改變想法,但導演未來仍可期,2.75

45分钟前
  • thinpony
  • 较差

8.5/10 張大導演難得最潦倒一次, 睇到心到實了, 情感上這片是恐怖片!! 太可怕了!! 很討厭, 但確是拍的很好, 昨晚趕快在導演來戲院映後談前走了, 擔心我會揍他去坐花廳, 把我偶像催殘到這樣....

48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推荐

一部剧情让人绝望的电影。就像结尾主题曲所唱,仿佛只要活下来,就能找到出口

51分钟前
  • 😇
  • 推荐

#2022民族影城东盟影展#

53分钟前
  • 陸川補胎
  • 还行

#IFFAM2017# 雖然不是影后張艾嘉加持的神作,但卻有一個值得張艾嘉擼影后的角色。

56分钟前
  • 金惠子
  • 还行

车祸人生

57分钟前
  • PureSucker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