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李慧英扮演的女主是位上世纪90年代的电影演员,洪导演的缪斯今敏喜这回退居幕后影片开启于一个悠然的早晨,妹妹说她做了个梦,还说这是个不寻常、有预兆的好梦洪导在这给李的角色设定是:在美国待了十几年,又重新回到韩国适应生活的女子感觉似曾相识?
大家哪怕身边没有过这样的亲戚或朋友,对此类故事也有所耳闻了至于理由嘛,自然是:在美国混不下去,加上人到中年,不回来还能做甚
这种情形下回国,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亲友们的盘问现状还算不错的妹妹,在阳光明媚的咖啡厅露台揶揄姐姐一番寒暄之后,妹妹开始凡学大师上身,炫耀起自个儿来:哎呀,也不知道怎么,一不小心抽了套房,又一不小心房子升值了两亿韩元。
언니(姐姐),你说气人不?
与此同时,还不忘打听姐姐的过往和现状,当得知姐姐在美国帮别人卖红酒,同时手头还没存款时。
反而用责备的语气数落她:“언니,这挺丢脸的”“你是我唯一的姐姐 但我们彼此都不知道对方是怎么生活的”“你当年跟一个不认识的男人一走了之,完全不顾我的感受”......
一套组合拳上来,打得老姐猝不及防,一口老血差点喷出,姐姐赶紧喝口咖啡压压火确认别人比自己惨,而且惨多了——没有比这更让人心满意足的回答了所以为什么总说韩国人卷呢?
卷得无孔不入、六亲不认、头皮发麻韩国有个问题,社会问题在电影里被血淋淋地揭露出来,回到现实却从不见长进该卷还得卷,该物化女性还物化女性,财阀垄断、政商勾结、生活压力等,诸如此类,不但没见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没错,细心的国内观众若反观自身,想必能心领神会所谓“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02李在外甥开的餐厅衣服被汤汁溅到,提出要回家更换因为她准备见一个导演,对方可能有意提供工作机会在路上,会面地点临时变更,她决定先去趟顺路的梨泰院老家如今这里居住着另一户人家当她经主人允许,独自来到阁楼上,如梦游般四处环顾,若有所思地坐下的时候
一名小女孩突然入画,走到她面前她问:你来这里旅行的吗?
女孩回答:不是,这是我们的家也不知道是小女孩太可爱了,还是触景生情她满心欢喜地抱紧小女孩,仿佛抱住了童年的自己逝去的岁月在短短的几秒内,永远停驻那是她也还是小女孩的时光03在小酒馆女主,导演,和他助理,三人简单客套几句,然后导演提出点中餐吃这里的小酒馆,是为了纪念十年前出演洪导《北村方向》的女演员金甫京去年,她因病去世
影片《北村方向》(2011)剧照
北村方向 (2011)7.72011 / 韩国 / 剧情 / 洪常秀 / 刘俊相 宋宣美洪常秀爱玩结构,爱混淆影像和现实的边界,在这里也是如此但这一回,是为了怀念故人,而不是炫技到了洪导演这个境界,反戏剧、反高潮,被他玩得炉火纯青,信手拈来才气逼人,令观众大呼过瘾,俗称高逼格如今的他,早已不是初出茅庐,拍《猪坠井的那天》一鸣惊人的新人洪常秀其实我更喜欢他中期的作品,灵气十足《生活的发现》(2002)、《剧场前》(2005)、《夜与日》(2008)、《懂得又如何》(2009)(此片河正宇很囧地打了个酱油)、《夏夏夏》(2010)而且,大部分片子都是低成本、演员无偿出演04有人说洪常秀的片子,拍来拍去就那么几回事:饮食男女,食色性也男人装可怜,女人就心软女人一花心,男人越着迷还有人说:洪常秀一辈子,就拍一部电影其实观众想怎么评价,都能自洽但不影响,人就是去做了,去拍了,还拍得好他不仅高产,还是绝对的行动派,绝对的低成本之王他的片子就是好看,就是有才华,就是有人喜欢他成功了,在商业片类型片云集的忠武路杀出一条血路再说他的执拗,只拍一个题材决不向商业妥协,决不气馁,决不懒惰试问讥诮他的人之中,有谁能做到这点?
05言归正传这位导演依旧是洪导电影里死皮赖脸的男人不害臊地一个劲儿夸李说自己如何被她吸引年轻时因为看了她的某部片子,从此决心走上电影之路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的女演员,会不知道他这点小心思男人抬举女人,无非是想获得好感更何况自个儿已是昨日黄花能被你这三言两语蛊惑住了男人就是这种动物所以总是说,男人想太少,女人想太多06从这儿开始,就是整部片子的重点李问起这家餐厅的老板去哪儿了?
导演说她出门了,把钥匙留给了自己然后又说,她可能去了统营没错,统营正是《夏夏夏》故事发生地洪导冷不丁在片子里的互文、隐喻小细节,只有那些熟悉他的影迷能get到洪导演在某种程度上,是真正为自己而拍电影,再到为观众而拍电影最后,还是回到为自己而拍电影没有人逼迫他,是生命,已经将他和电影分不开了真正的人戏不分,醉生梦死07我们回到电影中一直不在场的女老板这正和《北村方向》里金甫京的角色设定吻合那位好整以暇的女老板,时常外出不在,丢着个空店在那来客默契地自行取酒喝,大家伙倒也乐在其中随后,女掌柜风尘仆仆地归来,加入到酒酣耳热的谈话之中多么轻松、自在,浑然天成
纪念演员金甫京但事实是,此刻洪导、演员和观众都心照不宣,那位女老板永远不会回来了当初看《北村方向》的时候,就觉得这角色有趣但谁也没想到:戏里戏外,黄粱一梦如今斯人已去洪导演将深深的怀念放进这两部片子的互文里为缅怀故友,拍摄这部电影看到这谁能不心有戚戚08导演趁着酒劲,提出希望李参演他的片子李却支支吾吾推脱,透露出令人震惊的真相:她已身患绝症,时日无多这个时候,影片的基调已经朝着不可逆转的伤感滑去事发突然,男人难以接受,一个劲地安慰她女演员反倒看得开结果这哥们越思忖心里越不舒服怎么会这样呢?
凭什么啊?
阿西吧爆粗口都出来了反而轮到女演员安抚他了,轻轻摸着他的头两人来到屋外,抽了根烟平静下来
这个时候,有趣的一幕来了男人又开始了奇奇怪怪的承诺你跟我去旅行,我们一边走一边拍,一边玩一边剪,明天就出发!
女主角虽然也喝多了,可毫不含糊你想跟我上床,对吧男人当场被拆穿,厚着脸皮回答是的,如果你可以的话...助理的出现打破了尴尬的气氛 突如其来的大雨中,我们看到她手里扔掉的香烟09第二天,当然是导演的道歉:“对不起,昨天喝多了,我们的约定你别当真”好家伙,女人笑得前仰后合,一再重放这条语音消息 奇异的是,当我们觉得片子本该在这结束洪导还是玩了把结构只见与片头相呼应的标志性拉镜头,回到相同的场景幽暗的房间内,李盯着熟睡的妹妹,见她翻了个身莞尔一笑,走近她俯在耳边问:你是在做梦吗?
所以,这场梦,是谁的呢?
女主?
妹妹?
导演?
观众?
还是所有人?
全片完
醒来,是为着继续做梦
〈Infront Of Your Face〉译为《在你面前》,洪尚秀在这部电影里引入了一种感觉,一种升华于生活之上的感觉,它是你期待的,它是圆满的,是让你进退皆可的,但这一切积极的另一面是它的出现是极为随机的。
有可能出现于一场舒心的谈话,有可能出现于一次接近绝望的呐喊之后,也有可能出现在身体飘飘忽忽的某一时刻,更有可能在你发现有迹可循时,不再出现。
人生即将走到尽头的女演员Sangok在空旷的公园,在成荫的花院,在安静的小酒馆,在房间熟悉的沙发,和妹妹,和陌生的房客,和旧识的导演Jaewon,和自己,她不断在当下的呼吸、对话、左顾右盼之间找寻自己的在场,自己推着自己,他者加入自我,不在场,又一次的不在场,一次次的不在场让Sangok内心激烈地挣扎惊叫。
而那些让自己曾经在场的人,明明都在这里,明明都还在关注着、理解着、陪伴着自己,循着一路走来的印迹,而Sangok却不再那么容易找到那种在场的、安全的感觉了。
直到最后和导演Jaewon结束还算不错的对话,次日Sangok在熟悉的沙发上醒来,听到手机里传出Jaewon拙劣地解释着那些不错的对话只是幻觉,Sangok大笑起来,是啊,人生不过是一场幻觉,如梦如幻月,有过那些期待中的真实的感觉,便已是好梦了。
一如既往,做梦-感慨,吃喝-再感慨,闲逛-偶遇-寒暄-怀旧,分开-继续闲逛-继续怀旧,抽烟-感慨,找人-找到或没找到-等待-继续感慨,回程-独自感慨,突发-换人换地方怀旧,换人吃喝-重新怀旧-抽烟-感慨。
一通换人,一通聊聊聊,一通怀旧,一通感慨,讲一个不完整的故事,你去想吧……生活就是这样,才显得深刻,似乎是你,又似乎是我。
低成本战略,聊个想象中的剧本,电影就拍完了。
私人记录
iiiiiiiiiiiii iiiiiiiiiiiii iiiiiiiiiiiii iiiiiiiiiiiii iiiiiiiiiiiii iiiiiiiiiiiii iiiiiiiiiiiii iiiiiiiiiiiii iiiiiiiiiiiii iiiiiiiiiiiii iiiiiiiiiiiii iiiiiiiiiiiii iiiiiiiiiiiii iiiiiiiiiiiii iiiiiiiiiiiii iiiiiiiiiiiii凑字数
“我会在这段时间里保持快乐,哪怕只有一点点。
”“我不会去医院的,我要在家里继续我的生活。
如果有工作,我回去做,我会出门。
如果以后感觉痛,我会吃止痛药。
我会忍着。。。
然后死去。
这也是我来见你的原因。
”“要再喝一点吗?
”“让我们喝到死吧!
”“我有一种很奇怪的信仰,我相信天堂是隐藏在我们面前的。
”“我在十七岁的时候决定要去死,那个时候有其他的理由,我出门去寻死,然后路过了首尔站,我突然发现,商场里的人们的脸一下子都变得很好看,我已经下定决心去死了,但是在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我感觉到了这个世界有多么美,有一个路人走过去,脸上很脏,而且全是油,但我发现那张脸是那么的好看,秀色可餐到我甚至想去舔一下,真的!
”“但这不是我在死亡面前变得感性,我是真的从心底感受到了什么是真实,我能够用最理想的方式看到事物的本质了。
但在那之后,我就忘了那种感受了。
””忘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最近,这种感觉终于又出现了,多么幸运。
如果我能用那种理想的方式看到我面前的事物,我就会变得什么都不怕了,真的!
在我面前的每一件事物,都是完整的,没有被强加的或是夺走的,是种完完全全的完整,这是一种恩赐。
”“总之,我释怀了,从出现这种感觉的一瞬间。
我就什么都不怕了,感到更加自由。
”
是不是随着年龄增长,导演就不再喜欢玩弄形式上的东西了,可每当我想起《剧场前》里面出影院的那个转场,就会有一种类似高潮的感觉,平淡中突然出现一点情绪化的东西还是更吸引人,即便它可能不够持久,不能作为打动人的核心武器。
回到影片本身,《在你面前》虽然故事和结构简单,但其中的思考和情绪还挺有意思的。
从女主与妹妹和导演的相处以及内心独白中不难发现,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女主回到故乡,希望主动拥抱曾经最亲近的人和钟爱的事业,把握所剩无几的时光,但结果却并不如意。
女主和妹妹的关系因为常年不联系变得疏离,即便姐妹情深,仍然难以取得真正的沟通和理解,对话的内容多半跟房子和收入有关,很难深入彼此的内心。
时日无多的姐姐坐在妹妹的床边,望着熟睡的妹妹,没有任何对话,面对这份情感,她有着欲而不能的纠结,孤独的氛围笼罩在卧室这个本应当展现亲密关系的空间。
女主和导演的这段关系加深了女主的无力感。
两人刚落坐时,导演没准备饭和酒,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
在女主的请求之下,导演弄了俩菜,上了几瓶白酒,两人边喝边聊。
聊天中虽然不乏尴尬和芥蒂,吉他也弹得磕磕绊绊,但喝到微醺也就不管那么多了,互诉衷肠之后顺其自然暧昧起来,仿佛马上就要踏上爱情的甜蜜旅程。
在这里,我绝不会怀疑两人互相倾诉时展现的真诚。
但一夜之后,导演的语音留言和女主的大笑不止把这短暂的情感需要和欲望投射最终变成一堆幻想的泡沫。
现实总是让人无奈,男人的懦弱一如既往。
影片的残酷在于,即便我们面对死亡,也休想通过任何努力,来寻找已经失去的或者本不属于自己的情感。
这个世界会运行如常,人们之间的关系不会因为我们时日无多而有所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只不过是试着挣扎几下,然后徒劳地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影片结尾,一天的时光逝去,女主面对着熟睡的妹妹,对她的梦境仍然一无所知。
虽然没什么情节和冲突,但是还是可以看下去。
女主角有一会儿让我感觉像张曼玉。
虽然年纪大但是很有魅力。
很信服她在剧中的人设。
但她为什么去了美国,跟谁去的,为啥在卖酒?
这些片子都没有交代。
也是导演本来就不想交代的。
剧中的高潮在于结尾那个语音。
其实这个电影本身很像一个短篇小说呢。
像托宾➕海明威的混合体。
那种余韵像托宾,那种信息冰山感和简洁像海明威。
男主角是一个我很脸熟的演员。
但是他在电影里并没有让我出戏。
我觉得这就很不错了。
很日常的长镜头,还是很考验演员的实力的。
而且我也很喜欢这种一个半小时的长度。
剧情在咖啡馆里会有一种着急不忍看的感觉。
到抽烟又变得暧昧。
小巷里甚至有点温馨美好。
当然醒过来的语音才是最有意思的。
据说多看这个导演的作品可以了解男人。
我还很喜欢他的节约成本。
感觉不用花很多钱,但是你又会承认这是个电影。
如果我可以拍,我也希望拍这样的电影。
这电影如果在一个小时20分钟的时候结束,我都觉得这是个完满的神话。
在生命的最后,过气的女演员依旧收获了珍视和独一无二的认可。
两个人的对话撩得我心动:“你坐在长椅上,像呼吸着整个冬天的荒芜。
然后你开始注视鸽子的那个瞬间,那个场景无比生动地印在我脑海里。
你向鸽子伸出了你的手,然后你的脸。
像是沐浴着上帝的福祷。
”“我感到在你纯粹的背后有种珍贵的真实性,你知道我盯着你那张海报上的脸看了多久吗”可是在最后五分钟,这一切都迅速垮塌了。
理想的相逢,互诉衷肠的喜悦,雨中偎依抽烟的温暖看起来像造梦,反而最后的告知才是真实的,残酷冰冷但却很容易接受。
就像老吴说的:“影片中的女人最终没有得到拍摄的机会、也没有与侄子匆匆告别后的回应、也没能得体地面对回忆,最终人与人骤然生发出的美并未僭越人的生存境遇、人可能所具有的羁绊与恐惧,同样正是因为这样的止步,也完成了对于人更加完整意义上的尊重与关怀,也让那大而空洞之词得以成为一种方法与路径。
”
一对姐妹久别重逢,互相诉说各自的人生。
平平淡淡,从从容容。
经过风风雨雨,世事变迁,内心恢复为平静的一杯水,变得纯澈自然。
风景变得淡然明快,心情变得波澜不惊。
影片情绪如同潺潺流水,低吟浅唱。
曾经做过演员的女子,和自己的妹妹在家乡散步,和陌生人聊天,去过去的家的附近探寻,听到的,遇到的,是故乡的事,还有热情好客的乡亲。
炎热的季节里,女子就这样徜徉着,回忆着。
故乡的街道变了,小院的风景变了,她也变了。
但,记忆里的一切都没有变,还是孩子时的模样。
和导演见面的时候,导演诉说了当年女子在大银幕中的惊艳时刻,但他丝毫不知道,女子如今在美国的生活是多么琐碎和平庸。
一面是当年的高光时刻,一面是如今的步履艰难,女子的内心可想而知。
如此的人生反差造成的戏剧张力,令人动容,令人唏嘘。
影片从童年平静的小溪渐渐变成了成人波涛汹涌的暗河。
对导演来说,昔日的偶像和女神就近在眼前,可时光却将她塑造成沧桑和陌生的样子,这多么像自己的青春一去不返,在时光的凄风冷雨中渐渐枯萎,渐渐凋零。
而眼前的女子依旧散发着一丝迷人的感伤的香气。
导演信心满怀,期待和女子的合作,但女子却告诉他自己已来日无多。
蓦然间,导演的事业和心情都遭到打击,他只能灌上两杯烈酒,痛骂一句:生活真操蛋。
望着导演斑白的双鬓和流泪的面孔,女子只能默默地安慰着他。
他的梦想和雄心,如今都变成了泡影。
女子于是卸下成人的伪装,展开自己的内心:当世界完整而美丽的显现在我的面前,死就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死亡令我们留恋生命,但生命并非以我们孤独存在的形式出现,而是以世界那无比美丽的本质显现。
因此,死亡,不过是将自己融入这种无垠永恒的美丽之中而已。
一切都是那么完美,那么从容。
导演折服于女子内心的美丽,他俩萍水相逢,相见恨晚。
一位看到了心中的偶像,更臣服于她的灵魂。
一位虽已走到生命的尽头,却也得到了一个蓝颜知己。
悲哀固然悲哀,但那又怎么样?
导演决定为女子拍一部短片,描绘她面对死亡那份自由和从容,这不是最好的告别,最深刻的电影吗?
然而,结局却无比悲凉,导演退缩了,他的温情感动终不过是逢场作戏。
也许,一个人在洞悉了另一个人的内心后,便会产生某种畏惧和退缩。
因为那颗真实的心必定会唤醒自己的心,作为成人,我们带了太久的面具,做了太多的伪装,连自己都无法面对和承受内心那份真实和自由。
我们无法过于谴责导演的懦弱,因为那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风景,那世界的纯澈和美丽,那宇宙的鲜明和璀璨。
也许,只有孩子才能够理解,才能够共鸣。
最后,女子呼唤着沉睡中的妹妹,悄悄的问她究竟做了一个什么美梦。
也许,只有在梦中的那个美丽虚幻的世界中,人们才能够真正的连接彼此,像孩子那样不再装模作样,不再惺惺作态,不再彼此隔阂。
成人的世界,即便是生离死别,也无法令我们真正的展现内心,看清彼此。
因为在很早很小的时候,我们已经在世界中迷失。
我们渴求着彼此,但也许只是肉体而非灵魂。
在你面前,我们却再也触碰不到彼此那颗无比孤独冷漠的内心了。
洪尚秀导演的风格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尤其是喜欢看剧情发展的影迷,属于小众类的。
本片的主题涉及较多,讨论了死亡、亲情、人生观及爱情观。
总的基调缓慢、平淡,依靠对话来表现,难免让人产生“闷片”的感受,但缓缓的对话中会突然出现令人震动的情节,一些“金句”也算亮点,给人以启迪。
尤其男配角“导演”,表现出来的退缩,讽刺了一些言行不一的“文艺中年”。
整剧制作的艺术水平一够,摄影和服装、环境设计,个人认为也就是电视剧的水准,色彩、构图也一般,有时主人公角度十分感叹的影色,观众却感受不到。
推荐指数70/100,不怕“闷片”的文艺小青新们可以一看。
洪尚秀这是约了中介看房子在他抽烟的功夫把片子拍了吧[睡] fuck u
2021聖路易斯電影節(St. Loui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SLIFF)看的第一部電影。模仿肉眼視覺觀感的“真實電影”攝影,室外甚至用過度曝光和銳化來模擬這種感覺。但這部電影本質卻是反電影的。你以為拍電影是對生命的延續,對死亡的反抗,一份你曾經的美麗年華不再後還能記錄你最後的音容笑貌的承諾,但結尾告訴你電影什麼都不是,你就這麼死去。電影不記錄真實,電影不延續時光,甚至電影膽怯和拒絕記錄生命。
衰老与死亡,还有一以贯之的对于知识分子的讽刺。幻想之后是某种期望,自我叙述并不可靠,但情感可能是真实。
后金敏喜时代的洪尚秀我只是觉得没那种味道了
#CannesPremière# No Yestarday No Tomorrow…Are you dreaming?
依然是关于生与死的探讨,烧酒、小菜、香烟与下雨天亦是标配,但感觉确实与之前的不同;这一部散发着洒脱、轻盈的味道,梦境与现实嵌套着,前半段略乏味,后面在咖啡馆喝酒的桥段很好,它补完了一个清澈、敏感、压抑、疲惫、勇敢、独立的女性角色的塑造;感性,但绝不煽情。“昨日的约定,是无法履行的承诺。感谢您昨天向我敞开心扉,我衷心祝您未来的日子能够幸福。”生活中,不常常都是这样子吗......洪常秀的视角,还是一如既往的真实而刻薄。不过,人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打倒。结尾,姐姐依然不知道妹妹的梦境,而她剩余不多的生命又少了一天;12个钟头,真是奢侈的时间啊。然而,窗外似乎风停雨止。此刻,时光尚好。文艺片配烧酒,不用想必了、真真是极好的珠联璧合。
故弄玄虚
前几年一直挺喜欢洪常秀的 拍电影人自己故事的电影 加入男女暧昧不清的关系 酒后的胡言乱语与人稍纵即逝的念头 都是喜欢他的部分 不过金敏喜之后 洪常秀的电影似乎越来越走向一种面孔 喜欢他的人也变多了 我却开始疏离他 这部电影把生死的大命题架在那里 与以往的洪氏电影一样 酒后胡言成了人们沟通唯一的可能性 但一觉醒来 又回到不可触碰的现实 可这后金敏喜时代的洪氏电影 怎么看也回不到过去那种味道了 饶了这么一大圈 加了这么沉重的主题 最后抵达的效果 可能还不如《北村方向》里的一顿小酒
2.5 继《克莱尔的相机》里提到和《江边旅馆》里展示死亡之后再次讨论死亡的话题。但是这次实在是太苦了太苦了(观感也很苦),就好像洪拍了这么多幸福美满/背叛刺激之后,突然想起了平行宇宙里还有个被忘记的主角,对应片名中的“你”,整部片子都像是一种像无形对象的救赎。(《逃走的女人》里的室友/同性伴侣组合是唯数不多的亮光。)
无感
【豆瓣电影日历计划】洪常秀的对于人生意义的又一探讨
再次提到自杀,让我想起《猪堕井的那天》。饭桌戏很精彩,但更喜欢在老房子里的那一刻,差点哭出来。有时候觉得,能从他年轻气盛的电影看到现在的大道至简的电影,是观众的幸运。
洪常秀是发达电影语境下的思考派。学生别看,普众别看,学院派更别看。骚粉更不要用他来标榜文艺青年。有些时候,不好辨别丫是不是在投机!视听语言用熟了,就成街边的素描人像混混了。
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都是这样,临死之时才觉得要怎么做,该怎么样。在你的世界里,世界是停止了,可一切都是照旧的虚伪。
+
没有了你,我也可以潇洒地渡过自己的生活,完成我所期待的目标,但是,没有昨天,也不会有明天,此刻的天堂,仅仅是此刻
还以为梦是悲哀,实际上现实才是。
面前是一整个世界的荒芜,随后你笑出了声。
实在是太难看。活像一部av的开头的引入剧情
我观看的第一部「洪尚秀」导演的电影就决定是你了:《在你面前》。—— 豆瓣2021年度电影榜单终于出来了!看到评分最高的华语电影《雄狮少年》和外语电影《心灵奇旅》都是动画片,开心;然后,入选「豆瓣2021评分最高华语电影、评分最高的华语电影、年度冷门佳片、评分最高日本电影」的40部电影刚好都是我看过的,不过有点意外入选「豆瓣2021评分最高韩国电影」竟然只有5部,此前看过《兹山鱼谱》《摩加迪沙》《奇迹》,而没看的《在你面前》《姐弟的夏夜》目前评价人数都没超过2000人,冷清得出乎意料,因而决定来补看下这两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