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S1E03,追加一下评论。
迷你剧/前传开了个好头,看这剧前必须得看,人员众多的群戏展开,宏大的背景展开。
整体故事假设了人类在遭遇灭顶之灾后,仅剩下5万左右的幸存者组成一个小社会,去完成/努力完成寻找新的殖民地的任务。
迷你剧完成了讲述成因部分,即人类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印象深刻的内容有上部开头展现战星/堡垒内部以及人员的长镜头,下部的旋转长镜头,老舰长配旧飞船成为胜过新战舰成为救星,老指挥官标配“貌离神合”儿子,患癌教育部长意外升任领袖,多对CP,反派Cylons与人无异埋伏在人类中间,是祸首却也是无辜的亦正亦邪略神经科学家(跟字面感觉不符)。
在很多个方面设立了对立纠结的局面,包括军政谁掌权,品格不够好无意间接帮助了敌人造成侵略灾难的科学家角色是否值得救援等等。
正剧在前传完成的设定下展开,虽然已逃离主战场,但仍有追兵,且已知自己人中间有叛徒,资源略紧张,小社会内各种摩擦不断。
以不停处理突发事件的模式推进故事,并顺带探讨了很多问题。
为了多数人,是否可以牺牲少数人,这一问题已在前传部分已有表现,总统下令弃亚光速船以及上面的人逃跑,上有可爱小女孩的植物园船被敌人炸毁时,观众会不会跟着有那么一点点内疚感?
E01里则是一艘慢一步跃迁的民船。
E03涉及到了监狱和囚徒,故事设定他们都是可能即将被保释的囚徒,让他们去做苦工是否合理,囚徒里还有个前恐怖分子,自称是为了自由和民主而战斗的,他们暴动后提出的要求该不该被尊重和满足?
这是这集提出问题。
最难忘,星芭在旷野里消失后,李向着天空说:再见,卡拉,你不会被忘记。
再见,卡拉狄加,你不会被忘记。
看完了,就像刚看完坟场之书时那样,既有希望,又很惆怅,就像刚看完了别人的一辈子。
终战,既有撞船战,又有登船战(呵呵,看过ROBOTECH太空堡垒的同学觉得眼熟吧),也有音乐元素,但绝对不是唱唱跳跳,而是以一种具有数学之美、科学之美的方式出现,把MACORSS式的唱歌+感化甩开几条马路;并同时解决了跨越几季的大悬念和无数小伏笔,让人只有瞠目结舌的份~草蛇灰线,千里伏笔,有几个大悬念,连演员都大呼一千年也想不到(我完全赞同)。
不能不说编剧太牛了~和很多前紧后松的美剧不同的是,卡拉狄加除了个别集比较个人化,有点上下不搭之外,基本上四季一直保持着相同的节奏,直到最终季的下半季,仍毫无颓势,反而像开足了马力,最后几集超出想象,完全无法预测走向,到了最后,简直神了~~但卡拉狄加从未宣教,不像LOST。
它只是不带感情色彩地描述着一段架空的“历史”,娓娓道来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怎样的思潮和教派兴起了,怎样的神被人识别了……我险些,就因为一个不赞同的译名,错过了如此好剧,要是另一个太空堡垒——我钟爱的ROBOTECH的真人版能拍成电视剧,能拍到它这个程度,那我就太满意了
下巴快掉了,当我听到chief诵出那句“there must be someway out of here"的时候伟大的dylan的伟大的all along the watchtower被用作了BATTLESTAR GALACTICA第三季finale的线索,以对歌的形式引出了神秘的cylon final five中的四位,成就了又一部精华美剧的super twisting,super suspense & of course fracking high season ending.而之前lee在法庭上的那段慷慨陈词在质疑了所谓道德,所谓公正的同时再一次证明BSG绝对不是一出单纯的科幻剧,而是一出近年来最伟大的drama美剧。
焦急等待明年一月的第四季首演,而这季很可能会是BSG的终结篇,从第一季开始我就觉得主创人员野心太大,不断怀疑故事能否讲圆,但现在我已经对Ronald Moore充满了信心。
http://www.post-gazette.com/pg/07085/770732-352.stm这篇moore在finale播出后第二天接受的访谈爆料多多,很值得一看十一月份会有一部名为Razor的电视电影亮相,作为第四季的热身,内容是关于Lee统率Pegasus号那段日子里发生的故事,同时会用闪回的方式回顾当年Pegasus号是如何在十二个殖民地沦陷后逃过Cylon追击的; 另外很可能09年会有一部BSG的衍生剧Caprica再登小银幕,时间设定在Cylon入侵Caprica的五十年前,内容还是关于Adama这一家子,看起来Ronald Moore是铁心要构筑一个完整的BSG宇宙了。
太空堡垒卡拉狄加 时间线应该是这样:三千五百年前,十三个殖民星球之一地球上的人类造出了塞昂武士然后研发了人型塞昂,之后人形塞昂可以自然生育,因此废弃了下载复活技术,千年之后人与机器间爆发了战争,五个塞昂人活下来,想去另外十二个殖民地通知上面的人类不要进行有关塞昂机器的研究,途中在科波上留下来寻找地球的线索。
但是由于那时星际旅行技术的限制,以亚光速旅行的五人到达十二殖民地的时候已经是两千年之后,然而这时正好赶上塞昂武士与人类的战争,塞昂战败,五人于是加入塞昂武士帮他们研究人形塞昂以及复活技术(此时塞昂武士自身技术已经发展到半人形也就是混合体)。
第一个造出来卡维尔,然后又造了其余七个,其中一个因为卡维尔的嫉妒被他杀死了,然后卡维尔因为不满五人造物者对自己的创造,原话差不多是本可以利用高技术创造更高端的身体,感受更宽广的光谱射线,而不是再以人类为模板,被束缚在这个脆弱的皮囊里,卡维尔把五人囚禁然后植入记忆扔到了人类群体里,想让他们感受作为人类的痛苦,以便于回归的时候意识到他们造物时候的错误。
之后爆发了塞昂人对人类的屠杀。
这时候第一季开始,当然上面一切的的揭晓都是第四季剧终季时。
(后面有更新) 卡维尔一直都知道终极五人的事,但是对其他六人封锁了这段记忆,并且设为禁止谈论。
卡维尔对艾伦有点类似于孩子对母亲的叛逆,之后在新卡布兰卡上折磨索尔睡艾伦,有点虐父恋母的情节。
1、内线:很深刻,四五万人几十艘船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国家,剧中讨论了很多方面的问题,政治、人性、爱情、宗教、媒体、舆论…… 关于政治,貌似导演想表达关于在极端条件下扔坚持民主人权的重要性,但是我看到的更是在相对理智相对信息掌握更多的情况下领导者专治独裁的重要性。
被煽动情绪的愚民不配拥有权利,并且在不掌握一手信息以及无法或者不愿考虑全局情况下,议会代表投票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
代表制度容易着重于小团体利益而非集体利益并且容易因为权利争夺而造成极大的政治内耗,因此无产阶级专政的先天优势就在于尽可能让统治阶级忽略自身利益。
而且菩萨手段救一人一世,雷霆手段救万人万世。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服众又是一个问题(所以我很佩服中国共产党现行的体制机制,此前提是我相信最高领导层是绝对英明与信息掌握的),剧中就很巧妙的让劳拉与上将结合在了一起,利用阿达玛的军事力量和劳拉的宗教信仰将五万人的舰队凝聚在一起。
国外科幻很容易牵扯到宗教,这让我很理解不了,不是说高等教育人才已经大部分不信教了么。
虽然说科学发展到最后会靠拢宗教,但是对宗教的盲目迷信实在无法理喻。
当然,极端痛苦极端无望的条件下,宗教是最容易抓住人心的东西,最初的宗教就是诞生在这样的条件下,劳拉在一开始以及盖亚斯在最后号召信徒,都是利用了(在我看来完全是无病呻吟的废话)宗教说教。
宗教和爱,是西方科幻完全无法理解的两个要素,举例海伯利安,最终女主穿越空间的原因竟然是领会了爱的真谛…… 剧中处理很无力的一个点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在资本消失后社会秩序的维持缺乏合理性,或者说在现有制度下根本不可能维持,举例说像钛灵船上的矿工,资本消失后他们找不到工作的理由,剧中最终处理结果是找人轮换,强行结束罢工。
可能编剧只是想表现在舰队中存在的内部矛盾,但是不涉及体制改革,这个问题无法解决,于是只能草草了事。
但是编剧或者说总统跟上将出彩的地方在于给予人类以目标,类似于诉诸宗教,即找寻地球的希望,这一点在整个航程中维护了舰队的安稳。
但是也在发现地球是个垃圾场之后直接导致舰队叛变,剧中对群体心理的把握很到位,群体无意识,群体低智商,愚民暴乱等等,当然根本还是在于群体性的恐慌与无希望。
因此我想说明现行中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中国掌握这些舰队,绝对不会出现罢工叛乱现象,中国现行制度优点就在于可以让普通人找到自身或自身工作的价值,而不是简单诉诸于资本。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本源上的优越性,物质够用的前提下追求精神上的财富与满足,但是现在好多人却反之羡慕西方…坚定坚持四个自信!!!
但是剧中提出的一个观点很现实,在那种条件下,阶级固化成为定局,矿工可能一辈子就当矿工了,被误会的勤工俭学的学生可能也一辈子当矿工了,这是任何制度都无法解决的无奈,再崇高的精神价值也无法抗拒没有希望的未来或者是物质羡慕。
关于爱情,劳拉,本身即善人又是将死之人,以一腔热忱打动了一开始不屑于小学教师当总统的上将,到最终爱情的产生,剧中相当感人的一条线。
这是我看过这么多剧加电影中对爱情处理的最为丰满的一部,李跟星巴跟sam跟小杜,xo跟妻子,chief跟妻子和布玛,雅典娜跟西洛……尤以上将跟劳拉最感人至深,与年龄阅历相符的深沉的爱,前者则有热烈激情的、家庭琐事的,总之很丰满。
其中第三季第十集吧,有一集加长版的把一场拳击晚宴将李和星巴的感情纠葛穿插在一起,印象深刻。
舰队上人的感情混乱摇摆,估计与心中空虚无依有关,人们需要一种情感去替代恐惧,最廉价最方便的就是性与爱情。
但是最终各色感情都有了定性,可见危机状况下建立的关系稳定性还是有的。
2、外线:对于人类与塞昂人战争,吐槽宗教,之后再写,现在看到s04e10还没有定性 继续 从第二季(应该是)赫拉的出现,剧中就不断在暗示她是关键,她作为人与塞昂混血的身份直接导致我以为剧情会朝着人与塞昂结合的方向发展,结果竟然只是她作为神的棋子为人类引路。
这一切都发生过,也将继续发生,当卡拉狄加完成最后一次跳跃身下显示出月球的陨石坑,镜头抬起出现非洲的大陆轮廓时,我才恍然认识到剧情如何,我前面写的时间线竟然迟了十五万年😂 整部剧的外线主题就是人类与机器人的纠葛,机器人对人类就像前面类似于卡维尔对待艾伦,造物对造物者的反叛,按照我一开始的理解,如前面所说,我以为在神的指引下机器人与人类会和谐共存,没想到最后还是分道扬镳。
人类历史相当于关机重启,然后再次走向与塞昂人的纠葛,剧情设定很出乎意料,果然历史都是轮回的。
对于神这一存在,科幻离不开高级存在这一假说,可以理解。
我们人类这一物种,在宇宙中遨游追逐,可能只是在鱼缸里来回穿梭,偶尔神看累了看不下去了,就让几条鱼发出神的声音做出神的指示。
按剧中所示,神让一切如此循环,是想得到一个人与塞昂和谐的画面,或者说不会走向毁灭的人类种群,而塞昂就像是人类造出来的进行自我毁灭的机器,愿我们不负神意。
塞昂人存在缺陷,之一就是一开始存在的复活技术,可以复活就意味着不会珍惜,同时伴随着痛苦的累加。
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害怕失去而来的珍惜,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但是这需要强大的理性才能舍弃复活这一诱人的技术,卡维尔显然不能,他追求的是物理感触上的享受,感受暗物质感受x射线,而不是把目光放在人与人或者塞昂与塞昂之间的感情,其他塞昂人可以看出一直在追求爱这一概念,比如六号一直追问盖亚斯是不是爱她,以及盖亚斯在允许她访问安全代码后对她说我爱你的时候六号的表情。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才是人存在的价值所在。
3、几点不合理: 星巴最后按赫拉的音符输入坐标,成功跟舰队汇合,说明舰队之前定好的坐标就是现在的地球,也就是地球2在之前的可居住星球探测中就已经发现了,也就是说在上将决定营救赫拉之前人类就决定移民地球2,而后来塞昂飞船毁灭卡拉狄加逃脱这纯属偶然,所以说计划制定纯属创造第二个新卡布里卡?
还有上将决定营救赫拉这一点不太符合形象设定,我没看出赫拉的重要性在哪,我唯一觉得重要就是其混血的身份让塞昂与人类悟到协同发展才是硬道理,结果最后还分道扬镳… 还有就是塞昂的战力实在是弱鸡,剧情强行削弱,无可厚非吧。
再一个是布玛的人设,翻脸真快,剧情需要随时翻脸,同样是翻脸李的变化显得还稍微合理,算是坚持正义却没有鉴定立场。
3、几点细节:剧里边布景道具蛮用心,卡拉狄加上的内景;空战沙盘上的飞船模型;塞昂武士的装甲,外勤的表面是亚光质感,飞船内部的是镜面效果
一开始,屏幕上打出那句'The Cylons were created by men'的时候,我以为我知道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
人类创造了机器人,机器人反叛了——这样的设定真没新意啊,虽然这里面的机器人特别了一点,但说到底,也不就是打来打去而已嘛。
然而,迷你剧结束后,我开始对它刮目相看。
剧情很紧凑,人物的塑造也干净利落、个性鲜明,最关键的是,它居然一点都没有满足我之前热血的预期。
没有太空对战,没有打打杀杀,战争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一个流落太空、无家可归的文明,如何应对扑面而来的绝望,以及如何在由这绝望导致的混乱、暴力和邪念中,挣扎着维持尊严。
记得《三体》里那句话吗,“当人类真正流落太空时,极权只需五分钟。
”第二季的10-12集,不论从手法还是内容上来看,应该都是无法逾越的一个巅峰。
我承认第一遍看时很不喜欢Adm. Cain,不仅因为她老是和主角对着干,还因为,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残酷和不择手段,令人恐惧。
但是后来看到的一个观点让我很赞同:Pegasus所代表的社会秩序,其实是Galactica没有走上,但曾经非常有可能走上的另一条路。
面对过那个抉择的人都不会去用所谓的道德标准苛责Adm. Cain,毕竟,对于Pegasus来说,高度集权的军事化管理,也许是生存下来的唯一办法。
身为最高指挥官,她一个人面对着这场浩劫,没有退缩,没有放弃,没有犹豫,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同样的情况,换了Galactica上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所以她很勇敢,所以她值得尊敬。
不过,在我又一次快要以为自己知道这部剧在讲什么的时候,他们找到了地球。
找到,登陆,然后发现留给他们的不过是一片废墟。
于是他们说,frak earth,原来挣扎了这么久,寻找了这么久,都是在追逐一个谎言而已。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故事真是伤心。
和我一样伤心的人有很多的,比如D,她大概很久之前就对这个世界没了信心,命运辜负了她,爱情辜负了她,而这一次,是真的彻底失去了希望。
她死的时候我忽然想起迷你剧里的CIC,那时候Gaeta,D,他们都在的,那时候世界还没变得这么复杂。
真是段好时光啊。
为什么忽然开始怀念呢?
我也说不上来,只不过,在这之后我就不怎么关心细节了,不再像之前看时那样想要把每个人物的每句话都记住。
接下来的剧情无非就是——他们发现了人类和Cylon其实同宗同源,发现自己这么长时间以来深信不疑的善恶标准也许不是那么不可动摇,发现和自己纠缠了这么久的敌人也许并不该被称作敌人,因为两个种族之间的联系竟然是如此的密不可分……刚开始的时候,我对这个故事满怀信心,并且充满期待。
但是看到这里,我真的想象不出它怎样才可以收场。
如果连“敌人是谁”这点都可以颠覆,那么对于这个文明来说,还有什么是可以相信的呢?
他们怎么知道,整个世界是不是一个巨大的谎言?
Lee脱下军服当了总统,Old man的坚定看上去不再那么不可动摇,Tigh依旧搞不清自己究竟应该做一个人类还是Cylon,Roslin脑子里只有她的病和她的男人,Helo和Athena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已经彻底沦为了酱油,Baltar整天什么也不做只管神神叨叨地向整个舰队灌输迷信思想,而Starbuck连她自己是人是鬼都搞不清。
我可以继续随波逐流地当一个观众,任由剧情带着我走,但是,拜托,还给这个世界一点理智吧。
然而,不管怎样,我把它看完了。
四季电视剧,三部网络剧,两部电影,加上各种访谈节目。
对那些看了上面一段而可能有些担忧的人说一句:最后的结局,还不错。
现在我站在这个故事的终点,暂时还无法相信一切都已结束。
至少,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这听上去挺好的。
对我来说,只要知道Lee还爱着Kara,就足够了。
我也一样爱着第三季第九集,永远爱。
目不转睛的看完第一季,着急上火的看完第二季,有点失望的看完第三季,按着快进看完第四季。
中间还穿插着几部前传,网络剧,一口气看完了《太空堡垒卡拉狄加》。
乘着自己思潮滚滚冒泡,赶紧给大家呈现一下,免得夜长梦多。
1. 对于从未看过《太空堡垒》,喜欢科幻/剧情/太空机甲类型的,有宿命轮回情结、对人类未来忧心忡忡、喜欢探讨人性在极端条件下赤裸裸暴露的朋友,强烈推荐该剧,这将是你难得的娱乐时光。
至少,你在华语电影电视里绝对找不到类似的。
目前中国甚至还没有一部科幻剧,更别提这么高水准的了。
*****************题外话开始********************这里要吐槽一下目前的电视剧流派。
“大陆:革命建国谍战型,宫里女人勾心斗角或者什么大帝传奇,城市剧中关于婆媳、买房、警察之类的,或者翻拍各种神话剧。
韩剧:基于历史型、灰姑娘/青蛙王子型,中间穿插绝症、同父异母、异母同父、争夺家产之类的各种煽情催泪或者刻意搞笑的元素。
港台剧:10年前领先大陆,现在只能偶尔博得关注(毕竟地方小,人少,演员、布景实力都远不及大陆)。
英剧:以短小的剧集为主,少而精。
美剧:类型丰富,体量较大,初期惊艳,中期不错,到大家都反胃了,就结束了。
”从台词服装设计、剧情曲折有趣、流行猎奇等创作角度说,欧美的的确先进。
但弱点是商业化过了头,不知道见好就收,因此经常一个好故事,为了榨取更多的商业价值,被刻意拉长,最后不是草率结尾就是干脆没有尾巴就被砍了。
从而损失了其艺术价值。
*****************题外话结束**********************2.对于已经观看过《太空堡垒》的人,这里来深入探讨一下其优缺点,欢迎大家拍砖。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上乘之作。
2.1 优点2.1.1 最简单的,就是人物性格塑造的比较鲜明、立体、丰满。
这是好的作品共有的特点。
与之相对的就是人物性格的脸谱化,人物非黑即白。
相比较这些或者好的不食人间烟火,或者坏的连他打个喷嚏都让人心惊胆战的人物,我们更喜欢不完美的人物。
2.1.2 悬念的设置,在1,2,两季中让人真实欲罢不能。
2.1.3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这也是科幻剧的重要魅力之一。
能够让人在有生之年看到不可能看到的未来。
这满足了人们好奇的天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对于人生苦短的焦虑和遗憾。
人类创造机器,机器反叛人类的情节并不是十分新鲜。
亮点在于故事中Cylon重生、有限个model的设定。
厚重的机械感,和并不落后的视觉效果都为该剧加分。
2.1.4 如果只有科幻的元素,没有让人思考的内涵,那么剧集只能是简单的爆米花。
该剧提出并展现了很多关于人性、人类价值观的命题:忠诚和背叛,牺牲部分和救赎多数,服从和反叛,人类生存和民主自由的关系,是否该用永恒的生命换取对短暂生命意义的追寻,生死关头个人的选择。
还有很多复杂的命题和探讨,这里就 不再一一列举。
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不同人的不同回答,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刻的不同回答,都让人思考和回味。
在一个事关整个人类生死存亡的背景下,关于这些严肃但重要的问题的讨论不会让人感觉空洞,而是让人沉浸在思索中。
2.2 不足2.2.1 剧中主角几乎个个都是神棍。
寻找地球的路线图,不是依靠科学,而是依靠神的托梦、依靠先知的一些神神鬼鬼、似是而非的话语。
剧情的推动,很大一部分都是由这些预言、托梦之类的东西实现的。
剧中最伟大的科学家,除了一开始在他脑海中幻象指引下,发明了个检测Cylon的仪器以外,到3,4季,干脆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宗教领袖,不停地在嘴里唠叨些玄而又玄的话。
实际上,本剧并没有多少严格的科学色彩,更多的是弥漫的一种神秘主义的气息。
简而言之,就是伪科幻。
这对于坚信科学每前进一步,人类的愚昧就减少一分的人来说,对于我们这些很早就被马克思熏陶的无神论者而言,这种玄而又玄的唯心色彩,非常不感冒。
所谓的科幻,应该是打开一扇窗,窥探科技带给人类的深刻影响,而不是科学是龙套或包装,所谓的神灵反倒成了主角,并且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绕的人头疼。
这种情况在故事的1,2季还不突出,越到后来,越是明显。
我们接受一些不可捉摸的因素在关键时刻推动了事情的发展,但不能让这些摸不着头脑的因素作为整个故事唯一的推动力。
2.2.2 剧中,大量对话都包含对人性的探究。
但是就像味精一样,少放一点,是道好菜。
如果放多就太过火了。
剧中,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各种人物的演讲更是家常便饭。
我不禁要问,这么说话究竟累不累?
2.2.3 当然,剧本存在一些前后逻辑不一致,演员临时退出从而使得编剧不得不将其写死等等小的瑕疵。
最后,说一下最喜欢的角色,非主角:神父卡维尔。
关于他的出场不多,《计划》中有对他的一些较为详细的交代。
难以说尽我对这部美剧的喜欢,星芭,阿波罗,阿达马,这些角色都演活了,当然我最喜欢的dr.波塔尔,如果要找一个类似的角色,我想只有铳梦里面的罗亚博士(请允许我用这个翻译,铁士代诺这个名字不好听)两者可相互比较,罗亚博士的特长是科学,人类心理的洞察,而盖亚乌斯博士代表了人性,宗教的救赎,这也正好代表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吧,日本漫画铳梦的主题是把人当机器一样剖析,粉碎人类的神圣性,虽然看的很透彻,但是全篇的灰暗还是让读者感到了不安和厌世,美剧太空堡垒的主题则是人类站在人类自己的立场,寻求人性的救赎,人类对自己的原罪是负责的
刚刚看完长达2小时多的太空堡垒卡拉狄加最终季大结局(Battlestar Galactica)。
导演相当的残忍,没有安排那种人类和赛昂人的大和解,反而让死的死,走得走,最后弄出个“历史再一次重复自己”的老套结局。
老实说,第四季以来对于结局的期待越高,反而就越是有心里准备这个剧没法自圆其说。
看完上星期大结局的第一部时,就料想到了哪怕给导演4个小时,也没法把这个故事讲明白。
于是对于今天的剧情,反而比较释然。
尽管结局让我略微失望,但却瑕不掩瑜,无损BSG(BattleStar Galactica的简称)“新世纪以来最好的科幻剧集”的称号。
可以说,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这是我看过最棒的科幻电视剧了。
单单从最终季来看,这不过又是一个“人类VS机器人”的老套故事:什么是“人”;人类和人造人能共处吗;人类伦理如何定义自己创造出的生命,等等的传统议题。
但是我认为,这部电视剧的精华,反而是在前3季,即卡拉狄加和人类剩余的舰队不断流亡的日子里发生的点点滴滴。
这个片子整体的基调是压抑和沉重的——这也难怪,整个人类文明在赛昂人的攻击之下只剩下6万不到乘坐唯一一艘服役超过50年的太空堡垒去寻找新的落脚地,并且在途中不断寻找这场战争的起因和解决之道。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不但要面对外敌,同时人类内部还不断发生冲突——就像所有其它的政治剧集一样——人们互相怀疑、野心家争权夺利、对于自由和民主等核心价值的信仰现在变成考验人类文明的试炼:面对敌人,我们要仁慈吗?
赛昂人,不但是屠杀我们同胞的凶手,也是人造之物,享有人权吗?
当民选总统和军人发生冲突的时候,究竟是形式民主重要,还是结果重要呢?
这一系列的话题,聪明的观众一定会浮想连篇,难道不正折射出911之后美国社会的大众心态吗?
新闻周刊在一篇名为“布什时代的艺术与文化”的文章中讲到:“Battlestar” has been more honest about the psychological toll of the war on terror. It confronts the thorny issues that crop up in a society’s battle to preserve its way of life: the efficacy of torture, the curtailing of personal rights, the meaning of patriotism in a nation under siege. It also doesn’t flinch from one question that “24″ wouldn’t dare raise: is our way of life even worth saving?不管这种反应是故意为之还是潜意识。
观众所能够感受到的是虚拟的太空追击之下和现实密切联系的议题。
正是因为这一点对于人性的拷问和不断出现的冲突,让这部特效一般,场景单一的科幻剧集吸引了一大批死忠。
然而对我而言,除此之外同样重要的,是它唤醒了儿时的梦想。
我这代人应该没有谁没看过动画《太空堡垒》了。
这部1984年“拼凑”而成的动画,是我心中太空冒险动漫的最高杰作之一。
很有意思的是BSG在很多程度上都与动画太空堡垒遥相呼应。
天顶星人身为“外星人”但是后来揭示出的和人类同源的事实与赛昂人的设定几乎毫无二致。
第二部中戴纳·斯特林和BSG中人类,赛昂的混血儿赫拉的身份也时时重叠。
而两剧的主轴:人类和外星生命的共存和冲突更是遥相呼应。
让人怎么不心动呢?
原文:http://makzhou.warehouse333.com/2009/03/21/1835/
一直以来,Cylon的社会情态我们看见的不多,能够看见的是他们信仰一个真神,'One God',已知可见的由2个阶层组成,7种人型Cylon和原始机器形态的Cylong,7个人形Cylon每种由一个来代表,组成决策层。
然而,剧集发展到现在越来越有趣了,机器社会的团结居然有了个人意识的觉醒。
从一个Cylon攻击机的反程序行为开始,Cylon领导层有一个争论,是要把这些有大脑的攻击机修理一下,改成服从指令的机器,还是让这些机器本身的个性留下来,然而在投票的时候,发生了令人意外的事件,一个型号竟然有2种意见,这个情况“从来没有一个型号投票反对他本身的意见”,而到最后,6号竟然指挥了2个有思想会愤怒的机器Cylon进行了一场小政变,看到这里,可以说Cylon社会将要有一场革命了,无论是从体制还是个人思想,未来这个社会的发展绝对是精彩纷呈的。
联想起当时1号冷冻3号,是因为3号不断追求生命的终极体验,联想起当时6号在卡布里卡劝布玛,要和大家保持一致不要真的把自己独立于整体之外,可以看到,当时的Cylon社会还是集体主义的社会,在和人更多的接触中,Cylon也被人潜移默化,每一个Cylon的人,从攻击机到人形领导,都开始发展了自己的个性,独立于集体认知的个性。
个人意识的觉醒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性的标志。
而在中世纪,都是用神的旨意来解释人的行为的。
自我意识通常和宗教崇拜结合在一起,把自我放在神的阴影下,是神的仆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难以产生真正的自我,因为一切的行为都要符合神的意志。
西方的文艺复兴,就是从人性的思考开始,进而去解释神性,发现宗教压抑了人性,在这个时候的人性,更多的还是作为广泛意义的 人的天性,个人的自由,还是服从于集体,社会,党派等组织的。
在进一步的社会发展中,意义更大的就是个人的发现了。
从前个人是为神而存在,为国王而存在,而现在终于为自我而存在的。
还记得当时布玛和6号复活在卡布里卡上,他们要一起改变Cylon社会,那时还是2个人对整个Cylon,现在,即使是一个攻击机也会辨认敌我,一个Cylon机器人也会感到愤怒,一个人形Cylon种类会有2种意识,一个独立的‘个人’意识升腾于群体之上,个人优先于群体,从集体主义走到了个人主义,可以说这是Cylon最可喜的进步,也许他们会恐惧,会混乱,但是他们追求的进化,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进化意义,在这里他们收获了社会学上的一个最大的飞跃。
在这个飞跃之后,是什么呢?
应该是自由了吧,个性的发展是自由主义的开始。
让我们拭目以待!
人类社会也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变化,我们有机会再谈
豆瓣上大概很少有人给同一个东西写两份评论的,本也不想再给人填堵,只是之前的那一篇我把BSG捧到了天上,却等来了这样CTMLGB的结尾,失望之余更躏于近乎被人玩弄感情的羞愤,实在是不吐不快。
对于前两季,我依然认为那是我看过最好的电视剧。
结构紧凑,暗喻巧妙,人物鲜活,如果当时因为什么原因从那里就停播的话,它几乎可以跟一部经典的电影平起平坐。
but it just went on and on, 整个第三季都非常之干,以至于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把这部戏给忘了,前两季那些精巧聪明的隐喻和象征都被狗屁不通的神话搞的没了味道。
毕竟那些又臭又长的蹩脚宿命和预言对从小讲君子要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来说是满无聊的,但是从第四季开始又给了人挺大的念头,我几乎都是一集一集追着看的,而且直到第十九集某人还是抱着极大的期许等待着什么样出人意料的结局,可是他们却甩手兜了我一嘴苍蝇,让人恶心了一晚上。
社会预言是一条人类历史里永恒的八卦。
有诅咒人类走向自我毁灭的,有祝福世界迈入光明的未来的,当然还有像BSG亲爱的编剧们这样看了两眼佛经的基督徒,认为人类是被有虐待倾向的“神”操纵的不断在自我毁灭和复兴中永恒轮回的傀儡。
这些“先知们”都想让人听到自己的预言,有的编一堆稀奇古怪的歪诗,有的写一本厚的吓人的书,还有的,拍电视剧。
第三季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传说赛隆之所以会跟人类翻脸是因为人类对它们太糟了,不屈于奴役与羞辱,奋起反抗,直到最后到各个人类殖民地上开nuclear party。
如果这是开头的字幕,设定或者是背景也还好,但是一模一样的事情在整个宇宙里反复发生上无数遍,那就真的是“神”的旨意了。
我猜它的意思是:作为创造物的人类每一次逾越了自己的身份,开始“创造”生命的时候, 自我毁灭就开始了。
跟世上一切觉得被自己的上帝背叛的信徒一样,赛隆对人类敬畏,憎恨又蔑视,所以占领了New Caprica之后会用尽各种办法羞辱,折磨人类,又掩饰不住好奇的想模仿人类社会的一切。
人类放弃对真正地球的寻找(zion)而苟安于这个伪地球(伪zion) ,隐喻就是人类放弃了对真神的崇拜,得到的惩罚就是被赛隆占领..............一堆陈腔滥调。
但比陈腔滥调更可怕的是,人类居然有声有色的搞起恐怖主义了!
有人说这是影射伊拉克, TMD这个电视剧需要跟伊拉克有狗屁关系!
用我小学语文老师的话讲:XX,你跑题拉!
地上的人类在遭罪,同样受折磨的还有广大可怜的观众们。
好不容易把Galactica盼了回来,不想先知们又要开始布道了。
在New Caprica上折腾了一圈以后,原本植根在军权与民权平衡基础上的人物关系被彻底打乱了。
要让故事继续下去,只能再挖出一条线来,于是无数的神迹就遍地开花了。
Baltar, Roslin和Starbuck, 两个总统一个Topgun, 一个满眼天使开始玩地下电台碎碎念,一个每天被托梦,最后一个更厉害,干脆就起死回生了,由不得你不信。
这就是我最失望的部分。
放弃了原本对社会结构有力的分析而纠缠在创造论的诡辩上,浓厚的宗教气息让大部分观众感觉到不知其所云,使它失去了值得费力解释的价值,在前两季里个性鲜明的人物们都变成了“god's instruments”,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在圣经里找到原型,变成了宿命的傀儡,从此他们就不再是人物了,只是编剧们满足自己上帝情结的道具。
唯一没有让我太过失望的是对赛隆的重新定义。
人类对赛隆的态度一直是整部戏的核心,创造者的优越感和沦星灭种的深仇大恨,使人类对赛隆的态度满像中国人对日本人,瞧不起又恨之入骨,还有些说不出口的嫉妒。
最开始人形赛隆的出现就已经预示着两个种族融合的可能,拖了十几集的final five只不过是赚眼球的噱头,唯一实在的意义是用赛隆神话(共通的神话是两个种族平等的标尺)和复生船的毁灭(赛隆人也拥有了个体生命经验的唯一性)使赛隆摆脱了人类创造物的身份,成为与人类平等的一个种族,余下的故事很大程度上就是看这两个种族是否能跳脱互相毁灭的循环实现和解。
虽然这个互相毁灭的循环本身就非常不着调,但两个种族的交融和解在当今世界还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最后人类和赛隆武士一起去救赫拉的部分虽然俗气,但却是又臭又长的结尾里最让人舒服的部分。
污染了整个第三季和第四季的神话和宗教情结在最后一集达到了胡编乱造的顶峰。
如果之前的各种先知和预言还可以归咎为基督教文化里对圣经的永恒模仿,Baltar近似于中国人的“天”的抽象神也可以当成是广义的上帝,但到最后它想把之前所有的宿命和预言都统归出一个溯源的时候,却是出乎意料的低能,本以为是Baltar和Six人格分裂的幻象变成了真的“天使”,而神就是我上面说的,一个彻头彻尾的虐待狂。
Starbuck更厉害,神使阿,直接就消失了!
整个剧情从隐喻直接堕落到伪造神迹,编剧们想要营造的“绝望的走向命运的终点”的气氛变成了一群小丑蹦跶着跳向闹剧的落幕。
末尾更进一步,用最笨拙弱智的方式跟现实世界生拉硬扯到一起,然后用尽了各种恶俗的办法了结了所有的人物。
临了向观众们踹上了最后一脚,“商业主义,滥用科技,道德沦丧,让你想起了什么?
”TMD它还要给你说教!
看到这里我已经开始掉头发了……几年前黑客第三部出来之后,大家用各种八杆子打不着的理由给那个狗屁结局打圆场,只因为第一部已经变成了大家的圣经,情感上不允许它那样被阉掉;但BSG是享受不到那样的待遇了,成了黑客拙劣复制品的后两季当然也可以眛着良心的讲出一堆道理,但毕竟它跟黑客不能比,也不是什么需要保护的童年回忆。
SO SAY WE ALL!
What a bolony
剪辑太混乱,镜头老抖。全程在看number six
只记得在第一季里,军阀和小眼睛总统都比较令人厌烦。天才神经病科学家的角色基本设定是有点儿冒险的,好歹居然勉强习惯了。
有bug,但仍然是科幻经典
像是披着科幻外壳的神叨叨的宗教剧。 lee这个演员是不是帅过头了。doctor 才是主演!最后一集突然好看了!
迷你剧完善的闭塞小团体模型在这一整季中继续得到完善,从不眠逃亡到内斗互耗,从民主质疑到和平演变,从既视幻觉到宗教神棍,从“人”工智能到“这太他妈多感情戏了……”两方,三地,四万人的架构在分出数方(细分到人)的前提下搭载了封闭模型所能试验的相当多玩法。
看了S1没看完,看不懂
看这剧常常感觉它有成为神作的趋势,但更多的时候会觉得它简直是一踏狗屎,所以总会在弃与不弃之间纠结
看了不到4集实在坚持不了了。至少这4集足够 —— 劣质。除电脑制作的场景外,几乎永远是演员的面部特写或者视角极窄的镜头,看到令人产生呕吐感。如果这是为了省钱可以理解的话,剧情呢?我看到的只是编剧为掩饰低能而故作人性上的深沉和政治上的深刻,又玩儿不出什么思想和机巧。高分垃圾,果断弃
私以为被过誉了
starbuck演员演技不太好
不知道有没有耐性看完后面的三季...
看到一半弃剧了。熟悉的迷失的手法,各种角色支线拉时间,主线剧情挤牙膏,到最后肯定是故弄玄虚神神叨叨不了了之。强人物弱剧情就算了,不能忍的是塑造方式。典型的美式套路,军队不像军队,宇宙不像宇宙,到哪里都是美式政治正确和无病呻吟。根本不科幻。跟三体比,黄金时代之后的美国佬就不懂什么叫科幻精神了。看了迷失就够浪费生命了,不想再次浪费。
看影评的时间比看剧时间长诶,这么繁复庞杂,这么架空玄幻,到底是怎么懂的啊,留着我退休的时候慢慢看,既然这么厉害。
补标 一切宛如昨日 那时的美剧是多么有劲 永远着迷Katee Sackhoff
直指人性鄙陋、制度缺陷的天才剧集
因为是Tricia Helfer演的才看的,但是还是难以看下去。
宗教、预言、神话实在不是我的菜。忍着看了前十集实在看不下去了
绝对好看的科幻剧
剧情支离破碎,走向毫无逻辑,人物更是一塌糊涂,但看起来有点吸引力,能让人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但我选择不再在这部剧上浪费时间了。不及格
总算追完了~~余音绕梁,回味中。整个构架并无出彩,但是针对时事的映射、对家庭和生活和信任的反思,都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