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就一辈子咯!
”——结婚七年,再次求婚,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怕你胡思乱想……”——他去上厕所了,请不要低估女人的智商,谢谢。
小悦推荐,看时很激动,看完邪恶一笑,原来如此。
剧情很通俗,一对新婚小夫妻,分手,最终复合。
一开始老婆以为老公出轨,但其实没有,直到后来他真的做了……可不可以说,他是被她给推到了狐狸精身边的呢?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角度,罗生门。
最近跟流水因为某对情侣的分手,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其实,这跟我们有关吗?
你相信他也好,你觉得她不对也罢,其实对错真的很重要吗?
既然已经没法在一起了,不如祝福他们彼此都幸福^_^优惠团跟KTV是两个很有趣的意象,好像都是在告诉观众要珍惜,错过了这摊,也许就没下摊了,因为人生不过就那几摊。
冲着结尾,给了五星。
镜子碎了,终究是碎了。
他们还想搞暧昧?
又或者只是他们害怕又一次的风暴……p.s.图书馆发生的恋情,真让人羡慕。
p.p.s.我会不会成为那个厕纸男?
100801下外公家
结局那一下真是非常精彩,一种恐怖的感觉顿时弥漫周围。
我想,大概世界上是没有<恢复原样>这回事情的,因为时间不会倒流,经历过的事情,必然在心里留下一丝痕迹。
所幸的是,痕迹所产生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上帝把选择的权力留给了我们。
“我很好,你不要离开我。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电影播到这里,高潮部分已经了然。
许多美好的过往一幕一幕地被会议起。
只有走到了最后,人们才会想起当初。
害怕失去,所以拼命去留住。
静很认真地问,世上真的没有一个男生,可以奋不顾身,可以坚持不懈地为自己的爱情争取,努力下去吗?
我和娟笑着看着她,回答:“孩子,你想太多了。
”突然而来的勇气让我们去做的某件事,某个决定,是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只是我们习惯了将真实的自己保护起来,这样才不会被伤害。
人生总要成长。
然后成熟了,方明白自己要的为何。
“一次不忠,百次不容。
”这是她的回答。
我们知道,背叛过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N的平方次。
可是却因为舍不得过去,不愿意放弃那些美好过的曾经,所以对现在的遗憾念念不忘。
总以为等想回去了,就可以回去。
可是,钉痕在那里,就算拔掉了钉子,空洞却永远也无法弥补。
有了第一次的背叛,于是害怕再被丢弃一次,再去承受一次那样的伤害。
只是伤害再来一次的话,也不会再有第一次那么重的杀伤力了。
不是因为心变强大了,不是因为宽容的限度变宽了,而是麻木了。
被一个人伤害太多次,太多同样的事情发生太多次就跟吃了太多次他同一种感冒药一样,产生了抗药性。
伤口会流血,会痛,也会结痂,会痊愈。
只不过是习惯了这个人而已。
需要时间,来教会我们,一个人也是可以天长地久。
最后他们各自心里留了一个位置给别人。
这才是现实。
白玫瑰与红玫瑰,让人变得不敢再去深爱。
不如分开。
愿意做那个得不到的人,还是相守的那个呢?
或许,不爱比较好。
爱情三部曲,我最先看的是最后拍的《我的最爱》,才后知后觉,得识这位凭爱情小品征服全港并捧得两位主演声名大噪的叶大导演。
呃,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赶紧找来前两部补课。
豆油都说一部不如一部,《十分爱》让游戏爱情的女主幡然悔悟,却在最后一刻撕开痴情男主的虚伪真面目;《我的最爱》更绝,直接让最爱女主的回头浪子暴尸街头,而抱得美人归的傻X爱情失而复得居然又脚踩两只船。
别看部部片名都有爱字就以为是在为爱歌功颂德,英文名揭露导演真实意图,《Marriage with a Fool》,《Love is Not All around》,《L for love, L for Lies》。
叶导淳淳教诲,这个世界,什么都是障眼法,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真实的,你又未必能看到。
好啦,叶导,我知啦,你就是要铲除我们脑里对爱情执迷不悟的最后一线奢望。
于是,我总结出来,叶氏系列就是通过饮食男女的爱恨情仇,让你看清爱情血淋淋的真相。
故事不可谓不俗辣,情节不可谓不狗血,主角不可谓不彪悍。
所以,引人入胜是必须的,欲罢不能也正常,带着平常心,看戏就好。
于是,我毫无期待找来《独家试爱》,准备再被电一把。
谁料,这次是真的被电到,彻彻底底,五体投地。
原来方力申不止会摆pose,放电眼,他也会情真意切泪流满面;原来叶导不止会玩倒叙插叙,多线交叉,出人意表,还真的会导情戏,令人动情的戏。
开场就是幸福的婚礼,深深的吻,纯纯的爱。
看阿宝对着镜中穿婚纱的自己说,你一定会很幸福,一定!
令人感动。
小夫妻日子虽然拮据,但一样和和美美甜甜蜜蜜,LG接LP下班,LP为LG煲汤。
可是,仅仅这样,不够吗?
即使你打游戏等LP下夜班很无聊,就有理由一来二去短信暧昧吗?
虽然吴大美人脸长手长腿长还主动献身,就能justify你的出轨吗?
看着阿宝知情后隐忍伤心执意要跟爱人去北海道旅行,看着她收拾行李准备离家却顾忌长辈在公婆面前苦撑着粉饰太平,看着她强压悲痛为婚姻做最大的让步最后的努力,为夜不归宿的LG做煲仔饭准备既往不咎却被爱人无情拒绝后的崩溃,忍不住揪心的痛。
“可能我们真的不合适。。。
”话音未落,饭碗落地碎片四溅。
阿宝喃喃自语泪流满面“怎么会打烂呢?
我总是打烂东西,煮饭是这样,做什么都是这样,打碎这个打碎那个,怎么办呢?
打碎了没人陪……”她歇斯底里叫着头痛,拒绝他的碰触,喊叫,厮打,“你是谁,我不认识你,我恨你……”穿着睡衣短裤就冲出家门,因为我不要伤心不要看到你!
看着阿宝光着脚丫游荡在街头,看她在车站牌前泣不成声,在马路边哭的蜷做一团,在争吵时夺门而出的女孩们,禁不住在顾影自怜中,听到心碎落地的声音。
这段写的很贴切,表演也很到位,现实中爱侣之间的争吵总是惊人的相似,你看不到我愤怒背后的满腹委屈,任性叫嚣掩藏的不堪一击,我不懂你眼中那抹憎恶来自你脆弱的自尊,你妥协我不甘,我让步你又咄咄逼人,我一时气话你就赌气放手(即使这样也不用到那个脸白的吓死人的狐狸精家买醉吧?!
看到这幕我就如猫抓心),进退唯谷,在双方的角力和撕扯中彼此伤害,感情也千疮百孔。
只是,碎掉的心,还能再缝合起来吗?
女人不是块手机电池,高兴就带上街,不高兴就在家充电。
林先生,一次不忠,百次不容。
你叫我怎么相信你不会再喜欢上另一个女人?
我不知道将来会怎样,但现在我最爱的只有你一个,我们有很多过去,我真的不想这样就完了,什么都没有了。
爱情就跟人生一样,只要做好眼前这一步,已经是最好了。
我不知道我跟你将来会怎样,我只知道我现在要做的这步就是要把你追回来。
因为这一刻,我不能没有你。
老婆,不要离开我,让我做个好老公好不好?
她想了下,如果我不迟到,就当没事发生。
他欣喜若狂,回头却看到来时的车子不见了。
他立即焦虑地打电话,不停地打,还不停安慰她,老婆,你别急,我有很多电话号码。
我很快就帮你找到,你等我5分钟。
喂,麻烦要一辆taxi到机场,很急啊,不能迟到,机场啊,求求你给我一辆的士吧,我老婆要去机场,她不能迟到啊,我……我老婆说,如果没有的士她会跟我离婚啊……我求求你,两百,三百,四百……他流着泪说,我尽了力了,没帮你拦到的士,对不起老婆。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我好好,你别不要我……方力申跟邓丽欣疯狂飚戏的同时,我的眼泪也止不住肆意奔流。
痴男怨女可以破镜重圆,7888北海道七天豪华团可以再度返利,他们分开那么久,手机存的代称还是LG和LP,无名指仍戴着婚戒。
有情人即使在人海擦肩而过,依然可以再度牵手。
于是,飚完数升泪的我,心中满溢暖暖的感动,然后在影片的最后2分钟猝不及防,一盆狗血稀里哗啦淋的劈头盖脸。
小男生又犯贱边打游戏边跟美女姐姐短信诉相思,只是这次学会发完就删,小女生用CEO送的紫色回收纸情书寄衷情,只是这次关上了房门。
原来,裂痕是无法弥补的,原来,千辛万苦追回找回的爱情,早已面目全非。
《得闲饮茶》里,你最爱的人,却不是跟你过一生的人。
你以为最终得以跟至爱相守,原来最爱你的早已错过,要么被你放弃,要么天人永隔。
最不可思议是小男生从小仰望暗恋的邻家姐姐,原来一直痴恋小男士,最后居然还演出戏来大方成全,鼓励小男生去追回小女生。
要不要把狐狸精塑造的这么无私高尚啊?
当小三还要树碑立牌坊啊?
我承认,Josephine姐姐确实每次都出场惊艳,端庄得体,巧笑倩兮,但是,吴美人还是未能避免沦为一只高大的花瓶。
叶大导演,可不可以不要总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扮清高?
是的。
爱情中有虚伪有欺骗有背叛,但这并非永恒的主题,更不是爱情的全部。
为什么总要在观众感动于真情挚爱时冷不丁扇人一大耳刮子?
我真的无心开骂。
我知道您有才,独辟蹊径大获成功,可是,能不能不要毒害大众蛊惑众生,让还在情海兜兜转转浮浮沉沉的我们,保留一点点对爱情的信仰,哪怕,就一点?
一次不忠,百次不容。
不是不肯原諒曾經那個狠狠傷害你的人,而是不能原諒那段被他遺棄獨自舔傷口的舊時光。
不是不愿意,是舊時光無時無刻提醒著。
把門關上,分裂的感情再也回不去,我們必須相信,無論我們多么不捨曾經的我們多么相親相愛。
到頭來,誰愛過誰?
誰負了誰?
掙扎也罷,沉吟也罷,統統都在綿綿的時光中輾轉成老去的墨跡。
題目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有連續幾次的變更的可能,一開始想說的是,感情是脆弱的,後來想的是感情是既脆弱又堅強的。
最後一幕后,一直到洗澡中,終於想出了這個最符合我行文主題的題目:即使感情是最弱的。
這部電影的開頭就像一般的都市愛情劇一樣的普通,一對剛剛經過初戀并自視很愛對方的青年情侶懷著對未來生活的憧憬,結婚了。
一切發展的平靜而自然,小倆口過上了像普通新婚夫妻一樣的簡單生活,阿華平時喜好和他的同事兼哥們一起看看球,阿寶愛和她的姊妹們搓搓麻將。
然而好景不長,一切都因為一個S姐姐的出現而變得複雜且據戲劇性。
這個姐姐在阿華高中的時候曾經幫他補習過功課,就像一個大姐姐對一個小弟弟的感情一樣,至少我這麼覺得。
她在阿華婚禮的那天偶遇阿華的媽媽,然後就順理成章的變成了劇中的主要角色。
爾短信就成為了S和阿華的聯絡方式。
雖然S叫阿輝別喊她S姐姐,而直接喊S,但恐怕阿輝還是把她當做一個姐姐吧。
所以,短信的往來不會讓人懷疑,而在阿寶工作加班不能陪阿華吃飯,阿華再去找S吃飯也是順水推舟的情節發展。
但是畢竟阿華的老婆是阿寶,而S就算是個姐姐,也是個身材高挑條件不錯的姐姐。
如果直接告訴阿寶實話,至少會很彆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猜阿華是這麼想的。
所以他選擇了隱瞞阿寶。
即使編造的作案現場漏洞百出,但是戀愛中的人智商變低,阿寶依然相信阿華所說的一切。
轉折點,轉折點。
就在阿寶拖阿華去旅行社辦去日本七日游這裡,阿寶很想度過一個蜜月,即使經濟條件不好,每個女人也是迷戀浪漫的。
而阿華恰恰相反,理智的想著還房子的貸款,給爸媽掙養老費。
所以,一點小問題帶來了兩人的爭吵,這本是新婚小倆口很正常的一種現象。
但是,電影嘛,講究個湊巧,恰逢阿寶的爸媽帶著來自廣東的遠房親戚來香港遊玩,而在此時阿寶卻火山爆發,揚言真的要離婚。
一發不可收拾的雙方一個往左,一個往右的走出了飯店。
而阿華,去找了S,喝酒,訴苦。
他一直沒意識到的問題,S明確的告訴了他:對,我喜歡你。
阿華震住了,也不知是由於身體的慾望還是感情的爆發,他和S發生了關係。
第二天早晨,回到家中,原本是象徵著小倆口吵架和好的一碗好吃的,因為阿華昨晚的一夜,被摔得粉碎:阿華說,既然都有做錯,離吧。
阿寶傷心了,她其實預感中已經有了他的出軌,但是還是不敢相信,她跑啊跑,跑到了親親表姐家。
從此,阿華和S同居。
阿寶亦找到一手紙男,似是而非的戀愛。
終於,S發現阿華真正喜歡的不是她,而離開了他。
而阿華仿佛鐘聲敲醒夢裡人一樣的再次跑去和阿寶告白。
鐺鐺,倆人和好了。
但是,就是因為最後的三分鐘,使得這個電影不同於其他簡單的都市愛情劇。
最後,阿華在電玩之中接到了S曖昧的短信,他曖昧的回覆之後,聰明的刪掉了S發來的信息。
而阿寶亦在自己屋裡拿著手紙男送她親制的信紙,寫下了給手紙男舒心的開頭:親愛的。。。
然後,演員表出來了,電影完。
我想說的就是,愛情本身就是很脆弱的,就像豆腐一樣軟,但是豆腐雖然軟,不碰刀子也是不會碎的。
就像電影中的,如果隨時保持清醒的頭腦,一些關係是不會發生的。
當然如果S和阿華是真愛的話,那另說。
因為我覺得阿華和阿寶在內心深處還是深愛并唯一深愛著對方的。
所以以我的感覺,有情人最終還是會終成眷屬的。
只不過夫妻之間對於以前的異性好友應該接觸的更小心,更謹慎,更透明。
曖昧是不應該存在的東西。
曖昧是危險的遊戲。
說實話,我還是沒有看懂影片的最後三分鐘,我也鬧不清這倆人到底要幹嗎。
爲什麽這麼痛過之後,發現自己真正所愛之後,還要選擇繼續和他們的情人曖昧下去,我不懂。
我覺得這個導演是標新立異,或者別有用心。
難道是慾望上所隱藏的東西會超過真愛,戰勝你最愛的那個人嗎?
我還是不清楚。
我只想說,只要我們追求童話般的純愛,並不給曖昧絲毫生存的空間,就不會發生電影里的畫面,結局。
即使這個可能會比我們想像中要難,但是,這可能就是導演要跟我們說的,教育我們的。
珍惜真愛,遠離曖昧。
爱情,真的是做好眼前这一步就足够了么?
是的,爱情是。
但婚姻不是。
三个人的爱情多辛苦。
偏偏感情这种东西,说有的时候其实没有,说没有的时候其实只是你不知道。
然后再循环往复的伤害彼此。
多可笑爱情和婚姻其实是两回事,一个只在瞬间,能够忽略一切。
而另一个则是长久,恰恰需要什么都合适才能陪伴。
所以不是每段爱情都能变成婚姻,也不是每段婚姻都能让人忘却曾经的爱情。
千万不要让它们超越了彼此的范围而勉强为之,那一定是赤裸裸的悲剧。
等到变成手机电池以后,被人喜欢带就带出门,不喜欢就可以放在家里。
回到最初却是多么干净而陌生的两个人ps 曾经的一对大学好友在苦恋8年之后终于在今天结婚了。
而曾经屡屡规劝他们不要分手的我们却终究没坚持过第5年。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下一段再下一段,能始终绕回那一段的人真的很有福气
本想捧着《络新妇之理》过完09年的,但读过京极堂的人都知道上来百来页的枯燥一般需要两三遍才能跨越。
昨天读到70来页终究抵不住,在平日里豆瓣页面里勾出的想看电影里反复找寻,最后定在了叶念琛的“爱情三部曲”。
这个说法不知道准不准确,只是看到网上都这么称它,想想又都有方力申和邓丽欣主演便也随大流了。
明显的是这样一年一部的小制作电影之所以能拍下去除了导演的执念也必须建立在较好的口碑上。
我之前一直怀疑这样的题材还能在香港导演的传统理念里拍出什么新意,因为实在是被拍烂得不止两三遍了。
先看的是《十分爱》,之所以跳过首部《独家试爱》原因在于宣传说《十分爱》里告诉你爱是必须存在相信,最终极的相信,是尽管所爱非人也仍然要信下去,那是一个人对自己最后的支持和执着。
说得多好啊!
就像里面女主阿宝一样,你能说她相信爱情么,又能说她不相信爱情么?
吊诡的就是这里,本就不缺乏追求者的她既能一次次玩转于多角关系中又一遍遍听着她老同学出轨的告白。
同室的好友可以隐瞒着自己,多年的最好朋友可以误会自己一耳光了结关系,既然都这样了,何必对每个人都那么在乎呢?
追求的人也不见得那么纯情,一个可以在酒店里手挽妙龄女子,去找另一个时却被他房里的可爱女生看个良久,既然都这样了,何必对谁谁谁都爱不离口呢?
所以我亲爱的阿宝,自认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你也不见得多么睿智,你也不是会被晴晴的几句常人都能说得出的大道理而感动得一塌糊涂么?
你也不是没有看出小医生挽着的是别人朋友妻么?
你终究还不是没分清嘴上口口声声不怨你只爱你的大力有几个好妹妹么?
如果只是那些碎碎念就能讲清楚逻辑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就能让你稀里哗啦哭一阵然后使你放下本来冷酷的心和冷眼旁观的姿态的话,也就怪不得笑到最后的不是你了。
因为还有个真理你没有参透——这个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有障眼法。
看见的,未必是真的。
真的你未必能幸运的看见。
《十分爱》里的阿宝是个可以谈谈情跳跳舞,逢场做戏的高手,但她也有弱点,待撕下她一直以来赖以生存的面具后她一样是个弱女子,可以被感动可以被假到死的甜言蜜语捂得喘不过气来。
浓抹的装扮虽然不适合真实世界里的邓丽欣,却可悲得成为了这部电影里阿宝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如果说《十分爱》的结尾之处逆转到位的话,《我的最爱》的结尾多少显得有点突兀并且可以追求那种导演一直执着想表达的爱情观了。
这里面的阿宝摇身一变成为了对什么都唯唯诺诺,战战兢兢的可爱女生,但她却比《十分爱》里的阿宝敢于感情的投入,敢爱敢恨。
她可以在多年一起打拼的男友因其好友背叛而心生报复之念,也可以在男友终获报应时挺身而出。
阿宝的于心不忍和善良的天性无一不让我感到悲怆,我为她又和那个烂到底的男友重修于好嗤之以鼻,也为她的天真烂漫唏嘘不已。
看到大半时,我有所幻想如果阿宝的个性里稍稍掺杂些阿蚊的硬朗作风该是多么地好。
但渐渐便可发现,阿宝和阿蚊并不是对立的存在,尽管乍看之下阿宝只是一味地顺从,阿蚊却总是对男友发小姐脾气,但阿蚊的性格形成也是通过悲哀的渐变而来。
她们俩口口声声开玩笑说我们一定不会喜欢上同一个男人,但结尾的那幕却深深打碎了阿蚊的硬朗形象与阿宝的痴痴守候。
我的最爱到底在哪?
无论你是什么个性作风,只要男人稍稍一变就能游刃有余穿梭其中。
也许我们都在说对方是自己的最爱,可是于她而言是真爱,于他而言却是谎言。
就拿阿蚊那个小男友来说,他一心维持的后备恋爱到头来换来的还是一句爱一个人是要讲时机的,我和你在错误的时机在一起。
尽管听起来做作不已,可这就是现实,整个游戏到最后玩的只不过是简单的比大小,比谁投入得少。
整场游戏的胜者还是那个老千阿强,他在他的有生之年守护住了阿宝,不管阿宝懂不懂,他还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阿宝什么是爱情游戏;不管阿宝知不知,他还是设下了大套使得让阿宝陷入难堪的琪琪万劫不复。
可是阿强的胜利却只是名义上的,他没有赢来实际的报酬。
阿宝到了最后还是不知那位从国中就守护她的人是谁,阿强也同样不能给阿宝真正想要的那份爱。
就像《十分爱》里阿宝选了大力没选小医生那样,这里的阿宝选了烂人一个的前男友而没对阿强道明白究竟爱他几分。
也许两男的竞争中本身在开始就分出了胜负,那个被女人先爱上的人总是能一次次地笑傲江湖。
昨晚接近跨年之际看完的是三部里的首部《独家试爱》,比起后两部,这部表达多少有点含蓄并且看得出是有意地有所克制。
不过这种克制却没有遮掩住导演在首年所能迸发出的积聚能量。
让我影响最深的是里面阿宝好友的一句感叹——现在人就是这样,拍拖啊,分手啊,泡帅哥,追美女,你甩我我甩你的,这些都是经常在卡拉OK店里发生的。
所以呢,各个都以为有一首主题曲放在这里,拍拖来唱,分手也来唱,复合了再来唱,其实唱来唱去不就是那几首?
所以说还有什么想不开的?
我是说我想开的不是唱K,我是想开了拍拖。
我在打上这句时还能记得说的人眼光闪烁,一脸无奈的表情。
也许是第一部可创造性太多了,导演并没有像后两作那样故意融入多人复杂的关系,而是以很通俗的城市小夫妻都会可能发生的婚外暧昧来诠释主题。
要说偏爱,其实我个人很喜欢邓丽欣在这里面的扮相和角色定位,她也着实演得很自我很放得开。
故事的寓意很容易解读,正如很多人评论的那样,有过裂缝的感情就很难再作修补。
尽管令阿宝丈夫出轨的Josephine最后道明丈夫爱得始终是阿宝本人而非她,可阿宝丈夫最后能有多少浪子回头也很难说清楚。
也许他再怎么爱阿宝却仍不忘与他人暧昧。
不过阿宝通过这段感情波折也学来了怎么“较好地”面对婚后生活。
彼此在一定范围之外的也许并不是可以背叛对方的诸多理由,也可能是多多少少需要自己守候住的最后底线。
不自负地说,在看之前由于知晓了些影片最后的逆转再加上看得颇多的悬疑推理,所以在看的时候很多情节都在预期之内。
影片的英文名实质上更能接近影片想表达的诸多观点,不过细看中文名也能多少发现导演的用途所在。
从最初的试爱到中间的十分爱最后达到最爱。
但叶导这样岂不是自我反驳么?
您要宣扬的本就是爱就是谎言,爱就是被伤害,爱就是在爱与被爱之间痛苦挣扎,那么何必试爱,何要十分爱,何来最爱?
您在每部结尾处的处理没有给我们一个大团圆的终成正果的感召,却处处让看片的我们感到体无完肤。
难道您想告诉我们的是电影没有结尾么?
三部里的阿宝各自的生活还要继续,试爱的阿宝可能和丈夫之间还会因隔阂各自出轨;十分爱的阿宝终可能数清男友的妹妹有几个;最爱的阿宝在看清烂男友之后情归何处?
是的,一切的一切都不是结局,我亲爱的阿宝姑娘,既然叶导没有让故事说完,他又怎会准你一哭了事。
看完《得闲饮茶》就抓紧时间看了《独家试爱》,两部片子都是方力申主演,在香港同一个档期上映,《独家试爱》票房压过《得闲饮茶》,一部远离婚姻,一部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只是在我看来《得闲饮茶》却要好上一些。
这几年港片持续低迷,但是青春爱情喜剧却没有减弱的趋势,相反在其他类型片减少的大背景下,粗制滥造的爱情搞笑剧却更加样板化,想要寻求精良制作更是难上加难,也难怪《得闲饮茶》会让很多影迷体会到锐意进取。
认识导演叶念琛倒不是因为他的处女作《甜丝丝》,而是作为彭浩翔《大丈夫》的编剧,即总挂在嘴边的“导演彭浩翔,编剧叶念琛,剪辑李栋全旁述音轨”,作为影评人、编剧、导演等身份的他会带来一部怎样的爱情电影,这是观看之前的暗自期待。
在看完Francois Ozon的《5x2》后,自己一度伤感得不行。
在法国人那里离婚结局是影片的开始,而两个人的初遇则放在了结尾暮色里的海边。
而《独家试爱》和《5x2》讲的其实都是相爱简单而相处太难。
不过《5x2》隐去了很多细节,只留下几个片段,而《独家试爱》则拍得更为通俗浅显些,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心思,只是因为这样它就得被归入类型片里面,或者说质量相对合格些的爱情喜剧,却不能成为一部具有代表意义的爱情电影。
真正让我认为它应该归入类型电影是因为影片在男女主人公冷战时加入了幽默轻松的娱乐元素,迎合年轻观众的手段反而降低了影片真正具有的严肃价值。
主题是好,但套路被尽数猜中,沿承的情绪突然破坏导致本可以更富有震慑力的结局也因此淡掉太多。
用手机短信和再造纸作为关键事物以及结尾点题也没有太惊讶(《大丈夫》相互背叛的主题与结尾),反而对先前方力申泪流满面的连声“对不起”更觉得造作。
方力申的表演因此只打合格,邓丽欣稍好,吴佩慈形象上占去太多分,特别漂亮倒说不上,就是媚相十足。
其他TVB一干配角唐宁、魏骏杰感觉一般。
倒是周星驰班底的徐志雄和田启文印象较多,这俩家伙一看面孔就是戏,没办法,受周氏风格影响太深。
摄影剪辑配乐插曲之类没什么特别亮点,就是一般爱情剧。
倒是影片很早就点到了两个人处事差异,一开始二人狂打kiss时,阿宝总是关灯按开关,而阿华则一次次打开,如此反复(说到这又想到Ozon短片里那个反常的男子)。
其实这也再正常不过,但却预示着之后一系列波折坎坷。
回忆段落里阿华和Josephine念起“金风玉露一相逢”,在一部稍显轻快的影片里骤然出现如此含情脉脉总是有些味道怪怪;阿华图书馆初遇阿宝,再接着卡片翻过来背后有画更不显得稀奇,也就是有些老套了。
类似场景几次破坏了影片整体印象,反倒有些不伦不类。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说到底要不是影片在Josephine身上抹了一划又来了个小伏笔,它简单得有些过分。
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嘿,大概我更欣赏的是这种态度,对重归于好的结果多少有些不以为然。
这般道理或者感慨大约很多年轻人已经熟记于心,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劝阿华和阿宝千万得要清楚明白,事实只是他们把婚姻想简单了,以为真爱无敌能跨过人心易变。
电影而已,有这么一回事就对了。
情节不是很有吸引人的那种跌宕起伏,还是一般香港爱情电影的套路,但是精彩的就是最后那几分钟,是那种不是你想要的结果,但是衔接又很自然,也在情理之中,看过之后,没有一般港台爱情片看过后的麻木,而会有点心有余悸,是那种不甘结果又无奈结果的感觉。
挺有意思的迪家ip项目联动特辑,歌也好听,喜欢Kermit和Piggy的互换万圣节装扮哈哈哈
还可以,音乐喜剧。不过我还是睡着了。现在看美国电影,不会点西班牙语还不行了。
布偶…………
歌曲很好听,很适合万圣节
作為一個在萬聖節看的爆米花電影真的很不錯!
我的片源为什么只有00:49:50?
很喜欢木偶的形式,但是感觉受众很尴尬,感觉定位是家庭片但是故事还是蛮幼稚蛮简单的,多一星给可爱的布偶和台配
我是真的很爱了,啃了个连英文字幕都没有的布偶秀,但我真的超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