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没看就铺天盖地的不好看,特效差、没演技、剧情烂,所以我的期待不是很高就奔着看看国产的CG电影而去,电影看完我觉得不错,大制作而且特技非常有进步小四很用心。
1.剧情起伏大,前松后紧。
片子比较宏大,人物复线也多。
2.特效与制作,比起其它国产科幻片制作堪称精良,3D视觉出色有质感,岩石、冰锥、冰川、水涛超质感。
想说第一出国产CG片给个大大的赞,希望小四以后更用心一点。
3.人物复杂条理清楚,3大白银祭司、7个皇爵及使徒、皇爵使徒新老交替,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权夺利的目的,最后电影解释得听清楚,请个位自己去看。
4.音乐🎵配乐,电影中的各种效果细致细腻
各位自己去感受一下真的很赞,尤其电影配曲请韩红,小四下功夫了。
(我看的版本是4K全景声,音效很好,听说看IMAX值回票价不妨去看一下)5.演员演技,由于是CG片,演员有些卡通化这正是这出片可爱地方,看上很卡通但又有真人真实感,反正我觉得过瘾,而且演员细致的表情还是能看到的,觉得表情最好的是郭采洁和吴亦凡,往下就是杨幂和汪泽,就是陈学冬和李治廷的稍微差一点,其他都不错。
6.小四勇于开创先河,填补国产片的空白,效果我认为逼真有好莱坞的大气感,亚斯兰帝国我已经期待《爵迹2》了,加油!
国产CG片!
《爵迹》是郭敬明导演的作品,改编自小说《爵迹》。
评论这部电影之前,我需要说一下我之前的知识背景。
在之前,我看过《Fate/Zero》与的最早的Fate线的TV版,还有第二部UBW线的TV版,以及通关了PC版FSN游戏的Fate线,UBW线与HF线。
《爵迹》并没有看过小说。
然后我进了电影院。
画面上来看,影片的第一感觉是人物比例的强行拉伸改变了整个片子动态捕捉的真实感。
我们通常所见的7头身人物的动作,套用到影片里面的那种长腿人物身上非常奇怪。
其实这种奇怪比例的审美,在2次元人物身上或许可以称为美型,但是在三维里面出现,又配上短腿人物捕捉的动作,非常奇怪。
其次是全片灰暗的色调几乎去掉了色彩在塑造人物与情绪上的作用,视觉上非常单调,或许这是受工期限制,全灰色调可能相对来说比较好做一些吧。
第二点就是人物动机不明与叙事的不连贯。
人物出场的时候总是有一种超过他应有的伤感的悲伤的表情,当然或许这是一种郭氏的特有的忧郁的帅气,我所不能理解的。
电影所表现的人物的行为相当极端,比如突然间下跪求另一个与自己为敌的使徒进入副本中救自己的使徒,是敌是友都不知道就放那个人进去,真不是一个好选择。
场景切换非常突兀,比如陈学冬从新手村被冰封,到突然间被吴亦凡救了并在他面前脱衣解说世界规则,因为缺乏联系给人强烈的跳跃感,至少在前面桥段里面给个插入的吴亦凡镜头,表示他来了也好啊。
第三点当然是最重要的一点,普遍而大范围的拿来主义。
我先申明,这个年代,艺术创作中的抄袭其实相当难以界定,我觉得抄不抄袭,是法律体系的事情,但我觉得如果借鉴了点子,至少需要达到这几个要求才能算得上是拿得出手的作品:一是借鉴的点子不应是这个作品的核心。
比如盗梦空间可能借用了红辣椒进入梦境的点子,但是盗梦空间真正的故事核心是嵌套的多层梦境,以及Kick和Limbo。
比如就算同是郭敬明的《小时代1》电影借鉴了《穿Prada的女魔头》的杂志社线,但是魔头的性别变了,而且小时代的核心故事是四个女性完成展会,我觉得这个也还能够忍受。
但是《爵迹》真的是太雷同了,灵魂回路与魔术回路,十四位王爵与使徒与十四位Master与Servant,无限魂器与无限剑制,王爵吉尔伽美什的设定与金闪闪吉尔伽美什,这不是像,这是很像,这是相当像,或者说根本就是一样的啊。
此外,作为一个借鉴作品,能够拿得出手的第二点是,既然借鉴了,总该在某些方面比原作好吧。
但是从《爵迹》电影版,看不出这样的过人之处。
说实话,就算已经看了很多遍,我也宁愿再看一遍Fate。
不知道奈须蘑菇看到爵迹内心是什么样的想法,或许有千万个某动物飞过吧。
我对法律不太了解,在大陆法系里认定抄袭,应该需要依据法条来举证,所以我并不知道这到底能不能认定成为抄袭。
只是,就算法律没有办法认可灵魂回路与魔术回路,十四位王爵使徒与十四位Master与Servant,无限魂器与无限剑制,王爵吉尔伽美什的设定与金闪闪吉尔伽美什的抄袭关系……这部作品也一定阻止不了型月厨们的愤慨。
而且,艺术创作者真的需要一定的底线,爵迹这部作品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已经越过了底线的作品。
太过了,真的太过了。
影评系列照常要说一下影片的看点,看点除了梶浦由记的配乐,就是全CG的动态捕捉动画电影这种技术的商业应用吧。
曾经有个朋友私信我,《爵迹》(的CG渲染)是他们公司做的,快去评论一下。
我想或许这要分开评论,听说这个电影一共一年就做完了,而且是这种全新的技术,所以我相信技术团队在做的时候,投入了相当的心血。
只是,无关技术,这真的是一个让我不太能够忍受的作品。
木鱼的完全主观评分单调颜色与奇怪的头身比,让人脸盲症发作的奇特审美 2对Fate系列的借鉴已经越过底线-4音画:梶浦由记的配乐;运用新技术,工期很短的CG制作到这种程度6跳跃的叙事与不可信的人物动机4总评2别看了出电影院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有一些愤怒,再加上一些悲伤。
从故事讲述的不连续这个中国观众的痛点来说,我感觉从商业上,爵迹不会成功。
当年《小时代》的商业成功了,只是让人感慨,因为某种程度上契合了一些观众的价值观。
但如果爵迹这样的已经借鉴到这样程度的所谓“原创”作品取得了商业成功,那这真的是相当悲哀。
文/梦里诗书 浮夸空洞的奇幻架构,庞杂混乱的故事脉络,还有简直令人发指的制作水准,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爵迹》都再度挑战着观众对电影的认知,郭导又一次用那群星闪耀的光辉,例证了他拥有着比《小时代》更为登峰造极的水准,照耀着这难以绝迹的“神作”。
对这部拥有着所谓庞大世界观架构胡编乱造的故事,已然难以用何般辞藻来形容电影的糜烂,剧情的衔接转折只能说比《小时代》更为有过之而无不及,未曾能拜读过郭敬明的这部原版长篇小说,但就电影来说这样的奇幻故事,苛求的是逻辑构思的恢弘严谨和特效当比之《魔戒》的制作,方才有可能被称之为一部真正的奇幻电影,但显然这两点在这部只能用动画真人剧来形容的作品中都并不具备,台词的浮躁虚幻不仅难以建立起充沛的人物形象,更为奇葩于电影的特效制作。
打着中国首部全真人CG电影的旗号,实则只是对CG毫无技术水准的滥用,诸多滥竽充数的制作妄图想去打造一个视觉奇观的奥汀大陆,但这种劣质的构图成像只是让电影变的更为虚假,坐立难安的尴尬令人感觉只是看了一场超长版的的垃圾网游广告,没有技术可以学习,没有经验可以积累,但用这样的方式去作一部中国首部真人CG电影,只是为中国电影添加了一个无法抹去的国际笑谈。
为什么郭敬明敢于将这样一场制作水准连三流都达不到的电影搬上银幕,其本质在于如今浮夸成风的中国电影市场,早已不再是经典电影成就演员,而是明星效应引爆电影的本末倒置,全明星阵容轻易便可获取高票房的粉丝买单,令导演与演员早已对成片质量没有了任何的顾忌,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不如说这是一场郭与明星们合谋的圈钱之局。
不论是郭也好,还是想步其后尘的电影人,只要中国仍有着庞大众多不顾一切只为看明星的拥趸,相信《爵迹》就不会是最后一部早当绝迹的“神作”,观众对电影底线的认知也必将会被继续打破。
第一次感觉脸瘫是如此的有用,整片下来我觉得吴亦凡和杨幂的脸瘫真是拯救了他们,看看陈学冬,尼玛那种嘟嘴瞪眼卖萌,真尼玛恶心,看着我鸡皮疙瘩一身,各种恶意卖腐真是连我隔壁的妹子都看不下去,坐我前排的小哥也是看到一半就憋不住了一去不复返。
从一开始陈学冬和老板娘的对话就能看出,人物对话的时候感觉眼神都对不上,说话的时候感觉像看着远方的风景。
而且感觉冰冰杨幂郭采洁是给剧组充钱了,画风还算比较恒定,看看林允还有王源...感觉是丑出了天际.....几乎每一帧都丑...也真是不容易,估计自己看到都想打造型师.整片下来我觉得最顺眼的居然是那只狮子.....而且一到其他环节没有主要角色的时候感觉画风突变,从5毛变成2毛,最后魂兽进城感觉动作都不对了....还有剧情的各种bug我都不知是不是导演故意安排的,明明狮子魂兽一开始这么厉害又会魔法为何在救主人的时候要用抓的,尼玛放魔法不好么,吴亦凡最后放出武器阵的时候明明武器都在他边上,不知为何打起来的时候就散落各地了。
本来以为冰冰最后会有什么大爆发大干一场的,结果最高潮居然是大家一起打小怪....而且还有续集,我好害怕,想想陈学冬还得嗲让我头皮发麻的卖萌,真想扇他两巴掌.....
“这片大路上,古往今来,不知道诞生过多少王爵。
新的王爵诞生,老的王爵死去。
一个个高贵却孤独的血统,无声无息的消失。
曾经额传奇不断被后人变为遗迹,变为被封存在黑暗中的秘密,源源不断地生命,为荣誉、财富、权力、正义而彼此厮杀,最终陨灭。
人们为了站在魂力的巅峰,为了后人能留下一支传唱他们的歌谣,而变成一具具冰冷的尸骸。
所有人性中最珍贵的情感,持续衰败,最终消亡,只剩下对魂力无止境的欲望核对权力不断膨胀的野心,填满这荒芜的世界” 不说这电影有多优秀,就这段话,要是放到那些好莱坞电影里面也绝对能撑起场面。
况且我认为这部爵迹在国内来说不谈90分,80分没问题。
咱不去和美帝的顶级大片去比,就国内来说,这特效能打95分,剧情喜欢的人自然喜欢,不喜欢的人就是不喜欢,这个看个人。
起码这剧情也能撑起这段话,我就给80分。
至于那些任务脸谱同质化严重之类的,个人怀疑是商业敌对公司雇了水军,带歪了整体的评价风气。
这部片子最大的败笔就是把本该用来堆特效的钱投给了演员。
作为一个学三维的GJM极度厌恶者,我可以非常客观的说,如果这片子把所有的钱投给特效,哪怕不用明星,这片子的票房都会比《湄公河》高,以中国目前的三维技术,加上GJM前期的动态捕捉技术,这片子本该在中国空前成功,可惜这货只看得到明星的粉丝,看不到比明星粉丝还要强大数倍的三维特效的粉丝,简直是目光短浅加蠢到家了。
郭敬明刚说了,拍《爵迹》不是为了赚钱。
而基友陈学冬帮腔:“这次他是想完成梦想。
”哈哈哈哈哈哈哈,请允许我先大笑七声。
比起《小时代》,《爵迹》几乎算得上郭敬明的败局。
要知道《小时代》前两部可是以8500万成本拿下8亿票房,回报率接近10倍,成本3亿票房不到4亿的《爵迹》拍马都追不上。
我得说,论看风向说话,没人比得上聪明人郭敬明。
有钱时候抢钱,眼看抢不到了又说是“我为人民做贡献”。
◁ 智商也有反向筛选我若干年前和同事采访过一次郭敬明。
用“娇小”形容不为过,皮肤极好,几乎没有毛孔,以我当年的直男品味也分不出化没化妆。
采访印象最深的反而不是他的炫耀,而是他的紧闭和不安全感,以及对随从的颐指气使。
抛过去的任何问题,都像砸在一个光滑的琉璃球上,没有火花,没有细节,没有任何灵光一现。
我恍惚以为自己在采访一个三线小演员。
所以最后那篇专访出刊标题叫《比抄袭更可怕的,是平庸》。
据说郭大怒,也幸好当年几乎没有社交媒体,不然人肉估计都得人肉死我俩。
批评郭敬明和他的作品,从来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因为有了不道德和违法做前提,接踵而来的成功就像一个笑话:自从我把自己变成了一滩狗屎,就再也没有人敢踩在我头上了。
《爵迹》是部烂片就没什么好讨论的。
它只是再一次证明:郭敬明一如既往的抄袭、CG真人电影没戏以及给影视后期又增加一批熟练工,此外别无任何建树。
就算小时代-100分,它往上提升了60分,也不过是部-40分的片子,我不需要为“我这次居然只被导演当成了傻逼,而不是智障哎”而感恩。
《爵迹》的失败,和《幻城》收视不如预期一样,不是因为郭敬明透支了他的商业能力,而是透支了他的媚俗能力:他高估了十八线玛丽苏们的欣赏门槛。
《爵迹》与《幻城》都是中式西幻大杂烩,不像《小时代》的姐妹撕撕撕那样接地气。
要理解如“卡索”“鬼山莲泉”之类拗口名字、“魂兽”“召唤”等超能力的设定,都需要二次元的常识铺垫——这对于真正的动漫爱好者来说太浅,对于十八线玛丽苏来说又太深。
为什么说郭敬明的商业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媚俗能力?
这其实和诈骗电话的胡建口音一样,是一种智商的反向筛选。
你以为人家骗子傻,没好好培训?
错,也是有成本核算的——从一开始就把智商正常的人筛选掉,剩下的才是容易得手的。
不不不,抄袭不是郭敬明最强实力,自甘堕落才是:去掉才华(万一有呢)和自尊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设计好角度和分寸的刻意low,然后挣那些最傻最好挣的钱。
◁ 如何分辨天然low和刻意low?
天然low和刻意low有什么区别?
请允许我地图炮,把MC天佑、郭敬明以及咪蒙做个比较。
MC天佑,初中没毕业,卖炸串出身的社会青年,百无聊赖在直播中“喊麦”,《一人饮酒醉》中呓语般拼贴着帝王、戎马、天下、美人,一朝成名。
他的审美和世界广度,都是发自内心和听众同呼吸共命运。
而郭敬明和咪蒙们,说句“少年成名”不为过,社会资源和日常阅读范围都是MC天佑不能比的。
郭敬明读霍金、大众心理学和建筑杂志;他所抄袭过的作品,有圣传、NANA和FATE;他来往的是最顶级的影视资本大佬和明星。
他不知道好的作品应该长什么样吗?
咪蒙的标题里充斥着low逼、贱人、婊,最近更因为“强行爱国”而被讽为“爱国婊”。
一个在2013年还在微博上写“爱国等于兽交”的文艺青年,2016年就写《永远爱国,永远热泪盈眶》。
一个前《南方都市报》的首席记者、要求自己每天读书保持进补知识的媒体人,会是记忆力不好吗?
还是书读得太少?
那是什么,让我们这个时代拥有可怕洞察力和行动力的精英,和初中肄业的流动摊贩同调?
又是什么,让他们在完全不同的审美背景下,共同反复吟唱、书写着城乡结合部小吃一条街上的,王者の寂寞?
◁ 自甘堕落,也是一门挣钱的生意因为聪明人的确“不是在做事,是在做局”:一个针对会买单的用户的愚民局。
郭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曾谈到了自己的“审美”有多准:“……我非常清楚大众的审美是什么,然后我会给他比这个审美再高半格的东西。
你给他一样高的东西,他会觉得你太平庸,太普通;你也不能给他高一整格的东西,高一格他接不到,他不觉得那个东西美,所以你要在中间一个非常准的位置。
”咪蒙做记者时也曾写历史、政治、文化,屡次被领导撤版,一怒之下辞职。
如今,她再也不碰政治,每天关注最新八卦,“不装了”。
“大家不想看情怀、艺术,只想看你是不是表达了我,你要说我想说的话,吐我想吐的槽,这些东西才有人看。
”她曾总结了百万+阅读12条:你的标题要简单粗暴。
你的观点要颠覆常识。
你的文章跟“我”有关……嗯,地摊文学及火车站读物在“服务人民需要”方面有继承人了。
这么说吧,如果一部作品或者一篇公号的真实水准是70分,提升到80分所需要投入的,可能是刻意做到50分的两倍甚至三倍。
当“更好”并不等同于更高回报时,就不如把自己的品味、才华进行降维操作,回报更可观。
不是郭敬明和咪蒙们做不到更好,只是如果更好会导致成本增加,他们就不会选择。
因为你叫不醒一心靠堕落挣钱的聪明人。
◁ 什么样的观众,造就什么样的市场一味痛骂郭敬明、咪蒙之类有多烂和多low,就像骂一个乞丐没有自尊心一样,没有意义。
因为:讨好市场不是原罪,倾销“成功证明一切”的价值观才是。
郭敬明和咪蒙的“云洗稿”比抄袭更难经法律认定,而他们以自我堕落来获得了巨大市场,也不会给影视、文学界带来任何体量和认知的拓展。
但这不妨碍郭敬明成为富一代,年入过亿。
也不妨碍咪蒙一条广告6位数,篇篇百万+;更不妨碍资本市场下重注。
是资本都眼瞎了吗?
不,因为买单的粉丝比郭敬明、咪蒙还不在乎。
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市场,就催生出什么质量的产品。
自我堕落式成功的基础,本来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投票权逆向选择。
经济学中对于“逆向选择”的定义:委托人无法识别潜在代理人的条件禀赋时,越是劣质的代理人越容易成为现实的代理人,最终导致劣者驱逐优者。
当文艺产品市场基数扩到极大之后,群体的智慧和欣赏水平其实主要由分母来决定。
小粉红不一定能生产出有意义的观点,但会实打实消费、投票、转发。
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具体到数字上,王小波的一票和小粉红的一票,并没有什么效果上的区别。
如果你还记得资本论——“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靠努力地自我堕落成功的,郭敬明、咪蒙,都不会是最后一个。
骂完他们之后回去沙发上葛优躺,也挺容易。
你呢?
还要继续看着你讨厌的人,比你还努力占领世界吗?
——————————————*本文部分资料引用自:《外滩画报》沈寅:《专访郭敬明:从做事到做局》《南方周末》 李晓婷:《追梦者说】郭敬明:我找不到哪个人可以参照》《三联生活周刊》宋彦:《咪蒙:说你想说的话,吐你想吐的槽》*文 | 来自我的公号:我总对自己太好图 | 来自网络,未作商用
去看《爵迹》的心态很不健康。
因为但凡对国产片有一定了解的人都隐约猜到并预见了,这是一部烂片,但又想看看到底有多烂。
郭敬明的厉害之处在于,被骂了那么多年后,他竟也培育出了一群我这样的抖M。
说实话,我挺佩服郭敬明的勇气和自信。
他本可以继续走《小时代》系列那样的时装秀,用各种植入和合作实现未公映就回本的商业电影奇迹。
但他竟不满足于已经驾轻就熟的领域,毅然选择了走捕捉技术这条国内电影人几乎无人敢尝试的新路。
不过郭导或许忽略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他连最基本的电影都还把握没拍好。
这次大跃进不论是作为他证明自我追求的方式也好,还是回应那些攻击他只会圈钱的言论也罢,都注定将成为近期电影圈最热的话题。
从这个角度看,郭敬明始终是赢家。
你只看到了那些或矫揉造作或不忍直视的画面,但看不到滚滚骂声给郭本人带来的眼球经济。
只能说,郭敬明的魔幻大片一般人看不懂。
《爵迹》的每个镜头和造型都充满了郭式审美。
从异域风情的头饰,铠甲,项链,到几乎人手一件的累赘披风,就连滚个床单,也必然是要在高高的台阶上镶着银边的床,同时四周点满蜡烛。
究其存在意义,不过为了展现帅气,美艳与性感,和剧情基本无关——这么说好像有点不准确,因为在我看来本片几乎没有剧情,只有一个个符号化的空洞形象,以凝固而僵硬的表情,为他们的演技做了完美的代言;用丰满而畸形的长腿和九头身,体现了导演的无所不求其极的病态美感。
与其说爵迹是一部动画电影,不如说这是一部模特电影,每个人物都修长纤瘦,同时也面容苍白,写满了时尚圈那种高冷和性冷淡,这种在郭导眼中高端炫酷屌炸天到不行的元素。
再来看《爵迹》中的“演员们”吧。
既有陈学冬这样的郭导爱将,也有凭借《美人鱼》出道的星女郎林允,凑齐这么一群人也算是让观众们开了眼界,因为这盛况空前的全体灾难性自黑表演,基本可以确定将下一届百花奖最佳群戏纳入囊中。
第一主演范冰冰又全程展现并沉浸在了“我是女神”脸的演技中,不知道那个刚把最佳女演员颁给她的国际电影节评委们要是观摩了《爵迹》后,会不会想把奖收回去;陈学冬只会卖萌的挤眉弄眼的尴尬表情加上背诵课文般的台词功力十分可怕,以至于吴亦凡一直用一种关爱智障的眼神看着他;陈伟霆一直处在一种难以描述的诡异神情中,可能在粉丝看来是邪魅吧;杨幂和郭采洁则宛如从《小时代》集体穿越过来,一个林萧上身,一个继续拗顾里的女王造型,连撕逼都撕得时代姐妹花如出一辙,也不奇怪,都是郭敬明导得嘛。
而林允则充分展现了一个新人在不同导演电影中的差异。
上一次她幸运地遇到了周星驰,这一次她不幸遇到了郭敬明,于是她的发挥就是原始发挥,即没有演技,某种程度上,《爵迹》的其他演员们都要感谢她,因为她拯救了他们所有人。
最重要的是,郭敬明身体力行地证明了他完全没有能力平衡好群戏,出场人物之多让每个人物掉线的情况变得无比严重。
每当最后大战时一个角色在银幕上大显神通时,我总疑惑这时另外那群人在干嘛,好像此时猛烈的厮杀与正处在同地的他们无关,那他们是都被定住了吗?
想来可能是由于杨幂陈伟霆等没太多空档期,于是打怪这样的动作戏干脆就没有拍。
而且,郭敬明特喜欢再给人物安上个悲惨身世,不是孤儿,就是死爸妈。
似乎这样的处理总是能够给他带来自我感动。
作为观众,也只有全程冷漠了。
整部《爵迹》就是流行元素的大乱炖大堆砌。
郭敬明或许不懂导戏,但他深谙市场的G点在哪里。
高颜值偶像,超人气明星,卖腐,魔幻,惊天阴谋,可怕秘密。
没有人永远吃他这一套,但总有人吃他这一套。
平心而论,郭敬明绝对算的上当之无愧的社会第一流行文化奇观,横跨文学,影视,娱乐圈,如今又以《爵迹》进军了游戏。
可即便骂郭敬明俨然成了新时代的政治正确,总有脑残志坚的一群粉丝们坚定不移地支持着他们的偶像。
在他们眼里,所有的批评都不怀好意,所有的骂声都居心叵测。
有时我十分疑惑这些人是不是高级黑,他们高调地故意秀着智商和审美的下限,因此看起来分外像是某种反语和讽喻。
我所了解的情况是,郭敬明极大地激发出了广大网友批评他的灵感与动力。
郭敬明在微博转发爵迹好评
《爵迹》中,陈学冬的魂兽叫苍雪之牙,也不知道作为编剧的郭敬明是如何突发奇想,让陈学冬叫它“苍老师”的。
这个笑话显然没有郭敬明用《爵迹》竭力渲染但失败的那种悲壮感,宿命感看起来更好笑。
然而这还不是最好笑的那一个笑话,因为据说《爵迹》还打算拍续集。
对此,我不予置评。
《爵迹》总比《小时代》强吧!
玄幻小说改编的真人CG电影!
可能本身期待值就很低,看过之后反倒觉得还可以,没有想象的那么差!
先说故事,虽然有些凌乱,但还是算把故事背景和主题讲清楚了。
再说最被诟病的表演,网上充斥着对这片所有演员面瘫表演的评论,但请大家别忽略一个问题,就是这片是真人CG电影,这里表演的呈现不光是靠演员自身,更大程度要依靠电脑特效水平的高低。
也就是说,虽然我也认为这片所有演员的演技都很一般甚至是差,但影片呈现出的人物的僵硬感,更主要原因还是电脑特效技术的不成熟。
从电影工业角度看这片也算是一种勇敢的尝试!
5分!
ps:其实我挺喜欢这故事的背景设置,看看第二部能拍成啥样?
前面看有人说“在3D动画片的衬托下,那一刻,小时代成了业界良心。
”会不会太抬举这玩意了?
今晚是第一场,放出来的画面还以为设备故障,吓出一升冷汗,还得跟挑剔的客人解释,这片就这样,有人说着事烂片?
我觉得这玩意还达不到烂片水平,这根本就是一个小作坊粗制滥造的一个长篇CG电影上映前还来这边做活动,给了个30分钟花絮文件,内容无非就是我们很努力而且实力超群,没看过正片和其他预告片,看看他们嬉笑打闹作怪也蛮好玩的,但是正片看个开头再回想起花絮,这帮子人脸皮也是够厚。
来了几个明星耍耍大牌也不顾流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直哔哔哔哔哔哔哔不停催,当别人会瞬移啊,还是可以用意念做事?
今天还给了个用4寸大屏幕看都能看到明显马赛克的图片,让我打在16X7米这么一个庞然大荧幕上。
这么业余的团队是哪找来的?
对于问我为什么我29号就看过爵迹,我也很困惑啊官方公布9月30号上映,为什么9月29号晚上电影就生效可以购票观影了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可能爵迹气场太强扭曲时空了吧
我对这部剧除了好评,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不好的,我是免费水军,哈哈哈
谤满天下,然票房不差,此绝技唯郭独有。电影里爵使之战,打得昏天黑地;电影外黑粉之争,撕得如火如荼。两相对比,戏外战况更惨烈。
看来没人能阻止它赚钱了。—— 郭敬明,别再祸害电影了,好吗?
可能是网上风评太差,准备一边吐槽一边看的时候居然意外之上的可以接受,甚至有点期待第二部…打一分的真的不厚道,纯粹黑…
当然算不上好片子,画面也挺渣,每个人都恨不能十二头身,配上高贵冷艳的欠扁表情,陈学冬恶意卖萌非常做作,但,也并不是那么不好,把郭敬明那个故事能展现到这个程度,已经不错了,起码在我观看的电影中,这肯定不是最难看最无趣的
自己都不相信居然给郭敬明的电影打了三星,只怪哥哥的盛世美颜最终将我蛊惑。
剧情羞耻,演技无,为啥各个角色的名字也那么羞耻?
我觉得挺好看的啊,除了五毛钱特效和玛丽苏的锥子脸不合比例的人物建模以外,电影本身的素质、剧情、分镜、节奏等真挺不错的,本来想随便放着当背景干点别的,结果意外地引人入胜。个人觉得优于 80% 的国产片。话说第一次觉得吴亦凡帅……
一开始的画面确实太假,但是看了一会吧,不知道是眼睛麻痹了,还是画面真的变好了,竟然觉得画面还不错,尤其是范冰冰,可能她比较贵吧。然后故事,至少国内没有同类型的片子,比以前看过的大烂片好多了。不过确实有时候感觉像网游宣传片
为什么我觉得剧情还挺吸引我的.....
其实从动画片的角度来说,还是拍得不错的,还原原著,杨幂严屹宽范冰冰郭采洁吴亦凡陈学冬林允儿参演,只是郭敬明太遭人黑了
不是原著党,不是爱豆粉。仅仅因为电影票太便宜了去凑个热闹。前半个小时完全在认脸,后面一个半小时简直煎熬,旁边妹子看见爱豆激动了半小时也开始不停玩手机。画面确实不错,但剧情完全不懂。疲累,结束都是扶着墙出来的。被问及为什么要去看呢?可能,贱吧。
神话故事,特效不错,演员演技一般,这片子也就看个特效吧。
且不论故事是不是抄袭,因为我木有看过相关的作品。就电影本身来说,在华语电影中这绝对算得上在技术上有追求的一部电影,故事讲的虽然平淡但也讲明白了,并且在第一部里把人物关系和环境设定都交代的很清楚。在我心里应该是三星半的,给个四星帮它拉拉分。
比预期的要好太多。ost简直可以听十遍!梶浦大神绝对是请对了
没看就黑的自以为是的都是傻逼,黑郭敬明已经成了黑国足一样既能装逼也能获得认同。纯CG,一大帮明星,郭敬明要想纯圈钱大可不必真人动画化、动作捕捉。诚然故事没讲开、人物表演僵硬、画面静态可观动态立崩,说烂片不为过,但你不该抹杀郭敬明哪怕一点点的诚意。
天啦 我是疯了吗 我觉得还蛮好看的 除了台词过分中二 整个格局和设定都还蛮好的 效果也不错啊
叙事竟然做的还不错。
两星半吧。视效水平参差不齐,细节经不住看,人物动作和面部都常常有些僵硬。急于建立起自己的世界,导致设定上显得繁杂天花乱坠,一下子塞进来的人物太多,大部分都冷冰冰的躯壳一般。其实这样的尝试是好事,毕竟也是国产电影中不多见的形式和题材,不过理想和现实差距不小,加油吧。
满屏的一星有点吓人,实际并没有那么差。不过对于不熟悉小说的观众,人物众多,开头梳理起来会费些劲,但后面在叙事上渐渐平稳,人物关系也就联系起来了,唯有陈学冬部分的处理依旧很差。技术方面,作为纯外行观众角度看,其实也没有那么差,有些镜头细节制作的也蛮好,真人CG比预告片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