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这部片主要是慕Rachel之名,看惯了她演的文艺小清新,很好奇她出演的惊悚片能否足够惊悚,毕竟她乖乖女的形象有很大一部分是天生的。
片中的人设仍然是偏乖的类型,一位尽职尽责的资深酒店管理人员,擅长和各种客人打交道,深受客人和同事的信赖,仿佛还是那个没有办法被激怒的软妹子。
但事实上,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在几次教科书式的求救被劫匪一一化解后,Rachel进入了觉醒模式,文斗不行改武斗:圆珠笔stun劫匪,远程操控酒店疏散,回家救爹反杀两人,一波操作一气呵成,萌妹子变霹雳娇娃问你怕不怕?
红眼航班,因搭载旅客大都熬夜熬得双眼通红得名,但感觉片中只用到了航班,跟红不红眼关系不大,不妨碍剧情进展,应该取的是杀红眼的意思,凶手丧心病狂,人质也开启了嗜血模式。
以飞机着陆为截点,主角从备受压制欺凌的局面转守为攻,突然迸发出极强的正义能量,将近一小时铺垫集中爆发,前后巨大的反差感带来极强的观影体验。
事件的最后,主人公Rachel性格也发生了转变,不再委曲求全,怒怼无理取闹的一对老夫妇客户。
对于自己的华丽蜕变,她心里可能最想说的就是: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坐个飞机就甭给老娘整幺蛾子了!
影片架构非常简单,基本上就是两个人的对手戏,但情节很抓人,能将观众吸引在银幕前直到影片结束。
如果要找影片中逻辑牵强处有很多,如身为职业杀手,这次暗杀行动的计划简直就是在押宝,威胁Lisa给Keefe换房间几乎和暗杀行动同时进行,万一有什么变故,一切前功尽弃。
杀手监视Lisa的父亲,为什么不进屋把他绑起来,而要在车里呆上一宿,就算BMW再豪华,也不会比房间里的大床舒服吧。
再有就是一只笔就把杀手搞定,太逊了吧。
但娱乐就是娱乐,谁看电影也不是为了当思想家,想这么多干嘛。
情节紧张,跌宕起伏就可以了。
这部电影的确做到了。
刚开始看Lisa在电话里安排房间就可以知道这个女子精明能干并且曾经受过精神刺激(女人透露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往往是因为有心灵创伤。
(一家之言而已))。
而机场相遇英俊帅哥,无论谈吐、气质、风度、仪表均属上流“货色”。
而他提出吃饭的要求时,却被Lisa拒绝。
但当她看见了这位帅哥在餐厅时,有流露出一种欲走还留的样子。
就更让人确定,恩,的确是受过心理刺激。
上了飞机又发现坐在一起,这时的Lisa开始小鹿乱撞了。
然而,风云突变,原来不是爱情片,是惊悚片。
Rachel McAdams,又发现一个美女,前几天看《Wedding Crashers》,她是片子中少有的不令我反感的人。
总而言之,《Red Eye》是部不错的片子,值得一看。
首先,编剧把这个刺杀政要的惊心动魄的的故事压缩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侧面讲述,单从这点编剧就比较聪明,他深深明白,再走宏大火暴的场面,然后一大批军队和FBI紧随其后已经显得老套而做作。
那么好,来点新鲜的。
先不动声色的描述一个机场的看似美好邂逅,当然您也可以直接一点说这是一次即将上演的艳遇的铺垫。
是的这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然作者要铺垫的一场罗曼蒂克的爱情而是一次瞒天过海的暗杀。
电影一开始都是为后续创造条件。
男主角一开始彬彬有礼,急人所急。
按台词说的一个没绝种的绅士。
但是掩藏在绅士表象之下的狰狞面孔慢慢浮出水面,假扮赐予爱情天使的陡然之间摇身一变,成了驾御飞来横祸的魔鬼,美好的遐想顷刻之间支离破碎。
男女主角的表演有充分的张力,而又恰到好处。
演员的表情一样,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这份冲突的表现力就不足为奇了。
台词上也一样,平静而咄咄逼人,不喧嚣但杀气腾腾。
营造的逼仄感让人压抑高级宾馆的大堂经理这一职位与其身份性格——冷静果断,精明强干——相匹配。
经过最初的绝望之后她开始镇定下来,想方设法俟机而动。
终于在飞机着地时,在被压抑之后爆发,给对手致命一击。
同样反政府分子(姑且这么称呼吧)周密策划,精心准备,处心积虑为的就是精确瞄准之后的毁灭性一炸,之后在她家里用球杆砸杀手时的歇斯底里都是被压之后的解放电影在表现手法和空间运用上保持某种一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
即像弹簧一样压缩之后释放出巨大的爆发力和张力当然电影也不是没有缺陷,甚至存在漏洞,即杀手在飞机着地时当大堂经理——一个没有受过格斗训练的普通人——竟把笔那么准确的戳进他的喉咙。
我的意思是他的反映作为专业杀手来说实在也太慢了。
还有在丽莎的家里他已经控制住了她,却没有把她弄死(如果是我的话我肯定选择把丽莎掐死而不是去找什么短刀)。
幸运的是,编剧早就把理由补上了:杀手不是一流的。
但是他也太有点业余了不是!
好在电影侧重悬疑谋杀而不是部纯粹的艺术片,娱乐中来着几分思考就够了
如果编剧能坚持把故事写成男女主角之间的见招拆招斗智不斗勇,我想那可以变成一部很精彩的电影。
可惜的是,这部片子虎头蛇尾了,把前半段营造的紧张气氛浪费殆尽
在青岛凯越国际青年旅馆的最后一夜,从00点00分至01点30分,我、剑华、还有看门的老大爷一起看了一部电影,名叫《红眼航班》。
同时陪伴我的,还有一杯“崂山绿”。
《红眼航班》刚出的时候,我就很想看,因为这部电影被宣传得很紧张,而且主要是其中的西里安·墨菲这个演员我很欣赏欣赏,因为他长得够变态,在《蝙蝠侠归来》中演的稻草人相当出色。
结果看完令我非常失望。
故事剧情很简单。
我本来以为这应该是一个发生在飞机上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但在飞机上发生的事情顶多可说成是小打小闹。
然后很快飞机就降落了,就在落地的时候,一直处于弱势的女主角突然发彪,用一枝圆珠笔插了西里安·墨菲的气管,使他不得不在脖子上围了一条女式丝巾,更显变态。
接着,双方来到女主角父亲的家中重新开战,电影摇身一变变成了小鬼当家的风格。
结果我们的一代变态男西里安·墨菲就被女主角折磨致死。
共计:气管被圆珠笔插了个洞,大腿被高跟鞋跟插了个洞,胸口又被什么枪打了个洞。
唉,真是可怜啊。
时候经过我和剑华分析,西里安·墨菲演的是一个恐怖分子中的心理分析师,所以要论真刀真枪的打,他就不行了。
最后电影在大圆满的结局中结束。
同时被评为本年度我看过的最烂电影。
附:一枝笔的故事(可看可不看)(一枝笔是山东青岛的一种特产香烟。
英文名为a pen。
封面画着一根鹅毛笔。
剑华在青岛某小烟店问老板有没有什么青岛特产烟,老板推荐了泰山和一枝笔。
最后还是买了一枝笔,10元一盒。
但是他没有买打火机。
后来这盒烟就不知被他放到哪里去了。
每天晚上在青旅楼下酒吧的沙发里看片的时候,看到茶几上的火机就会想到这盒一枝笔,但每次都懒得上楼去拿。
虽然我们只是住在二层。
所以这盒烟就一直没抽。
最后那天离开的时候,走在去火车站的公共汽车站的路上,剑华突然说,那盒一枝笔不记得放哪儿了。
我懒得再回去拿,就说,肯定不在旅馆里。
现在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把这盒一枝笔带回了北京。
在《红眼航班》中,女主角趁变态男不注意,偷了飞机上某中学生的一枝圆珠笔。
后来飞机落地时,她用这枝笔戳进了变态男的气管。
两个中学生看到了。
其中丢笔的那个刚才还在怀疑另一个偷了他的笔。
这时另一个中学生马上澄清了自己。
粤语风格的字幕写到:“看!
你枝筆!
”女主角逃出飞机,又略施小计逃出机场,瞬间偷了路边一辆SUV。
一旁聊天的车主着急地追过去,粤语风格的字幕又写到:“我架車!
”以上这就是一枝笔的故事。
)
其实头一次看到电影名称的时候(因为之前知道是惊险电影),觉得应该是一个场面宏大的电影,但是随着情节的展开,完全颠覆了我的想法,男女主角的戏份特别重,完全是通过他们两个人的对话和行为来表现的整个故事,一部惊险电影没有宏大场面的支撑确实会略显苍白,但是编剧和导演设计的情节和男女主角的表演确实让我佩服!
就男主角这帮人的水平,还想刺杀政要,笑死我。
看男主角后半段那个囧样,我喷饭,还是惊悚片,喜剧片还差不多,哈哈。
女人,真的是弱者吗?
早在《复仇者》、《致命ID》中就体现了女人一点都不弱,所以也就不必讶异英雄难过美人关。
男人的智慧来自于里理性,女人的力量则来自于感性,尤其是常年积累的情绪、内心堆积的情感等等,一旦爆发,男人们靠那么一点理性的智慧和逻辑,是没有办法猜透女人怎么想、怎么做的。
因为一个人的想法是最难猜的,尤其是爆发中的女人。
《红眼航班》故事没那么复杂,我,只是这样子想的有点多而已。
少有几部央六十点档放映的我看了开头可以放弃睡觉的片子。
可惜后半部分劫匪弱爆了,有些虎头蛇尾。
Cillian Murphy,自从看了Intermission,对他印象颇好,这次蓝眼睛一出现就知道有诈。
机舱门关闭开始,音乐诡异,步入正途,进入全片比较精彩的三十分钟。
开头的确开得好。
一边酒店有龟毛旅客,一边女主角在赶赴大雪中的机场,出租车里接两个电话都能有条不紊,工作问题解决得干净利落,老爸独自在家也点明铺排,水到渠成,又没有铺枝蔓结。
到了机场飞机遇阻,还要碰洒咖啡,让女主角去洗手间换衫,借机向观众揭示女主角是个有伤疤的女人——这是恐怖分子精心布局的一个疏漏,也是最大一个伏笔。
蓝眼睛出现后我自然更不能关掉电视。
随着飞机升空,危机也扬头直上。
只是当女主角有机会打电话的时候,怎么会先打给酒店而不先打给父亲呢?
这也不符合好莱坞电影的家庭观念啊。
这个逻辑上的矛盾是为了把拯救老爸放在拯救国家领导人之后,作为压轴戏码,效果上却大打折扣。
毕竟恐怖分子的任务一被破坏,即便后面有将事态“私人化”的一说,仍然显得不够力推动剧情。
不过为了这开头,这美丽的女主角和蓝眼睛,将三星半推至四星吧。
刚看完,感觉一般。
大导演(导演老哥导过《猛鬼街》和《夺命狂呼》呢,别告诉我你没看过呀)加上美女帅哥,前50分钟还算过瘾,剪辑很好,就是到了地上,没什么出彩的地方,真的觉得是虎头蛇尾,可惜呀!
美女的眼睛和身材很漂亮,就这,你也可以考虑看看,不过,估计,看完就完了,想不起来什么的了
两个美女的化学反应太棒了 ( ͡° ͜ʖ ͡°)// recommended by Wes Anderson
正在看,161在放哦!希里安•墨菲演的哦!
问:假如你独自出门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你会带什么?答曰:一支笔。
简介:酒店的高级行政人员丽莎,搭乘夜间班机赶回酒店工作。丽莎在机场遇到了英俊潇洒的杰克逊,而且两人还相邻而坐。丽莎没想到,原来杰克逊是恐怖分子,他正要前往丽莎的酒店刺杀安全部的高官。现在,恐怖分子绑架了丽莎的父亲,要求丽莎协助杰克逊完成刺杀。.评价:看了开头就猜到结尾,优点是节奏紧凑,缺点是逻辑漏洞太多。恐怖分子有大炮,刺杀女主的时候却只有男主一人。飞机上打电话也没有人制止。差点牺牲的高官千恩万谢差点害死他的女主。.【出门在外,手机满电很重要】.氛围营造:★★★★★演员演技:★★★★★剧本创意:★★反转程度:★★★☆逻辑漏洞:★★★★.总体评分:★★☆
2个我这么喜欢的演员,可惜啊
此片的智商水平和多数网络小说基本平级
前半段还是不错的,立足于平凡人对抗暗杀集团,斗智斗勇,女主颜值巅峰时期的作品,大屏幕上看的时候真心养眼,只可惜后半段反派战斗力急剧下降,主角的胜利就缺乏了说明力与张力。
看了一半之后发现看过了难怪觉得特别熟悉 6-7分这个区间确实还是能挖到些漏网的好片子不过这部显然不是我都快睡着了
跟阻击电话亭一样,初看起来“很过瘾,太牛逼了!”其实过于圆滑,硬要把一个故事弄得前因后果路路通,结局又这么特意,就像画画一样过于炫技,难免让人腻味~
这两个主演当时都还在上升期,演技啥的也就不评论了,但这剧情也太次了,场面也太小。这得花上100万美元的巨资么。。。
除了女主角我喜欢没别的了
事實再次證明彬彬有禮的紳士不是變態就是基 緊張氣氛營造的不錯 喜歡這種果決的女主呀 還有飛機上那位聰明的小女孩~
东森洋片又在演老片子,3个喜欢的演,于是就看下去了,只想说 Rachel好美
好莱坞套路片
脑残剧。。特娘的你能抢部车你就不会抢部电话= =。。。你有枪一开始不掏出来
Cillian Murphy太催情了。
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内,导演讲故事的功力还不错。
基莲粉丝必看!基莲演了一个看起来无害但心狠手辣的恐怖分子,他在折磨瑞秋时,我一边心疼瑞秋,一边觉得基莲这演技好到不寒而栗呢!还记得基莲折磨瑞秋时,用手垫了一下太阳穴,以及基莲尾随瑞秋进卫生间时,小女孩已经看到了,她告诉妈妈,不要多管闲事!可给我气坏了,要是有人管一下,瑞秋就不会被折磨,当然也就没有后面的剧情了。惊悚氛围烘托到位!
剧情两星,这片子也太短了,去掉片尾就76分钟的时长,然而就这样前期还是有点小无聊。红眼航班不是机长没休息好就开飞机的意思?以为是个空难片,结果是暗杀片。一开始下了个81分钟的,又找了个85分钟的
里面有个女配角在ugly betty(henry的女友),heros(被杀的餐厅的女招待),里都演过。开头气氛还比较紧张,后面的套路太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