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最近是被水洗了吗?
这种破玩意儿还得到一水儿的好评。
彭浩翔这种爱情片有《志明与春娇》就可以了。
何必反复嚼。
就是本片有周迅也救不起来(她最近烂片高产量也是挺高的从《听风者》开始。
)不得不说的是黄晓明。。。。。
哪儿哪儿都有他。
过度演技和油腻劲儿。
我恍恍惚惚的觉得《太平轮》是因为有他所以败的。
故事本身缺乏的是真实性。
什么是真实呢?
就是周迅扮演的女人换算到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女汉子。
女汉子算是褒义了。
能和一个男人当闺蜜那么多年,且这个男人一直没动你的原因是因为你在他心中保留一个纯真不可侵犯的位置。
(醒醒吧!
)而你的男闺蜜一直没有交女朋友,你就推算他是一个GAY。
还在你猜猜疑疑他的性取向的时候,男闺蜜突然杀了个回马枪领了一个女朋友回来。
你他妈的就开始坐不住了,在中间各种挑拨离间。
忽然之间你就变成了正义的化身。
你认为你默默的陪伴在他身边理应得到这份爱情。
那么隋棠扮演的角色不应该是被牺牲的角色(就现实来说隋棠这样的角色十有八九会拿到全胜)。
这个片子的价值观我真的不能理解。
怕是彭浩翔给那些默默给那些给男人当闺蜜的可怜女人的礼物吧。
————————张慧这种女人是什么婊来着?
—————————
看的时候,我一直很怨念王姑娘,你你你为什么要拉我来看这个啊!
还有,周迅为什么都开始接拍这种电影了,谁出来回答我一下!
><结尾的时候出现字幕,说电影改编自罗曼夫的工具书《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
我很好奇,第一稿编剧柏邦妮是怎么根据一本工具书编出一个故事的。
回来之后翻了翻这本书,顿时明白为什么电影会传递出一种那样扭曲的价值观了,也顿时明白为什么会说电影改编自这本书了。
啧啧,这本书根本就是一个无聊男人的意淫之作,全须全尾都在用男权压迫性的视角打造所谓男性心中的“完美女人”,看得我几次想掀桌。
这都什么观念啊!
我也不是那种身披钢铁铠甲的女权战士,我反而相当承认女人是弱者,是应该受保护受尊重的对象,但是女性获得尊重获得爱的唯一途径就是靠撒娇?
这不明摆着还是把女人的尊严踩在脚下了吗?
跺几脚,碾巴碾巴,尊严全都碎成渣了啊。
居然还有人依据这种观念,取其糟粕,去其精华,耗费时间,为谋钱财(这才是主要目的),拍出了一个电影?!
果然导演要是非男性,就做不出这么流氓的事情。
1. 物化女性细腰长腿、丰乳肥臀、双眸带电、长发红唇......这些特点差不多是男人对女性的通识。
在影像语言中,以上符号经常出现,成为女性的标志。
没有女人不爱美,女人当然也爱自己美丽的身体,无时无刻不想要艳光四射。
但是,女权主义者所痛恨的,却是男性囿于自己狭隘的认知,自以为是地把女性物化成一些简单符号的做法。
此等忽视女性情感与心灵,将女人完全沦为“色情奇观”的行为,在影视作品中也饱受诟病。
近年来,不乏有以女性为主角,彰显大女人主义,凸显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作品出现。
此类作品让人很欣喜地看到,女人在荧屏之上终于站起来成为了“人”,而非“女人”。
但是这一部《撒娇的女人最好命》,真是让女权运动的成就刹时退步了五十年。
《撒》里面的主要人物除了一个男性,就是一堆女性。
这一堆女性,分为两个阵营:隋棠饰演的现女友蓓蓓与周迅饰演的好朋友张慧,双方从头到尾的目的就是争夺该男性——黄晓明饰演的小恭(瞧这名字起的!
)。
这一堆女性,又分为两种类别,用现在流行的语言来说,就是“绿茶婊”VS“女汉子”。
蓓蓓是绿茶婊,张慧是女汉子,张慧的锥子脸闺蜜团们则是一群绿茶婊。
可以说,整部电影里,几乎看不见一个正常一点的女人,而唯一一个稍微正常点的男人,最后也被这群女人逼疯了,小恭沦为了小受,彻底臣服在女汉子的淫威之下。
该电影用简单粗暴的脸谱化、标签化的做法使女性形象集体失声失色。
在主创人员的世界里,女人不外乎两种:为了男人娇滴滴扮萌扮可爱撒娇耍赖实则心狠手辣的绿茶婊、毫无女性魅力大大咧咧与男人称兄道弟实则暗恋得有苦难言的女汉子。
无论哪一种形象,都是无知的物化女性的结果,偏偏电影还把这两种类型对立了起来,告诉观众,绿茶婊的对面是女汉子,女汉子是没有春天的,只有爱撒娇的女人才最好命。
在有些男人心中,女人居然是这样的形象,这是女性的悲剧,还是男性的悲剧呢?
撒娇成为了女性在男性战争中的利器:蓓蓓和姐妹团靠着撒娇所向披靡无往不胜;而张慧的最终胜利也只是因为小恭突然发现自己是“Gay”,他真正爱的其实是女汉子这一款。
好家伙,爱女汉子的男人就是Gay,不配做男人——这种男权思维该是有多根深蒂固?
为千千万万的女汉子们鸣不平。
如果说是小恭糊涂油脂蒙了心,被别的女人吸引,最后兜兜转转发现自己爱的其实一直都是身边的“好哥们儿”,只是出于自卑或是倔强不敢说破,这种故事,我信,并且还有可能为之感动为之流泪(如《我可能不会爱你》)。
但是,这部电影的逻辑真的太奇怪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绿茶婊对决女汉子的战争,女汉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也颇具喜剧与讽刺效果,但最后鸣金收兵的原因却是唯一的男主角气喘吁吁地跑来说,自己其实是“Gay”。
哪怕作为无脑喜剧,这种台词这种观念也太不正了——张慧的内在气质难道不足以吸引一个男人,非得小恭去做了“阉割手术”,才能够屈就去接受她的爱?
若说讽刺,我觉得这才是对女性最大的无意识讽刺,依旧折射出男权思维不可撼动的悲哀。
2.“小三”的概念这部电影观念不正,还体现在主创对女主角形象、处事方式的刻画上。
一般来说,没人会选一个穷凶极恶的人做女主角。
所有人都希望能塑造出一个可爱的女性作为主角,来演绎自己的故事。
但是这次我要摸着良心说,周迅演的张慧一点也不可爱,编剧为了让观众喜欢上女主角,不惜一切代价丑化抹黑女二号的做法也很不可爱。
张慧暗恋小恭多年,百般暗示仍旧无果,两人只好称兄道弟做了多年哥们儿。
突然有一天小恭有了女朋友,要是你是张慧,此时应该怎么做?
有点道德观念的正常人都知道爱情有个先来后到的规则,再好的异性朋友,当对方有了伴侣的时候,就最好不要越界去打扰。
要是两人都是单身,怎么暧昧怎么来,别人才懒得管呢,但是一方有了男(女)朋友了,就得保持距离。
不然成了什么?
不就成了小三上位了吗?
观众那么痛恨的小三,披上了女主角的外衣,难道就不是小三了?
观众那么痛恨的小三,有了一个爱撒娇腹黑又作死惹人厌的现女友作为对手,难道就不是小三了?
说白了,张慧在电影里的所作所为(安排两人出差、发亲密微博、半夜敲房门......),就是第三者的典型行径。
电影在默许了“小三上位”的同时(谢依霖饰演的角色也有相同的行为,而且更直接),为了观众能够给予张慧最深切的同情,于是把蓓蓓刻画成一个虚伪可怖的女人,这种粉饰,其实也挺可怕的。
试想一下,要是蓓蓓不那么zuo,那么极品,而是一个正常的温柔如水的真心爱小恭的女人(这种类型的女人也不在少数吧),张慧还能有机会吗?
她和小恭,与程又青和李大仁之间又不一样:Maggie非常爱大仁哥,却输给了爱(当然和Maggie的自身性格也有关,但李大仁心有所属还是主要原因);小恭这么多年都没有承认自己爱过张慧,一见蓓蓓就被吸引了,最后还是在蓓蓓被放大了的缺陷的反衬下,才发现自己爱的是女汉子张慧。
扯呢!
可怜的蓓蓓为两人的爱情做了如此卖力的铺路人,有没有劳务费拿啊。
其实是很好的两性话题,关于女人的技能、男人的傻气、真爱的追寻......但却拍得如此观念不正,浅薄无比。
反例可参照《我可能不会爱你》,里面Maggie一段经典的台词,那么不偏不倚地对男女之间的友谊进行了精辟的剖析:“我最讨厌你们这种人了,明明心里有鬼,却用「好朋友」这个头衔就以为可以无限上纲,让我们做你们的「垫背」去证明你们彼此有多适合,多有默契,多特别!
然后呢,如果我们吃醋,我们嫉妒,那就是我们不够包容,我们小心眼,我们肤浅,不懂得尊重你们「崇高的友谊」。
根本都是放屁!
”Maggie多可爱,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可能不会爱你》的创作人员并没有被自己的贬褒喜恶迷了眼,为了宣扬男女主角是完美无缺的人,从而去无下限地贬低男女主角的情敌们。
相反,他们深刻地思考了这个问题,塑造出了Maggie这样的角色。
在程又青和李大仁的“虐恋”过程中,他们并非没有伤害到别人,Maggie就是其中一个。
同理,蓓蓓也应该是受到伤害的那一方,可我却丝毫看不到主角的忏悔与反思。
3.总结几年前,当“绿茶婊”这个名字横空出世的时候,有人站出来激烈地反对过,说这是女性对自己的不尊重。
几千年了,女人都是被压迫的弱势对象,女人要从男人那里拿回来的东西太多,人格上的尊重乃其中最首要的,如果在现代社会,女人还在乐此不疲地叫着自己的同类“XX婊”,那么让女性如何去希冀让男性看得起?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因为据我观察,喜爱用这类词的大部分是女生,反倒是男生不大青睐这类词的发明。
当然,我也不清楚男生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是反感?
还是像《撒》里面的小恭一样,有种“坐山观虎斗”的快感——本来嘛,女人为男人斗得越凶,男人越洋洋得意,不信看美剧里,girl's fight一出现,男生都兴奋成什么样儿了。
我也承认,世界上有坏女人,就跟世界上有坏男人一样,但我更希望从“人”的角度去看她,而不是用带女字旁的字眼去形容、去物化、去定义。
影视作品虽不是严肃的文学,但至少应该坚守基本的原则。
思想性坍塌了,别的再怎么看都像个笑话。
最近比较火爆的娱乐圈大事就是黄晓明先生(教主)与杨颖女士(baby)离婚的消息,至此环绕在娱乐圈头顶多年的大瓜,终于在2022年的年初让大家伙们给吃上了。
喜欢关注“内娱”的朋友们其实从各路小道消息早就多多少少猜到教主和baby可能已经分手的消息,苦于没有石锤的证据,也没有当事人的亲口证实, 这个薛定谔的猫的死活就成为传说。
不知道是懒于维系这层脆弱的关系,还是各自找到更合适的对象,又或者其他什么不足外人道的原因,双方在微博上双双声明。
在这么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一部黄晓明还有周迅老师主演的放映于2014年的电影《撒娇的女人最好命》,这部在豆瓣上口碑很一般的片子,估计已经被大部分人给忘掉了,却如平行宇宙般向观众们或者主演本人展示了大明星黄晓明先生在婚姻还有感情生活里那条可能的最优路径,那就是假如教主如果在电影播映后第二年即2015年没有选择与angelbaby结婚,而是他的其他女友结合,他的命运为怎样?
影片的故事比较俗套,梗概就是都市男女的小情小爱的故事。
黄晓明扮演的志强还有周迅扮演的张慧是多年的同学、同事还有好友。
两人相处多年,一个未娶,一个未嫁,女方对男主是有意思的,可男方却有点好像不解春风的意思,就是不懂也不知道是真不懂假不懂女方的深情,就是悬着人家不主动,对外说是以事业为重。
就是这么个钢铁直男还是被一个叫“蓓葆”(高仿baby)的台系骚妹轻易攻陷了,在女主的猛烈攻击下,志强打算和蓓蓓结婚,然后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态领着蓓蓓去见了张慧?
于是受到刺激的张开始检讨自己这么多年没能征服志强,而让第三者很容易插足,是因为自己女人味不足,在自己闺蜜的帮助下开始学习撒娇卖萌,和蓓蓓斗智斗勇打算挽回自己的爱情,经历过一番女人之间的恶战后,志强在他爸爸的点醒后意识到最合适自己的自己最爱的还是这么多年一直和自己在一起的张慧,然后志强张慧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故事结束。
在这部片子里,我觉得黄晓明算是本色演出了他自己在男女感情方面的优柔寡断,不同于他的团队对外给他塑造的风流倜傥人见人爱的人生赢家感,教主在感情方面其实颇为不顺,与赵薇也好,也胡可也好,与秦岚也好,与李菲儿也好给外人一种女强男弱的感觉。
不敢担当,不愿选择,就是这些八卦素材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么个感情方面颇为食草系的山东汉子,被传说中的一条”你想好没有,我要的是一个男朋友,而不是一个sex partner”内容的短信轻易拿下,现实生活中的教主活脱脱地与电影中他扮演的龚志强一样,直男毁于“骚妹“。
所以我们假设教主带着现在的记忆如果穿越回到2014或者2015年再作一个选择的话,他会像龚志强那样选择一个像张慧那样的女人还是蓓蓓那样的女人呢?
1、偶尔撒娇,是没有问题的。
但一直很“嗲”,男人也会习惯成厌倦!
科学的角度上讲,生理上是不能一直承受的。
累的是两个人,而且是真累啊。
2、你可以生龙活虎、孙猴子一样72变,邋遢的、温柔的、不洗头的、面容娇好的等等等等,在爱情面前,最重要的都不是这些,而是做自己!
一个不需要一直演的自己,唯有最大限度的释放,才可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包容。
3、在姐还上高中的时候,班主任就教给所有女生一句话:“要把温柔磨成一把尖刀”。
哈哈哈哈。
这句话呢,并不是让你用温柔“捅”的男人遍体鳞伤,最重要是,你往哪里捅?
你的力道是不是恰到好处?
你的频次是不是真的合适?
最后,再说一次,撒娇是一种工具,用于调剂生活,制造一些小小满足与幸福,特别是在这个一下子冻成狗的天气里。
但是,消灭“骚浪贱”仍然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与奋斗的目标!
「撒娇女人最好命」宣发期间,我在 mark 想看时写过那么段话,这段话是这么说的:彭浩翔用的这一水儿国语咖……看还是会看的,只不过大抵会有种……大概是像,在看不争气的前任微博的感觉,又惋惜,又怀念当年不争气喜欢她的自己,又想拍桌子骂娘——是这样的感觉。
2014 年 12 月 3 日看完后,我把想看改成了看过,把短评改成了另一段话,这段话是这么说的:当年看伊莎贝拉时,大概没想到,会有一天,这位彭姓导演先生的电影观影过程会经历「也是越来越不讲究了」——「这拍的啥糙烂玩意儿」——到最后,「吔屎啦死 cheap 精」的心路历程。
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件事情是:当年把「志明与春娇」轮了十遍的我,有一天会为这位导演在豆瓣上打两星。
对我来说,这是件很难过的事情。
- 如果试图分析「撒娇女人最好命」这部电影,从普通电影立场去评判的话,是不成立的,并且也毫无价值。
事实上,如果横向比较的话,「撒娇女人最好命」并不是本年度最差劲的国产片——是的,我是说,他是国产片,不是港产片,时至今日我终于承认了这个事实:两年前「中国合伙人」上画时,我尚一厢情愿地为它 tag 上「香港」的标签——从第一往下排的话,数大概一百名左右,你就能看到它:这甚至不能算是个尴尬的位置,因为它连推敲都不值得。
你也不需要大费周章地分析它的情节,这只是一部试图捞一笔的国产爱情电影——只是吃相有点难看。
只有把它放在彭浩翔的从影生涯体系里去看,这部电影才有其意义所在:它简直像一个缩影,从「AV」到「伊莎贝拉」,到「破事儿」,到「志明与春娇」,到「春娇与志明」,再到试图挣扎的「香港仔」,好了,半年过去,「撒娇女人最好命」标记了当年拍「拍凶杀人」的还留着 MK 仔发型的彭浩翔的死亡。
是,当年那个饱含着爱与梦想,的那个彭浩翔。
而这个子命题被放置的地方,是被一万个人讨论了一百万次的命题:香港电影的衰落。
回顾作为导演的彭浩翔先生的电影履历,大概有两个无法被规避的时间点:一个是「志明与春娇」上画的 2010 年,另一个是「春娇与志明」上画的 2012 年。
2010 年以前,他的作品充满了彭胖子牌的影像符号,首当其冲的就是 AV 情结。
在处女作「买凶拍人」和后来的「AV」中,他连续两次在大叙事结构里头使用了同样的扣。
在这个扣背后,是彭浩翔的代表元素,「深入骨髓的机灵劲儿」、「黑色幽默」、「戏谑放荡」,以及「真性情」。
嗯,只是「真性情」,不是性情中人。
是的,此时的彭浩翔当得上「机灵」二字,还没沦为「小聪明」。
换句话说,你在他每部作品中,都看得出来好玩的东西,这种东西,是彭浩翔乐意去耍弄,而观众也乐意买账的,重点是,无论高级与否,起码他们不低级。
这种机灵劲儿,直到「志明与春娇」,通过无数香港 mean 男嘴里的 mean 话,他们在彭浩翔的电影中都是成立的,甚至达到了机灵可以达到的最高级。
这是一部多么好的电影,曾经我以为,彭浩翔照着这么拍下去,一定可以杀出一条血路来,并且我是这么真心实意地期盼过。
但是,我说的是,以为。
之所以说,2010 年的「志明与春娇」是彭浩翔无法规避的一个时间点,是因为,如果我的记忆没出差错,这是彭浩翔的电影第一次在大陆上映。
这个时间点的让人难过之处就在于,就像你看着一位胖子跑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堪堪能在香港电影这个深潭死水里泛起点水花——不对,水花早已经泛起过了,是该翻出点大浪的时候,他沉下去了。
两年后,一部从头到尾都被精心包装过的电影,「春娇与志明」上画了。
这是彭浩翔第二个无法规避的时间点。
因为这部电影也是如此的充满认真劲儿,只不过这次的认真劲儿放错了地方。
你几乎在每个段落、序列、场次,都能清晰看到他试图取乐大陆观众的努力。
彭浩翔是如此的认真、而敏感、而细腻,毕竟他只是一个聪明人,不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不懂得怎么一步到位地把大陆观众们哄开心,因此他东一点、西一点,这里加个扣,那里翻个花儿。
如今看来,「春娇与志明」是一部畸形而难堪的存在。
他像位操着蹩脚国语的香港生意人,一方面,他保持着彭浩翔牌的港味,一方面,他又试图让所有讲国语的大陆观众们都喜欢,而最后,他实际上是压根瞧不起被他试图取悦的「大陆人」们的。
从这部电影开始,彭浩翔的「机灵劲儿」们,终于沦为「小聪明」,沦为「耍嘴皮子」。
他用低俗讨好着香港观众,再用烂话来讨好大陆观众:如果说「低俗喜剧」的低俗中还能依稀见到点彭胖子当年的影子,在监制的「飞虎出征」中,就只剩下一个披着喜剧的外皮。
三年后,一部「春娇与志明」的完全体,出现了:「撒娇女人最好命」。
这是一部从头发丝到脚趾头都向观众全方位投降的通俗电影:「女汉子」、「直男癌」、「绿茶婊」……所有热门的标签堆积起来,成了这样一个四不像。
我看着里面大段接大段极为敷衍的情节,大段大段极为无趣的对白与笑点,直到五月天那首烂大街的歌响起来,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情:他连自己都恶心到了。
我突然觉得彭胖子大概也是很可怜的:他曾经试图拍他喜欢的东西,却发现只有那些他不喜欢的东西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
另一方面,彭胖子又是可恨的:他用这部烂电影热烈地、自作聪明地嘲笑着所有他曾经瞧不起的北上的导演们——陈可辛们,却发现,自己不得不成为其中一个陈可辛。
而这种又卑微又自甘堕落又嘴硬的试图去立牌坊的婊子姿态,让我明白了,他还是成了一个 cheap 精。
早就脱离了「机灵劲」了,也不是「小聪明」,连「耍嘴皮子」都算不上,就是 cheap。
两个钟头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是这样个场面:「突然好想你」响起,土鳖之王奔跑在大上海街头。
全场观众开始大合唱。
拍出这个场景的导演先生,十五年前也曾包含热爱和梦想地拍出了买凶拍人:那里面有个热爱马田史高西斯的、初出茅庐,最后获得了金像奖的导演先生。
简直就像一场荒诞剧。
我想从他拍完「春娇与志明」那一刻开始,他再拍电影,都再也快乐不起来了。
那个迷恋着美智子的胖子已经死掉了。
很老套的故事,无非是相处多年在一起时候不觉得是爱,要分开才幡然醒悟,一个要走另一个才死不放手,但是难得的演的有搞笑地方有感人地方。
周迅真的非常有气质,冷眼旁观的嘲讽脸简直是教科书般的经典表情,黄晓明扮傻扮憨意外的不错。
可以这么说,无聊时候看看打发时间很好。
大概导演的主题也并不是撒娇女人真的好命,但是里面的一些现象也很奇怪,或者难道这才是现实?
嗲的假死的姑娘到处吊人,不管人家有没有老婆女友。
这时候我要感慨一下,大家在不看内在以后,竟然都不看脸吗?
令人费解。
女主是一个非常正常、独立、有着健全人格、自我思想的人,竟然是唯一一个没有男人追的,简直是匪夷所思。
另外,我认为,你可以为了一个人改变自己,变得更加包容、有内涵、有素养,去学习新知识变得更好,而不应该为了一个人舍弃自己原本的样子,变得面目全非。
那时候的你已经不是你了,那么他就算真的喜欢你,仔细想想,他喜欢的还是你吗?
还有,虽然我对嗲的要死的女二没有任何好感,但是男主也让我没有好感。
当时你说喜欢的就是她这样,撒娇让你觉得自己有成就感,你说她没有双腿你也不会离开,你最爱的就是她撒娇。
后来你说你们这样撒娇真是让人受不了,烦死了。
爱的时候怎样都好,不爱的时候一文不值,好不好都是你说了算,从头到尾她表演的始终没变。
呵,男人啊。
所以,逻辑上讲,妹纸是不是真心地所以我们上帝视角觉得她不值得可怜,但是男主一直不知道她本人如何也是甩她甩的很欢脱么。
退一万步说,如果妹纸真的是爱他死心塌地难道就不会逃脱被甩的命运了吗?
所以渣男。
女主哪里都好,知道男主有女朋友了还在努力勾搭不就是小三吗!
无关乎认识的早晚问题,毕竟人家先在一起,所以感情上我理解他们的爱情,理智上我依旧觉得这就是渣男和小三修成正果的故事,并没有什么值得赞扬的。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为什么女二始终不能有姓名。
这就是个类似于原配变小三的剧情吧。
最后,兔兔那么可爱,为什么要吃兔兔!!
其实我挺认同“撒娇女人最好命”的观点,因为我身边爱撒娇的女孩都脱单了,思想和性格都很独立的女孩大部分都单着。
电影主演讲述了女汉子PK撒娇女争爱的故事,相比之下,撒娇能惹人怜爱,让人有保护欲。
而女汉子直率的性格、不耍心机不做作也是很令人欣赏的。
有人喜欢喜欢爱撒娇的女人,有人喜欢独立率真的女人,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很爆笑的一部爱情喜剧电影。
撒娇的女人确实很好命,生活中和工作中有很多案例,导演应该侧重一些撒娇正面能量的故事。
只是影片中对隋棠饰演的蓓蓓的撒娇有点过了,有点作,还很心机,给人的感觉就是撒娇的有点作。
还被周迅饰演的张慧及朋友成为“绿茶不要不要”(绿茶婊)。
那句“她怎么可以吃兔兔”,不知道男性朋友是不是觉得很苏,反正我很多爱撒娇的朋友都觉得有点起鸡皮疙瘩。
其实撒娇也是女人特有的一种武器,适当且运用得体的撒娇对男人或女人都适用。
过分的撒娇也会让人招架不住,会适得其反给人作的感觉,要善于运用撒娇武器。
当然我还是鼓励每个人做自己,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魅力,充满自信才会活的精彩。
先借用我在短评里看到的一句话:觉得好多人因为抵制而错过了好玩的电影真是蠢到家。
我不是高尚的人,也没有资格去对艺术评论什么,做为一个观众很可观的讲,电影好看,并没有分数打得那么不堪。
我写影评惯了不着重剧情,相信大家看影评就是看感受不是找剧透。
所以我来讲感受了电影延续彭胖子一贯的水准,美术音乐剧情都很棒,一场电影看下很舒服很流畅,流畅到我在电影院买的薯片原封不动的放在大腿上。
无论是口碑爆棚的志明与春娇还是烂到死的人间小团圆直到撒娇女人,彭胖子的用光是我最心水的一处。
他的光总能把演员打得贼好看。
配乐应该用的也是以前的团队,好几处我差点以为自己在看志明与春娇。
周公子顶着四十岁的大龄却披着20出头的画皮精灵的面孔我只能用电影里最常出现的台词说:那么童颜逆生长,讨厌,被女二叫姐姐。。。
你才姐姐,你全家姐姐( ¯ □ ¯ ) !
晓明的脸真的蛮帅的(以前一直不明白ab霖他啥,今晚我了了,ab我懂你)一出场的时候虽然我不愿意承认,但是的确是很有sex的魅力嗷(⊙ο⊙)。
电影院里一大半都是女孩子,有一些些男孩子可能是跟着女友来看的,好多人说这电影最好不要带男友去看,其实吧,我反而觉得可以跟男友一起看看,因为电影很直白的把女孩子的闺蜜世界剖白了。
对,是女汉子的眼里一定容不下绿茶婊,是内心强大的女孩子就是看不惯嗲嗲嗲,女人的照妖镜就是女人,一照好坏便见分晓这些平时我们在男人面前都不屑去提甚至告诉他:喂。。。
你女朋友是个婊子你造么?!
为啥,因为没眼力劲的人总要让他try一try,俗话说得好,男人啊一旦见过玫瑰,谁还看得上野草啊,但是没有野草先前铺垫,哪能体现玫瑰的铿锵。
所以男朋友们你们要看,看看女孩子们是怎么鉴婊的,学学怎么分辨碧池也是极好的。
电影名字叫撒娇女人最好命,最大的主题自然是学撒娇。
在不断学撒娇的过程中,影院的各位应该都是疙瘩起满地上你的鸡皮掉不断,看得我头皮都发麻了,大家都在小声的跟同伴说:哎呀嘛受不了了(所以我真的很疑问,男人们你们到底图的是高八度的声音还是软千层的语气)张慧的好在于她明明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料还试着去染指一下撒娇,那些认真跟努力学习的过程她自己都羞涩得不得了但是又可爱至极。
她身上我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她不怕看鬼片,我小小年纪就自己到影院看咒怨;她喜欢吃炒兔肉,我杂七杂八猪牛下水爱不释口;她暗恋的人把她当男人我暗恋的人叫我阿弟。
我想这不单是我的经历,也是大多数女汉子的经历。
能看鬼片不代表我胆肥,我吃乱七八糟的东西不代表我没有爱心。
以前网上看到过一句话:很多男生嘲笑女生女汉子,女神经,真不知道有什么好嘲笑的,看不到女生温柔的一面只能说明她根本不喜欢你。
想想这话有错有对,我想这句话这样说更贴切:看不到女生温柔的一面只能说明你也没有认真的用心去看过她。
张慧最后还是学不会撒娇,但是她学会了在自己暗恋的人面前释放她一小部分的温柔,那一抹温柔,是女二用多少撒娇都换不去的温暖和舒心。
很喜欢恭恭同学跟他爹的那段对话和最后的表白,他很幸运,老天让他意识到自己这么多年最适应最舒服的感觉就是张慧所给予的,所以结局他们一条道到底了。
最后带过几笔赞点,晓明这次发挥很好,也许周公子的好戏真的能带着晓明飞。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现实的晓明ab,看了跑男都知道ab也是条汉子,所以晓明你这么喜欢ab也是因为这个么(*^__^*) 晓明的戏再渣,功底是好的,无论台词还是其他不说出彩也是四平八稳。
周公子在回台北的火车上抹泪的动作都那么特色好稀饭,抵着雕像掉眼泪我都跟着揪心,这就是演技。
hold住姐的风格就是hold住,找个现实生活中的汉子来教撒娇彭导真是大丈夫了血滴子被从头黑到尾也是哈哈哈哈哈。
告白之前,hold姐让张慧把咖啡喝了忘掉这个忘掉那个忘掉骚浪贱,结果咖啡被恭恭一饮而尽,彭胖子的电影就是有那么多巧妙的地方和伏笔,找埋伏也是观赏的一大秘诀。
最后+1彩蛋一定要看一定太有福利了。
最后+2 为啥说电影是脱题的电影,因为最后最好命的并不是撒娇女人不是么。
"我以前看八卦杂志的时候,很好奇,为什么林志玲这样的女生都谈不了恋爱。
原来你们撒娇时间长了,真的受不了。
"扮演恭志强的黄晓明推开骚浪贱隋棠的那一刻,是他在全片中最man的一刻。
除此之外,他都在展示着一股熟悉的温吞和犹豫劲儿:大学学业平平,考试前背东西背得一塌糊涂;工作表现平平,没看出什么上进心,女朋友一召唤便迫不及待地下班;没有什么定力,骚浪贱一发嗲,整个人马上服服帖帖;面对张慧表白式的亲吻,束手无策,只好假装淡定,用不回应来回应;女友和挚友争执时,更不能跳出来解决什么,只能用抱着女友的方式,用逃避解决问题。
总觉得这软弱的态度在哪里见过,直到几个侧面镜头给到他的平头、他的黑框眼镜时,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又一个张志明。
-咦,你有男朋友?
那我先走了。
-咦,你要为我换手机台?
我还有事,先不聊。
-啊,不会吧,你周六不上班,特意跑过来?
张志明式的逃避,不比恭志强高明多少。
一个表白短信要倒着来发,一个表白的时候要说自己是gay。
彭浩翔成功塑造的两个男主角形象,似乎都有一样的通病。
所幸的是,这样的两个男人倒也还算讨喜。
答应好了张慧的情人欠条,该飞台北,还是义无反顾地陪。
张慧画下的朱铭雕刻,被骚浪贱扔了,还是珍惜地重新捡起来收藏好。
当张慧生气走掉,怎么也不接电话时,他还是会一个接一个担心地重播、担心地找。
得知张慧要放弃自己离开上海时,还是不顾形象地飞奔到她眼前出柜式表白了。
他们是不主动,不拒绝,也不想负责的三不男人。
要让他们往前走一步,要在身后用尽你全部的力气推,哪天觉悟了,就推得动了,不觉悟,就陪着他们原地踏步吧。
而好在,上一会出现的,是包容型的余春娇,这回的,是更能忍耐的张慧。
你单车丢了,我载。
你不懂示爱,我来。
女主们打理好一切的状况,最后剧情简单到只需要男主们撂下一句话,这时男主们才施施然登场,接过mic,把暧昧捅破。
换了别的妹子,真的由不得你端着到这一刻。
恭志强,张志明,幸好活在彭浩翔的故事里,你们才是真好命。
既然导演是彭浩翔,必然大遭攻击,因此这电影在网站上的分数并不好看。
抛开彭在政治上的观点不讨论,至少他在这部影片的表现绝不是直男癌。
恶心的是某些伪女权主义者,没看电影就大放厥词,抨击影片宣扬女人是男人的附庸,要会撒娇扮弱者才能赢得男人心云云。
我怀疑他们其实是直男癌假扮的高级黑,拿这种浑水摸鱼的论调来拉低真正女权主义者的智商,但凡看过电影,都知道讲的跟那南辕北辙。
女人要霸占(基友们原谅我的用词)男人,光靠撒娇是绝对不够的,就算再容易被撒娇冲垮理智和底线的男人,也有头脑清醒的“贤者时刻”(不懂请度娘),撒娇是不能长久麻醉男人的(当然林志玲的例子并不恰当)。
一个让男人无法割舍的女人,往往是撒娇和狗脾气并行的,而且后者往往更管用一些,二话不说扭头就走,男人若来追来劝,等于一次次降低了自己的底线,沉没成本不断累加,他对你的依恋也持续发酵,直至难舍难分。
而撒娇多了,触发的就是周迅黄晓明读书时候学的“边际效应递减”,到后来男人锻炼出抵抗力来,任你嗲破了舌头也懒得理睬。
黄晓明提出分手那段,看似突兀,其实是对男人心理的真实写照。
周迅在铁轨边跑开那一招,虽然是本能之举,但对黄晓明的杀伤力远大于隋棠一百句“讨厌”和“你好坏”的总和。
难怪谢依霖说她是主动被动的行家,一点也没夸错。
这妹子天赋卓绝,把妹达人来了也难挡。
她有着抽刀断水的狗脾气,没几天又把撒娇学得似模似样,融进骨子里的强势作风,技能远远强于只会撒娇这一招的对手,就算没有主角光环的照耀,这场夺爱大赛,她也赢的十拿九稳。
彭浩翔安插了一个笑料,周迅见到四个锥子脸,问了一句“来我家的是哪个”,都把锥子脸讽刺到这份上了,她们那套卖萌装无辜的追男大法,顶多搞定桔子大叔,注定搞不定黄教主。
所以标题虽然是《撒娇女人最好命》,其实讲的是《撒娇女人没好命》,女人要做自己,坚持本色,有主动追求的勇气,也有不合则断的决心,而男人终会像狗一样奔来求你一起去吃兔兔肉,不惜脱光了挨冻只为博你一笑,最后心上人到手,艺术理想也没丢,再没有比这更工整的女权宣言了,甚至有一份为了反直男癌而将传统爱情片中性别模式全数对调的刻意。
出于商业目的,还有些东西必须妥协,比如,周迅那身材,那脸孔,那发型,那穿衣打扮,在她开口之前,真会有人联想到女汉子去吗?
撒娇并不是女泡男的专利,男人会撒娇,对女人来说同样致命,结尾也借周迅之口点了一点,影片展示的其实是双向作用。
我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扮gay打入一个闺蜜圈,在被识破落荒而逃之前,听到了不少珍闻,其中之一是,好多女神范儿的姑娘,都让撒娇男人骗到过,这些男人自称很少或没有交过女朋友,言行举止木讷笨拙,透着未经人世(他们会暗示是未经人事)的纯真,还会适时脸红(当然外型必须是好的,可参见《内衣少女》的安志杰),遇上这样的男人,女人的母性就像男人的保护欲一样膨胀起来,激起一股“小傻瓜,姐带你去XXX”的豪迈——被动和主动的更替,在这里一样通用。
当然,这种吸引力也受制于边际效应递减。
再扩大来看,撒娇并不限于男女诱惑游戏,职场、商场、政坛乃至亲戚朋友间,只要有人际关系,撒娇都有用武之地,倘若局限在两性较量,那真是太狭隘了。
电影借着老套的爱情故事,揭开了天底下撒娇游戏玩家的共同法则:撒娇管用,只是别滥用哦。
(文/方聿南)
还可以,爆米花电影有点夸张有点搞笑!
怎么可以吃兔兔。。这个电影没什么意义 就是单纯的比较好笑吧
真好看啊。。。。周迅还是演的那么好,黄晓明竟然也让我喜欢了一次。彭浩翔又没让我失望,很好看。恶趣味也还可以。
印象最深就是怎么可以吃兔兔那段了,其他没啥感觉。
看彭浩翔的电影总会有种错觉,男人与女人并不在生物链的同级,女人所处的能级似乎更低,因而总是遭到左一刀右一刀的剥削。尽管包装了little pussy、冰壶、血滴子等段子,但仍旧只是在标榜恶趣,一正经就歇菜。志玲姐姐好可怜,彭导你这么明目张胆地站队,王晶导演知道吗?
笑笑
“-唉,你相机!-你才像鸡!”、“-绿茶要吗?-绿茶?不要~” 都说彭导拍片越来越油头,不过还挺吃这套的,嘻嘻…光棍节档比《单身男女2》要好十个林志玲的爱情轻喜,黄晓明出柜力作。片尾又有彩蛋,媲美《春娇与志明》结尾惊喜。- 发自豆瓣App
去的时候心里还是带着怀疑的,只能告慰自己至少可以学一下怎么撒娇。比想象的还要好笑,但也让我边笑边哭又边哭边笑,而且完全是那种不自觉的眼泪,不需要有激烈的情绪,就默默的流泪,可能因为太能体会里面周迅的心情。给了大团圆的结局,但现实中哪有那么多的贱男回头。20141124
片子走到一半,我同朋友还是不解“周迅和隋棠为什么要抢黄晓明?”这人既不上进也不有趣吃着碗里想着锅里。周迅事业有为隋棠貌美长腿,都是有哪里想不开?最后总结:男人也可以有公主梦也应该有他们的玛丽苏电影。彭浩翔的幽默感每看一部就觉得更低级一点。最后,是真的只有男导演才会这样拍晓明……
希望看到彭诰翔制作更多纯港片,就不要赚人仔了
其實很寫實,女孩為了男孩拚了命去改變,男孩眼中的女朋友就是做作到死的假面女.所以啊~~做作的女生最好命
周迅能不能别拍这种片了,累计的好感快用光了;春娇与志明的低级版。
debbie一样的女主和剧情
这部电影还挺搞笑的,印象最深的几句就是“讨厌”“才不要”“怎么可以吃兔兔”哈哈哈,有毒啊这台词
很勉强的3星。导演各种鸡贼,没啥意思。拍电影用不用心还是能看出来的。
这种故事,笑笑就够了,当真就完了。
汉子婊小三上位,立牌坊以多欺少。
建议加入大如宇宙
把厌女和性别刻板印象发挥到极致
还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