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电影,轻功夫片。
用考古学家寻宝作为全片线索,再设置一个敌方作障碍推进叙事。
乍一看,有点像《夺宝奇兵》。
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是在印度大战土狼,二就是迪拜飞车一场戏,豪车超跑外加狮子,令人荷尔蒙飙升。
唐季礼和成龙早年的合作,如《警察故事3》《红番区》《霹雳火》等,都是很有想法、有开拓、有创新的功夫喜剧电影。
2000年后《神话》在大陆上映,影响很大,也很有话题度,主题曲红遍大江南北,但是影片本身我觉得质量并不高,故事还没有《古今大战秦俑情》好看。
2012年的《十二生肖》和2017年的《功夫瑜伽》,两人再度携手,观感是一部不如一部。
这类型电影除了奇观化外,基本看过即忘。
为什么说功夫瑜伽好的都只说些些皮毛?
女人?
风景?
歌舞?
或者就是全家很欢乐云云,这就是一部好电影?
这么简单,为什么评判其他电影时又无比苛刻,从剧情构架到人物表演,从影片细节到故事深意,甚至从风格到笑点,如剥骨抽筋般去解读,生怕漏掉一丝坏处,两种电影不同态度,难道你们就对成龙要求这么低吗?
刚开始看是成龙,想着应该也是搞笑加功夫并存,后来慢慢看到后面,笑点还是有的,拍卖后被追着跑,但是想想也就乐一乐,真正的拍卖会结束应该是有完善的保护措施吧,东西不应该直接安全送达,反而让得拍者直接拿着招摇过市,而且知道得主是谁,直接抢还行😂 包括后面为了寻求宝藏,各种事情也是哭笑不得,结尾部分跳的印度舞就很有灵性了,是为了和瑜伽强行接上主题嘛😂 轻松搞笑,放松一下还可以,但是想要看逻辑性就会觉得无趣了
烂片。
我已经不敢奢求那个尖峰时刻的成龙,也不敢奢求港剧巅峰的成龙。
这部作品不仅远逊于成龙曾经类似题材的《神话》,更是可与《九层妖塔》媲美的垃圾之作。
分分钟出戏的小鲜肉们,吃着老本的成龙大哥,生硬得像我便秘而出的硬翔一般硬的情节推进,尴尬得我明明应该笑出来的地方却挤不出笑容的笑点,赶着盗墓题材趁机捞金的粗制滥造之作,真是只能说躲得过春晚却躲不过贺岁档。
或许张艺兴智斗土狼救同伴开始所说的那段话最能概括本片“那些母土狼最喜欢小鲜肉,我这里有小鲜肉”。
诸位共勉。
《功夫瑜伽》是一部独特的电影,它融合了多种元素,包括动作、喜剧和冒险,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首先,这部电影的打斗场面非常精彩。
成龙作为电影的主演,他的动作戏自然是最大的看点之一。
他在片中展示了出色的身手和灵活的武术技巧,让观众们眼前一亮。
同时,电影中的打斗场面也设计得非常巧妙,既有紧张刺激的动作戏,也有轻松幽默的喜剧元素,让观众在享受视觉快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娱乐氛围。
其次,电影的剧情也颇具看点。
它讲述了一群人为了寻找宝藏而展开的冒险之旅,剧情紧凑且充满悬念,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一直保持高度的紧张感和期待感。
同时,电影中的角色形象也塑造得非常鲜明,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行为逻辑,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最后,电影的视觉效果和音效也非常出色。
它采用了精美的画面和震撼的音效,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电影的情境中,享受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总的来说,《功夫瑜伽》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
它以精彩的打斗场面、紧凑的剧情和出色的视觉效果,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同时,电影中也蕴含了一些深刻的主题和思考,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也能获得一些启示和感悟。
20多年前,唐季礼就凭与成龙合作的《红番区》走向国际。
到了新片《功夫瑜伽》,他仍然秉持用国际语言讲好故事的原则,拓展探险的地域,融合中印的交流,打造一部能让观众开怀一笑的升级版功夫喜剧。
玩心重:电影要拍,世界要游从《神话》之后差不多10年没做过导演,这次为什么想重出江湖?
唐季礼:没做导演,都做监制。
(笑)这次故事是我自己写的,《十二生肖》也是,我要喜欢我的创作,才喜欢去导,因为我没导过别人的剧本。
我喜欢的故事,人物、情节都有点特殊性,所以我以前的《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红番区》、《警察故事4:简单任务》、《神话》,不太像港产片,又不像国产片,有点像好莱坞片,又不像好莱坞片。
这是我个人的风格。
我出生在中国香港,之后去外国留学,很喜欢中国文化,又很喜欢全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所以喜欢到处跑。
南美、澳洲、苏联、东南亚,我全都拍过戏,就是我喜欢去哪里,就希望把故事写到哪里,那我就可以通过创作去环游世界。
(笑)挑这几个国家有什么考虑?
唐季礼:《功夫瑜伽》是第一部中印合拍片。
它很重要的一个意义,是两个文明古国、两个人口大国、两个电影生产大国第一次正式碰撞。
功夫和瑜伽分别代表了中国和印度的文化,“功夫瑜伽”就是两个文明的代表。
为了凸显寻宝电影的趣味性和丰富性,我把冰岛作为我们的昆仑山脉,即中印边境的高山、湖泊、冰川,我们去冰岛表现。
然后是极度奢华的现代化城市迪拜,会有机场追逐等动作戏,全世界最豪华的跑车全出来。
再到印度,会有很多他们的文化,包括市集、石窟。
我们的石窟文化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中国石窟见多了,但没人看过印度的,所以我们把结尾城堡底下溶洞的石窟,变成“事实”。
为什么选择寻宝题材?
唐季礼:因为我从小就很喜欢历史。
历史留给我们很多宝藏,《黄帝内经》,《易经》,佛学、武学以及宋朝的针灸铜人经络图,这些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那个年代的人智慧那么高,这些都很耐人寻味,非常有趣。
功夫和瑜伽在电影中要怎么体现?
唐季礼:中国功夫有武德,尊师重道。
在戏里,体现在成龙教李治廷打功夫,体现在成龙遇到困难、遇到恶势力,还保持武德的精神、拼命的精神和对正义的追求。
瑜伽是一种对人生的追求,对快乐的追求,这是我去印度跟很多瑜伽大师聊的。
他们说瑜伽不是摆几个姿势,练练身体拉拉筋出出汗,不是什么高温瑜伽、空中瑜伽等形式上的东西。
瑜伽在印度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一种精神信仰。
瑜伽和佛学相同,一样尊重众生平等,要大家开心生活,和谐,对朋友要好,要忠诚,有道德,所以功夫和瑜伽不是片面的动作,是有内涵的,因此我把它们在精神上、道德上的追求融进了故事的情节与人物里面。
电影中的瑜伽融合了中印两国的特色?
唐季礼:对了。
印度人有做瑜伽的,中国人也有。
印度人要打功夫,中国人也要。
达摩的心意拳,就是从印度来到中国后,在少林寺修行创立的。
印度元素除了瑜伽,还有舞蹈?
唐季礼:是的,要把宝莱坞的文化发挥出来。
(笑)正好主演都能跳,一学就会,太厉害了。
我们还有印度市集,有神仙索,这在王玄策的《中天竺行记》里有记载,说他见到有人在吹奏乐器的时候,绳子自己立起来,小孩顺着绳子爬上去后,忽然有一团云雾,啪的一声,孩子不见了,绳子掉下来了。
二战时,在印度也有军人看到过神仙索表演。
这已是1000多年前的戏法。
还有蛇阵、喷火、吞剑、拿着拐杖悬浮,都是印度市集里的传统文化。
这一次电影里的人啊景啊,印度元素都比较有代表性。
(笑) 怎么定义《功夫瑜伽》的风格?
唐季礼:我喜欢拍一部电影,老百姓看完很开心,心灵上有点触动,小孩看了能学到点东西,老人家看了有点情怀,会比较有正能量。
《功夫瑜伽》里,所有商业元素都在,其实是个定制电影。
有《夺宝奇兵》、《国家宝藏》的寻宝,有007系列、《速度与激情》系列在大城市飞车的感觉。
这些类型都是我从小喜欢看的,影响了我的电影风格。
可是这种电影一般比较严肃,而我比较喜欢开开心心的,所以,我将成龙动作喜剧的特点和我喜欢的这种国际大片的商业元素,很好地进行了融合。
我的特点就是在一个很严肃很认真的事件中突然搞笑,这是最难的。
(笑)看来《功夫瑜伽》特别符合合家欢贺岁片的特质。
唐季礼:是的。
当年《红番区》是第一部贺岁片,而《警察故事4:简单任务》等等都在春节档破了记录。
之前没人在春节看电影,我们之后,忽然电影院全开了。
大家发现原来春节可以这么旺,才有春节档。
而我电影的特点是,第一,不血腥。
第二,动作加喜剧。
第三,老少咸宜。
《神话》、《十二生肖》、《功夫瑜伽》都是。
情意浓:廿载合作,再发新枝与成龙合作20多年,在他身上看到什么变化?
唐季礼:我们两个年长了。
(笑)导演中,我跟他合作最多,也比较熟悉他。
我俩性格比较接近,在电影圈的成长经历也是。
只不过他主攻演员,我主攻幕后。
大家都是从替身、演员、武术指导做起,也是编剧、摄影、导演、监制,所以沟通非常顺畅,有时候一个眼神就知道了。
而且每部戏我都为他量身而写,前面就跟他沟通好,他就很有信心,来到现场会很舒服,他自己也说在我剧组是最开心的。
(笑)大哥现在还很拼,动作戏需要调整吗?
唐季礼:大哥接戏不少,自己也很努力,每天都健身跑步,我看到他也有点心疼,因为真的不容易。
他可能对自己的电影人生有追求,希望多拍些电影,多留下些东西。
我尊重他的决定,我也要小心保护他、照顾他。
中间他请过假去英国拍戏,但那时动了手术,还没好就赶回冰岛,我尽量迁就他把动作场面往后排,让他有充分时间恢复,到了拍摄的时候,该要求的还是会严格要求的。
但其实年轻演员还打不过他,他老本很厚。
(笑)跟成龙在动作戏方面的合作,谁占主导地位?
唐季礼:我做导演的话我是武术指导。
(笑)跟其他导演合作,他做。
这么多年都是这样。
我自己也是从小习武,学形意、洪拳、螳螂、太极、咏春、泰拳、空手道、跆拳道。
(笑)也在体操队、田径队,所以翻跟斗、跳弹床我都会。
我们拍套招时有中国功夫,这次还把岳飞的心意六合拳以及综合格斗套进去。
大哥在《红番区》第一次打木人桩,老美都没见过,这次又创新了,打木人桩是会转的。
怎么想得出那么多创意?
唐季礼:没办法,做大哥电影。
(笑)以前5场原创动作就差不多,现在要有7场,才形成一部紧凑的动作片。
这就很难了,又要能讲故事,又要原创。
我写剧本就是武术指导的脑、编剧的脑、导演的脑还有监制的脑共同运作。
每一场动作不止是拳脚打的问题,是场景选择的问题。
为什么跑到冰洞去?
在冰洞打什么?
为什么要去迪拜飞车?
到印度玩什么?
什么人家没玩过?
同时考虑的东西非常多。
选择其他演员有什么考虑?
唐季礼:印度女一号没选大牌明星,选了个只拍过一部电影的年轻女演员。
她是选美出身,身材、仪态非常好,正好角色是皇室贵族,要有那种气质。
中国这边选“瑜伽圣母”母其弥雅,她是中印瑜伽大使,样子也比较有特点,云南少数民族,一下子就认得出来。
印度找一个大美女,中国也要拼得上才行。
(笑)有时候这种戏,越是新人越有说服力。
张艺兴演考古系研究生,萌萌的,很阳光也很可爱。
李治廷就是洋气,有点男人坏得来女人也会很爱的感觉。
(笑)坏坏的男人一定要有风度,长相一定要有魅力,就像钢铁侠一样,风流,可你不觉得他下流。
斗志高:面向国际,不断挑战拍《功夫瑜伽》时是不是也有很多即兴想法?
唐季礼:对。
我拍戏喜欢去娱乐,喜欢跑,喜欢去哪就写到哪。
每去一个地方,我可以更了解当地文化,因为我去得到很多游客去不到的地方。
像在冰岛拍内湖,游客不能进去,很危险。
李治廷与成龙就在那里抓狼。
我们每走10步,就要拿个钻钻下去,看冰层有多厚。
面对这些危险,是否需要妥协?
唐季礼:拍戏就是这样啊。
(笑)以前拍《红番区》,那艘气垫船就是英女王的,属于海岸巡逻队,后面不能拖人滑水,也不能碾过任何生物,还不能上街与汽车相撞,这都有明文规定,但最后我都坚持完成了创作。
拍电影执行时会有无数人告诉你,可不可以不这样做,如果你很容易妥协,那整部戏都变成第二选择了。
我去到冰岛现场,哇,冰湖不漂亮,里面悬崖边上那块东西立起来漂亮啊。
这很危险,在原计划里没有,但我看了就想走进去,加强原来的选景。
这个就是提升你要的水平。
另外你遇到困难,人家说可不可以不这样,那会降低你的水平。
做导演就要在这两者之间,遇到更好的,努力去做,人家给第二选择,你尽量坚持,那其实就是导演对艺术的追求、坚持和分寸的把握。
那拍摄《功夫瑜伽》最难的是什么?
唐季礼:牵涉到很多动物,包括狮子和土狼。
弄狮子进车已经很难,再把大哥弄进去也很难。
(笑)土狼进笼后,我让张艺兴、李治廷和印度女演员进去也很难。
(笑)土狼是野性的,5只土狼能把狮子干掉,很厉害。
张艺兴他们进去拯救人质那场戏非常紧张,跟不同的主人借了很多土狼,花了很多时间。
动物都是真的吗?
怎么处理动物戏份?
唐季礼:有真的有假的。
动作特效可以做,面部表情和眼神永远做不好。
这次迪拜公主把养的狮子借给我。
我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来,捕捉它不同的表情。
它从很凶很精神给我拍到累趴了,最后都不想理我了,而这正是我需要的表情。
(笑)我自己比较喜欢动物,老虎、狮子、鳄鱼、猫猫狗狗都拍过。
(笑)要很有想象力,要怎样的表情,得怎么引它。
拍《魔域飞龙》时拍过大蜥蜴,我会用食物引它,吓它,让它凶,看反应。
拍《警察故事4:简单任务》时还在水底,跟鲨鱼潜水350个小时。
拍追车戏有没遇到困难?
唐季礼:车都是迪拜现在的王子借的,布加迪、兰博基尼、法拉利、保时捷、迈凯伦、宾利、梅赛德斯、宝马……你想得出的豪车基本上都在。
每天我最怕的,就是听到“砰”,但最后还是“砰砰砰”撞了3辆。
(笑)还是要有追求嘛。
以前港产片拍飞车就去沙田工厂区,拿二手车来,怎么飞怎么难看。
后来拍《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有钱有经验了,就在市区里飞,一辆车几百万几千万,怎么都舍不得。
我始终想拍一场飞车戏,让所有豪车全部出现。
做了几十年,终于完成了这个心愿,这也是做编剧和导演的特殊待遇。
正好迪拜警车都是豪车,因为不是用来执行任务,主要是宣传警察形象,那我就可以把情节写进去。
(笑)好莱坞电影通常是找赞助商,其他款车不能出现。
我不干这个,什么车都有,整场戏就很好玩,爱车之人就看得爽了。
(笑) 你的电影经常在挑战不可能的任务。
唐季礼:21年前拍《红番区》,连涂走威亚的电脑特效都没有,我们真的跳楼。
(笑)没办法,中国香港的电影投资预算就那么少,演员就这么多,可是我们要去挑战美国电影,希望在世界电影市场分一杯羹,港片水平能跟人家接近。
但机器也不够,场景也没有,车都买不了,在很困难的时候,中国人的志气就来了。
我们要想好把钱用在什么刀刃上。
我在电影里,想办法拿一些跟我们文化有关的,而且不要那么局限。
当年港产片要么是周星驰、王晶,要么是《英雄本色》、黑社会。
而打进好莱坞主流院线的头三部,《红番区》、《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警察故事4:简单任务》,都有比较开阔的国际视野,拍摄的景、用的镜头、讲故事的方式,都是不同人种、不同国家能听懂的,就是以肢体语言为主。
《功夫瑜伽》里成龙抢车去追,车后有只狮子,该怕的谁都会怕,任何人种看了都会笑,这才叫国际语言。
中国电影要走出去,面向国际,你从写剧本、拍摄的时候达到那个水平,就有机会。
在这么多国家选景,也是出于“走出去”的考虑?
唐季礼:我常常想什么叫大电影。
现在单挑不行了,要《复仇者联盟》。
《谍影重重》不行了,要《速度与激情》。
大家习惯短平快,如果单一那个人不喜欢,他就不看,所以一部电影要有几个明星,让男女老少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这是我创作春节商业片的新模式。
内容方面也是,如果从头到尾就几场景,观众就烦了。
如果有中国、冰岛、迪拜,还有印度,印度又有皇宫、古庙、丛林、瀑布,这就很丰富,观众在电影院就是全世界旅游了。
这就是为什么以前我们要看《夺宝奇兵》系列、007系列,为什么我创作要跑那么多地方,投那么多钱,那么辛苦。
我想带给观众更多没见过的地方,而最好的分享方式就是放到电影里。
附:2016年12月20日,采访了唐季礼。
九十年代他与成龙合作的电影,也许是不少观众当时极其美好的回忆之一。
唐导很温和健谈,一个多小时聊得很是愉悦,有种时光穿梭而又倒流的神奇感觉。
原载于《看电影》719期(封面为《西游伏妖篇》)及APP。
《功夫瑜伽》的制作理念和10多年前的奇幻爱情电影《神话》很相似,两部电影都是唐季礼编导,成龙主演。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两部影片之间的联系,《功夫瑜伽》在各个方面都致敬了《神话》: 两部电影都是古代与现代的结合,成龙饰演的角色都是考古学家Jack;两部电影涉及历史的部分都不完全是虚构,《神话》古代故事部分的主角是秦朝大将蒙毅,史上确有其人,《功夫瑜伽》古代故事部分的主角是唐朝御史王玄策,史上也确有其人,甚至影片中提到的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事情也是史实。
两部电影都以西安兵马俑和印度作为拍摄地;宝石在两部电影的剧情发展中都至关重要;两部电影中都体现了成龙所倡导的公益理念,他曾说,把文物还给国家的戏对他来说最重要,他希望能利用自己的影响做公益。
《功夫瑜伽》对《神话》最直接的致敬是成龙饰演的考古学家的办公室,当考古学家在办公室第一次会见来访的印度女博士时,女博士正盯着墙上一幅古装年轻女性的画像看得出神。
眼尖的观众一定会发现,这幅画像正是《神话》考古学家收藏的古代玉漱公主的画像。
除此以外,《功夫瑜伽》带给观众的是全新的感受,这次的故事不再是爱情悲剧,而是动作喜剧;和铁打的成龙大哥配戏的是人气小生李治廷、张艺兴,担纲女主角的是印度气质美女迪莎•帕塔尼;剧组请来了香港首屈一指的飞车指导罗礼贤,用70多辆布加迪、法拉利、宾利、兰博基尼和麦拉伦等豪车,在迪拜街头上演了一场惊险的追车大戏。
《功夫瑜伽》已经是唐季礼和成龙的第7次合作了。
唐季礼上世纪70年代末以刘家良的徒弟身份入行,做了多年的武替和武指。
1992年他得到机会执导成龙的品牌系列电影《警察故事》第3集,揭开了二人接下来25年携手合作的序幕。
当时的唐季礼是新导演,成龙已经是名震海内外的影星了,因此唐季礼对成龙的感情非常深厚,可以说是成龙让唐季礼在导演职位上站稳脚跟;同时,《警察故事》第3集让成龙第一次拿到了台湾电影金马奖的影帝,他也视唐季礼为一颗福星,一位可靠的合作伙伴。
表面上看《功夫瑜伽》是一部贺岁动作喜剧,只要看上去精彩好笑就可以了,事实上本片也的确做到了精彩好笑,影厅里的观众从头到尾保持情绪激昂。
但是这里面隐藏了一个很深的点,这个点又是编导刻意埋进去的,它代表着成龙、唐季礼对他们这几十年从影生涯的思考,特别是60岁的成龙对自己电影人生的态度。
这个点就是:永远不要低估一位迟暮的英雄。
不要误会,我所说的“迟暮”并不是说成龙演不了英雄了。
相反,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演英雄演到退休。
的确,他已经60岁了,再怎么锻炼身体,他的打斗动作也不可能像当年的《警察故事》那样灵活了。
然而作为当年的七小福之一、成家班的老大,成龙仍然是华语影坛最货真价实的武打明星之一,借助各种拍摄剪辑技巧,他仍然可以在大银幕上百战百胜,百打百赢。
然而这并不是观众内心深处最想看的。
不仅是因为观众看成龙打赢敌人几十年,觉得他再怎么赢都缺乏新意了,想看精彩的打斗场面的话,年轻小伙子的青春活力似乎更加适合;还因为观众对60多岁的成龙的预期渐渐地变了,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力挽狂澜,不管什么危险都向前冲的成龙了。
很多人可能不相信这个结论,他们会问:难道观众不喜欢看“老当益壮”么?
成龙这样一个武打明星界的传奇,让他一直在银幕上把各路对手打得满地找牙,难道不会让观众一直崇拜下去么?
事实可能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87岁高龄的美国著名演员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年轻时以演出不可一世、屡战屡胜的牛仔著称。
然而他最近3部亲自出演的角色分别是没能带领徒弟打胜仗的拳击教练,被邻居孤立、结局凄惨的韩战退伍老兵,和孩子关系不好的年迈体弱的棒球队球探。
并且这3个表面上命运落魄、精神强硬不倒的角色都受到观众的强烈好评。
《功夫瑜伽》里,你看到的成龙仍然在一直战斗着,不一样的是,他在这个过程中不停地被年轻的对手打得踉跄,动作不再像刚和唐季礼合作时那么激情饱满,但他咬着牙坚持下去了,与其说是靠功夫,不如说是靠意念战胜对手,战胜自己。
60岁的成龙当然可以继续用功夫打赢对手,自己毫发无伤,观众对他产生的感情是“崇拜”,在观众心中成龙会成为遥不可及的“神”;而《功夫瑜伽》中的成龙老骥伏枥,对手可以一时将他打倒,但不能战胜他的坚强意志,观众对他产生的感情是“认同”,这样的成龙在观众心中是活生生的“人”。
他是一位不能被低估的迟暮的英雄。
看到一位叱咤影坛几十年的性格明星,在大银幕上继续着自己传奇的电影生涯时,全世界的观众想要看到的都是“人”而不是“神”。
一些路人们 别被骗了真的。
功夫瑜伽莫名其妙票房狂涨?
摆张图你们自己看看
本人是支持星爷的 ,没看功夫瑜伽之前看了很多影评 ,尤其是受豆瓣影响 还以为有多好看?
前排都是四星以上好评?
为了路人才知道 ,所以问的这两个都不是谁的粉 ,大众的话才是心里话,下文是这样
气的是为什么票房持续暴涨??
水军买的也太多了吧 还有豆瓣 某电影那么多好评为什么一直压在后面 点赞数比前排多那么多。
如果豆瓣还是这样的豆瓣 那就再也不会相信它了。
纯属个人观点
看完以后,直接就想起对于中国人,经常被用来描述我们傻缺的那句话“人傻钱多,没处花”,简直就是一群人钱多得发慌,估计是导演觉得太闲了,就拍了这部电影,顺便来拉开一群小鲜肉和成龙,而那群小鲜肉就像是被成龙这个老司机拉出来刷经验和纯在感的,和隔壁的西游2比起来,还要次。
整部片,说实话,我真找不出任何像样点的笑点,反而让我觉得尴尬,特别是最后那一段,突然全部人一起跳起舞来,莫名其妙,简直让我直犯尴尬症,全程紧闭着眼睛,不忍直视,第一次看电影觉得如此无聊和煎熬,多次想走,但是周围还有朋友又不好意思,觉得愧对成龙这个招牌了。
————————分割线————————贺岁片除了韩寒的和王宝强(当初看预告片就知道绝对是烂,所以没看),其他全看了,真的非常失望😔。
亮点1:美女、帅哥、小鲜肉 +成龙,男女老少全家通吃。
这是一部颜值大戏,满屏亮瞎我眼的帅哥美女。
三个美女一台戏,诚然不假。
看她们群芳争艳,婀娜多姿。
从都市丽人装、到泳装、到印度公主装,我不是服装控,没去细数一个女人换了多少套服饰,只是单纯感觉到装扮很美。
其实服装都是外在的,人美穿什么都美,拼颜值的时代,怎能少得了帅哥美女。
小鲜肉的卖萌,是年轻人的菜。
还有曾志伟和张国立两位老戏骨的客串,这是给爸爸妈妈的过年福利。
所以说这片是老少通吃,适合全家人一起观影。
亮点2:异域风土人情美。
冰岛的冰天雪地、迪拜的土豪挥霍、印度的世俗风情及庙宇殿堂还是拼的颜值。
冰川白茫茫的一片,如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这是冬天里最美的景色。
窗外寒风凌冽,屋内热气腾腾,再看着荧幕上的冰天雪地,心里自然透着一股清爽。
这个时候,观看冬日的秀美和壮丽,无疑是最应景的事情。
成龙和印度公主在冰水里游泳的镜头,是全影片里最浪漫的一段。
迪拜土豪用骆驼比赛,还有随后举行的天价拍卖,还有满屏幕的豪车狂飙。
这一节是给喜爱豪车的男士们准备的,只有奢华两个字可以形容。
迪拜的警车都是布加迪威龙,这是真的么,表示严重怀疑。
最后镜头切换到印度。
可以看到印度集市上的传统表演,眼镜蛇、通天绳、空中悬停等等节目,一股异域风情扑面而来。
不用走出家门,就可看到这一切。
可看到这些民间表演,是不是更有出去走一走的想法呢?
影片中出现的印度庙宇,更像是给印度旅游做的宣传。
印度神庙的震撼,可能光看影片是无法感受全面的。
大哥成带着大家一起感悟了印度烂片的极致
感觉还不错,在电影院里笑出了好多次,果然花四十块钱看电影还是有作用的,这要是在电脑前自己一个人看的话估计会少笑一般的次数。结尾实在太糙了,不过我还挺喜欢看印度舞蹈的。
成龙2016年后第三部作品。本想着这部戏能回归一下神话的水平,结果还是十年前的过气梗叠加。打斗戏是十二生肖后最佳,冰洞打斗和结尾决战都是成龙拼了老命的表演。结尾突然尬舞连基本逻辑都不管了。我并不反感主旋律,可看着春节档电影里“一带一路”从印度姑娘嘴里说出来的时候确实把我恶心的不行。
今年放假没出去浪,去电影院看成龙蜀黍带我们出去耍吧。大钻石 哈哈哈哈哈!
好看吖👏👏👏
内心只有2分,剩下的1分加在:国内18线女演员把印度美女衬托的无比美丽;成龙打的还是很好玩,而且经典套路我还是能笑出来;张艺兴和张国立是真萌不是假萌;喜欢看印度歌舞片的我觉得最后的舞和印度大魔王还挺好看!剧情什么的就不要深究了,就是图个开心~
电影本身一般般,算作神话续集加1星,玉漱公主画像加1星
最后还逼着看了场广场舞好尴尬啊
生日带着家里的一众小朋友去看,总比另两部国产好一些吧
7.1比预想好
一部从开始就能预料到结局的电影……毫无惊喜
巴啦啦能量,魔仙变身!
狮子演技担当。
「嚇死你」超好笑😂 還有那個吊在那邊的人好可憐😂 逃出獸籠爬牆那段,爸爸說「電影才可能爬上去,現實中哪可能這樣爬上去!」市集那段好有創意。武打片段無聊。片尾那首是神話嗎?
超级喜欢李治廷的长相和功夫功底,全程都是他自己在打,没有靠替身,演技也是可圈可点,张艺兴的演技就不提了,唯一的亮点在最后他的舞蹈,那是他最好的部分,因为不用说台词。成龙的功夫片八十年代就这个套路了,现在还是这样,最重要的是看起来虽然乏味,但真的打的行云流水,不用升格拖时间。
随便闹闹,不忍心一星
娱乐性还是有的:无论是张国立和曾志伟的特别演出,几场加了动物的动作戏,首尾对10年前的《神话》的crossover还有最后大型尬舞,退场时听到一个大叔说“过年看这种东西也对”。成龙能够如此“接地气”(看过的人自然懂)的融入我国时事梗实在是心生佩服==这类靠尬笑驱动的电影一年实在只能看一两部。
完全贺岁档,千万别带脑子看
虽然从头呕吐到尾,但想想过年能有个片打打一分也是桩蛮喜庆的事情
两种文化间青涩友好的初代尝试,印度实在是太美太美太美了,两国间以后也许会有更多这样的融合吧,但我国人民是真的不太能适应宝莱坞那种一言不合就开跳的节奏...需要一点时间缓一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