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相信这是拍出过《绣春刀》系列的路阳。
看到辛芷蕾和张震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是不是这次被路阳喊来客串顺便还一下绣春刀的人情债,这片子剧本他俩拿到手的时候就不疑惑吗,就不惊奇吗?
实在是烂得没边了啊?
比起可看性还不错的刺小1,这次端上来的刺小2最大的问题,就是剧本的失控。
这是剧本写作中最恐怖的、最严重的、最不能饶恕的问题。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这个剧本到中期就已经呈现出了一种梦到哪里拍哪里的气质,所呈现出来的画面和镜头更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破烂稀碎到不知所云。
我说句实在话,烂到没边的749局好歹也是烂得中规中矩有理有据是从根上烂的整体框架就烂,而本片在路阳手中竟然能展现出一种梦幻游离的氛围,节奏是没有的、主题是云里雾里的(最后发现是稀烂俗套的)、笑点是无聊的、角色是无用的。
别在片尾打文学顾问是双雪涛了吧我说,这片子跟双雪涛还有关系吗?
啊?
没关系你也硬挂名是吧?
如果说前面我还能逼着自己幻视一下五黑框继续硬着头皮看下去,从所谓时空之门开启之后,我的心情就已经变成看看路阳还能给我整什么花活。
一个给观众惊喜的奇幻剧本是好剧本,一个让观众从来没有猜中一次的奇幻剧本就是烂剧本,而且是稀烂剧本。
这意味着编剧的剧情走向已经没有办法按照常理来布局了,已经开始乱写了,伏笔和内容开始东一笔西一笔随心所欲,这种可怕的失控会加速观众观感的败坏,变得不知所云,变得破碎不堪。
而且这片子已经跟刺小1完全无关了……第一部的伏笔、人物后续与前史、漂亮的世界观,通通没有了……(不过说实话路阳拍这片子的风格还蛮适合拍九州的……要不以后来个人找他翻拍九州世界观的作品吧……)我现在已经不知道该怎么看待刺小1,怎么看待路阳。
我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了,绣春刀系列肯定不是有人代执导筒,但是这么难看的刺小2我也实在无法解释。
只能说导演这种东西确实存在晚节不保的现象,看看前辈陆川也就知道了,前车之鉴搁这呢。
那就只能骂一骂华策了,烂成一坨了你也敢端上来,内容到底怎么过会的,看看隔壁西嘻影业的杨晓培,同为国庆档,看本子的眼光秒了华策了,下次别再迷信大导了好吗好的……
如果说《刺杀小说家1》聚焦的是在少年空文“弑神”的复仇与成长,那么《刺杀小说家 2》便是一把精巧的手术刀,在前者的基底上剖开深层肌理,把 “小说家宇宙” 的宏大骨架轻巧嵌入嵌套叙事的奇幻血肉之中。
宇宙世界观的核心设定不是悬浮的概念积木,伴随 “弑神” 这场未知与挣扎的旅程,双线并行,寸寸展开。
从大的叙事结构上,现实世界的冷峻与小说世界的奇幻,隔着时空壁垒的叙事维度,形成了同声相应的互文。
不仅在情节脉络上相互勾连,将 “弑神” 背后,角色心底的执念、创伤与救赎,一一承接、放大。
现实里的路空文,本是攥着笔杆初露锋芒的创作者,却被蝉剽窃,心血遭夺,连寻个说理的门都没有,身边人还劝他 “认了吧,这就是你的命”。
蝉偏又带着假意的歉意找上门,温言软语哄着他,邀他续写第二部。
路空文揣着满心迷茫与自卑,也有 “让好朋友过得好一点” 的善念,点头。
眼看第二部的故事即将收梢,蝉却猛地扯下伪装,再次偷走他的成功,让他一夜之间从 “潜力新人” 再次变成 “抄袭者”,名声二次粉碎。
他盯着自己空荡的双手,否定那个一事无成的自己。
再看看小说里的空文,心里装着 “保护家人与众生” 的滚烫信念,跟着赤发鬼踏上了寻神之路,同样遭遇同伴的质疑,负重前行。
两个空文,一个困在现实的泥沼里,一个闯在奇幻的风暴中,却隔着时空,共享着同一份 “不被理解、不被相信” 的孤独困境。
他们内心面临一样的拷问:“这一路走下来,到底有什么意义?
”也是这份困境,让作者与笔下角色的命运,拧成了一股相互拉扯的能量绳。
陷入自我怀疑的路空文,把自己那份 “我不行” 的脆弱,悄悄化作小说里 “神明” 令人窒息的威压;而当他笔下的空文举起武器,向着 “神明” 挥出的每一剑,都是对自我弱点的宣战。
杀死 “神明” 对命运的操控,是亲手敲碎自己心里 “我做不到” 的牢笼。
斩断 “神明” 的傲慢,是把自我认知里那份 “我很无力” 的枷锁,狠狠绞断。
空文耗尽所有勇气,冲破与神之间那道遥不可及的距离,见到 “神” 的瞬间惊觉:那个高高在上、主宰命运的 “神”,既是写下这一切的自己路空文,也是另一个藏在怯懦里的自己。
小说里那个勇敢无畏的空文,伸手接住了现实里那个快要沉下去的自己,完成了一场跨越次元的救赎。
两个世界的空文在同一个能量爆发点相遇、合一,联手打败了那个看似不可战胜的赤发鬼。
在现实与小说的来回穿梭里,路空文终于在自己的身上,找到了那份 “我存在的价值”。
这场 “弑神” 之战的胜利,不是 “消灭了某个外在敌人”,而是让内心那些阻碍成长的 “旧我碎片”— 怯懦、自卑、自我怀疑,一一退场。
赤发鬼,这个在第一部就走向死亡结局的角色,凭着意识觉醒,也想挣断“剧情宿命” 的锁链。
他与空文,其实是从同一个困境里走出来的人, 都揣着 “想改变命运” 的强烈渴望,却选了条背道而驰的路。
赤发鬼把 “强壮” 建在吞噬他人的流沙上,像一只越吹越大的气球,体积越庞大,内核越空洞;一旦掠夺的链条断了,他用权力和暴力堆砌的自我体系,就会像雪崩一样瞬间崩塌。
而空文的 “强壮”,始终扎在 “自我整合” 的土壤里。
他在异世界挥剑 “弑神”,每一次刀刃落下,都是在与自己心里的怯懦、无力感硬碰硬;砍断赤发鬼的威压,就是打破 “凡人注定赢不了强权” 的自我设限。
这种成长是 “向内扎根” 的。
赤发鬼的悲剧,从来不是不够强,而是他从一开始就弄错了 “强” 的定义。
他把 “杀死他人” 当成了强大的证明,却忘了最该 “弑” 的,是那个被欲望啃噬得面目全非的自己。
空文与赤发鬼的不同结局,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注解着同一个关于 “自我超越” 的宇宙主题。
真正的强壮,从不是把别人踩在脚下,而是跨过那个困着自己的 “旧我”,成为比昨天更好的人。
才有了电影里那句戳心的台词 —“空文遇见了自己,而赤发迷失了自己”。
所谓的“弑神”,从来不是一场对外的战争,而是一场与 “部分自我” 的决裂,是在自我破碎的碎片里,一片片捡起属于自己的部分,重新拼出更完整、更强大的生命形态。
这条看似是 “弑神” 的路,其实是每个人一生成长的缩影。
带着阵痛,带着迷茫,却也带着破茧的希望。
《刺杀小说家 2》把这段路,写成了一个奇幻的故事,送给每一个在成长里挣扎、痛苦,却还没停下脚步的我们。
陆阳可以很用心的花时间一点一点扣动作和特效的细节,却没有天赋讲好一个故事,特别是一个脑洞大开的故事。
电影的优点很多,动作、特效,演员的演技、和突如其来的脑洞……但缺点只有一个,陆阳无法讲述一个能让我带入的故事。
电影前期两条线并行,但小说线的悬浮感总是挥之不去,他们的台词和行为,让我不相信小说里的人物是有自己生命力的角色,我完全无法共情,这就导致最后突破次元壁时,两位主角面对面时,我完全没有感受到导演想要表现的震撼感和宿命感。
而现实线,理解剧情需要推进,但主角面对的困境有些太儿戏了,现实和小说人物命运的对照,按理说应该拍的很有逼格,每一次转场应该让我出现鸡皮疙瘩,可惜陆阳没有做到。
直到后段,次元壁的打破,故事开始变得有趣起来,人物也开始鲜活起来,但总让我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本该爽起来的剧情,因为各种原因戛然而止。
赤发鬼的财富中心,本该是这部电影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点,可除了挂条幅放烟花以及有些生硬的演讲,我感受不到其他更有意思的镜头,可惜了那座楼的特效。
主角团的群穿,本该是电影的另一个爽点,可以只有草草的几个镜头,失望,太失望了。
电影着重于路空文的成长曲线和心理变化,可讲述的方式着实有些无聊以及老套,反倒不如以赤发鬼的角度出发,说不定这个故事反倒会变得更有新意更有趣起来。
总的来说,这个故事是有潜力可以拍的很有趣的,但可惜陆阳没有做到,他已经做到了他能做到的极限,包括做好看的特效,好看的打戏,以及讲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至于故事能不能让各位看官满意,那就因人而异了,但至少在我这里,不行。
(中)-完美世界影城(北京五道口店)-后半场开始我脑子里只有两个字——胡闹。
如果时代少年团等等情节是导演故意设置的喜剧桥段,那我宣布导演很厉害了,时不时我就会发笑。
他们越燃我越觉得滑稽,尤其是最后那个像什么游戏英雄亮相,正面人物排成一排走向赤发,真的忍不住。
厅里好多人都是这样,人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
邓超的喜剧效果更是,跟电影和赤发鬼人设不太搭,跑男邓超时不时就夺舍赤发鬼。
丁程鑫这个演技生硬得很明显,可能对这个角色来说够用了吧,但是很清楚能感受到他是在演戏,且没用什么力气,没有一点细节的。
可能也是因为卡司太强了,影帝影后扎堆。
说到这就觉得好浪费,除了两个主角其他角色写得也太无趣了,npc式人物。
严格来说只有董子健演好了,空文的眼里是有正气和英气的,路空文就是颓气和俗气。
但是张震出现的时候好像才出现了唯一的电影时刻,真正的电影演员就是这样的啊,光气质就能立住,整个电影质感都被提起来了,哪怕他原声还有些台湾腔,但是气息情感全都是对的。
胡闹还体现在剧情走向上,毫无意义的桥段太多又太冗长,我一直提着一口气想看到震撼人心的高潮,一丁点新意也好,结果就这么穿来穿去,突然在“财富大厦”的倒塌中结束了。
所有人物都那么刻板,就一个主要矛盾从头到尾啊。
但是我转念一想,《弑神》本身充其量也就是三流小说吧,这一切难道都是遵从了这一设定?
但是以书中世界为核心的话这电影有点太肤浅了,以现实世界为核心的话,蝉和那个什么公司的事就不管了吗,路空文就这样莫名其妙拯救了自己了?
也有松一口气的一点,没把黑甲给写死,一般来说这种宠物都是负责刺激泪腺的,郭京飞老师的“小强”气质通过声带传播了大概哈哈哈。
还有该说不说,打戏很到位,都是下苦功夫了大家,动作很好看。
看完这个片子我真的很质疑导演的能力,还有编剧也是应该全行业避雷,能把电影拍成这样反正都是乱来,给我的感觉是你上你也行。
全篇没有一人物形象是立住的,在毫无逻辑的剧情推动下,明明那么丰富的赤发鬼拍的像人格分裂,董的演技和气质都撑不起一部电影,其实设定还是能看出新意的,就是呈现出来的结果堪称灾难,特效在复杂也消解不了剧情带来的不适,很多剧情没有必要,这就像一篇作文,看着是一个整体但是仔细看每一个段落都不挨着,什么都写什么都写不好。
看完第一部我就开始期待了,等了这么久,在特效升级和演员阵容如此强大的背景下,搞出这部电影比过家家都不如,我看完都不敢相信这是从业这么多年的导演拍的,
昨天看完,回家的路上,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若只把《刺杀小说家2》当“小说照进现实”的奇幻爽片,或许会错过它埋在特效下的人性与社会思考。
影片有明喻也有暗语,赤发鬼的暴戾、空文的执着、异世界的深渊,都是藏在剧情里的“密码”,分享记录一下有趣的“密码”给“有缘人”。
祝看见的朋友国庆假期开心。
一、赤发鬼是每个人心中的“潜意识深渊”影片最直观的心理隐喻,藏在“意识与潜意识”的对立里:空文的正义感、对父亲的执念、不愿伤害无辜的慈悲,是意识层面的“自我掌控”——就像我们清醒时对“善良”“责任”的坚守,是理性为自己立的规矩;而赤发鬼的贪婪、狡猾、疯狂,则是潜意识里的“欲望暗流”——那些被我们压抑的野心、嫉妒、冲动,总在暗处蠢蠢欲动,像赤发鬼一样,想把理性的“空文”拖进深渊。
比如空文写作时的挣扎:他想写赤发鬼的灭亡,却总被“赤发鬼更强”的念头干扰——这像极了现实里的我们:明知道“急功近利不可取”,却忍不住羡慕“走捷径的人”;清楚“要坚守底线”,却偶尔会被“不劳而获”的念头诱惑。
影片用这种对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空文与赤发鬼的结合体”,看清潜意识的欲望,是掌控自我的第一步。
二、小说与现实一体影片反复暗示“小说世界不是虚构,而是现实的镜子”,这背后藏着两个深刻的哲学命题。
善恶从来不是“非黑即白”:赤发鬼并非天生邪恶,他最初只是想“变强”,却在“吃敌人获技能”的捷径里,被野心吞噬——这戳破了“善恶对立”的假象:善的反面不是恶,而是“对欲望的失控”。
就像空文也会有“想放弃写作”的软弱,赤发鬼也曾有“想保护族人”的初心,善恶的边界,从来在“选择”里,不在“标签”里。
“不劳而获”是自欺欺人的毁灭:赤发鬼以为“吃掉别人的技能”能永远强大,却不知每一次“掠夺”都在掏空自己——最终他失去所有,印证了哲学里的“能量守恒”:不属于你的东西,强行索取的“快”,早晚会以更痛的方式还回去。
这像极了现实里想靠投机取巧成功的人:看似走了捷径,实则在为自己挖陷阱。
三、乌合之众的“随波逐流”,藏着阶级的瞬息万变影片里小说世界的“群众”,是最真实的社会缩影:他们没有固定的信仰,只认“权力与拳头”——赤发鬼强时,他们卑微跪拜;赤发鬼弱时,他们又瞬间化身“愤怒的诅咒者”,前一秒的懦弱与后一秒的狂躁,无缝切换。
这正是社会学里的“乌合之众效应”:当个体失去独立思考,就会变成“群体的附庸”,而“阶级平衡”也因此变得瞬息万变。
联系现实,这像极了舆论场的摇摆:一件事的“对错”,有时不取决于真相,而取决于“谁的声音更大”;也像职场、生活里的人际关系:没有永远的“强者”,只有暂时的“规则掌控者”,保持独立思考,才不会沦为“随波逐流的附庸”。
真正的清醒,是在喧嚣中守住内心的坐标。
四、五毒皆空,因果不空。
影片的佛学意蕴,藏在两个细节里:一是久天为赤发鬼的“心树”除虫,空文说“虫子是除不完的”,久天却答“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哪怕徒劳也要坚持做。
”——这对应神秀的偈子“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常常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人生本就是“不断清理欲望”的过程,没有“一劳永逸的清净”,只有“时时自省的坚持”。
二是赤发鬼象征的“五毒”(贪嗔痴慢疑):他贪技能、嗔反抗、痴权力、慢众生、疑兄弟,这些“心魔”最终把他拖入毁灭——但影片没有说“要消灭欲望”,而是借空文的选择告诉我们:欲望本身不是原罪,“过当”才是。
就像空文有“想为父报仇”的欲望,却没因此伤害无辜;适当的欲望是向上的动力,失控的欲望才是作茧自缚的牢笼。
“因果不空”的道理,也藏在赤发鬼的结局里:他掠夺了多少,最终就失去多少;空文坚持了多久,最终就得到多少——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这部电影,也可以是我们每个“普通人”的镜子:我们都有空文的“善良与挣扎”,也都有赤发鬼的“欲望与执念”;我们可能在社会里做过“随波逐流的附庸”,也可能为了“清理心魔”做过“徒劳却必要的坚持”。
它不是要教我们“做完美的人”,而是帮我们看清:你心中的“赤发鬼”是什么?
你的“意识防线”在哪里?
你愿意为了“正确的事”,像久天一样“明知徒劳也坚持”吗?
看懂这些,再看这部电影,或许你看到的就不只是一个奇幻故事,而是一面照见自己的镜子。
PS:比1进步很多,野心也大,创作团队的努力、用心、细心肉眼可见的惊喜,个人唯一不满足的是影片的配乐和主题曲,毕竟音乐也是电影的核心加分项。
值得再增加一些适配度更贴、更燃、更野、更窝心的旋律。
刺杀小说家2 (2025)6.52025 / 中国大陆 / 动作 奇幻 / 路阳 / 邓超 董子健有些事情,明知徒劳,也还是要做的。
《刺杀小说家2》设定了一个非常后现代的哲学命题:如果我们所处的现实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被“叙述”的(由社会、文化、基因、资本等宏大叙事所构建),那么个人的自由意志何在?
赤发鬼的反抗,是对一切“元叙事”的反叛。
他看穿了自己世界的基础(小说文本)是一个可被修改、甚至可被废弃的建构。
他的行动,是试图解构这个元叙事,并建立自己的叙事。
然而,电影通过赤发鬼的失败提出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在一个“被叙述”的框架内,真正的自由是可能的吗?
当他的一切动机、手段都源于他被设定的“贪婪”本性时,他的反抗是否只是元叙事内部一个更激烈的剧情转折?
这映射到我们的现实:当我们以为在自由选择时,我们的欲望和选择标准,是否早已被我们所处的社会、家庭和教育等“叙事”所塑造?
赤发鬼的困境在于,他意识到了牢笼的存在,但他试图打破牢笼的工具(他的力量、他的思想),可能本身就是牢笼的一部分。
国庆档电影《刺杀小说家2》的演员阵容让人眼前一亮又一亮。
邓超饰演的全片最大反派赤发很魔性,这个“魔”是魔童的魔,也是魅魔的魔;董子健一人分饰两角,演技自然生动;辛芷蕾饰演的入云龙武力值超高,又美又飒;王彦霖饰演的霹雳火“整容式”出场,差点没有认出来;喜剧演员常远饰演的蝉虽然也有搞笑的部分,但是作为影片的反派之一,角色和演技上与以往相比还是挺颠覆的;郭京飞的声音很有辨识度,把爱吃火锅的六岁硬汉“小莴笋头”配的超级可爱,小小一只,带上面具是真帅,捡“没剩几片”的叶子时也是真的萌。
本片的服化道在细节上非常吸睛。
邓超和王彦霖饰演的角色出场时让我觉得眼前一亮,邓超饰演的赤发一头红发、左眼赤瞳,发功时连带左额头的红色纹路一起闪烁,王彦霖饰演的霹雳火面部多条凸出的类似闪电的蓝色肌肉纹路,精致又符合角色特点。
影片中每一个角色的妆造都是能从细节上看的出的用心,他们禁得住每一个角度的放大特写,在有独属于角色本身的标志之外,又非常的惊艳。
入云龙的烛龙舰队破云而出时好似要缓缓飞出银幕,烛龙的胡须飘逸,鳞片层次分明,烛龙身上的每一个火花都让人觉得敬畏;“赤发财富中心”的大场景打斗中,木台被击中时,每一块木板和木屑被击飞时都清晰又逼真。
这些大场景中的细节如此,更不用说斩魔剑、入云龙战甲等细节中的细节了。
这部中国动作奇幻电影,尽显东方之美。
本片的中国元素相当之丰富,比如剑和锤等中国古代冷兵器、腾云驾雾的烛龙、入云龙的磷火,角色们拥有的隐身术、石甲术、触物通灵、饕餮术等数术,以及“云中五虎”、空文和铜虎之间的独属于中国人的侠义精神,每个元素都是东方之美。
不仅如此,本片的画面也有独特的东方韵味。
云中城的大气磅礴,太初秘境和心树的美轮美奂,赤沼和虚无囚笼的神秘莫测,这些奇幻场景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我最喜欢的部分,是用动态水墨的方式讲述“云中五虎”恩怨情仇的部分,用锋利的笔触画出一场江湖,笔墨晕染间,尽显中国画之美。
在这神仙打架的国庆档,本片也是诸神之一,而本片的主人公却走上了“弑神”之路,“赤发迷失了自己,我很幸运,遇见了自己”。
当欲望具象化后,我们看到的阴暗面则越来越难得到满足,濒临绝望时便是反抗之时。
“神凭什么决定我们的生死?!
”与命运抗争,打破心魔,创造新的秩序,则神不再是神,忠于自我和本心后,将是另一个开端。
看了点映,我们那场,影厅里混合着炸鸡、爆米花甚至还有茶叶蛋的味道?
但IMAX看这部,体验依旧震撼。
很燃很好看,路阳导演让人觉得,“昂,不白来都不白来,都有人生镜头”,又不止步于燃、好笑、热血。
来,我们展开,说说《刺杀小说家2》的弑神,与“立人”。
(以下内容含剧透)一,燃爆次元壁的神奇美学看完觉得那满头头发,才是邓超的本体。
董子健表演真好,写字的路空文、持刀的空文,都让人深深共情。
张震在两部《绣春刀》中,好似某种笼中兽,一腔孤勇面对举世浑浊,一把长刀、二三兄弟,血色独立暗夜中。
《刺杀小说家2》他换了画风,虽则一度死在异世界,但有超然物外又寄情世中的豁达解脱,还有一点想渡化恶魔的慈悲。
如果说绣春刀里穿飞鱼服的沈炼,是不平不甘的入世痛苦,那么一身简朴衣袍、天塌地陷前淡淡捉虫的久天,则是出世又入世、人性又神性。
雷佳音一边是烤串的小人物,地气浓郁、随口吐槽都是笑点,一边又是悲情勇士、唏嘘老父,湮灭风雪中,消散茫茫间。
王圣迪有很强烈的“呜呜闺女长大了真好”既视感,异世界征途中、是手起箭落的勇敢少女,劝空文时、小小年纪看破本质,吃火锅时、又是人间温暖的定海神针。
入云龙大战赤发,苍苍火龙呼啸而来,好似烧着了半边天,力量感威压四海。
此后倾覆燃尽,灼灼烈火中陷落一场空,让人唏嘘。
数年前,辛芷蕾一抬眼,一刀斩出一段传奇故事的起点,数年后,入云龙纵身飞下,长枪在手、铿锵依旧。
豪气管够,也有脉脉不得语的柔情眷念。
丁程鑫银盔白马,少年将军具象化。
雪中隐形大战,白茫茫一片萧瑟,又轻盈又残酷。
轻盈游走四方,似冰似水似流云,可见不可见之间、刀锋已至,后退遁形中、杀招又出,一整个“飒沓如流星”。
隔壁霹雳火,这个力量型大锤子,一锤子一锤子哐哐哐很有力量,让人想说,这一锤如果八十,好像性价比过于划算(bushi)最后被削成小莴笋的黑龙,又能打、又碎嘴子,丑萌丑萌的、死活不肯承认丑。
他拽着路空文一起打架,又怂又燃、又好笑又热血。
如果说霹雳火是钝重的暴力,行者气走轻盈、若游龙若矫兔,那么入云龙则是“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的具象化。
古楼旧屋漫天红叶,冰天雪地一片苍茫,险峻山谷飞龙直下,不同桥段,不仅仅是切换场景、迭代技法,更是很风格化的美学表达。
久天、赤发、入云龙、行者、霹雳火,多二次元多中二的名字啊,但这些二次元,又和隔壁的三次元世界,很有深很入骨的勾连。
某种意义上,两重世界,都是客观和主观世界的共性表达。
隔壁的地球上,赛博都市光怪陆离,现实世界的地理空间结构,同时也是角色的心理外化。
高楼林立,妖魔一般的压迫感;上下行的交通工具上,交错而过的路空文和赤发,告别的路空文和小桔子,都在画面中留下强烈的情绪烙印。
现实与超现实血肉相容于一炉,遥远又真切、象征又具象。
是奇而又奇的炸裂寓言,又是近而又近的切肤之感。
这就是为什么媒介一再变迁,我们依旧爱去电影院看电影吧?
二,无神论中的有神迹神器居然是手机,这能是什么正经“神”吗?
当然不能,谐谑好笑就在这里。
打戏一层层翻出凌厉又多变的美学风格,而“弑神”公路之旅,几分谐谑、几分痛苦、几分热血。
赤发是造神的骗子,被野心所吞噬,被“我执”所驱动,在地球转了几圈,不光学会了抢奶茶,还把他的神迹大楼,命名为“赤发财富中心”。
暴力镇压的血腥,金钱骗术的迷幻,他是一样也没落下。
明知没有神力,硬要把封神仪式搞得像开业典礼,吆喝我就是神。
他所谓的神,本质是凌驾,是人心贪婪病变的具象化。
路空文,则是从“创世”,到成为其中一具肉身。
从为欲望裹挟,到为本心战斗。
空文是要弑神的少年,为亲友而千里弑神,一路杀破时空结界。
他要对抗的,是“神凌驾于人之上”的先验统治,是命运早已被注定的宿命式镇压。
而他在精神“弑神”之后,在人间血肉亲情中,缔造无神世界里真正的神迹。
那是亲朋挚爱、人间热血。
这个过程中,“弑神”幻灭的转折点很有意思。
联通平行世界之后,空文站在路空文面前,他心心念念含血含泪几生几死想要对抗的神,居然只是这样一个,有点怂,有点窝囊,有点小得意有点小不知所措的小人物。
我很喜欢这一幕对峙,直观层面上,这是破次元壁的笑点,而笑点背后,让我感受到的是幻灭的残酷,以及幻灭之后的新热血。
反抗命运的勇士,在命运尽头,发现所谓“神”,居然如此不堪一击,这比恶鬼统治人间还可怕,这更像一种被无意义、被“狗屁”驱动的虚妄。
苍生不是被强大的意志铁血镇压了,而只是像一个无所谓的玩笑一样,被不经意玩弄于股掌之中。
如果说两部《绣春刀》张震都被笼罩在一种白色恐怖中,高压之下人心人性时时病变生疮,动辄得咎、动辄被杀,恐怖的来源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恶”张力,那么《刺杀小说家2》此处对“神”的表层设定,则是一种“戏谑调笑中见残酷”。
苦苦所求,哀哀所念,生生所执,居然只是一个笑话。
笑话对远观的我们而言,是嘎嘎乐的笑点;可对近距离活生生体验的空文来说,是幻灭。
很奇妙的转折,是故事接下来的走势,空文和路空文一起,成为自己的英雄。
他们从反讽的嘲讽,走向破而后立的、凡人可以比神还伟大。
某种意义上,这是很典型的凡人热血、草根史诗。
蒙尘于生活中,蝇营狗苟,近乎身败名裂、众叛亲离的路空文,在“手机神器”中被消解了神的虚妄光环,又在平行世界的终极一战中,杀出热血万丈。
他乍看又怂又弱,当个键盘侠也当不明白,但不帅气的招式背后,是和各路高手一样的虎虎生风旌旗烈烈,一样的长歌呼啸、刀头舔血我自凌云自疏狂。
生来死去、如电似光还依旧,心念相通、便能纵横很多个宇宙。
某种意义上,路空文和空文,远比寻常“凡人英雄”更深邃,或许就在于故事的结构,经历了某种否定之否定。
荒诞笑点之下,是颇有哲学意味的宇宙观。
热血燃烧背后,是我见过最深的黑暗,依旧活得像个中二少年。
三,从创世到平行世界《刺杀小说家2》像是一种千层饼式结构,平行世界的、小说内外的,画风好笑讽刺的、苍凉残酷的、热血燃烧的,每一层不同画风并不彼此“吞噬”对方,也并不为了终极主旨而空化弱化任何一层。
顺着“创世神”的壳子,走向平行世界的转折。
小说是路空文所写,他进入那个世界之后,依旧可以通过键盘,分分钟打出闪电,精准劈中赤发鬼。
但壳子仅仅是壳子。
与其说他是小说世界的创世神,不如说他和空文一样,是寻常世界中的寻常少年。
没有创世造物金手指,所谓“金手指键盘侠”的大杀器,还会在关键时刻没电。
如果一切都听他的,那显然是一种创世神的傲慢。
但《刺杀小说家2》肯定不是,每个角色有自己的主观意志,没有谁是被路空文操控的提线木偶。
赤发鬼顿生贪婪,又徒生怨怼,心树爬满病虫,却依旧把病症当王冠。
一头赤发,和无脸男无边无际的疯狂吞噬,有某种异曲同工。
与其说是“创世者”路空文,操控写了赤发的一生,不如说是赤发心魔,一路蛊惑着路空文。
而空文在亲朋之念中,生出弑神的勇气,走到天尽头,撕开平行通道。
某种意义上,后半段,是空文接管了赤发对路空文的影响,鼓舞他、点燃他。
从写和被写,创造和被创造,指定和被指定,走向没有主动被动关系、没有神人隶属关系的平行世界,这一步很妙。
你当然可以觉得,这只是一种创作观。
素来有观点觉得,真正鲜活的人物,台词不是作者写的,而应该是角色自己长出来的。
或许是生活中应然、戏剧中合情理合逻辑的某种“天生”态,而不只是贯彻作者意志的棋子机械态。
但《刺杀小说家2》的表达疆域,应该远远不局限于创作观。
空文的勇气不空,他打开了穿梭平行世界的门。
我觉得这一笔,反派就从具体的赤发、具体的蝉,变成了更高远的“欺压制度”本身。
此后的路空文,因为开门方法不熟练,一度领着一伙人乱穿梭。
前有赤发鬼被高空玻璃吓出好歹,后有久天也受不了这种穿法、一句“贤侄”里满是苦水。
欢脱的笑点,都在消解金手指的开挂属性。
不熟练,不精通,不高能。
但恰恰是这种“不”,传递出一种“我们都是第一次做人”的更平等、更博大的人间观。
凡人赤发,一直想当某种创世神,在创世的操控感中,完成灭世一般的绝对权力。
而真正的“创世者”、一笔笔写出这个世界的路空文,在空文打开时空链接之后,深深明白“他们的命运并不由我”。
前者滥用神之名,追求俯视感;后者在利弊和本心的博弈中,明白哪有什么“创世之神”,只有平凡又不平凡的我们,直到世界尽头也热血依旧。
电影的流畅性确实比第一部要进步很多,脑洞这一块没有什么太大的逻辑问题。
特效很顶。
无缝衔接看了第一部,所以能够跟上剧情,毕竟他在介绍第一部的时候旁白是文言文式的表达,还是很考文化水平的哈,那一段的动画设计也蛮酷的。
电影的制作看得出来很用心,不管是文言文水墨画旁白,还是电影开场穿插着制片人介绍和电影场景,都很带感。
也算是重庆的宣传片了哈,所以我对这个系列也特别复杂,因为它的取景地在重庆,拍的挺漂亮的,虽然破旧的地方也很有重庆的风味。
电影找的卡司阵容真的是很顶的,大家都是特别有演技的演员。
比如台词,都是配音,人家台词功底就特别好,像辛芷蕾的眼神呐、邓超和董子健对情绪的把控哇,真的特别松弛特别自然。
虽然我前段时间对雷佳音审美疲劳了,但是我得承认他在演戏上真的演得特别好。
电影的主题寓意其实我也是很能共鸣的!
空文和路空文的互相拯救。
我也好想拥有这种能够治愈我的力量。
最后想夸一夸独眼小黑虎,这个造型真的是绝对参考了格鲁特吧!!!!
大号6岁死不透变成了那么小一只!!!
但真的特别特别萌,也很有自己的风格,嘴碎王者,萌萌人因为是粉丝影评,所以评价肯定不会太客观。
对于自担的表演总感觉有一种看熟人演戏的尴尬,而且我总会下意识的去挑刺。
对比别人的台词,感觉他的声音就会稚嫩很多,可能是设定问题吧。
打戏真的拍得很不错!
适合动作戏,死的时候也是帅的。
但是和超哥合影那里就有点惊悚了,我其实一直都get不到他的这个造型哈哈哈哈哈重点夸一夸后半部分在重庆来福士穿梭的那几分钟,我觉得真的太可爱了,无厘头的脑洞,看到评论说重庆神人比较多吧哈哈哈哈 本重庆人就能get到这种风格!!
当然不管是哪一场,时代少年团的镜头出场(灯牌大战)的时候大家都在惊呼,第1天当然就是直接尖叫了,因为还有小丁的单人直拍,我真的不行了呀约了周总和毕业后第一次见的亚楠陪我看电影!
算是1.5刷吧!
国庆的商场人不多,我们这一场上座率应该有一半吧,我肯定全是路人,所以也能很好的观察大家的一个反应。
辛芷蕾和张震出场的时候大家都在惊呼,还有他们在重庆来福士的部分也笑得很开心可能我不太能够get到导演的叙事风格吧,文戏永远都拍的很缓慢很低沉,第一部尤其是,所以当时看完第1部我真的没想到这电影还能出第2部,而且我担还去演了。
(唉所以也就决定了这个电影的上限,不是所有的观众都会喜欢这种风格)不过如果有第3部的话,我还是会去支持的。
还是记录一下程鑫的第一部主演电影啦
吃来吃去的,主角脑子坏特了,这么明显就是当人傻了,小说和现实世界里一样傻,还是第一步有品。🥱
据说这剧本弄了2年?第一部里那些颇具想象力的设定在这部变成了毛坯,这次小说世界里基本只剩下人物关系了,还是最老掉牙的那种争权人物关系。。最有设定成分的可能就是人物的金手指了,但硬化、隐身、复生哪个观众没看过?金手指之间的战斗也完全没有惊喜,赤发鬼借助主角吞噬别人能力的算盘都打到江苏了,太尼玛降智了。现实世界呢?硬弄了个反派盗用路空文的小说出名,又是开直播玩弄网络舆论,假的一批。这个编剧之前写一些青春题材比较成功,感觉没咋读过网文,也没咋写过奇幻,完全没有建构世界观的能力,还是在用传统的人物关系和戏剧结构的方式来写。
十一档最佳,杀不死《绣春刀》,也改变不了环境,那就真诚地聚焦于趣味的展示,在重庆来回穿越那一段想到韦斯克雷文的《猛鬼电王》,有时候杀死创作比虚伪地行进强,张震真是太好了
看到三分之一,我妈恍然大悟,原来是个喜剧片。我一直哈哈哈哈哈哈哈,看这片严肃认真你就输了,类似周星驰吧,至少最后内核是站住的,所以没有划入彻底的无厘头。
什么玩意儿。故事剧情角色演技服化道台词全方面垃圾。什么脑血刷剧情,前半段还不至于这么烂,到越后面越无语,什么乱七八糟的,那些沙比中二台词还觉得自己很酷是吗?真的很久没看到这么难受的电影。拍电影是要把故事讲好,不是自我感动啊。是要观众觉得好笑,不是无脑无厘头啊。服了,难看。
看了20分钟就睡着了,在震耳欲聋轰鸣的电影院里,还真有助于促进睡眠。空文空文的,不就是一纸空文嘛
手动零分。
路阳在视觉效果和造型上依然保持着国内顶流水准,时空穿越的题材挺常见,这种虚构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维度穿越的题材倒是挺稀罕,牛逼!
三星半。弑神就是刺杀小说家的概念还是蛮有趣的,但也没太深入,接着又变回主角光环大开,正派打败反派的英雄故事了。连贯性不强,无论是书中和现实的场景切换,还是动作戏不停切镜头、慢动作,或者是几处刻意的笑点,都很跳脱,让人无法沉浸。ps.黑龙真的没参考格鲁特吗?pps.邓超老师请多演戏,多演反派,别惦记您那综艺了!
娱乐脑洞大片,张震和周深值回票价哈哈,最后那段燃起来了。路阳也是二次元啊,片中的人设分镜动作都有中二热血漫气质,云中五虎水墨动画和最后的集结作战、弹射穿越都蛮精彩的。第一部的蓝火加特林笑死我,这部里赤发鬼用手机导航、打王者、吃人前先来个自拍,在云中城建赤发财富中心,牛逼…与前作的内核还是一致的,都在讲小说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相互勾连、相互影响,作者以文字对抗强权世界,最终完成弑神,掌控自己命运。这部里还多出一个回环的关系,“神”即自我,“鬼”即心魔,不仅小说家能穿越到奇幻世界,奇幻世界的人也能遁入现实。邓超演的赤发鬼邪恶、奸诈,但本心尚未完全腐坏,穿越后还有点喜剧色彩,每次吃人的时候头发都很美…片尾曲好听!!周深的声音就是意气风发少年郎
工业大片就应该在电影院看!能很清晰的看到异世界建筑上的雕刻的花纹,还有赤发大楼坍塌的瞬间太真实了,感觉下一秒就要砸到我的脸上,太爽了
剧情稀碎,逻辑性也不强空文最开始相信赤发鬼的动机是救回朋友,结果将近团灭,穿越到现实最初是想复活朋友,后面就和失忆了一样,完全不管朋友了,只记得杀死赤发鬼,可是明明一开始就可以轻松杀死无需代价啊,小说和现实中不听劝告一意孤行的理由都很站不住脚,最后升华主旨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前期又降智般全按小说家意愿行动,搞到最后已经死了的人全复活了,虽然同样被吞噬的小桔子不知所踪,倒霉的只有百姓,按这惯性,第三部铜虎也要复活了...
把你能想到的和作者大战作品相关的所有议题都揉进去,这里一点那里一点,再加点新英雄丰富一下特效戏,炖出来这么个不可名状的丑东西
唯一的优点是顶级的场景美术 所有人的演技在这里都很不走心 故事也很乏力
最后一战的收尾很干脆,没有多余的煽情,用动作和眼神把结果交代清楚,推荐冲。
整个电影的沉浸感都很强,开头赤发的回忆和独白,像把人拉进了故事里,和赤发一起觉醒,一起弑神……
9.29点映,张震好伟大的一张脸,好行云流水的打戏身段,路阳都把人找来了也不多给点戏份
7分的特效,1分的剧情。第二部完全转变成了一部网大水平打怪升级中二番。作家路空文的动机完全不够,双线并行有一定对照,但是难掩牵强。高潮靠中二病嘴遁鸡血,太难受了。打通了两个世界也不好看,并不是好的原则。明明留小说人物对抗命运更有张力,非要写穿书对波的弱智办法。
没看过1开盲盒2,第一个镜头就心想坏了:好像封神+哪吒——两个大爆款但我比较无感IP——的综合体,没想到还加上穿越,更完了。熬过第一个小时,后半程好些了,小莴笋比石矶娘娘可爱。感觉只有邓超认认真真演了,很珍惜角色的样子。
像是小说世界和现实世界互相穿越的梦,足够疯狂,又足够流畅,文字所承载不了的尽头就外探至影像之上,以至于完成了小说家最疯狂的幻想。邓超的赤发鬼角色很有趣,也很出彩,虽然以反派形象出现,底色仍是不屈于命运,不择手段掌握自己人生的挣扎,配合上天马行空的特效,也算是国产奇幻影片中独树一帜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