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第一部,《杀死比尔2》才真正配得上是昆汀的作品。
前者拙劣的武打场面和夸张的残肢断臂曾让我很失望,只有音乐是经典的,但到了这一部片子,前因后果的扩充,对片中人物的深入刻画,弥补了前作中的很多不足,这使得女主角的一系列复仇行动不再是单纯刺激感官的血腥暴力,而是深深地带有了一种错爱的悲剧感在里面。
昆汀式的穿插式剧情叙述,昆汀式的暴力,昆汀式的看似漫无边际的超长对白,昆汀式的出乎意料,在这部影片中都有着比较不错的体现。
话说这电影里的那位中国高手白眉……还真够臭屁的啊,不过显然,在本片中,东方风格的武打场面虽然少了很多,但也精良了不少,不像第一部里的剑道拼杀那样虚假难看。
都说昆汀·塔伦蒂诺是电影界的鬼才。
看过《低俗小说》、《罪恶之城》、《无耻混蛋》跟《被解救的姜戈》,深刻感受到他的脑子构造与其他拍电影的人不大一样。
直到前几周看完《杀死比尔》两部,我想,鬼才一词无法准确描述其人。
昆汀他是个神经病。
风格早在其他作品中,昆汀古怪的制片风格就可见一斑——《低俗小说》里非线性的叙事方式、《罪恶之城》中血腥的场景和冷硬的画面。
要说《杀死比尔》的剧情主线,简单得不能再简单:Girls with Guns,Rape and Revenge。
如此剧情辅以西部片、香港功夫快打、日本武士道,还有若干动画片断之后,情况大为不同了。
因而当这样一部电影呈现在我的面前时,我几乎是在每几分钟暗自叫唤一句“holy shit”中欣赏完的。
这种风格完全可以归纳为昆汀风格——想必大家伙也都是这般归纳的,这种情形的印象深刻还真是找不到其他可称得上类似的效仿者。
时而感觉在疯疯颠颠,时而又回归正儿八经,holy shit。
乌玛·瑟曼《低俗小说》中的乌玛·瑟曼是黑道老大马沙的妻子,高挑冷艳,一副留着短发踩着高跟鞋抽卷烟的不羁样子。
即使是这么一位跳了一段叫人难以忘怀到无以复加的swing dance的演员,当她顶着金发梳着干练的马尾在《杀死比尔》中出现时,完全没能意识到那是同一个人。
“新娘”Beatrix Kiddo同样是杀手集团大佬比尔的老婆,作为女主角,乌玛·瑟曼在复仇的路上一路开挂(当然,也经历了诸多坎坷),血液四溅之下不知杀了几个。
不过昆汀依旧网开了一面,毕竟这个复仇的女人没有被刻画成心理变态的杀人狂魔;相反,无论是片初对着仇人的女儿还是片末对着自己的女儿,她都是一副慈母的形象,对服部半藏和白眉道长也不错,算得上毕恭毕敬。
看来昆汀内心最终还是普通人心态,虽神经病,但还是有药医,千万不要放弃治疗。
东方元素此片中的东方元素不可谓不多,日本演员、中国演员,日本兵器、中国功夫,一通乱加,女主角技能get,方能有冤报冤有仇报仇,走到故事的最后。
也不知昆汀是不是故意欲借着上述的东方元素给影片增添点视觉效果或是神秘色彩,还是他本人对这些东西颇具喜好,顺手拮来,随性发挥发挥。
作为东方观众,看着白眉老道吼着广东话吹胡子瞪眼睛还挺好玩的,反正古怪的剧情跟片子整个风格还蛮搭。
神经病都不会说教这才是昆汀式电影在《杀死比尔》中体现的真谛。
虽然有时候不知道是何用意,但细想之下,谁说电影一定要表达些个什么启示了?
暴力美学图个爽快便罢。
最让我哑然的是Kiddo一爪子把独眼龙California Mountain Snake剩下的那颗眼球摘下来的镜头,瞬间我就给昆汀跪了。
俩人都不沟通,长腿妹怀了就随便找个老实人嫁了,野汉子来了,把老实人亲朋好友团灭。
野汉子弟弟厕所刷得挺好的,结果长腿妹非得找人报仇。
野汉子弟弟早就设了个套,一开门双管鸟铳直接干长腿妹平胸上。
长腿妹刀不赖,野汉子弟弟赶紧联系独眼龙护士小姐姐。
野汉子弟弟贯彻野汉子指示,想起之前看过一部活埋的电影,于是带棺材埋了长腿妹。
长腿妹也是有故事的女同学,早年来华留学,跟白眉大侠学过李小龙的截拳道,轻轻松松打破棺材,冲出地面。
独眼龙护士小姐姐为了绝世好刀开车心爱的小车急忙来找野汉子弟弟,野汉子弟弟得意忘形,拿了钱哈哈笑,一条毒蛇突然咬了野汉子弟弟,护士小姐姐开启叨逼模式,一会野汉子弟弟挂了。
可护士小姐姐也跑不了了,谁让她不直接拿刀跑路,非得叨逼不停,被长腿妹堵了正着,还把她唯一一只眼扣了下来。
长腿妹百般打听,找到了野汉子,原来野汉子正和她当初怀着的女儿一起愉快地玩耍。
长腿妹和野汉子都想要女儿的抚养权,俩人开厮。
原来长腿妹当初怀孕觉得野汉子给不了自己真正的性福,于是背着野汉子找个老实人嫁了,也是她玩够了。
可野汉子觉得自己还不赖挺负责的,俩人没有沟通。
最终俩人为了女儿的抚养权开始死逼,野汉子刀枪起用,比不了获得白眉大侠真传的长腿妹,长腿妹最终用七伤拳的升级版五步穿心掌打了一掌野汉子。
野汉子本可以坐着永远不死的,非得站起来走五步,结果挂了。
长腿妹开心地带着女儿走上了光明大道。
故事告诉我们: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当然前提是你要有足够实力,能让对方耐心听你的演讲。
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撑就不要胡乱发表自己的建议。
我看电影时喜欢猜下一步的剧情,看这部的时候也不例外。
看到五虎穿心掌印在Bill胸膛的时候我在想,Bill大概会往前走两步,再反身走三步,然后倒在他的恋人面前-但没有。
看到他们的女儿B.B毫不惊讶地被Beatrix抱走,却再也没有问过爸爸去哪了的时候我在想,是不是Bill告诉过她,有一天爸爸也会沉睡不醒,你要乖乖地听妈咪的话-但也没有。
我应当知道-从淫媒老爹说他就是喜欢你这样的金发美人,到Elle的嫉恨和她如出一辙的发色,到Budd的半藏刀上的刻字,再到毫不犹豫射进她膝盖的麻醉枪和餐桌旁猝不及防的挥刀-这些早应让我知道,我在第一部时所幻想的Bill或许从来没有想要真正杀死Beatrix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
Bill从来没有过手下留情,四年前他就是情真意切地想要杀死她,就如他亲口所承认的那样:“这是我一生中最正经的时刻。
”Beatrix亦然。
“我缺乏的是慈悲,同情和宽恕,而不是理智。
”不论她曾经有多么崇拜他仰望他深爱他,愿意为他杀人为他从摩托车跳到飞驰的火车顶上,现在她都是真真切切毫不犹豫地想要杀死他。
哪怕她女儿其实并没有死,哪怕他看上去是一个再合格不过的父亲,这件事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而这正是我最爱Beatrix的一点。
她知道自己如同信徒仰望神明般深爱着Bill,也知道自己会在第二天的清晨蜷缩在冰冷的陶瓷地面上痛哭崩溃,但她还是会杀他-毫不犹豫,也绝不后悔。
等下再说结尾的不堪,先说刚才写完满分一的感受之后还记得的东西。
首先,这第二部电影里最出彩的我觉得一定是中间的那一大段动漫,以及女主穿一身橘黄去找白眉学武功后,实则是昆汀致敬李小龙的画面。
第一是在那个年代能够有这么先进、夺人眼球的动漫,真的能看出昆汀脑子里构思的大胆和传奇,他的电影出名不是没有道理的,放在今天也很少有导演能够把任何一种题材的电影拍的这么狗血爆头又淋漓尽致,不是假惺惺的卖惨就是假意煽情,慢慢的推动剧情把人看的也累,不如昆汀的刀起刀落来的快活。
而且杀死比尔一、二里都有中国、东方功夫的元素在,二里的白眉出现,真的是又离谱又无语但是又觉得昆汀能够佩服中国功夫是很值得我们炫耀的一件事情了。
其次,第二部女主演的甚至没有第一部好,看起来就越来越弱了,也不知道为何。
一切都靠剧情推动,然后最后竟然把这一切的复仇归于比尔杀死了他们俩的孩子,她是爱他的,由爱生恨,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一出生就在杀手之家,配上昆汀一向独有特色的话唠风格,在最后哪怕该煽情的地方,还让比尔嘚嘚嘚说了一大堆屁话,导致最后他问出“那你不怎么早点告诉我”这种狗血的问题时候,本来应该象征性的同情一下双方的心思都没有,当时只想赶紧晾完我手上刚洗好的衣服。。。
咱们就是说,杀死比尔2真的不好看,就是狗血的延续版本,虽然我想1可以达到满分,但是1的狗血桥段也很多,2就是说把狗血全部拉满了,总的来说就是没什么值得看的,本来就不用品味的电影,这下更没看头。
唯一觉得新颖的在于看到黑曼巴的源头,知道科比的标识和名号是怎么来的。
也算是有所收获。
BILL。
他把她看作杀手,看作爱人,看作女儿。
他是她的导师,爱人,父亲。
他吹一支长笛,给她讲一个古老的故事。
她躺在一旁,听他讲的每一个字,眼怀爱意。
他叫她的名字:Kiddo。
我竟然一直以为那是kid的一种昵称。
kid,孩子。
最令人心碎的称呼。
如果非要给《杀死比尔II》的剧情和结构做一个总结的话,我想到的唯一的一句话就是:诚意不足,中规中矩。
很多拍续集的片子很难避免一个毛病,就是容易与前作所遗留的主题相混淆,老调重唱,缺乏创新和进步。
《杀死比尔》系列倒没有在这种常见的陷阱里栽跟头,但是也免不了受到一些其他文化的干扰和冲击,对影片自身的意识形态缺乏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义。
在影片《谍影重重》系列中,第一部主要讲的是男主失忆之后寻找记忆和过去的过程,这一部里面大部分都是描述“现在时”,而在第二部里,则将重心转到了关于过去记忆所引发的冲突上面。
而这一部,则主要开始描述发现在过去的故事。
电影的可塑性非常之高,人物立体化了,其本身的历史背景、儿时记忆、家庭背景、学历、工作经验和社交人群都可以作为故事延伸的一个角度,或是一种思考和一次任务。
同样的,在影片《杀死比尔II》里也是如此构建影片大框架的。
正文故事开始于对双松镇结婚教堂的一段闪回,也就是将第一部中所提及到的“历史背景”做了一次非常详细的介绍和重新演绎,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让观众对第一部中所提及到的历史背景有一个完整回顾,第二则是对整个事件做一次相对完善的总结,从而为之后的“追杀”做铺垫。
电影是一种类型杂糅的艺术,每一部电影都会以某种形式来形成一种电影类型。
没有一种电影独立于电影类型或者文艺运动而存在。
在最近几十年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影片已经开始走“类型杂糅”的形式了,这样的形式可以说相当于是一种变相的创新,同时也是对一种旧事物的新的思考。
比如影片《杀死比尔II》中,在女主新娘被比尔的弟弟——比尔的贴身侍卫巴德抓住之后,被投入棺材里等死的时候,影片插入了一段闪回,而正是女主的这段经历救了她自己。
影片中的这段记忆,其实也是起到和第一部中关于“日本武士”的武士刀一样的作用,通过将女主的经历进行重新演绎,来解决女主当前遭遇的戏剧性冲突(被关在棺材里动弹不得,只能等死)。
熟悉这一段情节的朋友们可能知道,影片在表现白眉道长的情绪变化的时候,全部都是通过快速的镜头拉伸来完成的,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向港式功夫片致敬的一种行为。
港式功夫片最经典的,也就莫过于对镜头语言的创新,通过运用镜头的快速拉伸和转换来造成心理蒙太奇的桥段,可以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几乎成为了港式功夫片的一种版权标志。
如果非要与第一部的那个片段对应的话,女主和白眉道长修炼的这段经历,其实就是对应着在影片《杀死比尔I》中所出现的关于日本杀手“尾莲”的童年回忆的动漫片段,两者都是通过探讨过去对当前人物的影响这个主题来进行影像上的表达的,不同的是,前者是描述“一个人的战斗”,而后者则是描述了“父与女”的对抗,为什么这样说呢?
在女主和白眉道长学武的过程中,其实恰恰对应了在卡尔荣格在总结“角色原型”是所塑造的智慧的耆老的原型:代表了英雄必须整合父亲角色或智者的需要。
同时这种整合的过程也是女主(女性英雄原型)成为智慧的耆老的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
所以,最终,女主通过在白眉道长那儿学到的“寸拳”,将棺材板打碎,从而获得了新生。
这应该是影片中所表达的最简洁明了的一种因果关系的情节,也让观众能够一目了然(观众可以对过去的人物经历和当前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一种主观的连接,组成相对简单的思维导图,同时也解释了剧情。
)但是这段关于白眉道人的情节因为涉及到视听语言和港式功夫片中意识形态的借鉴,使得影片整体的意识形态开始朝着一种模糊的方向发展,因为类型之间差距太大,两种镜头语言的组合并不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也造成了观众对本片中所表现出的“致敬桥段”主观上的排斥,使得观众产生质疑。
而如何去准确定义影片中意识形态的传播,这在电影的视听语言中式非常重要的——这点意味着观众将不再质疑电影呈现的方式,而是更加不知不觉的沉浸到电影中。
这样的电影思想才能够被有效地传播出去。
比如在影片《杀死比尔I》所表现的动漫片段,虽然与真人电影之间差距仍是非常大的,但是因为这是属于两种艺术间的结合,所以并不会对剧情理解和沉浸有太大的干扰。
并且虽然是利用了另一种艺术载体来介绍个人故事,但是其本身的意识形态仍是属于昆汀个人的,他是一种将真人抽象化的暴力美学的展现方式,所以其主题仍旧在昆汀的把握之中的。
在女主与杀手艾儿的对决之中,影片镜头的处理方式以上两张图,电影中是如何表现人物情绪变化的呢?
和港式动作片不同,这一段的心理蒙太奇片段式通过镜头的缓慢拉伸来表现的,而其镜头的拉伸可以这样描述:全景(艾儿)——全景(碧翠丝)——中景(艾儿)——中景(碧翠丝)——近景(艾儿)——近景(碧翠丝)——脸部特写(艾儿)——脸部特写(碧翠丝)——局部大特(艾儿)——局部大特(碧翠丝)。
在影片进行的过程中,除了省略了中景的两个镜头外,其他的都展现在观众面前,通过镜头的不断逼近,来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立冲突,而这种冲突到了眼睛大特写的发展到最大,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影片中的不归点,人物必须要做出一些动作来完成冲突的向前或者是冲突的解决,否则就会陷入对抗的恶性循环之中。
在本片中,碧翠丝(在此我们已经知道了女主的名字叫做碧翠丝)抠出了艾儿剩下的一只眼睛,通过这样极端的动作来解决之前建立起来的戏剧性冲突,自此,四个杀手都已经死亡,只剩下了最大的大boss——BILL(比尔)。
但是在杀死比尔,为过去的债做了断之后,碧翠丝却躲在卫生间里哭的不成样子,为什么?
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这是关于“爱情”的桥段,比尔既是碧翠丝精神上和生活上的父亲,同时也是她的爱人。
在此之前,女主碧翠丝其实是一个非常平面化的人物:冷血、暴力、复仇、理性,而在结局之后,女主这个人物已经成为立体化了,最形象的展示,就是女主成为母亲的过程,这个过程意味着女主与母性本质的结合,同时也是与女性身体、女性感情、女性热情和情绪的再结合(参考自约瑟夫坎贝尔的《千面英雄》)所以说,最后一个镜头中,碧翠丝和女儿坐在一起的画面,其实也是在表现这样一个主题。
但有一个瑕疵:这样的表现方式破坏了影片前半段所营造出来的传奇色彩,将影片强制性的附加上了“和平”和“温暖”元素,使得片子整体结构呈片段式组接,并不能说是一种完整的思考的结果。
如果前期能够加深对结局概念的植入,那么对结局氛围的营造可能会更好一些。
至此,《杀死比尔》两部曲就解析完了,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部非常独特和刁钻的电影,昆汀的野心很大,尤其是在将故事影像化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
但这仍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它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影像结构和形式,这本身就是一种值得让人致敬的行为了。
在测试条变成蓝色前,我可以从摩托车跳到高速飞驰的火车上,为了你。
但测试条变蓝以后,我再也不是以前的我了,不再是了。
因为我要做妈妈了,你能理解吗?
BILL1杀得畅快淋漓,Bill2则透过这杀戮看到了背后的血色浪漫。
到最后,她过关斩将,终于见到了Bill时,没有刀枪如林,反而是其乐融融,三口之家,当他们两个人终于能够坐在一起冷静地将前因后果说得明白的时候,谈判桌下已经尸横遍野。
(死掉的杀手们哭天抹泪——你们夫妻吵架,关我们什么事儿啊?!
)但这一切的导火索,竟然只是一个误会,一个男人与女人之间天天都在上演的误会,女人的不安全感及导致男人的嫉妒,更要命的是这两位都是身怀绝技的夺命杀手,于是吵架变成枪声,唾沫变了鲜血,水杯子自然也成了武士刀,花花草草换成了一条条生命。
男人给了女人一枪,女人则把男人的手下加马子,包括他最爱的弟弟斩于马下,在这么多血腥之后,两个人还能握手言和吗?
错误毕竟是错误,只有在你付出了代价之后,才能请求别人的原谅,Bill只有在将死之时才能得到她的谅解,尽管她心里一百个伤心也没有用。
Kill Bill2果然是部爱情片。
在观看这部影片之前,我真是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从来没有想像过电影可以拍得这么精彩。
如果说你需要娱乐也要水平的话,这部《Kill Bill》是不容错过的选择。
对于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我一点也不熟悉,印象中只看过《低俗小说》,当看完《Kill Bill》后,明显能够感受到昆汀的提升,并不是更深奥更学究,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厚积薄发,带领我们进入他所创造的独有的轻松有趣电影世界里去。
《Kill Bill》很简单的情节,一个女杀手想脱离组织过点平静的生活,在她与她的新郎和朋友们在进行婚礼彩排时全被杀害,她侥幸不死,四年后找凶手报仇。
当年的凶手共有五人,包括她当初的阿头,Bill。
故事就围绕着她如何将凶手逐个击败,最终杀死Bil展开。
我觉得这里的情节就像中国式的武侠小说,主人公如何迂回曲折地寻找不共戴天的仇人,并最终得偿心愿的过程。
听说昆汀也是个中国功夫迷,这种安排是否受到影响就不得而知了。
影片分开了十个章节来处理,时间和空间的错位令简单的故事增添吸引力,让我们常常带着一个谜来看完一章之余,埋伏的问号又使我逼不及待地翻开另一章。
两集的故事,四个小时,我就是那样一气呵成地看完。
除了情节安排巧妙外,昆汀在每一章的拍摄中都体现中不一样的风格,在这里可以看到中国功夫的悠长精深、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体现、西式一贯的拳脚打斗场面,甚至我看到了日本动漫的引用,如果只是简单的拼合,那么我肯定不会为它喝彩。
精彩在于昆汀能在随意中把这些元素都揉合在一起,不同的电影风格竟然能如此自然地成为一个整体,而且并不妨碍故事的情节发展,只有锦上添花而已。
实在不得不佩服导演的运用支配能力,挥洒自如,又似乎带有恶作剧的成份,但这种恶作剧只叫人叹为观止而已。
第一集侧重表现武士剑道,以服部半藏为精神代表的武士剑道看来深受昆汀的推崇。
我不太了解这种日本文化,但影片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却让人深感也许那就是精髓了,我想到一个词:形神俱备,能将武士剑道的唯美高雅和残暴嗜血这两种予盾的特质很好地统一表现出来。
当女主角乌玛追寻仇家之一的日本黑帮大佬刘玉玲到了一间夜总会“青叶屋”,面对刘的纵多手下毫不留情,大开杀戒之时,由于武士刀的锋利,每一刀下去必引起一个喷血的镜血,导演安排极之夸张地使血水像喷泉般暴发出来,看到这里,我有点觉得好笑的。
你不会感到血腥暴力,反而是能感到昆汀顽童的手法,仿佛见到他一边拍摄一边偷笑的样子。
也许电影无需太多人生希望真理等等的高尚理由,一切只求好玩。
最后乌玛与刘玉玲对峙的场景,室内昏黄灯光的映照,与门外雪白的日本庭园景色形成极大的对比。
美丽的庭园,充满着日式味道,小池,灯台,围栏。。。
显现出一派宁静与雅致。
当乌玛与刘玉玲形成对峙之势,肃杀的气氛马上充满空间,必然地展开一场武士之间的决战。
配乐响起,片片的雪花,漆黑的天空,一身黄的乌玛与一身白的刘玉玲,战斗是在如诗如画的环境中进行,造成极大的观赏反差。
还想说得是当刘玉玲一班黑帮人物进入青叶屋的时候,那种慢镜头,很容易就联想起吴宇森与周润发,是否就是Mark哥出场?
我忍不住莞尔。
第二集中侧重于中国功夫,与上集相呼应地出现其中的精神代表,白眉道长。
由刘家辉饰演的白眉道长以一身古装打扮,与乌玛的现代装束又再一次形成对比。
在乌玛向白眉道长拜师学艺那一段,感觉就像小时候看武打片,亲切而熟悉。
熟悉的中国景色,熟悉的人物造型,甚至语言也是我们熟悉的广东话。
一个讲英语,一个讲广东话,语言不同,东西文化差异,师徒的关系,这种独立特行的剧情安排,不知导演是如何想出来的,但我仍看得有滋有味,甚至觉得自然之极。
这确实是一部观赏性极强的电影,每每有出人意表之处,又让人以为理所当然,我们所享受到的是变化多端的乐趣,真正让人看让人笑也让人喝彩的电影。
有太多让我又爱又恨的地方,爱它的巧妙,却恨它的玩味性,就像一个不认真的学生偏偏取得最好的成绩,让人哭笑不得。
从情节安排,人物造型,对白,拍摄手法,每每均有突破之处,难以一一叙述下来。
无论对喜欢看电影故事的人,或者抱有研究态度看电影的人来说,均可在这里得到满足。
如何成为一部好电影?
我以为那是在完场时我还在不断回味,不断回想刚才的电影片段,甚至因此发笑、发呆或者悲伤,这也许就是一部好电影,也许《Kill Bill》就是这样一部好电影。
来自一个非昆汀粉的路人,感想如下:1.异文化大杂烩很有特色植被和色调带来的意大利风情、日本武士道和建筑、中国武侠的混合,每换一个场景就是新风味,因此眼花缭乱且不觉乏味。
2.动静结合的冲突与和谐惯用的是悠扬音乐与激烈打斗,一静一动。
印象深刻的是KB1里跟御莲的决斗,竹管滴漏的侘寂之声。
以及突然的黑白两色,以视觉张力弱的单调色彩呈现暴力。
3.杀死Bill是父权反叛Bill的身份是师傅、引导者、情人、孩子的父亲,甚至于父亲(误)。
杀死Bill即杀死一切男性角色的影响,说高一点,一切父权的消灭。
看完KB之后我觉得昆汀可真女权。
4.没人能安排任何人Bill说女主的本我就是killer,有点伯乐的意思。
可以说Bill爱极了女主,是看无价之宝的珍惜。
但我感觉很多豆友总是搞不明白,总是觉得自己没法真正认识自己,只有一个智者才能点醒女主。
Bill看透了女主的本质。
可是我觉得不是。
女主得知怀孕后,立刻放弃职业放弃原有生活路径,孩子的重要性可谓超越自己。
可能女主本没有本我,之前是为bill的期待而活,而后想为孩子而活,失败了又为复仇而活。
退一万步,如果女主born to be a killer,又怎么会为了一个胚胎放弃生涯?
放到随便哪个女孩身上,说不定都会为了事业选择打胎。
母性如此强烈的女主,你说她天生killer?
反正我不信。
Bill的问题在于位高权重太久,当了女主太久的引路人,未免太自负了点。
原谅我粗俗没品 冗长的我好烦躁 妈的女主好丑 什么还有第三部吗 我是绝壁不会看了我去年买了个表
变得有一说一 剧情编排乏力
好帅气啊啊啊啊啊就是请别梳着麻花辫穿和尚服好吗好像怎么看怎么像谐星;白眉大师现身并且开始说白话的时候真心笑傻了;温情女性情怀蕴藏其中;罗嗦了点
完全没什么印象啦,看在第一部还算不错的份上,给个三星吧。。。
视听做得很扎实,昆汀的两把刷子是非常电影的。剧作结构其实非常爽文,但是昆汀融入的一些独特的个人趣味,还有对一般爽文范式的小调整(比如最后的决斗前那些bullshiting形成的结构上的张力)又让它跟爽文片有了区分。这些小特别是欣赏他的作品的主要乐趣。但是话说回来,虽然这个系列的故事内容看似非常女权,但在结构和形式上又无处不充斥着霸道的男权影子。这种有些反讽的矛盾结合体,也让它最终能引起的文化上社会上的影响力打了不少折扣。说到底还是局限于一个影迷的精彩自嗨。
导演鬼才,从他的片子里可以看到Tarantino聪明的向前辈致敬
20200907 第一部主打日本元素,而这一部主打中国元素,跟前作比起来整个剧本都更加成熟了,而且也是对前作的一些行为动机的补充,不过玩的梗以及表现手法也比前作少了很多,节奏也没有前作来得紧凑了,个人感觉这一部对话太冗长了。 20240125 无限佩服昆汀的选曲品味,每首歌都这么好听且应景。Budd在酒吧打工的线有点回归昆汀以往的风格,不过瞬间又被白眉拉回片子的语境当中。最搞笑的还是当着讲粤语的白眉的面,说自己日语讲得好,粗糙的变焦和摄影充满着一股上个世纪的港味。片子里多了很多女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据昆汀而言表现为他对女性的敬佩。Elle Driver对于失去对手一事深表遗憾,前来刺杀的杀手又因为Kiddo怀孕而选择离去,甚至还有一句Congratulations。Kiddo和她女儿躺在床上一起看的Shotgun Assassin,是昆汀借鉴的影片之一。
还是没马.........................上次看最大的发现是Bill也吃宾宝牌的面包.................喜欢刘家辉........................PS:我要白羊励志!!!!!!!!!!
第二部真的是莫名其妙啊……讲到什么五雷催心掌的时候我都快不行了,那老道演的也未免太假了吧……结局也很令人诧异
较1风格大变。动作戏寥寥无几,取而代之是枯燥乏味冗长的故弄玄虚和画蛇添足。婚礼详情完全是多此一举炒冷饭。众章节无一不是无意义的装逼流水账。最后大段亲情戏尴尬累赘,杀手复仇至终章成为寻亲煽情大作。演员造作,情节虚假不合逻辑,失去了血浆cult片属性本身对剧情的包容后,成为了四不像。
感觉较差.......没有昆汀的风格....
第2部居然是文艺片的腔调,这风格也差太多了吧。
这果然是个爱情片,女主光环太夸张引发不适
少了第一部的淋漓尽致感,多了几分幽默感...恩,还有悲伤,,,
3星半。我不知道3还能shit出什么情节。女主真心没那么美,甚至a little ugly .BILL更加丑。。。原来杀了那么多人就因为女主的傻逼不解释。。。
如果有丰富的观影经历,该看出很多乐子。那些向邵氏武侠致敬的地方真有趣,HAHA
这集好聒噪。但是第一部明显没完,所以这一部是必须的
没有第一部好看 看到后面发现原来是爱情片 囧 白眉是亮点 主角穿上中国衣服真难看
节奏太慢,故事无聊。催眠佳品
音乐有世界音乐,那么昆汀的《杀死比尔》就是“世界电影”。完全把电影当做一个玩具车,装满了来自全世界自己心爱的玩物,日本武士道,中国武侠片,美式黑帮片……一切无厘头,在昆汀这架火车头的统领下,竟然和谐另类到如此融合。怪才,鬼才,天才。第二部比第一部好看度跨越了一个量级,保留了第一部血腥复仇的惊悚爽感外,第二部加入了亲情和爱情的重笔。特别是女主找到比尔豪宅后,发现自己用枪指着的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女主瞬间落入“杀死比尔女儿就没爹”,“不杀比尔自己仇将不报”的进退两难,这是什么样的神桥段啊,震撼程度绝对是影史前列。至于为什么一定要杀死比尔,因为比尔其实把女儿当做保全自己的情感挡箭牌,也把女儿当女杀手去培养了,否则不会睡前让女儿看日本武士杀人的电影。女主一定也深爱比尔,只是她不希望女儿再做杀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