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不敢恭维,三分给演员们炸裂的演技最近闹剧荒,无意间刷到一年前的韩剧《犯罪心理》。
该剧是根据美版同名剧目改编而成,李准基欧巴仍然承袭着一贯的铁血硬汉形象,在剧中化身聪明睿智、身手不凡的NCI犯罪侧写师,与小组成员通力合作,根据犯罪现场留下的线索剖绘犯罪心理,描摹嫌犯画像,帮助警察破获案件,匡扶正义。
对比国内抠图、替身、数字演员等层出不穷的圈内丑闻,韩剧受人追捧不是没有道理的,除了俊男靓女搭配魅力大叔的组合颜值爆表吸睛无数,主配角无一例外的炸裂演技也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剧中大多数罪犯都是因为孩堤时期不幸遭受虐待导致心理变态因而成为危害社会的杀人狂魔。
每次看这种题材的片子我都禁不住思考一个问题:法律最终为被害人讨回了公道,那么犯罪人呢?
他们难道就不是被害人吗?
他们的遭遇又应该由谁来负责?
韩国的影视剧一直以反映社会现实著称,像《熔炉》《素媛》这种直接将真实事件搬上荧幕并推动本国法治进程的例子在国内更是少见,这种敏感的题材本身就是一种禁忌,而本剧中所反映的内容同样带给人许多思考。
印象最深的案件是一位中年妇女,小时候饱受父亲虐待,嫁了个丈夫是心理变态,追求杀人带来的刺激和快感。
为了让儿子躲开亲生父亲的魔爪,避免他陷入犯罪家庭的恶性循环,妇女声称自己帮助丈夫杀死了儿子。
最终,儿子在她的保护下被一个富裕人家收养,并不负众望举办了自己的提琴演奏会,她却在丈夫被处决后心甘情愿选择了“伏法”,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抛开结局的真实性不谈(至少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有一项基本原则是“存疑有利于被告人”,只有犯罪人的口供是无法直接定罪的),仅就电视情节来看,NCI的侧写师从一开始积极寻找儿子帮助妇女脱罪,到因为妇女行刑之前的一番真情流露而犹豫不决,并最终决定放弃打扰儿子的平静生活,在这样的转变下足以窥见端倪:站在妇女的角度,以一己之身换来儿子的终身幸福,母爱的伟大体现的淋漓尽致;站在侧写师的角度,他们太明白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对儿子和盘托出母亲固然不用枉死,但从此以后他可能会重蹈母亲的覆辙,被打上“罪犯儿子”的标签,被人指指点点,也许音乐界的一颗新星就此陨灭,甚至又为社会催生出新的犯罪毒瘤也未可知。
剧中的母亲拼上自己的性命也要为儿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无疑是明智的。
事实上,我们国家近年来虐童事件的频发也已经暴露出了问题。
面对父母的施虐,孩子们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由于年幼需要依靠父母生活,他们没有选择,只能默默忍受。
从我们国家现行法律制度的设置来看,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不同于故意杀人罪的公诉性质,虐待罪是自诉案件,只要不搞出人命,它和普通的民事诉讼一样,需要由受害人亲自向法院提起,法院的态度是不告不理。
也就是说,即使受虐者想寻求法律保护,他们也只能选择起诉。
而实践中受虐者成年以后也许碍于亲情不愿再翻旧账,又或许由于长期遭受精神和肉体的摧残早已不知不觉间被同化为心理变态,一切都于事无补,时间无法倒流,童年的经历和烙印也早已无法逆转。
这种影响是致命的,轻则背负心理阴影,无法正常过生活,重则犯罪行凶,在牢狱中了却残生。
法律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保护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更不能指望法律能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受虐者作为被害人,他们的权益该如何保护?
比起法律“马后炮”似的救济方式,社会上更应该存在一种事前预防的机制,能让受虐者及时得到救助,防止人间悲剧频繁上演。
这部剧开始和结束部分都太差了 但中间案件并没有很差 几个连环杀人案看得很紧张 中间儿童绑架案看得哭了出来 只能说一开始不好 还是翻拍 会被比较 这太不占优势 没有差到6.6的程度 全剧没有磨磨唧唧谈恋爱的情节 但和美剧比起来更多了一些温度 美剧看完是紧张刺激 但血是冷的 韩版是心里会感觉暖暖的 而且人际关系的处理与交往也更符合亚洲人的习惯 推荐!!!
本来因为没有想到合适的中心和标题所以不准备写影评,一堆废话删删减减压在剩余字数0的地方终结,但是因为突然想到“明暗交界线”这个词,所以还是贴一下一点点无关紧要的想法自己纪念: 开局节奏不好,全剧剪辑散乱。
可能因为篇幅受限,每个案子都展开得不够详细,导致单元内的剧情不够丰满,反转或者推进都不够如意,虽然不至于牵强,但是也有点浅显。
有整体线索连缀,甚至在案情之间也有通过模仿进行了串联,核心事件就是金基永横跨数十年的杀人复仇,但是这个纽带的逻辑也比较松散。
另外埋了暗线就要记得啊!
组长老婆二胎白怀了!
(如果记错了她没怀二胎或者她怀二胎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因此组长隐忍伟大无私牺牲舍小家为大家的形象伟岸如山那当我没说,后续看来我的感受是大家只知道嫂子没了但是不知道嫂子肚子里其实还有孩子)以及,强行煽情隐忍牺牲又上升联系的地方太多,影响观剧体验。
有些单元演罪犯的演员倒是表演很精彩,(散弹枪那个单元是闵俊国xi吗,大叔演技真的很不错!
秀香欧尼也有客串吧,认出来了)主役群像的人设太脸谱化了,行为的展开重复而模式,可以展开的细部没有具体交代,性格不立体的同时人物关系还无理由捆绑。
因为是心理剧,也试图在伟光正的背面对刑警们展开人性阴暗面的书写,但这部分理想尤其骨感(。
综上,这部其实低于期待,尤其失望的地方在于一部很需要细节和强关系连接的剧,却没能处理好这种绵延的链接形态,因此气息很破碎。
李准基和李准基的打戏值得多一星!
(文彩元这部的脸为啥那么圆啊)关于这部剧谈论的心理主题,多说两句。
诚然善与恶和明与暗在人性上永存交替,但看完是什么感觉呢,就好像画素描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明暗交界线很重要,可是我们经常找不到这条界限在哪里。
高光位置没有留出来或者留错,阴影部分本来应该要有层次感,却因为叠加了太多次笔触而一团凌乱,手掌侧面和纸面不停摩擦,最终变成一团模糊的黑。
看过《恶之花》之后回头看的这部,在这个明暗的度的把握上,显然《犯罪心理》有点对不起自己的剧名。
犯罪的心理刻画很平面,而更体现功力的光之子的暗部,真的塑造得(有点)一塌糊涂。
作为美剧改编韩剧的开拓者,tvN之前推出的两部改编作品差距很大褒贬不一,傲骨贤妻收视口碑双赞,明星伙伴水土不服惨扑。
但是这不太稳定的出品并没有影响咱对这部剧的强烈期待,除了原著声名赫赫素材充足之外,毕竟里面有咱超级喜欢的老周小李和大文,而说到处理刑侦剧的业务能力,tvN之前的信号、编剧的前作的处容、以及导演的前作IRIS,也曾经三位一体地为咱画了一个极其香甜的饼。
首先,必须声明因为长年沉迷CSI系,美版犯罪心理这套剧并不在K君的追剧list里,所以对这部改编作品的全部观感都来自对韩版本身的直接观感,没有比较没有捧踩也没有什么先入为主。
但是就算这样,它依然从第一集开始就让咱的失望指数和血压都一直保持在高位浮动。
依然记得刚刚开追时的down到谷底的心情:铺垫剧情引出人物的前两集,煽情勉强剪辑混乱犯人明晃晃,但就当是在铺线打底热热身,咱忍了,但从第三集开始莫名其妙爆出个跟组长有深仇大恨的大boss上蹿下跳绑子杀妻一阵狂煽,跳tone跳得咱头上一团黑线简直想骂人。
后来才在微博听说那是把美版第100集的剧情直接给搬到了第四集。
OMG,人家铺垫了四季积累了多少人缘多少前史才敢这么个卖惨法,而你搬出个当时总共出场了才二十来分钟的人物,靠猛晃镜头猛撒血浆、尬煽尬哭尬震惊,就想强行逼着观众在他死了老婆的时候跟他有共鸣,这步子未免也迈太大,扯得人有点、啊不,相当蛋疼了吧……而这个毫无铺垫就跟NCI莫名杠上的“开膛手”,在之后也成为咱看这部时的一大阴影,基本一讲到这个部分就想快进,同理可得的还有前半部分一直被编剧欲言又止抢戏不倦的“渡江杀人案”。
与令人诟病的主线相反,倒是从第六集开始,有个别单元的支线案件处理得干净利落震撼人心,为整部剧扳回不少分数。
这里要为林秀香和赵汉哲这两位“变态杀人魔”点个赞。
尤其是赵汉哲扮演的压抑小社员变身马路杀手暴走事件,大概是整部剧到现在唯一一个情节紧张度与现实意义兼具、看完能让人有些唏嘘的案子。
至于其他一些么,剧情逻辑不够靠嘴炮分析忽悠的,都多少有点呵呵。
当然主线不给力支线不稳定是一点,本剧在人物设定上也很糟糕。
大文这圆润有余棱角不足的脸型,你让她温婉娇羞让她楚楚可怜都可以,但是演个冷峻的面瘫,这就很勉强了。
剥夺可以分散观众注意力的表情演技,让观众不得不把焦点都落到她脸的面积,这对一个baby face的女演员来说是很残忍的…
关于表情演技不够导致脸的面积被放大的问题,孙贤周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虽说人家大叔本来靠的也不是颜值,但任凭他演技再高超,这次这个本应沉稳冷静高智商,却被编剧写得行动迟缓爱犯晕的组长人物,还是依稀透出了一些迟滞木楞的傻气,特别是全副武装出现场时那中年发福的身材被作战服紧紧裹住一览无余的时候…
当然,本剧人设最核心的问题,其实还不在于这些表面瑕疵。
本剧的最大短板,是主要人物性格的塑造。
人物、情节、环境这故事三要素,人物永远都排在最前面,它是一个故事之所以可以动人或者说服人的落点和灵魂。
而到目前为止,编剧脑袋里似乎只有分析分析分析、破案破案破案、说话说话说话,急着把能够推进情节演进的行动随机分配出去,把解说案情的台词切成小段丢给每个角色,而忘了要做出那些行动的、要念出那整段整段晦涩台词的,是有血有肉有脾气的活生生的人。
有些事他们会做,有些事他们不会;有些话应该由这个人说,有些话那个人根本不会这样说。
而在编剧洪胜贤的笔下,NCI的所有成员似乎都只是跑现场与念台词的工具,尤其是面瘫主角三人组孙/李/文,他们表情一样、性格一样、行为逻辑一样,甚至连心理侧写技术目测都一样:今天你分析这个变态滔滔不绝,明天我解构这个案子顺手拈来,你说什么我都能接住话茬,你一深入我就能浅出,表情同步语速一致连语调都不带换的。
乍一看像是同一个老师同一个分数毕业出来的配合默契的高材生,久而久之却让人忍不住想吐槽:既然谁讲、讲什么都一样,那你花那么多经费请三个演员干嘛?
难道只是为了分担一下记台词的压力么?!
相比之下,反而是蹲电脑的黑客阿姨和偶尔飙IQ的天才小子,这两个放在别的剧里会被批“脸谱式”的人物,还算有点个人特性与记忆点了。
哦,如果小李偶尔打个架秀秀腿长与武力值也算是种特性,那咱可以把这个也加上。
虽然并没有什么luan用……😂主角个体塑造不走心,彼此之间在开头几集隐约迸出的那点火花,也在后面你来我往马不停蹄的“台词战争”中被消磨殆尽。
在这样毫无波澜走马观花一般的剧情中,演员演技出不来,观众共鸣上不去,剧集一播18集,就这么静悄悄地快要剧终了。
而最后,当人们再提起这部韩版犯罪心理的时候,唯一能记起来的大概是一些支线案件的零碎片段吧。
至于它的主演是谁,演了个什么人,TA又干了些什么,则半点也留不下。
谁说这不是一种可悲呢。
总体评分:68失望指数:70%故事的灵魂永远是人物--------本文摘自微信公众号:小玩剧转载请告知
说实话,没看出演技。
都不知道犯罪心理还有男女主角这种操作,而且人设还是崩的,再单拎出来几个所谓的配角,联络官居然参与侧写???
且说实话看不出来是媒体联络官更像是一朵交际花或说花瓶???
小天才本来智商超高不等人情事故说话不带起承转合被演成了一个智障,黑客妞就更加一言难尽了……唯一不错的就是G叔,整体来说把角色塑造的是一个每天都在和世上最阴暗肮脏的一切作斗争的人。
整体看来前两集,节奏拖沓,破案中总是穿插一些不必要的对话和人物特写。
侧写罪犯心理的过程才应该是整部戏的重点,但是导演却把重点放偏,整体上来说这部剧不是为了凸显剧情而是为了凸显演员(是演员本人不是角色本身)。
个人感觉这部剧应该叫「韩国警察的日常及侧写师的侧写花絮集锦」因为它与犯罪心理基本脱节。
以上,本想给一星半,奈何没有半星啊喂。
韩国在拍犯罪剧情片上很擅长,但说实话这部片有失水准。
孙贤周作为核心人物,却表现得像是一个游离在剧情外的面瘫boss;男主角作为硬汉担当,编剧在同一集里既想刻画出铁汉柔情又想展现冲动性格,老话说的话,一口气吃不出胖子啊;至于女主,白开水一般,难堪大任;另外说句,这剧选的配角都长得太TM有韩国味道了,演技都感觉是关系户硬塞进来的。
大大吐槽配乐,男主勘探现场突然插进的音乐什么鬼,吓人一跳!
看过部分美版,韩版整体还算不错,毕竟原版很难超越。
目前为止,个人感觉第二集比较出彩,罪犯和孙贤周的演技很赞。
李准基、孙贤周、文采元的演技都在线,接下来就看编剧的功力了。
李准基的演技一如既往的好,可以说看这部剧就是冲着他来的。
虽说人设不理想,但李准基把金贤俊火爆利落的性格特征表现了出来。
列车上的戏份表演到位,从眼神、语气、到动作都非常棒。
会继续追剧,期待接下来的剧情能渐入佳境。
目前只看了一二集,简单说说我的看法。
我觉得这部剧的几个主角都各有特色,各有所长,个性鲜明,各司其职。
金贤俊,男主,是特种部队的,心思缜密,对案件很有敏感度。
因一年前医院的爆炸事件中对上级的错误判断而对姜基炯有所怨念,并对犯罪侧写(我理解的这里侧写应该是“心理”)有一定的抵触,甚至可以说不相信的,但是,编剧会让他信的,毕竟剧名可是《犯罪心理》。
河善雨,女主,看起来时刻都很正经的人,在处理案件中是走在前线的人物。
能清晰分析案件,很拼命,反应迅速,和男主有的一拼。
姜基炯,对犯罪心理很有研究,是他们NCI的组长,容易像我嫌疑人的性格,进而通过攻破心理防线导致犯罪分子的疏忽从而使己方有机会。
刘敏英(好漂亮的一个妹子),主要负责舆论方面,如何控制舆论是她擅长的。
李寒,博士,可以通过很多小细节分析出犯罪嫌疑人的性格,比较“可爱”的一个人,比较较真。
Nana黄,这个形象几乎和警察不搭边,可以说是技术人员,在幕后为行动人员提供各种他们需要信息,手速很快,最有个性的一个人物。
其实剧中男主因为好基友的死去而对犯罪侧写抵触甚至不信任然后经历一些事有所改观的这种梗很常见。
这部剧的一二集可以说是本剧的引子了,就如很多人说,第三集正片才开始。
作为男主,绝不可能单打独斗,所以男主一定会介入他们的,如何改观呢?
一二集可以说就是这样一个作用。
一二集讲述的是一起连环杀人案件,最后犯罪嫌疑人很不幸地对男主死去的那位好朋友的妹妹下手,通过姜基炯等人努力最后获救,然而在此过程中,男主意识到犯罪侧写是有用的,他也看起了这类书,最后加入了他们。
电视剧剧情节奏还是可以的,题材也比较新鲜。
期待后续。
长这么大第一回看韩剧的体验贡献给韩版Criminal Minds,决定开坑写剧评。
E1E2#先吐槽一下画风诡异的BGM,给一个罪案剧配的什么轻快明亮的小清新电音????
这是什么奇怪的混搭?
简直无力吐槽。
男主(感觉人设应该是基于巧克力叔的原创角色)返回现场做CS重建的时候我是关着声音的,防止跳戏。
既然提到男主(应该是男主吧?
看海报和简介是李准基演的那个角色)那索性就从男主开始讲。
个人不是很认同这样的人设设置,因为最开头是有介绍男主和NCI组长(对位好吃叔+G叔或R叔)有宿怨,三年前爆炸案由于组长的侧写失误引爆炸弹使得男主(当时属于EOD)的多位队友牺牲,于是男主非常不信任侧写和NCI的调查小组……这样的暗线戏剧冲突真的很抢戏?
和女主(对位E姐)对戏是见面吵和无止境的互怼????
冲动而自以为是,审问嫌疑人直接揪领口,一言不合就掏枪瞄队友,独自去找嫌疑人二话没说就上拳老铁你忘记亮证件吧!
我很怀疑他是怎么通过警队的心理测试的,PTSD感扑面而来。
(的确关系亲密的人被绑架这是正常反应……可是如果是亲人被绑架,男主显然不适合介入这个case的调查,容易不理智分析失误,更不能单枪匹马去找unsub)个人认为演员用力过猛的演技和本子在首集就强行制造"过分热血愣头青"的男主刻板印象都应该为此负责。
另外MV风的剪辑让人很凌乱,打个喷嚏再看就不知道剧情讲什么了……(拒绝谈论男主颜值问题不好意思欣赏不来......)再来看女主。
个人认为中规中矩吧,只不过文彩元看着略富态(不过我觉得这里倒没什么槽点,镜头歧视罢了)。
劝组长回归的时候说话有内涵,做简报落落大方干练得体。
但有两点不满,一个是演员本身眼睛偏圆还喜欢瞪眼所以感觉眼神诡异;第二个是E1结尾,女主怎么!
又和!
男主!
一样!
一个人去抓unsub!
真的很奇怪啊南韩都兴这么单打独斗么?
缉捕不带partner真的好么?
那为什么开头仅仅是普通调查都要出两个警员?
[难以理解.jpg]所以我可以说E1结束女主活该被袭击么?
其余三个分别对位R宝,G妞和JJ的角色一段说。
先说对位R宝的小哥,栗色卷发格子马甲斜挎包竹竿身材double doctorIQ187,片方对于外形的还原可以说是很尽力了,不过也只做到了流于表面的还原。
美版R宝这个角色讨喜的地方的确是有高智商对话的萌点,可是一言不合就抛干货不等于探访受害者家属开口就是介绍学位学历啊,求职面试给HR做自我介绍都没那么生硬刻意。
在unsub家里找到线索的那段简直就是电击式的演技,除了用"一惊一乍"形容想不到更好的词了。
对位G妞和JJ的角色存在感不强,不过G妞不胖JJ不美可是让我小小失望。
总体平平,看之后的表现吧。
对位好吃叔+G叔或R叔的组长第一集主要的戏份在三年前的爆炸案……不过除此之外别的槽点基本没有,因为不苟言笑+内心丰富+沉重内疚还是很还原美版这两大角色的特点的。
戏份的问题又是MV风的剪辑的锅,人物形象都还很二维就开始猛推剧情,让观众很懵圈,这不是演员的问题。
虽然无情指出了很多演员和人设的问题我觉得这部剧还是有一些值得赞赏的点。
首先没有完全照搬美版,很南韩化的生活场景点缀更接地气,基本没有水土不服的感觉可以说是在翻拍剧里做的不错的(国版《深夜食堂》们学着点)。
另外,估计是两集一个case,没有刻意压缩为美版的一集一case,叙事速度中等比较适合目标观众理解剧情(虽然我更喜欢一集一case甚至是CSI: Miami的一集两case,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样的节奏比较慢),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E2强化了审讯室的纵横捭阖,在unsub的内心活动和回忆世界花功夫的刻画还是很不错的。
最后,韩版对于几个角色的调整——突出组长,金贤俊和河善雨三个主要人物,弱化对位R宝,G妞和JJ的三位组员是一个不赖的尝试。
美版的群像式演绎对于人物的塑造要求很高,为此扬长避短的韩版在这一点上大胆做出调整,可以说是成功的。
(但是把博士塑造成一个????
智障儿童就是片方的错了)由于完全不认识本剧的卡司和制作人员,也听不懂韩语不好做台词功力的分析;而作为美版CM的死忠粉当然是要做一个两版对比的,所以以上评论有不完善之处请见谅。
冲着老李看的,老李演的竟然是侧写师出身,编剧你要冷静啊,特警队出身我还能接受啊黑客全程不着急,查什么都要比手势新闻员就是个花瓶啊啊啊啊啊那个天才我也没看出来有什么大用啊组长你就用一个人保护你老婆啊,还是个菜鸡啊,这个盒饭领的冤啊那个人格分裂的很抱歉我看笑了哈哈哈哈哈哈算了安心舔老李吧不建议原版粉丝和非演员粉观看
还成
虽然好多人说不如美剧版的,但我觉得还不错。情节很紧凑,凶手很变态!
老李真是越来越好看了!我以前竟然会觉得他娘炮……
开篇没开好,剪辑乱,还有咱能直接单刀直入走冷峻侧写,别整那么多煽情么?全员都有些用力过猛,最不能接受的是队长。李准基越来越瘦了,可是帅啊帅啊,就是人设有微妙的矛盾感。话说,如果是OCN来拍,会什么样呢?
当年没看进去,隔几年依然看不进去,嗯,果然剧不会因为时间过去了就变得好看了!
和美版差的有点远,成功救人基本都靠凶手墨迹
原来李俊基是还原morgan的角色,还带着点本土性格,hotch和gillion是合二为一么,我的reid没有可爱只有讨人嫌,jj角色就剩下外貌,emily是文彩元的部分吧,脸太圆。。。吐槽完表示一下剧情好像反转的还不错。
翻拍自美剧“犯罪心理”系列,人设上有借鉴原版,个别案件原创,里面心理学知识也是实实在在的,还运用了一些视觉化的效果强化,还有不少追逐戏和动作戏,以及案件的后续影响,最后两集做了一个大融合。剧集也有很多本土化元素和社会议题,比如少管所问题、极端主义、创伤后应激障碍、家暴与性虐、儿童绑架、宗教狂热、儿童猥亵等,有些人就是人面兽心,有些则是被心理阴影所吞噬。不过主角团上,其实挺不理解小男主开篇的塑造,明明爆炸案是他们自己不听侧写,却要怪罪主角团,性格还冲动和暴力,让这个角色一开始就很令人讨厌,不过后面误会解除后就好了一些,主角团其余人各自也有对应的案件和故事,但经常不冷静的个性和拿证物不带手套的情况,都有些弱化了他们专业性。整体也就还行吧,也有不错的亮点。
作为一个CM的老粉 对于韩版各种烦人的煽情 出戏的配乐 和完全没有铺垫就臆想的推理接受无能 之前TVN有signal和秘密森林这种逻辑相对严密的片子 我不相信它出的片子
演得不好,看不太进去。
韩剧的评分与国产剧一样虚高
沒有懸疑、沒有刺激,鏡頭很明顯地說出誰是犯人根本不用猜。看得有點悶。
看了两集,虽然非常喜欢李准基,但这翻拍的简直一言难尽。演员演技差,尤其是戏份最多的那个女演员和翻G妞的电脑高手。剧情拖拉,废话连篇,没有救人的紧迫感。跟原版一样的剧情,既然有原版还看这个干什么。
节奏非常古怪的剧,要说内容是可以,但是每一集的连接很奇怪,案件也非常快,跟在赶进度似的 ,没有时间思考,还有几集没看完,但是我觉得也不影响我对这部剧的观感,就不看了
一開始都很不錯,劇情結構清晰詳細,大概是每1-2集唯一個案件,都是以策寫方式分析出犯人特徵,不過到了中間開膛手後,變成了一根魚刺卡在那裡,後面犯罪情節轉折生硬,而且在描寫犯罪過程和過多的受害者畫面,實在太傷身心了,到了最後魔王開膛手卻如此草率死亡,那中間部份探員都在沒要抓人嘛
作为一个看了十多年CM的资深粉儿,听说这玩意要开拍就觉得要悲剧,一看还真没让我失望,感觉受到了一万点伤害,第一集就把韩剧编剧有限的智商能扯出的梗都扯完了,往后你们要怎么继续?一次非常失败的BAU cosplay,根本看不到多少犯罪分析,基本直接跳到结论,好像靠什么大仙算的,应该改名叫通灵神探
大案
没看过美版,韩版感觉结局有些仓促,故事性其实还不错,演员演技也在线,配角也非常出彩,符合TVN水准。不过看收视率貌似这次翻拍韩国国内并不特别买账,不知还是否能有第二季。
看完第四集,实在不行了,去看看刑事侦缉档案4吧。韩剧一贯的煽情话痨和磨叽,要是不往犯罪心理上靠也还凑合,JJ没存在感,摩根冲动易怒,babygirl不是花痴吧,Reid也没这么不稳重。被组长夫人被杀震惊了,老公死了不第一时间确认?组长孤身跟开膛手决斗?打得双方挂彩组员才从天而降?
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