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头条号,头条号名称为:娱乐速先锋================================================================ 《白兰》,2001年的电影。
网络点击率39.9万。
评分7.9分。
庆幸自己在百无聊赖的午后看到了它,在我最需要流泪的时候。
康白兰女士和李江奇先生的爱情,仅凭两封信维系着的爱情。
或者说,他们之间弥漫着一种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感情——依靠。
从故事开始到结束,他们相互靠近却未曾正面相逢。
当白兰与江奇的名字被印在同一张户籍证明上时,他们的命运也有了错综复杂的样子。
一条红色丝巾,将不同国籍、不同命运的一对年轻男女,紧紧地连在一起。
白兰生涩、美好,保持着人性最初的芬芳,就像一朵白兰花;江奇已经被最不堪的生活捶打成另外一幅模样,是白兰让他想成为更好的人。
很长的一段铺垫,是导演在孕育这个故事,他一直在挑逗观众的泪点。
故事开场,应该从白兰去世开始讲起。
江奇在去接白兰遗体的路上,他坐在火车里第一次正眼看这个名义上的“妻子”。
“她真的很美丽。
”这是江奇对白兰的评价。
“亲爱的江奇先生,你是其中最善良的一个。
”这是白兰对江奇的评价。
白兰说江奇是最善良的那个人,是因为她能够顺利地留在韩国,是因为江奇“娶”了她,让她以“江奇妻子”的身份留下来生活、工作。
然而,江奇只是贪图着中介机构给的那一点儿报酬,他还赶着去马场下注。
在那之前,江奇一直混迹于帮派,他不需要爱情,更不需要女人,因为他有看不完的黄色录像带。
江奇看到白兰写给他的第一封信,他内心有所触动,也许他还在想:“这个女人怎么会喜欢上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呢?”。
当他见到洗衣店老板娘的时候,这个问题有了最好的答案,原来白兰在病重时一直在等他来看看她,哪怕只是一眼也好。
江奇看到白兰写给他的第二封信,在海边哭得不能自持,我的第一滴眼泪也不自觉地流下来。
《白兰》的导演非常细腻,他用一些普通的道具将这对男女的感情穿连在一起。
红色丝巾、江奇的照片、信封……这些小物在影片中比比皆是,它们也是这段感情最忠实的观众。
最后,白兰在沙滩上吟唱起《爱情》,海浪的声音一直压过白兰的歌声,让人觉得虚无缥缈的歌声后什么都没有。
其实,歌声背后是白兰对江奇最有力的爱。
坦白地说,我并不喜欢这个故事的结局。
江奇为什么不能回乡下安静地生活?虽然,我知道电影结局可能最接近故事蓝本。
但是,这个结局仍然让人难过。
在江奇被勒死的那一瞬间,他睁大眼睛死死地盯着电视银屏里的白兰。
那已经不是白兰,不是一个女人,不是他的“妻子”,而是他对美好生活的所有希冀,是平凡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可惜,他已经没有时间去思考。
2001年……好像是很近的距离,却离现在现在也有了整整7年的时间。
7年前的张柏芝,还有一点点婴儿肥,带着《喜剧之王》里那种有些落寞的神情,扮演着这个叫白兰的中国女子,穿插在这部彻头彻尾的韩国电影里。
看7年前的《白兰》,看7年前的张柏芝,想现在的她。
那个清纯如水的女子,如今已是谢霆锋的老婆,一个男孩的妈。
时间啊,就是这般会捉弄人,轻轻巧巧的就把7年前的她和现在的她叠加在一起,一切都是那么迷离。
其实,白兰只不过是一条线,晃晃悠悠、若隐若现的穿插在电影里,更为的是烘托男主角的心理历程。
没有白兰,无非就是一部司空见惯的韩国电影,处处透露着典型的韩国味道。
有了白兰,仍然还是一部韩国电影,却因为张柏芝不施粉黛的素艳、偶尔的几句台词,而显得清爽不少。
白兰和江才 是苦命的两个人,都是没能幸福的人。
影片里,白兰一共看见了两次‘希望’,‘希望工作中介’和‘希望影像店’,第一次是她以为自己将要获得工作,第二次是她以为自己可以收获爱情。
整部影片,导演的拍摄手法以及影片色调,都是韩国电影常用的写实风格。
没有任何想象的镜头,一棒槌将你打醒,告诉你这个故事真实的不能更真实了。
我在仁川生活了不到5年,尽管是2001年的电影,但是有些熟悉的地方还是一眼就能认出来,比如唐人街,比如汽车客运站。
总是 物是人非。
电影的海报在撒谎,导致我在看电影的全程,一直期待是否会有反转。
然而,‘小人物’的人生,怎么会这么容易出现反转。
这么看来,其实结局还是好的,就像所有的‘美女与野兽’故事的结构一样,‘野兽’的改变是众望所归的。
张柏芝和崔岷植的演技在这里面都是出色的,张柏芝的眼神很到位。
一开始我难免好奇和期待张柏芝的韩语台词,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她的韩语台词完成的太好太好了。
并不是说发音有多准确,而是一个努力学习语言 想要把自己说给某个人听的一种认真,这种认真一点都不会出戏,反而让我泪如雨下。
整部片子看的心疼,而且最后一笑真的太美了,希望江才在闭上眼之前是看到了的。
崔岷植饰演的江才,他坐在海边读最后一封信,颤抖着点烟,压抑的哭。
那一刻他才做出那个选择,她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他也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
然而,可惜,这两个人终究还是命太苦了。
“春天有温暖的灵感,还有痛苦的幻想”这些日子以来,烦恼的事跟商量好似地接踵而来,何以解忧,对我而言,只有看碟了。
由于手头紧,还买不了DVD机。
家里的三碟新科VCD纠错能力又极差,迫不得已只好支持正版了。
失恋的人应该看看爱情文艺片,自个谈不了,看人家爱得死去活来也算是过把瘾。
挑了半天,选中了一盘《白兰》,想想张柏芝的俏摸样和韩国片优美的风景,应该是能让人挺赏心悦目的吧!
抱着虔诚的心,开始放碟,机器终于没让我失望(正版质量就是好)。
片头开头也没有任何演职员字幕就直奔主题,想来是因为没几个人认识韩文,所以字幕就给掐了(正版的片商真是善解人意)。
可感觉情节开始的总有些太突然,看来这个导演一定用的是倒叙手法。
现在的人总喜欢与众不同,有时也真累。
借助VCD封面上介绍,毕竟还是能看明白剧情:白兰,一个孤苦无依的女子,通过假结婚来到了南韩,凭着素未谋面的丈夫的名字和一张照片,在心中描绘着丈夫至善的形象,编织了一段凄美的异乡之恋。
说实话,这样的情节挺打动我的。
也许你也爱上过想象中的人物,比如网上的人物。
那人就像不是活在现实里,而只是活在你的心中,想象会让一切完美,让一切纯粹。
这样的思念也更让人沉醉。
不过这种精神恋爱的结局总是无奈和伤感,导演同样如此处理了剧情。
片子没放40几分钟,张柏芝饰演的康白兰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她的韩国丈夫李江斋在重温白兰的生前录象时,也被人结束了性命。
和着白兰哀伤的“爱情”,这时字幕竟然缓缓上来。
我心说,这导演也太牛了,这倒叙手法用地也忒绝了。
可当最后连赞助商都出来了,我觉得不对了。
换面后,我才发现是我碟片顺序放颠倒了。
看了上百盘的VCD,这种事可是头回发生。
更让我气馁的是,我发现我已经没有从头再看的耐心,又看了10几分钟,连白兰都没露面就把机子关了。
回想前几天买的上网卡,刮卡时竟然连密码都一起刮掉了,看来人倒霉真是喝凉水都塞牙。
也怪正版碟片印刷精美,那上头的张柏芝太迷人,害得我在那一时刻也恍惚起来了。
不管多少次看《白兰》,只要播到美丽的张柏芝用光脚洗木盆里的衣服,在寒风里一脸倔强和平静时,还是忍不住要掉眼泪。
《白兰》是她很用心演的一个片子,全片都是素颜拍,还是非常美丽的一个人。
美丽的白兰穿着寒素的过时衣服,在人贩子面前不敢抬头。
人贩子说她能卖个好价钱。
在被卖了个好价钱后,她欢天喜地地写信给和她假结婚的混混,说感谢他娶了自己,自己才能继续干着这份洗衣服的活。
“所有的人都很善良,你是最善良的一个”。
她死后,卖她的人贩子骂另一个人贩子:如果白兰是他女儿,他才不会这么对她。
她的确是让人贩子都能心生一点怜惜的女子。
对谁都无害,对谁都笑,对谁都鞠躬。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她不是谁的女儿,只是个无父无母的穷孤儿,再美丽也合该光脚冷水洗衣服,遭受着摧残和辜负,在贫病里一天一天咳血瘦下去,最后凋谢死掉。
在那盘只有一个人看过的录像带里,她美丽得像一个从来没有存在过的梦。
这部电影真的很好看,给我触动很大,其实我不是对所有爱情片都感冒的,所以在选择在休闲时间比较紧的情况下,千挑万选才选了这部老早就想看的白兰。
本来是冲着张柏芝去看的,毕竟长的那么精致,演技还好,我的预估就是想看一个小姑娘平凡人的故事,但是后来才发现,这也算是一部爱情电影。
对我而言,开头就莫名其妙的讲了好久一个大叔的落魄。
可是真的很有代入感,当你作为一混混的前途将往何方?
有的时候人的现实就是因为没有意义感,而一步一步的往下陷落的,就在到达最低点的时候,忽然到了张柏芝那条线,然后就飞扬起来了,因为一个这么美这么美的女孩就自然而然地看到她就会让人感到心情舒畅,哪怕就是她在辛苦的洗衣服,也感到她的生活里是有希望的,因为ta有青春。
很出奇的是,我最讨厌那种爱情黑箱,但是在这部戏里头,他们的爱情我很能理解,一个低到尘埃里的混混,如果一个小姑娘夸他最善良,让他有了获得感,怎么能不触动?演员的演技和张柏芝的美就足以让所有的剧情有说服力。
这部电影看的很感动,而且一直以来剧情的节奏感也很好,关于黑帮的地方,其实讨论的是一种底层人的无奈吧,很难想象,我对一个无赖这么共情,处理的太好了。
这部电影又真实又残忍的地方就在于,不是说你打动了你被触动了就会赶往新的人生,很多时候人生毁了就是毁了,这也让我想起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结局。
这部电影就好像细细的来讲了生死这件事,是啊,生死以外都是小事,这部电影的男女主都很惨,给我最大的感触,或许就是把握眼前吧。
ps.一直都觉得张柏芝演技很好,是天赋型的演员,但是这部电影真的给我一种完全不像她的感觉,这就是沉浸式的演戏吧
看着封面,一开始以为会是个类似于喜剧之王的励志爱情电影,结果,起初设想的甜蜜片段一个都没有,两人甚至连个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最甜蜜的仅仅是白兰刚去时李江齐大概瞟了一眼,随手送了一条伙计说难看的围巾,然后是白兰生病后去李江齐的音像店看他,站在门口,一遍一遍的练习自我介绍,刚鼓起勇气准备进去,突如其来的警察带走了李江齐,最后,她带着遗憾死去。
如果提前没看电影封面,不知道张柏芝参演,这部电影我是看不下去的,但此刻回想起来,所有写实的演绎都是那么逼真,脏乱的出租屋里堆满成人录像带,懒惰、邋遢的主人公和伙计开着低俗的玩笑,人到中年,一起出道的伙计已经是老大,他仍是个喽啰,没本事,嘴还臭,刚出道的年轻人都看不起他,却还不服,和年轻人打架,被老大打了一顿,又请他喝酒,是啊,对于他,老板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连他最好的伙计也看不起他,说,如果自己像他那样,还不去去死,就是这么一个失败者,如果编剧开启励志模式,让他最终做上老大,迎娶白兰,是不是个美好的电影?
也许这也是本片受冷遇的原因,但,这样才是真实的,在真实的世界里得到的感动,也是真实的。
对于白兰,李江齐是她全部的希望,所以,她心中的李江齐是完美的,她是幸福的,她是那么单纯,那么善良,或者说,她柔弱的只能选择善良,对每个人说谢谢,鞠躬,她是那么漂亮,又那么坚强,但没人在乎,大家只在乎钱,她孤身一人一直到死,心里一直挂念着她所谓的丈夫。
电影的意义在于,让这样两个社会边缘的人相遇,在所有人的眼里,李江齐是个十足的失败者,但在白兰的心中,他是世界上最善良的,对她最好的人,尽管和她结婚也是为了钱,当李江齐知道了白兰对于自己的深情,他深受触动,却遭到了别人的嘲笑,这或许就是爱情的力量吧,不论你在现实中是多么失败,在你的爱人眼里,你是完美的,你是他所有的希望,你随手的一个围巾,她视若珍宝,你是她的全部。
我开始喜欢这种写实的电影,它更真实,更触动人心。
不理解怎么才7.3分??
要我打是8.0分以上的,本来寻着张柏芝来的,没想到还有崔岷植大叔,他的另一部电影新世界让我印象深刻。
白兰这部电影从一开始的帮派氛围吸引我,到中间张柏芝的出现(不得不说啊真的好美,那气质)主题开始变了,张柏芝演的真的让人很心疼,处处透漏着她的贤惠善良和懂事,把一个家庭主妇的方方面面都做到无可挑剔,任谁看了都心动,心里一直怀揣着对未曾谋面的老公崔岷植的感激之心,展现出的一个等着丈夫归来的理想妻子形象,真的很温暖,让素未谋面的崔岷植都动心了。
以至于崔岷植痛哭的那段我也忍不住快哭了,真的好像和崔岷植大叔一同经历从毫无感情的婚姻到渐渐被张柏芝的纯真感动而动了真情,感同身受的想哭,真的好心疼。
最后的结局我也预料到了,韩国帮派电影的老桥段就不提了。
对了,电影中张柏芝唱的那首是莫文蔚的爱情,让我找了好久,张柏芝沙沙的声线唱得莫名的好听。
这部电影获过奖的,给我的感觉有点像假如爱有天意,而两部影片的评分差距这么大我也觉得奇怪,后者9分以上了,白兰怎么能打7.3分呢?
是看的人少还是没人有感觉?
白兰这部电影放了好久没看,今天看完了心情都阴郁了。
这部电影标志着张柏芝进入演技派演员行列,虽然与影帝娴熟老练的表演相比还略显稚嫩,不过已经让人感觉到她是块难得的“好料”。
刚开始我还不太理解女主角对于男主角的感情是建立于何之上,感激吗?
也不全是,还有一种沦落他乡的无亲无故的渴望归属的感觉,而男主角从她身上得到了失去许久的爱,关心,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只可惜两人命运太可悲......
双线叙事,尽管是片子是用女主的名字来命名,不过主线还是以崔岷植为主,《白兰》,打的是爱情片的介绍。
有爱情吗?
有,是世上最独特的一种爱情。
他们是一场假婚姻中的名义夫妻,他一个中年混混,她是沦落异乡的孤女,她被人贩子贩卖,他可以说是帮凶。
他们活着时从未相遇,她却因为一张微笑的相片爱上他,而他因为她这份爱而爱上她。
可惜这份爱情因为死亡失之交臂,但又正是死亡让这份爱情显山露水。
假如没有白兰的死,他们能够在活着时相遇,江齐会理睬她吗?
会为了她改邪归正吗?
有温情吗?
有。
他们从未相遇,却在信件和照片中相爱。
白兰善良到令人咋舌,她被贩卖被欺负,却依然认为:这里的每个人都很善良,但你是最善良的一个,因为你娶了我。
江齐混账邋遢到令人咋舌,他这一辈子也许从来没有感受到过那样的温柔和喜爱,于是他为了这份温情想要改变,也因此付出了生命。
这是爱情和温情吗?
的确是。
但却包裹着冷漠的现实,导演借着爱情,拍出了当时韩国社会的混乱、黑暗。
电影前半个小时都是关于江齐生活环境的邋遢、肮脏,充满了罪恶和暴虐。
而白兰这样美好的人,也最终死在了这个黑暗的社会。
影片的基调是黑色与罪恶,但穿插的白兰的片段却是纯白与清新,导演用心显而易见。
说实话,前半部分叙述的江齐的生活,确实让人有种不适感,完完全全打破了爱情片的规律,打破少女心和爱情梦:原来世上还有如此肮脏猥琐的存在。
这部电影不温不火的原因想必也和这点有些关系,爱情片畅销的年代里,如此直白铺陈地讲述社会的最底层与黑暗面,多少人乐意买账?
但是,剧情确实有些慢,铺垫略长,前半个小时看着略气闷,有些虎头蛇尾的遗憾。
除去这些,无论是插叙手法、长镜头运用、影片内涵、演员表演,都很精彩啊,推荐
纯纯yy片,是不是每个男的都觉得有张柏芝这种美人无缘无故,死心塌地爱上自己啊
那个没有互联网,资讯也不发达的年代,为了看张柏芝的电影,只能挨个家搜租碟片的问,出了就欢天喜地的拿回去一遍又一遍,却始终没有看到这部白兰。张柏芝很少演这种不带倔强感的角色,跟她本人性格毫无相似之处,但是她却能演绎成这样,白兰既不像敢爱敢恨的河东狮吼柳月娥,也不像外刚内柔的喜剧之王柳飘飘,更不像千娇百媚的钟无艳里的狐狸精,甚至跟星语星愿里有些相似的小护士也是不同的演绎,她的镜头感,她的表现力,她的眼角眉梢,她的一颦一笑,真的是祖师爷坐下大弟子级别的赏饭吃了。张柏芝真的无愧为香港电影黄金年代最强的尾音奏响者。
看了这片突然想到,那些和阿加西谈过恋爱的华语女星,星路都异常坎坷。
【2.0】虽然全程在营造文艺片的气氛,配合着掺了些现实主义情节,但当张柏芝写信坦白因一张照片爱上崔岷植,而崔岷植面对陌生的张柏芝遗体时表演悲痛欲绝,电影的虚情假意即刻暴露出来。说好听一点,这个故事是悲情版“触不到的恋人”,张柏芝和崔岷植的角色行为是有缘无分的双向奔赴,说不好听就是浪漫过头狗血无度。
本质是写实社会底层状况的,假结婚的切入点很绝妙,最后结局是神来一笔的震撼。柏芝早年真是天才型演员,后来可惜了。春日海边披散长发低头娇羞浅笑唱《爱情》,真的很绝。
yy啥呢你yy
一个把对方当心灵寄托,一个把对方当做人生救赎。
因为很没出息地哭得撕心裂肺,所以多给一颗星。白兰的经历,真疼。演员张柏芝贡献的最饱满的一次演出没有之一。
自始至终没见过几次面的露水感情,一个是流落异乡的可怜人,一个是潦倒失意的老混混,跟她假结婚应该是他这辈子做过最有意义的事情,抱着骨灰盒在岸边读完信后伤心欲绝哭到崩溃,不单是出于对她的怜爱,更多的是内心那处柔软被唤醒了吧。
张柏芝看了一眼崔岷植的照片就爱上了他,这科学么?
私心五星,除了星爷的影片,一跃成为我私心top10佳的程度,这个剧本真的是戳我戳到脑仁子心窝子了,张柏芝真的是美得离谱美得让人失语美得形容词失能,而且这种无意间发现无人提及的老电影珍宝的感觉,仿佛《喜剧之王》与《老男孩》的电影时空也曾交叠到一起,简直是迷影巅峰时刻。命定的,无常的,破碎的,绝美的,遗憾的,空寂的,轻吟浅唱的,止于无言的,时空交错的,柏拉图式的,极致浪漫却又极致深沉的,一场通过死亡完成的告白,和一场用死亡逆向完成的双向奔赴,每一帧都扎在我的审美G点上,在我钝化了多年的电影感官上上刀山下火海,康白兰为数不多的台词每说一句我都怕少一句,每一句都像某位故人的留声在我心尖上跳舞。“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在这错位时空,我们是不是也算相拥?”我现在心中的遗憾安静得就像太平洋最深处的一场地震。
前面冗长的戏份都在讲小混混大叔悲催的人生,都忍不住想快进了,总算开始讲到白兰,但她却已经死去了,故事在这个时候才刚刚开始……大叔的眼泪和白兰的笑脸实在是大杀器 p.s.那个时候的张柏芝真是美爆了
一个仅能在童话中存在的宛如女神般纯洁无暇的中国女人,这个故事从开始就已经无法让任何人信服。两个主角甚至没有任何互动,如何爱上?如何让观众相信并共情呢?最后我觉得上帝还是公平的,给了张柏芝这么美丽的脸庞,却赐给她如此灾难的嗓音。
基本上,这个片很无聊
张柏芝最后的一个镜头 那扭捏的姿态 刘亦菲学40年也学不会啊 可是张柏芝怎么现在就和刘亦菲一个水平了呢
想让故事里发生的事件变得真实可靠,总会需要制造一些氛围。在电影里,男主结尾处被老大杀掉,这个事情有点难以想象——整部影片没有这种杀戮的气氛。另外女主对男主的情意也太过浅薄,两者之间仅靠一根围巾连接起来(不过故事放在日本感觉就不那么生刺难以接受——)。
一个色厉内荏的烂人,突然发现世界上有个好姑娘觉得自己天下第一最善良,默默喜欢着自己,就会想远离周遭这些乱七八糟的事物,一切都没劲,不干了。
那是的柏芝很纯洁的样子,现在看到柏芝就想到陈哥哥。
一个漂洋过海寻找栖身之所,一个想买艘大船荣归故乡。一个咳着血在寒风里赤脚洗衣服,一个被老大送去顶包的猪头。蝼蚁样的人生,也要开出一点小小的花来。“这个世界当我连垃圾都不如,只有她说我是她的最爱”江齐终于明白 世界上还有比大船更重要的东西 就像在黑暗中擦亮了那么一点火吧
无聊的爱情片,也没什么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