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是不看国产剧的,但今天看了《杀戒》。
一来我看了觉得它比一般的电影强,二来我也吐槽吐槽那帮装逼的玩意儿。
不是我品位高,而是国产电影过于假、过于没有思想传达,只是烧钱、请大腕、各种炒作然后一味的谋求票房,在这样的目的下我不相信能拍出好的电影。
(这也许是我对国产电影的偏见)但是对于该片来说,我个人认为它比《小时代》什么的强多了,刘烨的演技,人物的内心描写,对小地方现实生活写照,三颗星还是不过分的。
我一上豆瓣就看到一堆“品位高”的人在那里装模做样说东道西,什么结构混乱,叙事颠倒含糊,还他妈无力吐槽,你闲的蛋疼专门来豆瓣装高雅来了哇?
我就是专门来骂你的。
对于Renee_Xu的影评还是比较好的,起码在认真看了电影以后从某个角度去思考分析了一些东西,还有就是那位150****6274的朋友那句话说的太好了:人不能有钱那是要看是什么人,人不能没钱那也要看是什么人
总体来说,觉得这个电影很不错。
首先,剧本不错,故事贴近生活,揭露出一些所谓俗套却十分真实的生活道理,不矫情,不做作。
其次,演的不错,很赞男女主角,尤其是刘烨,许多没有语言的纯心理表情戏,他演的非常真实自然又到位,尤其是影片最后他拿着杀猪刀打算了结江月娥时,站在雨中,那不长的一瞬间的心理转折,演的非常自然到位,一点不突兀,我相信表演功力不够的人演出来这一段一定是观众没法接受的。
倪妮也不错,20出头的年纪能hold住这种角色,十分到位的表现了江月娥这个角色的所有特点,是十分不容易的,相信很多人从中看到了她的表演潜力。
包括这个电影的配角,都演的相当不错。
最后,我觉得导演也不错,故事的发展,场景的渲染、铺垫,整个影片的气场,都很赞。
尤其是两人之间的性动作场景,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样觉得,这些场景并不是为了博取眼球,而是导演刻意用来表现“江月娥觉得肖立昆粗俗”而安排的,肖在同事的眼中优雅、体贴,而一个人内在的“粗俗”只有在性这种私密的事情上,只有夫妻和夫妻这种亲密的人相处时才能被感受,被发现,这样也很好的诠释了,就算钢琴家和屠夫结婚了,他们之间的差距旁人是感受不出来的,而在实际的生活中一磨合就出了问题。
但美中不足的是,我确实不太喜欢这种混乱的编辑,太错乱,虽然都是通过回忆或联想衔接的,仔细看会发现没有断链的地方,但这种效果不是很好,看起来觉得累,不自然。
所以还是觉得这个电影是个比较有质量的电影,不该只是5.1分。
支持一下
不知道片儿烂的由头里,是不是因为影片呈现方式的冲击:画面音乐压抑本身给人带来的不适、人物艰难的相处心理与环境自身给人带来的敌意,所导致的厌恶迁移。
看完影片有很多疑问。
(一)影片首先有双重表浅第一层表浅,在于对于女方的定义。
女方厌恶男方的理由基本源自于对方的家庭环境和自我生长环境的冲突,这种冲突产生身心不适。
因此,如果说女方有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可以通过物质改善解决的平面上的东西。
而这种物质价值观念是一种人人自有判定和衡量的东西,如果想要规约,也是社会道德和社会价值观去规约。
所以如果我们的视角停留在对女方的驳斥上,观影就处于第一层。
二层表浅在剧情。
而男方则不同。
同样,看男方的问题,只从争吵形象、乖戾形象评价,就没有办法看清楚问题。
从家庭环境和为人处世方式,可以判断男方的教育环境,应该不是非常“和睦”。
可普及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从来不是立身,而是立心立人。
生活水准的差异从来都只能指向人们浅层面的差异——职业差异、教育差异,诸如此类“已然立身”的物质层,从来不能涵盖心灵与人格的成熟程度。
因此,惊诧于主人公们的争吵冲突,不如聚焦男方的缺失。
立昆的卑怜形象与其导致的暴躁逞强慌乱,跟他成长过程中所一步步浸润的人格关照、性格培养有关,与他自身对个体社会关系的观察有关。
(二)人物性格升华的原因影片当中有很多特殊场景呈现,用来表现男女主人公复杂、暴力的家庭婚姻关系。
用杀猪场的镜头呼应,交代男方家境。
(虽然实在话,我并不明白为什么要从一种暴露人性危机的角度去衔接农村家庭,所以上面也说过家庭本身和个人成长心理环境本身是更值得关注的。
)从前面的铺垫,后面残杀家庭的结局好像并不会多么超乎观众预设。
但是立昆没有,为什么,很简单,爱和不舍。
但是为什么有爱和不舍?
既然有这么多痛苦,这一部分的情绪影片没有交代,也是值得人去关注的。
如果影片制作者把一切原因归于农村,我会把结局理解为淳朴真实人性的显现。
城乡之间的简单或者复杂,我不是很理解,但是我潜意识下更欣赏自农村来到城镇的人,每个人都很好,不可以拿来比较。
但是我觉得也许,有一个单纯的生长环境,加上一个加速跑的提升环境,人应该会很不错。
娱乐圈向来是最热闹的是非之地,各种绯闻八卦、小道消息铺天盖地,每天都充斥侵袭着世人的眼球耳膜。
这之中,自然是哗众取宠为多,丰富一下无聊之人茶余饭后的零碎时光罢了。
但近几日,由微博而起、至今虽已闹得满城风雨,却未见任何结论的一出好戏,当引起业界关注及反思,也引出了中国电影行业中由来已久、一直未得重视和解决的制片体制问题。
《杀戒》一片,上映之前并未博得多少关注,刘烨虽为金马奖影帝,终究算不得讨人喜爱,而女一倪妮,以最新谋女郎身份在《金陵十三钗》中崭露头角,惊艳扮相加出色演技,使她一时声名大噪。
这个组合,原算不得最佳票房搭配。
故事本身也因题材悲观灰暗,不得人心。
眼看在5月末,国产片熊火未烬,动画片又掀高潮之际,市场将无此片容身之所。
突然间,横空一声霹雳:导演章家瑞义正辞严地发表微博,公然声讨现影片“挂名”导演兼制片人竹卿,罪名是罢免夺权,胡乱剪辑,糟烂影片!
关于其后,竹卿的回应等等事件经过,在此不欲赘述。
相信绝大多数电影界同行及传媒人士,都对那幅高举箭靶,大喊“朝我射击”的画面印象深刻。
仅以此为砖,拟抛之以略引些思索。
制片人和导演,可谓一部电影在生产环节中最重要的两大核心。
导演,是艺术创作的核心,而制片人,是商业运作的核心。
一部电影——尤其是一部商业片的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在好莱坞,制片人中心制的根基源于电影工业化的生产流程,华尔街资本的大量介入,使电影业之间兼并、收购、形成垄断,从而形成了八大制片厂(后来又并成了现在的“六大”)。
由于好莱坞电影的高度工业化,需要精细的分工以便发挥每一个人员的最大专业及潜能,而这种体制必须有统一的调度和控制,制片人便应运而生,且成为了掌控整部电影生产过程的“总指挥”。
当然,有一些成熟、且有一定资源实力,能够统揽全局的导演,也能够兼任制片人,则此刻两大核心合二为一,都落到了同一个人身上。
比如著名的导演、编剧兼制片人,有斯皮尔伯格、卡梅隆等。
但这一切,首先基于导演本人也兼有担当制片人的能力和拥有相应资源。
然而,在中国,却大相径庭。
一般而言,制片人仅代表资方或出品人,甚至就是制片公司为监督电影拍摄制作审批宣发流程而指派的。
专业水平是否够格且不评判,但初衷与好莱坞体系不同。
中国的制片人,首要职责不是确保剧本的质量一流、拍摄的顺利、后期剪辑等工序的至臻完善,而是作为出资的公司代表,控制预算、降低成本,更有甚者从中牟取私利。
此文主要探讨电影制片体系的问题,便不展开上升到中国这个民族因缺乏信仰导致金钱至上的高度了(虽然愚以为这正是当前许多现状问题背后的根源所在)。
仍需指出,中国的制片人体系之所以一直难以建立、成熟、乃至完善。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教育培训,国内院校擅长培育理工类或技术型人才,而在实践领域的教育相对极为薄弱;科班院校能够做的,仅是传授书本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制片流程,最多附以一些理论及历史知识。
因此,且不说当下电影一线工作者中的绝大部分并非出自科班,即便专业艺术院校的专业学生,毕业之后也难以在一个剧组、或一部电影的生产链上担任专属角色。
电影工业中,很多职位、尤其是制片、导演、摄影、美术等专业岗位,基础知识往往无用,最幸运的情况,是遇到一位“好师傅”,这有点类似于古时的师徒相授模式。
然而,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很难如此好运。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在不断实践、不断跟剧组的过程当中,观察、学习、总结、反思——反思尤为重要!
不吝说句严重的话:“当下中国电影界,非常缺乏具有专业眼光、专业思路和专业能力的制片人。
”其二,则是环境及舆论的影响力。
在中国,除了演员明星大腕,能够对票房有所保障的,就是大导演!
张艺谋、冯小刚、姜文、王家卫、杜琪峰……随便拍个片,哪怕艺术性、故事性上都有缺憾,票房一定不会太难看。
作为承担投资风险的出品公司,自然不希望见到自己投进电影市场的钱,打了水漂。
于是,出品人勒令制片人找大导演,大导演开口高酬金、闭口大制作,今天耗费人力资金搭景、明天动用飞机大炮爆破,一部电影拍摄几年、后期剪辑又几年,某种程度上还切合了“饥饿营销”的手段,吊足观众胃口。
然而,自去年起至今,太多市场案例已经证明,大导演、大制作、大手笔再也不是高票房的保障。
不排除自有中国观众已感审美疲劳,对于内容空洞、故事不精彩的纯大场面、高特效技术影片不再有兴趣了。
可依然有业界位高的前辈站出来说,未来的电影依旧会像好莱坞那样,大制作为王,小成本终究是一时新鲜,昙花一现。
所以,“导演中心制”其实都是让观众惯的,包括某些天价演员,亦然。
其三,也是最难改善的一点,即行业传统的统治地位,和几十年来一以贯之的流程模式。
记得中学时,读房龙的《宽容》序言,印象极其深刻。
探索真理者,往往难得善终。
如布鲁诺、如伽利略。
陈规最难打破,旧俗不可更改。
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有几千年封建专制王朝历史的国度,后生必须遵从前辈,依照或许有些过时、且并不够专业的模式流程行事,不可逾越,也不被允许有独立、新颖的思维创造。
依规循矩自然未必全错,民谚亦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之说,然一味闷头做事,即使发现问题也默认执行,那么放眼整个行业前景,是很难有突破和希望的。
权威、大腕,当然有其一路奋斗而来的艰辛与累积,然在中国电影这个刚刚起步、距离成熟、规模化尚有一定距离的行业内,更需要呼唤一种宽容、开放的声音。
培养有心、有力的年轻人,给他们更多指点、机会和宽待;同时,向好莱坞学习,逐步建立并完善制片人中心制,因为只有制片人中心制,才能健全和保障电影产业链进入完全工业化的模式。
13年的电影,现在已经过去九年了。
想看这个电影的契机来源于微博上倪妮在泳池里的动图,就想找个时间看一下。
总体来说电影里充斥着矛盾、冲突以及掩盖不住的悲剧。
人物充满着真实的俗气,每一个人都有着鲜明特色的俗,并且是保持的,人物特性的展现没有改变的。
关于肖月娥怀孕的闪回来看,她前男友已经和厅长女儿结婚移民到国外,但是在去英国前一天来找娥子,才怀的孕。
这就说明娥子并不是一个道德感和责任感强的人。
同样,她在已经结婚并生子之后,依然会和其他男性亲密接触,这一点在她身上很一致,她不会再出轨了吗?
我觉得不一定。
对于刘烨演的角色,由自卑和脆弱敏感撑起来的人,不可否认他有较强的责任感和道德感,这也是他在结婚生子之后更多承担了育儿责任,也更多的受到了来自蛾子一方对婚姻不忠的伤害。
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受到了这么多的委屈,最后他还是没有下手,这也体现了一个统一。
这里面吵架和发怒的场面的人物刻画很准确,甚至有点真实的可怕,一个人收到的压抑/发疯/窒息感,要比近些年电影里来的真实太多了。
闪回式的叙事方式很奇妙,里面的配乐和画面也很神奇,很在我的点上,这个电影就算在现在看来,也不怎么落俗,总让我想到《第十一回》,但要比第十一回要精彩得多。
在我这里可以拿到8分哈哈。
刚看完这片子,看到很多评价给的不高,观点不同,感受不同很正常。
我写写我的观点。
倪妮,刘烨这两个演员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倪妮的电影就看过一部十三钗,但是她的出色演绎使我对她的印象极其的好,能够拿捏的如此到位对于年轻的倪妮来说她表演的很出色,可能跟张艺谋的指导和启发有一定的关系。
刘烨么,看过他的几部电影,越早的电影他演的越僵硬,不过他是在进步的,一部表演的比一部好,丰富的表情已经逐渐的赶走了僵硬的表演,这部杀戒对于刘烨的表演可以给予五星评价,超过了倪妮的表演,倪妮在这部电影中表演的没能延续十三钗的准确、生动。
该说电影了,真实是我对这部影片的最大感受,先说结尾,这个片子的结尾应该不是这样的,估计是怕审核不过?
真实的结尾必然是该死的都被刘烨弄死了,包括倪妮、情敌、倪妮的闺蜜、最好能把王站长一块儿捎上。
这样的结局就非常符合这部影片的调调了。
当刘烨拿起杀猪刀的时候,他应该已经想清楚了,也想明白了,他弟媳口中的补偿是金钱,刘烨心中的补偿应该至少是倪妮和情敌的命,工作没了,一心争夺的儿子不但没争到还不是亲生的,面对杀猪的家庭也让从小就厌恶的他看不到一点点安慰,除了拿起刀他还能怎么办?
题材是当下社会分分钟都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也有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每个人物的存在都和生活是如此地贴近,每每这种事情的发生一定是女人身边有个闺蜜,然后两个人一起做出了不明智的决定,男人身边出现几个陪喝的朋友,过期的岳父岳母想看外孙子也是只能简单的说句我们想孩子啊,并且拿出给孩子的玩具,每个人物的存在都是那么真实,每个人物的内心想法也是那么真实。
看到豆瓣上标注的影片类型是爱情、悬疑,其实我感觉纪录片更合适一些。
为什么我认为片子还成呢,因为导演把一个故事非常真实展现出来,主角的表演很到位,配角的语言思维也很准确,还要什么呢,上半年产出的国产电影里有几个能做到的么?
刘烨的表演很棒,但是片子立意很烂,一些细节有些写实,值得肯定。
但作为男权视角凝视下,一个男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结婚,稀里糊涂结婚不值得同情。
即使导演给他安排了一个“喜当爹”的桥段。
然而男主人公的家庭拜牌位,对儿子的忠实,农村的封建落后思想这些表现,让人望而生畏。
感觉导演想加入很多东西,比如,婚姻和爱情,农村和城市,忠诚和背叛,真情和假意,不是同一个阶级的婚恋,以及男主角的自我放弃和救赎,但只让人看到了男主角的发神经,情绪不稳定,粗俗。
除了最后他放下执念,算是高光,然而这高光,在孩子不是他的的事实情况下,也站不住脚了。
是一个矛盾的电影。
一个抓不住重点,混乱的电影。
男人和女人相比,不是那么确信孩子是自己的,他们太害怕绿帽了,延伸了这么个四不像的作品。
很少在影院看国产片,是被这部片子的预告片打动的。
我想说,预告片太坑爹,没那么搞笑。
但是看完觉得也还好,值得一看。
这是一部悬疑片,走心的,喜欢这个路子的同学可以看看。
至少在没看到结局之前,你猜不到结局。
刘烨同学真心演得好,那个眼神,那个演技,精准地诠释了一个凤凰男自卑而又略疯狂的变态心理:见到月娥的一瞬间,有点小文青情节的男人瞬间“一见钟情”了,不管他钟的是脸还是色,总之他愿意娶这个他并不太了解的女人,只因她是女神。
女神之前有过一个门当户对的男朋友,感情甚笃,但是男朋友突然娶了厅长女儿移民英国,女神失恋之后心情灰暗,遇上刘晔正是打算开始新生活时。
但是,很不幸地,女神怀了前男友的孩子。
这里,暂且不讨论女神为什么要把孩子生下来。
女神在闺蜜的怂恿下,决定隐瞒这个事实,和刘晔结婚。
结婚三年半,儿子也三岁半,刘晔发现女神出轨,两人同时提出离婚,女神要儿子,刘晔却死活不给,这是整个故事的矛盾点所在。
但透过这个矛盾点,不难看出,刘晔饰演的“屠夫的儿子”性格阴冷偏激,多疑且自卑。
而这一点,从婚后女神第一次去他家就能看出,女神毕竟是城里人,不习惯农村的生活,他便对女神大吼大叫,“给我点面子”。
的确,女神不给面子不应该,但如果深爱一个女人,绝不会这样毫不怜惜。
当刘晔的弟弟说他是“杀猪的‘后代时,刘晔的愤怒更加凸显了这一点:他就是在为自己是个屠夫的儿子而自卑,却努力压抑着本性。
连带着他三岁的儿子也觉得屠夫的后代是侮辱,为此跟同学打架。
本来都是孩子打架,刘晔一听别人骂自家孩子是杀猪的后代,顿时冲上去就要打孩子,他对屠夫的介意由此可见一斑。
可是,屠夫有什么不好吗?
在农村,屠夫可比一般的农户更赚钱,屠夫也是职业,不要瞧不起屠夫嘛!
”屠夫的儿子“代指所有性格偏激内向自卑的凤凰男。
他们为自己的出身、家庭而自卑,拼命往城市里扎根。
一旦爱上这种男人,你就要小心翼翼眷顾他可怜的尊严。
相爱的时候还好,一旦要分手了,那你是绝对别妄想”合为夫妻,分为朋友“这种事情了,不举起屠刀让你痛苦让你难受,他们就没法安放自己内心的那头怪兽。
事实上,让这些偏激男人难受的正是他们自己,是他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性格造成的。
但身为他身边的女人,你就要时刻受到这种困扰,他们无时无刻不充满攻击性。
就像刘晔饰演的昆哥,在离婚之后,他凭借自己拥有抚养权,把儿子藏起来,死也不给女神月娥探视孩子,并骂对方是婊子,没资格抚养孩子。
客观公正一点说,他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因为爱孩子吗?
NO,只是因为他难受,他痛苦,所以他要借助孩子作为报复工具,来让女神痛苦难受,他可没考虑过孩子是否需要母亲。
关于这一点,就是我从电影之外想说说的关于离婚夫妻针对孩子抚养权的说法。
中国的法律是个很操蛋的玩意儿,针对”抚养权“这件事,一个律师曾经跟我说,这个法律本身就不合理。
不管离婚还是不离婚,孩子都属于父母共同的,你不能通过一张纸来裁定谁才有权利监管孩子。
离婚,只是夫妻关系的破裂,是一桩婚姻宣告解体,夫妻不再相爱。
但绝对不意味着父母不再爱孩子。
而中国的法律乃至中国的传统人情都在坚持这样一个论点:一旦离婚了,孩子只是一方的事情,不管是教育方式还是生活方式,另一方无权过问。
这样的抚养权或者监督权,到底是在保护谁的利益?
法院是否有考虑过对孩子来说,怎样的成长环境才是最好的?
夫妻离婚之后,孩子必然是会受到伤害,因为他没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庭。
但如何才能将伤害减到最低?
如果没有抚养权这回事,如果离婚后,夫妇还能共同抚养孩子,友好的协商彼此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让孩子能够充分享受到父爱和母爱,会少很多不快乐的孩子,以及很多痛苦的离婚父母吧。
不要说什么这实行起来很难,再难,都不会比父母一方见不到孩子,孩子以为一方父母遗弃自己、不爱自己更困难。
孩子永远是父母的孩子,离婚无法分隔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法律不能,道德不能,人性也不能。
然而,偏偏中国的法律就是这么奇葩。
而也有一些性格偏激的人(我觉得多数是男人)一旦离婚后,就不愿意让孩子接触母亲,大部分是因为他们还怀着”你竟然伤害我“的仇恨,所以不让孩子的母亲好过。
法律奇葩也就罢了,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针对离婚夫妇关于孩子抚养权的官司,大多数法官或者法庭都采取”小菜一碟“的态度,毕竟对他们这些见惯了风雨的大人物来说,这只不过是个小案子,人家才懒得花时间费心力去关心孩子到底跟谁成长比较有利。
而现实中,想变更抚养权,你需要有对方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证据。
证据何来?
很多生活琐事,无法采集证据。
我觉得关于抚养权这一条坑爹的法律早就该废弃了,随着离婚率的攀升,越来越多的孩子面临着父母分开生活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保证这些孩子心理健康正常,充足的享受到父爱母爱,是这个社会需要考虑的问题,那些法官、人大代表,不知是否会关注?
从这点来说,我觉得这部电影起码表达了关于父母离婚后,对于孩子抚养权争夺所造成的伤害,就凭这一点,导演了不起。
再说回正题吧,屠夫的儿子昆哥在发现自己养了三年的儿子竟不是自己的,怒不可遏,决定杀死奸夫淫妇。
尽管最后,隔着一扇窗户,他在听到孩子问爸爸为什么不来看自己之后瞬间心软,仇恨被瓦解了,但对这种善变多疑的人来说,不排除哪天他生活不如意,而女神生活幸福快乐,他又会重拾屠刀的可能性。
在他的梦境里,他已经把女神和”奸夫“杀死一次了。
片子的一些BUG就不说了,比如女神为什么突然要离婚,虽然透过高富帅的口说出来,但剧情呈现偏弱化。
如果从心理学上来看,这部片子确实有值得学习和讨论的地方。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大多数人的成长经历,也就避免了更多的”屠夫“产生,避免了更多悲剧发生的可能性。
这是人性的温暖,也是人性的光辉。
为倪妮才看这部影片的———偌大的影院里都是成双成对的出入,只有一个屌丝早早的进场,一直到黑屏离开,就为多看女神一眼———女神依旧很惊艳:美背,美腿,还有她的娇喘,令人难以忘怀,虽说演技略微不如十三钗,但是作为一个演员出道的第二部作品表现已经很完美了。
作为一个屌丝,看到刘烨饰演的角色身上也有自己的影子:追求理想,易冲动,为自己追求的目标牺牲一切。
他为了保护儿子挨了揍,为了能继续持有监护权向自己恨的人下跪,所以在得知自己的儿子不是自己的时那冲天的杀意也不难理解了,对这一段真的很感动,有一点共鸣———本屌的确干过这样的事情。
但是说实话,我觉得结尾最后有点仓促,如何把这种杀意“戒”的,真的不是很有说服力。
对于影片的叙述方式,虽然我看到很多人吐槽,本屌看时也觉得有点乱,但是走出电影理一下思路,我觉得还是很清晰的。
本屌进放映厅时,惊讶的发现一个女生也是一个人就坐在我旁边,我顿时凌乱,意淫起个种艳遇,就当本屌想搭讪时,人家男朋友来了。。。。。
所以屌丝的身上一定不会掉馅饼,就算娶了一个美若天仙的女神,那也是“喜当爹”。
杀戒上映才四天,俺们济南不少影院杀戒已经下线了,但真心希望广大屌丝们去看一看,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本屌刚高考完,语文经常垫底,为了女神才挤出这点破字,不当之处还请谅解。
2013.06.13
第一次在豆瓣上写长篇影评,竟然是这个片子原因是,第一次免费看的观影会,我是个有良知的,知恩图报的人。
为了答谢豆瓣,答谢围脖,答谢蜜柚,答谢CCTV。
才忍痛玷污了我的处女贴。
开始看的前5分钟,倪妮去了刘烨家,典型的凤凰男和孔雀女,诶哟,这是挺应当下的时代背景的。
中间的各种情节,无论导演采用了各种穿插,倒叙、插叙用法,我们都可以看哪一个片段都知道开头和结尾,谢谢导演为低智商无耐心群众们的各种忧虑。
最后的5分钟,我绝对是被鲜艳的红泳池和火华哥动人的泳姿所感动了。
我真的忍不住想问编剧,剧本很难写吗?
出发点是好的,背景是潮的,过程怎么写的这么艰辛啊。
写不出碰撞和抨击,请多看看天涯论坛可好啊?
看太多CCTV-7的每日农经,观众们知道男马女马XX一次上百万就能发家致富啦。
我真的忍不住想问配乐,配乐很难吗?
站起来、坐下,几个心跳声和大提琴拉几下就叫配乐了?
编不出来你可以抄啊。
要不是为了听马叫,我真的忍不住全程捂住耳朵啊。
我真的想忍不住问导演,导演你真的很辛苦啊。
镜头的抄袭感和模仿感太严重,连接很生硬,转换角度很涩。
周围的观众们都在忍不住低头看时间。
把刀扔进河里的一刹那,我终于安心了,因为可以结束了!
火花哥毕生最好的演技全在蓝宇那个质朴的少年身上了。
倪妮也全部都放在金陵十三钗里婀娜的旗袍里了。
为了悼念两个也算大牌但是演的奇差的可悲演员,一颗星。
给免费的豆瓣,一颗星。
真的不能再多了。
不能再多了。
2星半,结尾减半星
其实还是不错的,相比大部分国产电影。刘烨演技应该也算加分了。婚姻要建立在相互坦诚信任的基础上。而这里还加上了理想现实的差距,阶级层次的隔离。找个自己养的起养的住的女人就好。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有童年阴影的人长大了婚姻不顺,也没那么差,6.8分吧,但看大家都打低分那我偏要打高点
节奏、结构什么的被导演吃掉了吗,BGM是想跟法制节目比澎湃吗。多大的能耐干多大的事,没学会走路就别老想着跑了,像此片导演这样讲个故事都费劲扒拉的还妄想搞风格,最后落个什么下场。现在,你们还觉得宁浩很渣吗,哦呵呵。
车看
配乐还不如我们2012年的大学生作业……但是设定还是能get到要表达什么的…新手导演都有想炫技的毛病,理解万岁
判断一个电影又没有及格,看十分钟就够了。火华的演技还是可以的。倪!妮!真!的!好!丑!
剧情好看 反正家庭伦理都好看
一边搜兔粮比差价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看完以后发现真的适合一边搜兔粮比差价有一搭没一搭地看,就那么个事儿,不是刘烨和倪妮演我也不看了。倪妮就是强啊,土的洋的都能演,在幼儿园弹钢琴时真接地气
一直都不觉得倪妮好看,一直都觉得刘烨挺帅,但是他俩我都挺不喜欢。这个片子各种混乱应该是导演的问题,废了半天劲就是讲个喜当爹的故事,浪费1个多小时讲这些有用么?ps,特烦大陆导演在目前不分级的情况下搞一堆床戏,社会责任感有点没有?小孩看到怎么办?好歹注明一下有特殊镜头建议小孩不要看或
刘烨就是质量的保证。。
以为是傻大个,又以为有些人就是镜头感特强,与演技无关。本剧时代跳跃,不在在意。居中锁定儿子不是亲生的。出轨,杀猪接盘,粗俗。村里最喜欢的娱乐新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的解释。文化最终拉回善。剧梦原来是没办法的艺术表现手法。文学与电影不就是一样。李白的诗不如刘烨的影。高考教育。标签就是密文。没办法讨厌打字,我的标签同matlab代码,过后自己也不能解码。讨厌打字,人工智能很有必要。
狗血的结尾!!!
就是啊,不是一般的有感觉,我相信大家都还是很期待的
太乱了,整个儿一锅浆糊,洋溢着装逼失败的尴尬和挫败感。一星给“儿子不是你亲儿子”的梗,刘屠夫形象塑造太失败了,以至于这个梗一出现我整个人都狂喜乱舞了。。。具体情况可参照美国综艺节目《maury》。。。
还可以哦
首先我绝对不相信这是刘恒老师的作品,动物性本能的刘烨想通过很夸张的表演方法来展现人物内心,虽然很努力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倪妮的角色最后来了个亲子鉴定之后我就崩溃了,极度的自私也不给个让观众同情的地方。不是同一阶层的人就别在一起了,那你也好歹让我们看一眼他们当初是为什么好的呀
杀杀杀
本意是想避开前无古人的富春山居图而选了这个,但是它在烂片的竞争中也不是盖的,至少富春山居图烂得值得吐槽,而这部莫名其妙不知所谓的片子看过后都不想承认自己花了钱坐了近两小时忍受,原来吐槽无力是这样。。。
虎头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