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总结:十年前的第一部电影过于精彩,以至于任何的续集都是逊色,但无论如何,这个美好的童话故事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画面、音乐、分镜、战斗场面等都没得挑,不过这次导演显然没有将剧情的重心放在反派上,反派无论是动机还是智商都很有问题——但导演牢牢地抓住了从十年前就开始看httyd的我们的泪点,相当多的内容都是在向第一部致敬。
比如说没牙仔和它的小女朋友在极光下谈恋爱,不由得让人回忆起第一部里没牙仔载着Hiccup和Astrid穿越极光,Hiccup偷瞄身后的Astrid的反应,却又因为羞涩而不敢回头。
当没牙仔各种脱线求偶失败时,终于灵机一动想起来咬着树枝画画了,一瞬间仿佛回到了2010年,那条失去了半边尾翼的龙像一只顽皮的大猫,在沙滩上为Hiccup献上了一副让人看不懂的“大作”,还一点儿也不给踩。
第一部的时候,Astrid愤怒地问Hiccup:“我们刚发现了龙类的巢穴,可你不愿意告诉你的父亲,就为了你的宠物龙?!
(just for your pet dragon?!
)”Hiccup坚定地说:“Yes.”而到了第一部的尾声,父亲对没牙仔的说:“看看你的兄弟!
(look at your brother!
)”其实早从第一部的结尾开始,没牙仔就不是Hiccup豢养的宠物龙了,他们是兄弟。
正因为他们彼此之间是平等的,这才使得分别注定到来。
而到了第三部,这一天终究是来临了。
不得不说,第三部在剧情上其实挺弱的。
并不是第二部那种“槽点多”、“不吐不快”,而是从Hidden World出现开始,观众就能猜到结局是什么样子的了。
在龙王没牙仔带着所有的龙们离开前,Hiccup对它说了无数声“Go!
”,它还是一动不动。
直到所有的龙都离开了,它才最后一个飞走。
他们临别前的对视,Hiccup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而屏幕跟前的我也是。
第三部完美就完美在,虽然故事最终落于俗套,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谈恋爱的没牙仔并没有恋爱脑,小女朋友嫌Hiccup当电灯泡太烦,直接叼过来朝海里扔了下去,然后一脸萌萌哒地看着没牙仔,没牙仔却选择冲下去救了Hiccup。
Hiccup和Astrid误闯龙穴,成功追到了女朋友且受群龙臣服的没牙仔立刻冲上去救他俩离开,哪怕他很清楚这一走可能女朋友就没了,甚至生闷气,但他还是选择了Hiccup,只不过发现小女朋友偷偷跟过来后它立刻气消了……在得知没牙仔恋爱了后,Hiccup一度懵逼,问他“你有我还不够吗??
(only me is not enough?
)” 但真到了要放手的那一刻,他又毫不犹豫地卸下了没牙仔的乘骑装备。
Httyd一直是一个关于少年成长的故事。
一个在大人们眼里一无是处的衰仔,每天只会摆弄他那些乱七八糟的设计,有一天突然遇到了一头龙。
这头龙神秘、聪慧而又强大,他们成为挚友,共同披荆斩棘。
可小衰仔骨子里还是不自信。
他害怕失去没牙仔,他认定失去了没牙仔的自己就一无所有、会一事无成,即便他这样不自信着,他也丝毫没有在没牙仔跟前表现出来,而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放手:去追你喜欢的那头龙吧,去当你的龙王,回到你该回的地方,跟着我你不安全。
可是他还有Astrid。
Astrid懂他,理解他,清楚他的不自信,但爱他的坚强、勇敢、善良。
她一次又一次地对Hiccup伸出手,告诉他:你还有我,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陪你一起面对。
最终Hiccup成长成了一名好族长,坚毅、强大、富有责任感,即便没牙仔不在他身边了,他也还是Hiccup,是伯克岛一往无前的英雄。
他和Astrid也终于跑完了十年的爱情长跑,在新落成的父亲的雕像下成婚,交换了戒指,还有一生的誓言。
你可能很难再找到这样完美的续集,这个长达十年的、陪伴着我们成长的故事终于谢幕了,每个人都有了最好的归宿。
导演甚至给Hiccup和Toothless两家结尾的重逢找了个不能更恰当的理由——Hiccup在小船上说:“你的尾巴该上润滑油了。
”于是我们知道,他们并非永别,这对人龙兄弟此生还会见很多面,带着孩子们,以后是孙子们。
等他们老得都动不了了,真的连牙都掉光了,风也会把思念传到到遥远之地。
秋风知我意,何以见相思?
最后推荐一个Hiccstrid夫妇的kiss合集,这对儿太甜了:https://youtu.be/HXhMO0ZaCj8电影里,面对不自信的Hiccup,Astrid说:“第一个选择相信你的一直是我,不是吗?
”早从第一部开始,她一直都给予了Hiccup最多的信赖,比父亲还要多。
我最爱的两部故事都和龙有关,另一部是江南老师的《龙族》,它们的开头都是一位衰仔遇见了隐秘的世界,开始一路成长起来,结局的时候,男孩儿们都成了衣领里衬黄金的男人,能够挑起肩上的重担。
——而我们也是。
作为系列的完结篇,《驯龙高手3》没有第一部的惊艳,故事方面也不及第二部。
但是这一次,电影的核心终于回归到了龙身上。
影片花了很多功夫,描绘了没牙仔丰富的情感,尤其是他与光煞之间那些恋爱的小细节,活脱脱一出标准的浪漫爱情剧。
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
到依葫芦画瓢学习各种追爱姿势,
再到陷入爱情后的勇往直前。
齁甜的场景简直不能直视,引得人尴尬症要犯。
所以,这部电影也被很多网友列入「单身狗绝不能看」的电影名单。
不过,当你看到这些镜头的时候,相信也很难再把没牙仔当成一个宠物来看。
他不再像之前一样,作为一个被驾奴的对象而存在,而更像是一个有主见的独立个体。
在影片进行到后半程的时候,没牙仔完成了从战友、到丈夫、再到一国之君的转变。
尤其是尘埃落定几十年后,当他与小嗝嗝各自组建了家庭,担当起守护各自国民的责任后,也并没有忘记彼此当初的友情。
小嗝嗝会抽时间带上家人,和没牙仔一起小聚。
而且一见面,小嗝嗝都不忘记问下没牙仔,他的尾翼是不是该上油了。
这里配上速激的主题曲《See You Again》,真的一点也不违和。
至此,“驯龙记”也变成了“老友记”。
不过,《驯龙高手3》让自己最震撼的还是,里面那些千奇百怪的龙。
记得电影一开始的时候,当小嗝嗝在解救了遇难的龙之后,一群人回到了博克岛,满眼望去尽是龙。
隐密之境(The Hidden World)中有一个场景,里面更容纳了6.5万只龙。
角色动画总监西蒙·奥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电影里面出现的龙,其灵感全都来源于现实世界。
创作团队花了大量的时间,来研究鸟类的飞行,以及其他诸多生物的行为习惯。
就比如没牙仔,它就是融合了黑豹和小型猛禽的样貌特征。
此外,还加入了一点蝙蝠的元素。
至于其行为动作方面,则更像是一个宠物。
电影中有一段镜头,没牙仔让小嗝嗝抛着他的假肢在玩,跟宠物犬没什么两样。
光煞则融合了雪豹、美西蝾螈和燕鸥的特征。
阿斯翠德的龙,是鹦鹉和霸王龙的混合体。
鱼脚司的龙,是鳄鱼和牛头犬的混合体。
外表可怕内心温柔的Crimson Goregutter,融合了史前麋鹿和鲈鱼的特征。
可爱的Hobgobbler,结合了牛蛙、法国斗牛犬和沙滩球。
电影中反派葛林魔的座驾Deathgripper,则像是蝎子、蜥蜴、毒蛇的结合体。
鼻涕虫的Hookfang,最喜欢吃老鼠。
Barf和Belch是一只双头龙,是特夫纳特与拉芙纳特的座驾。
Cloudjumper是沃尔卡的座驾,喜欢吃草莓类的浆果。
除此之外,电影里面还有很多种龙。
Skullcrusher
比较懒的Grump
Gothi的宠物龙
第二部中出现的巨型Bewilderbeast
Fishmeat是Meatlug的孩子
总之,里面的龙太多了,尤其是秘境里面那些乱七八糟,根本叫不出名字的龙。
话说剧组为了制作这些千奇百怪的龙,可是花了不少功夫,尤其是隐密之境中的场景。
记得电影中,有一个类似萤火虫的火龙群场景,几秒钟的画面里面居然有42000只龙。
此外,场景里还有8000万块珊瑚,6300万颗蘑菇,15个瀑布等等。
而处理这些画面,则需要在36核128千兆RAM的电脑系统中,才运行了下来。
这样整部电影的数据,达到了730太字节。
相比之下,第一部电影只有90太字节。
这么看下来,想必制作「神偷奶爸」的团队应该坐不住了。
因为在他们标榜的场景里面,最多也就只有10400个小黄人。
《驯龙高手3》的情节或许是三部里最直来直去的,你埋伏我我偷袭你,几个回合层层升级,然后是预料中的邪不胜正,终成眷属。
但电影另有况味,看了绝对不亏。
看时想起古典版本的《星际迷航》,那些深空激战政治阴谋永远是陪衬,最终强调的,是勇敢地前往前人未至的领域,探索宇宙的新疆域、新知识。
而未来星舰冒险家的精神,也正是这群驯服巨龙的古代维京人所拥有的品质。
他们一言不合就斩波劈浪,拖家带口航向远方,那里有高山流水,绿树沙滩,原野池塘——当然,能骑龙飞过去更方便一点。
他们没有落叶归根的家的观念,身在何处,亲人、朋友和族人在何处,何处就是家,哪怕不久前这家还是传说里远在天边的蓬莱岛。
而这个电影里最叹为观止的视觉效果,都跟正邪对抗没什么关系,奋力挥洒的是一种探险精神,一种开垦感情和地理上处女地的豪迈。
那是黑白双煞萌龙翱翔天际,双目放电贴身调情,把全厅单身狗虐得面红耳赤,是地平线外的仙境入口豁然开朗,展现远古生物的千姿百态,让人目不转睛目眩神醉。
龙谷洞天璀璨迷人,让《加勒比海盗3》的大漩涡相形见绌,比《星际特工》的千星之城也不遑多让。
这是纯粹到激动人心的冒险精神,一切不设边界,思维没有尽头。
世界这么大,大到超出你我的想象,大到只要电脑技术不断革新,再多的续集都无法霸占。
这个故事里最值得同情的是反派,他的人设是本该最出彩最能抢戏的,就像《阿凡达》的夸里奇上校,脑力武力顶级的一人军队,单枪匹马让主角大部队吃尽苦头。
但是抱歉了,他的诡计多端和张牙舞爪,在主角的奋起后变得不堪一击:时间差不多了,你该退场了。
他存在的价值,是把所有感情在危机面前打磨得更加成熟坚固,是让一个不言而喻的顿悟在恰当的时机爆发,是让一场注定到来的离别显得水到渠成。
那一幕翩翩而至,许多年前轻轻抚上没牙仔额头的手掌,这次又轻轻离开,伴随着含泪的低语:去吧,去你自己的家园。
这其中除了友情的伟大,同时若隐若现的还有贯穿三部曲的那份信念,那也许是维京人特有的信念,愿意相信一个虚无缥缈的圣地,相信一场以弱敌强的战役,相信人类可以跟一种语言不通的生物成为挚友——也相信分离不会稀释挚友间的情谊,只会让更多更可贵的希望在其中不断延续。
世界这么大,由此推断他们的理想归宿应该在天各一方。
可纵然世界这么大,他们还是可以再次,亲亲,抱抱,飞高高。
对不起,我不喜欢驯龙3前言就简略吧,希望理性讨论,希望理性讨论,希望理性讨论。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朋友,请不要往下看,我不想吵架,今天对我来说真的很糟糕。
本人从龙1一直追tv度过了整个初高中和大学,平时也不混贴吧只是因为感觉刚刚的一个半小时颠覆了我整个青春。
所以才对驯龙3无法接受,希望和大家讨论一下,感觉这个所谓的完美终结完全颠覆了之前铺垫了的世界观,各种ooc。
(前提:根据tv中有出现龙2 的反派和龙王的铺垫,tv和电影肯定是在同一时间线和世界观的。
)1.一直对抗龙猎人是为了救龙放归大自然,tv中找到的龙都尽量放归大自然,带到适合的岛生存。
龙2中无牙成为了龙王,龙3开场却把救助的龙全部带到博克岛?
每种龙都有各自的生存环境,博克岛根本不适合所有龙生存,tv中光是一条死亡之歌就已经麻烦死了,更别提其他类似死亡耳语不能驯服也不适合在岛上居住的龙。
就算是部分放生部分圈养,因为无牙是龙王,有大量野龙在这里就不怕龙猎人了吗,这对野龙多不公平这里根本不是他们的家。
2.突然灵光一闪就举家搬迁???
打败boss之后世界上都没有龙?
是不是忘了你的盟友龙翼守护者和银翼少女?
她们是真正与龙共生的民族,龙翼守护者的Great Protector世世代代居住在火山上,靠不停食用岩浆生存,同时阻止岩浆流出保护龙翼守护者,龙一生只下一个蛋,一旦没有能力把蛋送进火山中,就只能依靠玛拉的族人帮忙,所以火山中有壁画告诉后人应该怎么做。
你让它离开火山去秘境?
那龙翼守护者是不是就灭族了?
搬家的可只有博克岛的族人啊。
还有银翼少女,幼年剃鞭龙是瞎子,成年公龙以幼龙为食,母龙无法保护幼龙,剃鞭龙会在少女背上成长直到可以独立保护自己,非要看不见龙,剃鞭龙大概是要灭绝了吧。
除了这两种特别指出的,如果说是因为龙都到海底秘境生活,那将死的龙飞到龙坟岛会不会被看见?
龙都是要到这里结束一生的,海生龙还说可以有,会飞的难道还能全员隐形吗。
(依据来自飞越边界4E09,飞越边界5E04)3.暴芙引来了反派这里真的超级好笑,tv中说了多少次,双头龙一个人是骑不了的,暴芙没上龙,悍夫也回不来的好吧。
(博克岛的卫士E09,飞越边界中好几次双子不在一起双头龙都要靠其他人一起骑,小细节就不找了)4.fishlegs跟meatlug 甚至连一个拥抱都没有,就直接走了???
这俩有多恩爱腻歪看过的都知道,你是被龙王控制了吗咋就直接飞走了???
不爱了?
离婚了?
5.hiccup的童年回忆,谈论新妈妈的那一段,手里拿着龙娃娃。
tv中这个娃娃是hiccup妈妈亲手缝制的,但是hiccup小时候非常怕龙,没有好好珍惜,丢失之后是Stoick让商人约翰找回来的。
小时候很怕,但是又抱着睡觉可还行,克服训练吗。
写了好多我记得的细节,我真的很喜欢这个系列,观影前朋友还告诉我哭得很厉害,对不起我真的,一点都不喜欢这个所谓的结局,给我的感觉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另一个路人朋友只看了三部电影,说3的剧情都能猜到,最后还好像赶时间一样结束掉了。
我觉得我曾经美好的回忆,也被这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结束掉了。
短评里写不下,索性摊开来说几句。
需要声明的是,第二部我忘得差不多了,也懒得重看一遍,这里谈的缺点主要还是由第三部想到的。
1.驯龙系列从一开始就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无牙仔的形象太特殊也太凸出,它与自己那些低龄化、卡通化的龙族同胞们之间的差异,丝毫不比它与人类的小,每当飞龙蔽日的场面出现,画面总是显得异常拥挤和凌乱,说白了,就是路人龙族普遍太丑我压根就不想看他们(其实人类角色也有类似问题,大部分配角人物都极其扁平)。
第一部靠大量一对一的磨合戏有效回避了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在二三部中则愈演愈烈。
2.无牙仔这个形象的独创性在于,它上天拉风、下地卖萌,两不耽误。
我们都看得出无牙仔的形象和习性明显借鉴了宠物猫和宠物狗,这对于低龄观众是一种拉拢,而大部分成年观众也乐见其成。
问题是,第一部的故事主线在于无牙仔和小嗝嗝之间的互相磨合,无牙仔的萌点正是在一人一龙的试探和相处中被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它的每一次卖萌,都代表着人龙之间的误会与隔阂被一点点剥落,所以第一部中无牙仔的卖萌是有节制的、充满惊喜且带有很强叙事意义的。
但是到了二三部,由于故事的主线无法再复制这一层背景,而无牙仔的卖萌又是影片的刚需——你能想象蜘蛛侠不荡秋千、金刚狼不亮爪子吗?
所以续作中无牙仔的卖萌基本失去了叙事意义,越发显得刻意和谄媚,完全可称之为“尬萌”。
3.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驯龙一拥有一个非常扎实饱满的故事结构。
回想一下第一部有多少条故事线,父子线、同伴线、人龙磨合线、人龙矛盾线,小嗝嗝通过自己的行动冲破了父子间的隔阂、赢得了同伴的认可、赢得了无牙仔的信任、解救了族人、解放了龙族,最终消弭了人龙之间长久的敌对关系,在此过程中他完成了自我的成长和群体的救赎,小嗝嗝是拥有完整的人物弧光的。
反观二三部,由于第一部的故事已然相当闭环,二三部只能强行开拓世界观、强行引入新人物(第三部没办法直接再加了一条新夜煞)和外部矛盾,只得抓着亲情、爱情两条岩缝死命攀爬。
第三部虽然有领袖的自我怀疑和伙伴的最终告别这两层背景,但人物的内心轨迹仍然是一套平直暗淡的直线,人物也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了无牙仔(夫妇)的陪衬(人物怎样从人物变陪衬的范本,可以参考变形金刚系列)。
归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驯龙高手第一部的成功,也必然导致自己的剩余价值被一再压榨,这是成功的商业类型电影难以逃脱的一种宿命。
曾出色完成“谍影重重”配乐的 John Powell手上《驯龙高手》的配乐堪称21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动画电影配乐作品,它有着丰富而情感各异的主题旋律写作,浑厚有力的编曲风格,配器的选择融合了苏格兰和北欧的民风,诸如阿尔卑斯号、风笛、匈牙利扬琴和爱尔兰哨笛等相继登场,在完美展现史诗般宏大的维京人与龙族战争场面的同时有着细腻而感人的情感刻画。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部多主题的配乐作品,John Powell并没有被主题旋律本身的立足点所束缚。
少部分的乐评者,如台湾的洛伊尔怀斯认为其旋律的指向性不是很精确,这确实是存在的,相比于《星战》和《指环王》,甚至于与这两位作曲家近期的作品《丁丁历险记》和《霍比特人》系列相比,《驯龙高手》的主题旋律指向性的确不是很明确,所以乐评中的表示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正是这种不精确,使得Powell能够将这些旋律,甚至那些次要而比较破碎的短主题得到充分的施展,得到不同的情感表述。
在“Forbidden Friendship”和“Test Drive”中用于转场或衔接主旋律的短主题,可以在“Romantic Flight”中成为Love Theme的延展,把Hiccup与Astrid的浪漫飞行气氛升至顶点;在“Test Drive”中表现沉浸在飞行所带来的自由与喜悦之中的飞行主题,稍加变换就可以在“Wounded”和“The Dragon Book”中表现Hiccup第一次观察Nightfury和翻阅龙族图鉴时的神秘感和悬疑感,更在“Where*s Hiccup?”中转变为了轻盈而伤感的钢琴曲,两个残缺的个体互相依赖,拥有彼此才能自由飞翔,此时此刻,除了飞行主题还有什么更合适的,配着这样的音乐,当Hiccup的断脚与Toothless残缺的尾翼出现在同一幕时,我在电影院里感动地不能自已,John Powell的这部作品赢得了无数人的心,他也凭借此配乐夺得了他人生中第一个奥斯卡最佳配乐奖提名,《驯龙高手》更是被国际电影音乐评论家协会评为年度最佳电影配乐。
纵观电影界的所有系列电影,都不乏有质量上乘的配乐,,但多少让人遗憾的是许多系列电影续集都在于固执套用于第一部配乐,导致续集配乐质量直线下滑,甚至有的配乐在整部续集电影出现次数寥寥无几。。。
但对于配乐师John Powell来说在续集中模版配乐的使用是深恶痛绝的。
正因为此,Powell在上映前18个月开始创作《驯龙高手2》的配乐。
《驯龙高手2》的配乐从各个方面都完完全全地达到了前作的高度,而细化到个人,称此作完成了在前作基础上的飞跃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John Powell的这部作品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续集配乐指导,几篇乐评不约而同地用“How To Score a Sequel”为题。
他不仅将1中的重要旋律延续到续集之中,还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创作出了与前作同样出色的新主题旋律与动机,甚至那些破碎化的短主题都被新的替代,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配乐中所带有的情感冲击力不降反增。
某些肤浅的听者会声称此作只是在搬弄前作的旋律乃至整段的音乐,但事实是本片配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被新的主题旋律所演绎着,1中的某些重要主题,比如Love Theme,在2中的出现次数寥寥无几,不得不感慨John Powell为了不重复自己所付出的心血。
当我在看影片之前已把配乐听了十几遍,曾以为这一次Powell相对于前作有了创作思路上的变化,开始认真地写人物主题,从而达到乐评人所称的旋律精准度,达到《指环王》这样的严肃史诗的高度,看完影片后我发现我错了,Powell依旧保有了1中自由的创作风格,人物主题虽然确实是对应的,但依旧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信手拈来,更有几个重要的主题不知如何命名,正是这种与1相同的模糊感,给予了Powell相当大的创作空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Howard Shore去年的配乐作品《霍比特人2》,主题旋律的指向性非常明确,但是编曲非常地生硬和呆板,它保持了主题运用的严谨性,但同时也被其束缚住动弹不得。
驯龙2 影片的开场镜头与台词与前作如出一辙,John Powell也以驯龙粉们最为熟悉的方式,迎接了我们这些老朋友,第1轨“Dragon Racing”中,在第一部中出现的主题旋律相继登场,前半轨的主题运用顺序与前作的第一轨“This Is Berk”完全相同,但气氛更为欢快热烈,瞬间就把我们带回了熟悉的Berk岛,它不仅仅是一个出色的开场曲,更可以作为驯龙1的一个组曲。
在这个组曲结束之后,我们随着镜头来到了广阔的湖面之上,看着Hiccup与Toothless耍尽各种把戏展现眼花缭乱的飞行镜头,此段配上了由Powell与Jónsi共同创作的歌曲“Where No One Goes”,此曲被放在了配乐集的最后一首,Jónsi为前作所作的片尾曲“Sticks & Stones”曾被乐评人讽刺为与影片配乐所呈现的史诗感格格不入,考虑到苛刻的乐评人和乐迷对于严肃的配乐作品中插入流行歌曲的行为向来反感,所以虽然这一次Powell将自己在前作中的Flying Theme融入歌曲之中使得其与配乐更加统一,但依旧免不了被挑刺,更何况这不是在片尾,而是在片中插入,所以早在影片的宣传过程中放出5分钟片段的时候,就有乐迷表示对这种行为的反感了从第2轨开始,Powell就开始展现新的主题旋律,“Together We Map the World”第4秒出现了第1个新主题,可以暂且称为Friendship Theme,多数时间用于表现Hiccup与Toothless之间的感情,但我个人感觉这更像是第2部一个广义的Love Theme,在之后的段落中有着更巧妙的运用和更动情的发展,在1分16秒我们听到了熟悉的马林巴琴的演奏,Powell将前作中“Forbidden Friendship”中的氛围与这个新的Friendship Theme结合,Hiccup与Toothless的打闹场面如1中那般惹人发笑,但可惜似乎多了一丝戏谑,少了如1中仅用画面和配乐叙事时的细腻动人第3轨“Hiccup the Chief / Drago*s Coming”开头至11秒是一个新的短主题,用来转场与衔接旋律,在43秒,我们听到了1中的Love Theme,或许有乐评认为这是特指Hiccup与Astrid之间爱情的Love Theme,但并不完全如此,Powell也把这个主题用于表现对家园、对Berk岛的爱,就像“Romantic Flight”后段两人从云层的缝隙间俯瞰Berk岛和“Coming Back Around”开头Hiccup拉开房门见到岛民们与龙族和谐共处的场景一般,在2中也有着相似的运用。
Hiccup与Astrid发现浓烟之后飞往未命名的岛屿探查时响起了声势浩大的合唱,有点让人联想起《指环王》里的戒灵主题,在两人发现了被巨型冰柱摧毁的碉堡后,2分17秒响起了另一个新主题alpha主题,代表着群龙之首的头龙形象,alpha主题与本片中另外两个新的人物主题都是主题先行而后角色才登场的,这里的alpha主题所代表的自然是喷出冰柱的Bewilderbeast,不过此刻我们还不知道此种生物的存在,不知敌友,所以此刻响起的alpha主题是比较瘆人的黑暗版演绎,而当Bewilderbeast正式在镜头中亮相时,同样的旋律所表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氛围,可以比较一下“Losing Mom / Meet the Good Alpha”的1分51秒与“Battle of the Bewilderbeast”的第4秒开始,体会一下两种alpha主题的表现方式“Toothless Lost”前半段急促的弦乐展现悬疑感之后,随着神秘的驯龙者乘着4翼的Cloudjumper而来的是又一波震天动地的交响乐合奏,Hiccup因注释着这位神秘人而被背后偷袭,Toothless失去了控制掉进了冰海中,当它挣扎着想攀上浮冰时,2分12秒,第3个旋律开始由优美而空灵的女声展现,而这也提前揭露了神秘人的身份,这便是Hiccup的母亲,即Valka主题Friendship Theme和Valka Theme是驯龙2配乐的灵魂,前者相当于驯龙2的Love Theme,后者相当于Main Theme,而两者的配合运用,如同后面曲目将要展现的,将描绘截然不同的情感,更会让听者陶醉其间“Should I Know You?”和“Valka*s Dragon Sanctuary”开头使用了相同的短主题,一个用逐渐升高音调的女声吟唱伴随着Hiccup与神秘人的交谈,在最高点揭露了她就是Hiccup母亲,另一个则是展现了Valka居住了20年的龙穴,群龙围绕着石柱飞舞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在“Valka*s Dragon Sanctuary”的第2分10秒,Valka向Hiccup展示了Drago所设的各式陷阱如何残害龙族时,配乐中第一次响起了反派Drago的主题旋律,后接一个在1中出现过的悬疑主题,又一个不见其形只闻其声的出场,这个低沉而黑暗的主题旋律在“Meet Drago”中有着最为精彩的呈现,在动作乐章中也有着到位的运用当我在试听中第一次听到Valka主题时颇为不以为然,尤其是最后一个乐句,总给我一种Powell的另一部作品《里约大冒险》的主题旋律乱入的感觉,但当我在感受到Valka主题是如何表现那种令人心碎的震撼过后,我彻底被这一主题所感动了,在“Losing Mom / Meet the Good Alpha”一轨中,Valka开始讲述自己的过往,开篇使用了1中的维京人战斗主题,Valka拿起斧子对准闯入自己家中的龙,却发现这只Cloudjumper只是在逗弄小Hiccup玩耍,第37秒的Valka旋律使用了钢片琴与纯净的女声合唱,把这一幕刻画得温馨而又可爱,接着笔锋一转,管弦齐鸣再次奏出Valka主题,Cloudjumper将Valka掳走,母子分离,声势浩大的合唱把悲悯气氛升至顶点,随后合唱逐渐式微,回忆转为现实,最后一个乐句转变为无限感伤的钢琴独奏;“Stoick Finds Beauty”一如前者,以女声独唱和细腻的小提琴独奏,把Stoick与Valka时隔20年后重聚的一幕刻画得如此动容Valka Theme与Friendship Theme的连贯运用,彰显了Powell是一位多么出色的剧情叙述者,在“Flying With Mother”中,风笛和女声相继演奏出Valka主题,与随后的Friendship Theme衔接完美,其间还使用钢片琴、竖琴、铃鼓和一些合成低音作为伴奏,使听着不由得陶醉其间;而在“Stoick Saves Hiccup”中,Powell为我们展现了这两个主题的另一面,Stoick为救Hiccup而死于Toothless的攻击,簧风琴以低沉的曲调演奏出Valka主题,随后的Friendship Theme竟被弦乐演绎地如此悲情,Stoick,这位既是首领又是父亲角色的死是多么地让人心碎,在1分30秒,Hiccup在近乎崩溃的状态下迁怒于Toothless,狠心地将其赶跑,Friendship Theme发展成极其悲壮的交响乐合奏,领袖的死与友情的破灭,把此片的悲情氛围提升到了最高点。
但Powell并未就此收手,他与Jónsi创作出了本片最后一个新主题,用在了Stoick的葬礼上,这就是Hiccup家族主题此主题第一次出现在“For the Dancing and the Dreaming”一曲,是Powell与Jónsi合作所写的一首民谣,乍听起来有点像《勇敢传说》中年幼的Merida与母后所唱的“Noble Maiden Fair”,毕竟两部影片的配乐都有着凯尔特的曲风。
在影片中,Stoick用这一曲使得并不是很情愿回到Berk岛的Valka回心转意,可能有人认为歌曲中的旋律所代表的是Hiccup父母之间的爱情,但我认为,这个主题所表现的是家族中精神的延续,在“Stoick*s Ship”一轨,既Stoick的遗体随着战船漂向远海时,以女声主导的合唱轻声吟唱出这一主题,55秒处,伴随着战船被飞箭点燃, The Red Hot Chilli Pipers乐队极其磅礴壮烈的风笛合奏使这一主题得到了最壮烈的升华,当法国号再次演绎此旋律时,Hiccup向着远处燃烧的战船缓缓说道:“对不起,父亲,我不是那个你希望我所能成为的领袖,也不是我自认为的和平使者”,在母亲的鼓励下,Hiccup终于认同了自己即将成为领袖的事实,也承担起了作为领袖的职责,这一主题的适时响起,便代表着家族精神的传承,曲目最后奏出了第1部中的Flying Theme,所表达的便是绝地反击的雄心在最后的Berk岛决战段落里,Valka主题俨然成为了主旋律一般的存在,“Two New Alphas”的33秒,Toothless破冰而出,在盛怒之下向Bewilderbeast发起猛攻时,Valka主题得到了新的发展,当Toothless成功地削弱了Bewilderbeast的控制力,龙族的成员们纷纷倒向Toothless一边时,消失的Alpha主题转移到了Toothless身上,表示着它已成为了这一族群的头龙,而在4分43秒处,Berk岛在欢庆胜利,Hiccup重新踏上家园的土地时,配乐中又一次响起了Hiccup家族主题,Hiccup已暂时完成了父亲的心愿,真正成为了Berk岛的领袖,如同曲目名“Two New Alphas”所表达的,Berk岛迎来了两位新的Alpha,全片在恢弘的Flying Theme中结束John Powell如此频繁地为动画电影配乐,也许仅仅是因为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但我更相信Powell本人对动画电影是抱有一种热情的,一位并不喜欢动画的人,不可能在《快乐的大脚》中用600人的合唱描绘浩大的史诗之气,不会在《闪电狗》中写出慷慨激昂的动作乐章,不会为《火星救母记》这样的失败作品谱写一曲震撼人心的终曲,写不出《功夫熊猫》中俏皮欢乐的阿宝主题和《冰河世纪2》中动人心弦的Love Theme,写出《里约大冒险》中超长的主题旋律更是不可能的。
两部《驯龙高手》的配乐,最令我感动不是旋律多么优美或气势多么宏大,而是John Powell对于自己的事业,对于动画电影发自内心的尊重,只要在将来《驯龙高手3》继续保持这个系列水准,那么《驯龙高手》这一系列可以与《星战》和《指环王》系列配乐齐名的史诗配乐作品最后值得一提的自然是本片的动作乐章编曲一如前作般精彩绝伦,其中穿插着纷繁复杂的主题旋律,我们可以比较一下2部作品中的两个6分多钟的长曲目“Battling The Green Death”和“Battle of the Bewilderbeast”,这两曲可以代表着两部配乐作品最为精妙的动作乐章,同时也完全可以表明John Powell的动作乐章写作完全可以达到David Arnold和James Horner的高度20.Battling The Green Death00:14-00:42 battle theme00:42-00:56 battle theme01:12-01:19 battle theme B01:36-01:52 victory theme01:52-02:11 berk theme C02:23-02:38 victory theme02:47-02:53 berk theme B03:08-03:11 battle theme B03:27-03:42 battle theme03:57-04:10 untitled theme 204:15-04:30 untitled theme 204:31-04:46 flying theme A04:46-05:05 flying theme B05:07-05:21 flying theme A05:34-05:50 untitled theme 305:51-05:54 untitled theme 105:55-06:06 flying theme B12.Battle of the Bewilderbeast00:04-00:12 alpha theme00:15-00:22 alpha theme00:33-00:56 battle theme01:30-01:44 victory theme01:44-02:04 berk theme C02:07-02:14 love theme02:23-02:36 flying theme02:49-02:58 flying theme B03:02-03:09 alpha theme03:41-03:54 flying theme B04:22-04:43 drago theme05:05-05:24 battle theme B05:25-05:33 berk theme B05:34-05:39 alpha theme05:43-05:48 berk theme B(以上类容转载于北美票房吧)
在台湾跟驯龙高手系列说了再见。
(以下涉及剧透,请慎重)驯龙高手系列到此部The Hidden World结束。
初初放出片花时就开始关注了,也不停地臆想出很多种完结的可能,不过大多都是往Happy ending那方面去想的,而没想到真正的结局是离别。
从第一部一人一龙相遇到第二部携手共进到第三部的各奔前程,HTTYD历经10年终于完结,追了那么久心情真的十分复杂。
从剧情来说真的不比第一部那么精彩,甚至能猜到下一秒是什么剧情,要进行到什么地步。
但即使如此看到Toothless终于要离开Hiccup的时候还是有点难受。
原来,就算是无比契合的伙伴也要迎来离别的一天。
自第二部Hiccup当上了族长,Toothless当上了Alpha之后,一人一龙就开始了一次又一次营救龙的旅程,每次在Toothless的帮助下几乎都不曾失败过。
偏偏这一次,Toothless在反派的计划下遇到了自己的真爱Light Fury,Hiccup才意识到,虽然自己对婚姻还抱着怀疑态度,但自己的伙伴却是真的想拥有另一半了。
而且Light Fury对人类的警惕使他面临要放Toothless走的选择。
Hiccup最终还是选择帮助自己没有一点恋爱经验的伙伴,甚至给他装上了能让他自己飞行的尾巴,Toothless离开Hiccup后终于抱得美龙归,回到了龙境成为了真正的龙王。
Hiccup自己却陷入了怀疑自我的困境,他不确定自己没了Toothless之后是不是还能当好一个能带领大家更好的前进的族长,没有了龙,自己就一事无成了。
但Toothless没有了自己,才终于成为了独当一面的龙王。
放手是对的。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私心多想Toothless放弃一切回到Hiccup身边,一人一龙继续一起去当救龙的英雄,永远不说再见。
但是不行,虽然Toothless在Hiccup被龙群发现的时候救了他送了他回去,Light Fury也跟着回来了,但是没有人开心,因为分离和告别才是最好的选择。
果不其然,虎视眈眈已久的反派瞄准了这个机会,一举抓住了Toothless和他的小女朋友,号令了龙群,扬长而去。
Hiccup自责自己没有用还害了Toothless,原本Toothless应该有他更好的生活。
然后Astrid开解了他,告诉他他本来就很厉害,成功只是必然,而Toothless只是让这一切变得更简单。
(个人认为剧情到这里发展太快了,Astrid一句话立刻让Hiccup振作起来了。
)接下来的剧情走向想必大家也能猜到,Hiccup带领自己的同伴前去营救自己的龙,正义的一方打败了邪恶的一方。
这也让Hiccup意识到,虽然博克岛和龙携手并进,但随着龙群越来越庞大,博克岛会不堪重负,他们和龙群也会成为世界的靶子,是时候要放手了。
当所有博克岛的人一同解开龙身上的驾驶器具时,突然眼泪就冒了出来。
为了各自更好的发展,博克岛的人宁愿放手,让朝夕相处的龙同伴离开,让它们从此不受人类的伤害。
不过多年后Hiccup一家又再次和Toothless他们重逢的时候,又突然有点释怀了,哪怕不能再朝夕相对,但看见对方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好像离别也不是那么难过的事情了。
另外说句题外话,近年来好像有很多系列电影最后都是要和我们告别,制作他们的背后的人也都和我们告别或将要和我们告别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大有过这么多人和电影陪伴,真的非常的值,虽然我们最后都要收拾行装准备离开这个童话世界,但未来一定会更好吧。
1豆瓣有网友说,等了9年,终于等来了《驯龙高手》大结局,夜煞等到了光煞,但是他却依然没有找到那个和他一起看大结局的人。
而我却用周末两天的时间看完了《驯龙高手》一二三部,和番外《龙的礼物》,一次性跨越了9年的时光,在长长的时光之流中,看到了嗝嗝和无牙的成长历程。
刚好最近在阅读约瑟夫·坎贝尔的《千面英雄》,坎贝尔说,英雄的成长都遵循着同样的模式,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启程、启蒙、回归。
他的英雄之旅模型,影响了一大批导演、编剧、创作者和艺术家们。
这篇文章,我试着用英雄之旅模型分析一下《驯龙高手》的故事。
(第三部出现了美丽的飞龙光煞)2英雄之旅的第一部分,叫做启程。
英雄在平常的世界里生活着,突然之间,一个完全偶然事件,揭开了一个未知的世界,英雄和他还不太了解的力量之间发生了某种关系。
《驯龙高手》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在遥远寒冷的博克岛上,住着一群骁勇善战的维京人,他们常年受到龙族的掠夺,杀龙成为他们的本能。
族长的儿子嗝嗝没有继承父亲的英勇强壮,天资聪颖却身材弱小的他,无法在善战的族人中获得认同。
因此嗝嗝非常希望亲手猎杀一条龙,成为像父亲一样的猎龙英雄。
嗝嗝的父亲史图依克,是典型的维京人领袖,他虽然很爱嗝嗝,却一点也不了解儿子的聪明才智,认为嗝嗝的古怪想法只会给部落带来麻烦。
直到有一天,嗝嗝救了一只受伤的龙,龙族中最厉害的夜煞,他给它取了一个可爱的名字:无牙。
在与无牙的相处中,嗝嗝发现了龙族的可爱,发现它们并非想象中那样凶残狡诈,发现自己一直以来想猎杀一条龙的愿望是错误的,他根本无法下手杀死一条龙。
坎贝尔说,在英雄的成长过程中,会有一位导师。
部落的铁匠戈伯就是这样一位人物。
他很照顾嗝嗝,不会觉得他的想法古怪,他看到了嗝嗝的与众不同和领导潜质。
戈伯在与龙族的战争中失去了一只胳膊一条腿,却依然幽默风趣充满能量,热心的教导维京少年们成长。
因为无牙,嗝嗝了解了龙的特性,驯服了其他龙,他倾听并追随自己的内心,辨认出真正属于他的召唤,那就是与龙成为朋友,停止无休止的战争。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维京人与龙族不计前嫌,化敌为友,龙成为了维京人最好的伙伴和朋友。
电影中,除了嗝嗝,无牙也在进行一场英雄之旅。
无牙因为受伤失去了尾翼一侧,嗝嗝也因为最后的大战失去了一条腿。
他们之间互相陪伴,互相疗愈,彼此成就。
在这一旅程中,他们理解了无常与不朽之间的关系,找到自己的召唤。
(嗝嗝和无牙)3英雄之旅的第二部分,叫做启蒙。
在这个阶段,英雄进入了变幻不定、难以琢磨的冒险世界。
在这里,他必须要经受住一系列的考验。
《驯龙高手2》也是嗝嗝的启蒙之旅。
此时的他有很多的迷茫,他不想成为部落领袖,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
博克岛上,龙族和维京人和谐相处。
嗝嗝与无牙不停探索世界的边界,在探险旅途中,遇到了二十年前被龙抓走的母亲。
二十年来,母亲与龙族一起生活,学习它们的行为,发现了很多龙族的秘密,也成了它们强有力的守护者。
在英雄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对手激发他的潜能。
对手的水平,决定了英雄的水平高低。
嗝嗝遭遇了他最大的对手,另一个驯龙高手德雷格。
德雷格在童年时失去了父母,自己也因为龙失去了一只胳膊,所以他对龙充满了仇恨,他虽然可以驯龙,但是没有丝毫感情,只是把龙当做战争的工具。
他自封为龙之主宰,骄横冷酷,对违逆他的人绝不留情。
德雷格仿佛是黑暗面的嗝嗝自己,邪恶不羁、随心所欲不受控制,就像《西游记》中六耳猕猴之于孙悟空。
在与德雷格的激战中,德雷格和他驯养的龙,激发了嗝嗝和无牙的潜能,嗝嗝跨越了思想上的障碍,无牙也蜕变成了龙中之王,可以号令群龙。
经过这次大战和父亲的离世,嗝嗝获得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洞察力。
他明白了自己在万事万物当中的位置,知道了自己的职责所在。
(嗝嗝和女友阿丝翠德)4英雄之旅的第三部分,叫做归来。
英雄之旅的终点并不是宝藏、财富和恩赐,而是为了归来,把历险所得的一切带给社群。
在《驯龙高手3:隐秘之境》中,嗝嗝继承了父亲的使命,成为博克岛的新族长,他和伙伴们一起,探索未知世界,拯救更多的龙族。
随着越来越多的龙来到博克岛,嗝嗝心中有隐隐的不安,他想完成父亲的遗愿,探寻传说中的龙族故乡——隐密之境,希望在那里找到族人和龙族的栖息之地。
此时,一只美丽高雅的雌性光煞飞龙意外出现,无牙坠入了情网中,就像电影《机器人总动员》中瓦力遇到伊芙后,不顾一切追随一样,无牙追随着光煞找到了隐秘之境,也找到了彼此的归宿。
隐秘之境,是一个美到窒息的世外桃源,能够帮助龙族逃离猎人的追捕,让它们在这个神秘、魔幻、奇异的龙族乌托邦中,繁衍生息。
而人类在这里并不受欢迎,嗝嗝需要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
是继续留下无牙,还是放手让它在自己的世界翱翔?
太多的不舍,却必须放手,为了让彼此更好。
嗝嗝和无牙,各自回归了自己的世界,无牙带领着龙族到了隐秘之境,嗝嗝带领族人回到了博克岛。
没有龙的嗝嗝也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他还有朋友,他们一起长大,一起探险,一起战斗,尤其是女友阿丝翠德,她勇敢坚毅,美丽聪慧,对嗝嗝的影响和帮助极大。
她第一个发现了嗝嗝和无牙的秘密,之后的许多历险和战斗,她都陪伴在嗝嗝身边。
她一直相信嗝嗝,每当嗝嗝遭遇重大挫折,她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开导和鼓励他,让他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让他有勇气面对接踵而来的挑战,有勇气拥抱无常。
就像坎贝尔说的,在神话当中,女性是原初女神,是宇宙大地天空,是全然的存在,是全然的神。
阿丝翠德的力量是心理上的,是有魔力的,是激发嗝嗝的活力,是为嗝嗝带来力量的因素。
多年后嗝嗝带着阿丝翠德和一双儿女乘船出海寻找无牙,当无牙和光煞带着三个可爱的小飞龙出现时,我的眼泪再也无法抑制,为这个已经结束的故事,也为这个大团圆的美好结局。
想到猫的寿命平均只有15年,大牙5岁了。
看电影的时候想到终需一别的时刻,一个大叔也是泪目了。。
看到有影评说剧情什么的不及格或狗尾续貂,虽然觉得有些道理,但对于真心喜欢的人来说,这更像是许久才见一次的老朋友聚会,即使只是无牙仔和伙伴们的日常,没有剧情也想看啊!
何况二三部不是没有主题内核,第二部是一个男孩的成长蜕变,第三部是爱的成全与告别。
当然任何电影都有它适合的受众,不同的人评论从高到低都是正常的。
只是觉得有时候人哦,慢慢地就长大了,老成了,很难再体会那么单纯的情感与趣味。
对于驯龙高手系列的期待,还是来自第一部的惊艳。
威猛维京部落里与众不同的瘦弱男孩,传说中已灭绝的龙王,偶然而遇。
一个腿残,一个尾断,同样残缺的一人一龙,组合在一起却虎虎生风,彼此成就,达至完整。
有些自卑的小小少年对未来重新燃起憧憬,无法飞翔的孤独龙王也得以再次遨游天际。
通过跟龙的相处,少年发现龙并不是传统认知中的暴虐成性,反而可以通过很多方法加以驯服,于是少年梦想打破屠龙传统,改变族人与龙的关系,从害怕到熟悉,从敌对到驯养,多么的理想主义,多么的热血青春。
第一部兜兜转转地达成和解,第二部热热闹闹地和平共处,到了第三部,却是凄凄惨惨地放龙归野。
理想主义终于破灭,少年终于成为大叔,龙王回归龙族,酋长回归部落,情意虽在,但也只能互不打扰,各自安好。
对于第三部,基本上两个字可以概括:失望。
剧情:好尴尬…… 突然就去抢龙,保护龙却没有规划,博克岛龙满为患,反而成为龙猎人的目标,突然决定举族搬迁,突然又决定定居了,然后突然又决定全族都把龙放生了,想干嘛就干嘛还一呼百应,酋长这么好当的嘛???
还是无牙仔谈恋爱比较好看……黑白双煞(bushi)空中起舞,自带烟火还能变魔术一样玩消失,多酷炫。
男主想找个隐秘之地藏起来,让族人和龙和谐相处,已经够退缩了,但尤其不能理解的是,男主去了一次世界边缘被龙轰出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尝试过任何办法去建立连接,努力了多年的人龙和谐相处的伟大计划于是被永远搁置。???
老大你能不能再多努力一下?
这么容易就放弃,是被催婚催傻了吗?
画面:难以超越…… 无牙仔还是在用力卖萌,然而越来越像一条狗…… 世界尽头的视觉还是很美很震撼的,然而多部动画电影里的绝美仙境都长得差不多,一水儿的荧光色,还是会审美疲劳的…… 龙飞翔的画面依然是相当炫的,然而看着两条龙浓情蜜意地谈恋爱,单身狗很容易变成柠檬精…… 内核:成长的落寞……如果说第一部是个精彩的开头,多条故事线都指向青春、成长和理想。
那么第三部就是一个不得不完成的结尾,总带着落寞得有点灰暗的色彩。
弱小的少年遇到了神奇的龙,经历了英雄之旅,实现了理想,成就了高光时刻,成为传奇。
然后呢?
理想总会破灭,人总要面对现实,回归自己的生活。
传奇终将回归平淡,英雄终将变回凡人。
这样的生活里,有妻子,有孩子,有族人,有责任,但是,没有龙。
电影的结尾让人感慨,成熟的酋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看龙。
告诉孩子,不用怕,龙是父亲的朋友,人龙情谊动人,家族传承感人。
然而,其他的龙还是不会靠近,其他的人也还是会屠龙,世界改变了吗?
驯龙高手系列告诉我们,一个传奇故事,会让人心向往之,却无法带来实际的改变。
世界,真的会变吗?
理想主义,永远都会破灭吗?
剧本敷衍到这个地步是怕一个动机如此变态的反派好好写的话会毁天灭地吗,奇观方面最多是前两部的减料克隆版(真的不要再拍了不然给零分了啊
【C15】温馨提示:没有彩蛋
九年前看第一部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今已是完美的再见。九年时间,hiccup学会勇敢,遇见挚友,经历试炼,成为勇士。期间虽然失去了父亲,但成长为更为懂得爱与失去的男人。看到hiccup教孩子们举起手,等toothless的头来轻轻靠上的结尾难以不流泪。从train your dragon到know what love is,虽不舍陪伴,为了守护生命的自由,最好的归宿还是let go吧,让龙成为永远的秘密,却永不相忘。花边:1.影片结尾credits很有创意,值得坐到最后。2.无论是龙还是其他creature,只要是美国人画的都属旺财。
龙大不中留
最近非常严格。。。实在不怎么好看。。。
两条龙之间层次单薄的互动占篇幅太多了,有卖萌灌水之嫌,故事整体又新意不足。2、3确实已不复开篇的惊艳,此刻收官可谓恰逢其时。
这不是恋爱是发情,到最后也没搞明白白龙咋就不是两面三刀冷碧池了,由性生爱吗。凯尔特音乐不错,也只是“新”,其他庸俗交响要吐了。台词垃圾,剧本糟糕。没有龙相当于没有屌,痿到不行。hidden world不属于人类,人类太脏了。
3.5 反派手上有一只光煞 结果只是拿她去色诱夜煞?
没有想到顺顺居然这么爱这个系列,连打斗都不怕了。我看了开头和结尾。#20190331
又是父子!!!又是父子!!!我受不了了!!家庭核心这种能不能少一点
大型动作场面一律不喜欢,但不得不说好莱坞动画在价值输出上真的很让人佩服。how to train a dragon如果说在前两部更注重how(其实我记不清了),那么这一次就在讨论train本身:to train is not to own,to train is to love以及to love is to free。除了完成主人公的自我认知,电影还试图给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共存问题提出一个设想,反派的“人类至上”显然不可取,而主角一开始深信的“和谐共生”也不现实(并且带有某种“人类至上”的一厢情愿),那么真正合理的方法有吗?可能有,但它没有独断地告诉我们是什么,而是说,我们应先互不相扰,细细思考。换句话说,电影从本质上否认了人类之于自然的话语权,这是我觉得它最厉害的地方
老套、熟悉的成长过程,果然行货
完美谢幕。最后Hiccup长成了Adrien Brody
看哭了看哭了,众神的时代结束了。
很开心小嗝嗝的妻子最后骑得还是沙里飞不是亮煞 做朋友就要从一而终
撸夜煞!撸光煞!
祝大家早日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归寻属于你们的“隐秘之境”。
龙都找到对象了。。。
观影体验极度无聊。北美低上座率已在预料之中。说实在的这部片让我感受到好莱坞动画电影制作的敷衍的疲惫和黔驴技穷。尤其是剧本撰写层面,编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基本上已经达到一个极度饱和甚至厌倦的状态。全片毫无跌宕起伏,全程好莱坞流水线大团圆结局套路,泪点和笑点都很敷衍观众。在影院直观体验就是:“诶怎么好像什么都没发生boss就死了就莫名其妙强行大团圆结局了呢?”毫无哲学方面的思考,相比之下同期的乐高大电影就颇有新意。反派弱鸡毫无存在感,看得出即使宣传力度极力营造惊险刺激一波三折的黑暗氛围,也挽救不了成片出来的无聊乏味。大概江郎才尽不过如此。近几年的好莱坞电影屡次证明了美国是一个完全没有文化的国家。(坐等中华文化元素的动画电影崛起)
动作还是那么优秀,龙群指向不清楚。本可以很深刻的结尾,前面铺垫少,也就莫名其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