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电影节在前两年相继选择华语片《黄金时代》和《老炮儿》作为闭幕片后,今年选择了即将在北美上映的新版《豪勇七蛟龙》。
黑人影帝丹泽尔·华盛顿,“星爵”帕拉特、文艺片专业户伊桑·霍克还有韩国影帝李秉宪等七位主演组成的明星阵容,既有威尼斯相中的红毯关注度,在票房上也有相当程度的号召力。
新版《豪勇七蛟龙》翻拍自1960年的同名影片,故事来源于黑泽明的《七武士》,恰巧,这部在1954年获得银狮奖的经典作品在今年也以修复版的形式重登水城。
《七武士》作为世界电影史上的重要作品,曾被《电影旬报》评为日本电影史上的首位佳作,被《电影世界》拥上五十大武士电影的首位,在《视与听》每十年评选一次的世界十大电影中,它在1982年入选影评人选择的十大佳作,虽然在之后的3次评选都没有进入影评人十佳,但在1992年和2002年的导演选择中,它都成功入选。
或许从该结果来看,相对于电影学者,《七武士》对导演和电影创作者的影响要更大。
《七武士》从东方及至西方电影的横向交融,在这60多年的岁月纵深中,影响力可谓遍布世界,穿透历史。
从《七武士》到新版《豪勇七蛟龙》,被黑泽明这部伟大作品所影响的电影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但是,能从银幕上清晰明辨抑或暗中窥见的也可以做个不完全统计式的盘点了。
《七武士》的美版,港版,动画版《七武士》在1956年于美国上映后,便被有着“传统摄影棚导演”之称的约翰·斯特奇斯改编成《豪勇七蛟龙》(又名《七侠荡寇志》),尤·伯连纳,史蒂夫·麦奎因,查尔斯·布朗森等当时红极一时的演员让该片斩下不俗票房。
但是,将武士片移植到西部荒漠,它的故事背景,样貌质地和精神意义相比《七武士》就已大相径庭,不仅换了皮囊,也失了内核。
在情节上承袭了“农民被强盗抢劫—筹钱雇佣七个武士对抗强盗—最后四武士罹难”的套路和模板,在人物设计上,尤·伯连纳饰演了美版的勘兵卫,他们都有着智慧的光头(题外话,尤·伯连纳是美国第一个光头偶像),但勘兵卫的武士精神显然不是用一颗头颅就能照猫画虎的。
美版将菊千代和胜四郎融为一角,乳臭未干,未真正成为牛仔的农民儿子,莽撞又充满锐气和正义感,性格融合了,只是胜四郎与志乃的孽缘却被设定成典型又俗套的美好爱情模式,更令人不解的是,在“胜四郎”持枪勘察敌情时,莫名加了场女生的表白戏,突兀又生硬。
新增的一名“武士”则是一个贪恋钱财宝藏的牛仔,这一改编符合了西部世界的利益现实和世俗况味,接了地气。
而《七武士》中经典的雨中大战场面,在美版中也只能转换为牛仔与强盗间几发洋枪炮火的火拼对决,特别是四个牛仔在片中的死法,设计得刻意又随意,表演也夸张得不合时宜。
《七武士》中关于农民与武士阶层的对立,关于武士阶级的消亡和青黄不接在《豪勇七蛟龙》中无奈失了表现价值,黑泽明在结尾借勘兵卫之口亮出的那句复杂又意味深长的“胜利的不是武士,而是农民”的由衷感慨也在美版中变了味:豪情壮志与惩恶扬善,以及绝对政治正确的种族议题。
七武士》之于日本的封建历史与社会现实自然不能直接嫁接到美利坚大地,但《豪勇七蛟龙》显现于银幕上的也就是一次遵循了西部片主流法则和精神内涵的商业化改编,而它最大的价值,可能就是那首永远会出现在各大颁奖典礼上的不朽名曲。
1989年的港片《忠义群英》同样集结了一堆巨星,“七武士”由郑少秋、梁朝伟、张学友、林国斌 、莫少聪、午马 和成奎安分别扮演。
这部电影将背景设为民国军阀时期,但严格意义上改编的不是《七武士》,而是照搬了《豪勇七蛟龙》的故事原本。
午马一角对应了《豪勇七蛟龙》中贪图宝藏的枪手,连濒死说的都是相似的台词。
梁朝伟则是美版中的年轻牛仔,最后留下村庄的剧情设定和美版完全一致,而在还没被王家卫贴上忧郁标签前,梁朝伟是该片绝对的喜剧担当,而这部电影所注重的喜剧性就是和原版,美版最大的不同。
电影中七个侠义好汉和军阀的对决运用了“地道战”的巧思,但也有个令人笑掉大牙的bug:敌方可以完全不用换子弹,无限发扫荡村庄。
片方甚至在最后还强加了一场毫无逻辑的让郑少秋与军阀头目单枪匹马对战的戏。
对于“勘兵卫”郑少秋,基本只有秀脸的功能,没有在片中发挥任何智慧,军阀背景也可能是为了让他穿上军大衣耍帅罢了。
但,《忠义群英》的山寨和粗糙以及混乱的逻辑本就是港片在那个年代的通病和典型产物。
至于动画版《七武士》,暂不提2004年直接改编的同名日本动画,皮克斯1998年的动画电影《虫虫危机》,故事中蚂蚁协同马戏团中的蜘蛛,螳螂,毛毛虫,蝴蝶,竹节虫,瓢虫等一起驱逐蝗虫统治,这个故事蓝本不难看出直接受《七武士》启发。
《七武士》影响范围之广,可见一斑。
《七武士》的“影武者”《七武士》为日本重建了武士片。
早期兴起的日本武士电影被称为“武打片”(Chanbara),该类型来自歌舞伎剧院,与武士阶层和历史无关,只注重动作场面。
到了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讲述封建时代的古装剧或称时代剧聚焦于武士阶层个人和社会秩序的关系,以“剑戟王”阪东妻三郎为代表的一些作品就是明证。
30年代战前的日本在左派意识的驱动下,也出现了一些反叛武士的形象,但在山中贞雄的武士片中(如1937年的《人情纸风船》),其对武士道精神的质疑和对日本社会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黑泽明和《七武士》。
二战时期的日本,武士片数量有所下降。
战败又结束被美国占领后的日本,不再受电影检查制度以及武士道中民族主义和民主精神不相容的价值束缚,武士片走向复兴,也就在这时,黑泽明兴起了重塑武士片的野心,并以《七武士》突破了传统武士片的格局和视野,它不仅兼容了武士片斗剑的娱乐性,也在喜剧和悲剧的调和中引发阶层对立和道德自省。
黑泽明的《七武士》引领起了50年代到60年代武士片的黄金时代,其后的武士电影多少闪现着它的身姿光影。
除了《七武士》之于日本电影史的伟大意义,这个只用了45天就写出的剧本,在历史沉淀中还证明了其叙事模式的经久不衰,就像《西游记》收徒,《水浒传》集结梁山好汉,以及《三侠五义》的行侠仗义,读者和观众对新人物,新出场和团队作战一事永远保有强大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首先,工藤荣一1961年拍摄的《十三刺客》就可视为对《七武士》于剧作结构上的致敬和效仿。
它沿袭了《七武士》中进展式的流程和结构,将叙事中心集中在十三名武士如何被召集以及整个政治刺杀的过程,而召集的方式也有意模仿了《七武士》的做法,只是在十三个角色的塑造上力有不逮。
同样,许多美国影片在故事内容上也深受《七武士》的影响,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就指出两部在60年代受到《七武士》启发的电影。
一部是《纳瓦隆大炮》,又名《六壮士》,集结了格里高利·派克等六位好莱坞顶级明星,6人小队组团摧毁德国大炮的故事和《十三刺客》一样是被灌注了政治命题的“七武士”;另一部则是《十二金刚》,昆汀·塔伦蒂诺从中偷了不少料,它可看作《无耻混蛋》的前身。
香港武打片和武侠电影受《七武士》影响最深,不仅片种的相似性易于学习和模仿,香港电影人也几乎人人都爱黑泽明。
胡金铨看完《七武士》后曾发出感慨,“如果以它为榜样,可能会把《忠烈图》拍得更好”。
大导演张彻的作品《五虎将》讲述三义士联合村民抗匪,故事上有《七武士》的痕迹,不仅限于此,他的《五毒》、《荡寇志》在故事上也有着相同的套路。
徐克也是黑泽明的大粉丝,2005年饱受非议的《七剑》虽改编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但他直言不讳是在向黑泽明致敬,他就曾表示要用《七剑》来回应《七武士》,希望通过对七位侠客的叙述,重走黑泽明的创作之路。
而2014年的《智取威虎山》,那一场雪中的夹皮沟保卫战就有着明显的《七武士》中雨战编排的痕迹。
另一个超级粉丝是杜琪峰,他的《柔道龙虎榜》以黑泽明的《姿三四郎》为创作灵感,更以片尾字幕直接向黑泽明致敬。
而他那部只花了19天就拍摄完成又在根本上挽救了“银河映像”的《枪火》,五个保镖保护黑社会老大的故事,不难猜测,原始素材就源于《七武士》。
陈可辛监制的《十月围城》、内地电影《我的唐朝兄弟》还有台湾导演王童的作品《策马入林》,故事脉络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可见《七武士》的踪迹。
黑泽明的风格与技法 《七武士》的门下学徒
吴宇森的暴力美学师承香港的张彻,美国的萨姆·佩金帕还有日本的黑泽明,而佩金帕的“师父”就是黑泽明,黑泽明则受西部片大导约翰·福特的影响。
萨姆·佩金帕曾说过:“我希望能拍一部西部片,像黑泽明拍的‘西部片’那样”,而他的《日落黄沙》就是一部对《七武士》在风格与技术上的学习和延伸。
《七武士》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完美协调长焦镜头与多机位拍摄;交叉剪辑和分离角度的剪辑以及对慢镜头和声效的精妙运用。
《日落黄沙》就借鉴了《七武士》最后高潮战的拍摄方式,全片同样使用多台摄影机,并配以长焦镜头的推拉,而对空间的分离剪切同样受黑泽明90度直角视轴切换的启发。
《七武士》雨中大战的机位调度图在《七武士》一个群众目睹盗贼死亡的场景中,黑泽明在三个表现围观群众反应的匀速镜头中切入了三个分割开的慢镜头,同时放大了孩子的哭声、母亲的叫声和风声,这种影像和声效搭配的不一致,加重了视觉的表现力和声音的可视化。
在《日落黄沙》的开场和结尾两场枪战戏中,我们都可以清楚看见萨姆·佩金帕像黑泽明那样在正常速度的镜头中分别剪切进了多个慢镜头。
对于这样的效仿,《日落黄沙》的编剧直接承认,“我在写剧本时刚好看了《七武士》,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慢镜头在动作场景里应用,所以我把慢动作的暴力场景加进去了”。
在黑泽明“师爷”和佩金帕“师父”的引导下,吴宇森则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慢镜头美学,他用音乐的催响或白鸽的飞扬让慢镜中的影像更有血性和浪漫色彩,以此强化英雄主义。
比如,《英雄本色》中小马哥为阿豪报仇的那个潇洒英姿。
而谈及《七武士》之于吴宇森的意义,也不可绕过《赤壁》。
《赤壁》中从大场面采用多机位拍摄,剪辑中使用划入划出到改编战役强调团结就是力量的正能量价值观,都在不同层面向《七武士》致敬。
新好莱坞电影四杰科波拉、斯皮尔伯格、马丁·斯科塞斯和乔治·卢卡斯,他们也都是黑泽明的门下之徒,比如,《教父》中经典的婚礼段落模仿了黑泽明的《恶汉甜梦》,《夺宝奇兵》则有着《天国与地狱》的影子。
乔治·卢卡斯也坦诚《星球大战》的创作灵感来自《战国英豪》,但仔细发现,就算3PO和R2D2的角色设计参照了《战国英豪》中的两个农民,尤达大师的某些动作和形象却也像极了《七武士》中的勘兵卫。
不但如此,乔治·卢卡斯在动作设计和分镜构图上也有直接搬挪《七武士》的嫌疑。
从文本叙事到风格技巧,《七武士》的“影子武士”已无法精确计算,它目前的影响力也不仅止于新版《豪勇七蛟龙》。
《蝙蝠侠大战超人》的导演扎克·施耐德已经透露,他执导的最新电影《正义联盟》会像《七武士》的故事那样,蝙蝠侠召集超人、神奇女侠、闪电侠、海王、钢骨等人共同对抗银河系的黑暗君主。
可见,《七武士》这个屡试不爽的组团抗敌的经典故事,电影创作者们又要从美国西部片,香港武打片,迪士尼动画片套路到超级英雄电影了。
不说正确,看电影还惦记着政治正确的人,你累不累啊,还看啥看?
大家都说人物塑造不够丰富,但是我认为2小时多的片子能够拍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这里只说我理解的人物状况。
山姆肯定要先说,很多人都说他为了私仇扯着正义的旗子教唆一帮豪杰去干一件傻事。
其实,在他和goodnight对话的时候,就暗示了,这一次也许就是私仇,只是到底有多大的仇恨,最后才被揭开,这怎么能说烂尾呢?
另外,难道就没有人怀疑他的身份么?
真的是7州巡抚?
还是只是赏金猎人?
所以,这么一个角色,绝对是可以有阴暗面的。
星爵真的很亮,很多人看不清为啥后面飞得他去完成最后的献祭,我们看看几个片段:他被双枪兄弟劫持的时候,杀了哥哥,没杀弟弟,为什么?
理由很简单,哥哥动了他的枪,他太有原则了,动了他的枪的人都得死。
所以,他欠山脉的马钱,所以要一起去。
星爵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角色,自恋,执着,嗜酒。
正常的人如果看到酒就离不开,一定有很多伤心事,一定会在某个时刻生无所恋也要耀眼夺目!
所以最后由他去完成悲壮的绝杀!
墨西哥人,去的理由只有一个,因为山姆说这样就不再接他的悬赏。
这是一个正常人看上去很奇怪的理由,然而他是被悬赏的疯子,因为他和死人一起睡,理由就是死人不会吵醒他。
嘿嘿,这样的角色,凭着山姆那句话肯定会一起走,因为他要看看山姆凭什么可以追杀自己。
霍恩,他的出场就告诉了他的作风,我要拿回我的东西。
而且他屠杀过200多个印第安人,并且要割头皮。
而在大决战阶段,他不断的祷告,说明他不是那种变态杀人狂,而且曾经的历史让他非常的矛盾。
记得他说过自己的妻儿么?
他说很短暂的时候,是非常的平和和幸福的,所以他的故事很深,而在这个时候,一个中年妇女给他缝补了衣服,这个女人并不知道他的历史,在七个人里面选择了霍恩,说明霍恩本身吐露着善...最后死在印第安酋长手里,看到最后释怀的笑了么?
也许外国人不谈因果报应,但是这种循环他们应该以另外一种形式理解的,所以被射中的时候表情从愤怒到不屈到释怀,这都是有心路的。
说完霍恩,其实应该说red harvese,很多人不理解这样一个印第安人为啥会加入队伍,仅仅是因为政治正确?
其实不然,他的一出场就说明了问题:看到一个印第安人带着武器,就一定会看到一群印第安人包围你,而red出场的时候,就一个人,真的一个人,说明他被孤立了。
这种孤立两种情况,他被抛弃或者他抛弃集体,这个不需要深究。
他加入团队或许只是他想出去看看,因为他一直没有融入,吃饭时候的嫌弃,开玩笑的僵硬,知道最后他用英语说饿了,这才是真的融入,或许他找到了自己想要的。
而最后手刃自己所不齿的另外一个酋长,恰恰证明他想找一个真正的自己,他也找到了!
比利不用多说,亚裔的坚韧,容忍,忠诚都有,他认可了goodnight,就会一直追随,而且坚信最后goodnight会回来。
goodnight真的要好好研究,很多人不理解他走而复回,其实是正常的。
goodnight可以说是为名所困最典型的例子。
内战成名,而且他很享受,因为在帮比利收钱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而又为自己的作为忏悔,导致无法开枪杀人。
最让我触动的是,让他给农民示范射击,我真的以为他浪得虚名或者心理障碍,没想到竟然如此之猛!
他走是因为他知道山姆的事情和自己的心理,他回来是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活于名下,最终要给自己一个选择死在哪里的权利!
这个团队的组建因为看似随机的队员的性格反而变成了必然!
也因此才有让人血脉喷张的种种场面。
最后说说很多人说近似烂尾的结局吧,我反而觉得不是烂尾,本来我以为会用教堂的钟把伯格压死,后面演到伯格说就算你把我杀死也释放不了你的仇恨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看见恶魔》,真的恶人在临死前是不会忏悔的,所以女主出现了,不需要忏悔,只要结束。
阿门!
2021.09.29
在一个山谷里,有个美丽的地方叫玫瑰溪。
可是自从一个叫巴塞罗谬·鲍格的恶棍取得了一座山的采矿权后,毗邻玫瑰溪小镇居民就大难临头了。
那个年代采运金子真的是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因此鲍格拥有一支雇佣兵组成的军队,鲍格信奉这个国家天佑资本主义,因此肆无忌惮的强取豪夺,滥杀无辜,烧毁教堂,牧师被殴打驱除。
这一切目的只有一个,掠夺农民的土地,开金矿来攫取暴利。
镇子上的居民心不齐,警长被收买,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几个坚持正义的人都被干掉,这个地方视乎再没有人能阻止鲍格的恶行了。
这个时候据玫瑰溪四天路程的一个镇子来了一个叫山姆·齐索姆的黑人枪手,一上来就连续干掉了酒馆老板和几个想反抗的人,招来治安官,山姆才亮明身份,原来他是堪萨斯州威奇托巡回法庭的宣过誓的缉拿警,还是印第安人保留区、阿肯色州、内布拉斯加州和其他七个州的持证治安官员,被杀的酒馆老板就是因内布拉斯加州刑事罪被通缉的罪犯,外号“火药丹”。
玫瑰溪刚刚失去丈夫马修的寡妇艾玛·卡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齐索姆终于同意去他们那里伸张正义。
法拉第是个不错的枪手,可惜还是个打牌作弊嗜赌成性的赌徒,被人追杀,结果反手杀了对方。
就这样一路杀戮,一路招募,一共网罗了包括法拉第在内的六个各路高手,绿林好汉,加上齐索姆,正好是豪迈英勇的七蛟龙。
第一回合,一场酣畅淋漓的杀戮,七人各显神通,先灭了镇上贪赃枉法的黑警,再杀光镇子上所有鲍勃的人。
接着统一全镇人的思想,动员全镇的人全民抗战,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备战,训练这群用惯锄头的农民舞刀弄枪。
第二回合,突袭鲍勃的矿山,借着采矿的爆炸声,鲍格的看守们被远距离的射杀掉。
策反矿工加入山姆的团队,抢夺炸药库,炸药陡然增添了众人的底气。
不过七个蛟龙中有人已经浪得虚名,嗜血的生涯早已让古德奈特·罗比乔吓破了胆,得了战争恐惧症,心中有个魔鬼,精神崩溃不敢继续杀人,曾经的传奇神枪手早已徒有虚名。
这个秘密只有比尔知道,法拉第一度怀疑过,被古德奈特精彩的打靶子表演给糊弄过去了。
不过明察秋毫的齐索姆视乎也发现了,但他看破不说破。
可是罗比乔还是临阵逃脱当了一个逃兵。
七蛟龙排兵布阵,设下天罗地网,只等鲍格带人来钻。
鲍格也不是吃素的,他也准备了新式秘密武器,一挺格林机枪,在那个年代妥妥的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了这种武器,灭一个镇子不在话下,于是一场血腥杀戮开始了。
上半场完全按照齐索姆的谋划和设计进行,鲍格的二百人马损兵折将,伤亡殆尽;下半场开始,古德奈特王者归来,却带来了噩耗,魔鬼来了,原来让古德奈特魂飞魄散的心中魔鬼就是格林机关枪。
鲍格的秘密武器登场,战争态势瞬间逆转,格林机关枪以一当百,所到之处,片甲不留。
整个镇子千疮百孔,弹痕累累。
七蛟龙和村民更是伤亡惨重,非死即伤。
最终在古德奈特和比利的拼死掩护下,法拉第骑马冲出镇子,舍命施以美版的“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之计,才趁其不备,近距离用炸药毁了杀人魔鬼。
鲍格终于杀进了一片寂静的镇子,突然殡仪馆里传来歌声,鲍格仅剩的两个打手刚冲进去就被打死。
齐索姆走了出来,现在齐索姆和鲍格终于面对面了。
鲍格质疑“我们以前有仇?
”还真有仇。
1867年10月14日,鲍格雇佣南方军叛军,在堪萨斯州烧杀掳掠,霸占土地,杀死了齐索姆的母亲和两个妹妹,齐索姆也差点没吊死。
鲍勃终于想起来了自己以前的恶行,可是晚了,一声枪响,鲍格命丧卡伦枪下。
玫瑰溪的百姓得救了,他们走出家门,千恩万谢感激拯救者,齐索姆带着剩下的两个同伴策马扬鞭,疾驰而去。
而比利·罗克斯、古德奈特·罗比乔、约西亚·法拉第、杰克·霍恩,永远的留在了玫瑰溪。
“无论他们以前是什么人,在这里,在最后,他们每一个都是顶天立地的勇士,他们为弱小的人而战,也为此献出生命,去赢回并不属于他们的东西,这种行为叫做豪迈英勇。
”
很久没有看那么舒服的西部枪战片了 剧情和言论不说 当男主角进第一次进酒吧那三枪打的帅爆炸了 李秉宪刀法牛逼 眼神到位 星爵牺牲那刻反派帮他点烟致意!
这都是多么热血汉子的情节!
很多现代电影里缺少了!
看完刚想关闭 片尾曲竟然是80年代著名万宝路香烟广告曲 妈的!
牛逼到流泪!
最近很欣赏美国西部片,虽然没有黑泽明拍得精美且有意义,但是有自然的美国风格,豁达爽朗与男人的过去,与州长的«背水一战»有像似的地方,可惜我最喜欢的星爵被炸成了渣。
一遍吃炸鸡喝可乐看的,现代化镜头下西部风,很自然,这已经很难得了,虽然剧本情节上有不足(例如那个杀了很多印第安人的那位不该与那个部落里的人发生点手脚吗?
那最终大boss也可以在自己人都死的差不多的时候跑了。
七个人中有的几个保护镇民的目的很难令人信服,大概可以归于美国的豁达或者英雄主义了),但这种在翻拍的电影中已经很难得了(突然发现美国在翻拍电影上很有一套,可能文化上面有相似的地方较多吧),这画面风格 情节和枪战画面已经配开个VIP或者下个6个G了。
以后要多出几部多好呀,嘿嘿!
想到啥写啥 涉嫌严重剧透 若你有观赏计划 请现在离开若您看过了 自便。
牛仔 西部片 片尾华盛顿与大魔王决斗 想到大镖客七个人 当然是七武士七武士里 七位都是理想主义者本片除了华盛顿有私怨要了 其他人基本可以认为是做点好事本片没有七武士那么细致而且是枪战没有七武士白刃战那么刺激过瘾可也有爽到的地方引用迪达拉先生的一句话艺术就是爆炸万万没想七武士总共流寇就大概三十骑七牛仔这上场开胃菜就零损干掉二十二个佣兵大魔王最后总攻带了多少人不清楚 应该有七十骑以上小镇怎么布防 怎么教育村民设防的细节很少就东方人耍了两下刀 万万没想到 村民们居然嫌麻烦全走了 真不给面子。。。
几个爆炸真的看的很爽 七武士过瘾在于 流寇跟葫芦娃一样TMD 同伙去一个没一个去一个没一个 还往里头送 很久才反应过来不对 丫的关门打狗然后武士们带领村民用长矛截杀这里 爆炸应该包办了半数佣兵然后阵地战 帐篷 地道奇袭解决好多 巷战 突袭蚕食零散的几骑 本来还想 那佣兵都差不多打光了难道进度条的最后是 牛仔们站村口大魔王带剩下十四骑在远方互飙垃圾话“你过来呀”“你TMD你咋不过来啊”。。。。。。
开挂一样的来了加特林。。。
一模一样的味道 死了四个牛仔 剩下三人华盛顿抓着大魔王要勒死他这事才正道以德报怨 何以报德?
可惜最后女主为保护华盛顿 击杀了大魔王没被勒死差评。
以少胜多 需要在自己的“主场”熟识地形优势 设置陷阱 简易防御工事 关门打狗 大魔王轻敌了哦 七武士的流寇头子也是星爵送上一记人肉炸弹 倒让我有点心疼独眼龙佣兵丫给你点了生命中最后一根雪茄呢。。。
华盛顿很帅 在黑哥里也是难得了over。
老版改编自七武士,这个翻拍自老版,很显然已经丧失了七武士的灵魂,甚至连同为西部牛仔的原版也不如,单纯的杀戮,没有为了正义、侠义或公义等令人信服的理由就来到这里送死,好像是那个黑人让来就来了,就是因为朋友的邀请,甚至都不是因为义愤填膺?
牛仔就是一言不合就干架,士为知己者死?
毫无怨言的没有一己私利甚至什么理由都没有就为别人献出生命?
我好像理解为什么美国人总是爱往别的国家派兵帮助人家,原来这就是维护正义的人道主义呀,原来美国热衷于维护世界和平,爱管闲事当人权警察,单纯的是因为牛仔精神,想要维护正义,不是因为石油呀。
虽然是双方在拿出手摇加特林为节点前后互相单方面的杀戮,就好像是一个源氏一个半藏和五个麦克雷在打PvE,后来敌方派来了堡垒直接干翻,战斗力差距这么明显,西部世界那不是任这七个人走,那还有我范德林德帮什么事。
最后死的只留下了一个黑人一个墨西哥人一个印第安人三个少数族裔,真是政治正确,但是李秉宪到底是哪里人,是一个学了日本武术流落中国的韩国人?
片中的另一个印第安人甚至安排让印第安人猎手得死在他手上,最后还是被同类杀死的。
我觉得这部片子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纯粹的感受,不管是每个人入伙的动机是否纯正,他们的行为都诠释了英雄二字,在这种精神的加持下,那些看似重要的理由,情节,都可以被弱化,他们不用多说话,站在那里就是个完美的故事,他们对自己底线和原则的坚守,不需要理由只要对味的相处模式,或许在正常人堆里他们是异类,但是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有种无言的默契,或许因为他们都是孤胆英雄吧,总之这种爽快的感觉真是让人着迷
《豪勇七蛟龙》近代西部牛仔版《七勇士》这片就算第三次看还是感觉不错。
美国西部牛仔片有种独特的风味,但我个人没有这方面的偏好,所以高评分的美剧《西部世界》我认为是一部伪科幻剧,最多只能3.5星。
近代西部牛仔版《七勇士》编剧组的名单中,黑泽明排第一位,应该是出于对原版创作者的尊重吧。
故事、人物、场影都做得不错,相对于《七勇士》略逊,但有另一种精彩,算不上经典也算得上杰作了。
————————————————20200602
为什么《七武士》对电影界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这部电影在多个领域被改编,除了好莱坞的两次改编,我还看过一部科幻题材的日本动画片也改编自这部巨作。
除此之外,更别提其对大量影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好莱坞对《七武士》的改编最为有趣,背景设在西部,牛仔置换了武士,拓荒者们替代了农民,1960年改了一次还不够,就在2016年又来了一次,这实在是有趣的事情。
好莱坞的两次《七武士》改编,阵容都不差,2016年版的《豪勇七蛟龙》更是让丹泽尔 华盛顿领衔,继《被解放的姜戈》后,黑人再度在西部片中成为主角。
在我看来,《七武士》的叙事本身,确实是很对好莱坞口味的架构,也与商业电影非常兼容。
在黑泽明版的《七武士》中,抛开他试图表现的主题,整个故事结构也是如今很多电影大片的经典结构。
1.英雄主义:这是一种人类历史上,永恒的具有感召力的精神力量,无论人类电影发展过程中,如何现代、后现代解构,这种古典主义的情怀依然撩人。
一帮落魄的武士,勇敢的面对强悍的敌人,以自己的牺牲保全一方水土的宁静,当然,他们的动机似乎不纯,但是这恰恰是该剧本另一个优势。
2.不完美的英雄战胜自我:高大全的银幕审美,如今已经式微,它会产生出于观众的距离感,不易激发共鸣。
而早在《七武士》中,黑泽明镜头下的武士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缺陷,三船敏郎扮演的菊千代可谓其中代表。
是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那是神仙,克服自身的贪念与懦弱的英雄才是人间的英雄。
这批人聚拢的初衷似乎只是为了佣金,但是在权衡收益成本后,依然挺立战斗的,那就是英雄。
这样的气质实在太对美国文化的胃口,从职业到商界,从战场到宇宙,美国电影中,一个个大小人物总能突破自我,达到自己能力的另一个境界,这就是英雄。
3.小人物的勇敢:《七武士》中,尽管七位武士堪称被侵害村庄的拯救者和超级英雄,但是本片却有一种更接地气的感召力的,有些电影,英雄出场后,凡人退下,常常是英雄与恶势力直接对抗。
而《七武士》体现的是,英雄们对小人物内心勇气的激发,一帮看起来笨拙的村民,颤颤巍巍的也成为了与恶势力作斗争的战士。
而这个过程中,他们也真正唤起自我利益的确认,成为自己的主人,正如片尾幸存武士意味深长的台词“我们还是输了,真正赢的是农民”。
4.群戏的丰富:七位武士的角色树立,不但是让影片两边的对决显得更加平衡,更增强了影片厚度。
七个人,特长各异,性格各异,无论其外部冲突,还是内部冲突,都会让影片容易四处迸发火花,让影片更加精彩丰富。
这一点,在如今美国超级英雄电影中,有着突出的体现,“群殴”已经是美国此类电影的主基调,对于观众来说,老看一个人一招一式也腻味,一下子批发些英雄技能表演,自然更加痛快。
而其中涉及的戏剧冲突也更加精彩,生活中,独处或许有益个人思考,但是电影上独角戏可没那么容易演绎,所以就是汤姆汉克斯演《荒岛余生》也要整个排球来“对手戏”啊。
5.单线剧情:“俗套!
”,这是很多人看到一些电影对“简单”剧情的评价,事实上,设计精巧的剧情固然令人击掌,但是很多时候,一些电影并不是摆在剧情线索的“俗套”,而是表现方式和沿着线索推动过程中内容的单薄。
《七武士》之所以成为影史杰作,原因并不在于其剧情多么艰深或者讨巧,基本上就是一条线索按顺序走下去,没有多么复杂的切换,没有特别的闪回,更没有分段剧情、环形结构。
但是,在单线的剧情下,黑泽明却安排了性格鲜明的角色,此起彼伏的戏剧冲突,更别说还有充满历史时代厚重角度的思考和深度。
所以,《七武士》是影视名作中,让人“容易看懂”的一部,从主线到一些细节设计,简直就是一个经典的故事模板,商业电影参照使用扩展也可以得心应手。
而美国人将《七武士》的故事设定在西部,也算是一种具有美国特色的致敬。
如同武士时代一样,西部牛仔也已经是一段逝去的时代的注脚,也同武士一样,是一个秩序失范时代的无根群体。
在2016年版的《神勇七蛟龙》中,我们看到的还是熟悉的《七武士》经典故事推进模式,即小人物面对外来强势力量侵夺土地家园的威胁,在另一派强势力量帮助下,鼓起勇气与之对抗。
在对《七武士》剧情架构的移植和与西部片特色的嫁接上,导演做的还是非常出色的,比如,西部时代的宗教、矿业便融入到影片中,让影片充满了美国味。
此外,对于反面角色,这个版本做了加强,说白了就是哥们“废话”更多,试图呈现一种如今美国电影中比较“吃香”的富于神经质气质的反派形象。
不过在我看来,这个角色可能出于演员表现问题,以及反派缺乏足够的与正面人物直接的冲突铺垫,这样的神经质塑造,显得有些单薄,有些自嗨,有些出戏。
整部影片还是好看的,《七武士》剧情上的诸多优点都被这个版本很好的体现出来,特别几位牛仔,也是个性鲜明,什么鬼都有。
不过,这方面也有调整,比如,多了美国式的插科打诨,玩世不恭风格的角色,但是类似原作菊千代那样有些“二”的莽撞角色似乎找不到对标。
尽管我们不能要求一部《七武士》的改编电影也体现原作的深度,但是这部《豪勇七蛟龙》也确实只是在剧情架构上致敬了《七武士》,它发力于讲好一个精彩的西部电影动作片的故事,除此之外似乎也没啥太多想法。
甚至,整部电影的节奏都很不够西部片,它节奏极快,最后的决战场面,更是成了重武器和爆炸的表演场,好像迈克尔贝在这里友情导演了一把,缺乏西部片的那种稳重与气氛,最后的场面浩大的更像一部美国南北战争电影。
在致敬经典这方面,昆汀塔斯蒂诺致敬传统西部片的《被解放的姜戈》就不同,他加入了自己的诸多特色符号和趣味,但是整个节奏却依然让人感觉很西部片。
所以,《神勇七蛟龙》还算是部好看的电影,丹泽尔华盛顿的老道表演也让影片增色不少,但是毕竟挂了直接翻拍《七武士》的名头,所以被观众用《七武士》的标准拿来审视一番也是不以导演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儿。
未来,不知直接打《七武士》翻拍的电影还会有多少,但是我们知道,这部经典的精髓必将继续在更多影人的作品中渗透和流淌。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aboutfilms
跟七武士能比?
快来看共产党打土豪。
人物塑造差强人意了
虽囿于才华,大但依旧感受到一丝热血和正义。多人物的电影,剪辑是最大的挑战,同样的13刺客,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3.5 黑人,白人,墨西哥人,亚洲人,印第安人,肥仔莽夫,瘦小懦夫。七个出身性格各异的人,今年政治最正确的商业大作。西部片这个类型已经死了,剩下的只有年代设定,形神皆无。
傻傻的看,凑合给个3星,考虑到全片生硬且巨假的政治正确,想给负分
太好莱坞了,不够西部
符合当下动作电影基调的翻拍,虽说传统的西部精神与趣味的营造相对减弱,但卡司阵容和连绵不绝的大杀阵高潮戏还是爽到了家,快意恩仇畅快淋漓又不失些许的悲壮感,有些时候觉得有点儿守望先锋大电影的赶脚了。
西部乱世,人手一枪。拉帮结伙,干死豪强。一个半小时铺垫,实力凹造型的西部片。星爵小公主真~风~骚~!
李秉宪挂了,伊桑霍克也挂了。翻拍《七武士》?勇气可嘉,水平有限。
西部七侠。玫瑰溪的反抗。
华盛顿快枪耍酷组战队,霍克南北战争心理阴影,星爵烂gag耍魔术,神经大熊斧头抡,小李飞刀靠肉搏,印第安弓箭狙击,就墨西哥小哥的存在感最弱。虽然都是套路,但子弹横飞热热闹闹还挺爽
快要睡着的时候被颁奖典礼音乐惊醒的感觉hin棒
快进着看完了,情节太拖沓了!!!7角色交代的太肤浅了,反派也是,没几句话。死的角色非常的……嗯……正确
挺成熟的商业片,从《七武士》到旧版再到新版的演变,简直就是好莱坞娱乐化的改变,故事照旧是套路,但加上强大的卡司与制作,摄影和导演基本在线,结尾煽情,本片基本上已经满足了一部爆米花大片的需求
放在2016年就会觉得无趣了好多也浮躁了好多
好莱坞编不出新东西,开始吃黑泽明的剩饭了。
伊桑霍克也是那种老起来每一条皱纹都很性感的男人吧
西部片。。。就是很沉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