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港剧的观众一定对去年的短剧《香港爱情故事》印象深刻,看似谈爱情,实则更多的是在讲香港人买房背后的心酸故事。
与其他港剧不同的是,它不仅集数少、节奏快,更是有着电影般的影像质感,创新的同时不忘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呈现出香港特有的凄冷浪漫之感。
这正是TVB这些年所做的探索与尝试,像《香港爱情故事》这样勇于打破常规、在创新中引发共情的短篇剧集,正在更多地被制作出来。
即将上线的《荒诞剧团》便是这样一部港产精品短剧。
《荒诞剧团》聚焦一群不得志的电影人。
接到富翁投资的监制Herman意气风发,召集一众剧组成员筹备新戏,不料意外发生,富翁离奇去世,他们不仅失去了投资,甚至连眼前的晚餐都支付不起。
情急之下,这一群电影人发挥职业所长,过气导演陈志扬当场执导了一出骗局,所有人就此吃了霸王餐,还收获了众多高级食品。
通过演戏逃过一劫的七人非常神气地走上大街,如此炫酷的一幕与先前他们的窘态形成鲜明对比,故事的荒诞之处即刻显现。
之后,为了实现梦想——拍摄《黄金梦》,他们决定组成“荒诞剧团”,用演戏来筹经费拍戏。
如此荒诞的故事,背后却充满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在叙述主线剧情以外,编剧给每一位剧中角色都留足了讲述个人故事的时间。
表面消沉的美术指导Shell,每天喝酒度日,在酒精中失去了自我。
然而,故事背后还有隐情,原来在很多年前,由于一次误会,Shell的工作能力被质疑,从此被行业封杀。
Shell自此事业一落千丈,家庭也分崩离析,而她还有女儿要抚养。
被酒精迷醉的她失去了照顾女儿的能力,却又不舍得女儿离开。
此时,荒诞剧团的其他成员站了出来,为她和女儿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她自己也就此振作起来。
多年无戏可拍的过气导演陈志扬,一直以来将自己的代表作《黑白彩虹》当作至上珍宝,但他却为了帮助困境中的Shell以及大家,他毅然出卖自己的代表作版权,用剩下的钱支撑大家的梦想。
这不只是一个剧团,更是一个大家庭,人世间的美好和温暖正在于此。
与此同时,这样的处理也能体现本剧的自反,巧妙地讽刺了香港影视行业的现状。
久未放弃梦想的这群电影人,充满想象力,聚在一起有着无限可能。
《黄金梦》能否实现,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再次拾起梦想,见到自己的价值。
黄金梦或未成真,为梦而战才最珍贵。
希望所有看完这部剧的观众都能感受到荒诞世间的温暖,认清自己的价值,鼓足勇气追逐梦想。
同时也献给每一位仍在奋斗的电影人,愿他们好运。
可以说,TVB的港剧是一代人的记忆,曾几何时,几乎完全占据了我们对于电视荧屏的注意力。
而一晃眼,沧海桑田,美剧、韩剧、日剧包括不少大陆国产电视剧都在不断崛起,抢夺着观众。
然而,那些曾在年少时光里种下的那些港剧回忆显然是无法被抹去的,而且粤语电视剧也是中国几乎唯一一个以方言作为主要对白也能跻身主流领域的电视剧分类,也必然拥有其相应的受众群体,是值得作为一个分众需求来加以满足的。
互联网经过多年的流量入口的争夺战,已经形成了泾渭分明的格局,无论是大陆电视剧还是美剧、日剧都有专门的app来满足对应的观剧需求,似乎很少看到有什么软件是主要投放港剧产品的。
而最近参加的一次提前观剧活动才了解到原来有个叫“埋堆堆”的app就是专门上线这类港剧或者粤语类电视剧的软件,作为一个远离粤语区的观众还是感觉蛮新鲜的,也算是打开了一定的眼界。
其实方言一直是影视作品的一大特色,如今不少口碑不错的电影都以方言对白为主,例如姜文的《让子弹飞》、刁亦男的《南方车站的聚会》,方言都让电影增色不少。
而粤语正是港剧的主要特色之一,会赋予电视剧一股特殊的气质和味道,吸引到相应的分众群体。
而这次提前观看的TVB港剧《荒诞剧团》不仅让我得以重温当年的港剧情结,也让我看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一群曾经失意的电影人在再次聚首一堂,结果老板意外离世,众人没钱结账酒楼的天价菜单。
在危急关头,大家开始上演神秘食家戏码,成功吃了一顿“霸王餐”。
这七个走投无路的电影人发现,原来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
于是为筹集拍电影的资金,志扬带领各人发挥着自己的才华,布局一个又一个的骗案……
光这样一段简介就非常有趣了,而在实际观剧过程中,现场气氛也非常不错,时不时会爆出不少笑声,尤其是针对那位“原力神婆”,真的极有意思。
在富有趣味的同时,也融入了不少对于现实和人性的讽刺,这也让这部以喜剧为主要类型的港剧也带有了一定的深刻性。
另外,温情的戏码在这部港剧中自然也始终不会少,特别是那些电影人回忆自己当初是如何喜欢电影并进入这个行业的片段,作为影迷看了以后会有不少触动。
因为这是梦开始的地方,是所谓的初心,是电影带给我们最初的快乐和感动。
谁还没有在生活中和好友模仿过几个经典角色呢?
谁又没有收藏过自己喜欢的一些电影角色海报呢?
也正是那些最初的记忆得以让他们度过最艰难的时光。
而“电影才是最大的骗局,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
”这真是一段又精准又有意思的概括,也很好地描述了这部港剧的核心故事卖点。
坦率讲,提前看了2集,真的会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会忍不住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稀奇古怪的骗局与故事。
这些年不怎么看电视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太过冗长,而这部《荒诞剧团》则走的是8集迷你剧的路线,一个晚上就可以一口气看完,这点还是蛮不错的。
同时剧集本身的剪辑节奏也比较快,镜头转场也做了不少精妙的设计,使得观看过程中不会感觉特别无聊或者疲劳。
因此无论是对TVB有情结的港剧迷,还是喜欢看快节奏的喜剧观众,亦或对电影本身有一定情愫的影迷,《荒诞剧团》都算是比较值得一看的。
2022年少有特别想看的故事,不管是国语的荒诞,还是粤语的欺诈,都非常贴题。
虽然七个人的个人支线剧情依旧透着只在黄色茶餐厅样板间里才拍得出来的很TVB式的小温馨,但从熟脸的演员们嘴里直接说职业秘辛以及难为外人道的行业式微,令从小看港剧长大的我除了唏嘘还有很大的心酸,类比我已经发现自己职业完全和职业剧里面的大女主模式不一致而且只能渐渐冷漠接受了这一落后的状况,这个剧和主创们更多似乎也在和观众们诉求这件事,武侠电影如何代表亚洲形象,TVB剧如何翻看几百遍,都是曾经的辉煌,到如今的确落后于亚洲区其他的产出。
《黑夜彩虹》是曾经每家每户都喜爱的大银幕和小荧屏,可是现在已经成了《六月飞霜》在讲如何艰难求存。
可是,和我冷静接受的不同,却也正在趋同的一点,是如同罗兰姐说的,一开机,就好好演就完了。
无论哪个岗位:编剧,写的人物合理与否;武指,又安全又真实的拳拳到肉;美术,难道用真血浆就要被封杀;演员,能不能克服自我为人物服务;副导演,是不是能够接受除了导演之外的所有杂事;监制,平衡金钱和时间以及最后导演是不是能够把所有人的努力实现成为作品,真的是需要成为一组人,相信那个《黄金梦》,在加些运气,才能创造出以假乱真的“欺诈”。
甚至是那个守证物房的警察,不是重案组,我也有一份想要世界更好的心意。
我看见的,不管是剧里面的角色,还是剧外面这些演员们,难以第一时间喊出他们真实名字却脸熟得就像在老地方会见到的老朋友,都在努力,努力做好自己想做好的部分。
在难以控制的市场和混乱的行业发展之下,荒诞感笼罩,可是他们却依旧最认真做着“欺诈”这件事,论其根本,不过还是幼时,被好作品感动之余,想让除自己之外的人,后面的人,也能感受到一份世界美好存在的小小责任和野心吧。
有这样的信念,我总是能信任TVB的。
【以及被这样信念鼓励了一下自己。
】加油,黄金梦会实现。
P.S.最后一个故事真!
的!
太!
疯!
了!
我的恋爱也是我自己写好的剧本,我只能说被关起来的一群小编剧们没有做好人物背调,这女主男主小传写得完全不到位哈哈哈。
最后庭院一幕太有《寄生虫》的影子了,心太软爆炸氢气球、骗婚男背叛凶杀富家女、完全不激烈根本不怎样的警匪对决以及不可明说的基情哈哈哈各种特别的归属于港剧的元素,整个混乱之中妙不可言,超值得一看!
#短评#有點像《非凡三俠》的感覺。
我覺得幾好睇,TVB來講題材算係新鮮㗎啦,唔係以往千篇一律。
👏#荒诞剧团##短评#有點像《非凡三俠》的感覺。
我覺得幾好睇,TVB來講題材算係新鮮㗎啦,唔係以往千篇一律。
👏#荒诞剧团##短评#有點像《非凡三俠》的感覺。
我覺得幾好睇,TVB來講題材算係新鮮㗎啦,唔係以往千篇一律。
👏#荒诞剧团#
今天有幸观看了港剧《荒诞剧团》前两集。
剧集既荒诞又可笑,又笑中有泪。
剧集中的演员表演都很认真很入戏,比如说有剧中的兼制饰演者旦哥,也就是郑丹瑞。
郑丹瑞表演功底自不必说,而且他的表演自带的一种喜感。
可以说为这部剧锦上添花。
郑丹瑞年近古稀,近年深居幕后,这次能够出山,也可想而知这部剧集的魅力之大。
该剧值得一提的是港剧金牌绿叶敖嘉年在剧中饰演男主角导演。
可以说,他第一次在 TVB新剧中饰演男主角,他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的。
《荒诞剧团》演绎荒诞事这部剧集情节荒诞可笑,情景就出现在当下的香港,充满了城市生活气息,很现实化,很接地气。
能够让人很快速自然地深入到剧情中。
如何荒诞呢,比如剧中导演曾拍摄了一部电影叫《黑色彩红》。
既然是黑色又如何能够彩虹呢。
完全是矛盾的。
再比如剧中的摄制组正在吃天价菜,突然接到金主被火箭意外砸死的消息,不但拍不了戏,饭钱都无处报销。
这显得既尴尬又可笑。
这种无厘头式的喜剧笑料可以说充斥全剧。
而剧组为了拍戏,只好组成“欺诈剧团”,通过诈骗的手段筹得拍摄经费。
除此之外,该剧的配乐独具特色,总是充满诙谐感。
人物的表演也有港人独特的幽默色彩。
“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片中说出了一句金句: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
艺术本身就是虚假的。
诚然,电影也是假的,但是摄制组能够通过服、化、道、表演等各种手段,营造出一种氛围,用故事情节,用矛盾冲突去掩盖自身的虚假。
让人在九十分钟的时间里面乐在其中,没人会在意它是假的。
《荒诞剧团》主角们正是发挥了和利用了自身的特长。
在第一场戏中,摄制组成员们使出浑身解数,吃了一场霸王餐。
运用了电影人的自身优势,让餐厅老板对他们营造的假象信以为真,也许这正是影视艺术神奇的地方。
丰满立体的人物塑造《荒诞剧团》虽然情节大多荒诞,但也有现实和温情的一面。
比如剧中的美术指导shell,她有着高学历能找到一份不错的稳定工作,却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即做电影美术。
但是她的电影美术工作并不顺利。
此外,剧集还展现了shell生活的一面,她的生活也不尽人意,但她也在顽强地生活着。
也许她能映射出很多人的影子。
他们都在为了梦想在拼搏,生活也许不如意,但都在坚持。
除了本剧的正面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编剧在处理反面人物这部分时,也并非脸谱化,也刻画了剧中骗子头目方舟大师的另一面。
可以说她也是个可悲的人物。
她骗人钱财,自己的家庭却是残缺的,导演在处理的时候充满怜悯之心,让这个可怜又可憎的反面人物的形象也丰满了起来。
做一场《黄金梦》剧集中的摄制组打算拍的电影叫《黄金梦》。
是的,从片名就能看出这是一场梦。
然而每个剧中人物都有自己的梦想。
黄金是美好的,人人都想得到的。
比如敖嘉年在剧中的饰演的导演就有一个梦想。
他从小痴迷拍电影,他说:“我想这个世界变更好”。
导演曾有自己的高光时刻,但是他因故落魄,甚至烧掉了自己的奖状。
但是丹哥饰演的电影监制召集他,其便投身《黄金梦》剧组。
他的梦没了金主,便利用自身优势筹钱。
《荒诞剧团》中还有很多这类的情节。
都很值得人们去思考。
这部剧表面上是很多荒诞可笑的桥段,深层次却是很多很现实很残酷很值得人们思考的东西。
这部剧既能让人笑得前仰后合,也能让人感动,甚至有时感到心酸。
而这部剧必将成功就在于它能调合大众的口味,每个人都能从《荒诞剧团》中找到可看的东西。
这是一部八集的精品短剧,通过七个走投无路的电影人经历的荒诞故事,聚焦香港影视人的困境状况,影射当今娱乐圈的种种乱象。
剧中的七位主角分别对应电影七大基本元素:落魄监制、失志导演、失意编剧、失业武指、被封杀美指、过气女艺人、无知副导演。
七个虽然没有江湖地位、但依然心怀电影梦的娱乐圈loser,为了圆自己的电影梦,共同策划了一系列荒诞、滑稽、无厘头的骗局。
这部剧一共有八集,每集都通过爆笑和夸张的桥段,隐藏着不少对香港影视圈的暗喻,同时反映娱乐圈的真实现状,令从业者感同身受。
剧中的很多情节都来自真实事件,比如监制揶揄颁奖礼是“小圈子游戏”,编剧被黑心老板拖欠工资,落魄导演被迫把文艺片改编成无脑偶像剧…… 真实到无情的揭露了香港电影各种不为人知的秘密,更加是扯下了香港电影最后一块“遮羞布”。
有幸受到邀请,可以提前观影前两集。
《荒诞剧团》是一部很独特的喜剧片,独特在于其形式和结构,局中局,戏中戏,剧中剧的形式,去展现一个后现代的荒诞故事。
男主角是一位落魄的导演陈志扬,怀才不遇多年,穷困潦倒,就像是年轻时的你我,空有一腔热血,却没有地方可以施展才华。
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却走上与年轻时的理想略为违背的戏剧道路,或者说,是比传统的戏剧道路更为荒诞更为现实的演出。
种种的错位和误解制造出层出不穷的笑料,而每个笑料的背后都是一个又一个的黑色幽默,能够在玩笑之余还会带来一些思考。
这大概是继之前的高分港剧《香港爱情故事》后,翡翠台又一部精品短篇剧集。
很难得见到现在翡翠台开始不断积极进取, 又一次尝试打破传统范式制作。
也许故事是一个脱离现实的玩笑,也许故事是一个玩笑到脱离了现实,这个玩笑,这个现实,由七位失意的电影人所组成,里面有监制、导演、编剧、副导、美术指导、武术指导和过气女星。
这些鲜明又职能分明的岗位角色,反映出今时今日的香港电影人,各种各样的生存困境。
他们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香港电影,他们用尽全力去实现未来,他们怀抱着各种伟大的理想,但是最终却只能通过一种荒诞的“欺诈”手段来筹集资金,以便最终可以实现自己的电影——《黄金梦》。
也许《黄金梦》这个名字也是一个讽刺,大概,也是一个黑色幽默吧。
感谢@江湖观影团 邀请参加《荒诞剧团》点映会(上海站)。
的确是另类大胆、不同于以往TVB范式制作作品的剧集:导演陈志扬(敖嘉年 饰)因拍摄了一场不可挽回的戏而导致他和剧组的主创工作人员在接下来的十年都受到业界封杀。
十年后,监制Herman(郑丹瑞 饰)找到老板投钱电影,于是召集志扬、女编剧莎莎(蒋家旻 饰)、武术指导文师傅(林伟 饰)、美术指导Shell(林秀怡 饰)、女明星嘉玲(张秀文 饰)以及副导阿乐(刘颂鹏 饰)再次聚首一堂。
结果老板意外离世,众人没钱结账酒楼的天价菜单。
在危急关头,编剧莎莎想出妙计,大家开始上演神秘食家戏码,成功吃了一顿“霸王餐”。
这七个走投无路的电影人发现,原来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
于是为筹集拍电影的资金,志扬带领各人发挥着自己的才华,布局一个又一个的骗案……除了诙谐笑料以外,波澜曲折的故事走向与人物命运也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在大多数的电影人身上的真实写照:学生时期的少年酷爱电影,被银幕巨作中的英雄形象和热血本色所吸引和打动。
从此,在心中播下了热爱电影的种子。
以至于在离开校园并步入社会以后,仍然无法放弃心中的梦想,不愿意投奔稳定但却枯燥的工作中。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剧中小少年的一句台词,“我才不要做周润发,我要做英雄。
”这里的英雄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成为电影银幕中呼风唤雨的英雄角色,其二则是要肩负将电影业发扬光大的英雄使命。
抱负虽大,现实却不能常常尽如人意。
在陈志阳扬长大以后,虽然他如愿以偿的成功的在电影行业内工作,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而陷入了落魄坎坷的局面。
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使他没有办法在电影圈实现自己当年的愿望。
而这一现象和困境也正是当下众多电影人所正在面临的问题。
香港电影业的黄金时期早已过去,如今只留下时代的回忆和现实的哀叹。
电影人才的流失,投资方的减少,使得电影行业难以重现往日的辉煌与生机。
时代的一粒尘,落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便是一座山。
但是好在陈志扬能够聚合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怀揣着心目中电影的《黄金梦》,多年如一日地在电影圈内摸爬滚打,为了自己心中的赤诚坚持不懈的努力,并使出各种荒诞的“奇招妙计”来达成共同的理想,或许不失为对当下电影业的倦怠最好的回应和行动。
两集看罢,期待后续剧情。
好久么看过这种黑色幽默题材的电视剧,tvb最近好像很喜欢拍摄这种另类题材的作品。
还有郑丹瑞主演,说起蛋哥,真是小时候看金牙大状认识的好演员,最近几年他好像很少拍剧了,印象中上次看到他的新闻还是组织演唱会的事。
说回来这部荒诞剧团,题材还是很新颖的,叙事也不套路,会一直追下去。
毕竟看婆婆妈妈的电视剧太多,希望可以换下口味。
昨天受邀参加了《荒诞剧团》的提前点映,一向很少发言的我居然也有不少感慨,虽然是一部剧集,但深入我心更多的却是这个世界原本的样子,似乎每个人都在坎坷泥泞中行走,找寻那遥不可及的梦境。
剧集本身是利用虚拟的表演来映射现实,但在现实中,我们往往也在做着同样的事,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写过的另外一篇关于《假面》的影评,人生也本是一场没有NG的演绎,我们在随时随地转换着不同的角色,不论故事多么荒诞离奇,那也只是现实的一种缩影,是最平凡不过的生活本源。
我有一个朋友,她是一家小剧组的制片,据我所知她跟随剧组至少有三年时间,这三年里,他们拍过不少文艺短片,而且也获得过很多国际影展的奖项,但若转化为现实利益,那么结果可能就会大相径庭。
简单来说,她们所做的事,完全出于对艺术本身的一种执念,当这个社会的价值导向越来越向财富靠拢时,她们也不得不选择妥协,开始了商业片的试探,而且比较成功的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拍出了一部体系完整,情节连贯,内容夯实又深入人心的作品,我也同样参加了提前的点映,并且给了我与《荒诞剧团》类似的心理冲击,冲击我的,虽然有关于影片本身,但更多的是片中所蕴含无处不在的对于梦想的不甘与倔强,这正如《荒诞剧团》中的人们,虽然相比影视而言现实故事要平凡的多,但埋藏于梦想深处的种子却如此的相似。
回到《荒诞剧团》本身,很喜欢国昌对志扬说的一段话,大致意思是讲,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有着苦难与挫折,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遭遇,只是在危难之际选择面对的方式有所不同。
一群不得志的电影人在因为一次意外之局后重燃对“梦想”的希望,无疑是让我动容的,既然都是表演,何不将舞台扩大一点,生活的点滴都是剧本里的元素,每个人都是剧中的主角,《荒诞剧团》利用独辟蹊径的表现手法,将这一理念扩大化,利用演绎回归真实,构造出一幅生动又荒诞的画卷。
每个小角色都赋予了真正的使命,看似戏里,又在戏外,对于观众而言,看似戏外,又仿佛在戏中。
实现梦想的方式有很多,只要用心努力过,那又何尝不可。
《荒诞剧团》就像深夜里独行归家的孩子,让人们在黑暗之处寻找希望,生活本不是那么如意,因为我们不能拥有一切,又不是那样不堪,因为我们并未一无所有。
太久没有为理想而奋斗过了,总觉得人到了三十岁以后就会早早的“死去”,那种感觉如慢性毒药,随着这个世界一并沉沦,想大声的呼喊,想用力的奔跑,那些年少时的往事,总会如幻灯片一样在眼前闪现,点燃着温暖着我们所有摇摇欲坠的梦,但不论如何,我们仍是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不要因为短暂的停歇而失去生活原本的动力,就像《荒诞剧团》一样,当挫折如同大山一样挡在了前面,我们就拓出另外一条路来努力前行。
想法有点意思,也有搞笑的地方。
不得不感慨tvb的江河日下,乍看题材选取的非常有创意,但是限于成本,里面的角色都感觉垂垂老矣尤其是女主即使整容也无法挽回她逝去的年华,拮据的经费让我看他们无论是生活还是尬戏都有周星驰拍雷雨精神可嘉的凄惨感,新闻报道也讲过里面的故事相信就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借用里面角色口道现实香港电影衰势无法阻挡,里面精致妆容一个赛一个老的角色让人无限叹息,生活戏剧小品舞台剧
深刻的喜剧往往带着悲凉的底色,曾经的黄金梦都已破灭,现在的电影人要靠演戏骗吃骗喝,曾经相信黑暗中有彩虹,现在却是六月飞霜。失意的导演,失意的电影与失意的香港,《荒诞剧团》就像一曲奏给香港影视的挽歌。
一直喜欢骗子题材,有点英美剧的味道,演技包袱也都还可以,就是节奏稍慢有些剧情有有点硬
#微影评#一共就8集我还以为很紧凑的,但实际上花了1个月才看完。为什么?因为剧情不够吸引,没追下去的冲动,因为拖沓,因为不知道这剧想表达什么中心思想。
3.5,可能是我期望太高了,没有一面倒的好评不抱期待看的话或许值四星。第一集还挺吸引人,神婆剧情好尬,拍av那两集说好笑但我get不太到,and欺诈剧团做的事细想一下还是有bug的,还有就是港剧老通病了:过于强调旧时电影人情怀,看多了这种有点腻。结尾那两集还是可以的没有个别人说的烂尾,那两集jw的演绎撑起了一部分。
其实我不觉得敖嘉年同旦哥的设定很平庸,相反他们两个更像一条线串起来了整个剧团,整部剧的立意还不错,能看得下去。#有问题不一定要解决,最重要是学会如何与问题共处。#
节奏太拖沓,情节不合理,充斥着港灿影视圈的自怨自艾、自哀自怜、自以为是,格局甚小且不合逻辑。香港电影?别惋惜怀念了,赶紧彻底灭亡吧,垃圾。
一切的最后终将归于现实。
好有意思的剧情,为了吃霸王餐,一群十八线剧组主创人员,现场编写剧本加演戏,哈哈哈哈哈哈哈,以及tvb这几年终于有一部女主是我喜欢的女演员了,蒋家旻~从她演小钗时,我就挺喜欢她的,结果一直配角。。。还好,现在终于有女主戏了!希望越来越好!
TVB近年来少有的水准,3.5星,鼓励半颗星,潘嘉德真的很少让我们失望!演员都很给力,排骨的张力越来越好了,收放自如。总体来说,很轻松欢快的短剧~
粤语字幕,看着费劲。
就是很无聊很一般不看也不可惜。
7分
荒诞中是生活的无奈,港片的没落,从影人员的坚持,南哥的单元竟然好感动,没有一个大咖,却是实实在在的好剧,每个演员都很优秀
很好看啊 是我想放下手机认真看的程度
还可以,三星半
剧情挺有新意的,不过现在的港剧真的看不太下去,看完完全没印象!
不好看,弃
万分唏嘘,分数都是给情怀分吧,最后一案虎头蛇尾太拉了,没什么意思。另外,结局的时候导演想独自扛一切就能扛一切?其他人好歹也是个从犯呀,怎么就不用坐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