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这是本人第一篇豆瓣文,不成熟的地方请多多包涵。
看完这部片的感觉是挺震撼的,在这个电影泛滥的年代,电影的产量越来越大,看客的眼光也越来越挑剔。
我也是,自从学会在网上找最新电影观看之后,下载的电影越来愈多,能看进去的却越来越少。
让我惊讶的是这部电影我看进去了,而且还专门开了个豆瓣写影评(我是个很懒的人)。
开稿的一个原因是想写写自己的观后感,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读了很多给低分的豆瓣影评觉得不太赞同,想写篇文分享一下自己的见解。
首先我觉得这个电影涵盖的内容很广,给的想象空间也很大,有很多网友的提问和评论我实在觉得无力吐槽,请问您发问之前认真看了吗?
有一些镜头作为伏笔一闪而过,不注意的话就会被忽略。
像主角再换体之前去墓地埋东西时镜头专门给他沾满泥土的手,这个线索是留给他换体成功后回到墓地挖出铁盒子来的时候。
有很多人觉得剧情狗血弱智,把男主刻画的前后画风不一致,我个人认为这才是影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人是会变的,尤其是经历了生死的人。
很多东西不是电影画面所能描述的,需要观影者从主角的视角去体会。
从片头开始,电影安排故意披露给大家男主换体前是多么刻薄不留情的一个人,包括对他的女儿,临死还以为钱可以弥补亲情。
换体的时候,意识传输的过程并没有被描写得很复杂,但是男主在临"死"之前的痛苦挣扎,他那时脑海里浮现的都是什么?
他刚醒来时脑海里浮现的都是什么?
这些都只能意会。
刚换新体后,有些影评说他应该重新杀回商场打拚,做一个"精英"应该做的事情;还有人说,他换新体后就完全没了以前的影子,完全被新体本来的习惯所控制。
我想说的是,我觉得编剧编的很科学,男主在换体前是什么?
是老人,一个事业有成财产无数的老人。
从片头寥寥描写的他以前的生活来看,他已经是一种安享晚年的状态,这一点当然不会突然改变,他已经屈居于安逸,换体后只是给了他生理上的便捷,在有了以前积累的财富和健壮的体魄之后,谁都会生活的像个胸无大志的富二代,没有赚钱的动机,,自然没有奋斗的动力。
至于他性情的改变,我觉得也是合理的。
他的人生经历了死亡,任何人得到新生后都应该会心存感激从而变得比以前善良。
更何况在器官移植被普及的现代医疗中,不乏有被移植者染上器官捐献者的旧习的案例。
我记得我就读过一个器官被移植者本来滴酒不沾,接受器官移植后开始喜欢上某种酒,后来才了解到那是器官捐献者的最爱。
一个器官都可以携带一种“记忆”,更何况一整个完全的身体?
为了救自己的女儿宁愿自己去死,这已经说明了男主新身体的原主人对自己的家人有多么深的感情,像是一种执念,深深的影响着男主的意识。
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他会为了一对“不相识”的母女出生入死。
其实他自己也应该是矛盾的,两个意识共存在一个躯体里,似我却非我,正好回应了主题。
也正是因为新体旧主对女儿的爱,让男主终于领会到什么是父爱,这也就联系到了最后他以朋友的身份去拜访女儿,给她一封信而不是支票,这是对他过去的一种告别,以及对最后遗憾的一种了却。
他虽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体,但他总归是由一个老的灵魂,他并不是带着仇恨而死,他没有动力和动机去改变世界或是赚更多的钱,他已经经历过人生的起起落落,在他刚新生的时候,一切还是新鲜的和刺激的,过了没多久就失去了它的魅力(这点在他转身一个人离开夜店的时候就铺垫了),而新体旧主的过去和家庭却给了他人生新的动力,对那对母女的保护也可理解成他对他女儿的一种赎罪。
最后他停止服药让旧体的意识吞噬掉他转移的意识,有人说这不合理,因为这是你情我愿的生意。
如果你已经读到这的话你应该明白,男主在经历了一切后人生观已被颠覆,他已经体会过了重生的感觉,他发现这不是他想要的——一具陌生的躯壳。
正如医生所说,重生后就算在街上碰到熟人也要假装不认识,面对自己的女儿却要以你爸爸的朋友自居,提起自己要用第三人称来描述,相信这一切对这个习惯人上人生活的男主都是一个冲击。
这样的一个躯体,却是另外一个破碎家庭的爱与希望,在经历过片头到片尾的一系列变故以后,男主决定放弃自己破碎的灵魂,成全一个完整的家。
这种片子如果不看进去,很难理解主题是什么。
我个人认编得很好。
从一开始对死亡的恐惧与不甘,到对新生的欣喜与迷茫,到最后的释然与成全。
如果你对这部片先入为主定位为科幻片期待大场面高科技的话自然会失望,如果你能想象着男主的心路历程静下心来留心细节仔细体会的话,你会觉得这是一部好片。
最后的大团圆happy ending在我这也是个加分。
个人拙见望能得到共鸣。
这部电影的编剧,你有没有想过,可能从原有的身体的主人的角度来讲故事,情节会更自然更动人?
毕竟让一个成功冷漠的大商人忽然就在乎起每一条人命,转换的太过生硬。
完全可以让新身体原本的主人为了女儿能站起来自愿接受试验,一觉醒来世界全变了,自己老婆孩子被绑架,自己被追杀。
身体还被一个冷漠无情的家伙影响,必须努力克制自己不变成另一个人。
经过一番努力,最后揭穿又富又坏的家伙们的阴谋,和老婆孩子重聚。
虽然也俗套,但至少不生硬是吧?
科幻片《幻体》给出了一一重要的命题,那就是生命能够重来的话,你愿意吗?
片中地产大亨达米安无意中接触到家可以换脑的医疗公司,支付了2.5亿美元的治疗费用之后,成为了一个年轻,达米安抛弃了过去的身份开始了新的生活,但是当他得知这具身体是一个名叫马克的年轻人差时,他体内的马克开始觉醒。
然后以一个大叔灵魂青年身体的状态去开展新的生活的,利用新身体原有的敏捷身手和高超的博斗、射击等军事技能一次次逃过追杀并掀开新身体背后所隐藏的惊世秘密。
《幻体》说到底还是不倡导长生不老,或者是生命重来。
生命只有一次,反复重来或者永远不死都很可怕。
达米安有了第二次人生,但是发现活出自己才最重要,一个人成年之后,不可能愿意接受第二次人生,走别人的人生轨迹。
所以说,生命重来的意义并不大,活好当下吧。
我玩了《活体脑细胞》(SOMA),在朋友圈感叹这游戏的故事超赞,然后有朋友推荐我看下《非我》。
于是我看了这部片。
下面是观影时的心路历程以及总结。
本片清晰地分成了两部分,前部分科幻,后部分动作。
一开场,老主人公戴米恩就让一个年轻人在业界无法立足,好辛辣的老人家,我喜欢此处的戴米恩其实挺无情挺心胸狭窄的。
到换身体的时候,我有一个疑问:为啥不是换成18岁小鲜肉啊……原来后面是有原因的。
(但作为一个富翁,你看到所谓“实验室培养的身体”,你不要求换一个年轻的身体吗?
)接着换好身体,医生要求吃药。
我心想这药肯定不能吃,推测医生是个坏人——例如药物其实是方便医生控制主角的,当主角用这个身体又做了富翁,医生就夺取主角的身体,取代他身份。
(因为我想到了《万能钥匙》)后来才知道,我误会医生了,医生是真的履行了承诺……那些药是真的为主角好……到换完身体,主角也熟悉了这副身体,到处啪啪啪之后,再接着的剧情就跟科幻无关了,就是无聊突突突片。
因为后面的剧情其实就是【失忆的主角逐渐找回记忆并和坏人突突突】这种老套的剧情啊!
一路突突突……这种剧情跟《活体脑细胞》那种发人深思又细思极恐的精彩故事毫无可比性……最让我不能接受的地方,跟《重返20岁》一样,完全没有”老灵魂在新驱壳“的感觉,这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不一样的前后两个人。
这方面,日本片就比较有意识去处理,《世界奇妙物语》里面有男女互换、老富翁和小鲜肉互换,还有日剧《父女七日变》,先不说是不是表演得太过或是不够,但起码别人就有意识去做到”虽然是新的身体,但这个人的思想、灵魂还是以前的那个人哦“。
一个在商业有建树的戴米恩,优秀的地方当然是智慧、人脉。
但换身体之后,他用的就全是马克的军事技能,一个人突突突到最后。
医生也挺无辜的,他做得最坏的地方是向客户隐藏了躯体的来源。
除此之外,身体是从别人那里你情我愿的买卖,他也向客户提供了周到的服务。
他真的做好了作为医生的职责。
相比起来,换躯体之后的主角是大大的坏人。
自己矫情,执意去接触马克的妻女(你不去捅破整件事,别人两母女也不会遭遇危险),然后杀了一个又一个的医生手下,最后还杀了医生,毁了整个产业链。
你杀这些人的时候就没有过意不去?
看完之后,挺失望的……反而大家可以玩一下《活体脑细胞》(SOMA),故事很好。
假设这种技术实现且公之于众:1.成本高昂,费用让大部分人望而却步,只有一部分富人能承担绝大部分人会对此技术(及其天价)群起而攻之,初始时可能主要集中在费用上。
而如果此技术公开运用一段时间,必然有人抨击其造成的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等诸多问题,(不管相关性强不强,反正帽子是能扣上)而事实上,如果技术一直得到长期公开运用,资源无论短缺与否,哪怕星际移民,只要大部分人类依然在一套健全的法治体系下,阶级分化都将越来越严重,这对大部分人而言都不是好事。
2.哪怕经过发展优化,成本骤降,开发者、政府、富人们都有动机,最重要的是有能力将其炒到天价;甚至乎通过种种手段宣称技术告吹、捏造失败率高、伪装出开发者沽名钓誉弄虚作假等种种说法,最终使技术在公开层面停摆(或者立法禁止),成为一部分人圈子内秘而不宣的特权,而绝大部分人只要有脑子也会意识到,促使圈子的保密性和固定性日益增高,舆论和社会规训也让人更留意其躯体来源——不翼而飞的死尸、签高价条约的绝症患者等等空前敏感并高度关注。
为满足货源,人口贩卖等恶行可以预见地再次泛滥全球。
而一旦被公众捕捉到意识转移的后果大概也会越来越严重。
最终对公众而言,该技术也大概只存在于异己者指责对方间、门前巷后的骂街声中了。
事实上,开发者、赞助者、知情人们只要有脑子,都会绝密保护并严密封锁这项技术。
换言之,不管技术成本几何、风险多高,绝大部分人都根本不会知道这项技术,更不必谈亲身享受了。
我高中时看到这部电影,惊为天人,那时还不用豆瓣,今天偶然看到,点进来一看评分大跌眼镜。
浏览了一下许多人“男主不要可以给其他人用”“恩将仇报”云云的论调,真是有种水母般纯洁剔透的美。
事实上,但凡他们有一点脑子,也不会一点脑子都没有了。
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写的不好的地方,偏激的地方,还请各位见谅。
刚开始看简介的时候,感觉的特别期待,因为这种记忆转换或者植入的题材很有趣,让我想到我曾经也幻想过如果人类从婴儿时期就给他植入一份记忆,就会像本能一样一出生就掌握很多东西,根本不需要每个人都再重复,我们的后代,后代的后代每次还都是要从直立行走学起,这将会是人类进化历史的一大飞跃,当然最后肯定有很多副作用,balalalala这样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
但是关于这部电影,我本来不想说什么,顶多在宿舍嘟囔几句,但是看到还有人影评说好看要将此片顶上去,我也就醉了= =。。
我说这部电影中男主角一直很了不起的好像做了个hero对抗了全世界一样,其实完全不知道在干吗,明明是你自己要交换身体的,科学家给你了生命,你还把他当敌人?
最不可思议的是,整个剧情在那里打打杀杀你追我赶的,完全不知所谓,因为科学家当时想把他带回去也是为了男主角好,又不是科学家把男主角关在小黑屋进行什么恐怖人体试验的,而且男主角在没转换前肯定是要完全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这里突然想到,男主角突然想要逃脱,会不会是一部分前宿主记忆的苏醒在起作用,其实男主角本意也不想逃?
】科学家只是在帮助他完全摆脱前宿主的记忆。
所以如果你要逃,是想不活吗?
那你干嘛还吃药?
如果完美的英雄主义结局是男主角捣毁了大魔王的窝点,但在本片中也只是凑巧而已,男主角只是想救一下被自己牵连的前宿主的妻儿,也就顺手杀了大魔王。
在男主角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占用他人身体的时候,他也没有想去阻止大魔王整个“奸计”,他只想和前宿主妻儿好好享受生活而已。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主要是电影到底想表达什么,正如他人所说,剧情烂成屎,通部看下来没有一点启发或者感慨。
如果你说人性的光辉有那么点的话,那也就是主角放弃了生存,还给了原宿主。
但这也是狗屎剧情的必然,因为当所有人都以为他要继续商业建筑业的神话时,他跑去和前宿主妻儿一起过着逃亡生活了,所以前宿主的记忆永远比主角自己重要 = =因为是新片,感觉还有很多人没看,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对我来说浪费了117分钟、= =
『幻体:续命游戏』一部和《超脑48小时》同档期又撞题材的片子,如果说《超脑》偏重于讨论主体意识对受体意识的影响,那《幻体》则相反。
个人认为本片的致命伤在于伪仁义、假道德的逻辑,主体花了2.5亿为自己续命及过上往后的奢侈生活,受体为了有钱治愈自己女儿献出身体,这本就是一场双方各取所需的交易,术后主体就开启了莫名其妙的砸场历程,结局的本质其实就是:未按疗程吃药,主体手术失败。
【5分】
本片很具体的向我们展示了秒变富豪是怎样一种体验。
不过这种体验可能不是很愉快,因为它是通过将老富豪的大脑植入年轻屌丝的身体里来实现的,而且还伴随肌无力、头晕目眩等症状,除了服用哈药六厂独家生产的解药外别无良方,全世界临床医学对此束手无策。
当然,男主角(亦即绿灯侠的扮演者)不会就此向命运屈服,整个片子就是他抗争的过程。
影片的大反派由守望者的大反派法老王扮演。
和守望者最后费力互殴不同,在本片中法老王以舒服的姿态站在那里,很轻松自在的就被绿灯侠给干掉了,死得不费吹灰之力。
本片从开局到中部的走势像6月的股票,很喜人,但从男主角受【前世】的指引去寻找亲人开始,影片的质素急转直下,并像A股一样在3000点左右半死不活的徘徊,直到结尾仍未有起色,让我非常愤怒,被骗的愤怒。
事实上影片在中间,也就是真相揭露后绿灯侠和法老王的第一次见面,由法老王抛出了一个很有延展空间的命题——天才长命百岁好还是坏?
(关于这个,奇葩说有一期展开了辩论,他们的命题没有专门针对天才,而是普通人,但那帮奇葩辩着辩着就只说天才了。
可点击原文链接观看。
)导演随后就用接近一个小时的无聊的打打杀杀告诉我们,他无意在这个富有思辨色彩的问题上停留哪怕一秒钟。
也就意味着影片的情节至此已经一目了然,剩下的时间就是导演自high了。
这样的片子只有极度渴求自我安慰的观众才愿意看完。
即便内容上乏善可陈,影片在配乐和剪辑上仍有建树。
配乐,目前网上还没有,过十天半个月网易云音乐上就有了。
剪辑,体现了导演优秀的节奏意识,他把不重要的事情交叉剪辑在了一起,比如男主角到朋友家躲避了一小会,发现危险已经迫在眉睫,于是去楼下抱起女儿带上老婆离开,这里以他的声音作旁白,讲述他对眼前形势的判断,但画面上是两个时间点的交叉剪辑,一个是他帮女儿收拾东西准备走人,一个是他们已经在车上匆忙驶离朋友的住所,这种【慌里慌张】的剪辑手法加剧了紧迫感,让我产生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虽然其实后面也只是和风细雨,无非就是瞎得瑟的坏人们一个个相继死在主角的光环之下,但这种剪辑意识还是很值得赞扬的。
最后,对老是演男一号但老红不起来的绿灯侠由衷的说一声——活该,在这里我就不称呼你的本名了,因为你不自量力地泡了我的女神,我怀恨至今。
不过这家伙的死侍从预告片来看貌似还可以。
但从首款预告发布到正式公映隔了大半年,这股拖延的劲儿给我制造了一种不翔的快感——这片可能好不到哪儿去。
V信关注订阅号【野评人】,赞美好片,嘲笑烂片
1.有人说主角与科学家开战理由不成立,我认为主角反抗的理由不是科学家骗了他的问题,而是主角本以为那是实验室培养的躯体(用此躯体不存在道德问题),而若是拿别人生命的躯体来换(这是重大社会道德问题),主角全力反抗就当然是没问题的。
2.生命是如此宝贵如此无价,不能用金钱衡量。
就算Mark想用此身体换个价钱治疗他的女儿,科学家一方若同情可用钱直接帮他女儿,而不是买他的身体。
网上居然有些人讨论价钱问题和一些细节问题,身体买卖本来就是不该存在的。
3.说多一些,那些认为自愿献身就没有问题的人,没有意识到这样会形成市场,市场就是唯利是图的地方,不会纯净,到时候每个人都有个躯体价钱,你们确定到时候所有可用的躯体都是自愿献身的?
不可能,人贩子听过没?
4.还有人认为最后Damian用自己的生命换回Mark的生命不真实,所以此片不好,因为不真实。
我该说什么好。
不会评论真实不真实,重要吗?
难道让自己随着生命规律而去,然后唤回原本被价钱买掉的生命,让原本一家能够团聚,不是很好的价值观提倡吗?
明白这些,就能明白影片的科学家一方是多么的非道德与邪恶,主角奋力反抗的动机就没有疑问。
剧情很新颖。
关于道德感的困惑,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是一个实验室胚胎,就不用考虑这些。
但是医生欺骗了他。
虽然身体的原主人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自愿的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实际上就相当于,主角用钱买了对方的性命。
就像有些稀有癖好的人,有的喜欢吃人,有的喜欢被吃,虽然两厢情愿,但是当吃人者吃人时,即使获得被害者同意,吃人者仍然会受到刑罚的制裁。
我们没有被赋予放弃自己生命任由他人处分的权利。
身体原主人在为自己孩子的治疗费用无奈放弃自己的生命,本身就是不对等不公平的交易。
若认为同意即为其正当性,那么奴隶制的存在也是正当的。
因为真正贫穷的人只渴望充饥饱腹,自由自然毫不值钱。
而开头,黑尔让那个年轻人干不下去,那毕竟只是一份工作,做不下去也只是在这一行业。
职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互相倾轧,都是常态,并不涉及良心的问题。
但是在他可以活下去的时候,他选择自己的消亡,让身体的原主人和他的妻女团聚。
正像主角说,他认为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底线。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我们积攒了更多的财富。
财富可以充实丰满我们的物质生活,但是同时,作为一个人,你并不比其他人高出什么。
每个人都是鲜活的生命。
尊重生命,也是尊重自己。
主角虽然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守住了自己的底线,他的手没有沾上无辜人之血,还成全了三个人的幸福。
也算是一个happy ending。
幻体延续生命的本意是继续发挥自己的能力,却在换体成功后完全偏离了方向,甚至根本与之前的生活毫无关系,最后还放弃自己,让本体完全占领自己回归生活......立意散乱,结尾走偏,唯独年轻的男主值得多看两眼!
所以只是游戏而已
故事还行,尽管很多说不通的地方,结尾还是给了大团圆结局。
勉强顶着睡意看完,故事真的好无聊……
像一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幻小说被翻出来拍成了电影,玩不了硬科幻想说教道德又讲得毫无深度。
这种续命与意识注入一个程序有啥区别医生怎么挑了这么一个烂顾客,杀人狂呀有马有皮卡的小日子太好了Natalie Martinez声音太性感,结局很容易猜:富豪当了回天使
2016.05创意不错
剧情集中在前20分钟,让人觉得啊年轻真好,后面的剧情就拖沓的不能看
无负担动作片。RR的又一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题材并不新鲜,剧情发展比较俗套,但打发时间还是可以的~
谷阿莫版打卡
这片想要探讨的问题和槽点是成正比例的。到头的生命该不该延续?作为延续工具算不算人?自愿有偿的捐赠是否可行?圣父心爆棚究竟是迟来的父爱还是另一种自我救赎?一桩你情我愿的买卖只因我不喜欢二手货而开撕,呵呵哒,处女座吧。
呃,抛妻弃女死阔佬的换命救赎,永生夺舍题材拐到米国佬家庭核心价值观去了,政治正确得无聊又腻味;塔西姆辛这回没走视觉系路线,失望。
看这片唯一的悬念是导演啥时候会让RR和古迪子华丽转身开始跳宝莱坞舞。RR的台词和表情真的……太僵硬了,还是面罩适合你,拍肩。
人性的转换就在一瞬间
如此平庸的科幻片,中间好多镜头单调、重复,太煎熬了。
为什么豆瓣会删掉我标记过的片子?
这片子有栾生兄弟!……
无法理解男主换体后为何突然变成愤世嫉俗,匡扶正义的人,最后舍己为人的设计,个人认为浪费了一个好题材
单纯为了看帅哥,剧情构思不错,但是拍出来的效果一般。